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泰拳被认为是一门可以充分利用人 类被自然所赋予的任何武器进行攻击和防御的格 斗艺术。泰拳,泰语称之为“MUAY THAI”, 即“摩易泰”,英语称之为“THAI BOXING”。 它是泰国的国术,是坚强、勇敢的泰民族的象征, 当然也是古代残酷的军事战争的产物,正因为它 的凶焊、残酷、实用,才造就了它“打遍世界拳坛 500年无敌手”的神话。在泰拳中,身体的各个部 位都具有超人的破坏力与攻击力,都是犀利的攻 击武器,所以即使泰拳手们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时, 他们也能勇敢地同邪恶作斗争并徒手制胜。

古典的泰拳极为凶狠,拳手为增强拳头上的 杀伤力,会把棉线或牛皮条缠在手上,用以保护拳 头及强化拳头上的破坏力(图1-1-1~8)是电影 《盗佛线》的示范片断,他们甚至会将双手浸入粘 性很强的胶水中,然后再在拳头上粘上磨砂玻璃 粉或砂砾,使拳头变得拥有致命地攻击力。现在虽 然使用玻璃粉和胶水的方法被禁止了,但使用棉 线制成的绷带缠手的方法却保留了下来。从1929 年开始,受西洋拳击的影响,接受其训练与运作模 式,在绷带上面又戴上拳击手套进行搏击,从而进 入了现代泰拳时期。

图片1 图片2

现在的泰拳为了早日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早已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并逐步去除了它的 暴力成份,使其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体育竞技运动。尽管如此,在当今的世界拳坛上,泰拳仍 拥有非凡的战斗力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仍然稳坐拳坛第一把交椅。这门实用的拳术仍是任 何一门功夫想称雄世界的第一个障碍。

泰拳的起源

公元650年,中国川、滇、桂、龄一带的泰族逐渐向中南半岛南迁,建立了一些小国,其 中定居在湄公河流域的称为“小泰”,是现今泰国人的祖先。公元1238年,在湄公河上游以 素可泰为中心建立了泰国人第一个中央集权王国“素可泰国”(1238-1350)。此后,泰国历 经大城王朝时期(1350-1767)、吞武里王朝时期(1767—1782)和曼谷王朝(1782-)时期, 这就是泰国历史上的“四大王朝”。

1238年,泰族领袖坤邦•格兰道领导族人驱走了吉蔑人,攻下素可泰城,自称实利•因 陀罗王,建立了有史可证的泰族第一个独立政权“素可泰王朝”。不过当时的泰民族还只是一 个小国,饱受周围强敌的侵扰,所以他们的君王除了自身苦练杀敌技术外,亦训练军队运用 武艺去同敌人搏击。就这样,他们在长期抵御外敌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 格斗技术,这就是泰拳产生的背景。

到了大城王朝时期,已有法律规定“武士或拳师在拳斗中打死人可豁免治罪”,特别是君 王还对军队进行彻底的改革,编制并普及《制胜之术》在军队中学习和运用,这是泰国历史 上首部有关“拳术、兵器与战略”的著述。泰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君王是“黑王子”拍纳 黎萱大帝,因为他带领泰人解放了当时緬甸占领下的所有暹罗疆土,他还首次将本民族盛行 的拳术称为“奔南”(这是一种可以头撞、口咬、拳打、指抠、脚踢、膝顶、肘劈、肩抵、臀 打、折指、抒头的凶狠毒辣的拳术),可以说这时的拳术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系统。

到了公元1662年至1708年的大城王朝“虎王”拍佛陀昭素时代时,是泰拳发展的鼎盛 时期,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泰奉髙手,经常化装后到民间去参加拳赛,由于其造诣颇深,所 以被称为“猛虎之王”。当时的拳赛已有了与西洋拳击相类似的特点,即拳师必须手缠棉线或 皮革进行比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缠麻式拳斗”。 '

