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所说的兵器分类,主要是针对冷兵器的。所谓冷兵器,是火器出 现之前所有古代兵器的总称。

五兵

我国在公元前就已经普遍使用冷兵器。最初把兵器统称为“五兵”,如果 把防护器具算在内,就统称为“五兵五盾”。“五兵”指五种武器,即戈、 殳、戟、酋矛(短矛)和夷矛(长矛)。也有人认为是戈、殳、戟、酋矛、 弓矢;而汉代郑玄则把矛、戟、钺(大斧)、楣(即盾)、弓合称为“五兵”。 其中的弓矢类,一般分为“六弓、四弩、八矢”。

十八般兵器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兵器样样 精通”。这是我国的传统说法,可以看作民间对冷兵器最为通行也最为普及的 分类方式^ “十八般兵器”是怎么来的?指的又是哪“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之称是从“十八般武艺” 一词演化而来。“十八般武艺”

各式各样的“十八般兵器’’

这个称谓始见于南宋华岳编的兵书《翠微北征录》,华岳曾中过武状元。此书 编成于南宋嘉定元年( 1208年),他在书中自称“臣闻”,可见“十八般武 艺”的说法实际上还要早。可惜宋代的兵书多毁于兵燹,今传者寥寥无几, 因此“十八般武艺”的原始出处和内涵今天已无从查考。

“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在宋元时代颇为流行。如元代杂剧《逞风流王焕 百花亭》就有“若论诸十八般武艺,弓弩枪牌、戈矛剑戟、鞭链镗锤”的记 载;而《敬德不服老》中也说“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 熟

明代万历年间的谢肇浙《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 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 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 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 术”。

可见,这里的“武艺”,就是指运用“武器”(我们可以把身体也看作 “武器”的一种)施展出来的“技艺”,而并非兵器本身。

“十八般武艺”是在何时演变为“十八般兵器”,也无从稽考了。而且究 竟是哪十八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流传下来的说法也很不 一致。汇总起来,大概要有十多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可以知道,“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在明代已经十分流行了,因为《水浒传》中已经这样写了。《水 浒传》写到的十八种兵器分别是:矛、锤、弓、弩、铳(火器)、鞭、锏、 剑、链(多节棍)、挝、斧、钺、戈、戟、牌(盾)、棒、枪、叉。

有的人则附会说“十八般兵器”都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 还有人附会说,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 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分别是: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 挝、戟、弓、钺、斧、牌、棍、枪、叉。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兵器鉴别家 吕虔,又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 九短。九长:刀、矛、戟、槊、镗、钺、棍、枪、叉;九短:斧、戈、牌、 箭、鞭、剑、锏、锤、挝。

另有人说九长九短应当是:九长是枪、戟、棍、钺、叉、镗、钩、槊、 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杵、椎。

还有人认为是: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 鞭、锏、锤、叉、钯、戈。这其中像殳、戈和钺,都是极其古老的兵器,或 者已经淘汰,或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演变。

武术界对“十八般兵器”较为普遍的解说同评书中所讲的基本一致,分 别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 挝、拐子、流星。都是近战和单兵格斗使用的,像弓、弩等仅在战场上使用 的兵器就不包括其中了。

从以上各说看,十八般兵器大同小异,但形式和内容却十分丰富。仅仅 综合以上各种不同的说法,去其重复以后,我们可以得到的兵器种类已经接 近30 “般”。实际上,中国武术和野战中曾经使用过的冷兵器远不止18 “般”、30 “般”这么简单。而且每一“般”下,都各有许多形制、功能不同 的兵器,如“刀”一门,数得上名字的就有九环刀、雁翎刀、春秋刀、三尖 两刃刀、斩马刀、砍山刀、大刀等,名目繁多。

此外,有些兵器原本并不是在实际作战当中广泛使用的,有的甚至原来 就是农具,如“耙”是农家用来锄地、挑草的器具(《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以“九齿钉耙”为武器,非常有名,正因他在高老庄当女壻时,是庄稼汉的 身份),中国历代的战争,很多都和农民有关,因此兵器往往从农具中脱胎换 骨而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如果加上各种奇门兵器和形形色色的暗器,中国古代冷兵器的总数恐不 下数百种。

因此,我们不妨将“十八”看成是一个约略的数字,不必执着在数目上 计较。这样,我们可以把“十八般兵器”看做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总称。

