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林中,枪被誉为“百器之王”。俗语说“枪扎一条线”,要求扎出平 直,即所谓“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防”。武术界的枪法以拦、拿、 扎为主,兼有劈、崩、挑、拨、带、拉、圈、架诸法。唐末名将王彦章擅使 铁枪,人称“王铁枪”。宋代名将岳飞、杨再兴均是枪术名家。南宋时,山东 潍州(今莱州市)人杨四娘以枪法纵横南北,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 敌手”。明末清初,峨眉枪法又曾冠绝一时。清咸丰年间,江苏无锡人陶某善 枪,人称“陶家枪”,不料竟败于无锡守备蒋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蒋志 善持枪起舞,“闪闪成白光”,犹如直径数丈的车轮在飞转。蒋志善令陶某向 他泼水,谁知竟水泼不进,反弹如雨,将陶某全身淋湿,而蒋志善身上毫无 水迹。
戈
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既能钩又可琢。据推断它应当由镰刀一类的 农用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的石戈,其援和内的分界尚不明显。 进人青铜时代后,戈类兵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商周时期盛行的青铜戈,在形 制构造上已相对完整。全戈由横装的戈头、柄和铜蹲撙构成。戈头由“援”、 “内”、“胡”=部分构成。援是横出的杀伤部位,由上下两刃向前弧收成尖 锋,用以钩啄敌人。内在援的后尾,其上有穿绳缚祕(即戈的柄)用的孔, 称作“穿”。援和内之间设“阑”,并在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也有 穿,胡越长穿越多,祕和戈缚绑得也越牢固。撙蹲安在祕的尾端,可以使戈 插在地上不致偏斜。
《周礼•考工记•冶氏》规定了戈的各部构造数据:“冶氏为杀氏。刃长 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戈广(宽度)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即戈的宽度为二寸,其内为四寸,胡为六寸,援为八寸。通常的戈,祕长六 尺六寸,重一斤十四两(古代十六两为一斤)。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装备
步兵。
商周时代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战,而车战 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也难以在交
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 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 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 效。因此善于啄杀的戈就 成了当然的主力。
到了春秋战国之交,
战争规模日益升级,战场 也不再局限于平原。以赵战国晚期出现了一种刺、援合体的“卜”字 戟。这是一种刺、援合铸的钢铁戟头。由于取消了 青铜戈类兵器传统的后内,故成为“卜”字形。到 了西汉,“卜”字形钢铁戟是步骑兵装备的主要格 戟
斗兵器。到西汉末,“卜”字形戟的形制又发生了变化,侧出的小枝渐次向上 弯曲,东汉以后则变为硬折向上,从而更增强了前刺的功能。至于原有的勾、 琢功能,则随着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同时在中国南方的吴、越、楚地区,还流行一种独特类型的联装戟,即 在一根长柄上联装二三个无内的戈头,人们把它们称为“多戈戟”。其中较为 常见的是“二戈戟”和“三戈戟”。
不过在车战为主的时代,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
到了秦汉,随着战争方式的转变,既有矛的作用,又保留戈的特点的戟 流行起来。特别是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戟的使用相当普遍。汉朝还出现一 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 戟”。但戟也存在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由此还产生了专门针对戟的战法。 比如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 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 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遗传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因此到了东汉,
