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战略•战术

踢拳道拳手在熟练拳法、肘击、膝撞、腿踢以及各种攻防 技术后,还需要学习在模拟实战的情形下,对战略、战术与智 慧的灵活运用。

在擂台上和实战格斗中,单单靠体魄、气力、斗志与拳技, 并不能保证拳手的成功,在强存弱亡的实战中,智谋便屡屡成 为胜败的关键。

下面简述的是踢拳道手在擂台上,实战中诸种战略战术 及有关诀窍。

拳法须熟

练好拳法至关重要,特别是一手久经磨炼的左刺拳,是拳 攻迎击的急先锋。踢拳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连击拳招,名为 1 一2拳招,就是左刺拳虚晃、干扰,右直拳狙进的左右连环直 击法。踢拳道手们擅此拳法者多不胜数。其它很有实战价值 又备受欢迎的组合拳法有:左刺拳连贯左勾拳、左刺拳连贯右 上击拳、左刺拳连贯右勾拳、左上击拳连贯右勾拳、左勾拳连 贯右摆拳、右直拳连贯左勾拳、右上击拳连贯左摆拳、右勾拳连贯左上击拳、右摆拳连贯左勾拳、右直拳连贯左上击拳等。

此外,踢拳师的拳招在实战运用中,往往配合腿踢、肘击 和膝撞招数的组合进攻和反击上。遇敌力逼,可用左刺拳应战 挑惹敌人,乘其心躁意乱,气恼失措,而用拳腿击之。

自主能力

搏击时,心怯、冒失、惶恐乃拳手之大忌,机械套搬日常训 练用于作战,亦非良策,必须用心用智,适应战局变化的形势。

开始时,宜观察对手,量其实力,断定敌拳术性格(如速攻 型、退击型、技术型等)及熟用何种招数后,方可选相应的战术 应对。

连拳攻势

遇对手跨步逼入施展组合拳攻击时,我需巩固戒备,吞胸 含颔双臂高提防守,待敌冲近挥拳时,可用脚蹬踢其腰腹部阻 之,也可以左脚侧躏踢敌胸肋部破之,或后退步避开再伺机反 击,如发左腿勾踢其身躯中部截之,或以左刺拳狙击,再突然 后退,诱敌冒进,致使其受到我任意腿法、肘招和膝撞的任意 攻打。

破右拳将

对付擅用右重拳的对手,可以用左臂格挡架开后,速上步 贴身发肘招攻击,或防守成功后,同时以膝法猛撞敌身躯重要 部位。或采取外围战术不断挥动左腿猛踢其腿膝关节、肋部、 肩膀,可将敌踢至倒地,再发重拳或上膝攻之,久战之下,敌必 因右臂屡次中腿及竭力护卫而无法出手,故屈居下风而必败。

破左•将

遇擅使用左拳左腿招拳手,最有效战术,为尽量运用右腿 横扫踢,连续猛踢其大腿肌肉、肋背部或左肩膀,使敌不能发出攻击动作。此术窍要,在于本身防守紧密,手勿低,否则可能 遭敌蛮拳击中^或者在敌挥拳攻来时,我急原地俯身躲过,紧 接用肘招猛击其腹腰部。或敌左拳左腿打来时,速向右上前方 闪躲,随即发出任意肘法或膝招回击。.

破蛮横型

敌若作风蛮横,喜欢冲击和纠缠,应对方法中最有效者是 施展肘招膝法,可遏敌攻势。

其要诀为敌冲近时,即使用肘、膝交替连续地攻击,若双 方缠抱在一块时,即以侧膝撞敌腰部、大腿肌肉,削弱其持久 力,再突然以砸肘猛剁对方面部、肩膀或胸膛。对付此型拳手, 须练好体魄气力,方能抵受压力,反则,肘膝招未动,已遭敌人 制服。

