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攻击

踢拳道是以实战功效为主旨的搏击术,它注重简单、直接 的拳技,无论是肘、膝的任何招数,其目标都很一致,以简炼、 实用为目标,进攻要发挥最大威力,防守则求严密稳固。

攻击的理想效果,当为速战速决,击倒对手,但“击倒”亦 属获胜方式之一,而非其基本途径。冓比武艺或实战格斗中, 敌我实力相近,成与败取决于多方面因素,重要者有心神、机 智、气力、速度、技术5项,意欲打败对手,绝非易事,倘若轻率 妄求击倒获胜,可能反而适得其反。正确的方式,是在对手拳 术手法中找出弱点,同时采取适当战术击之,破其攻防架势, 从而取胜,

因此,根据拳道的致胜方式,探索、制订一套克敌制胜的 策略,乃为首要。此项策略之实际施行,配合适当战术,可在战 ,局中取得优势,若遇机会来临,即发动决定性攻击,一举打败对手。

上述为标准求胜诀窍,其实就任何拳术风格而言,理论无异

所以,踢拳道拳手须养成运用智谋的意识,要能在兵凶战 危之中,用脑思维,根据量度出击的破敌法则,付诸行动,以压 制敌方。当然,拳手在打败对方之前,自要经过多次反复试验、 经受挫折,才能取得成果。在实战中能以变应变,并能变奇招 令对手措手不及的,乃属高手。

踢拳道历史上名家强手虽各有个别拳术风格和本领,唯 致胜一道,终不出此理。

拳斗决胜战术,不离攻打对方,如防守而无攻击之力,难 言致胜。须知兵家有“长攻必下”之理,踢拳道普遍主攻,源为 此故。

, 实战中以攻止攻,斗快、斗重、斗狠、斗准,正如著名战略 格言“攻乃最佳防守”,无疑为深具意义之拳术哲理。

攻击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力逼,技取。其区别在于 拳手的个人拳术风格。

以力争的拳手,是图以密集攻势,全力进攻,令敌无法固 定阵脚,以压倒对手。

以技取胜的拳手,运用较科学有计划的方式击敌,其致胜 手法各有不同,通称技术派拳手。

如上所述,踢拳道攻击技术,本质有技与力之区别,在战 术上又有不同路数:佯攻、速攻、伏击、退击四种,各有其旨。战 术的推行,当为肘膝的灵活运用,在混战场合,肘膝连攻、搂抱 及扑压诸种不同技法,可相连合施展凶猛凌厉的攻击。

佯击

佯击,是运用虚招声东击西,迷惑敌的攻击法,技术好的 拳手,多能虚实用招,逼敌暴露破淀,乘势攻击。其诀窍是灵活 性、动作逼真及招数多样花。

虛招应用广泛,并不限于拳腿招数,肘膝亦可佯势以动, 引敌注意,随之用实招。其最高境界是虚变实,实转虛,过程自 然流畅,令敌莫能应付。

速攻

速攻,是以快制慢,利用猛烈集中的攻击,使敌错乱,从而 挫败。此乃凭速度、力量优势取胜的战术,在敌人困惑、疲惫或 受创时,以此法攻击最佳.

伏击

伏击,为以静制动的战术,遇敌力强不利硬拼时,可避重 就轻,利用巧妙的身手和运足法,使彼出错,或设下陷阱,诱之 深入,乘其大意不备破之。

退击

退击属以退为进的战术,其目的在敌方一再扑空,耗其气 力,折其锐气,同时伺机回击,进而反客为主,是以智斗为之攻 击法。

上述各式战术的发动施行,需正确运用肘、膝各种招数, 方有创敌之功效。此等招数有等组织规律,全是久经实战洗炼 的连合攻击技法,以下列举的11路,乃今日踢拳道手最重用 者:

左右膝连撞连右摞射 左上膝带右侧膝 右短膝带左跳膝 右横膝带左側膝 左跳膝带右侧膝上述组合攻击动作,以右势拳手为适合,擅左者相反。 踢拳道的高手们需谨记“一发三连”之窍诀,其释意是每 逢发招攻敌时,一招打出,心目中须存有接续两招之意识和准 备。其意为敌如中击受伤或阵脚错乱,我则及时以攻击;倘遇 敌同时回击,我则可寓守于攻,倚仗主动位置,以攻止攻,牵制 敌势。

