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潮起潮落沉寂忍耐铸个性

李小龙终于实现了进入好莱坞从事表演的梦想。他虽没有名声大噪天下尽知,却已取得了可 喜的业绩。他的最终目标是做世界级的功夫明星,这条路不平坦,充满艰辛,并且漫长。

没有会功夫的李小龙,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李小龙”。凡是看过他功夫片的人,不禁会问:这小 子功夫究竟如何?说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是他功夫上的外在表现;究其内涵,他的功夫则可堪称 求真的艺术。李小龙自幼好沉思,所沉思的内容,也必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由幼稚到成熟,由肤 浅到深奥。是个勇于向自己、向社会挑战的人,他的逆境是在不断地追求之中产生的逆境,逆境 中的他,更渴k自我强大,不断沉醉于武道的更新更深的求索之中。

李小龙在电影上虽无大的进展,但并没有影响他练功的情绪,因为他知道武术是自己的根基, 由此可以进也可以退。进可以进一步打入影视圈,退可以继续进行中国功夫的传播。人们在研读 李小龙的言论著作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再把他的“言”与“行”作比较,会 发现更多的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和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这也许是他英 年早逝,还没能够去进一步完善其学说,去履行他在言论中所构筑的风范及意境的缘故吧!

《青蜂侠》播出后,给李小龙蒙上了一层耀眼且神秘的色彩,尤其是“李小龙是不可战胜的”的说 法,深深刺伤了一些武师的自尊,也从而激起了更多的武师向李小龙挑战,目的是粉碎那句神话。 当然李小龙也乐意接受挑战,因为只有实战,方可证实他的截拳道是不可战胜的,并藉此以引起更 多的影视圈内的人士的注意。至于李小龙态度的彻底变化,是1970年他养伤期间。在此之前,他 已对比武开始厌倦,不想周而复始地以拳脚再一次次去证实自己的功夫及武道。不过能与一流的 高手交战,仍兴趣盎然。只是那时的美国武坛,能真正跟他对抗的对手委实太少。

李小龙沉湎于影视的表演,他更象是个行走在异邦国土上的中国现代侠士。记得当时香港当 红影星张仲文应邀到美国表演时,受到了黑帮的勒索:要么交钱,要么毁其容貌。她是受中华商会 之邀到美国演出的,因此会长与多方托人,后与李小龙联系上了。会长说:“这事很委屈你,但我们 也没办法,只求张小姐没事就是。佣金的事,好说。”李小龙则怒道:“为中国人做事,还讲什么钱。” 张仲文略知李小龙在港时拍过一些电影,(据说是)在香港混不下去才来美国,而在美国如何,她一 无所知。因此她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李小龙。

李小龙火了,叫道:“你以为你在香港演过几部破电影就了不起?就是东方最伟大的明星来美 国,人家也不当一回事!警察只保护白人,匪徒敢敲诈你,就因为你是有色人种!”张仲文辩不过他, 只好表示无奈。一次,当李小龙陪她回往处时,6个蒙面大汉将他们围了起来,他们正是向张仲文图片1

 

勒索的黑社会匪徒。他们知道张仲文有个很厉害的拳师做保镖,因此一时没下手,但也绝不就此罢 休。张仲文吓懵了,躲在李小龙身后,浑身颤栗。李小龙在将她一把推开后,杀人了敌群,一阵拳打 脚踢,使4个匪徒抬着另外已昏死过去的两个同伙逃窜了。张仲文这次算是真正认识了李小龙。

最后,当张仲文表演结束而被李小龙送到国际机场时,她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说她永生永世都 不会忘记李小龙的救助之恩。而后来张仲文却一直都没给李小龙打电话,或许她不屑跟当时并无 多大知名度的李小龙真正交往,或许她也有不少演员惯有的通病,在生活中演戏。不过,李小龙并 未对张仲文寄什么期望。他有莲达,有他的武馆,他同时自信的认为,他终究能凭自己的实力打进 好莱坞。张仲文回到香港后,未向任何人透露她在美国受过李小龙的鼎力保护。李小龙死后,很多 美国华文报纸和港台新闻界都指责张仲文“戏子无情”。也有小报由此演绎出“李张有染”的绯闻, 但没有证据。张仲文却保持沉默,是什么原因,张仲文最清楚。

