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的泰国人竟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这简真就是奇迹,但不是神话,因为当你阅读完本 文后,你便会感受到他们原来是实至名归。因为泰 拳搏击是讲实力的,泰拳的威名是靠真功夫打出 来的,本文的目的就是助你掲开泰拳无敌于天下 之谜。



的民族与个性

由于泰国近几百年来战事不断,所以长年的征战造就了大批武术人材。泰民族在反抗周 边国家的侵略过程中涌现出了大批将才,如“泰拳宗祖”乃克侬东、“断剑名将”乃能里等等, 后者曾辅助泰王杀败缅军而光复泰国,在征杀中曾战至剑断马翻,但仍能凯旋。而乃克侬则 连克9名缅甸拳术高手而荣归。如今此两人作为民族英雄,其塑像或铜像均安放于各拳场中 当作神灵来奉供。

泰民族是个崇敬英雄和强者的民族,时至今日仍是如此,而且诸多君王本身就是拳术髙 手,如纳黎萱大帝就是一位泰拳悍将。即使当今的一些泰拳髙手仍广受社会的重视与爱戴, 如1981年退出拳坛的名将“千岁高手”威仑莲竟被选为国会议员,可谓威风之至。

在泰国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泰拳焉能不无往而不胜!

第二节

雄厚的群众基础

泰拳无敌于天下的另一秘诀是有广泛的人才可供选用,泰国是首个开办有儿童自由式搏 击拳赛的国家(在泰国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用心打拳)。据统计,泰国已注册的有参赛资格 的拳师有10万人(人数是中国散打运动员的百倍,而泰国的面积却不及中国的大省,所以说 泰国拥有相当广泛的选材基础。泰国人从七、八岁就开始积累桊斗经验,这是任何一个国家 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况且,作为农业国家的泰国年轻人,通常是没有别的出路的,而最 好的方法就是靠打拳出名和寻找理想的出路。

第三节

佛教的力量

泰国是世界上寺院密度最大的国家,号称“千佛之国”,佛教徒占全国总人口的95%以 上。泰国的法律规定每个公民一生中都必须去当一段时间的僧侣,人们修行佛教的目的无非 是是祈求神灵的保佑,并以此来培养必要的自信心、毅力与斗志。参赛之前泰拳师都认为有 某个神灵在辅佐、保护自己,因而也就越打越勇,而置生死于度外,正因为如此,泰拳才因 其激烈、刺激、惊险而深具观赏性,并且使观众被拳手的顽强斗志所鼓舞。

很多拳手都会到一些高僧处去祈求一些“神物”或“护身符”,例如奉手比赛前头上戴的 “吉祥圈”(图3-1-1、2)、或很多拳手臂上的臂圈等,均为得道髙僧所賜。关于“神灵”之 说,虽欠科学性,但这却不失为一种培养与增强“精神力量”的好方法。而且在泰国确有一 些拳手在法师施咒后,全身可不怕任何重力击打,使打击力倍增。

图片7

第四节

商业化的催化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泰国虽然一些新手的出场费仅有几千铢,但顶尖高手的出场 费却高达数百万。例如早在1983年美国著名搏击冠军当威逊到曼谷挑战“飞将军”沙玛时, 酬金便已达300万铢,在当时来讲堪称天文数字。

泰拳比赛虽然精彩并深具观赏性,但从目前来讲,每场比赛能吸引数万观众的动力则来 自于赌博。在泰国睹风相当盛行,可以说是无人不睹,一些精彩拳赛的赌金甚至可髙达千万。 如果没有赌博,观众可能就没有那么狂热,赌博直接刺激了泰拳在其国内的发展。观看泰拳 比赛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场下观众会随着场上拳师的每一拳、每一脚而高喊助威,因为大多 观众已对选手的胜负下了注!可以说,如果没有睹博的刺激,拳场至少会逊色几分。