到了 17—18世纪,泰国与缅甸之间不断交战。1767年,大城王朝被缅甸入侵的军队所 灭亡,半年后华裔英雄郑昭(其父为广东澄海人)率领泰族军民打退了缅军,自立为王,并 定都于曼谷对面的吞武里,世称为“吞武里王朝”。在两军交战中有一位武将乃克侬东曾被缅 军俘获,到了公元1767年缅王孟拉在仰光举办盛典时,决定安排手下武将与乃克侬东进行一 场殊死搏斗,准备从心理上打败泰国人,并答应如果乃克侬东赢了就放他回国,结果乃克侬 东竞连胜緬王帐下9名顶尖武士,致使缅王惊叹“泰拳师确武艺非凡”。后来,乃克侬东被奉 为泰拳的宗祖。

到了曼谷皇朝时代(泰族出身的昭玉耶却克里将军于1782年发动兵变,杀死了郑昭并迁 都曼谷,称为拉玛一世,成为“曼谷王朝”第一位国王,今天的国王拉玛九世就是其后代), 欧洲各国与暹罗已有了交往,例如在1788年间就曾有法国格斗髙手前往曼谷较技,结果被曼 谷第一勇士万拍兰轻松击败。1860年,英皇的特史鲍宁到曼谷后,便曾在传记中写到“暹罗 经常有拳赛,帷太过于残酷”。

到了 1898年的株拉隆拱君王时代,拳赛更加盛行,于1898年破天荒地搞了一场“南北 拳师大对抗”,使拳赛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从而促进了拳术的交流与提高,而且胜者封以高 级武官(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武状元”考试)。到了 1921年的拉玛六世期间,开始开展全国性的泰拳比赛,吸引了来自全泰国的顶尖高手,甚至还有许多来自中国、印度、缅甸的拳术 高手登台较技,当然泰拳手都将他们给打败了,自此泰拳的威名便开始广为流传。

1934年4月,泰国体育厅首次颁布了泰拳竞赛规则,直沿用至今。

泰拳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一门在全世界都享有极髙声誉的格斗艺术,如果拳手们不 是为了金钱而故意输掉的话,在揺台上他们将仍是最强者。

第二节

泰拳的价值

泰拳作为泰国的民族瑰宝,是一种体育、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不仅增强了整个泰民族 的体质,也激发了他们的勇气,作为一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成为整个泰国社会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

改•身体状况的_

为了进行激烈的对抗,拳手必须先练就强健的身体。在泰国10个男人中就会有9个人懂 泰拳,所以大多数泰国人都通过泰拳训练来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通过泰拳训练还可使血液 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得到改善,并使沉积的脂肪消失。由于肺活量同时得到增强,因此拳手 就会看上去精神饱满。另外,持续的对抗训练还会提高拳手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这样一 来,健康的体质将会使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大大加强。所以,每一位泰拳手虽看上去 很清瘦,但却极为健康,全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感。

心理价值

优秀的泰拳手必须拥有过人的胆量和勇气,并要有压倒一切的精神,以增强信心。由于 拳手的身体潜能会经常被挖掘到极限状态,所以如果拳手没有超常的忍耐力和坚强的意志品 质,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一位成功的泰拳手,必是一位意志坚强的生活中的强者。即使他 不打拳而退出拳坛后去从事其他职业时,仍可获得极大成功,因为通过泰拳训练使他已具备 了走向成功的各种要素。由于泰拳博大精深,包含了丰富的战略、战术与策略,所以接受泰 拳训练也就是等于接受宝贵的谋略训练,使受训者无论是面对擂台上的拳手或是社会上的精 英都能应付自如,因为接受泰拳训练就意味着学会各种策略去击败对手或针对对手的各种手 段进行有力地反击与反制。

卫价值 —

泰拳向被称为“最硬的格斗术”,由于拳手的关节均已武器化,所以只要能击中对手的要 害部位,便可足以重创对手,甚至打昏对手。正因为泰拳精简、实用,所以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特种部队与特警都将泰拳作为必修课来练(4年前中国的警察系统也已开始正式引入 泰拳),用以迅速提高搏斗能力。

