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拳法的力量来源
简练、直接而深具实际效果,是李小龙的技击特征。正因为如此,李小龙才使截拳道超然于传 统武术门派和拳道的特定模式之外,而保持自我活力和个性,并得以发展。那么,李小龙超人的攻 击力到底来自于何处呢?李小龙总结出了两点:
第一、打击点在对手的有效部位及薄弱环节,这样才能计点数与创击对手。
第二、以坚实有力的拳头击打对手的有效部位,而且击出的拳头要有“杀伤力'
要做到上述两点,就必须找出技击拳法的力量来源。这样才能以自己坚实有力的拳头打击对 方的有效部位,比如:击打右直拳时,只强调“左脚蹬地、转髋,配合全身协调运动”,象这样的解释,
未免过于笼统和抽象,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和掌握。那么,到底怎样配合呢?击拳的 力量来源于两腿上,那么它又是怎样到手上去的呢?李小龙认为其运行路线应该是这样的(以右直 拳为例):
力量由脚上发出,经腿上升到髋关节,通过髋关节的转动和挺出,配合全身协调运动,然后送至 肩臂,再经手臂到达拳头击出。当然,这种路线只是一种人为的设想,并不是拳手最初能体会得到 的,下面我们来对它进行力学分析。
首先,左脚用力蹬地(图88),这时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地面马上会 给左脚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于是这个力就随着膝关节的伸 直而上升到髋关节,但由于它要克服重力作功,因此力量上升是一个减速运 动,随之髋关节迅速左转,配合腰部肌肉协调运动。在这里,每一个关节都 肩负着一项任务。其中,膝关节做屈伸运动,从而把地面的反作用力送到髋 关节。同时又要兼顾弥补上升时克服重力作功的损失,使其恢复或超过原 来的速度。而髋关节的转动与挺出,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的转动使力量 在髋关节处做了一次平面回旋加速而挺出,这是为了把力量送至肩部,肩关 图88 节的抖动又正是聚合、集中力量的表现,可以爆炸性的推动右臂向前冲出;
冉经肘关节迅速伸展则使其爆发力产生单向性。至于肩部的转动则起着加速和加长攻击距离的作 用。拳的突然紧握固定了手腕,使力量直达拳面。
总之,拳法的力量来源于全身的协调用力配合,需经过一个较为复杂的传递与加速过程,但它 又只能在一瞬间完成,且环环相扣,步步相接,稍有不慎,则容易导致前功尽弃。了解和掌握截拳道 拳法的力量来源,对于尽快提高技击实战水平是大有裨益的。此为学拳的正当途径。
截拳道拳法的纲目
本纲目均译抄于李小龙的武学遗著和习武笔录,在此将其转载如下的目的,是想让读者首先对 李小龙所拥有的拳法技巧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修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⑴直拳:泳春拳中谓之为冲拳,或称为箭捶、直统捶等;在空手道中被称为正拳。
⑵前手刺拳:拳击称为点拳,武术中称为探拳。
前手勾拳:该拳法在拳击中叫摆拳,也叫水平勾拳;在武术中叫贯拳;在空手道中叫里拳。
交叉拳:有顺步与拗步两种打法:顺步者,仍出同侧之手脚;拗步者,则为左手攻时右脚居 前,右手攻时左脚居前。
崩拳:李小龙学自于形意拳中的崩拳。
90°崩击法:在截拳道中又叫翻背拳;在空手道中叫裹拳。
上击拳:该拳法在拳击中又叫抛拳;在螳螂拳中叫挫捶;在空手道中叫里冲拳。
拳槌击:该拳法在武术中叫挂捶;在空手道中叫铁槌打击法。
截拳道拳法的基本技术训练
在拳击和某些东方武术中,手是攻击和防守的最基本的武器。但在其它武术中,踢击也起着重 要作用。遗憾的是,许多武术流派过于强调脚的动作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手的技能。
下面将李小龙生前常用的一些技击手法详解如下:
前手刺拳
李小龙曾说过,对惯用右手的拳手来说,最重要的一拳可谓右刺拳。因你向对手猛击左刺拳 时,常迫使他不得不采取守势。
【刺拳的特点】对手在反应你右刺拳时暴露出的防守破绽,又为你连续攻出其它拳法创造了 条件。击刺拳时,手臂完全伸展,发力短促,而且击拳时肩部会感受到一股冲力。对此,你可体会一 下投篮时和接球时肩部的感觉,即击中目标的一刹那的感觉如同接球时一样。
李小龙还要求,每击一刺拳都必须作好对手以刺拳还击的准备,即使对方无意以刺拳还击,这 样做也并非多余。不管对手在干什么都要养成时刻保持警觉的习惯,绝不能不以为然。
剌拳是组合拳的关键。尤其对惯用右手在前的拳手来说,最有效的拳路为右直拳、右勾拳。然 而,不加强右刺拳的威力则是大错特错。因而在许多情况下,惯用左手在前的拳手往往容易暴露空 当而遭到右刺拳的打击。
如果你自己已经是右手在前,而遭遇另一名持相同姿势的对手时,闪击右刺拳就是一大高招。 对于你时这一拳,他可能会毫无招架之力。相反,如果你没有这一招,而他却打出了这一拳,那么倒 下的就只有是你自己了。
【运用方法】击右刺拳时,右脚先急速前移,左腿紧跟与之配合。与此同时,左拳挡在脸的前 方以阻挡对方的反击(图89)。李小龙把这个技术称为“刺拳与阻挡”技术。
在实战中,刺拳通常是指用伸直前臂击打的一种拳法(图90~图93)。由于前手距对手最近, 所以具有快速、突然的特点(图94)。刺拳发拳时是依靠快速而短促地伸直前臂来完成,肩部不必 前探,腰部动作也极小,因此出拳动作小,不易被对手发觉,可起到“投石问路”的试探性的作用。
【动作要领】发出刺拳之后,应立即收回成原来的戒备势,以期再度攻击,或防备对方的反击。 收拳时,切记讲求弹劲。
刺拳的动作是突然弹射而出,并非推出。收拳时位置需高些,以保持拳位,并弥补后手防御上 的缺失。发拳时最好不止一拳,因第二记前刺拳会有更大的机会命中对方。
刺拳发拳时,下额要内收,两肩护住下颏(图95)。刺拳的攻击力虽然不算强劲,但如果击中对 方下颏、面门或心窝,仍然可收到良好的打击效果。
刺拳是李小龙教初学者练习进攻拳法的首要技术,它虽然比直拳击打的力量小,但如果加上身 体的前冲力量,也可强化它的攻击与杀伤力量。
浏览1,46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