第五节

拳手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于拳手大多从七、八岁便开始打拳赛,当打到成年时,已拥有上百场的比赛经验了,所 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当好。相对中国散打运动员而言,每年依靠仅有的几场比赛,其经 验的积累是无法与泰拳手相比的。

泰国号称“微笑的民族”,泰拳手更是如此,不管你拼得多凶,被打得多狠,他们的脸上 都始终挂着充满自信的笑容,而此时他可能早已筋疲力尽。还有些泰拳手是你打得他越重他 便越兴奋,继而越战越勇。他们甚至会经常“让磅”同对手决战,也就是在体重上可以让你 多出几磅甚至十几磅来跟他们打。总之,在自信心与斗志方面,他们绝不会输给任何人。

泰拳手们为了增强自信心与斗志,他们会依靠佛教(拜神与念佛)的力量,也会利用自 己的心理与内功练习方法来强化自己。泰拳手的顽强斗志与自信心是很值得全球武术界学习的。

第六节

无以匹敌的攻击威力

一提起泰拳,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狠”。确实,泰南拳师乃堤曾于1924年一肘击破 一名外籍拳师的头骨而令其死亡,泰北腿王乃彭也于1928年踢死一名高棉拳师。近年来泰拳 擂台上的死亡率虽已大大减少,但打昏倒地及皮裂肉绽者仍比比皆是。例如,20年前日本格 斗名将冈田(黑带八段)去挑战泰拳名将曼斯乌安时,就被泰将用绝招“箍颈膝撞”打得面 部血肉模糊,险些丧命。

泰拳师与外族拳师相比之下,最大的优势就是自身关节已经完全武器化,因此泰拳又被 称为“钢拳、铁腿”。事实上,泰拳师特别重视硬功夫训练,因为擂台搏击是相当现实的,谁 的拳脚够硬谁就占优势。举例来说,你踢他一下如“隔靴搔痒”,他踢你一下则能“筋断骨 折”,你说谁会最终胜出?有很多泰拳师都可以用胫骨去踢击树木或撞击铁柱,或以拳冲击铁 板,或以铁锤来排打身体,你能做到吗?

第七节

精简实用的技术

正因为长年的擂台搏击实践,才使泰拳去除了任何多余的动作,因为擂台打斗激烈而残 酷,根本来不得半点花招,况且双方的关节早已呈“武器化”,全是伤人利器,所以斗胆运用 花拳绣腿者只能是去“找死”或“自杀”。事实上整个泰拳系统中最常用的动作也就那么十几 个,就看谁运用的最熟悉、谁的动作最凶狠了,正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有了精 简、凶狠的绝招后自然就有了信心。拳谚还说:“手快打手慢。”你仔细想一下:他每天就练 最实用的那么几招,自然会练得相当精熟、相当快、相当狠、相当准了。

第八节

自始至终的连续攻击意识

任何一位泰拳手同他人搏击时都是勇往直前的,越打越勇,从不会后退,即使被打得头 破血流,仍是面带微笑,并仍然直冲向前,会给对手的心理造成沉重地压力与震撼。在连续 冲击下,很多拳手的比赛计划和节奏都会被打乱,这是致命的。正是钢铁般的意志与摧枯拉 朽的连续冲击,才成就了泰拳凶狠、威猛与无敌的形象。很多挑战者都被迫同泰拳手去打他 们所搜长的近身肉搏战,这是泰拳手制胜的策略之一,使你没有回旋和闪转的余地,在这种 情况下,你就只能被迫同泰拳手的钢拳铁腿去硬碰硬了。此时你要闪又闪不出去,因为他已 粘住了你,你拼又拼不过他,如果要拚的话也正中泰拳手的下怀。