泰拳的社会价僅

由于泰拳手的斗志极强以及意志力极其坚 韧,所以泰拳手所留给人们的是一种勇敢者的 形象,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者的化身。由于大 多数泰拳手都自我约束,并绝对服从教练与裁 判的指引,所以他们都拥有绅士般的风范。泰 国政府用泰拳的精神与泰拳手的高尚品质教育 全国人,这也是泰拳得以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 行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所在,其中不乏女性在 练习泰拳(图卜2-1)。

图片3

第三节

今曰蕩奉跖现状

泰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式泰拳,一种是现代竞技泰拳。前者主要在军队及一 些民间隐士中流传,这乃是一种保持了泰拳原始的凶残格斗本能的打斗风格与体系,而后者 则纯粹是一种体育运动模式,虽然也有高手能施展绝招在擂台上将对手打晕或打死,但却少 了头撞、口咬等残忍的打斗动作。欲真切地了解泰拳在泰国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拳场

拳场是拳师赖以生存的土壤,而拳师又给拳场带来了活力与动力。曼谷的叻喃隆拳场和 仑披尼两大拳场,一直是泰拳活动的圣地与中心,前者建于丨945年,是泰国首个标准拳场, 属于政府的物业,所以又被称为“皇家拳场”。“仑披尼”于1956年建成,为陆军署所有。两 大拳场的建立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这大大促进了泰拳事业的健康发展。

除了上述两个大规模、高档次的拳场外,在全国仍有另外80多个中小型拳场,还有一批 政府无法收到税的“黑市拳赛”在半公开的进行着。泰拳在泰国之所以这么火爆,一是归功 于新闻的炒作与宣传,二是得力于官方的大力支持,例如泰皇便经常到拳场观看与鼓励,正 如他所说:“泰拳师乃刚毅勇敢之士,泰拳有利于国,有利于民,应大力提倡。”现在,泰拳 已是教育署规定的从中学到大学的必修课,以利于继承与发展这一古老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格 斗艺术。

拳场是拳师举行比赛的场所,而拳馆则是培养和训练拳师的场所。目前泰国已有注册拳 馆7000多家,比中国略少(但中国的人口却比泰国多近20倍),职业奉师近10万人。拳馆 的馆主大多是退役拳王,也有一些是聪明的商人,因为馆主们可从拳师身上提成。当然,为 了使拳手能取胜,馆主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变成“格斗机器”,因为馆主已在他们身上投 入了本钱,此种高度商业化的运作直接促进了泰拳搏击水平的提高。

由于泰国居有很多华人,所以泰国有名的拳馆大多为有经营头脑的华人所开,如泰拳一 代宗师金成•它威实所创办的“它威实”拳馆,华裔名武师陈基于上世纪30、40年代所创办 的“戎达吉拳馆”,华裔名武师刘义所创办的“梭他尼军拳馆'黄步中(泰名挽宗)所创办 的“泰慧拳馆”,以及华裔名将箫铭所创办的“钻石拳馆”等。

拳师

泰拳师最大优点就是斗志顽强、体力充沛及攻击力惊人。特别是在高额奖金的刺激下, 很多人从5、6岁便开始打拳。不过一名拳手要想出人头地也相当不易,需从乡下一直打到京 师,所以说很多泰拳师都已经身经百战。国内有些文章说泰拳师一般活不到四五十岁,其实 不然,虽然有极个别拳师在退出拳坛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但大多数正常的拳师都能活到 60~ 80岁,例如一代宗师金成•它威实(1890—1961)就活了 72岁,另一顶级髙手陈基(1886 一 1954)也活了68岁,对于几十年前的人来讲,他们能活这个年龄已经算是髙寿了。还有文 章说大多数泰拳师25岁就已退出拳坛,然事实上30岁以上仍在顶峰期的拳师也大有人在,例 如华裔名将“旋风脚”亚披勒,42岁时还连续重创“天将”狄立、“恶鲨鱼”空勒等泰国一 流髙手。就是3年前被“散打王中王”柳海龙所击败的那个过气“泰拳王”格朗贵,在那一年 也已29岁了。

图片4

泰拳向被称为血淋淋的擂台格斗技艺,其钢 拳铁腿无不为世人所称道,泰拳的威名是靠实力 打出来的,不然的话又怎能会号称“打遍世界拳坛 500年”呢?

