变换步
李小龙认为,变换步的运用的要诀是“即退即攻”和“即攻即退”。此步法通常作为准备手段用, 或前进、或后退。在这里,前进的目的是己方为了创造适于攻击的距离;后退的目的则在于诱使对 手迈进入适当的打击距离内。
经常采用踏前或踏后的步法,有助于隐匿己方的攻击意图,而且可以获得适于攻击对方的有效
距离。
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71),先将右脚晃前一步(图72),再马上撤回(图73);随后再根据情 况决定是继续后退还是马上返身杀回(图74)。
根据李小龙的要求,这种步法可作为开始攻击前的虚招动作,而且脚部的动作需经常配合踢腿 和出拳的动作。此外,无论手法和腿法怎样简单,都应在前进和后退中与脚步动作协调一致,这种 训练最终将能练就准确判断距离的本领,而且动作协调、敏捷、实效,富有战术性。
环绕步
在截拳道中,环绕对手进行移动的步法,同闪进步的动作几乎一样快,但更具有高速度和灵活 性。要力图站在对自己最为合适有利的距离和角度上,一般是刚好站在对手的攻击距离之外,在运 动中等待良机逼近对手,或在对手变换步子、位置中有可乘之机时发起攻击。
凡是看过电影《猛龙过江》的朋友,可能都还没有忘记影片中的最精彩之处,那就是李小龙与劳 力士在古罗马角斗场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打斗,在那个片断中,劳力士的出色腿法虽然凶狠、连贯,但 却被李小龙一一避过,在这里,李小龙靠的就是环绕步。
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75),当对手猛冲过来时,可先将右脚向右侧移动(图76);接着,再移 左脚跟进(图77),从而移到对手的侧后方;然后,可再根据实际情况重复上述过程(图78 ~图81), 以占据绝佳的反击位置。本步法的脚下运行路线如(图82)所示。
在实战中运用环绕步时,动作应该迅速、有力,并成习惯。挥拳攻击的理想时机,是对手大惑不 解之时,等到对手明白你的动机时,已经为时太晚了。
李小龙认为,环绕步是要让对手有个起腿的间距,有时这时逼迫对手不能出拳击打的绝妙战 术。因为聪明的拳手通常不仅做前后的直线运动,而且是力求环绕移动而给对方造成一个变幻莫 测、难以应付的目标。
第六节截拳道的上肢攻击法训练
在截拳道的上肢攻击法中,它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有插掌技法(指法)、拳法及肘法等技击 形式。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截拳道的手指攻击法
在李小龙以前所学的泳春拳功夫中,“标指”是泳春派最高级的拳套。
在标指拳套中,差不多极大部分的招势均采用“以攻为守”、“以打为消”之诀。此等招势固然较 为凌厉,但难度甚大,如拳手没有良好的根基,有时会变得适得其反。故将标指放在高级课程中,自 有其理。
在标指之后,跟着要练习的便是将整个拳套内的拳法运用于实战的练习中,如果能够将标指拳 套内所包含的招势使出,无疑会增加更强劲的攻击力量。因为,标指内所含的招势,较之拳法要来 得更狠毒并迅速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标指攻击法深受李小龙青睐的原因所在。
在截拳道中,前手的标指攻击法是进攻和防守的第一线,因与拳相比,它能相应的使你和目标 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1 ~ 15厘米,由于距离的缩短而便于迅速出击。
李小龙称,标指宛如剑术家手中的剑,它给对手的威胁是经常不断的,其主要攻击目标是人体 上的穴道和对手的眼睛。运用这种技术无须十分用力,相反,准确性与速度却是重要的。对于对手 来说,标指戳击是很有威胁性和很危险的武器,因为它的破坏力很大而且很难防御。当然,应先学 会运用正确的手型,将手指%列好,微屈较长的手指,并与较短的手指相适应,拇指内扣,使整个手 形成一支f (图83)。 A
想高标指戳击的/需要做大量的练习。在这里,速度取决于动作的简捷、实用性上, 带有佳何后缩动作地向前猛力突刺。)
^^^0寸间的流逝,在快速打击习的时间越多,手的动作就会越快。纸靶是一种训练指戳的 极好装置,对于希望增强打击或戳击速度的人来说也是十分有益的。除了会靶之外了李小龙还常用一 一片厚皮革来进行练习(图84)。这样,可使手指更加坚韧,当手指戳中时,它表面虽陷下,但却有 足够的硬度使手指变得更加强硬。
运用时,由戒备势开始(图85),突击之前手指应伸直,打击的路线应与自己的鼻子成水平直线(图86、图87)。在这里,速度和时机要默契配合,应能自如地加快或放慢动作,从而支配对手的节