破攏腿将

对战擅腿拳师,需加强中、上路防守,待敌腿踢至时,后退 或左闪右避开其腿锋,乘敌收腿之际,即以任意招数进行回 击。若拳手自身反应灵敏,速度较快,可抢先发左蹬腿,踏蹬敌 胃腹部或大腿,敌欲再动腿,我反蹬已先至,令其失势倾跌,气 力受损,此乃快速致胜战术。

倘若对方精拳檀腿,技术全面,则应多用低扫踢猛攻其马 步,滞其运动,并促其疏于上部防守,露出虚位,即发动高腿或 重拳攻击。或待敌腿踢至宜避其腿锋,运足朝腿招所向避让, 并不时以刺拳或推手扰其平衡,复以腿攻打击。

破快攻型

敌方若仗着拳法精良,欲先发制人,最佳应付方法,是采 取迂回战术,运項灵活步法,先避后击,若敌屡攻无效,气势转 弱,我则反守为攻,至敌已成强弩之末,便可进行连续猛烈地反击。

破智将

对手若属于伺机型拳手,擅以退为进取胜于人,我冒然进 犯,则予彼回击良机。如我上前发动攻势,敌乘我进而退后,回 报我拳腿。为此对付伺机型拳手,须立定阵脚巩固防守,待敌 先出手,或敌等待不耐烦而呈异态,抓住时机,变取主动攻击, 则已失去其专长战法。

破膝将

擅膝拳手,多采用逼近箍紧对手,施发连环膝撞,拆解反 击有不同路数,部分用双手推放,使敌膝偏离目标或后退,部 分于被围颈拉拽时,挥肘砸击膝部,或大腿,甚为歹毒,部分在 敌围颈施膝撞时,我含首吞胸以上击拳攻击其腮帮、下腭,或 急扭身保护重要部位,同时以勾拳重击敌腰腹部。

在具体对付擅长用膝法的拳手战略方面,宜采取外围截 击战术,以保持距离,连续以高低腿踢击,使其不能靠近,也可 先用蹬踢阻止进势,打乱攻击规律,则可挥动高腿踢其头部。 并可从左或右两边闪躲避开膝锋,敌如逼入,可突发平肘或撬 肘攻砍其喉结、下腭或胸腹部。此项战术在利用灵敏性及良好 步法,抑制对手,使之软化。

破肘将

精于肘击的拳手,不论是强攻直上的凶狠,还是乘虚而入 的狠打,都需要抢时机上步贴近,方能有效发肘攻击。拳手挥 肘时不免中盘空虚,易被重拳或膝招打中。在与擅肘的拳手搏 斗时,防范严密,远则以蹬踢、侧踹或割踢阻止其逼近,近则使 用严密防守技术如:格挡、架开、横截攻击肘,同时以冲膝或侧 膝猛撞敌腰部,或以肘制肘,防守成功后,即挥肘攻击敌中或上盘要害处,敌受到凶猛回击后,肘技失效,必败于我膝攻肘 击之下。

破奸将

偶遇武德低劣之辈,格斗或赛时擅投机取巧,漠视规则。 例如:首碰、以手扼鼻、扑跌对手时加肘下压其颈、或逾时不 停,以奸猾动作伤人,有失公正高尚精神等。

对付此种对手,必须审慎应战,防卫妥善,击敌时务求清 脆有力,勿受其违例动作影响,心态平稳,以质斗量,使裁判保 持良好印象,定能取胜。

第三节智谋•经验

经验与智谋,是搏击格斗取胜极重要的因素,在踢拳道比 赛中,老将战胜少壮拳手,力雄者败于智高者的实例,屡见不 鲜,原因在于丰富的经验与全面智谋。

踢拳道手经过比武角艺,成为搏击高手,莫不身经百战, 登台出师自无生死优虑,斗拳即是一生职业,打败对手即其工 作,心理上故已习惯战斗压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关战咯战 术,临危不慌,于兵凶战危之中,洱着应战,图谋转机,单此一 点,已令日本踢拳道职业拳手,转诸异国搏击,占尽优势。