任何事物的分类都可以是多角度、多结果的。这取决于我们采用什么分 类标准。在本书的前一节,我们首先区分了冷兵器和火器,这实际上是以兵 器的性能(或者也可以说是以兵器所采用的能源)作为分类标准所划分出来 的类别。据此,我们这本书在大的结构上分为两章:第一章介绍冷兵器,第 二章介绍古代曾经出现的各种火器。

冷兵器的分类方式

由于冷兵器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自然更是多种多样。

按照使用人数,可以分为单兵作战兵器和多人操纵的野战、城池攻防兵 器。前者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划分。本书第一章的前五节介绍的都是单兵 作战兵器,最后一节介绍野战和城池攻防兵器。

按照使用方法,单兵兵器还有明、暗的区别,后者就是传统小说、评书 和武侠小说中所谓的“暗器”。

而从构造上分,兵器还有“软”、“硬”之别。所谓“软兵器”包括绳 套,以及用绳索系住尾端抛出使用的各种兵器,如流星锤等;还包括用环连 接的多节兵器,如双节棍、九节鞭等。由于软兵器和暗器有许多相通之处, 所以我们把这两种兵器合为一节加以介绍E另外,还要介绍一些较为罕见的 所谓“奇门兵器”。这些兵器往往只在武术界使用,并不用于战争。

而常见的单兵兵器,依据其用途,乂有攻击性兵器和防护性兵器的区別。

对于攻击性兵器而言,依据其构造和使用方法,还可以分为长兵器、短兵器 和远射兵器三类。长短兵器的区别,一般是看是否超过成年男子的眉。但是 由于每个人的身高并不一样,因此这一标准较为模糊。我们把短兵器、长兵 器、远射兵器和防护装具分别设立为一节。

当然,兵器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

比如按照实际杀伤作用部位的形状来分,可以分为带钩的、带刺的、带 尖的、带刃的;按照杀伤方式可以分为击打的、刺杀的、劈砍的、钩扯的; 按材质可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按照是否配套可以 分为单兵器和双兵器;按照适用环境还可以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 兵器、水战兵器,等等。我们会在下面分组介绍时,交错采用这些更加细微 的分类方式。

图片19

冷兵器

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跨越了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长达数十万年。我国古 代兵器的发展可分为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 器及古代火器四个历史阶段。从大的范围划 分,前三个阶段属于冷兵器阶段,此后进入冷 兵器与火器并用阶段,直到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近代火器的传入,我国才逐渐结束了使 用冷兵器的历史。

所谓短兵器,一般是指长度不超过正常身高成年男子的眉际,分量较轻, 使用时常单手握持(也可能双手各持一件成对使用)的兵器。

最常见的短兵器是刀和剑。



刀是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兵器,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薄 刃厚脊。刀柄有短柄和长柄之分。

中国刀的起源很早。石器时代的石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可以 看做是刀的雏形。商朝的青铜刀,是现知最早的可作为兵器使用的刀,但发 现的数量较少,长度也很短。两周时期也有一些可装长柄的异形青铜刀,但 发现数量更少,虽然可供作战使但看起来都不像是当时能够批量装备部 队的主要格斗兵器。

也许正因短刀重量较沉,灵活性较差。因此到了西周时期,中原也开始 接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以剑为主。以至于从东周到西汉初,刀一度被废 弃了。

刀的真正大量生产与使用,已经是时隔八九百年的西汉了。这一点与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因为钢铁提供了兵器更为坚韧的骨骼,同时又 大大减轻了刀身的重量。因此自汉朝以来,钢铁制造的刀,一直是古代军队 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之一。

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新型的钢铁制造的刀。这种刀造型粗旷简朴,刀身 长达1米,直体,身窄,薄刃,厚脊,厚实的刀背能够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 力。刀身下装有短柄,柄首加有扁圆状的环,故称为“环首刀”。在河北省满 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出土的环首刀,套有髹漆木鞘,环首用金片包缠,颇为华美。

环首刀在西汉时期发展较快,生产的数量很大。例如在河南省洛阳市西 郊的一批西汉墓中,就有23座墓中出土了环首刀,长度为85 ~ 114厘米。百 炼钢和灌钢技术用于造刀后,适于劈砍的短柄钢刀成为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格 斗兵器。在山东省苍山县发现过东汉永初六年(112年)造的“卅涑”钢刀, 全长111.5厘米,刃部经过淬火,质量优良。