要善于把握出招时机,既准又快地攻击对手。指戳,无论是连环而出或单纯而出,均需弹出,绝 非缓缓推出。有时对手可避开指戳,但连续攻击时,则常易使对手中招,令对手无法遁逃。
由于指戳属刺击而非蛮力,它的动作正象拍苍蝇般,准确与突然是最重要的条件。攻击类型分 为:
长距插击(高、平、低)。分别攻击眼、喉、心脏。
短距插击。即爆发性之短促打击法,多在应急情况下运用。
转腕插击。即变换攻击角度的打击法,如手心原朝上,至目标时则朝下,或手心由向下变为 向上。如此种种,都能攻对手以措手不及。
(二)截拳道的拳法攻击法
截拳道的对抗虽说很激烈,但它的技术实际运用却是简捷的。其拳法结构不象传统武术那样 追求本门派的所谓的“高深招法”,而是广泛地汲取各种技击术的综合技术。因此,在下面介绍的拳 法中,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它的综合性与实用性的技击特征。
截拳道拳法的起源
过去,人们总认为李小龙的拳法技巧高深莫测,令人难以琢磨,其实不然,截拳道的拳法极为简 单,比任何一种门派的拳法都要简单、直接,即一切以精简、实用为原则。对于外人看来,李小龙的 拳法竟与西洋拳击相似,但这只不过是因为李小龙早年曾受挫于拳击,之后又刻苦学习拳击,并把 拳击中有价值的东西揉合到自己的功夫中去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截拳道的拳击与西洋拳击是 有区别的,是完全高于西洋拳击的,因为李小龙的拳法中有着深厚的中华武术功底。
在拳法的拳理运用上,李小龙还吸收了传统武术出拳时强调拧腰、调跨的特点,从而使发出的 拳法具有很强的抒挫劲、穿透劲、摧毁力和爆炸力。同时,在出拳发力时还要求在身体内部贯以“流 动着的能量”,即丹田内力,也就是用意念来强化攻击力量,从而使所到之处无坚不摧。这就需要协调地控制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并具有很快的速度和力量,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截拳道拳法快、准、狠的技击特点。
截拳道拳法的技击要诀
很多著名的职业拳击师跟李小龙过招后,都说李小龙的拳法难以对付,即与李小龙对抗时总感 到别扭,事实上,这是武术成分在起作用,因为拳击与技击毕竟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在搏击中,李小 龙个人认为“拳学但求得其真意”,若拘泥于一招半式之间的来源问题,或一意追求所谓的正统,而 疏忽于拳理中优劣正误之法,无非是抱残守缺。
截拳道最重“借力巧打”,故练习搏击功夫必须注意以下的阶段:
先懂“舍力”,继续“卸力”,最后“借力”。如只会以力取胜,遇弱敌可胜,遇强敌则必败。唯卸力 后方能专练以技取胜之法。精于卸力,即善于化解对手的劲力。为此,敌人臂力再强亦难加于我 身,这时便可反借对方力度以攻击对手。练习截拳道,最注重全身松弛,且出手轻快、敏捷,若将全 身肌肉收紧,出拳时仅以臂力蛮打而出,以为如此便可使拳劲猛烈,却是犯了传统的“力蓄于臂而不 能尽放”之忌。在这里,拳力轻重,全凭运用之道,若不懂使用,则本身以为打出千钧之力,施在对方 身上可能只余无几。如运用巧力,便是出手时看似轻松潇洒,但打在对手身上却沉重无比。
下面介绍一下李小龙运用手法时的一些实战特点,供研习者参考、学习之用。
以攻为守
对手对峙时,与其等待对手来攻,不若先行采取主动攻击对手,使对手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败 北。
以打为消
此为截拳道功夫手法中较为精妙之诀,意指当对手攻来时,截拳道中某些简捷的动作,既能在 对方攻势之下抢攻对手,并能以这同一的抢攻动作里所包含的力度、位置或角度等,同时破解对方 的某些招数。
严谨协调
据李小龙解释,动作的严谨意味着正确,通常要有丝毫不差地发挥劲力的意思。他要求出拳既 要能以最简单、最不费力的方式发出,又要达到动作所要求的标准,收到迅速有力的效果,这无疑是 动作奏效的重要条件。
所谓协调,则是一种特有的能力,它能使一个人得以有效而舒畅地运用全身的所有机能与人体 内的潜能去付诸于拳法中的能力。
由上述诸动作要诀可以显示出截拳道的攻守招势并无一定秩序,只是按理而变。有时,在同一 类似的攻击动作中,只因为攻击者的位置略变或时间性的问题,如未到或已到,未人位与已人位,又 或力度轻重等,即可引致不同形式的变化。故此,李小龙的实战手法是“活”的锻炼,而不是死板的 套路招势,这是最值得强调的。
浏览9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