第十七节徘徊难进演艺生涯多磨难

李小龙生不逢时,在好莱坞的岁月,正是影业陷人深重危机的时期,更重要的是,在好莱坞权威 人士看来,能让这位华裔演员呆下去已是很不错了。他能不时串演电视,并在电影中担任武术指 导。各大公司均无将李小龙包装成明星推出的打算。用一位影评家的话来说,就是:“一句话,因为 李小龙是中国人,不是好莱坞的老板们对李小龙有什么偏见,而是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如无 形的手,窒息了他们的思维。”

李小龙总算在好莱坞立住了脚,但却是原地徘徊难以前进。李小龙苦恼过,但从不丧失信心。 随着《青蜂侠》在电视网的连续播出,李小龙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当然,最为轰动的,要数美国西 部的华人社会。另外,旅美的日本侨民也不会忽略李小龙的知名度,因为片中的加藤是日本人。李 小龙的理想最终是实现了,但不象他当初想的一帆风顺。进入好莱坞,展现在他眼前的并非是一条 洒满阳光的坦途,而照样有险谷悬崖。好莱坞的竞争,甚至比圈外的竞争更激烈。幸好李小龙是个 影业与功夫都热衷的人,不过他亦决定改变教学的方式,原因是自己既要拍片又要教功夫,因此不 可能一下子教很多人。同时,其朋友西蒙也劝他:“有身份有钱的人,一般是不愿屈尊上那样的功夫 班的,他们才不会在乎多花几个钱。在好莱坞,这样的人多得是,自从看过你演的加藤后,他们渐渐 对东方功夫产生了兴趣。”

李小龙现在的收徒原则是,只要爱好功夫就行,从不计较对方的职业、身份、肤色、民族。李小 龙从不歧视黑人或地位低下者,但他的公正和好心往往又收不到满意的效果。李小龙总想把他的 武道向白人社会推广,而白人的反应总不似有色人种热烈。图片2

在李小龙的武馆里,极少有富豪或名人学生。但他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美国这个传播媒 介极发达的社会里,名人效应尤为重要。招收了一个名人学生,其影响要超过教一千、甚至一万名 普通学生。以前,李小龙为推行开放式的教学法,曾跟保守的华人武师发生多次纠纷。现在李小龙 却要将它抛弃,回归到带徒的老传统上。接下来,朋友给他介绍了第一位老莱坞明星级的演员弟子 史提夫。史提夫擅演硬汉,他不仅骑术精湛,而且拳击与西洋剑术也较有造诣。李小龙看过他的不 少片子,不佩服他的演技,却佩服他的潇洒动作。正好,史提夫也看过李小龙饰演的加藤,一下子为 他的东方武技着了迷。 1

在中间人的安排下,他们两人见了面,也进行了一次友谊性的比武,原因是史提夫并不放心李 小龙能有真功夫。结果,李小龙连续三次将他打倒在地,使他输得心服口服,相信了李小龙在拍片 中使用的是真功夫。但是史提夫是个大忙人,并缺乏学习功夫的耐性,因此他跟李小龙的“师徒”关 系并没维持太久。不过,史提夫却对李小龙事业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不言而喻,史提夫是个名 人,史提夫第一次去李小龙的武馆,就有数个记者闻讯闯进去采访拍照。随后,“好莱坞影星跟中国 武师学武”的新闻及照片便出现在了十多家报纸上。

不久,李小龙有了好些来自好莱坞影业的名人,这使得本该出名、不可能埋没的李小龙,如愿以 偿脱颖而出。在李小龙门下投师学艺的好莱坞名人里有:詹姆斯•可班、威廉•爱德华、詹姆士 •加 拿、罗曼•波南斯基、史达灵•施里芬等。收费也从过去每人每月10余美元,上升为每小时100美 元,最高每小时竟达250美元,成了世界上教拳收费最高的人。学费虽昂贵,但能够报上名的还认 为十分幸运。另外,李小龙原以为,只要进了好莱坞的大门就可步步登高,不等《青蜂侠》拍完,各大 影业集团的片约就会如雪片般飞来,结果并非如此。就连有过第一次合约的20世纪福克斯公司, 也没立即履行第二次合约,这使得李小龙自己也产生了危机感,但幸得这些学生们的全力相助,他 才断断续续在一些影视剧中客串演出了一下,如《打击恶魔党》、《可爱的女孩》等等,并给《闪电大追 击》、《破坏部队》等片担任了动作指导。

