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咏春拳中,“不动肘”主要是针对防守而言,当然也并不是说在防御或格 挡敌方的攻击之时自己的肘部是完全不动的,而是肘部几乎不动或者应尽量少 动,仅用手或前臂的动作来完成防御,以避免因自己手臂的防御动作过大而暴露 自己的“软肋”,被对方攻击。

所有拳术中的“摆桩法”或“戒备势”都是防护最严密的姿势,一旦发出攻 击或防御动作过大时,势必会影响你的手臂对要害部位的防护,对手就会乘虚而 入,所以说防守动作应恰到好处,肘部尽量不要做幅度较大的动作。当然,“不

动肘”最好能和咏春拳的其他要诀结合起来运用,例如配合“四门”原理运用可 称得上是完美组合。根据“不动肘”原理,手臂及双手的活动范围以“上至眉 毛,下至大腿水平线,左右以两肩宽”为限度,在此标准内所构成的“长方形” 肘部可发挥出最高效能。

“不动肘’原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 以肘部为转轴,用手臂去进行防御。就是以肘关节为转轴,用手小臂 去做恰如其分的防御动作,这样既可以避免自身动作过大,又可以使手臂动作精 简从而迅速完成防御动作。



  • 肘部不动本身就是对胸腹部的最佳保护。因为肘部不动或者说肘部屈 曲可用来有效地保护与封闭身体的诸多要害部位,如肋、胸、腰等,同时手及手 臂还可快速地格挡对手的攻击动作。



  • 肘部不动的“台风眼”作用。咏春拳中的“不动肘”原理就同台风的 原理一样,台风的风眼通常是静止的,但其外围却具有极其强大的破坏力,不动 肘的原理即以肘部为中心,而手及手臂则可以做任何方向与角度的动作,并由此 产生极大的打击力。肘部几乎是始终不动,肘部与身体的间隔差不多有10厘米。 当然,肘部虽然不动而作为活动的轴心,却不是僵化的,它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 部运动的有效装置,例如手与腕一旦无法控制对手的动作时,肘部可以作为辅助 力量来协助手或腕化解对手的劲道与压力。



  • 肘部不动还可保持咏春拳独有的“肘底劲”的优势而使手部强劲有力 地攻出。也就是攻击时直接以肘部为动力并从“中线”上果断攻出,用短促的“瞬间爆炸力”去重创对手或击打目标。短桥寸劲原则

    咏春拳是一种典型的近战拳术,它提倡以短、 快、脆、狠的动作于瞬间击倒或重创对手。正因为 它的动作短快,所以出招迅速突然,所用的时间极 短,因此对手极难防御。一种从50厘米以外攻来的 拳法,一种从20厘米外攻来的拳法,哪种更容易防 守一些?毫无疑问是前者,因为它的运动轨迹较 长,你有足够的时间对此做出有效的反应,这样你 就知道咏春拳运用“短小”或“短快”招术的秘密 了吧!它就是为了让对手难以防御而专门设计的一 种拳术。

    很多人会问如果距离短,它发出拳法的力道不 是相对小一些吗?产生这种疑问是因为大家对咏春 拳不够了解,因为武术中的劲力大体上可分为两 种:一种是快速的短劲,也就是发拳前后时间短、 速度快、穿透力极强,类似于压缩的弹簧突然弹出 时的劲力,这种劲启动的时间短,对手极难察觉, 也就不容易防范;另一种则是以腰、腿、胯、肩节 节相推顺势涌出的劲力,这种劲运行的距离较长, 分量也很重,叫“长劲”。不过咏春拳主张运用的 是“能人里透内”的具有“震荡力”的极强的短 劲,无论是截拳道的李小龙,还是在海外有数千家 咏春分馆的梁挺博士,都以超强的“寸劲拳”而著 名。同时,在实战中运用“寸劲”还有一大优点, 那就是一旦攻击落空时不易影响自身的重心平衡。



    肾气归元气功是韦玉笙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自身练功的实 践而创立的。咏春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法,也拥有自己的气功练习方法。咏春 气功是简单而实效的。肾气归元功法,就是咏春的养生气功。