泰民族是向来擅战的民族,亦为不屈不挠的 民族意识极强的民族,几百年来的征战和拳术交 流使他们越战越勇,并最终写下了其不败的历史。 熟悉此辉煌战史,对我们加深对泰拳的了解大有裨

拳与中国功夫的较量

泰国至少拥有15%的华人,以前这些华人多为到泰国谋生或做生意,也有些为流浪者与 逃犯,他们中间不乏拳术髙手,是武者皆擅战,身在泰民族这一武术强国又怎能不与;^过过 招呢?结果却由此掀开了中华武术史上悲怆的一页。

武战缋

1921年8月,泰国武术界正式向当地华人武术界提出挑战,由于连泰国皇室都亲往 观看,所以当地华人社团为保险起见,便专门从国内请去了鹰爪拳名师子正助阵,结果正式 比赛时,此人仅三招就被泰拳名将乃央踢中下巴而昏倒,实是大煞风景。同场比赛另一华裔武 师韩洪敦则被泰拳另一高手乃泰不足一局便踢得倒地不起。

1922年5月,当地华人武术界为挽回面子,特从南少林的发祥地福建请来一位可“削 石如泥”的武术髙手赖铁夫,结果仍被泰拳髙手打得需住院几个月才能恢复。

1924年,泰国董里府举行盛大拳会,华人界又从福建请来了一位鹤拳高手与之再决 胜负,结果又被泰拳师范乃桐用肘关节打昏在地,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

1958年10月,中泰武术界战事又开,出场者为香港著名太极高手胡胜和张耀强,但 首局张氏就被泰拳名将沙伦用肘撞中胸部而倒地不起胡大师也在开场40秒即被泰将巴愈用 时打中太阳穴而昏倒在地。

1973年12月,香港武术界又组织两位搏击好手翟光与邝汉杰再次赴泰征战,结果前 者不足1分钟被泰拳名将玛邦勒扫踢击中太阳穴而昏倒s而邝氏则不足半分钟被踢得不省人事。

1985年4月,一泰拳表演队到上海进行交流,由著名武术家兼气功师徐x龙对抗比 自己轻10公斤的泰国二流拳师盛勒,结果徐氏虽能徒手断石,却最终被对方以膝顶中胸部而 蹲下,由于是“交流”,最终裁定为“平手”。

1992年,在香港举行的“国际自由搏击大赛”中,中国派出的4位顶尖散打好手全 都承受不住对手的狂轰滥炸而惨败收场。

1999年在广东举办的一场“国际搏击对抗赛”中,来自军队中的一位散打好手,开 场仅30余秒即被泰拳手踢昏倒地。

2001年9月,中国散打第一高手柳海龙击败过气泰拳王格朗贵。

2001年12月7日,中泰第二轮比赛在曼谷举行,结果除王三桢贏对手外,其他顶 尖高手格日乐图、苑玉宝等全部落败。

2002年9月9日,中泰第三轮比赛在广州举行,结果中国第一高手柳海龙以微弱优 势击败泰拳名将江盖•诺格。

2003年8月8日,中国的散打好手宝力高在曼谷举行的中泰对抗赛第四轮中历史性 地KO(直接击倒)了泰拳二流战将西提戳•陆帕巴。

2003年在日本的“K— 1”的中量级比赛中,中国的散打高手张加波大比分输给泰拳名将尚兰。

中国功夫的影

在20世纪中,中华武术与泰拳之比武可以说不下百场,但中国拳师却很少真正赢过。在 所赢过的几场中,对方出场的也仅为二、三流拳手,或是初出道的新手,或是已退役的过气 拳王。通过这些比赛,我们找到了差距。正因为如此,3年前我国的警察系统便开始率先正 式引进泰拳,泰拳的技术虽然没有中国散打丰富,但却比我们强劲、凶猛,动作也干脆、利 落,因此广受散打与搏击爱好者的喜爱。

