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金刚拳八趟各大特征

金刚拳共分八个套路,寓意八大金刚。演练时按规定套路进 行,每一个套路称为“一趟”,练习称练“趟子”。八个趟子可以 单练,也可一两个套路组合,当然可以更多趟子组合练习。这决 定于熟练程度与本身体能是否达到准、快、狠的要求而定。金刚 拳各套路各具特色,打出的手法、脚法要求与掌握尺寸不同。第 一趟金刚拳以四平八稳摆架势,要抬手投足达到规定尺度,所谓 “把式全凭架势,没有架势不称为把式”。话虽粗,但道理准确到 位。练架势不是单摆浮搁,而是有机整体连续不断中的一个节, 或一个环,瞬时稳住,所谓“亮相”。它反映精气神聚意宏浓, 练习手眼身法步合一。第二趟金刚拳架势大模样,有脚踢北海蚊 龙、拳打南山猛虎之势,气吞长虹,迅雷不及掩耳,头顶、肘 捣、跨摆、膝撞都要快而不乱,有板有眼地跟进,硬朗如石头。 第三趟金刚拳是第二趟的延续,当一个勇猛彪悍、锐不可当的身 形进人收尾之势,却出人意料,以大鹏展翅腾飞起势,用身轻如 燕的腿功步法连续进击,洒脱妙用弹腿与搓掌。第四趟金刚拳主 要用功于窜蹦跳跃与短打结合,以拳为主,连环复击变化莫测, 高来高打,低来低防。练习拳、脚、头功交替运用。第五趟金刚 拳演练短拳长用,长腿短使,拳脚伸缩有序,变化有方,出神入 化,令人难解难防。第六趟练习拳脚上、中、下三盘功夫,体能训练达到忽上忽下,声东击西,前后摇拦托盖。第七趟训练围身 靠打,小踢小打,左右撑拨腿功。挤身接箭,巧拨手捋拿。第八 趟是专门训练进步鸳鸯脚、卸步连环鸳鸯脚腿功,体现“手是两 扇门,全靠脚打人”。

锲而不舍,努力刻苦练习套路,达到手眼身法步气力聚合而 一,拳脚打得出,收得回,腕子活,膀子伸,胯摆渡,肘为连环 轴,膝顶能合裆,虚中实,实藏虚,虚实互变,善卖破绽,巧用 诓骗,打人如走路,视敌如槁草,达到出神人化之境。金刚拳之 后是介绍同类拳种四形拳、八步拳,此两个套路与金刚拳属同一 个系列,其刚柔劲道、练功特点、拳脚架势皆相似。不同点是四 形拳融上、中、下三盘的拳脚于一体,短打长拳并用、腿功组合 使用之妙着体现得淋漓尽致。八步拳也是以拳脚互补组合使用的 套路,练起来朴实无华,实用性强。

第二章金刚拳套路
歌诀与动作说明

第一节金刚拳第一趟

预备穿手最为先, 左右展翅要有顺, 来往身法须紧慢, 足弹反跺换它势, 进步截肘换挑打, 怀搋日月往前进, 跑势莫慌须大样, 怀中抱月骑马势, 海底捞月举上天,进步栽捶向左观。 空中望月向下翻。 上步二郎巧担山。 左右圈手稳如山。 猛虎回头要占先。 金刚托塔顺腿弹。 玉龙探爪朝天钻。 夜叉探海往前看。 反身前势把身翻。

第一式预备势

两腿伸直站立,两脚并拢;两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 拢贴在腿外侧。(图2-1-1)

【要领】

头要端正,下领内收,平视挺胸,精神贯注,呼吸均匀,气 要下沉,神情安静。

图片1 图片2

第二式穿手势

接上式。左腿向前迈出半步,全脚着地,腿伸直,右脚尖在 身后点地,伸腿挺膝,脚面绷平或右后点步;同时,右臂向身体右侧斜上方举起,右手成柳叶 掌;左臂屈肘,左手成柳叶掌。 (图 2-1-2)

