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李小龙的背部肌肉锻炼方法
古代,人们常把“虎背熊腰”作为健壮的象征。而现代男性则把背部“V”字倒三角形所构成的 挺拔体姿作为健与美的体现。身体背部的肌肉群,主要是由面积最大、最有力量的背阔肌组成,其 次还有斜方肌、菱形肌、大圆形和小圆肌等。
划船练习法
这是发达背部肌肌肉的一种主要练习方法。李小龙通常把它分为三种不同的握距去练习:① “窄握距”正握杠铃俯拉练习法:即两手间离开一掌宽度,主要是发达背阔肌上部,包括冈下肌、菱形 肌、大圆肌和小圆肌等使背部增厚的肌群;②是“中握距”正握杠铃俯拉练习法:两手间的距离与肩 同宽,该练习主要是为了锻炼背阔肌中部,它适合于初学者训练;③是“宽握距”正握杠铃俯拉练习 法:两手间的距离比肩宽一至两个掌宽距,该练习主要是为了锻炼背阔肌的中下部,它能使背阔肌 的下缘延伸到腰际(图759、图760)。
练习时,可两脚开立比肩略宽些,两手持杠铃下垂于体前,上体前屈至背部与地面平行为佳。 随后,吸气,持杠铃稍向后拉引至腿前时,沿腿前再提举至小腹前,稍停后,再呼气,慢慢放下伸臂还 原,然后再做第二组。练习时需注意不得使身体晃动,以免影响锻炼效果。
并握划船练习法
这个动作的锻炼功效和部位与前面的“窄握位”练习法基本相同。它是把横杠的一端套上杠铃 片,另一端空闲着并支撑在墙角上,不使其滑动。
训练时,可把横杠置于两腿间,两腿自然伸直或略微弯曲,上体前屈与地面保持平行状(图 761);随即吸气,以背阔肌力量收缩,使杠铃的一端提起至腰间(图762),稍停后,再呼气,持铃以背 阔肌控制住而慢慢放下还原。放下至两臂下垂时,两肩胛应放松,使背阔肌充分伸长,但不能使杠 铃片触地。同时,提铃时两臂要贴紧体侧,上体要始终保持挺胸,这样利于背阔肌的收缩。另外,刚 开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杠铃片的重量与组数要适宜,以免因肌肉损伤或过于劳损而影响肌肉质量 及影响以后的训练。
引体向上练习法
这个动作可以在单杠上或悬空的横架上来完成。它又有“胸前”和“颈后”两种练习方法,其中 以后者对背肌的锻炼效果为好。握距宽比握距窄更有利于背阔肌的集中发力。
练习时,通常是以掌心向前握住单杠,如果手背向前来握住单杠的话,则它的用力点就转移到 上臂的肱二头肌上去了。训练时,先将两臂悬垂在单杠上,两手正握紧单杠,使腰背部以下的部位
放松,背阔肌充分伸展,两小腿向后上收缩(图763);接下来,吸气,集中以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臂引 体向上至胸前或颈后,待接近或触及单杠后(图764),稍停,再呼气,并在背阔肌的控制下,使身体 慢慢下降还原。全身下垂时肩胛要放松,使背阔肌充分伸长。如果能够徒手标准地做完20次,就 可以在腰间用带子悬挂杠铃片或重物来练习,以提高训练效果。再者,在训练中身体切不可来回摆 动,以免影响锻炼效果。
4_拉力器练习法
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背阔肌训练方法,一般都是利用特制的健身器械来练习。它的一端 系着可以调节不同重量的重锤铁片,并有导杠控制其上下滑动,另一端有一根长的钢丝绳束住,再 通过滑轮使钢丝绳束上下或前后拖动。也可用橡皮带来代替拉力器,可达到同样的锻炼效果。
该动作锻炼部位和功效基本上与前一个动作相同。练习时,可正坐于発上,两手正握握住拉杆 的两端,两手间距比肩阔约二个掌宽的距离,并高举于头上方,同时两腿固定压住,不使其上抬;接 下来,吸气,以背阔肌的收缩力,屈肘使拉杆垂直拉下至胸前或颈后肩上(图765),稍停后,再呼气, 在背阔肌力量的控制下,慢慢地伸直两臂还原。在练习过程中,两臂伸直时两肩胛向上松弛,使背 阔肌充分向上伸长,拉下时要注意仅用背阔肌的力量,而不得借助于整个身体的力量。
第七节李小龙的腰背部肌肉锻炼方法
李小龙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发拳时,应发挥强劲的腰力,以使攻击具有渗透性和穿透 力。”腰背部的肌肉在形体上也甚为重要,只是由于很多人仅注重练习大块肌肉,而将其忽视了。