环首刀在东汉末年彻底取代长剑,并一直沿用到魏晋以后。直到东晋晚 期,它的形制开始有了分化。一种依然延续了直窄样式,另一种则转变为近 代常见的宽体样式。比如江苏省镇江市东晋墓出土的铁刀,刀体加宽,刀头 由斜方形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其中有一把刀的柄部做成圆銎形,看来可以 加装长柄。不过这种刀在当时还是少见的,而且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仍未能取 代环首刀的地位。

这一时期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 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改进后的刀分为三种,其中隋唐时期军队实战使用 的主要是横刀和陌刀。横刀亦称佩刀,短柄3据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成书 于〗060年的《新唐书•兵志》记载,它是每个士兵必备的兵器。另有长柄的 陌刀,参见下文对长兵器的介绍。

另外还有一种仪刀,主要用于礼仪场合。仪刀仍然保留了环首刀的形制。 它不仅是威仪的大唐的体现,同样也深远地影响了高丽、日本、吐蕃的刀。 从现在考古资料来看,高丽出土环首刀的刀环都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 表现,大量的镶嵌金银,这些环首刀都是仪刀的传承;而吐蕃刀也保留了唐 仪刀的造型特点。日本太刀同样受到唐刀的影响,并于明代重返故里。

唐刀的制作技法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技 术,再加上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的技术,形成了新式的中国战刀锻造技术。

所谓“覆土烧刃”是一种局部淬火的技术。基本方法是以调配的泥土覆 盖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后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当红热的刀身进 人水中后,赤裸的部分迅速冷却,而有泥土覆盖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 显,导致硬度与赤裸部位不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刀条不同部位淬火时的不 同冷却速度。现代物理学证明,钢铁的冷却速度与硬度成正比,与韧度成反 比。这一点早已为中国制刀工匠所掌握。

图片20 图片21

百炼钢是打制兵器时反复折叠锻打的一种传统制法,钢块需要打打烧烧、 烧烧打打多至上百次。由于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分更加均匀,所以钢的质量有很大提高。

包钢就是在对于钢材有深刻研究与认识之后所发明出来的制刀技术,主 要方法是在V字形坚硬的高碳钢中夹入较软的低碳钢。反之,夹钢就是在两 层低碳钢中间夹上一块高碳钢。这两种技术都体现了“好钢用在刀刃上”这 一制作上等刀剑的基本思想,亦使得钢刀同时拥有了极佳的韧性与钢性。

在材料方面,唐代工匠也花了很大的工夫。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钢 材——印度乌兹钢,即人们所熟知的大马士革钢(当时被称之为镔铁),被中 国刀匠所青睐,被作为制钢刀的必备原料,其所生产出来高级钢刀的平均价 格超过普通上等钢刀的三倍。

到北宋时期,短柄的刀称“手刀",据《武经总要》所载的图形,刀体 较宽,刀头微上翘,前锐后斜,刀柄有护手,去掉了柄端的大环,环首刀终 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宋刀拥有坚重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可以斩甲 断骨;弧曲形的刀刃又具备了能够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在这一点上,宋刀 既有欧洲刀的硬度,又具备阿拉伯刀的锋利,把二者的优点合二为一,终于 成为中国刀的定型之作。

元、明时期,火铳、鸟铳等火器相继出现后,开始逐步改变了军队的装 备,但直到明朝晚期,腰刀仍然是步兵和骑兵必备的兵器。如戚继光在《练 兵实纪》中,指明骑兵、步兵用的兵器中就有腰刀,并很注意腰刀制作的质 量。他的军队中也装备有长柄的夹刀和长刀。

与此同时,随着倭寇袭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日本太刀进人了中国人的 视野。这种刀由高碳钢精锻而成,刀身微呈弧形,使用起来灵活锋锐,异常 迅猛。在与太刀的对抗中,中国刀往往处于下风。其实并不是中国刀的锻造 技术不够科学,而是由于明朝的腐败已经深人骨髓,一线部队使用的兵器大 多是粗制滥造。即便如此,明朝军方仍然相当诚恳地学习了太刀的锻造技术 并将之装备部队。于是明朝后期明军的短刀成了一水日式,从1米长的单手 刀,到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

这种情况,一直沿袭到清朝后期。

 

在民间武术界,刀也是主要器械之一。武术中刀的套路有单刀和双刀两 种,均以劈砍为主。单刀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缠头撩花动作。双刀更富于观 赏性,好手舞起,犹如团雪滚滚,不见人影。