动作不停。左手顺右手内 侧向前上方穿击;同时,抬右 腿离地,屈膝,屈踝,用踝关 节前侧扣于左膝胭窝,脚尖勾 紧,左腿微屈。(图2-1-3)

继之右脚向后退一•步,重 心后移到右腿,屈膝半蹲,随 即左脚向后抽撤半步伸直,脚 跟提起,脚尖虚点地面;同时,右手由上向下、再向上绕环转摆,即由下向上、再向下摆动,停 留在身体左侧,其手型为勾子手;目视前侧方。(图2-1-4)

【要领】


  1. 两脚、两手、上身动作要协调一致。


手停脚就要停,特别右 后退步及虚步要配合好。

图片3

第三式进步栽捶

接上式。左脚向前迈进一 步,随即右脚也向前迈进一步, 两脚平行站立,宽度与肩平; 同时,右手自然下垂于身体右 侧,此时,两手均为勾子手。 (图 2-1-5)

动作不停。两手变掌,由 身体两侧向上举起,两臂伸直,当举到头顶时,两掌心相对,再由掌变成拳,由上向下, 手心向里,贴身下打,停留在腹前,拳眼相对;目视前方。 (图 2-1-6、图 2-1-7)

【要领】

两拳由上向下对打,两拳经过两耳时,要求两拳在两耳 后侧经过下打。

两拳下打要同时进行。

图片5 图片4 图片6

第四式左右展翅

接上式。右拳变掌,向身体右侧平举,掌心朝下,随即屈肘 由右侧经胸前向左肩摆动,掌心朝上;上动不停,右掌变拳,贴 身由身体左肩向身体右侧平举冲打,拳心朝下。(图2-1-8)

动作不停。左掌变拳,向身体左侧平举,拳心朝下,随即屈 肘由左侧经胸前向右肩摆动,拳心朝上;上动不停,左拳贴身由 身体右肩向身体左侧平举冲打,拳心朝下;目顺左右冲打出的方 向远视。(图2-1-9)

 

【要领】

冲打时,两臂要伸直。

冲打时,拳呈旋转向外冲击,力达拳面。

图片7

第五式空中望月

接上式。右腿挺膝蹬直, 上身向右侧倾斜,随即左腿 屈膝提起,小腿靠近臀部, 绷左脚面;同时,右拳变掌, 斜举在头的顶部,掌背朝下, 掌心朝上;左臂平举伸直, 左拳变成勾子手,勾尖朝下; 目视左侧。(图2-1-10)

【要领】

右腿站立,要求稳固 保持平衡。

要求顺肩、顺跨。

图片8

第六式退步刨打

接前式。两臂姿势不动;左腿向身体左侧下落,随即右腿从 左腿后侧向左侧撤一步,左腿再次向左侧退一步。右腿屈膝半 蹲,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步;同时,左手从身体左侧向头部前侧 再向右侧下刨;随即右臂屈肘回收于右肋处,当左手刨出后,右 手握拳以旋转向外冲击,拳心朝下;左手下刨后也变成拳抽收在 胸前,拳心朝下;目坪右侧。(图2-1-11)

 

【要领】

退步要快而稳。

该步法为退步、撤步、退步的连续步法。

图片9

第七式上步二郎担山

接上式。左回身,右腿屈膝下蹲,左腿挺膝伸直平铺地面, 全脚踏实,脚尖内扣成仆步;同时,右臂屈肘收于右腰间;左臂屈肘,左拳变掌,掌心朝下,按压在裆部左侧。(图2-1-12)

动作不停。左转身,左掌从左小腿上面向外刨击,右脚向前 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握 拳向前平伸冲打,左臂摆到左侧平举伸直,掌变成勾子手,勾尖 朝下;目视右侧。(图2-1-13)

【要领】

仆腿上步变成右弓步,步法与手法要协调一致,保持平衡。

上步和冲打要同时进行。

图片11 图片10

第八式抽身扑腿

接前式。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下蹲,右腿挺膝伸直平铺地 面,全脚踏实,脚尖内扣成右仆步;同时,右臂伸直,右拳变 掌,侧立于右脚的脚面上;左臂屈肘,由勾子手变掌,以仰掌斜 置于左肋处;目视右侧。(图2-1-14)