第二节防守

防守的最终意义和目的,是消解敌人攻击,从而图谋反 击。所以,当敌攻势猛烈时,拳手必须利用防技,寻求喘息机 会,在受击后需恢复元气,故防守技术应属拳手不能缺少的维 生本领。

攻击和防守就等如因和果,关系密切,两者的重要性无分 轩轻,拳手藉攻求胜,克守而可保不败。能攻而不擅守拳手,则 难免遭挫败。

踢拳道防守技术重点,与其整体风格一样,着重自然、简 洁、实效的原则,动作强调轻巧流畅,以“神定”为本。敌手强 攻,自己若能处之泰然,方能在拳脚横飞之下,寻求破敌的弱 点,及时予以决定性攻击。

防守之道,就是必须能洞察敌手动向和招数,览辨真伪, 以全神贯注,目觑其全体为本,不容稍有松懈。故防守要领,谨慎乃第一点。

踢拳道基本戒备姿势,就是最安全的防守架势,应经常保 持,在进击及护卫后,须立刻恢复原来姿势,更重要的一点,是 在运用防技之时,应有立作回击的意识。

防守措施的另一动作,是在与敌对峙时,不断运足移动,免予敌固定目标,并伺机进攻。

踢拳道的攻击范围至广,实际人身四肢八体,可用则用, 自由无限乃其特色。故此拳手必须有在任何情形下自卫的本 能;防卫技法,相应而趋向全面紧密,在施用上专工应付各种 攻击,而有对拳、对腿、对肘、对膝防守技,而在基本动作方面, 可分为5大类:挡架、闪避、移步、先截、抱持。任何消解某种攻 击技法,皆在此范畴之中。

挡架

以掌、肘、臂、肩膊、脚或膝抵御、消解对方攻击,均列为挡 架法。有效之挡架功夫,不仅可化解敌攻势,尚可予拳手回击 机会。此系列防技,有阻挡法,如臂挡、肘挡、膝挡、胫挡;有推 格法,如内格、外格、下格等诸法。

闪遍

凭藉头部或身躯略移,让避攻击之法,其妙处在避重就 轻,使敌攻击落空,创造较佳回击机会。此列技法之中,有滑 闪、摇晃、蹲踞、回避、腾踊各式。

移步

以灵活之脚步法,逸出攻击范围,令敌连续扑空,消耗其 体力,削弱其信心及斗志。技高拳手,常以移步法与敌周旋,轻 易使之徒劳无功,而毫不费力。移步诸法中,有撤步、侧移、易 势技巧,精于此道者,当属难斗之辈。

先截

利用高度灵活性及速度,以攻止攻,乃踢拳道拳术中上乘 技法,如肘膝之快速截击,后发先至。拳术中先截技术,应用甚广,有掌按、脚撑、膝抵、肘砸诸式,均较常见防守技术。

抱持

拳手于疲惫或中击受损时之消极防卫法,运用双臂钳制 或挟持对方活动,以纠缠方法抵消其攻击,赖以消磨时间,或 乘机回击。

上述各技法,重要性无甚窣异,各有其应用场合,习拳者 需耐心研磨,俾成本能。踢拳道是体力、技术、机智及斗志的全 面斗争,拳手要应付不断的变化,因时制宜,相机而动;其中窍 门,敏捷反应用技术是绝不可少的,练习与经验是培养防守技 术重要环节,技击之术,本来就是久经冶炼而成的本能和惯 性。

第三节回击

于下列述者,即现时踢拳道目前最通用的各种防守连合 回击方法。

破拳

破拳之法,基本途径有二r外围截击、内围回击。鉴于对手 拳招强猛,拳手故须重视数项原则,以求达到攻防战术的预期 效果。其要诀如下:“手须高、步要活、看得准、打得狠”。