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也就是越来越像叉了。
隋唐以后,戟逐渐退出兵器行列而成为专门的仪仗用品了。明代民族英 雄于谦的《漫题屋壁》诗末两句曰:“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说明到了 这一时期,列戟已经成为官爵的象征。明清时期富户条案上的瓶中也常插银 戟,或者墙壁上挂有戟图,上画之戟,中为双月牙青龙戟,两旁斜插有单月 牙青龙戟。这都是取戟与“给”谐音,象征富贵、自给自足。
防弹背心的祖先——铠甲
铠甲是一种护身的防护甲,形似短袖衬衫和背心,最初是把一些皮带 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外部罩上件丝绒外衣,饰以压制花 纹和雕刻图案。11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鱗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 细密的铠甲所代替。
武术界对戟还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 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有青龙探爪、黑龙 人洞、懒龙翻身、乌龙摆尾等招式。
戟分为长杆单戟和短柄双戟。长戟分为方天戟(戟头两侧各有一个月牙, 杆上有戟形,如画字,朱漆为饰,故名画戟。还悬有彩绸,上系金钱,叫金 钱五色幡)、青龙戟(单侧月牙,杆上画有盘龙,朱漆为饰,悬系彩钺叫金钱 豹尾子)、蛇龙戟(戟刺为蛇形,余同青龙戟)、月牙戟、东方戟、护神戟和 戟镰、常胜戟等。短柄双戟分单月牙(练者多)、双月牙。也系有彩缨球,今
第-章冷兵器
皆系红缨。东汉末年,吕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于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 有演练者。
戟的套路分马上和步下两种。马上套路一般双手执杆,还可一手握杆, 另一手握于月牙内的铁梁上。长戟杆长于大刀,舞起来花样翻飞,谚称“剑 无缠头戟无花。”长杆单戟可左右手前后换把使用,其出之势如同戳棍,故叫 “戟扎戳势”。各派戟法差异较多,以六路戟法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贴、 靠、剁、片、钩、搂刁、提等。
斧钺
斧、钺二者形制相似,区别不大,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但由于其杀 伤力不如戈矛,在先秦时期,其实战价值就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 饰之需,作为军营中统帅权威的象征,并用于刑杀。作为仪仗用的钺,则一 直沿用到清朝末年。由于斧钺之间的实际区别并不大,经常互相混同,例如 北宋《武经总要》一书中收录的“大斧”的图像,也是弧曲阔刃而两角上 翘,看来是沿袭古代钺的形制。
如果一定要将两者相区别,那么从尺寸和用途上看,钺应该算作一种大 斧,重量也较斧更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但因形制沉重, 灵活不足,后代更多地用作礼兵器,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象征。斧则是一种 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形制上的区别是,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状铍 头者,即为钺。铍头尖锋直刃、扁茎,长约六寸,穿透力很强。且其刃部宽 阔,两角上翘,呈半月形。
就来源而言,钺就是由作为生产工具的斧演化而来。石斧的历史大约可 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 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 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象形文字的“王”字即作斧钺的形状,象形文 字“兵”字即为双手持有斧钺的形状,证明这种兵器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兵器和权力象征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磨制精细的石钺,它们体态 扁平,比普通石斧的刃阔而弧度大,两角微上翘。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的陶缸上,有这种石钺的图像。从其形体特征看,不适于砍伐林木或用于农 作,应是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由于氏族的军事领袖拥有石钺,因此后来就 成为其权威的象征。比如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这种材质的 铖在当时只可能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不可能充当实用器物。