【要领】

1.上身要挺胸立腰,保持正直。

 

2.由弓步抽身变仆步要保持平衡。

图片12

第九式金刚托塔

接上式。起身,右脚尖外展,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 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变柳叶掌,由下向上托起,掌心朝上;左 掌位置不变;目视右侧。(图2-1-15)

【要领】

以柳叶掌上托,略高于头。

起身、右弓步、上托要同时完成。

图片13

第十式足弹反跺

接上式。向右转,左腿速屈膝提于体前,左脚面绷平,脚尖 朝下;同时,右掌由下向前穿击;随即左腿向前用脚猛力踢弹。 (图 2-1-16)

动作不停。再向右转,左脚下落在右脚内侧,脚尖虚点地 面,两腿屈膝半蹲;同时,两手臂由上向下、再向两侧绕环摆动 刨出。(图 2-1-17、图 2-1-18)

动作不停。右脚提离地面,随即左脚全脚着地,右脚离地面 约提到踝骨的高度,用力下踏跺脚。(图2-1-19)

动作不停。左脚向前方迈出一步,左腿微屈膝,上身向左侧 抒转;同时,右手由下向右侧、向上转环摆动到头顶上;左臂平 举伸直,与左肩齐平,由掌变成勾子手,勾尖朝下;目视后侧。 (图 2-1-20)

 

【要领】

所有动作要连贯,中间不可有停顿,基本匀速,只在脚 弹踢与震脚时要快于其他动作。

弹踢要快速有力,弹踢敌人的腹部、裆部等部位,腿功 好也可用作穿膛腿,击打对手的胸部或头部。

两腿下蹲时,臀部不可上撅,两肩要下沉。

向左扦转时,要用腰劲,要站稳,右脚尖要向右拧。

图片14 图片17 图片16 图片15

第十一式跑行三步

接上式。两腿微屈,用跑行步(夜行步)向前迈右脚,再迈
左脚,复迈右脚;两手的姿势不变;目视左后侧。(图2-1-21)

【要领】

重心要平稳,步幅要均匀。

快速,不可有腾空跳跃的动作。

跑行步,脚底向后要翻转亮底,腰要下塌。

第十二式弓步刨打

接上式。右腿屈膝半 蹲,左腿挺膝蹬直成右弓 步;同时,左手从左侧向头 前、从上向下刨,刨摆在胸 前,屈肘平举,掌心朝下;

随即右手握拳,由肋部旋转 向前冲打,拳心朝下;目视 右侧。(图2-1-22)

图片19 图片18

第十三式左右圈手、金鸡独立

接上式。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并步;同时,右手变成勾子 手,由身体右侧后部向上、向前绕环摆动,停在身体右侧,离身 体约一拳左右距离。(图2-1-23)

动作不停。两腿屈膝下蹲;同时,左手变柳叶掌,由身体左 侧前方向前、向上、向下、再向前屈肘前伸上举。(图2-1-24) 动作继续。左手上举的同时,站立并将左脚提起,左脚屈 膝提起,绷脚面,脚尖向下垂;左手平斜上举在身体左侧前方, 肘微屈,指尖上翘,指尖不超过嘴;右手变成勾子手,从身体 右侧斜向后方伸出,勾尖朝下;右腿直立;目视左手方向。 (图 2-1-25)

【要领】

圈手的绕环摆动成圆圈势。

由于快速变成金鸡独立势,要移重心,要站稳,不可引起支撑的右脚动或左右摇摆。

圈手、下蹲、独立势,是用左手勾挑其对手攻击自己下 盘的腿脚的动作。

图片20

第十四式进步截肘

接上式。左腿向左侧落地并迈一步;同时,左手五指卷屈抓 握。(图 2-1-26)