近几年来的几次“中、泰对抗赛”,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髙了散打的水准,因为如无良好 的抗击打能力和充沛的体力,则决无法同泰拳去真正地进行对抗,这一切以前又正是中国功 夫的致命弱点所在。

第二节

泰拳与日本武技的较量

日本虽为世界超级武术大国,但在与泰国拳的较量中也是一败涂地,好在他们懂得如何 在失败中去学习对方的长处,并最终找到了克制泰拳之道。

泰曰比绩

1958年12月,日本刚柔流空手道黑带高手西元剑武挑战泰拳名将攀塞,结果第一回 合就被对方用凶狠地低踢重重地踢中大腿17次,而摇摇欲坠,最后因双腿肿胀不能行走而被 助手搀回休息室。

1963年2月,日方为挽回面子,特让一代宗师大山倍达亲率高徒到曼谷挑战,结果 其旗下首席教练黑崎(黑带四段)在首回合便被泰拳高手黎威以左肘打至血流满面而败北, 令日本武术界震惊。

1%6年6月,日本武术界又让全国冠军“长胜将军”白羽秀树前去挑战泰拳名将沙 曼,结果在总共4局比赛中,被击倒了近20次,且损失了 4颗门牙,身体有近40处受到损伤。

1969年5月,泰拳几位焊将应邀赴日,结果60公斤的朋披不到一局时间就踢昏了 80 公斤的“全日本空手道冠军”平良光义,致使此人从此改练泰拳。另一场比赛中,泰拳名将 也不足一局踢昏了黑带四段高手川崎。

1973年11月,泰拳名将盛塞与“闪电腿”雏猜应邀赴日本接受挑战,结果前者击败 日方踢拳高手玉城良光,使其中膝导致内脏出血。而雏猜则重创“日本踢拳王”泽村忠,使 其从此改学泰拳。

1974年10月,在泰国叻喃拳场举行的“国际挑战赛”中,日本松涛馆空手道冠军朝 义正夫提出挑战35岁以上泰拳师,结果已退出拳坛多年且已49岁的老拳王雏猜便挺身而出, 只两个回合,便将对方击倒3次,且脸上血流如注,不得不认输。此役之败,日本拳师又被称为“豆腐拳师”。

1977年,练习泰拳已数年的日本格斗名将猪狩元秀在连续击败几位泰拳手后,决定 赴泰向顶尖髙手“神腿”乃佛挑战,结果首局便被踢晕倒地。

1982年,泰国为庆祝曼谷建都200周年,又在叻喃拳场举办“美、日、韩、泰四国 搏击大会”,结果与会的日本名将田烟、长江及越川等又再次全军覆没,其中田烟更被对方踢 至臂折。

