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作为一种男子汉的体现,传统剑道中“忍”的形式上的目的,就是要求在 “勇”的锻炼中,必须学会一声不吭地忍耐下去。根据这种形式上的要求,甚至在切 腹时,也不允许发出一点呻吟之声。为了训练出这种意志,在寒冬中,站在冰冷的 瀑布下冲浴,是高级武士必修的一种课程。在平常日子,武士面部流露出过多的真 实情感,就要被众人认为不是男子汉。除了在一起喝酒后,一切行为均得保持一种 矜持的、从容的、沉静的体面。但是,因为情感抑制的努力本身,又会产生出新的更大的痛苦,所以他们将许多思想在和歌的旋律中寻找到了一块田园,在悠长、慢 拍的长调中,倾诉和寄托自己心中的一切情感。与此,那种表面上看起来冷酷无情 的面容与掺和着痛苦的笑影的忧郁的混合物,就常常成了古代武士形象的典范。因 而,高仓健先生在日本之所以具有如此压倒群星的魅力,看来,仅以其冷峻的面貌 和不苟言笑的神态,就足以唤起许多人哪种深埋于心底的,对于武士的久久地緬怀 之中的情感。

①据后来报载,他回到了故乡台湾,但由于已不习人间烟火,过了没几年就死了。 哀哉!.

“忍耐”的最高境界是“无”。剑士公认,只要在“忍”上磨砺久了,就会领悟 到“无极之忍”,即无什么可忍的境地。这种与通过“忍”积蓄力量的勇气相对立的 精神,体现了一种对与生俱来的原始的,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心情和正视现实,高 于现实,舍身赴义的回归。此种“忍”的结果显现的是一片宁静:“无天相,无地相, 无已相,无众人之相”,惟剩一心而已。实际上,这种至高至善的境界,就是指的某 种“义”的化身,一种为“义”而准备去赴难献身的精神。

从根本上说,宽容和忍耐,都是派生于大勇之德,都是以对精神的“节制”为 前提的一种勇敢者的行为。在“忍”中,“克已”和“节制”,前者是有形之反映,而 后者不外乎是内心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国俗语中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及“委曲 求全”、“退而求之”和士大夫推崇的“每遇退让见英雄”、“礼让三先”等等美德, 均是体现了这种内心的节制精神支配下的行为过程。已官至钦差的大臣林则徐,还 要因恐其急躁脾气,误了国事,逐以书有《制怒》的中堂悬挂于室内,以节制平日 之行为。由此也可见,这一过程,最难的还是在于对一些主体本身的性格、习惯的 “忍耐”。因为这些东西,多来自于遗传,寄附于长期的行为定型,在“形”和“精 神”上已都形成了和谐一致的定式和条件反射。但这个东西,正是个人一生成事的 最大障碍。尤为从事大公司商务或政务工作的人,所处关系错综复杂,利害失得,微 妙灵活,一言兴邦,或一言坏事,升降贬褒,均可在厘毫之间:任性,乱性必遭报 应。由是克已之行为,节制之思想,咸已之言谈,谨慎素敬,实乃是在这种地方立 身济世之首要条件。在古代的封建家族中,也渗透了这一精神,就象林妹妹进贾府 一样,不敢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走一步路,否则一犯错,轻则鞭笞,重则处死,贾 府的丫环们有好几个,就落得这样的结局。

“性格即命运”是巴尔扎克的千古名言,它和贝多芬的对《命运》的不懈抗争, 互补性地从内部结构上作出了客观的判定。这位现实主义大师的断言,残酷而真实, 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命运早已验证了它的髙相关的断言。纵观历史上,又有多少人怀 才不遇而愤世嫉俗终生;又有多少栋梁之材功亏一篑;有多少豪杰,命丧黄泉;多 少精英大功告成,却遭眨山野,若究其本体之“过”,几皆事出于缺少这种“忍耐” 之德的锻炼。故,最大之“忍”,最难之“忍”,为忍性格之“忍”。为人实没有必要 为图一时之快,陷“愤怒”而遗恨终天。许多事情,无非是“退一步”之小事。天 下实没有过不去的坎,“时间”是攻克一切顽强的堡垒的法不二门的宝剑。是故,许 多人的失败,均可不客气地归结于潜意识的一种英勇行为。逞强挟技,桀傲不训;持 才凌人,卖弄才学;依财仗势,尾巴朝天,是一切自诩为盖世“精英一类”的大缺陷。从一而终,的确是很难的。若只以生存为旨,那么,也可以排出一个层级,在 为人过日子中,有德无才者,好过;有才无德者,也好过;无德无才者,为众人侧 目,不好过》有德有才者,最难过,因是为人杰,处处认真,必事事要忍;而大德 大才者,则非具伟人大忍大耐之修养方可以为之。按统计规律,其实,薄技小才,敬 德自守,度日最易,故小德小才者,甘居小民,养家糊口之芸芸众生,才是大多数 人的选择空间。所以儒家认为“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背后的寓意也概包含了 “忍”、“耐”和社会实践之艰巨。苟非有非常人之品德和才气者,则实没有必要去图 如此之高尚境界。