经验是拳手以血和汗换取的无价之宝,拳手们因此最敬 重前人经验,事实上踢拳道的发展较大程度上就是实战经验 累积而成的。

踢拳师的智谋,涉及有关心理、生理及环境诸因素,最终 问题,就在于拳手能否知已知彼,能否随机应变,出奇制胜。搏 击场尤如一个不断变化的舞台,强与弱、攻和守、得与失、主动与被动,均不断变换。取胜之道,在于寻找对方弱点,予以致命 一击;同时要避免给予对方同样机会。所以双方目的无异,都 是利用战略、计谋、手法,造就所谓“黄金机会”。老练拳师,自 然精于此道;拳龄浅薄的新手,遇此良机未必能及时把握。

所以,无论于赛前或搏击时首要的是摒开心理及精神上 负担,只有先在本身心理向题上得到解放,始能专心致志练 习,比赛时方能将技术随意发挥。心态不安的拳手,斗志必差, 难以取胜。

在搏击拳坛史上,不少新锐拳师一遇老将即溃,原因是怯. 于对方名气,实非技与力不足为敌,其败乃是心理问题。

拳手在搏击前或进行中,往往以眼神、言谈、小动作表示 一种坚强、自信的形象,以增加对方心理负担,打击其取胜信 心。

在生理方面,是拳手体格及素质相并所产生的问题,拳手 之间各种风格拳术的对抗,均有基于实战效果建立的答案,技 高经验好的拳师,具备其中知识,在赛前必探求对手技术或实 力强弱资料,制订适当策略,配合有计划的练习,务求达到克 敌制胜目的。

综合拳手搏击和播台比赛要则,有以下各点:

知已知彼

搏击前必须准备充足,探悉对手的拳法、风格、强弱,配以 适量的训练和战略,便于战时发挥。

有备而战

搏击或登擂台前必须热身,切不可以僵冷状态应战。利用 赛前空隙,使躯体四肢肌肉神经等均获足够调节,致交手时能 作敏捷应付。 、忌轻敌

必须重视对方本领,但不可因其名气盛而失去取胜信心; 同样如果对手资历较浅,也不应自负,断不能大意轻敌,掉以 轻心,因为此心态往往招致失败。

爭取先机

习惯于一开始即施展拳脚或运足移动,取得先机,堪能控 制战局,更可助长求胜信心。

用技

与敌周旋须用技巧,出招时可声东击西,多用虚招、连打, 令敌人困惑难以防范,用招时择位要准确。要避免猛击落空, 而处于被动。

思呆笨

不能成为固定的目标,任由对方攻打,因为长攻必下。

攻勿急躁

气盛急躁是兵家大忌,应审慎沉着作战,进攻退守,均要 冷静。最佳风范是既谨慎,又要振奋。

攻防合一

搏击时须时刻留意保护自己的弱点,攻打之时勿忘防守, 尽量避免给敌以可乘之机。

愚敌

频频令对方击空,可削弱其战力及打击信心。待对手技穷 ‘之时,则胜败已成定局。

戒表情

面目是心声明镜,中击受伤时,切勿形之于色,反之要表 现不为所动。真正的高手不但能达到不动容的领域,更可以形 神动态乱人,装腔作势,反复无常,难辨其真沩。

忌犹像

拳手相斗,最忌犹疑不决,即使有进攻机会,若揣惴不前, 畏首畏尾,必难有成,拳手根性,应为越苦越坚,愈挫愈强。

忌惜敌

敌若受创,万不能有同情之心,须知黄金机会一去不复 回,应全力求胜^

最后,还需说明,除上述概念外,踢拳道尚有颇多的理论 和实例,供习武者参考。其精要,不外强调拳手练成精堪的拳 艺,并屡能反败为胜、以弱制强。制胜的关键,就在于拳手本身 经验,能否把握时机,因时而变,此种本领,无疑只能靠平时的 苦练和战时的经验积累而成。

古谚云:“磨炼生刚强”。这是千古不朽的成功秘诀。就踢 拳道修炼而言,更属真理。

浏览1,3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