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路羅漢十八手


六路羅漢十八手的特點主要是以大弓步穩住下盤,堅如盤石,然後施展上盤 功夫,展臂偷掌,擊前掠侧,反臂打後,乘機疾施腿法,以彈、踹、蹬、踢、襲四周犯 敵,有時亦手足并用,上用手打,下起足踢,必要時横掃左右,亦名溜地旋風或説 秋風掃落葉,使對方視虚而失實,中實而挨打。該路十八手還注重後搛手,更使對 方中攻者虚患之計,防中失防矣。

1歌訣

出山雙手迎,意在探邪情,老鷹捕小鶏,羅漢藏威能, 一陣小旋風,破窗顯神通,仙童抓麻雀,火神煉金星, 迎前必顧後,雙臂抖威風,手脚齊顯威,燕子斜翅行, 黑虎偷心肝,猴子H妖精,浪子踢球滚,閉門戰杰雄, 拍手笑因果,應付鬼扇風。

2動作順序

1.虚步亮掌。2.老鷹捕鷄。3.羅漢藏捶。4.小旋風脚。5•雙手推窗。6•仙童捕雀。 7.火神分金。8.招前避後。9.仙童捕雀。10.羅漢抖臂。11.提膝推掌。12.燕子别翅。 13.黑虎抓心。14.猴子搔脚。15.浪子踢球。16.雙關鐵門。17,虚步拍掌,18.陰風掠掌。收勢。

3動作圖解

預備勢兩足并攏立正;兩臂自然下垂,五指并攏,貼於大腿外侧,掌心向 裏;身胸挺直;目視前方(圖1)。

虚步亮掌左脚向前上半步,脚尖點地,屈膝略蹲成虚步;同時,兩掌向内 環狐,然後右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左掌護於腰侧;目視兩手(圖2)。

老鹰捕鷄左脚踏實,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順勢右脚向前上一步;同 時,左掌向前下方劈打,右手向右侧平掠;上體向前俯探;目視左手(圖

羅漢藏捶左脚向前上一步,順勢提右膝前頂,同時兩手由外向内劃弧, 然後右掌變拳與左手相抱,握於腰左侧;目視兩手(圖4)。

小旋風脚右脚下落於左脚前一步,體向左轉90度,左脚向右彈擺;同時 出右手向左拍擊左脚内侧(響亮),左掌向左擺肘揚掌;目視右手(圖5)。

图片38

雙手推窗左脚下落於右脚前一步。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兩腿成右弓 步;同時,兩掌隨勢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目視兩手(圏6)。

仙童捕雀兩脚向前踮跳一步,右脚落於左脚前,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兩 手随身向前由上往下拍打,兩掌心向下:上體稍向左轉;目視兩手(圖7)。

火神分金左脚向前上一步;同時,左手向前下方猛打,右手向後甩成勾 手,上體向前傾俯;目祝左手(圖8)。

图片39

招前避後起身,右脚向後倒踢;同時出左手向後下拍擊右脚跟内侧,右 手由後向前碾,然後斜向上擺掌;目視前方(圖9)。

仙童捕雀右脚向前落一步,兩腿屈膝,兩腿略蹲;同時兩手回胸前環 狐,然後由上向下,由左向右拍打,掌心向下;目視兩手(圖10)。

图片40

羅漢抖臂右脚向後退一步,兩脚碾地,體右轉180度,屈膝成弓步;同 時,兩掌由前經體侧向後抖臂甩手;目視前方(圖11)。

提膝推掌兩脚碾地,體右轉45度,順勢抬左腿提膝成獨立勢;同時,左 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右手由外向内攔碾,然後屈肘亮掌,置於胸前;目視左手 (圖 12)。