事实证明,李小龙的“功夫家教”是非常成功的。这些名人本无弃影从武的打算,因此拜“一日 师”的人颇多,并却自诩是东方功夫大师的嫡传弟子。事实上,好莱坞的功夫学生,无一人在功夫上 有大的造诣,李小龙本意不在于此,也就无所谓了。再者,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雅图,小有成就的李 小龙已深得姑娘们的青睐,况且美国西部是全美性观念最开放的地区,洛杉矶又是西部最开放的城 市,而好莱坞的开放程度又为洛杉矶之最。那些俊男靓女们在电影里演绎浪漫故事,在生活中亦是 如此。李小龙生活在好莱坞,不能不受其风气影响,但李小龙始终只爱着莲达一人,莲达以她深沉 的内涵和东方式的美德,使那些外表艳丽的姑娘无法取代她的位置。

李小龙和莲达的婚姻,是建立在真诚和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的。

第十八节教弟练武好莱坞中无进展

在好莱坞的名人影业公司中,数华纳兄弟公司与20世纪福克斯公司最赏识李小龙的功夫及演 技。他们口头上许诺在适当的剧中让李小龙担任主角,但一提到议事日程上,就被否定了。他们认 为,李的个子太小,够不上美国观众所期望看到的功夫高手。李小龙也太中国化了,存在种族偏见 的美国白人怎能接受一位华人英雄闯人他们的社会呢。李小龙虽演技、功夫出色,却不是久经沙场 的资深演员,故担心他支撑不住重头角色。

种种考虑,一次又一次地扼杀了李小龙得以出头的机缘。

李小龙在生活稳定后,把孀居香港的老母接到了美国。1969年,家里又添了两人,一位是女儿 李香凝,一位是李小龙的弟弟李振辉。当李振辉刚乘机到达机场时,李小龙已在那里等了很久,当 李小龙看到李振辉时,不禁脱口说:“不可向人说你是我的弟弟。”李小龙说这句话的原因极简单,那 就是李振辉的身体太瘦弱。李振辉答应了李小龙的请求,过去在香港的时候,弟弟是个内向文静的 少年,而李小龙却是个好斗的不良少年,对李振辉来讲,李小龙仍是长者。如今,多年分手后重聚一 堂,李振辉更觉得哥哥较以前庄重。

李小龙为了使弟弟更强健,免得因为弟弟的体弱而受辱,隔天的早上便开始锻炼他的体力。早 上起床后便跑步,地点是在贝尔区的山丘上,跑步的速度一般固定,两人一起跑步时,李振辉远落在 后方,李小龙在前面一直快速冲前。自从少年时代开始,李小龙就习惯一意孤行,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恣意独行的习惯丝毫未改,如今他仍然随心所欲地行事,别人的看法如何一概不理,自己如何 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种个性的特征也在跑步运动上表露无遗,李小龙一路遥遥领先直往前冲,留

下他弟弟在身后气喘如牛地紧追。李振辉性格内向文静,跟刚烈好动的二哥恰好相反。

跑步之后,接着使用运动器材锻炼肌肉力量,李振辉咬紧牙根按训练要求做完各种器材后,李 小龙会叫他喝一些特制的饮料,以补充所耗的体能。李振辉后来进人加州史得克顿的圣乔•金中学 就读,除了一方面学习课业之外,还接受李小龙的严格训练。由于一心两用,且与兄长同住,李振辉 很难能够静下一刻专心于课业。每天晚上,李振辉正想读书时,李小龙练武的吼叫声便从背后传 来。有时候,李小龙在旁边阅读有关搏斗技术的哲学或理论的书时,每读到引人深思的奥妙地方, 总会站到房间中央比划比划,这个时候充当活耙的当然是李振辉,李振辉往往被李小龙踢打得人仰 马翻。总之,这段时日里,李振辉时常因为哥哥的练武而饱受折腾。李小龙虽拔苗助长,但终未将 李振辉培养成武士,仍是一介书生。