第九节

合理的技术构架

泰拳的技术虽然简单,但却全面而实用,今天的泰拳只保 留了“拳、脚、肘、膝”四大格斗武器,与中国现行的散打相 比,它仅多了一个“肘”法。中国为何不用肘呢?是因为它的 破坏力太大而太容易使对方受伤(图3-2-1)。此外,即使空 手道和跆拳道跟泰拳相比也是自弗不如,因为只有泰拳方可真 正称得上是“全真全能”的格斗拳道。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拳术少了一个“肘”法,那种拳术少 了一个“膝”法,可能没太大的关系。殊不知其中的关系却大 着呢,例如肘法与膝法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近战的巨大威 力,以及手法与膝法的结合才能相得益彰等等。少了一种技法, 也就少了一份威力。泰拳正是凭着其全方位的“立体式”搏击 取胜的。

图片8

第十节

超卓的体能和强健的体魄

无论是中国拳师,还是美欧大力士,在与泰拳手对抗时都会有一种相同的感觉:他们的 耐力太好了。事实上,他们耐力好可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泰拳手擅用低扫踢重击对方的大 腿来削弱其斗志及减弱下肢的支撑能力;二是泰拳手花在耐力训练方面的时间的确比我们多。 试想一下:当你的耐力下降后,你即使有再好的技术又有什么用呢?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等着挨打了!泰拳手主要是通过跳绳、击靶与对抗训练来增强耐力的。

强健的体魄一是指肌肉结实,二是指抗击打能力好。任何一位泰拳好手的身上都没有一 丝多余的肥肉,而且泰拳师的身体虽瘦,但却拥有足够致人于死地的爆发力。肌肉结实自然 抗击打能力就好,泰拳师们的抗击打能力绝对称得上是一流的,一是他们经过了专门的训练, 二是他们的身体长期受“钢拳铁腿”的冲击,焉能不硬?在搏击中,你踢泰拳师一脚,他可 能会面带微笑,他踢你一脚的话可能比赛就可以结束了。此外,耐力与抗击打能力也是有联 系的,你平时就经常进行抗击打训练,这样真正搏击时,自然就可以承受住对方的攻击,若 能承受住对方的强力击打,则可保持良好的体力去同敌方搏斗。如果没有良好的抗击打能力, 不用说耐力,可能早就已经昏过去了。

泰拳的格斗姿势(拳桩)练习

泰拳的技术虽然凶狠,但它所有的技术均从最基本的“对敌格斗姿势”上发起,即由“拳 桩”发起,所以说它是一切攻防动作的基础。可是,很多搏击练习者都严重地忽略了此姿势的重要性。

【动作要领】

上肢动作要领通常情况下是

左拳居前,高度约与眼齐,右拳则置 于下巴右前方。两肘自然下垂而护住 两肋(图4-卜1),使上肢对整个上体 进行良好的防护。(图4-1-2)为拳手 两臂略为外张的开放式站法,这种站 立方法对拳手自身的抗击打能力要求 较高。

身体及头部动作要领下巴应

内收并利用肩部来得到保护,同时含 胸拔背及收腹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面。 身体应尽量放松,以便随时可以避开 对手的攻击。

下肢动作要领重心的60~70%落于后脚,前脚基本上是虚点地 面,这样当发起攻击时可不用将重心 移至后腿便可将前脚直接攻出*其次, 由于前脚掌踏地,故可用来放松身体。 由于它始终处于“动”的状态下,所 以还减少了起动时间,因为在静止中 的起脚要比活动中的起动至少要慢三 分之一(图 4—1—3、4)。

图片9

第二节

泰拳的格斗步法移动练习

泰拳的攻防极为凶狠与激烈,给人留下了一种面对面拼命撕杀的感觉。其实,它极为重 视步法的移动练习,因为所有的技术若想得到有效发挥,就必须赖于步法的引导与配合,进 攻时只有步法快速冲进后才可出招击中对手,防御时只有步法敏捷、果断才可有效避过对手的凶狠冲击。“步不快,则拳慢”,如果脚下动作慢了,那么拳上的动作也不会快多少。