燕子别翅接上勳作,左脚不落地,向前向上彈踢;同時左手向前拍打左脚(響亮),右手向右侧展出;目視左手(圖13)。

图片41

黑虎抓心左脚下落於右脚前,屈膝成左弓步;同時,左掌向前抓,然後 向外撩,屈肘端於腰侧,右掌由後向前猛推,掌心向前;目視右手(圖14)。

猴子搔脚體向右轉,重心前移,提右膝成獨立勢,屈膝收脚,靠於臀 部,同時,右手由上向下向後抓左脚跟部,左手向前撩,然後上架於頭前方;目視前 方(圖15)。

浪子踢球右脚向前溜地前踢;同時右手由後向前、向下撩,左手由上向 外往内攔,目視右脚前(圖16)。

图片42

雙關鐵門左脚向前上一步,兩脚踢地,體右轉180度,順勢提右膝成獨 立勢;同時,兩手隨勢經兩侧向内合擊(響亮),掌心相對;目視兩手(圖17)。

虚步拍掌右脚向下落地,體右轉45度,使兩腿成虚步;同時,右掌向前 方猛拍,左掌向外掠,然後屈肘護於右臂内侧;目視右手(圖18)。

图片43

陰風掠掌起身,重心前移,順勢向前踹右脚;同時,兩掌由前向左撩 掠;目視右脚(圖19)。

收勢右脚下落於左脚内侧成并步;同時,兩手經外向上往内割孤,然後 兩臂下垂,五指并攏,貼於大腿外侧,掌心向裏,掌指向下;身胸挺直;目視前方 (圖 20)。

七、七路羅漢十八手

七路羅漢十八手之步法和技法上較前六路比較,另有增進,主要是增加了馬 步,以泰山固牢之勢,恒穩之功,楚楚爲基,施展臂掌,排打兩侧,旋纽左右;推、 撩、掠、打、剛勁有力,招招如神,又借轉體之霎,沉肩抖肘,摇壁揚掌,運氣貫節, 崩之體外,着點制人。

該路十八手除利用馬步牢椿之優,還巧使彈、踢、潑、踹、偶施下法,以固制 散,擊垮對方下盤不備之堤,以優勝於劣,以堅勝於軟,以備勝於不備。

1歌訣

羅漢十八手,招招神鬼愁,轉身鐵沙掌,霎間足踢球,

夜叉巧翻臂,雁鴻展翅走,羅漢扛膀功,黑熊出洞口,

垂手折腕力,獅子伸舌頭,掌虚用脚踢,雙手搶咽喉,

巧端鴛鴦脚,挽弓射雕首,腋下藏威招,小鬼亮陰手,

偷使金交劈,雄杰見亦愁。

2動作順序

1.轉身撩掌。2.浪子踢球。3.夜叉反臂。4.鴻雁展翅。5.羅漢扛膀。6•鴻雁展翅。 7.黑熊出洞。8.馬步侧掌。9.獅子張口。10•白鴿亮翅。11.提膝亮掌。12.雙拍蝴蝶。 13.巧踢鴛鴦脚。14.挽弓射雕。15.腋下藏花。16•雁落沙灘。17.小鬼亮牌。18.金绞 剪。收勢。

3動作圖解

⑴預備勢兩足并攏立正;兩臂下垂;五指并攏,贴於大腿外侧,掌心向裏,掌 指向下;身胸挺直;目視前方(圖1)。

轉身撩掌左脚向左跨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順勢右脚向前一步 成右虚步;同時,左掌向左前方療打,掌心向内,右掌隨勢向前下方劈,然後抖腕晃 掌;目視前方(圖2)。

浪子踢球先抬左脚向前踮跳一步,落地後,速抬右脚向前彈踢;同時,兩 手握拳屈肘抱於腰間;目視右脚(圖3)。

夜叉反臂右脚下落於左脚前一步,左脚向前上一步,與右脚成并步;同 時,右手向外撩打,然後向前反臂摑掌,左手由外向内拍擊右手背(響亮);目視兩 手(圖4)。

图片44 图片45 图片46 图片47

馬步側掌右脚不動,左脚向前上一步,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兩腿屈膝 半蹲成馬步;同時,兩手由前向後劃紙,然後分别向左右展臂僚掌,右手屈財端於 腰間;目視左侧(圖9)。

獅子張口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脚後收落於右脚内侧成左丁步;同 時,左手由前向後療,然後再向前下方打,右手向外向下劃紙,然後架於頭右上 侧;目視前方(圖10)。

白鴿亮翅兩脚向前跳一大步,體左轉90度,接着提右膝成獨立勢;同 時,右掌向内再向右侧展臂斜撩,左手由前隨勢向左後侧展臂揚掌;目視右手 (圖 11)。

提膝亮掌右脚下落於左脚前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180度,右脚向前上一步,兩手由前向後撩打,然後抬左腿提膝前頂;同時,左掌向前推擊,掌心向 前,右掌屈肘亮掌,護於左上臂内侧;目視左手(圖12)。