外围技法不出拳击、腿踢、脚蹬招数,内围技法则包括肘 击与膝撞诸法。这里只谈用膝,用肘破拳之法。

用膝破拳技法,须藉双臂掩护前逼,以手臂推错开敌拳 招,同时发冲膝撞其肋腰,敌如擅右拳,我则抛左膝,敌若擅左 拳,则应用右膝,始堪遏止其拳势。如踢拳道破拳招的绝活是 箍颈膝撞。敌若以右直拳击我头部,我左手向外格挡之后,左 腿蹬地向前跃,两手一起抱住敌头颈部,用力下拽,右腿屈膝撞击敌面部。

对以拳击为主的对手,肘招可收速战速决之效。

最基本而有效招数,为迫肘截击法。其技简易,即在敌挥 拳攻至时,高举双肘护卫,即可格开拳招,同时拧肩振臂,挺肘 戳敌面部,乘虛而入。适时发动,不仅可止敌冲击,还能屡克敌 破面取胜。

对擅右拳者,可俟其左拳势尽,右拳未发时,挥左肘击其 面部。此招功力,源自上体向右疾转,推助腕臂蓄劲摆拧冲撞, 可一招制胜敌人。发动时须俯首右拳护腮,时间正确,可在敌 右拳上方击入,中其面颊或眉角。应战擅左拳者,动作相反,应 以右肘挥击,且身向左挨,以免为敌左拳击中。

关于中盘之拳击攻势,亦可轻易用肘招破解,如敌以左勾 拳或上击拳攻我肋部,可略沉右臂挡架,封住右身要害,同时 发动左肘斜上冲,直撞其面部,敌若用右拳击我身体,我则左 肘封守,上歩挥右肘回击。如敌以右直拳击我头部,我闪身躲 过,以左肘横击敌肋腰部,然后双手抱住对手颈部向下压,以 膝猛撞其面胸部。

破皤

对腿最基本的挡架法,是以臂、肘或膝坚强部位,抵挡消 卸腿招。由于腿较手为粗壮,劲力沉雄,故守方需双臂并用,一 臂屈提掩护被攻要害,同时伸另臂按敌腿胫,挡架既及,立发 动腿招回报。

最通用一法,为敌挥腿踢进之际,守方踊身提膝相迎,以 硬碰硬,膝锋较腿毛胫尤坚,敌腿胫中膝,必因受创而丧失攻击威力。

挡腿窍门,在肘位适中,不宜相距过远,否则空虚劲散,亦不可贴身太近,以免在抵消敌腿时,无卸力余地,冲力强大,可 透过臂膊,伤及膊胳、内脏,殊为不善。破其腿势后可紧挟其 腿,一手或肘押敌头颈,制其反攻能力,同时力进,令之后倒翻跌。

倘若腿过腰,可于挡架后,垂臂兜拿,挽腿于肘弯之上,如 前述手押敌颈,复向前力逼,将其冲倒。同式另一妙着,在挽腿 后将臂抬高,敌腿受吊,身遂下仆,我可乘势发冲膝撞其心窝 或软腹。另一以毒攻毒法,是紧缠敌腿后,用剁肘打其大腿或 膝上方,势犹未尽,继冲膝撞其囚腿内侧、膝关节,使敌剧痛难 忍,而必败北。

应付蹬腿攻击,基本有提膝内或外撇消卸,或侧身回避, 随即发膝回报,须即消即打。

对中、下盘蹬腿,侧踹踢,可用下格拨开,或兜拿其腿,进 步以肘法猛击敌中盘要害。对方蹬腿、高侧踹踢,则用内格破 势,接以上膝擅击敌心窝、腹部。

破膝

抵御膝撞攻击的方法有多种,对付远程飞滕撞与破解近 身内围膝撞就有不同技术。

对内围膝攻拆解方法,有以拳破膝一路,是在敌接近时, 发短拳连环截击其腰腹或肾部,可破敌膝招平衡,挫其耐力。 要诀为即入即打,须打得准、打得狠,致敌攻击软化或松手后 退,则乘势以冲膝狙之。