泰拳的步法与其整体的打斗风格一样都是趋向于简捷,那就是前移步、后移步及左右侧 移步等几种,具体的移动方向要看场上的情形而定,但移动一定要迅速,而且步幅尽量不要 太大,以免失去重心平衡。每一名泰拳手都需要记清楚,不论你采用何种移动方式,也不论 你向哪个方向移动,都须在移步时使两手保持良好的防御,而且移动之后的攻击或反击动作 要连贯,以免丧失有利的战机。特别是遭受对手的重击或被逼入绳角时,千万不要站在那里 不动,这样对手必然会随心所欲地去连续重击你。

在泰拳训练中,拳手们通常采用跳绳来练习移动的敏捷性,使脚步变得轻松自如。

第三节

缠捆拳头

鐘捆拳头用的棉布或纱布的长度不超过2.5米,宽度不超过4.5厘米。双臂应放松地进 行缠捆,也就是要为接下来的比赛尽量节省一些力气。开始缠捆时,先将大拇指从棉布一端 的小孔中穿过,当缠到大拇指周围的时候,应再向腕关节缠绕,然后再回到手掌。在具体的 缠绕过程中,为了检验捆扎得是否结实,可以握起拳头试一下,以判断是否是缠绕得过紧。 指关节处应缠绕2~3次,而且毎次都需回缠到腕关节处,以确保指关节和手掌间缠得舒适。

切记,缠捆拳头时不得缠得过紧,因为这会影响到血液循环,时间久了手部就会感觉到 麻木与无力,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影响到力量的发挥。当棉布缠完后应在掌心处打一个活结, 缠捆双拳不得过紧也不可过松,一切以舒适为宜(具体的缠捆方法以后会在其他专著中详细 讲解)。

第四节

拜师舞

拜师舞是拳赛开始之前必须履行的一道程序,是泰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 表达对师长、父母及所有值得尊敬的人的敬重和感激之意。拜师舞实际上也是一种比较好的 放松身体肌肉的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可使拳手得到热身并为即将来临的剧烈搏击做好准备 的运动方式。

在泰国,几乎每一家拳馆都有自己风格的拜师舞,而且不同地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拜师 舞动作。拜师舞不仅仅是为了炫耀拳手的舞蹈技巧,同时还有着示威的成份。最重要的是向 师长表示真诚的敬意,以及祈求上苍和神灵的保佑,并可激发士气和斗志,消除紧张和恐惧 心理(具体的拜师舞动作由于篇幅所限,以后将专门撰文讲解)。

拳法是泰拳中的强项之一,泰国不仅以泰拳 名扬天下,而且还出了几位世界级的西洋拳击冠 军,并多次在奧运会与亚运会拳击比赛中获得冠 军。事实上,历代很多泰拳顶尖高手本身又是职业 拳击好手。

泰拳中的拳法主要是在近距离内去突然重创 对手,同时又可为腿法或膝技开路,或作为腿膝进 攻落空后的补充打击手段。

泰拳的基本拳法练习

泰拳的直拳练习

泰拳中的直拳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洋拳击中的直拳打法,因为在泰国引进西洋拳击之 前,泰拳手的直拳颇像中国传统武术中的那种幅度较大的“冲拳”。

直拳是泰拳中的最凶狠的武器之一,因为泰拳手的拳头个个如铁锤一般的坚硬,它是泰 拳中最凶狠的高度杀伤性武器之一。

【经典战例】

1951年“美男子”雏猜在第5局中以左臂挡开“鬼火妖”乃蜀的右腿攻击的同时, 突发右拳将其打昏在地。

1968年,“旋风脚”亚披勒在接受“天将”狄立挑战时,由于对方已针对自己的腿 法特长进行了专门训练,所以便突然发出右直拳击中了对方面门,将其击倒,保住了拳王宝 座。

