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形式是在别人的帮助下使肌肉伸展和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大。其相对 于主动形式来说,效果要差些,尤其被动的静力性练习更是这样。但它却可 以达到更大的被动柔韧性指标,进而又决定主动柔韧性的指标,因此,在训 练过程中两者须兼而有之。

被动形式练习的主要方法有:

(一)肩部练习

利用肋木压肩时,可由另一人骑坐,或手按、脚踏在练习者的背上或肩 部,有节奏或静止地给以助力。

(二) 腿部练习

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扳腿,如正扳腿、侧扳腿、后扳腿等。

(三) 腰部练习

腰部练习主要有“压桥”等方法。

(四) 髋部练习

髋部练习可采用各种形式的按、踩方法。如:练习者在进行劈叉时,教 练员可脚踩或用手按压练习者的髋部。

三、发展柔韧素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根据南拳运动的特点,发展柔韧素质要注意全面性,尤其要注重下 肢柔韧素质的练习。同时要控制好柔靭性的发展水平,虽然南拳技术对柔韧 性有较高的要求,但超过关节的解剖学结构限度的灵活性,也就是过分地发 展柔钿性会导致关节和韧带的变形,影响关节结构的牢固性。某些部位柔韧 性的过分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运动员的体态。

柔韧性练习要经常进行,要持之以恒。柔軔素质较其他素质容易发 展,也容易消退,因此,柔韧性的训练要经常进行。可安排在课前准备活动 时、基本训练部分的结束阶段或课后进行。另外,在其他练习之间的休息间 歇,特别是力量练习和速度练习之间的休息间歇进行也可以收到良好的训练 效果。

随着柔韧性水平的提高,应逐步加大练习幅度,但不能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在同伴帮助下进行被动性练习时更应谨慎,以避免肌 肉、韧带拉伤。

在进行柔韧性练习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肌肉伸展性与肌肉的温 度有关,通过准备活动,提高肌肉的温度,降低肌肉内部的黏滞性,有利于 柔韧性的发展。

第五章南拳教学

南拳运动的教学主要涉及教学原则和教学特点,教学阶段和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及其运用等内容,本章将分别阐述。

第一节南拳教学的原则和特点

一、南拳教学的基本原则

南拳教学的原则基本上遵循一般体育教学原则,同时根据武术教学的一 般教学规律,从实际出发,具体有以下五点: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

直观与思维相结合。

系统性与专题性教学相结合。

严格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巩固提高与训练相结合。

二、南拳教学的特点

在上述教学原则下,南拳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使南拳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民族特色。还须注意武术教学的基本特点,概括 起来有如下四点:

(一) 以拳术套路为基础,基本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拳术套路是器械套路的基础,学习器械前必须先学习拳术。学习任何套 路都须练好基本功,不论学生水平如何,教学中都不能忽视基本功的练习。 抓好基本功的练习对套路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 重视直观,以演示领做为主

南拳教学涉及的问题很多。首先是动作多,方向多变,又不对称,比较 难记;其次是动作之间的衔接变化比较复杂,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也比较 多(外形有手、眼、身、步的配合,内有精神、气、意、劲的统一,内外合 一);此外,动作贯串起来后,节奏变化不同,各类套路的技法特点、演练风格各异……以上种种都给学生学习和掌握套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除采取常规的示范以外,应特别注重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除教 师示范外,还应借助录像、图片、观摩等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的领做示范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模仿、观察动作,是武术教学的主要手段之

一。同时还应强化动作名称记忆,使学生尽快学会并掌握动作要领。

(三) 强化攻防技击特点,突出劲力

武术套路是由若干个具有攻防技击含义的动作有机连接而成的。要使动 作达到规范要求,必须强调对攻防方法的分析。通过攻防技击的示范和分 解,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动作的起止点、运行路线、着力点,从而加速对动作 的掌握;同时还必须突出劲力要求,如果仅懂法而无力,其法则虚,表现不 出武术的技击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动作路线和方法后,就应 强调招式的速度和力量,经过反复的练习,逐步达到劲足力顺。