俯身弯起练习法这个动作可以用杠铃也可以用重哑铃来练习。训练时,两脚开立比肩稍宽, 两手正握持铃置于颈后肩上,并挺胸收腹紧腰,两手必须托牢杠铃,全身直立(图766),随即呼气, 上体向前慢慢弯下,至背部与地面平行为止,这时臀部应向后移,使身体重心处于脚后侧(图767), 稍停后,再吸气;以腰背部肌群的力量,挺身起立还原。
在训练过程中,需做好热身活动。当用重杠铃进行练习时需有专人保护与帮助。腰背部必须 始终挺直,不准松腰和含胸弓背,以防止腰肌扭伤。
第八节李小龙的腰腹部肌肉锻炼方法
李小龙认为:“腰、腹是人体内脏器官、消化、生殖、排泄系统的‘贮藏室’”。这些重要器官满足 着人体发育、生长和组织修补等一系列的新陈代谢作用,它也是最容易积聚脂肪的部位,所以如缺乏必要的锻炼,定会严重地影响肝脏、脾脏、肾脏和肠胃器官的功能,这一点锻炼者应该能意识到。
腰腹部肌群由腹前、外侧肌群和腹后肌群组成。腹前与外侧肌群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 肌和腹横肌等组成。腹后肌群由腰大肌、腰方肌、髂肌和骶棘肌等肌群组成。腹部肌群主要是腹直 肌,它又分为上腹部和下腹部。腰侧部位主要是腹外斜肌。通过系统而严格的锻炼,不但能增强腹 壁肌群,减缩腹部脂肪,增强腹部的抗击打能力,而且对增强内脏器官功能亦有特殊的作用。
在李小龙的健身训练计划中,锻炼腰腹部肌群的主要方法有:仰卧起坐、转体仰卧起坐、单杠悬 垂上举腿、体侧举、转体俯身弯起和负重转体等等。
1.仰卧起坐练习法
这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训练动作。这个动作主要是锻炼上腹部位,减缩上腹部脂肪。它有 仰卧在地上、凳上或斜板上等不同位置的训练方法。
初练时腹壁收缩力量较差,应逐步提高练习难度。一般是先练仰卧在地上或长発上,做两手放 在体侧的仰卧起坐;以后可改做两臂互抱于胸前和两手互托于颈后的仰卧起坐(图768、图769)。 如果能很轻松地做50次以上时,可以在颈后以两手托住3 ~ 5公斤的重物练习或者是解除脚上的 固定物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组数与次数的合理搭配;同时动作的速度不可过快,即 起坐的速度越慢锻炼的效果越好。
单杠悬垂上举腿练习法
这个动作的练习难度比较大些,一般应先做正握单杠“悬垂屈膝上举”,然后再做这种正握“单杠悬垂上举腿”(图772、图773)。
练习时,最好在身体静止的情况下悬垂上举,用力收缩的屈体动作速度要快。在伸直还原时, 要以腹部肌群力量将下垂的惯性控制住,使上体或两腿处于挺直的姿势中,慢慢地落下。这个伸直 还原的过程,持续时间至少要求为5 ~ 10秒钟。当全身伸直还原时,应使整个腹部尽量放松。
负重转体俯身弯起练习法
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强腹外侧肌和减缩腹侧脂肪层。练习时,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手正握 持轻杠铃置于颈后肩上;全身直立(图774);接下来,吸气,上体向左侧扭转90。,而且须使上体向下 屈体至不能屈时为止(图775),稍停后,再呼气,上体抬起至左侧体直立位并还原。
在本动作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损伤腰肌。可左、右交替进行训练,以使腰 肌能得到全面发展,至于杠铃的重量也须逐渐增加,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因心急而适得其反。
负重转体练习法
本动作的功效与前一个动作基本相同。练习时,先使两脚开立而让重心稳固,两手正握将杠铃 置于颈后肩上,全身直立(图776);接下来,吸气,使上体向左侧扭转90° ~ 180°(图777),稍停,再呼 气,上体转回90°还原,然后再转向另一侧进行全面锻炼。
在动作过程中,以腹部外侧肌的力量,上体慢慢地向左或向右扭转90° ~ 180°,并且上体扭转 时,两脚应站直,原地不动,不能跟着身体转动。练习完规定数量后,要充分做好放松与整理活动,
浏览4,1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