图片48

雙拍蝴蝶左脚下落於右脚前半步,右脚向前上一步,兩膝略屈,臀向後 倾;同時兩手在胸前環弧,然後向前下方拍打,掌心向下,•目視兩手(圖13)。

巧踢鴛鴦脚起身,重心前移,左脚向前侧踹,同時兩手由前向後撩擺; 目視左脚(圖I4)。

挽弓射雕左脚後擺,落於體後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右腿屈 膝,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時,右手向前抓,然後屈肘拉回,置於胸前,左手向前 推;目祝左手(圖15)。

腋下藏花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收右脚落於左脚前半步,重心後移, 屈膝沉體;同時,左掌由内向外向上劃弧,然後上架於頭左上方,掌心向前,右手由 右向左屈肘推掌,藏於左腋下;目視前方(圖16)。

图片50 图片49 图片51

八、八路羅漢十八手

八路羅漢十八手在技法與步法上基本同於七路,僅在節奏上嚴緊有别,特别 長於腿法,在主攻對方上部要害部位的同時,乘機用踢、彈、潑、踹、蹬、拌等法攻 制或制約對方之下盤,并偶而出手長攻短縮,遠近適宜,攻防嚴密、攻敗不利而决 不受襲,觀之失利而决不出招,可爲有益則攻,有害則退,攻之必勝,退之必安,智 技兼備,萬無一失。

1歌訣

羅漢十八手法强,雙手推窗迎面闖,仙姑托盤送暴客,野馬上横踢倒椿, 畫眉上架看風向,雙手關門打虎狼,見缝插針鎖妖喉,白鹤展翅封四方, 金鷄盤腿摘茄子,麟麟抖爪三蹄揚,羅漢避法待拿妖,老僧拜佛真機藏, 夜叉過河顧前後,白蛇吐信插喉上,猛虎拉羊一口呑,小鬼踢凳佔中堂, 仙姑照鏡劈面打,雄獅張口卡破倉。

2動作順序


  1. 雙手推资。仙姑托盤。3.野馬上槽。4.畫眉上架。5.雙手關門。6.見缝插針。


 

7.白鹤展翅。8.金鷄盤腿。9.麟麟抖爪。10.羅漢避法。11.老僧拜佛。12.夜叉過河。 13.白蛇吐信。14.猛虎拉羊。15.老僧拜佛。16.小鬼踢蹬。17.仙姑照鏡。18.雄獅張 口。收勢。

3動作圖解

⑴預備勢兩足并攏,兩臂下垂;五指并攏,掌心向裏,掌指向下;身胸挺直; 目視前方(圖1)。

雙手推窗左脚向左跨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左腿向前一步屈 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同時,兩掌向前推出,掌指向上掌心向前;目視兩掌 (®2)〇

仙姑托盤左脚不動,重心前移,順勢提右膝前頂,懸盤於左腿膝上成獨 立勢;同時,兩手向胸前搶出,左手前右手後。左高右低掌心向上,掌指向前;目視 前方(圖3)。

野馬上槽右脚向前落一步,抬左腿向前提膝,同時,右手向前屈肘抖 掌,掌心向上,左手由前向後甩成勾手;目視右手(圖4)。

畫眉上架左脚落於右脚前半步,脚尖點地,屈膝略蹲成左虚步;同時,左 掌由後向前,右掌由前向後回胸前環弧,然後左掌屈肘前推,掌心向前,右掌護於 左肘内侧,掌心向裏;目視左手(圖5)。