动作不停。左转身,上右步,两腿屈膝坐平,两脚平行,脚 尖朝前成马步;同时,右手变拳,由上向下劈砸,拳心朝上;左 手用掌托住右拳,拳心向上,两臂两肘,收放在胸前;目视前 方。(图 2-1-27)

【要领】

左脚落地迈出一步与勾手同时完成。勾手势左手顺转体 握住对手的手腕要紧。

上右步成马步与截肘同时完成。

截肘是肘部擒拿法,当敌人以左直冲拳进攻时,我以左 手刁拿或拍按其拳或腕关节,同时以右手或右前臂截其肘关节。

第十五式马步挑打

接上式。右转身,两脚碾地,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直 成右弓步;同时,左臂屈肘向上横架;右手握拳收到腰间。(图 2-1-28)

动作不停。左转身,两脚碾地,两腿屈膝坐平,两脚平行, 脚尖朝前成马步;同时,左臂屈肘收回腰间;右拳由右腰间向前 冲打,拳心朝下;目视右侧。(图2-1-29)

【要领】

弓步时两脚不可有掀脚和拔跟的现象,两脚均须踏实。

图片21

第十六式反臂捶

接上式。撤右脚,右转回身,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右拳 反身劈砸。(图2-1-30)

【要领】

劈砸的着力点在拳背(轮)一侧的前臂尺骨。

图片22

第十七式弓步刨打

接上式。左拳变掌,从左腰间向头前,从上向下绕环刨,刨 摆在胸前,屈肘平举,掌心朝下;同时,右手握拳屈肘,抱放于 肋部,当手掌下刨到右侧平胸时,右拳向前旋转直臂冲打;目视 右侧。(图2-1-31)

图片23

第十八式返身双臂砸

接上式。左转身,向后坐身,右腿屈膝半蹲,全脚着地踏 实,左腿微屈膝,膝部向上弓起,脚跟提起,脚尖虚点地面成左 虚步;同时,两手握拳,一起从后向上、向前绕环,当摆到前方 时,左臂屈肘,拳心朝上,收抱于左腰间;右拳在体前平举前伸,拳心朝上;目视拳前方。(图2-1-32)

【要领】

虚步要挺胸立腰,重心移于右腿,虚实分清。

右臂前伸要微低于嘴。

劈是由上向下快速挥击,砸是屈臂由上向下砸击,以拳 背着力。双臂劈砸要同时,不可有先后之势。

图片25

第十九式怀搋日月行步前进

接上式。左虚步的左腿屈膝向前伸直,脚尖勾起,向前猛力 蹬击;两手臂姿势不变。(图2-1-33)

动作不停。左腿踢后落地向前迈出一步,而后右腿向前迈一 步,左腿再向前迈一步成行步;两手臂姿势仍不变。目视右臂方 向。(图 2-1—34)

【要领】

蹬腿时力达脚跟,前蹬时上身正直。

行步时,全身为一整体,力要整,先踢而后迈步行。

行步时要平稳,步幅均匀,不可有腾空动作。

图片26

第二十式箭步马步挑打

接上式。行步时左脚落地间, 向前蹬跳越过右脚成箭步, 两脚落地开步站立,两腿屈 膝半蹲,大腿坐平,两脚平 行,脚尖朝前成马步;同 时,右转身;左拳变掌,向 前未伸直时,左前臂突然内 旋,掌心转下,向前翻转成 横掌击出;右手变柳叶掌,掌心朝上,向头顶绕摆上举 直立;目视左臂方向。(图 2-1-35)

【要领】

箭步应保持平衡,要快速轻灵。

马步要挺胸立腰,并要稳固。

横掌击出是在腋掌基础上翻转成横掌的,在腋掌时,翻 掌不可大于一掌距离。

横掌是掌沿向前,以腰发力,力达掌沿。

图片27

第二十一式抽身仆腿

接上式。身体向右坐,右腿屈膝下蹲,脚掌踏实,左腿挺膝 伸直平仆地面,左脚踏实,脚尖内扣成仆步;同时,左手成柳叶 掌,立放在左脚的脚面上;右手也成柳叶掌,掌心朝上,收落在 右胸面;目视左侧。(图2-1-36)