如拳招不够狠劲,不宜作近搏,消耗耐力,需易变换战术, 急逸离战圈,勿被敌纠缠着,伺机发动反击。可用双掌竭力前 推令敌失去重心后蹶。

破膝技巧,乃在敌膝攻来时,猝然拧身侧避,使其膝遂失打击目标,俟彼失势瞬间,立踊前冲膝撞其肋腰部或后背,可一举创之。

檀膝拳手,若遇同样工于膝技对手,当敌箍膝进犯时,及 时提膝截敌膝内侧,凭速度与机智,后发先至,破其膝招。

最毒一法,效果殊佳。在当扣颈欲拋膝时,立趋前用头部 碰其面部五官位置,两力相抵,足令人口崩鼻折或面破血流, 此乃踢拳道自卫技术招数,非临绝境不宜使用。

当敌飞膝攻至时,可急探足侧移步或退出圈子避势,如能 及时提臂招架,抵消敌膝,并怦另一手按其颈部,挥拳猛击,可 令敌人仰马翻.技高拳手,可、乘敌沿空飞扑时,看准空间,举足 蹬出,于半途截之。

抵挡膝撞,须注意双臂架势,如敌打出左膝,我左脚斜退 半步,用右肘砸其膝部,左臂同时屈肘前置戒备,或出拳回击, 此乃破解膝招基本技法。侧移反击,须敏捷准确,运用有方,我 突发右拳,借助敌人前冲力,可一举击倒对手。

另一险中求胜之法,是在敌膝攻来时,斜身闪过或俯身御 之,同时挥肘砍击其面部。

破肘

有效的破肘抵御法,除提臂紧守或俯首蹲避外,只需后撤 半步,敌肘招必失准。故遇肘招狠辣对手,首要者是勿予对手 近身机会,时刻紧守大门,敌肘技即难以逞威。

破肘良法,为以长制短战术,全力拒敌于门外,运足要活, 频用长兵击之,如踢、蹬或以拳阻扰,使其忙于护卫,而无机会 施其技。

另一以毒攻毒法,是以肘报肘。即如敌擅用左肘,我与相 斗时,须提右手坚守上部,同时猛挥左肘招出;此时其左肘攻至,势必抵我左臂,而我左肘则正中其面部。

拆解反肘攻击,则有不同法则,除提高戒备抵挡之外,可 伸左手拦阻,破势后立以右肘拳回击,敌必不能应。

第四章

第一节拳招概述

踢拳道的拳法与泰国拳十分相似,也分为刺拳、直击拳、 上击拳与摆击拳等法。

虽然踢拳道与西洋拳所用的拳招无大差异,但由于后者 只准用拳攻击,所以拳路的斗法、策略较周密细腻。踢拳道则 是手足并用,肘膝齐发的自由式搏击术,没有西洋拳拘谨。

另一方面,踢拳攻击范围达至人体全身、颈侧、后腰、后脑 等要害部位,亦可攻打,所以在防守方面的整体构思,与西洋 拳也不一样。

最为主要的,还是踢拳手除用拳头之外,还有腿、肘与膝 可作为武器。拳招的滥用会使拳手暴露头部及腰部位,易受敌 人腿肘招数攻击,因此踢拳手的拳招往往用于试探、虚掩或反 击,配合其他招数的运用,拳法组织上不比西洋拳的拳招严密 紧凑。

踢拳的拳上功夫,要诀是准猛有劲。拳手用拳,重蛮劲、重 凶狠,拳招能具备上述条件,便有威胁力,因为一记正确的击 拳,即可能结束战事。

拳招要达到有劲,拳臂的坚强,尚属次要,首在的是动作 姿势正确、用劲得法和适时发动。

基本要领,有下列各点:

握拳

任何拳招,必须有正确的握拳,才可以发出正确的打击,否则力度不集中,更为严重的,将导致手指或拳头关节受伤, 因此,握拳正确与否,不可忽视。其法为紧握四指,拇指屈曲横. 叠于食指中间,勿露出指尖。拳招接触点,在中指、无名指至小 指根部。

用劲之遒

用拳时拳头不宜长时鼓劲,拳未动应虚握之,当拳头发 出,臂即贯劲,至拳头将达到目标瞬间,才骤然捏紧,全身劲力 集中该处,劲力需在接触点爆发。出拳之时,应拳紧肩松。拳 紧握则劲聚,肩松则招快而灵活,拳招动作完成时,当为发劲 程序的顶点,此乃拳劲之科学道理。因为拳臂若长时间蓄劲, 不仅虚耗耐力,且令拳手动作迟慢,难言理想。