进人青铜时代,青铜铸造的钺仍是用于劈砍的兵器,其刃部保持石钺的 特征——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但钺身较薄,多饰有雷纹,并且花纹非 常精致美观;装柄的方式与短柄戈类似,为内安秘,并在阑侧设有穿孔。商 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 量约20%。形体较小的钺是实战用的。一些形体巨大而且花纹精美的钺,则 是军中统帅的权威象征物,可以算作礼器而非兵器。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殷 墟妇好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达37.3 ~38. 5厘米,重达8.5 ~9千 克,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生前多次领兵出征,是 著名的女统帅,这两件大钺正是她的权威的象征。
周代有一种空头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 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据《六韬》记 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 铖”。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誓于牧野时,“武王左杖黄钺,右秉 白旄,以麾”。命将出征时也常赐钺,如著名的“虢季子白盘”中的铭文有 “赐用戊(钺),用政(征)……'
此外,斧钺还被用作刑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攻克商王王 宫后,“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直到汉代仍以斧钺为斩首的刑具。由于 斧钺是一种斩杀罪人的刑器,所以历史上有“斧钺之诛”的说法。
在钢铁兵器中,钺从来不是大量 装备部队的主要兵器。汉朝有一种把 铁钺和铁矛结合在一起的兵器,称为 “钺戟”。三国时,斧钺的制作受到兵 家重视。据说诸葛亮亲自督造质地优 良的,他还为此写下一篇《作斧教》
告诫诸将战斧质量好坏:“非小事也,
若临敌,败人军事矣!”视斧与刀同等 重要。晋代以后,斧钺的形制有了新 变化,其刃部加宽,柄减短,便于操 持,砍杀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样不同 有长柄斧、凤头斧等。唐宋时期,斧 钺流行军中,成千上万的军士持长斧 作战。唐朝天宝年间,大将李嗣业与 安禄山交战于香积寺,李嗣业率步卒 三千持长柄斧、陌刀阻击敌军,打败 了安禄山统率的剽悍的北方骑兵。
宋朝军队的主要敌人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骑兵。宋军在骑战中常处于 劣势,主要靠步战取胜。所以宋兵多持斧钺来抗击辽金铁骑的冲击,以临敌 制胜,南宋大将王德在一次对金将兀术的战斗中,兀术以铁骑排成强大阵营, 王看到敌人右面阵营坚固,便决定先打左面。行近敌阵时,一金将横刀跃马 而来,王德引弓射箭,一击毙敌。王德乘胜指挥兵马手持长斧排山倒海般冲 向金兵,金兵大败。由此可见长斧在对抗敌骑兵队的战斗中的巨大威力。在 古代战场上,斧作为一种实战工具一直多在城市防御战、水战中运用,用它 来砍斫敌人的攻城器具,斩截敌舰帆缆等,发挥了巨大作用。
小说演义中讲到的使用大斧出名者,有唐初的程咬金,水浒传中的急先 锋索超,皆使用长柄大斧。
斧是利用杠杆原理和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原理来运作的,舞动起来姿 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勇猛,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斧的主要 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片、砍、削、撞等。带刺、带钩的钺 法则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另多刺、钩、拨、点、追五法。由于斧和钺 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
另一种短柄斧,俗称“板斧”,通常成对使用。即《水浒传》中李逵所 用之物。清代时,江西九江某公子精于此术,曾以双板斧震慑群盗。至今香 港仍有山东螳螂派的旋风双板斧套路传世,以抡劈为主。钺也有短杆的,如 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就是一种短双器械。