清乾隆初年,安徽宿州人张兴德以双刀著称,人称“双刀张”。当时山中 多狼,为害行旅,张兴德携刀而往,三日之内连杀九狼,传为佳话。

知识链接

长刀

长刀是我国古代一种安有长柄的砍杀兵器。它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 原始石器时代。在石器时代后期就出现了多孔石刀。多孔石刀长约30厘 米,厚却不超过1.1厘米。石刀的一个长边开有刃,另一边是非常平直的 刀背。在靠近刀背的地方开有一排共7个整齐的圆孔,用于穿绳绑扎。安 徽潜山出土的一件7孔石刀上,7个孔在一条直线上,而江苏南京出土的7 孔石刀上,7个孔排列略呈一弧形。7孔石刀安装有长木柄,在长柄的一端 竖直开一个和刀背截面差不多的深槽,将刀背插入,露出7孔,然后用麻 绳、皮条等穿孔绑扎系固。安徽潜山出土的13孔石刀,也十分罕见。长 111.5厘米,刀身宽3厘米,刀厚1厘米。

这种长刀是由汉代的佩刀发展而来的长刀由于直背直刃,柄长刀锋, 砍杀有力,很适合用于各种战斗场合,因而历来为兵家武将所推崇。

在汉代,冶铁技术已有相当的发展,制刀技艺日渐精湛。那时曾先后 炼制出30炼、50炼乃至109炼的钢刀所谓“炼”即指将刀环反复折叠锻 打的次数,反复次数越多,钢刀的坚初性越好,这或许就是“百炼成钢” 一词的由来。

既可用于刺、又可用于劈的直身尖锋两刃兵器。由剑身和剑柄 构成。剑身修长,两侧出刃,顶端收聚成锋,后安短柄,便于手握,并常配 有剑鞘。由于在格斗中其功能以推刺为主,故又称为“直兵”。

剑有三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三是结构强度。长度利于先发 制人和扩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

中国制剑的史料记载如于商代,初为铜制,一般呈柳叶或锐三角形。史 学界一般认为剑并不是中原地区原创的兵器,而是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那里 传入的。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青铜剑是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 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约为公元前15世纪的早商时期 的。此剑全长25. 4厘米,剑身近似柳叶形,厚脊,双面刃,直柄,中间有两 道凹槽,柄首略呈环状,柄与剑身衔接处的两侧有凸齿,剑身向下斜凸成锋, 柄部缠绕有麻绳。

中原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 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墓中,都曾出土有柳叶形青铜短剑。这种扁茎无格、长仅30厘米左右的短剑,在当时盛行的车战中,通常是作为长兵器之下的辅 助武器,通常由甲士佩带以表示身份等级,同时也在近战中起卫体作用。

但当时在吴、越等河川较多的地区则因水战较多而将剑作为主要武器。 春秋时代的名剑也因此大多出于这些地区。在这些国家,剑是步兵手中的利 器,剑身加长。如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等,长度都在50厘米 以上,其中越王勾践剑全长55. 7厘米,并错金“越王鸠浅(即勾践)自作用 剑”八个鸟篆书铭文,是吴、越名剑中的精品。

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不足。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 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 修长。这导致剑在春秋战国之交取代青铜刀,树立了自己在短兵器中的霸主 地位。

图片22

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有了六七十厘米长的铜剑,并已铸出脊部和 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其脊部柔韧,而锋刃坚利,提高了杀伤效 能。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长94厘米,剑身窄而薄, 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代表了青铜剑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

春秋战国之际,已开始出现钢铁剑。湖南省长沙市的春秋晚期墓葬中出 土的钢剑,经化验证明,是用含碳量为0.5%左右的中碳钢锻打而成的。在湖 南省衡阳市、郴州市,河北省易县等楚、燕旧地发现的战国钢铁剑中,最长 的达1米多。

西汉初年,钢铁剑盛行,其实战效能日益提高。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 钢剑,内部是低碳钢,表面系高碳层,刃部经淬火处理,锋利坚钿。西汉剑 的长度更是登峰造极,突破了 1.1米。而且更加追求造型的平直和精致,中 国剑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为我们日后所见到的样子。