动作协调

发拳的蛮劲,是全身之力通过马步的支持,透过腰、肩、手 臂而集中于拳面焦点。人本身力量有限,单靠蓄劲打出一拳,

力度可估,绝不会超过其本身重量;但若得到马步蹬踏的推 进,发生冲力,配合时间和距离,拳劲猝然爆发,击中目标时, 正是全部力度爆发的焦点,如此拳招乃可达到其最大力量,结 果就是“击倒”之威力。所以,步法与身体动作,必须与拳招协 调配合,拳招始称理想。

贯透力

用拳进攻时,必须保持本身防卫力,一手出击,另一手护卫,应养成习惯。挥拳击敌,要注意招数的组织、并注意对自己 身体要害部位进行防守。

上述用拳窍要,对任何拳招而言作用都相同,乃擅于拳法 者必须掌握的技巧。

要练就一手好拳,勤练为不二之法门,练习方式有四:

击影

打沙包

打手靶或活动拳球

对练

踢拳道手们就是通过这些训练,达到身手灵活,拳法纯熟 流畅。有些拳招强劲的拳手,在练跑步时,惯手握铁球,一路打 出各种拳招,藉以增强腕臂耐力。

第二节拳招攻击技

(一)左剩拳攻击

动作要領

先锋手的引击法、泰、西、踢拳术皆称为“揖”,意思是刺 戳,即作干扰或虚晃性的攻击法。

左刺拳是拳击造诣的第一科,是拳攻战术的攻防先锋,因 此一个优秀踢拳手,与泰、西洋手无异,具备一手久经磨练的 左拳,乃属必要条件。

此招作用,在于试探、迷惑敌人,令其失去平衡,作为强力 攻击的前奏。刺拳虽然没有决定性击倒能力,唯精于此拳法的 拳手,常能掌握主动,控制战局,进•可攻,退可守,将左刺拳用得出神入化,令对手无可适从,信心溃尽。

一连串快速、锐利的左刺拳,不仅可以遏止对手的攻势, 还可为自己续发狠招打开空隙,令敌人防不胜防,达到创敌的 效果。锐劲的左刺拳,甚至可以击破对手眉角、鼻骨之弱处0 左刺拳攻击的目标主要是面部,包括眼、鼻骨、嘴唇等,心 脏与腰肋偶被视为攻击目标。拳招的弹力,来自身体与左肩的 向右拧转,推动左臂挥出。右拳提于颚侧,臂守中部,以防反 击。发击途中旋臂使拳转正,以增速力,招式打尽要立即收回。

练习时注意步法与距离,出拳须配合身体趋前,以助劲 力。初时单练左拳引击,至纯熟之后可练习连贯拳法。

泰拳、西洋拳法中重要的连击拳招,为1 — 2拳招,就是左 刺拳引击开路,右直拳狙进的左右连环直拳法,此组拳法功效 最大,应用最广。

其他备受注重的组合拳法有:

左刺拳连贯左勾拳 左刺拳连贯右上击 左刺拳连贯右勾拳 左刺拳连贯右摆拳

实.战用法

出一连串快速锐利的左刺拳,攻击对方盾角、鼻骨 等薄弱处,造成技术击倒左脚向前滑步,同时左刺拳挥出,打击对方面部,此招 式打尽后回收的同时,紧跟着连贯右直拳猛击对方喉结、胸部 (图 9)。

图片5 图片6

左刺拳引诱攻击对方上盘,如敌格挡或后仰身防,即 身体前趋以右上击拳打击其下颚或心窝(图10)。

猝然上步变左刺拳为勾拳重击对方肾脏或胃部(图11)。

图片8 图片7

动作要領

右拳的直击法与左拳引击的不同处是在其发击时拳处于 后方,距离较远,所以中目标时破坏力较大,此是右直拳的优 点。相对的弱点,是由于射程远,较鳥被对手察觉,及时躲避, 或已方发力过猛,击空时露出虚位,甚至失势,予敌可乘之机。