平心而论,拜李小龙为“一日师”的学生,几乎遍及好莱坞各家公司,但能跟他维持较稳固师徒 关系的则不到10位。其中有权势的有两位,一是电影制片人温茨劳布,另一位是大导演罗曼波南 斯基。他们为李小龙在好莱坞所受的待遇忿忿不平,有意促成李小龙的愿望,但各方面的压力和阻 力很大,他俩心有余而力不足,李小龙的潜力在好莱坞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美期间,他参加拍摄 的角色都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的,其中较成功的有一部叫《盲探神犬》(或《盲人追凶》),那是一部多 集系列剧,主角盲探贯穿到底,配角则是一集换一个,每集故事独立成章,李小龙饰其中一集的配 角。

片集播出后,效果出奇的好,媒介开始赞扬李小龙的演技。李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得意地 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有人称赞我的演技。”在这之前,人们只侧重他的功夫。但遗憾的 是,李小龙虽已在好莱坞呆了 5年,并有足够的时间去施展,但好莱坞却只给了他有限的空间。图片3

第十九节水中镜花印度之行成泡影

由于电视的普及,60年代是好莱坞电影业空前危机的时代。电影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出卖 影片版权给电视网,并为电视网制作电视片。到60年代末期,来自电视片制作的收人已占好莱坞 总收入的三分之一。阴影笼罩着好莱坞电影业的演职人员,这就是李小龙在好莱坞能多次串演电 视剧,却难得在银幕上露脸的主要原因。他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远不及他在电视中那样“显著”,那 是真正的跑龙套,匆匆而过,既未在字幕上留下名字,也未在观众中留下什么印象。这段时期,好莱 坞较少推出新人和新类型的电影,手头拮据的电影公司更是不敢轻举妄动。由于以上几点,李小龙 被作为“包装明星”推出的机遇几乎等于零。

直至到了 60年代后期,萧条了十多年的好莱坞影业才开始复苏,影片的数量在上升,被电视夺 走的观众慢慢回到影院,李小龙的影缘也好象来临了。华纳公司在印度有笔款子,不能兑换成美元 汇出,华纳决定在印度拍部片子,将那笔款子顶上,于是他们想到了李小龙。他们并不是想重用李 小龙,他们认为与其让那笔钱“死”在印度,不如拿李小龙做个试验品,卖不卖座就无所谓了,反正他 们心目中认为那笔钱已不复存在。

华纳公司准备上的这部戏的片名叫《无声笛》,由李小龙与大明星詹姆斯•可班领衔主演。当时 李小龙逢人便说:“我马上要主演一部伟大的电影了!”他同时不忘重提他曾写在纸上的预言:“我, 布鲁斯,会成为美国第一个片酬最高的东方超级明星。”原来把李小龙的预言当做笑料的人,这回真 不敢嘲笑李小龙了。

然而,詹姆斯与制片人施里芬却不这份狂喜,原因是把原本该在中国的场景挪到印度去,拍出 的片子将会面目全非,因为《无声笛》是一部中国功夫片。而且,在美国唐人街和利用好莱坞的布景

 

也会比在印度强得多,但华纳公司的决定是不容更改的,否则就取消拍摄计划。

于是他们乘机飞往印度,去做为期三周的外景选择前期工作。印度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气候 炎热多雨,加之时间紧迫,交通不便,故整个旅程异常艰辛。最后,导致了詹姆斯和李小龙互相把怨 气朝对方发泄。他俩发生磨擦的地方实在太多,李小龙担心影片夭折,因此每到一地,总是迫不及 待的去寻找外景,而詹姆斯则喜欢舒舒服服躺在旅馆里。也许詹姆斯实在太累了,也许他认为这部 戏能否拍成与他无多大关系,即使拍成,对他来说也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住旅馆时,华纳公司在 南亚的代理人给詹姆斯定好的房间,总要比另两人要高一个档次,至少比李小龙好。为此,李小龙 忿忿不平。