最后附带说一下戚。这是一种形体较小的斧钺形兵器,故又称小钺。新 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曾出土过石制和玉制的戚。河南堰师二里头早商文化遗 址曾出土过青铜戚。这种兵器在晚商和西周前期使用较多,秦汉以后便从实 战兵器中消失。
长刀
原始的长刀除了刃平些、体窄些外,与斧钺没有多少差别。今天我们所 见到的长刀实际上是从宽体短刀再度发展而来的,就是将刀身后装上长柄。 这点可以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得到证明。不过当时的宽体 长刀只能算是一种偶然的创新,还不能算作正式兵器。到了南北朝后期,长 刀才开始流行开来。
陌刀是一种长柄两刃刀,也就是俗称的“三尖两刃刀”,为盛唐以后流行 的兵器,主要供步兵使用。这是一种极长的刀。一般的刀,其正常长度在2~ 3米之间,而陌刀往往可达3米以上。当时一些善于使用陌刀的将领所用的 刀,有的重达15斤。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当时军中专门组建有陌刀 队。通常陌刀队列阵于前端呈横向排列。进攻时通常采用密集冲锋阵形,大 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能毙伤数人,故而所向无前。
但是,过长往往意味着攻击缓慢、不便挥舞,而且作为砍击兵器,双刃 与单刃的作用区别并不大,所以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此外,这种刀 至今仍未见实物,只是从其宋代的继承者——掉刀那里,还依稀可辨其三尖 两刃的特征的。
宋官方编修的《武经总要》中列举的长柄刀有多种式样。除了掉刀以外, 还有屈刀、手刀等。与宋代人文发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 于华丽而失之实用,但这并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宋代为长刀创立 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 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 难再有新样式。
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种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 刀身窄长,也是双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传。
棍棒
棍棒是使用最早的打击兵器,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们对自然的棍棒已能进行各种简单的加工,或削尖其一端以便刺击,或在 其一端嵌以蚌壳、石片以便剖割,或在其一端安上石头以便锤击。唐代以后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棍棒。从形制上分,有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 从质地上分,有木棍、铁棍、铜棍等,以木棍最常见。
早期的木棍多以枣木制成,取其坚实沉重。后来改用白蜡杆,取其有韧 性,较轻便。
宋太祖赵匡胤是善用棍棒的开国皇帝,有人说他靠“一条杆棒打出四百 座军州'在他的推动下,宋代出现了多种棍棒,仅《武经总要》就记有七 种,棒端大多安有锋刃头部。如柯黎棒安有裹铁的头部,钩棒安有附带两个 倒钩的夹刃,抓子棒安有鸡爪形钩头,狼牙棒安有一个扎上许多狼牙钉的纺 锤形的头部。明代戚家军还曾使用过安有刀刃的棍棒。清军多使用虎头棒。
武术界的棍法以威猛快速为上,多有旋扫及舞花动作,打击空间较大, 故称“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较著名的棍法。
殳
殳是最早由棍棒演变而来的长柄打击兵器,又称杵、杖、掊、投、投。 殳首多用青铜制造。有无尖锋和有尖锋两大类。无尖锋殳首呈平顶圆筒形, 有的在顶上还带有一个铜钮。有尖锋殳首的顶端呈三棱矛状,锋部后面连接 一个铜刺球或铜箍,柄的尾端也安有一个铜刺球或铜箍,可刺可砸。商代尚 无用殳的记载。周代已将殳列为“车之五兵”之一,长约1.2丈,有的安有 金属头。战国时期,殳又被列为“步卒五兵”之一。秦始皇三号兵马俑坑出 土的殳为铜头圆筒形,筒长4. 2寸,直径6分,壁厚1分,头为多角锥体。汉 代以后,殳被淘汰。
党
镋属于罕见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坚锐如枪,称为正锋, 长约0.5米。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有三 齿、五齿和九齿几两种。镋柄长达2. 5米,尾端装有棱状铁钻,称为“蹲”。 可将柄端插于地上,以其旁侧的两股作为发射架,燃放火箭。