依据概率原理,人生漫漫,但关键之步的分叉点,莫过于二、三,在这种时候, “忍耐”就尤为是一生之代价的转折点。泄一时之欢快或一时之激愤,铸成失足之千 古,不值;而由此而失去事业,则更为遗恨万般,更不值。然而,人之为人者藉义 而生,若只徒以形式,即使练就彬彬有礼之君子和恭谦温良,大忍于市之品行,也 不过是只会坠于常人德性之下之小人,况剑道之德性乎?此诚又未练功,先练德之 真要也。

作为一种道德的方法论上的意义,“忍耐”之德使我们认识到,人不可能事事遇 公正之“礼”,故惟以能“忍”而图测前景,尔后识分寸,知进退,辨轻重,定缓急。 因而,修习剑道,磨砺身心,以此德性利于社会,予立身济世也当大有益行。

面对现实,“忍”并不是要将自已造就成为一个谨言慎行、明哲保身的君子。实际 上,城府老成,是老奸巨滑,其基本点是不义,小儿科水平的看风转舵,是不诚,三 拳打不出个屁,是“死人%死猪不怕开水烫,则是耍无赖;而无欲无念,没有反应, 那是只有僧人才能办得到的事情,这些,都不是俗人之忍。对此,虽然各人有各人的 活法,然而不管如何,鲜明的个性和坚忍的韧力、稳重的气质、完善的人格,却是一 种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在,我们的确已被“解放”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在这样的 现实中,节之以度,以德断妄念之心,大概就是“忍”之德性的现实意义了吧。

(14)耻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在中国习俗中,这是道德的最后一道屏障。与此不同的 是在日本和韩国,人们普遍将“羞耻”视为与“名誉”截然对立,不能相容的东西, 他们普遍地将“知耻”视为是“德”的根本。

一般说来,“耻辱”是指主体对人性的自我否定,或他人对主体的本性加以贱踏 后的一种主体心理意识。不管这种否定的形式是来自于外界还是自身,对此的心理 态度,就形成了一个人的耻辱之心或恬不知耻,这样两种完全不同趋向的感情。在 更大的范围中,在群体,以至于民族和国家的范畴里,现代社会“耻辱”感的一个 十分重要的发展,是1968年5国“入侵布拉格事件”后在国际上共同确立的“公共 耻辱感”理念。波兰的思想家米奇尼克,当时针对波兰军队的参与,令人感动地提 出:“这时什么人才配叫波兰人?为波兰的罪过感到羞耻的人,就是波兰人。”他建 立了一种道德情感的超国家主义的养成规范。他指出:“人类不光是要分享荣耀,而是还要分担耻辱。”这是一种更为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因 为,分担耻辱,要比分享荣誉更能让一个人牢牢记住自己的群体地位。因此,做为 国人,就要对“国耻”,对其他国人在与洋人打交道时的行为,尤其是对代表人民名 义的公共权利行为,保持一种天然的耻辱感。

如果说“诚”是道德行为的充要条件,那么“耻辱”之心在剑道中,即是对行为 和意识的最初的反省,它自我评估已成的或即将欲从事的行为,并产生羞耻或宽慰的 心理平衡形态。至为重要的是,与“诚”一样,剑道中的“知耻”并非是一种行为规 范,而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天经地义的本份。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的理念,这 两种意识均贯串于思维和行为的全过程,并作为一种处事的道路而给予指引。

浏览65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