雙手關門右脚向前上一步,兩脚碾地,體左轉90度,震右脚(響亮)與左脚成開步,屈膝略蹲;同時,兩手由外向内再向胸前合擊(響亮),掌心相對;目視左 侧(圖6)。

見鏠插針以兩脚爲軸,體左轉90度,右脚上一步。屈膝下蹲成右弓步;同 時右手向前穿插,掌心向下,左手向後撩打成半勾手;目視右手(圖7)。

白鶴展翅右脚支撑,重心前移,左腿向前彈蹬;同時,右手由前抖肘沉 爪,左手由後向前甩打,然後向後甩成勾手;目視前方(圖8)。

图片53 图片52

金鷄盤腿左脚下落於右脚前一步,身體前移,順勢擺右膝前頂;同時,兩 手由外向内在胸前下方環弧成下插手,掌心向裏;目視右前方(圖9)。

麟麟抖爪右脚下落於左脚前半步,左脚向前彈蹬右膝略屈,身體略 沉;同時兩手由胸前向左右展臂,然後垂肩抖肘亮掌;目視左侧(圖10)。

羅漢避法左脚下落於右脚前一步,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兩腿屈膝成 馬步;同時,兩手由外向内再向胸前弧環,然後右手屈肘扣手,左手向左架肘亮 掌;目視左侧(圖11)。

图片54

老僧拜佛兩脚碾地,體右轉90度,左脚向前上一步,右腿^^艮一步順勢兩 腿屈膝半蹲,同時,兩手向前屈肘合掌,掌心相對;目視兩手(圖12)。

夜叉過河左脚向前上半步,兩腿成左弓步;同時右手由前向後療打,然 後再向前擺托,左手由前向後甩成勾手;目視前方(圖13)。

白蛇吐信右脚向前上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同時,右手向前上方搶出, 掌心向上,掌指向前,左手向左撩打,然後及肘端於腰間;目視右手(圖14)。

猛虎拉羊左脚向前上一步,兩腿碾地,體右轉90度,右腿屈膝,左腿蹬 直成左僕步;同時,右手隨勢向右外侧擔•打,然後上架於右侧上方,掌心向上,左手 向左侧下方劈打,掌心向前;目視左手(圖15)。

图片57 图片56 图片55

九、九路羅漢十八手

九路羅漢十八手在技法上又進一步,雖行步多弓,但手掌多變爲拳,演練拳 勁、拳位,使其擊力增重,勁力倍洛,尤其在腿法上增加了掃趟腿,對襲擊對方下 盤部位十分重要。上盤功法以衡、揣、掠、砸、打、架打横扛、直撞、後擺、前間、侧 攔、後勾等較前八路的上盤功法顯然周全。

第一段

⑴弓步擄手推掌(鹰掐嗉)

動作分解:

① 身軀半面向左轉,兩腿屈膝稍向下蹲,右脚不動,左脚向正東前方跨出;左 拳變掌,臂内旋,從左腰侧着身軀向右上方屈肘繞環抄起,伸向右肩前;隨着身軀 半面左轉由右肩處直臂向前、向左弧形平擺繞行横摟,肘微屈,掌指朝上,拇指張 開,掌心朝前;眼視左掌(圖1);

② 上動不停,左掌擄抓變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於左腰侧;與此同 時,身軀轉向正東方向,右脚跟外展,右腿挺膝蹐直,左腿在前屈膝半蹲,成左弓 箭步;右拳隨之變掌,從右腰侧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向右掌前方注視(圖2)。

图片58

“鷹掐嗉”的鎖喉動作在單人拳路練習裏變作了前推掌,按照傳统未作更 正。如果更正爲叉掌也是可以的,只要使右掌拇指張開、掌心朝下,用虎口向前平 伸叉出就行;

擴手將拳收回,右拳推出、弓箭步,性須動作一致,不能有先後快慢之分;

推掌時,肓須向下沉勁,右脚燈伸防止右脚向外侧移動,腰潛向下塌勁,右 掌掌指高與眉齊。

虚步推掌 動作分解


身體重心移後,右腿隨之屈膝半蹲,左脚收回半步屈膝以脚尖虚點地面,脚 面綳平,成左虚步;與此同時,右掌臂外旋屈肘收抱於右腰侧,掌指朝下,掌心朝 前;左拳則變掌向前直臂平伸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身軀隨右掌收回之 勢稍向右轉,眼向左掌前方注視(圖3)。

图片60 图片59

要領説明: 身體重心落在右腿,左腿絲毫不承擔重量,兩脚虚實一定要

分清;身法保持正直,防止彎腰凸臀;左腿屈膝要使小腿微成坡形,右腿屈膝要防 止膝部向裏跪傾。

3.馬步擄手挎肘(挎籃勢)

動作分解:

左脚向前踏實;左掌臂内旋直腕使拇指張開朝下,從前直臂向下、屈肘向右 肩處孤形繞環抄起,隨着左脚的向前踏實由右肩處屈肘向上、經右耳侧向前弧形 繞環擺動;左掌随之變拳,直臂伸向身後下方;眼祝左掌(圖4);

上動未停,左掌擄抓變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於左腰侧;與此同 時,右脚向前跨步,身軀隨之左轉向北,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右拳隨身轉動從身 後直臂向下、屈肘向身前繞環挣起,拳面朝上,拳眼朝右,高與眉齊;臉向右轉,眼 向右側前方注視(圖5正、反)。

要領説明:

收拳、馬步、誇財,必須在同一時間内一起完成;

成馬步時,右肩向前、左肩向後微微錯開,兩肩不在一條直綫上;身法須頂 平、項堅、肩沉、背直、腰塌;兩腿須屈平,防止兩膝向前跪腿。

图片61

馬步架打衝拳(硬開弓)


動作分解:

右脚尖外展,身軀從右向後轉,右拳随之臂内旋從身前向右側上方屈肘環舉 上架,拳輪朝上;與此同時,左脚隨身轉動向東跨步,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左拳在 轉身之後從左腰侧向左侧直臂平伸衝出,拳心朝下;眼向左拳前方注視(圖6)。

要領説明:

右拳臂内旋屈肘上架,肘臂要屈成半圓形,拳的位置應在右肩上方,不可位 於頭頂的上方;左拳衡出要與肩平,不可超過肩部;成馬步時,兩肩微向身後張 開,右肘也須向後展。

弓步架打衝拳(架梁炮)

動作分解:

左脚尖外展,右脚跟也外展,身軀隨之左轉向東,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 直,成左弓箭步;在轉身的同時,左拳變掌,從身前向額前上方屈肘環舉上架,掌指 朝右,掌心朝前;右拳屈肘經右腰侧,向前直臂平伸衡出,拳心朝下;眼向右拳前方 注視(圖7)。

要领説明:

左掌屈肘上架,在轉身時它的方位仍在正東方向不變,不要隨身轉動移對北 方;上架的位置應在前額的上方,不要位於左肩或右肩的上方。右拳衡出,必須先 經過右腰侧,經右腰侧時還須使拳心朝上,而後向前衡出.弓箭步的兩脚不要出 現掀脚和拔跟的現象,兩脚均須踏實。

弓步綰肘(降龍手)

動作分解:

图片63 图片62

左掌從上向下向右拳背拍打,握住右拳,小指一侧朝前;左腿稍站起,身軀 右轉;右拳和左掌一起屈肘收於右肋下方,贴近身軀,拳心仍朝下;眼視左掌 (圖 8);

上動不停,右脚向前上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箭步;身軀 隨之左轉,同時右肘向上提起,稍微超過肩高,從上向前、向下繞環壓下;眼視右肘 (圖 9)。

要領説明:

上步、轉身、綰肘的動作須同時進行,肘向前下壓時身軀要稍作前俯。

翻身馬步磕打(僧敲鐘)

图片65 图片64

動作分解:

身軀直起,右脚離地屈膝在身前提起(圖10);

左脚蹬地跳起,身軀隨即從右向後翻轉,右脚落在左脚起跳前的位置;

在右脚落地之後,在脚隨之在左侧落地,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在跳步翻身 的同時,左掌松開右拳,由右臂上面順肘關節繞向肘下,臂外旋使掌心翻轉朝 上;右拳則後左臂裏面向上、經額前繞出左臂向身前繞環,直臂磕打,拳心朝上;目 視右拳(圖11)。

要領説明:

翻身的時候,身軀應稍向左傾斜,繞着身體的斜綫軸向上、向後翻轉,不能做 成繞着身體的垂直軸向後轉。翻身—兩脚落地成馬步的時候,右拳即完成磕打,不 能在馬步形成之後才磕打。磕打時左掌托在右臂肘的下面,左上臂貼靠身軀肘尖 朝下。右拳的高度與额齊。

图片66 图片67

馬步托掌衝拳(巧紉針)

動作分解:

右拳從左掌上面抽回屈肘收抱於右腰侧,拳心朝上;同時,左掌貼着右臂下 面向前直臂伸出托起,臂内旋,拇指張開,虎口朝上,掌心朝前;兩腿随之微向上

起,身軀微向右轉;眼視左掌(圖12)。

上動未停,右拳從右腰侧向前直臂平伸衝出,拳心朝下;同時,左掌屈肘收 於右肩前,拇指仍張開,掌心朝右,掌指朝上;身軀轉正,兩腿屈平,眼視右拳 (圖 13)。

要領説明:

抽拳與托掌,衡拳與收掌均不分先後地同一時間内完成,托掌的高度與額 齊,衡拳的高度則與肩齊。在兩臂前後移動,身軀微轉時,應注意保持身法的直背 塌腰和沉肩。

弓步格擋衝拳(一條橡)

動作分解:

左拳屈肘收抱於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掌變拳,臂外旋,以前臂橈骨一侧從 右肩經臉前向左繞行格擋;與此同時,左脚尖外展,身軀左轉向束,右腿隨之伸 直;眼視左拳(圖I4)。

上動不停,右脚向前上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箭步;同 時,左拳屈肘收抱於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則向前直臂平伸衝出,拳心朝下;眼向 右拳前方注視(圖15)。

要領説明:

左拳向外格擋的時候,拳的高度以腕關節與前额齊平爲宜;右拳向前衡擊的 時候,兩肩須向下沉勁,臂肘不要僵硬;兩拳的一收一衡要同時用車,快慢一致;向 前上步的時候,屈膝之腿只可微向上站起,不可起得過高,要基本上保持着前進 中的水平綫。

图片68 图片69

瓜弓步格擋衝拳(一條橡)

動作分解:

右腿微向上站起,右拳臂内旋使拳眼朝下,從前直臂向下、經腹前屈肘向 左胸部氟形繞環抄起,拳眼轉爲朝上;隨即以前臂橈骨一侧向上經修前向右繞行 格擋,拳面朝上;眼視右拳(圖16)。

上動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成左弓箭步;同時,右拳屈肘收抱於右腰侧,拳心朝上;左拳則向前直臂平伸衡出,拳心朝下;眼向 左拳前方注視(圖17)。

要領説明:

图片71 图片70

與前動右弓步格稽衡拳同。

11.掛腿勾踢(金勾掛)

動作分解:

左腿向上站起,仍保持屈膝,右拳變掌,從右腰侧直臂向下、向後、屈肘向 上、經頭頂上方向前弧形繞環,身軀隨之左轉朝向正束,左拳則變掌屈肘舉於胸 前右臂下面,兩掌上下交叉,掌指均朝上,掌心均朝外;在兩掌交叉的同時,左脚尖 外展朝向東北斜前方,右脚離地在身後屈膝提起,脚尖朝下(圖18);

上動不停,兩掌一起從胸前直臂向下、向左右兩侧分開平舉,左掌掌指朝 上,掌心朝前,肘微屈;右掌則五指撮攏成勾手,屈腕使勾尖朝下,肘伸直;與此同 時,右脚脚尖勾翹,從身後向外、向前、向下、向左前斜方擺腿勾掛踢起,在經過正 束前方地面向下擺踢時以脚跟擦擊地面,在踢至左前斜方時脚跟高與腰齊;眼向 前方注視(圖19正、侧)。

要領説明:

右脚擺腿勾踢的綫路,必須是從後向外、向前、向左的半圓孤形綫路;首先 使髋關節外展將小腿擺向外侧方,其次使小腿向前下方擺動用脚跟向左擦擊地 面,而後屈大腿使小腿向左前斜方擺起;

脚跟在前下方檫擊地面時,應將踝關節向内翻、脚尖勾緊,使脚的外侧邊 緣朝向正東前方、脚尖朝左。

勾踢須用擺蕩的力量,防止僵硬。

图片72 图片73

12.纏腕馬步衝拳(扭纏絲)

動作分解:

抬右腿向前提膝,右勾手變掌,從右侧直臂向下、由腹前屈肘向左、向上弧 形繞環抄起,在胸前使掌指朝上,掌心朝外,拇指張開;與此同時,左掌從左侧出肘 向上、向右、由臉前向下弧形繞環按下,在胸前拇指張開將右掌腕部前臂握住;眼 視右掌(圖2〇)。

