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手自我支配情绪的把握性

自我支配情绪的能力,反映了情绪对人的行为影响及人的自身把握水平。这些情绪具体表现 在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周期中,并以某一种情绪主导心境。而在比赛中,有人在赛前或赛中紧张 得不能自制,并伴随着多种不良情绪:有些拳手的情绪随着比赛时间的变化起伏不定,有时会为刚 刚打中对手而兴奋不已,但又会因被重击而惊恐不定;有时也会因裁判的偏袒而感到愤怒;又有时 因对手的突然失误而感到狂喜等等。由此可见比赛或打斗时的情绪反映种类很多,且极易变化,而 且影响到机体的变化和技、战术的发挥,所以培养拳手稳定积极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另外,用理智 控制消极情感,学会经常检查自己的内心体验,不做情绪的奴隶,而是做情绪的主人,才能使良好的饱满情绪为训练、比赛服务。

在实战对抗中,有的在结束一局比赛后,能利用休息时间很快地控制场上的亢奋的情绪,并进 行积极休整,以准备进人下一回合的比赛。有的虽说场上亢奋不足,但下场后却无法控制情绪的亢 奋,因而不能进行积极的调整,表现出了自身控制能力的不足。在比赛中能否达到自如地控制自 我,也是打斗成败的关键。我们应该积极的总结在学习技击术中失败或失误的教训,更要及时调整 训练方法,才能有利于对情绪的把握和自我控制。

(六)心理训练的具体方法

实战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人们的训练,从人的心理上有一个互补性的积 极效益,这是现代搏击训练中逐渐引起重视的训练内容。为了使习者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实用心 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使之达到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我们简要介绍李小龙所制定的训练方法。

身体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在进行心理训练时,需要通过对技术动作的想象,才能对技术有较深化的理解,或创新、发展现 有技术。掌握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如没有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保证,很 难完成对技术的学习与训练。所谓“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说法,便说明了身体素质的重 要性。

李小龙说,身体训练中的心理训练可分为三个方面:暗示和放松训练、自我意志品质的训练与 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暗示和放松的训练

这种训练是通过语言暗示,调节本身植物性神经系统,使肌肉和神经得以放松的方法。李小龙 还常在肌肉放松的同时或稍后,再默念一些包含一定愿望的“语言”,来达到自我动员,振奋精神,使 机体处于最佳状态。具体训练方法是:

开始时,习者可坐或卧,待姿势确定后,尽量使心绪安静,并自我暗示,如“我非常安静”等。同 时还要调节呼吸器官,进行有节奏的呼吸,使之更加深沉、安静、自然。然后对心血管系统施加影 响,通过暗示练习调节心率。可采用的暗示语:“我的心脏跳得均匀有力,我的心脏跳动有节奏”。 默念的同时,要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正有节律的跳动。

通过上述活动,能使习者有意识地调节,使肌肉放松,消除疲劳,解除紧张。对要参加拳赛的拳 手来说,不仅要学会控制肌肉的放松,调整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还要动员拳手身心全部潜能,更 好地进人竞技状态。

最后再转人自我动员:“我的整个身体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我积蓄了力量”,“我的自我感觉良 好,我要去参加比赛”等等。反复几次后,会感觉轻松,精神振奋,接着可结合准备活动,使机体进入 高度积极状态。

自我意志品质的训练

进行自我意志品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完善并实现自我意志行为;培养不达目的决不罢 休的顽强精神,努力克服在自我行为中所出现的各种偏差性问题。特别是拳手到了最艰苦的时刻 时,如体力不支和受到连续打击等,更需要巨大的意志努力。

①培养拳手具有远大目标和道德情感

一个人目标越远大,理想越崇髙,越能在行动中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力。而道德情感又是意志的 动力,它可以促进意志的形成和发展,使意志更加坚定。如果拳手道德情感高尚,意志力顽强,有利 于积极地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

拳手需在训练中和比赛中磨炼意志

在训练和比赛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教练员要有意识地,激励拳手树立克服困难的信 心,通过克服困难,可以有效地培养拳手的独立、勇敢和果断等意志品质。李小龙介绍,对于一些意 志品质较薄弱的拳手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锻炼:

激励法:教练员应介绍和宣传拳手们所尊敬的优秀高手的坚强意志,以激励他们产生仿效 的愿望,并付诸于实践行动。还可通过大强度、大密度的训练刺激机体,使之能承担更大的运动量, 使意志得到不断磨炼。

诱导法:教练员可人为地设置一些困难条件,培养拳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强制训练法:教练员可通过一定的管理和训练手段,要求研习者完成各种任务,并培养拳手 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加强责任感,使其在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勇敢与信心分不开,只有相信自己 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行动成功,才会毫不犹豫地去行动。面对困难,勇敢可使拳手调动自己的一切 潜在力量,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阻力去坚持战斗。

拳手意志的自我培养

在训练中,要将外在的严格要求变为内部的性格特征,主要还是通过拳手的自我培养、自我教 育才能起决定性作用。在意志的自我培养中,李小龙要求拳手需注意以下事项:首先在训练或比赛 时要自觉地养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找苦吃的习惯,并注意批判地评定自己的优缺点及意志的 强弱。

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在实战训练或比赛前及比赛中,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保持注意力 的高度集中,是搏击获胜的基本条件。注意力的分散,往往是情绪波动,杂念过多或是精神和身体 的疲劳,以及对比赛环境不适应等原因造成的。从注意力分散到集中,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以加强注意稳定性,提高抗干扰能力。

进行注意力训练,是为了加强自我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倾向和意识集中。在训练中, 特别是在完成一次最大负荷练习之前,必须完全摆脱所有其它别的刺激,其中包括摆脱掉练习的困 难性及练习的危险性的想法和不能完成动作的可能性与可能产生的错误等种种想法,而应把心理 活动放在默念动作要领上,这也是培养拳手注意力集中和情绪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李小龙经常采用的锻炼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方法有:

培养拳手对技击运动的浓厚兴趣和良好动机,这样有助于训练、比赛时的全神贯注。欲有效 培养注意力,还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丹田”这样的部位或其他内脏器官上,使得外界事物对自己不 起或少起影响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拳手办事要有主见,并贯彻始终,尽可能减少暗示性,并逐渐养成习惯。

拳手还要利用念动训练法培养自我注意力的转移。例如,可用暗示语来调节:“我的身体得 到了很好的休息”,“我积蓄了充分的力量”“我具备了惊人的速度”“我的全身肌肉强健有力”,“我 感觉良好”等等,从而使肌体进人高度积极的状态。

技击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在截拳道中,心理训练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四类练习:它们是运动感觉训练、思维品质训练、模 拟训练和重视表象训练。

运动感觉训练

运动感觉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身体运动时位移状态感和对周围物体的距离感及物体移动 时的感觉能力。

我们发现,在学习掌握技能、提高技术、临场发挥等方面存在认识过程的差异性。如有的人善 于观察,记忆好,对别人的优点过目不忘;有的人勤于思考,即用“脑子”去搏击。这些性格中的理智 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与运动感觉的训练和教练的平时训练、指导方式,与训练环境和队友影响以及 自身的个性特点有关。搏击运动所需要的运动感觉能力,是在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有 着自己的一些特殊方面。搏击运动要求拳手有极快的反应和起动速度,精细的距离感,良好的注意 力分配和转移能力,有效的战术思维,这些都可以通过实战训练、打斗比赛来获得。

以上介绍的是常用的基本训练法,在运动实践中教练员和研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灵 活加以运用或创造更好的方法。

浏览56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