(四) 强调内外兼修,突出不同拳种的风格

武术“内外合一”的特点,决定了任何武术动作与套路的学习都必须形 神兼备,并通过外形动作把内在的精、气、神表现出来,强调内外联系、内 行于外,达到筑其内、强其外。

鉴于武术内容丰富,各类拳术器械动作的规范、演绎技巧、劲道运动方 式、节奏变化等差异很大,在教学中必须抓住不同拳术和器械的风格,才能 使学生掌握各类拳术、器械的演练技巧。

第二节南拳教学的阶段和教学步骤

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教学原则和武术技术动作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 学,能使学生有顺序地、连贯地、系统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

一、武术阶段的划分

第一阶段:基础教学阶段。进行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动作组合和 基础套路的教学。基础教学一般以长拳类的拳术为基础,要求学会动作,明 确动作的规格,掌握练习方法,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适应能力。

第二阶段:在巩固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刀、枪、剑、棍等器 械套路,掌握其动作方法、技法、特点等。

第三阶段:学习不同风格的传统拳术和器械套路,同时还要学会有代表 性的对练套路以及散打技术。理论传授同步跟进,以扩大知识面和指导技术 的提高。

第四阶段: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技术特点,发挥所长,选择项目进行训练提高。

划分阶段是为了便于确定各个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在教学实践 中,每个阶段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

二、南拳技术的教学步骤

南拳由多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包含着方向路线、架势结构、劲力方 法、停歇顿挫、意气、神韵等要素。教学中应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生理学规 律,使学生有层次地掌握动作的完整性。从初学到熟练掌握动作,一般可分 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初型概念期。即粗略地掌握动作。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 和讲解,给学生建立动作的初步概念。在教师缓慢的领做、简练的讲解指导 下,使学生弄清动作方向、路线的来龙去脉。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学生未具 专项素质,缺乏控制能力,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联系中往往 顾此失彼,动作紧张、僵硬不协调,并会产生多余的动作。因此,教学中对 学生的动作不必苛求,不要过分强调动作路线方向的注意力,转移中枢的控 制系统,从而降低兴奋性,影响教学效果。

第二步:基本成型期。学生在弄清了动作方向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要 求掌握动作势式,步行要准确、工整。这一步要求教师的示范、领做要由缓 慢变为较正常的速度。在练习过程中逐步要求手、眼、身、步变化部位准 确,强调动作的细节和静止时架势与步行的工整。通过教师的反复讲解、示 范,使学生领会动作要领,体会动作变化的细节,反复练习,克服紧张、僵 硬、不协调等反应。但是就定型而论,这个阶段定型的技能是不巩固的,遇 到新的刺激就会出现错误,甚至已经建立起来的动作概念也会消失,所以教 学中教师应不断强化信息,严格要求,使正确的动作逐步成型巩固。

第三步:连贯定型期。要求学生将已掌握的动作贯串完整。教学中教师 的示范不再是呆板地分解动作,而是进行充满生气的连贯完整的动作示范, 要求学生连贯、协调、完整,强调动作转换的细节,提高自控能力。

第四步:内外求整期。这一步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动作的劲力、作用、性 质的分析,进一步阐明精神、意气与形体动作怎样结合,在教师指导下使学 生体会“形神兼备” “内外合一”的演练技巧,领会武术动作的特点和套路 演练的风格,突出武术的特点。

第五步:巩固定型期。经过反复的练习,将前四个步骤所掌握的动作逐 步巩固。这个阶段对练习要有明确的要求,抓住主要环节,及时纠正错误, 使学生大脑皮层的暂时联系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但在 练习中不必面面俱到、要求过高。武术动作技术包含的因素多,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素质水平侧重要求。

浏览91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