(一)左直拳

【作用】用于干扰对手,为后续重击创造有利条件。

【动作要领J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1-1)。身体向右侧拧转,力达左奉拳面,将左拳迅速向正前方打 出(图5-卜2),在左臂打直的瞬间,右拳须提至腮旁进行防护(图5-1-3)。在搏击中,作 为一种战术,左直拳也可突然用来攻击对手的身体空当处。

(图5-1-4)为左直拳在泰拳比赛中的实战示范。

【辅助训练】

可通过击打拳靶来训练左直拳的准确性与快速度(图5-2-5、6)。或通过快速击打沙 包来训练左直拳的攻击力与培养实战意识(图5-2-7)。

图片10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迅速、果断,要 快打快收,要配合向前进步去快速 击打。

要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才可突然发力。

图片11 图片12

(二)右直拳

【作用】在前手拳的引导下,突然有效地重创对手的下巴.面部或心窝等致命处。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2-1)。右脚蹬地助力,身体迅速向左侧拧转,将重心移至左脚 上,右肩前送,力达右拳拳面而使右拳闪电般地向正前方打出(图5-2-2),在右臂打直的瞬 间,右拳的爆发力也刚好发挥至尽(图5-2-3)。在搏击中,作为一种战术,右直拳也可突然 用来狠击对手的身体空当处(图5-2-4)。

(图5-2-5)为右直拳在泰拳比赛中的一 种实战示范。

【辅助训练】

可通过击打拳耙来训练右直拳的准确性与 快速度(图5-2-6),或通过快速重击沙包来 训练右直拳的深层攻击力与打击之“渗透性”(图 5—2—7)»

图片14 图片13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迅速、强劲、果断,要快打快收。

集中全身的力量于右拳面上,此时需呼气进行配合。

要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才可突然发力,重心要稳固。

拳须由“中线”打出,并需在步法前移的配合下放松、快速地打出。

泰拳中的摆拳

泰拳中虽然有摆拳,但却较少运用,因为它的幅度较大而易被对手避过,同时由此所暴 露出来的空当也太多。但在其他技法的引导下或当对方的防护能力下降之时,也仍不失为一 记致命重拳。

【经典战例】

1952年“武曲星”颂实在与“死神星”颂狄对擂时,先以重腿猛攻对方下盘,以迫 敌暴露出上盘空当,然后突发右摆拳将对方击倒在地。

1974年3月,“铁拳将”巴派于首局以左摆拳击倒新加坡拳师吕马克。

(一)左摆拳

【作用】用于突然打击对手太阳穴或头部侧面要害,为后续拳法重击创造有利条件。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3-1)。身体向右侧拧转,力达左拳拳面,并将左拳略向外侧摆 动,迅速打向对方的头部右侧空当处(图5-3-2),手腕内旋,呼气发力,将左拳之打击力发 放至极限,此时右拳须提至腮旁进行防护(图5-3-3)。

图片16 图片15

第五章泰拳的刚猛拳法讽揉

【辅助训练】

可通过击打拳粑来训练“左摆拳”的准确性与快速度(图5_3-4)。或通过击打沙包来训 练“左摆拳”的攻击力与培养实战意识(图5-3-5)。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迅速,要在腰马配合下将拳头果断打出。

利用加速度原理去迅速重击目标。

(二)右摆拳

【作用】在前手拳的引导下,去突然、有效地重创对手的下巴、左侧太阳穴等致命 要害处。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4-1)。右脚蹬地助力,身体迅速向左侧拧转,将重心移至左脚 上,并将右臂内旋,同时力达右拳拳面,闪电般击向对方的头部左侧空当处(图5-4-2),予 敌以致命性重创(图5-4-3)。

【辅助训练】

可通过击打拳靶来训练“右摆拳”的准确性与快速度(图5-4-4),或通过快速重击沙包 来训练“右摆拳”的深层攻击力与打击之“渗透性”(图5-4-5)。

图片17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迅速、强劲、果断,要快打快收,下盘要稳固。

集中全身的力量于右拳面上,此时需呼气进行配合。

要在把握住时机后才迅速打出,要求打而必中。

泰拳中的勾拳也属于一种强力拳法,是近战搏击中的高度杀伤性武器。实战中,通常是 由下而上突然打法,因此对方在防御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它常可巧妙的绕过对方的防线出其 不意地击倒对方。