无论如何,右直拳是一般左格斗势拳手的“重手”,威力足 以决定一场比赛的结果。所以练习右直拳时必须要求达至姿 势正确,方能发挥其最大威力。

拳发出时身体向左旋,重心置于左足上,右足踹地推动身 躯,右肩随拳招射线前推,当拳头与目标接触时,拳、肩、腰与 右足乃成一连贯的力度输送线,头需微俯。

练习右直拳,最要注意的是肩膊的运动,所谓“入膊”,就 是代表肩膊在拳招打出时同样向目标推进。

右直拳的打击目标,主要是面部、下颔、心窝与腹部。

踢拳道中有所谓逆击拳,就是在敌人左拳用尽时,以右拳 自其臂上打进的对叉击法,本质上是右直拳,于发动时运拳臂 至肩或更高位置,然后打出,拳轨故成斜下砸之势,对于瓦解 对手的左拳攻击或猝然反击,常有高度功效。

实战用法

突然以右直拳击对方头部,随即上体趋前用左勾拳, 重击其腹腰部(图12、13)。

图片9 图片10

左脚向前滑步,左腿弯屈,上体前俯,左直拳突然出 击,攻打对方心窝、胃部,再挥动右摆拳摆击其头部左侧(图14、15)0

图片11

在左刺拳的掩护下,右直拳猛击对方头部,随即左脚 上步逼近,以左摆肘横击其胸腹部(图16、17)。或连贯左撬肘 撬击对方下颔、腮部。

先以左脚刺蹬对方小腹部,作试探性进攻,如对方将 注意力集中于下_,并做出相应防范时,左脚迅速落地,同时扭腰送胯身体前倾,以右直拳重击对方面部,随即起右脚横扫 踢其背部或肋腰部(图20、21)。或连贯右脚猛蹬对方腹部、大腿部

图片12

(三)勾拳攻击


  1. 动作要領


勾拳往往是在中、近距离使用的一种攻击力很强的拳招。 在实战中常可取得决定性效果。勾拳的运用,以美式西洋拳尤 为重视,不论距离远近,均可取得决定性效果。长距离的勾拳 较易发挥,但空位较大,且易落空。近距离的勾拳角度较小,发 劲之道不易掌握,必须磨练才能掌握。

勾拳打击的目标;主要是对方两边要害,包括太阳穴、耳 根、腰腹部而至心窝。

正确的勾拳,动作甚为细小,几乎仅是一拧腰身即可完 成。

左勾拳因用前手挥击,活动范围狭小,不利发劲,故最重技巧。施发时上体向右疾拧,左边肩腰内转,拳头自外方循着 横中带直之小弧形斜线突向目标。此拳角度狭小发尽时拳腕 内转至拳眼向上肘沉臂曲外向,拳臂形如钩状。拳劲发自肩腰 动力,同时。身体重心,自左锋足调至右足,体态应有随拳招向 右前方“下扑”的倾向,重心由右足把持。

如果是双拳轮流打出,至动作纯熟,重心随意调动,即可 自由移动,练习不同距离与各个攻击角度的勾拳,如平勾、斜 角式勾拳招等。

右勾拳因攻击距离稍远,可自多个角度打击敌方。手臂弯 幅度一般较大,拳头位置,亦不如左勾拳的拘谨。发劲原理与 左勾拳无甚异,重心移向施击之相反足上,拳头紧握,手臂贯- 劲,挥向目标。

实战用法

两腿蹬伸,提高身体重心,左勾拳由下往上勾击对方 下颚,再发右勾拳攻打对方腰肋部(图22、23)。

图片13

手臂弯曲,右勾拳从侧面弧行摆动,勾击对方太阳穴、 耳根,再以左上击拳击其心窝、胃部(图24、25)。

图片15 图片14

两腿稍弯曲,身体重心下降,利用腰部向右突转及上 体前俯的力量打出左勾拳,击打对方腹部或肋部,紧跟着右转 身,右脚绕至敌侧后,同时挥动右反肘撞击对方背部或头部 (图26、27)。或连贯右切肘猛切对方胸瞠。