2004年7月7日,在日本的“K一1”的总决赛中,泰拳名将帕堪•坡朋先用膝盖击 败了日本名拳手小比类卷贵之,接下来在总决赛中又3 :0击畋了日本第一髙手魔裝斗。

本武技的影鸸

日本向来以武术大国而自居,并以能征善战而闻名,但却偏偏在与泰拳的较量中输得一 塌胡涂。从1958年西原剑武被泰国名将攀塞打败开始,日本所有的格斗名将都曾到泰国去征 战过,结果无一胜绩。痛定思痛,日本著名武术家野口修便在彻底分析了日人失利的原因后 发现,日人的身体与斗志并不比泰人差,而差就差在技术结构上,所以他决定于1966年1月 30日在日本成立“日本踢拳协会”,也就是完整地引进泰拳并使之与本土的武技进行有机地 结合。他所收的第一个踢拳弟子便是泽村忠,此人是在同泰国名将沙曼决斗时被击倒过17次 之后,才决定投身于泰拳,结果第二年便成为全日本的无敌王者,后来更曾逼和前来挑战的 泰国第一髙手蓬猜(1968年)。泰国叻喃隆拳场名将蒙沙旺前来日本挑战时,便被踢拳名将 藤原敏男所击败。紧接其后的踢拳名将“贵公子”猪狞元秀也曾连续击败泰国名将嵩杰、披 集、沙提华等人,虽然最终被“神腿”乃佛所击败,但却令世界拳坛震撼不已。

今天,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一项搏击赛事叫“K一 1”,这是当今世界上水平最髙、拼杀 最激烈的搏击比赛。参赛者全是来自日本、美国、泰国、荷兰等武术强国的一流髙手。“K 一 1”的比赛规则极为简单,基本上以“击倒制”为主,拳法是直、摆、勾,腿法是横扫踢 为主,完完全全是一个泰拳的翻版,当然聪明的日本人也限制了泰拳师最具破坏力的肘法的 运用,所以目前在“K-1”比赛的中量级赛中基本上是日本人与泰国人的天下,当然那些 日本选手也基本上打的都是泰拳,他们是以泰拳来打泰拳,以泰拳来赢泰拳。

第三节

泰拳与美国武技的较量

美国号称“民族大熔炉”,它能吸纳各国精英来为自己的国家建设作贡献,但在对泰拳的 态度上则先是排斥(因为泰拳太“野蛮”),后因连战皆败,才真正认识到泰拳之威力与作用, 故而加以大力推广,力图以泰拳来增强与提髙本国的武术水平。

1977年3月,美国加州举办了“世界全接触搏击比赛”,为刺激观众,特从泰国邀请两大泰拳高手“铁腿”乃匿和“冷面虎”纳龙莲前来助兴,结果乃匿在被对手赫德击倒4次 后,最终仍以“击倒胜”反胜对手,斗志极为惊人。而纳龙莲则以髙腿踢倒美国第一高手宾 尼,裁判虽判为“和局”,但其实胜负早已分出。由此,正式拉开了美、泰之战幕。

1977年9月,在泰国仑披尼拳场中,“膝王”珠纪于第二回合以重膝击倒了前来复仇 的美将“黑旋风”费古逊;而另一泰国拳师介碧(华裔)则轻松击倒了美将大卫。

1978年8月,日本武术界在东京田园剧场举办“世纪大战”,由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 美国名将宾尼对战泰国悍将“飞鹰”巴育,结果在对方强悍的低扫腿及膝撞的强攻之下,最 终以宾尼失败而告终。

1982年10月,泰拳著名经纪人沙旺率廊开、里猜、攀蒙空赴美接受挑战,结果廊开 以“内围膝攻”打得美将庄士顿满地找牙而获胜。里猜也巧胜对手而夺魁;攀蒙空则重创美 国名将大卫。三战皆胜,打得大个子美国佬无地自容。

1983年10月,继宾尼之后美国第一名将“猛龙”当威逊(“神腿”毕尔•瓦莱斯高 徒)又来泰国挑战,他虽体重超过对手“飞将军”沙玛几十磅,但泰将飞腿与重膝仍令当威 逊吃尽了苦头,在奋力苦战后,虽打满了 5个回合,但却被击倒十几次,真是惨不忍睹。