(一)左勾拳

【作用】用于突然打击对手的心窝或下巴等致命处,如距离与角度得当,可一举击昏或击倒对手。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5-1)。身体略下蹲,将左拳下引(但幅度不可过大),力达左拳 拳面,迅速向前上方攻出(图5-5-2);借右脚蹬地之力,呼气发力,将左拳闪电般打向对手 的心窝或软肋等致命要害处(图5-5-3)。在搏斗中,左上勾拳倘能击中对方的下巴,则可立 即令对手昏倒在地(图5-5-4)。

图片18

第五章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上击打拳祀来训练左上勾拳的准确 性、瞬间打击力量与快速度(图5-5-5),或通 过击打沙包来训练左上勾拳的攻击力与培养实战意识。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迅速,要充分利用迅速扭 腰、转髋的动作来增大拳头上的打击力度。

拳需放松的打出,以便以快取胜,右拳 需同时进行良好的防护。

(二)右勾拳

【作用】用于突然打击对手的心窝、软肋或下巴等致命要害处,如距离与时机得当, 可一举击溃对手。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6-1)。速将左脚前移,并将身体略下沉,将右拳下引(但幅度不 可过大),接下来在右脚蹬地助力的同时,迅速向左侧转腰,将右拳果断向前上方打出(图5- 6-2),右拳应沿最简短的路线快速打出,并需呼气发力来助力,目标是对手的心窝或软肋等 致命要害处(图5-6-3)。当然,右上勾拳倘能准确击中对方的下巴,则可胜负立分(图5- 6-4)。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上快速击打拳耙来训练右上勾拳的准确性、瞬间打击力量和快速度(图5-6-5、 6),或通过击打沙包来强化右上勾拳的攻击力与培养实战意识。

图片20 图片22 图片18 图片19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迅速、果断,拳需放松的打出,以保证闪电般的快速度。

要借助扭腰、转髋与脚蹬地的协调用力来重创对手。

右拳快速打击时,左拳需同时进行良好的防护。

泰拳的组合拳法练习

一招制敌或一击必杀的打击效果固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但除非双方实力悬殊 较大或有良机出现,否则极难凭此一举击溃对手。相反,很多时候是要靠一些连续、有效地 组合攻击来取得最终胜利。连贯不断地迅猛攻击可互为掩护、互为弥补,直到最后彻底制服对手。

左、右直拳连击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7-1)。左脚略前移,左直拳快速攻向对方面门,吸引其注意力 (图5-7-2),接下来,在右脚蹬地助力的同时,右拳沿直线闪电般地击中了对方的面部(胸 部)空当处,将其击昏或击倒在地(图5-7-3)。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连续击打拳靶来训练左、右直拳连击的准确性、连贯性、瞬间打击力量与快 速度(图5-7-4、5、6)。或通过击打沙包来强化其攻击力与培养实战意识。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连贯,拳需放松的打出,以保证快速度与瞬间爆发力。

需借助扭腰、转髋与脚蹬地的整体用力来重创对手。打击时,另一拳需同时进行良 好的防护。

图片23 图片24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8-1)。先用左直拳快速抢攻对方面门,打乱对方防御(图5-8- 2),迅速向前进步贴近对手,同时右上勾拳狠狠击中敌方的腹部要害处(图5-8-3);接下 来,不待对方抽身逃脱,早已又连续攻出了右摆拳(图5-8-4>,我在右脚蹬地助力的同时, 右摆拳准确、干脆的重重击中对方的头部左则这一空当处(图5-8-5),将对手打昏或狠狠击 倒在地(图5—8—6)。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方连续击打拳靶来训练本组合拳法的准确性、连贯性与快速度(图5-8-7~ 10)。但在我方打出右上勾拳时,持靶者须将靶心转为向下;而在最后击打右摆拳时,则将右 心转为向其左侧,以利于我的摆拳击打。当然,也可以通过以上述拳法连续击打沙包来强 化攻击力与培养实战意识。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7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连贯,拳需放松的打出,要一拳快过一拳,三拳连击要果断、凶猛,不 得脱节。