镋是攻防兼备的长柄兵器,既可用于击刺,又可用于架格。由于这种兵 器过于长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武备志》中说它镋制于明代后期,在闽、粤、云、贵、川、湘等地都有 使用。明代戚继光编练的步兵营都装备了长柄镋。但近年来浙江厚安县出土 的一件三齿镋说明,北宋宣和年间(1119一 1125年),方腊所率领的农民起 义军已经使用镋作兵器了。
方腊起义
北宋宣和年间,皇帝宋徽宗喜好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 派朱励等人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然后用大船运向汁 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渐江青溪及其附近地区盛产竹木漆 茶等经济作物,造作局和应奉局每年从这里强征成千上万斤的漆,其他竹 木花石的数量也极为庞大。这种沉重的负担都转嫁到小生产者和农民身上, 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曰的赤贫者身上。
方腊又名方十三,是睦州青溪县(浙江淳安)人,一说歙州(今安徽 歙县)人,雇工出身。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 的农民。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万年乡洞源里正(相当于现在 的村长)方有常家做佣工,积极联络四方百姓,准备起义。不料,他们的 秘密活动被方有常发觉,便派二子方熊向县官告发。十月初九,方腊发现 事泄,便立即在洞源村杀里正方有常一家(唯三子方庚越墙逃脱)而提前 举义。方腊集合千余人,在洞源村东方有常家的漆园召开誓师,假托“得 天符牒”,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青溪的农民闻 风响应,他利用当地秘密流行的摩尼教来组织群众,起义队伍很快便扩大 到数万人。三个月内,义军接连攻占了两浙首府杭州等地,队伍扩大到近 百万人,“东南大震”。方腊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6六州 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
当北宋最高统治者接到方腊起义军逼近杭州的消息之后,先“下诏罪 己”,宣布撤销“造作局”、“应奉局”,停运花石纲,又以童贯为江浙宣抚 使,谭镇任两浙路制置使,率领15万精兵进剿。宣和三年二月,方腊退出
第-章冷麟
杭州,由富阳、新城、桐庐、建德、青溪,时战时退,最后退守帮源。四 月二十四日,宋军从东西两面包围帮源。方腊在帮源的严家溪滩与宋军死 战。在战斗中,方腊坐骑战死,战刀丢失,最后不得不带亲信退往洞源村 东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极为隐蔽,官军无法寻找。统制 官王禀下令搜山。裨将韩世忠由方庚做向导,收买叛徒方京,才寻得方腊 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方腊和妻邵氏、子方亳、 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将辛兴宗随后赶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机 逃脱,实俘39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腊在汴京就义。
方腊被俘后,余部坚持斗争,直到次年三月才被镇压。
方腊起义失败后,宋徽宗立即恢复了苏杭“应奉局”,并在开封重新设 置了 “应奉司”,加紧搜刮“四方珍异之物”,宫殿、园林等巨大土木工程 也照旧进行。童贯则以平叛有功,加大师,被晋封楚国公。
方腊被处死后,歙县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还是很敬重这位农民起义 的领袖。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许多地名,如方腊最后坚守的洞 源石洞被称为“方腊洞”,此外安徽、浙江两省多地都有纪念方腊的方腊 洞、方腊庙等。
方腊起义是北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 王朝的统治。
其他长兵器
其他兵器还有:耙、扒、铲、叉、狼筅,都是多锋刃兵器,出现较晚, 虽然大多不是制式装备,但是也都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类似的兵器还有镋耙。镋粑 由耙头和长柄构成。钯头是用五支 箭式尖锋,插在两个月牙形铁制的 横刃上构成,两个月牙形的横刃之 间有一定的距离。耙头制成后安于 长柄上,柄尾安有金属蹲。镋耙属 于多刺锋式兵器。
耙,也写作扒,也是从农具演变而来的兵器,其头部是一个特制的腰鼓 形横木,末端安置多根短铁齿,一般称“九齿铁耙”,齿锋利如钉。耙全4米左右,重 5千克,可拍击,亦可防御,在明代抗倭战争中曾为军中 利器。