但随着剑身的不断延长,问题也出现了,固然长度能增强剑的攻击优势,但却降低了原先近距离击刺的功能。而由于汉朝时骑兵已成为主要兵种,他 们也日益迫切需求专业的、具有挥砍杀伤效能的劈砍兵器。单刃厚背,制造 工艺更简单的环首刀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在东汉以后较长时期中,环首刀 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至于击刺功能,则逐渐让位于与短刀默契配合的长矛。

因此在东汉以后,剑的实战作用逐渐降低,失去了实用功能,人们遂转 而发展带有各种装饰的佩剑(如玉具剑、犀具剑等)。剑也就越来越重于装 饰,向着高雅轻巧过渡。晋朝还出现了用作仪仗的木质“班剑”。唐朝的剑主要作为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的佩饰品, 制再无多大变化。

当剑的装饰性发展到一定 阶段,审美的需求最终掩盖了 功能的缺陷。从宋代开始,上 至皇帝下至官员,都开始把玩 一种玩物一般的短剑。到明清 时代,这种风气更是甚嚣尘上。

但是在民间武术界,剑却 成为中_武术中器械类的代表。

武术套路中的剑以撩刺为主, 风格轻灵潇洒。武当剑、达摩 剑、太极剑、青萍剑、龙行剑 等都是我国比较著名的剑术 套路。

有的剑在剑柄上配有剑穗 (又称“剑袍”),称为“文 剑”。无剑穗的剑称为“武剑”。

剑穗长者较为难练。有人又在 剑穗上串有铁珠,随剑穗飞舞,可击人致伤。

剑术也分单剑与双剑两种,以单剑为多。清咸丰、同治年间,河南开封 有一少妇杜宪英精于剑术,曾因事乘船于长江,群盗乘夜色登船抢劫,杜宪 英挥剑格斗,连杀三盗,群盗鼠窜而去。更早一些,江苏宜兴有一位名叫周 济(1781 —1839年)的著名的词人,武功卓绝,曾击杀盗匪多人。有两个大 盗衔恨不已,必欲除之而后快D周济因事北上,路过山东,两盗尾随其后, 准备在旅店下手,而周济毫无察觉。当夜,两盗扑人周室,举刀便砍,周济 仓促应战,手无兵刃。正危急间,一位少女执双剑飞步而人,双剑“夭矫若 长虹”,片刻之间,已将二盗刺死。周济见此女武功远胜自己,拜问姓名,才 知是旅店主人之女,名叫红蛾,原来她早就认出这两个强盗,于是暗中加意 提防,在危急之际出手救人。

中国少数民族曾在历史上创制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多种剑,如商周时期北 方流行的曲柄铜剑、曲刃铜剑;战国到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也制造了带 有不同民族风格的铜剑和铜柄铁剑等。

图片23 图片24

云梯和战车

云梯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史料显示,云梯的 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巧匠公输般,战国时期的云梯由三部分组成,虽 然十分稳固,但很笨重,使用十分不便。到了,唐朝也就是鲁班,云梯比 战国时期有很大了改进,梯固定在底盘上,并且还有可升可降的上城梯。 宋朝时,云梯结构有了更大的改良,云梯采结构,并在梯底部增添了防护设施。

战车是在战场上必备的武器之一。古时战车仅仅是提供栽人、防御的 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携带武器进行作战的战车慢慢被发明出来 如火箭车和老虎车,便是其中的两种。



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钢铁制笞击兵器,其身形似竹节(以十三节者为常 见),故俗称“竹节钢鞭”,从其形制推断最早当为竹制。按照文献记载,鞭唐水磨虎尾竹节钢鞭(又称“尉迟鞭”)

 

在先秦时期曾作为刑具使用,到了五代时期,才开始有将领用铁鞭作为兵器。 如后晋将领安重荣曾使用大铁鞭,被人称为“铁鞭郎君”。宋代铁鞭的使用逐 渐增多,主要有铁鞭和连珠双铁鞭。如《宋史•王继勋传》称,道州刺史王 继勋勇武异常,惯使铁鞭、铁架、铁挝等兵器,故有“王三铁”之称号。明 清时期,军中也常有使用铁鞭的将领。

鞭有柄,末端尖锐,以劈砸为主,亦可挑刺。

二,.钢

锏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短柄打击兵器,为长条状,钢质,无刃,末端无 尖,形似竹简,故原名为简。锏与鞭属同类兵器,但锏身无缝无节;鞭为六 角形,锏多为四棱。因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历代都把鞭、锏相提并论。