仍需借助扭腰、转髋、呼气与脚蹬地的整体用力来重创对手。

连续向前攻击时,需同时进行良好的防护。

三、左直拳/右直拳/左摆拳/连击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5-9-1)。我左直拳快速攻向对方面门,用以打乱其防御(图5-9- 2)迅速向前移步,同时闪电般的右直拳狠狠打中了敌方的下巴(图5-9-3),不待对方逃 脱,我方又迅速攻出了左摆拳,目标是对方的右侧太阳穴,将其打昏或击倒在地(图5-9-4)。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方连续击打拳靶来训练本组合拳法的准确性、连贯性与瞬间打击力(图5-9- 5~8)。但在我最后打出左摆拳时,持靶者须将左靶心转向其右侧,以利于我左摆拳击打。当 然,也可以通过以上述拳法连续击打沙包来强化其攻击力与磨练其杀伤力。

图片30 图片29 图片28

动作要突然、连贯,拳需放松的打出,要一拳快过一拳,一拳狠过一拳。

无论打出哪种拳法,都需借助呼气、脚蹬地与扭腰的协调用力去重创对手,并须同时 进行良好的防护。

在泰拳中,拳法组合打击的技巧有很多,以上仅是举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例来讲解, 等你练熟后可以举一反三,磨练出更多、更适合你自己特点的打法来。另外,你还可以就以 下连续拳法进行训练:左直拳/左摆拳、左直拳/右摆拳、左直拳/左摆拳/右上勾拳。

肘法是泰拳中的杀手绝招,素以凶狠、辛辣、 刁毒著称,通常被肘法击中者无人可以避免倒地 与失败的厄运,因为肘尖之鹰嘴骨为人体上最坚 硬的骨头,况且它又专门用来重击对手的太阳穴、 下巴等致命要害处,所以它绝对符合一击必杀的 特点与要求。对于这一近身战中的最犀利的杀伤 性武器,一直被世界性的搏击运动所拒绝(例如中 国的散打与日本的K 一 1及欧美的踢拳便均不准 用肘),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拳手的生命安全。

在泰拳历史上,擅长肘法的高手不乏其人。如 1924年泰拳师乃桐以重肘击中福建鹤拳拳师天灵 盖骨而致其身亡。上世纪60年代著名的“火箭肘” 黎威与“肘王”洛杰等,尤其是后者更是阴狠歹毒, 泰拳名将“旋风腿”亚披勒就曾不慎被其击倒过。

【肘法练习】

先学会基本动作,使动作定型,然后再对着拳 耙与沙包来磨炼摸连练其杀伤力,增加和强化肘 部的坚硬与锋利程度。最后才是实战运用。

【肘法要诀】

为使肘击更加锋利、刁毒,拳手应该练习 用短而快的小幅度动作来迅速攻击目标,用来隐 藏自己的企图与增加对手防御上的难度。

为了使对手更易受伤,应使锋利如刀的肘 尖刚好从受攻击的部位闪电般擦过,其效果就如 一张薄而锋利的刀片快速地在皮肤上划过一般, 定会留下一道深深的伤口。换言之,你不要奢望利 用大幅度的时击动作去一次性击倒对手,因为你 可能根本就没有那样的机会。

应首先移步贴近对手后再快速施展肘击动 作,而且脚下一定要稳固。

出肘重击必须果断和坚决,不要犹豫,以 免错失良机。

浏览1,9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