鐵•叉
叉是一种常见的兵器,古代多为猎户所用。末端分两股的,名“牛角 叉”;末端分三股的,名“三头叉”或“三角叉”,俗称“虎叉”,中锋稍长, 多为骑兵所用。叉法本于枪法,重在中平一势,也可锁拿对方兵器。晚近以 来,练叉者多在叉身上套上若干铁环,演练时可哗哗作响。也有人能使叉在 全身上下滚动,俗称“滚叉”,颇具观赏性。
铲是一种不多见的兵器,最早是农村用的除草工具。铲柄的前后都装有 兵刃。前端铲头似弯月,内凹,月牙朝外。早期的铲末端装的是枪锋。我国 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石铲,商代铸有青铜铲,战国晚期开始使用铁铲。
步骑兵都可使用铲。铲后来成为佛门特别爱用的兵器,又名“方便铲”。
后端改装成一个斧状的铲柄,末端开刃。这样的铲两端均薄体阔刃,可代替 扁担负重,也可供开路使用。铲的种类有月牙铲、天蓬铲、莲花铲等。其中 月牙铲是明代出现的。
铲后来成为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民间流传。演练时身法轻盈而别致,有 推、压、拍、支、滚、铲、戳、挑等击法,具体招式命名也多与佛教有关, 比如童子拜佛、乌龙摆尾、二郎担山、出山门等。
狼宪
狼筅是一种长柄多叉刺兵器。其创制于明英宗正统年间,时间约为1444 至1449年,最初出现在四川。后被戚继光所部用于抗倭作战中。狼筅系用多 节叉枝刺的毛竹制成,一般有9 ~ 11层节叉,柄长1丈半,前有铁制尖锋可 以刺敌,旁侧各层节叉上,大多安有铁包的枝刺。有直形和钩形两种。作战 中,通常用它同其他兵器配合在一起使用,具有较好的掩护作用。
所谓远射兵器,就是使用弓等发射器,把箭矢或石子、弹丸等射向远处 以打击敌人的兵器。
射是周代时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早时的
贵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 世界,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远射兵器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可以从较远距离攻击敌人、避免自己伤亡。 缺点是连续性差——当第一次打击不到敌人时,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能进 行第二次打击,因此无法单独承担战役以上规模的作战任务。
远射兵器按照其动力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靠人力直接投掷飞行体,除了 标枪以外,这种类型的远射兵器大多可以归人暗器;利用弓弦的反弹力发射 的弓弩,及作为飞行体的箭矢(也包括弹弓和弹丸,我们把弹弓归人暗器 类);借助位能的力发射弹丸的抛石机,即古代所谓的“砲”。由于这种兵器 主要用于城市攻防作战,因此我们将其归入城市攻防兵器一类。
标枪也称梭枪,一般是步兵使用的一种投枪。其长度1~ 1.2米左右。使 用方法和普通枪、矛相同,也可用来投掷,杀伤敌人。梭枪前端有宽大锋刃 和穗,起到箭一样的作用。为了便于投掷,标枪都是作成前重后轻。最大射 程因人而异,但是一般都不会超过50米。
由于中国早就发明并普遍使用了弓弩,所以投掷类的标枪等并不盛行, 只是在南方一些民族中使用得比较普遍。只是在宋代军队里装备过梭枪。另 外,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也普遍使用标枪类投掷武器。其中,蒙古族骑兵就特 别喜欢使用3米左右的标枪。蒙古族统治的元朝,以及后来的明、清时代, 也都是把标枪作为常规兵器来装备军队的。但是,这一时期火器已经日益成 为远射兵器的主流,因此这种靠人力投射的标枪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兵器来 使用。
总之,标枪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像古代欧洲那样使用普遍,因此我们只在 这里做简要的介绍,下面主要介绍弓弩和箭矢。
弓
弓是一种利用弹力射出弦上的箭,杀伤远距离敌人的兵器。
在远射兵器尚未出现的年代里,人类不能靠手中的长短兵器来捕获天空 飞翔的鸟,也抓不住奔跑速度很快的野兽。要想捕获比自己强大的猛兽,就 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靠近猛兽,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攻击。弓箭的发明,确 定了人对野兽的优势地位,再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肉搏战”了。
弓早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它是二万八千年前原始人类为狩猎获取生活 食物,将树枝、金属棒弯起来和绳索等绷紧而成。弓通常由干(弓背)、弭和 弦三个部分构成。依照干的不同结构,弓又分为简单弓、强力弓和合成弓三 个种类。这几种弓,早在中国的古代就使用了,但是在战场上作为兵器来使 用的,主要是合成弓。