(4)利用左刺拳的佯攻,吸引对方注意力,随即右勾拳由 下往上猛击对方腹腰部,然后右脚上步,同时变右拳为肘猛撬 其下颔、腮部(图28、29)。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在虚假动作掩护下,用左勾拳由下往上猛击对方头 部、心窝,随即续发右侧膝撞击其肋腰部(图30、31)。或连贯 左膝猛攻对方胃部、小腹。

动作要领

上击拳是近距离的拳招。此招拳法,为自下朝上突然攻击 法,甚为毒辣,专攻敌人領部或心窝要害,每能做到击倒,故被 公认为拳法中之凶险招。唯用拳之时,需与敌接近,且要俯身 打出,故其本身亦有危险性存在。

运用要领,以格斗姿势向敌,身向前俯,微偏右前,垂右拳 约2— 3寸,同时收拳贴身,再挺拳上突,循弧线向敌下颔,臀 部顺势略转,可增动力。左拳上击,原理相同,施发前则倾身向 左。

上击拳法既属险中求胜的拳招,故不宜滥用,一般在对手 两侧防卫紧密,唯中线空虚,或气力不济时,最适发此拳突袭。

在贴身近战中,上击拳是抵消箍颈膝撞的肴效技术,其法 为对手施膝攻时,发拳猛力上击其腰、肋部位,拳招打出的节 奏必须紧密,俟敌攻势顿挫,用拳者即可挣脱钳制。若敌因中 部受击,缠力软化,露出空虚,可立发上击拳直撞其心窝或颔 部。

踢拳手偶有施用较长程之上击法,直袭敌人下颔,拳头成 朝上疾冲之势。

实战用法

前移步靠近,挥动上击拳猛击对方下颔、心窝,再连贯 右勾拳攻击其腰肋部(图32、33)。

突然变左刺拳为上击拳挥击对方的心窝、胃部、再连 贯右摆拳横击其腰部(图34、35)。

图片19

快速打出几下左刺拳后,猝然以右上击拳猛攻对方下 巴、腮部,随即右转身连贯左摆肘摆击其胃腹部(图36、37)。 或连贯左撬肘撬击对方中盘要害部位。

当敌方进步逼近,欲伸手箍颈膝撞时,抢先以左上击 拳攻击对方下颔,然后以右横撞膝撞击其胸腹部(图38、39h 或连贯右侧膝攻打对方腰部、大腿根。

图片20

动作要领

摆拳一词,踢拳名称亦借英文摆击之名,此招拳法,拳头 是循拋物线轨迹从侧面拳击敌人,动作幅度大而甚具蛮劲的拳法。

此拳打出,拳头自腰部或身侧挥出,在空中划一大弧形, 击向敌人,故发动时容易被察觉,先受敌直击法狙击,或用闪 避法让过,最大问题是此招一旦发尽,身体不免露出空虚,故 鲜为技高拳师重用。

其适用场合,限于双方拳手疲惫时,动作迟钝,可以此蛮 力攻击法,制服对方;另一情形乃在交斗时用作出奇不意一 击,偶见功效。

攻击部位以敌太阳穴及颈侧为主。

实战用法

利用腰肩部左转的力量,右摆拳从侧面击打对方左颚 部,随即上体右旋施发左勾拳猛击其软腹部(图40、41)。

图片21

两腿突然弯曲,上体前俯,以左摆拳横击对方胸腹部, 然后用右直拳打击其咽喉、面部(图42、43)。

图片24 图片22 图片23

左刺拳佯攻引诱,如敌防范,化刺拳为左摆拳摆击对 方面部、心窝,随即上右步贴近,同时发右击肘撞击其胃部、软 腹(图 44、45)。

在虚假动作的配合下,以右摆拳迅猛攻击对方肋骨、 肾部,紧接着上右步,同时用左横撞膝撞击其胸腹等要害(图 46、47)。或连贯右侧膝猛撞对方背部、后腰。

图片25

在虚假动作的配合下,以右摆拳迅猛攻击对方肋骨、 肾部,紧接着上右步,同时用左横撞膝撞击其胸腹等要害(图 46、47)。或连贯右侧膝猛撞对方背部、后腰。

浏览1,35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