三周的印度之行,没找到一处理想的外景点。回到华纳公司,唯一能统一的意见是:不能在印 度拍《无声笛》。李小龙坚持在港台拍也可以,他表现得十分执拗和激动。一句话,就是不惜一切代 价也得将该片拍出来。而固执的詹姆斯则断言:“你们另请高明。”结果,华纳公司取消了《无声笛》 的拍摄计划。这对李小龙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地打击,他的情绪坏到了极点。

没多久,李小龙回香港发展。他说,他是被好莱坞逼的。图片4

第二十节虚无缥渺香港创业又受挫

李小龙心里明白,他离事业成功还差一步之遥,只要把握机遇,就能成功。他的功能欲唤起了 他崛起的雄心壮志,他经过认真的权衡、思索,终于选择了熟悉的香港。然而摆在他面前的路并不 是康庄大道,其中充满了许多艰难险阻。他说,要在香港这块土地上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再全力拼 杀之外,别无它路可走。他将投身香港看作是一场与命运交战的搏斗,勇敢地迎了上去。

1970年4月,李小龙告别了妻子莲达和年幼的女儿李香凝(Shanohn Lee),肩扛着5岁大的儿子 李国豪,踏上了他香港的发展之行。当他们父子走出启德机场时,他的童年时代的小伙伴小麒麟在 机场出口处热烈欢迎他们。好友相聚,免不了寒暄一番,小麒麟表示愿意助一臂之力,因为他也是 圈内人士。

李小龙到了香港,正值香港功夫片走红之时,十分卖座,涌现出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电影表演的 武术电影明星。好友小麒麟亦是难得的热心人,他为李小龙的事情竭力奔走,以图为李小龙在香港 武打影界探出一条路来。可这又谈何容易,因为要打入原属于别人的领地真好比登蜀道。况且李 小龙又要求影片制作的投资不得少于60万港万,这还是李小龙依据好莱坞的投资法则再降低标准 开的价。另外他还要求能有权修改剧本,因为他认为一般剧作家实在不知道怎样才能表现其截拳 道功夫。

李小龙的这些条件,把港台那些影视界的要人们吓得望而却步。因港台一贯没好莱坞在投资 上的派头,而多是小打小闹,以求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真正有意跟李小龙合作的,只有 邵氏电影公司一家。这是香港影坛的大哥大,历史悠久,财大气粗,且手里攥着姜大卫和狄龙两张 在东南亚走红的明星王牌,其所拍的影片几乎垄断了香港的戏院,并在东南亚有庞大的发行网。

但是,到底是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派头,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没有就李小龙开的条件讨价还 价,而是开列出自己的条件:他付给李小龙的片酬是每部两千美元,每部影片的制作成本在7万美 元左右,最好是签订长期合约。因为,聪明的邵老板就凭李小龙在好莱坞从未饰过主角这一点,认 为“正在好莱坞得意”的李小龙未必得意。他还认为,他开出的条件及凭公司的声望,对梦寐以求饰 电影主角的李小龙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他错了。因为李小龙并非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最后双 方还是未能达成交易。

李小龙只在旧友小麒麟的帮助、安排下,带着李国豪到电视台表演了一番他的截拳道后,便失 望地离开了香港。

第二十一节时来运转嘉禾公司觅英才

香港对于李小龙来说,无疑是中国文化的根。截拳道的技术和观念的基本建立,更使李小龙踌 躇满志,他正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谋求得到社会的更加广泛的承认。正如人们所说:“李小龙从 传统的武术中脱胎换骨,创立自我的形态,这份日日求新的积极精神永无止息,他的成功正指日可

侍。

李小龙离开了香港,但香港却有人在找他。幸运之神正在向他招手,因为在李小龙抵港之时, 邵氏公司里有个很有计谋与成就的大人物名叫邹文怀,因与总裁长期不合,终于在几经唇枪舌剑一 番之后,矛盾激发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于是邹文怀与邵氏公司分道扬镳,自己筹组了嘉禾电影公 司。由于邵氏公司是香港影业的巨头,邵总裁与邹文怀皆是风云人物,故当时的舆论很是热闹了一 阵。持中立态度的人认为,一山不容二虎,象邹文怀这样的有才干、有野心的人,总不会寄人篱下一 辈子的。