【要领】

 

仆步要求挺胸立腰,但该势要求上身向左倾,臀部不可 撅起。

两臂向左右捩开,力达掌端。

图片28

第二十二式金刚托塔

接上式。起身,左脚尖外展,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蹬直 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柳叶掌由下向上托起,掌心朝上;左手柳 叶掌姿势不变;目视左侧。(图2-1-37)

第二十三式足弹正跺

接上式。身体向左转,右腿速屈膝提于体前,脚面绷平,脚 尖朝下;同时,右掌由左臂肘下向前穿击;随即右腿向前猛力弹 踢。(图 2-1-38)

动作不停。再向左转体,右脚下落在左脚内侧,脚尖虚点地 面,两腿屈膝半蹲;同时,两手臂形成虎张嘴,由上向下、再向 两侧绕环摆动刨出。(图2-1-39、图2-1-40)

动作不停。右脚提离地面,提到踝骨高度,用力下踏跺脚。 (图 2-1-41)

 

动作不停。左脚向前方迈出一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 蹬直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成柳叶掌,掌心朝上,由下向左侧、 向上绕环摆动到头顶上;右臂平举伸直,高与右肩平,由掌变勾

子手,勾尖朝下;目视右侧。(图2-1-42)

【要领】

同本趟第十式要领。

图片30 图片29 图片32 图片31

第二十四式跑行两步

接上式。两手姿势不变; 左脚从右脚后侧向左迈出一 步成行步;目视右侧。(图 2-1-43)

【要领】

跑行步要快速灵活。 实际该跑行步为“倒行步” 步法,其中有盖步的步法。

其他要领阅本趟第 十一式要领。

第二+五式回身玉龙献爪

接上式。向右回身,重心右 移,右料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 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在体前 做大绕环,即由后向下、向前、

向上、再向后抓,掌心朝下;左 臂与左腿平行直伸。(图2-1-44)

动作不停。右转身,左脚向右 前方迈一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 挺膝蹬直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捋 抓;随即右臂向后绕转,再向上、

向下直打,拳心朝后,右拳与左脚的脚尖平行,右拳与左脚相离 一拳远;左臂伸直向后斜举,拳心朝上,头上抬,目视前方。 (图 2-1-45、图 2-1-46)

【要领】

回身、抡右臂、成右弓步等动作要同时完成。

转身上步、左弓步、直打等动作也要同时完成。

向下直打,用力短促,力达拳面。抬头向前看。当然实 战中是平直向前打击,也要力达拳顶。

图片33

第二十六式撕袍掳带

接前式。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右拳由下向前、向上、 向后再向前绕环摆动,在摆动中,右拳变掌,抓握后掳;左手握 拳,由后向前屈肘冲打,拳心朝下。(图2-1-47)

动作不停。右脚落地之时,左脚随之向前摆起,随即右脚蹬 地跳起,身体悬空,在空中,右脚向上直踢;在左脚摆起时,右 拳向前直臂冲打,拳心朝下;右脚踢出之时,左拳向前直臂冲 打;而后右腿屈膝提起,绷脚面,脚尖下垂,左腿蹬直成独立姿 势;左臂仍然伸直前伸,右臂屈肘收抱于右腰间;目视左拳方 向。(图 2—1-48—图 2-1-50)

【要领】

该势为抓掳对手衣服向怀里上引斜拉。

两手撕袍掳带动作要快速、敏捷,上身要向前冲(古时人所多穿长袍或有腰带,故借势斯掳)。这样还起着空中踢脚的 借助力量,能快速借冲力而高跃。

空中踢脚时,两臂伸直前冲打不但是手脚并用,还起着 平衡作用。

图片35 图片34 图片36

第二+七式怀中抱月

接上式。向右转身,右脚迈 出一步,两腿屈膝坐平,两脚平 行,脚尖朝前成马步;同时,两 手均变成柳叶掌,右手从身体左 侧向上、向右,屈肘停抱在身体 前,离肚胳约2寸,手心朝上; 左手由身体左侧向下屈肘,也停 抱在身体前,离胸约2寸,手心 朝下,两手心相对;目视右侧。 (图 2-1-51)