    咏春拳中之所以要练习肾气归元功,是因为“先天真气为肾,后天真气为 脾”。根据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人体中先天的真气,是秉承自父母而得,是人体 先天固有的,而后天之真气则是通过呼吸、锻炼与饮食所得来的,但是无论是先 天所得的还是后天所得到的真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在体育锻炼中都不可避免 地会消耗一部分真气,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像其他气功那样把呼吸压 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需固守丹田。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 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 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 到充分的调理。

    肾气归元功是通过意识与意念对肢体的引导来完成整个动作的训练,因为意 念是用来指挥人的外在动作的,而外在动作又是用来表现意念的。如果没有意念 则难以形成为动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外在动作,则意念又会无所依托。所以整个 肾气归元功的练习就是意念与外在动作合而为一、相辅相成的。

    肾气归元功既然作为气功中的一种,就必然会涉及到气,而“气为血之师, 气行则血行”,但无论怎样运行,仍是要由意念来引导的,例如“意守丹田”, 就是“意念”所为,是用意念将口鼻呼吸之气引导于丹田中的,这就总结出一个 概念一一 “以意领气”,也就是通过意识与意念来引导气在体内的运行。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 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需 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人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

    要想使肾气归元功在习练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咏春拳的肾气归元 功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练功时间:肾气归元功法最佳练习时间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 上11时。这段时间练习可以促使肾纳内气,促进心肾相交,滋养五脏六腑,起 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当然,在早晨或其余时间练功亦可, 无任何副作用。

    练功环境:最宜空气清新、人少寂静的地方,避免日光照射和冷风吹 袭,避免中暑或感染风寒。

    在此功锻炼期间要节制性生活。房事过度会影响肾功能的正常运作。

    饮酒不要过量,要少饮。酒醉可使气乱,少饮却能助气。

    不要动怒,怒火伤肝,会发生气逆,有害身体。

    在练功中不要讲话。

    —般三个月内腰后命门有温热感觉,由点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 追求,要顺其自然,而不要刻意追求。

    巧坟妙防从短制长

    许多武术练习者都喜欢用腿,因为腿的打击力度和攻击力都较手强,特别是近 年来风头正劲的泰拳。泰拳最强有力的攻击武器是如钢铁般坚硬的腿技,其次才是 膝技和肘技。而咏春拳实用的攻防技术能巧妙地化解腿技。

    咏春拳主张防守好自身的中心线迫使对方采取较长的路线进行攻击,这就要 求咏春拳练习者训练眼睛去观察对手的膝关节,并以此来判断其踢击的线路以及 企图踢到的目标。最佳办法就是快速移离对方的踢击路线并迅速反击或截击,尽 可能让对方踢击的运动偏离目标并迫使其露出破绽,紧接着踢击对方的支撑腿, 从而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缩小与对方的距离,同时移到他进攻手臂的外侧进行' 反击,让对方进攻不成,反而处于被动防守的地步。

     

     

    根据物理上的规律,物体向确定的方向运动时间越长,那么要改变它的运动 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踢击攻击力虽然很强猛,但是因为其相对应的攻击路线 也延长了,无形中也延长了攻击距离。面对踢击时,首先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和迅 速判断,这样就能及时地确定对手将如何攻击,其次是迅速截击或反击对手。

    咏春拳还教会练习者观察对手的肘,并以此来判断对方上肢攻击的目标,并 用掌击对方肘部来格挡,这是因为肘的运动指示出整个上肢的运动,而上肢不可 能在没有肘随着移动的情况下运动。膝关节相对于腿恰如肘相对于胳膊。两点之 间直线距离是最短的,此时应当保持好并对付好最急迫的威胁。直线攻击,即从 中心线(和对手身体中心的连线)攻击,必须抵挡住这种最短线路的攻击,而且 正面防守也易于实现,这时一般的对手必须想办法绕过防守。任何时刻,只要奋 力使其攻击偏斜,稍稍改变其原来的攻击路线,但不要阻止其进攻,如果阻止了 '* 对方的踢击,对方就处于一种能再次迅速发动攻击的状态。显而易见,让对方踢 击的腿保持运动并尽可能发现其弱点是非常重要的。控制住对手的攻击侧上肢, 可破坏对方的平衡,而对手很难再次发动进攻。




 

 

浏览54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