锏的长度一般0.8米左右,连把约长四尺。锏是一种较为通用的兵器, 步骑兵都可使用。锏一般不单用,通常都是双手各持一支,配合运用。

小说演义中一般称唐初名将秦琼善使双锏。近年在福建发现了宋代著名 抗金将领李纲监制的一件铁锏,长90厘米,锏身错金篆书“靖康元年(1126 年)李纲制”,是现存年代较早的实物。

宋军与西夏军战于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至西吉两县之间)时,宋 将任福曾“挥四刃铁锏,挺身决 斗”。另《金史•乌延查刺传》 称:“查刺左右手持两大铁简。简 重数十斤。人号为‘铁简万户’。” 锏一直使用到清代。《清会典图》 中就描绘了绿营兵使用双锏的 清眶眦头水牛角柄钢锏 If形。

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广泛。除双鞭双锏外, 多配合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器相配合使用。



锤是一种头部呈球状的打击兵 器。又有槌、椎、金瓜等名称。有 锤头和柄组成的锤和绳系锤头的流 星锤。有柄的锤又根据柄的不同分 长短锤。长柄锤多单用,短柄锤多 双手成对使用。我们在这里所说的 锤为有柄的锤,流星锤放在软兵器 中另行介绍。

锤的起源很早。在新石器时代

晚期遗址中就有石锤出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演变为青铜锤和铁锤。《史 记•魏公子列传》记有魏公子信陵君,令朱亥用40斤铁椎击杀晋鄙,夺取军 权的故事。

锤虽非常备兵器,但历代都有使用。明军常使用绳系飞锤。清军在入关 前还组建过专用铁锤的铁锤军。

短柄锤多沉重,使用时硬砸实架,其用法有涮、拽、挂、砸、架、云、盖等。

和锤相近似的是骨朵。骨朵是在长柄的一端安有一个铁制球形头的击砸 形兵器。据《武经总要•器图》记载:骨朵本名为“胍肫”,谓其形如大腹, 似肌而大。后来人们将其误读为骨朵。书中记载的制品有羡纂骨朵和蒜头骨 朵两种,头部用铁制造,分别与带刺的蒺藜和多瓣蒜头相似,故有其名。南 宋抗金名将岳云,惯使一对蒜头骨朵〇辽军把骨朵作为基本装备之一。金朝 的仪卫兵也用金饰骨朵、广武骨朵等作为仪仗兵器。

图片25 图片26 图片24



钩是一种外形似剑的短柄格斗兵器,一般认为由戈 演变而成。钩最早出现于春秋末期的吴国,故又称为吴 钩,常与戈、戟并用。从春秋时期卫国墓葬出土的铜钩 来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 一线钩形。后代钩的末端向有刃一侧弯曲,用以钩杀敌 兵,护手处作月牙状。

但钩的战斗作用较小,所以古代专用钩的较少,一 般都与其他兵器配合使用。如两晋时的冉闵就“左操双 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者三百余级”。宋代军队 常使用钩与枪合一的兵器,如双钩枪、单钩枪、环钩枪、

钩镰枪等。清朝绿营兵还使用过三须钩、铁挽等钩形 兵器。

武术中常见的是双钩,比较难练。其用法有钩、缕、 钩掏、带、托、挑、刺、刨、挂、推、架等。演练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 合,因此有“钩起浪势”之说。相传清代中期河北献县人窦尔墩曾以双钩 闻名。

图片27

其他短兵器

拐是一种木质兵器,有短拐、长拐两种,短拐长约0.7米,长拐长约1.3 米,虽然有长短之别,但仍属于短兵器。拐的特点是在木棒靠近末端处置一 横柄,成“丁”字形。拐可用来击砸,又可用来钩拉锁拿对方兵器。

杖与拐相近,但其横柄置于木棒末端尽头,亦成“丁”字形。杖长约 1.2米,可单手使用,也可双手使用,其技法有钩、挂、崩、点、拨、撩、戳、劈、扫、击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一些短兵器之外,古代 还有一种短兵器叫“铁尺”,长约0.6米,细长而扁,无尖无刃,以劈砸点戳为主,清 代时还比较流行,目前已极为罕见。另外还 有一种“鞭杆”,是一种木质短棒,长约1.3米,杆梢略细,据说是从马鞭杆 衍化而来。鞭杆短而无刃,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流行于西北地区。

 

浏览11,44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