【要领】

该势两手左上右下,手心相对,好似两手抱着月亮,有 托与压作用。

右手臂在外圈,左手臂在里圈,各向左右绕环转摆,靠 近身体,转摆幅度相同。沿圆周的着力是处处相等的。

马步与抱月同时完成,脚停手停。马步要平膝胯,呈方裆。

第二十八式海底捞月

接上式。重心右移,向右拧身,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 蹬直成右弓步;同时,两手臂向前伸出抓握;目视右侧。(图 2-1—52)

 

【要领】

两手臂前伸抓握时,要向前探身。

该势好似从水中把月亮捞起来一样,双手要前后均匀舒展进行。

图片37

第二+九式顺风扯旗

接上式。重心左移起身,左腿挺膝站立,右腿屈膝上提,绷 脚面,脚尖下垂成独立势;同时,两臂上举,而后右拳由上向左 胸部下落停抱之,拳心向里扣;左臂贴左耳旁上举,拳心朝前; 目视右侧。(图2-1-53)

 

【要领】

独立势要站稳,不要摇晃不定或左右移步,达到“站如钉”的状态。

两拳可化开对手攻来的手,提膝的腿下落可用脚踏击, 也可踢腿,用脚击对手裆和腹部。

图片38

第三十式夜叉探海

打,两手握拳,拳眼相对;目视右侧。(图2-1-54)

【要领】

右脚下落之时,两臂屈肘,收抱于两肋间。

成右弓步时,两手握拳向前冲出。

两臂伸直时,两拳以旋转之势向前冲打,身体要顺,左臂在头上。

图片39

第三十一式左金铰剪

接上式。起身,右腿微屈膝,左脚向前迈出一步,随即右脚 从左脚后侧伸直插出成插步;同时,两手握拳,向后、向上、再 向前绕环劈砸,两拳眼朝上;头向左转,身体向左扭转;目视两 拳方向。(图2-1-55)

【要领】

两臂劈砸后,左臂伸直与肩齐平,右臂屈肘,好似拉弓 射箭一样,因此,要顺胯。

该势可以是下盘招法,两腿可做顺时或逆时针铰剪,也就是上劈下剪,类似插步。

图片40

第三十二式翻身劈打

接上式。右后转身,向前迈右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蹬 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拳从右后向上、向前绕环劈砸,拳心朝下; 随即左拳收抱于左腰间,头向右移;目视右侧。(图2-1-56)

图片41

第三十三式弓步刨打

动作与要点均同本趟第十七式。(图2-1-57)

图片42

第三十四式回身挑打势

接上式。右臂屈肘回抽,右拳收抱于右腰间,拳心朝上;同 时,重心下降,右腿屈肘下蹲,左腿挺膝伸直平仆地面,全脚踏 实,脚尖内扣成左仆步。(图2-1-58)

动作不停。左掌掌心朝下,由右腋下向裆部下落,离地面约 一寸向前摩移到左小腿部,接着左掌上挑;同时身体随手上挑时 前移立起,右脚向左脚靠拢并步。(图2-1-59)

动作不停。左掌上挑到面前,由掌变拳,向左腰间绕摆,而 后收抱于左腰间;同时,右拳用力螺旋形由右腰间向前冲打,拳 心朝下;目视右侧。(图2-1-60)

【要领】

上挑、身体移站立要协调一致,身立、直挺胸、张目。

并步、挑打要同时完成。

图片43 图片44

第三十五式退步马步

接上式。右转身,右脚向右后撤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 步;同时,右拳变掌,贴身由前向下、向后、再向上绕环,摆放 到头顶,掌心朝上;左拳由左腰间以螺旋劲向左冲打,拳心朝 下;目视左侧。(图2-1-61)

 