另外,根据干的形态,又分为直干的直弓和弯曲干的弯弓两种。在简单 弓和强力弓中,直弓比例较大,在合成弓多为弯弓。弓的大小,在《周礼》考工记中,弓长六尺六寸者,叫做大号的弓,由 身材高大的人使用;弓长六尺三寸者,叫做中号的弓,由身材中等的人使用; 弓长六尺者,叫做小号的弓,由身材较矮的人使用。弓的最大射程约300米, 当然这只是箭的飞行距离,而不是命中目标的有效距离,所以有效距离一般 在100米以内。射杀披铠甲步兵弓的有效射程不超过70米。由于是目视瞄 准,所以即使是射程再远的弓,一般也是在距敌人约100米前后的时候,才 开始射击的。
弓的强度,取决于干的反弹力。所说的强弓,约70千克,有射穿铁铠甲 的能力。用于实战的弓,其强度最低也要达到35千克左右。强弓,步兵用的 约300千克,而骑兵多使用150千克左右的弓。
在远射武器一族中,弓最突出的优点是发射间隔时间短。按一分钟计, 弩为四至六发,鸟铳只有二至三发,而弓一分钟最多可发射十发。而且要想 有效击中目标,使用弓更准一些,但必须经过很好的训练。使用弓时,拉开 弦后,手不能松劲儿,而且需要在保持这种姿势下来瞄准目标。这一点和拉 开弦后不必再用劲儿的弩不同。因此使用弓更需要较强的臂力和良好的技术。 尤其骑在颠簸的马背上拉弓射箭,而且要击中目标,没有高超的技术是不 行的。
弓臂,多用竹子或韧其他性强的木料,加上角、筋、胶、漆而制成。弓 的反弹力,是靠木、竹、角、筋产生的。选料时,不能采用春季或夏季采伐 的竹或木,因为有虫蛀会影响质量。在北方因为没有竹子,所以只能以木代 竹。角,是用胶黏合在弓臂的弦上。筋,使用牛筋,干燥后水浸,最后做成 线绳状,并用鱼胶黏合在弓臂的外侧。胶必须使用没有水分并经过充分干燥 的,不然就会严重影响弓的质量。在弓臂的中央部位,要缠上桦树皮,便于 手握。漆涂刷在弓臂的外表面,不仅增加了各黏接部件的强度,也是作为防 水涂料,可防止雨、雪对弓臂内部的损害。
由于弓的所用材料的原因,在干燥的冬季,弓力会增强;而在湿度高的 季节,弓力则会变弱。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多半是在弓力最强的时候进行争。中国的南方多有阴雨连绵的季节,搁置不用的弓,弓力会降低,有时还 会完全损坏,因此要特别注意使弓保持千燥状态。
用来固定弓弦的弓弭,用桑树枝干做成,镶嵌在弓臂的末端,用钉加以 固定,以免因反弹力造成脱落或损坏。
弓弦,北方游牧民族多以牛筋作料,中原地区则多使用绢丝。用絹丝做 的弦,是把20〜25根绢丝捻在一起,作弦芯,再用绢丝缠绕,防止散捆劈 裂。在弦两端有环,用以和弭相连。用筋作的弦,不受水的影响;而绢丝弦 怕水,所以表面涂有蜡。
弓做好后,再经过十天到两个月时间的充分干燥。干燥后的弓,是否达 到了预期的弓力(强力),可用秤砣等物进行测定。
在宋代七人用九天可做八张弓。可是如果完全由一个人来完成造弓的全 部工序,一般需要九天时间。在官办的兵工厂,由于工序分工合理,生产效 率当然很高。
弓自有战争以来即成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战国,复合弓技术的普及 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 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弓的选材形制均有较大改进,王弓、弧 弓弓长131.4厘米,用于田野狩猎和射飞鸟;唐弓、大弓弓长119.46厘米, 用于习射。汉代有虎贲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镶有铜饰或玉饰。 唐代分长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别为步兵、骑兵和皇朝禁卫军所用。宋 代有黄桦、白桦、黑漆等弓。元代有“马克打”、“长蛮”等大弓。明代有开 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桦皮弓等。至19世纪中叶为鸟枪代替。
古人超常的膂力令人惊宅,精锐射手竟能拉开70千克的强弓,估计有效 射程应在50 ~70米之间,最远射程更是数倍之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始于 商代的扳指的功劳。扳指这项不起眼的发明,却令拉动强弓硬弩得以可行, 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甚至割伤手指。扳指对射手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骑 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贵族们,竟最终使其异化成为一种首饰。弓是以轻便、快 速为特点的,这令其在清中期前始终占据着骑兵远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
浏览2,3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