邹文怀初创公司时十分艰难,根底浅,资金短缺,随时都有被邵氏这个庞然大物挤垮的危险。 如果邵逸夫能与李小龙合作,部文怀是不敢与其竞争的。当他获悉邵逸夫与李小龙谈崩了时,一阵 惊喜掠过心头,他决定向李小龙发出邀请,因为自己的新公司正准备筹拍的功夫片《唐山大兄》,还 未物色到一个合适的主角,而这个生龙活虎般的李小龙不正是天赐的最佳人选吗?他开始预感到, 这个李小龙将会以自己的技艺征服香港影坛,以其熠熠生辉的光芒,使众多的武术明星黯然失色。 李小龙是个难得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棵摇钱树!

嘉禾公司虽小,但人员却很精干,有一起与邹文怀脱离邵氏公司的大导演罗维,演员出身的罗 维太太刘亮华,及出任经理的何冠昌。他们常常斟酌公司的第一部戏怎样打响,在人选方面,为了 保险起见,准备聘请在《大醉侠》一片中饰演主角而轰动影坛的郑佩佩为该片的第一号人选。正好 郑佩佩已在婚后侨居美国,因此公司决定由刘亮华出面代表公司与郑、李商谈。到美国后,结果未 能请来郑佩佩,而李小龙则以一万美元的片酬应允赴港拍片,其它条件也答应尽最大的努力予以满 足。这么高的片酬,对嘉禾这种小公司来讲,无疑是付出了血本。

就这样,李小龙开始了以艺扬武的短暂而热烈的生涯。

第二十二节唐山大兄初试泰国察尔王

李小龙在好莱坞的发展,电视小有成就,而电影前景暗淡。他虽参加了一些影片的拍摄,但对 李小龙来说是痛苦的,因为他喜欢饰英雄,即便是反面角色,也应是骠悍骁勇的硬汉。可他被指派 扮演的只是些小角色,而且只准打败,不准打贏,这对他这位功夫高手来说,无疑是种压抑。

他已意识到,以他特有的形象,拍片的唯一机会只有在香港,那里才意味着他艺术创作的自由 及财富的获得。因此他说:“让好莱坞和他们的垃圾合约见鬼去吧! ”他希望拍出高质量的电影,而 香港的电影界则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他理想的机会。

刘亮华赴美的行踪,不久便公之于众。李小龙逐渐成了港台众片商追逐的目标。邹文怀担心 他人把李小龙挖去,便对公众媒介这样说:“我丝毫不担心李小龙会接受其它片商的邀请,因为李小 龙不会那样做,他是个守信用的人。”的确,李小龙不会出尔反尔,同时也不会放过不守合约的人。 其实,部文怀最担心的是邵逸夫从中插一杠子,因凭着邵氏公司的实力和威望,只要稍稍放宽条件, 是可以“逮”住李小龙的。结果邵逸夫并没这样做,他大概不屑加人这场“逐李”的游戏,把这个心傲 气高,在好莱坞又混得不怎么样的李小龙抬到天上去。

刘亮华一回到香港,邹文怀便倾力于剧本一事,因为李小龙能否回港拍片,关键得看剧本能否 对他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他们请了名作家伊匡操笔。结果剧本是令李小龙满意的,于是李小龙痛 快地在合约上签了字。在李小龙签约到《唐山大兄》正式开拍,其间“逐李”的游戏并没有结束。据 李小龙后来说:“一家台湾公司要让我跟嘉禾毁约,然后加盟他们,并已为我毁约后的官司问题都做 好了准备,但我当然不会这样做。”

《唐山大兄》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唐山大兄的真名叫郑潮安,为反抗当地恶势力压迫华人 而业绩非凡,在泰国曼谷至今还供有他的铜像。1971年7月,早已按耐不住的李小龙接到开镜的 长途电话后,他简单安排了妻小们的生活,急匆匆地由洛杉肌直飞外景点曼谷。他一下飞机,便急 不可待地乘车直奔摄影地。经过长途跋涉,加上时差和天气炎热,李小龙感到十分疲惫,但他没有 停下来,而是抖擞精神,边熟悉剧本提纲,边考虑下一步的动作框架,他很快就进人了扮演的角色。 他比谁都清楚,《唐山大兄》能不能打响,主要看自己的本事了,而且他也知道这部片子对他来说有 多么重要,为了理想,只有豁出去了。图片5