【要领】

成马步,要成方裆,平膝跨,腰挺直。右臂绕转、左冲 拳要求与马步同时完成。

变势要灵活快速,冲打有力。

第三十六式收势

接上式。左腿向右腿靠拢,身体直立成并步.;同时,两臂贴 耳上举,拳心在头顶上相对。(图2-1-62)

动作不停。右脚向后撤半步,随即左脚也后撤,与右脚并 齐;同时,两臂由上经体前向下落,掌心向里,收放于身体两 侧,成自然站立姿态;目视前方。回到起势位置。(图2-1-63)

图片45

第二节金刚拳第二趟

【歌诀】

青龙出水显双角,左右盘旋势法高。 退步需换打虎势,冲天炮贯打英豪。 虎抱头令人莫测,中平拳前后逢圆。 靠山肘神鬼害怕,钻山势虎跳山涧。 盖莽三掌随身变,龙腾虎跃双起脚。 落翻引手步法高,反背捶怎能相饶。

第一式预备势

动作与要领均同第一趟第一式。(图2-2-1)

图片46

第二式穿手势

动作与要领均同第一趟第二式。(图2-2-2—图2-2-4)

图片47 图片48

第三式进步栽捶

动作与要领均同第一趟第三式。(图2-2-5—图2-2-7)

图片50 图片49

第四式震脚抱拳仆步挑掌并步冲拳

接上式。右脚提离地面,约提到踝骨高度,在两脚之间用力 下踏震脚,随即左脚迅速提起,左脚靠近右腿踝骨处;同时,左 右臂屈肘平举在腹前,左下右上,拳心朝上成抱拳;目视左侧。 (图 2-2-8)

图片51

动作不停。右腿屈膝下蹲,左腿向左侧挺膝伸直仆地面成 左仆步;同时,右拳由腹前抽抱于右腰间,拳心朝上。(图 2-2-9)

动作不停。左拳变掌,掌心朝下,由腹前向裆部下落,离地 面约一寸向前摩移到左小腿部,接着左掌上挑成挑掌;随即身体 随手上挑时前移立起,右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上动不停。左掌 上挑到面前,由掌变拳,向左腰间绕摆,而后收抱于左腰间;同 时,右拳用力螺旋形由右腰间向前冲打,拳心朝下;目视右侧。 (图 2—2-10)

图片52

【要领】

震脚、抱拳动作要同时完成。

震脚、抱拳完成后,微停顿即做仆步和挑掌动作。

震脚动作可分为进攻性的格斗和演练两种。进攻性格斗 是跺踏对方脚背等部位;演练是发力助威。

冲拳包括前冲拳、上冲拳、侧冲拳、下冲拳等,要力达 拳面。

第五式退步马步

动作与要领均同第一趟第三十五式。(图2-2-11)

图片53

第六式青龙出水

接上式。起身,左脚抽收于右脚前成左虚步;同时,两臂在 体前交叉上挑。(图2-2-12)

动作不停。身体向右拧转,左脚跟外转,右脚跟里转;同 时,两臂向左右分开绕环收抱于两肋间;随即迈左步,右步随即 并与左脚内侧;继之两臂伸直,立掌向前方拍击,成顺水推舟 势。(图 2-2-13)

【要领】

左右弓步的变换要快速,并与两臂绕摆动作协调一致。

两臂绕摆动作肩关节要放松,绕环要快速。

图片54

第七式抽身仆腿

接上式。身体向右后侧坐,右腿屈膝下蹲,脚掌踏实,左腿 挺膝伸直平仆地面,全脚踏实,足尖里扣成左仆步;同时,两掌 变捋手,随即掌变拳,拳心朝上,左拳靠近左小腿,右拳下落靠 左前臂;目视左侧。(图2-2-14)

图片55

【要领】

上身尽量向左侧探倾,但要防止臀部撅起。

两臂向左右捥开,力达拳面。

第八式箭步仆腿劈砸势

接上式。起身微蹲,右脚提起向左脚左侧,由左脚前侧跳越 落地,随即提起左脚,从右脚后侧向左侧跳越成箭步,两脚落地 仍然恢复左仆腿势的步法;同时,两臂由左前向下、向右后、再 向上、向左前绕环抡摆劈砸,两臂仍然放置在左小腿和裆部位 置。目视左侧。(图2-2-15)