上動未停,右掌臂外旋轉腕使小指一侧向外纏繞,繞至掌心朝上時變拳屈 肘收抱於右腰前,左手握住右腕臂隨之收抱;在右掌纒繞的同時,身軀向右轉朝向 正南,右脚隨之向左脚侧旁踏脚震步,左脚即離地由身後屈膝向右提起;目艮視右拳 (圖 21)。

图片74 图片75

上動未停,左脚向左侧落步,兩腿屈膝半蹲成馬步;同時,右拳收回右腰 侧,拳心朝上:左手松開右腕變拳,向左侧方直臂平伸衡出,拳心朝下;向左拳前方 注視(圖22)。

要領説明:

蹲脚震步須與右掌握拳收抱在同一時間内一起完成,不能够做成先將拳 收抱而後再震步;

右脚的踏脚與左脚的提起也是必須在同一時間内一起完成的,不能够做 成先踏脚震步而後再提步;

左拳衡擊與左脚落步同樣地須在同一時間内一起完成,不能够做成先落 步而後再衡拳;

此動的衡拳是拳心始終朝下,没有臂内旋的動作;注意在左手變拳後不要 再將拳心翻上;

衡拳時還須注意右肘向身後牵引,兩肩向後張,身軀保持正直。

13伏身後掃腿(掃蕩腿)

動作分解:

左脚跟外展,左腿屈膝全蹲,右腿伸直在右侧鋪下,右脚尖裏扣;同時,兩拳 變掌,掌心朝下,一起向右擺臂伸向右下方扶地,身軀隨之擰腰探向右下方;眼視 右脚(圖23);

上動未停,右脚趁擺臂探身之勢直腿從右向後贴地掃轉半周,眼隨右脚 (圖 24)。

图片77 图片76

要領説明: ,

伏身後掃必須使左脚脚跟離地掀起,僅以左脚脚掌碾地爲軸;擺臂探身的動 作要迅猛有力,右腿要伸直,右脚尖要扣緊,髖部要沉下;掃轉要快,兩掌在掃轉時 微離地面,使手、眼、身緊跟着右脚轉動。

第二段

翻身弓步劈砸(披身鐘)

動作分解:

①身體重心向右移動,右脚跟裏轉使脚尖朝向正束,右腿屈膝,左腿伸直,形 成右弓箭步狀;與此同時,身軀伏身轉向正東;右掌變拳隨身轉動,經右膝前向身 後繞行反臂斜撩,拳眼朝下;左掌變拳隨身轉動,直臂舉於身前,拳心朝下;目視左 拳(圖25);

图片78 图片79

上動未停,左拳臂内旋使拳眼朝下;從身前直臂向上、向後弧形繞環劈砸, 拳眼變爲朝上;右拳則隨之從身後直臂向下、向前弧形繞環擺動,拳眼朝上;在兩 臂繞環的同時,身軀向左翻轉,眼隨左拳(圖26);

上動未停,兩拳繼續向後弧形繞環檢臂劈砸;同時,左脚跟裏轉,右脚跟外 展,身軀直起左轉向西,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箭步,左拳掄臂劈砸至身前 時,屈肘收抱於左腰侧,拳心朝上;右拳掄臂劈砸至身前時,直臂平舉;拳眼朝上; 眼向右拳前方注祝(圖27)。

要領説明:

掄臂劈砸,速度要快,肩須放松,勿使僵勁;兩拳層次分明,左拳劈砸右拳在 後,右拳劈砸左拳收抱,勿使兩拳同時向前劈砸;劈砸的着力點在拳輪一側的前臂 尺骨,掄臂過程中也須注意這點。

衝拳彈腿踢擊(踢球勢)

動作分解:

右拳臂外旋,使拳心朝上,屈肘收抱於右腰侧;左拳随之從左腰侧向前直臂平 伸衡出,拳心朝下;與此同時,左脚不動,左腿稍向上站起;右脚從身後屈膝提起, 向前擺腿彈踢,脚面綳平,脚尖朝前;眼向正西前方注視(圖28)

要領説明:

彈踢時必須先使右脚屈膝在身後離地提起,而後屈大腿擺動小腿將脚踢 出;右脚在身後屈膝離地時就應將脚面綳平,不要踢至前方時才使脚面綳平;彈 踢、衡拳、收拳的動作要快慢一致,不要分成先後;左脚支撑要站立穩固,不能够 動;身法保持正直,防止聳肩拱背。

图片80

 

浏览90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