邹文怀与李小龙虽彼此熟悉,但却是第一次见面。事实上,部文怀对李小龙有着一种精明者的 宽容,他能容忍李小龙的一切缺点,当然包括李小龙那后来的最令人无法忍受的狂妄和喜怒无常。 自我意识强烈的李小龙,至死都没有脱离与邹文怀的合作关系,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小龙 一住下,就发现这里的条件,比他所想象的不知要糟糕多少倍。首先是没有现代通信设施,而李小 龙最不满意的,还是X作条件极差,许多该有的摄制器材,嘉禾都没准备。最要命的是剧本得时时 改动,这不是剧本写得不好,而是没有剧情所需的场景、道具,嘉禾没有足够的财力造出这一切。毕 竟是他成年以后演的第一部主打戏,李小龙怨言归怨言,工作起来却十分投人,仿佛有使不尽的精 力和力气,令其它疲惫不堪的演职员们十分佩服。

在拍摄过程中,李小龙又犯了跟导演搞不好关系的老毛病。首先是到了开拍的那天,身兼编 剧、导演的罗维,因事返回了香港,结果使按期赶到外景地的李小龙无法与导演会合。由此可想而 知,当时李小龙的心情是怎样的了。大家还是先行开机,直到罗维回来,一切拍摄工作才理顺。从 此,李小龙与罗维的矛盾产生了。但当时他俩在工作上还是勇力合作。况且罗维颇有才干,虽脾气 暴躁,却不记仇。而李小龙则不然,他对罗维的专横态度地一直耿耿于怀,成见越来越深。其次,在 拍片中李小龙十分固执,他拒绝表演他认为不妥的镜头,他甚至对导演为其他演员设计的情节、动 作横加干涉,这使得在香港影坛享有盛誉的名导演罗维感到难堪,这亦为日后的争执与冲突种下了 不良的种子。

李小龙与罗维是邹文怀的左右臂,郎不肯失去任何一只。他的做法是:表面上偏袒李小龙,使 李小龙觉得受宠,而竭力为他效劳;而背后,部却大大地安抚罗维一番。因此,部文怀也颇不容易。 尽管当时条件艰苦,工作繁忙,精神和体力严重透支的李小龙仍坚持练功,而且他还有个习惯,在紧 张的的拍片日子里,喜欢主动寻找各国武林高手切磋较量,以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检验他的截拳 道的实力。他在曼谷拍片时,曾力挫泰国前拳王。

泰国拳(muay THAI)是一种很厉害的拳术,香港曾有太极门、蔡李佛拳等武林高手赴泰国较量, 均未获胜利。李小龙到达曼谷后,想到别的拳种斗不过泰国拳,并不说明我的截拳道不行。他自己 曾以截拳道多次与空手道、跆拳道(TAE KUNE DO)、西洋拳击、柔道等拳术高手较量过,均未逢敌 手,就差与泰拳高手没有交过手了。实际上,在李小龙未赴泰国之前,他的大名已为旅泰华人界所 知,当他到泰国后,不少武迷便慕名前来拜会,其中有一位华裔泰拳师陈阿金,但李小龙轻而易举就 打败了他。不过,陈阿金却说,我虽输了,并非说泰国拳不行。随之,他又给李小龙介绍了一位刚退 出拳坛的泰国前拳王察尔。在察尔的威名面前,李小龙的表情很自然,尽管察尔在国际拳坛上赫赫 有名。图片6

比武开始后,由于对手也略知李小龙的腿功很出名,便集中精力挡开了李小龙的几次重踢,但 却由此暴露出了胸部空当,被李小龙连击了几记重拳,不过铁铸般的察尔只是略略摇晃了几下。接 下来李小龙又连攻三脚,分别踢中了对手的腹、胸、面等要害处,将其于瞬间击翻在地。比武的结局 是陈阿金所没预料到的,至少也不可能会这么快,而李小龙则赢在战术灵活上。察尔与李小龙后来 成了朋友,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李小龙获益匪浅。这更增强了李小龙推广截拳道与进军 香港影坛的信心和决心。

浏览1,7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