【要领】

箭步不必腾空过高,落地要轻。

两臂绕环抡摆劈砸要与仆腿配合协调。

绕环劈砸之势要力达拳面。

图片56

第九式左夜叉探海

接上式。重心向左移,并向左探身,左腿屈膝半蹲,右腿 挺膝蹬地成左弓步;同时两臂从耳后向前方贯打,两拳眼相 对。(图 2-2-16)

图片57

第十式抽身仆腿

动作时抽身后坐仆 腿;两拳心向上、向后拉 开,平置于小腿与裆部。 (图 2-2-17)

图片58

第十一式颠换迎面劈砸

接上式。身体向左移站立,右脚提离地面,在两脚之间用力 下踏,左脚迅速提脚,使左脚靠近右腿踝骨处震脚;同时,两臂 屈肘收拢,在腹前抱拳,拳心朝上,右拳在上,左拳在下,两肘 紧靠肋下。(图2-2-18)

动作不停。左腿屈膝提脚,带动右脚迅速跳起,左右脚交 换,身体随之转动180°,左脚在右脚处落地,右脚在左脚落地 时成颠换步,随即两腿分开,左腿屈膝下蹲,右腿挺膝伸直平 仆地面,全脚踏实,足尖内扣成仆步;与此同时,两臂在体前 向上、再向右侧前绕环抡摆劈砸,拳心均朝上;目视右侧。 (图 2-2-19)

【要领】

震脚、抱拳、颠换步要协调一致,一气呵成,不可有停 顿之势。

颠换步与仆腿步同样要连续,不许停顿。注意颠换步两 脚上提时,脚尖要下垂,换跳时不宜太高,翻转身体要快稳,不可左右晃动。

两臂要绕环抡圆用力劈砸,力达拳面,停住时力仍要下 钻,绝不是强弩之末。注意劈砸与仆步要同时进行。

图片59

第十二式右夜叉探海

接上式。重心向右移并向右探身,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 蹬地成右弓步;同时,两臂伸直,同时向右前方冲击,左臂在 上,由头顶耳后斜直伸击,拔左肋,压缩右肋,拳眼相对;目视 两臂所指的方向。(图2-2-20)

图 2-2-20

【要领】

仆步变右弓步时,上身前移,要使臀部收敛随身移动, 重心不能过高。

夜叉探海实际是双拳冲打,冲拳时要成螺旋形冲打。

弓步、冲拳身体要顺,左臂在上,右臂在下,此时左肋 拔开,而右肋压缩,呈左开右合之势。注意身体与两臂两腿均处 于一个侧立平面内。

第十三式刁手穿掌退步

接上式。右手由拳变掌,五指卷曲抓握,随即向怀里上引斜 拉。继之,左手由拳变掌,五指并拢,左掌沿右前臂向右手掌心 穿出;同时,右腿向后退一步。(图2-2-21)。

动作不停。左掌继续前穿而右掌抹着左臂外侧;当抹到左肘 时,左脚向后退一步,右脚继续向后退一步;右掌已撤抹到裆 部,右脚着地踏实;同时,右臂由裆部向右外摆动,左臂向左侧 前方平伸;目视左侧。(图2-2-22)

图片60

【要领】

刁手是抓握来敌之手臂向怀里斜抽拉之力。

穿掌要力贯指尖。穿掌出手的不同方位有不同名称:向 前穿为“前穿掌”;向上穿为“上穿掌”;向侧穿击为“侧穿掌”; 向后穿为“后穿掌”。当然还可以分仰、俯、侧、立之掌。

退步是连续不停顿地后撤三步,即右一左一右。此种步法,古时的名称为“随步”,是指连续的退、撤、退之步法。同 时,前穿之手要有力,随步要迅速,腰要坐胫要实,脚不离地拖 抹,目视前方对手。注意,此为退守中的进攻。

 

浏览3,17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