泰拳对美国的影响

美国拳坛对泰拳的真正认识始于1978年8月2日,因为美国当时的第一高手宾尼被泰拳 名将“飞鹰”巴育于日本东京踢倒在地,这也是宾尼一生中惟一一次被对手真正击倒。接下 来,“猛龙”当威逊则也于鼎盛时期被泰拳手击倒过,在血淋淋的事实震撼下,一向排外的美 国拳坛不得不放下架子而引进泰拳。例如有“美男子”之称的泰拳名将雏猜在退役后,便被 请到美国教泰拳;美国第一高手宾尼在失败后也请了一位退役泰拳王指导自己苦练泰拳,并 在此基础上独创出了一种新武术“乌克道家园”(图2-1_1)。“功夫之王”李小龙的高足伊鲁 山度则在自己的武馆(美国规模最大的武馆)中长年聘请泰国拳师任教,为泰拳在美国的普 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现在,泰拳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第一大武技。美国几 乎所有的自由搏击比赛中取胜者几乎清一色的是泰拳打 法的拳手,就连以无限制格斗而著称的“终极格斗大赛”

(UFC),取胜者也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泰拳手,或者说至 少七成以上的UFC取胜者都精通泰拳,是泰拳极大地 强化了他们的战斗力与丰富了他们的格斗武库,可见泰 拳已深深地融入了美国社会。

今天,泰拳已成为美国主揀武道,并创有三大泰拳 组织:西部的“美国泰拳总会”,为泰人所创,东部的**美 国泰拳联盟”,由美国人所创;位于赌城拉斯维加斯的 “国际踢拳协会”。

图片5

第四节

泰拳与荷兰、法国、韩国武技的较量泰拳的训练极为严酷,致使很多学习者半途而废,当然这也正是属于一种只有真正的武 术家才能掌握与运用的拳术。虽然不少国家都排斥泰拳而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武术,但泰拳的 实力表明,它是当今擂台上公认的“搏击之终极模式”。通过下述泰拳与荷、法、韩等武技强 国的搏击交流,你是否应认为泰拳是你在擂台上称王的首选武艺。

1928年,“泰北腿王”乃彭一脚踢死了前来挑战的高棉拳师戴蒙,致使当局为安全起见,而用拳击中的“拳套”代替了“缠麻式”比赛。

1962年4月,泰拳高手“璇冠拳王”阿仑迎战比自己重50余磅的巴基斯坦摔跤家申 卡氏,结果交手仅1分钟便以重腿击中对方面门而令其倒地不省人事。

1970年7月,韩国武术家张龙到泰国凑热闹进行挑战,结果被泰拳手沙弥勒于第二 回合以膝技击倒。

1978年7月,欧洲第一武术强国荷兰组织5位大师级人物前来泰国挑战,其中全欧 洲中量级冠军克拉古斯惨被泰拳名将“震天拳”沙坦击倒;全欧洲重量级冠军赫斯高特则被 泰拳名将“穿天膝”菩狮打昏在地,荷兰冠军曼希顿斯则被泰将“铁膝王”首局K0,第四局 是泰将“舞王”沙角不足一局打昏荷兰名将夏斯登;第五场是泰将“小英雄”仰猜首局击败 荷兰名将莱杰森。荷兰五位大将总共未打满7个回合(事实上应打25个回合),实是惨不忍睹。

1982年4月,在泰国举行“四国搏击大赛”,韩国出动8名格斗精英前来交战,结果 只有一人进入决赛,其他7人全部于首局便被击跌。此后,韩国便停止了再次向泰拳叫战。

1983年年初,法国重量级搏击王克雷斯提前往泰国挑战,结果这位近90公斤的大汉 被泰国第一髙手“穿心腿”沙玛重创,而被抬下擂台。

此后欧洲开始正式推广泰拳,搏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搏击及泰 拳高手,其中代表人物便彼德•阿兹,此人曾数度战胜一流泰拳高手,号称“泰拳杀手”,而 多次荣获世界级泰拳比赛冠军,同时亦是三届日本“K一 1”比赛冠军。他曾坦言,是泰拳 奠定了他的成功基础。

通过上述国家与泰拳的较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战胜泰拳,惟有泰拳”。最 起码也可以知己知彼,然后再百战百胜。

图片6

浏览1,88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