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古代长兵器的长度标准一般是超过正常身高成年男子的眉际。
在我国古代战争中,最为常见的长兵器是矛和戈,以及它们合成而来 的戟。
矛是一种用于直刺、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它由矛头和长柄组成。不同时代与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矛头虽有差异,但从其基本构造上看,矛头有尖锋、 侧刃、矛叶、矛脊、装柄用的骹、附在骹侧用于绑固矛头的环纽等。不过原 始社会晚期用于狩猎的矛头,形状并不统一,它们大多用尖形的石块或骨、 角制成矛头,尔后绑在竹、木柄上,成为最简单的石矛、骨矛和木矛。
矛是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矛的最原始形 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 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发现用石头或动 物骨角制造的矛头。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5300 ~7000年)、山东 日照尧王城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 ~4900年)出土的木矛、石矛和骨矛 可知,当时的矛头大约长10〜20厘米,阔1.4 ~2厘米,外形呈等腰三角形。 有的矛头在两面居中部位有凸形脊棱,横截面呈等边三角形或菱形,前有锐 利的尖锋,后部有铤或刻成凹口和圆孔,以便于安柄。这些构造特点说明, 大约在5000年以前,我国先民使用的矛已经基本定型。
出土的实物表明,我国至迟在公元前16世纪至前公元11世纪的商代, 青铜阔叶矛已成为军队重要的装备。矛刃一般有中脊,左右扩展成带侧刃的 矛叶,并前聚成锐利的尖锋。在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殷代王陵的墓道里,曾 发现了成捆放置的大量铜矛,每捆10支,这是殷王禁卫兵士的兵器。在1%9 年至1977年对殷墟西区墓葬的发掘中,曾获得铜矛70件。从商朝到战国时 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 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出现了积竹柄,即以木为芯, 外圈以两层小竹片,再用丝线缠紧,涂漆,使柄坚韧而富有弹性。湖南长沙 市出土的春秋晚期积竹矛矜,长达297厘米。湖北江陵县出土的一件吴王夫 差矛,其上有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乍(作)用……”的字样,堪称春秋末 战国初精品青铜矛的代表。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而且这一 时期军队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窄叶矛,矛锋尖利异常,刺中人体后如锥扎一般, 杀伤力更强。
西周至春秋矛的种类有步卒使用的酋矛和车兵使用的夷矛。据《周礼•考工记•庐人》记载,酋矛柄长二丈,便于步卒在两军相接时平刺;夷矛柄 长2.4丈,约相当于人体的三倍,往往放在战车上〗~2支,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在战车上使用,如果短了,就刺不到敌方战车上的甲士。因此矛柄的长 短是由实际作战的不同需求决定的。
尽管先秦时代矛的制作越来越精良,重要性也越来越大,但却始终不能 取代戈的地位。
西汉至唐代的骑兵,常用稍作兵器。随着钢铁冶锻技术的提高,矛头的 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正字通》中云:“矛长丈八谓之稍”,所以古代也把 丈八蛇矛称为“铁稍”。这一时期也是稍在长兵器中唱独角戏的时代。特别是 南北朝,是稍的鼎盛时期。因为此时中原骑战鼎盛,而人马都身披两裆铠的 重装骑兵正是以稍和弓箭为主力武器。步稍的使用较简单,因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稍只是步兵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罢了,用途在于刺倒敌人,掩 护短刀手作战。因此对持步稍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艺是否高强倒并非关 键。马稍的使用较复杂,因为中国古代的稍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 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冲锋又近战。当骑兵冲人敌阵后会展开冲荡, 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稍 长达4米,惯性巨大,不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因此一直到 唐代,善于在马上使用稍的都是武艺高强的将领。如《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记载,在一次作战中,李元吉跃马执稍,欲刺敬德,敬德眼疾手快,将元吉 的稍夺去。直到唐代,稍一直是民间禁止持有的重要兵器之一。
铁头金钢——头盔
头盔是用金属、皮革和其他材料制作的防护帽。我国原始时代,就有 兽皮防护帽,被称为“冑”。战国时燕国有用铁片编缀的铁头盔,称“兜 鍪”。丨758年法国的龙骑兵最初使用的头盔是圆形的,有两个硬帽檐、下鄂 带和上部装饰。
我国古代宋、元、明各代头盔的形制,大体类似,多为金属制造。据 《武备志》记载,元代以前,盔一般是用铜铁、皮革、纸、藤等制成,明代 以后,盔的质料有所改进。明初,在以金属、皮革制的同时,开始用绸布 和棉花制成帽形,外包铁叶,贯以铜钉。到了清代,仍效仿明代的盔冑, 主要以绸棉制作,外加铁叶和铜钉,比以前轻便多了。火器发达以后,这 种盔不能抵御枪炮弹片的侵彻,便停止使用,改用质地坚硬的钢盔,一直 沿用至今,各国步兵都还装备钢盔。
隋唐以后,矛头的种类增多。其中一支延续稍的特点,继续走重型路线; 另外一支矛头尺寸缩小,更轻便合用,并改称为枪。
稍则更加笨重,多用于马上作战,且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后代的稍还结 合了棒和狼牙棒的特点。比如有的稍柄用坚木制成,长约2米,柄端装有一 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 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 稍;番将乌利可安用的是一杆纯钢枣稍;别外,还有指稍、掌稍、双稍、衡 稍及枣阳稍等。
稍在现代武林之中已近失传,练的人寥若晨星。稍传统的演练套路称为 “单稍”,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 等。尽管稍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 扫千军”等。
枪
前已述及,枪是由矛演化而来,它由枪锋和长柄组成,其杀伤作用与矛 相同。唐军使用的枪有漆枪、木枪、白头枪、扑头枪四种制式枪,分别装备骑兵和步兵,并用于军事训练。当 时枪的用途甚多,如两军相对时,
直接用枪刺杀敌军;安营扎寨时,
常竖枪为营;涉渡河川时,也常捆 枪为筏。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种 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使用长 枪作战的名将很多,杨家将中杨业 父子都因善用长枪而闻名于世。
宋代制造的枪有很多种类,仅 在《武经总要》中就有18种。也 枪许是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宋代马枪的长度略有缩短,使其更 灵活,同时制作更精良。其中有一些还和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合兵器。 宋代马枪有双钩枪、单钩枪、环钩枪,枪锋后部分别有双钩、单钩和环钩, 使其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人地的铁镦,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便于骑 兵在马上扎刺敌兵并将其钩落于马下。步兵主要使用无钩的直刃枪,如素木 枪、鸦项枪、锥枪、大宁笔枪等六种。锥枪有四棱刃,既锋利而又不易折断。 大宁笔枪在刃下数寸处安有一个小铁盘,四周有刃,敌人无法用手抢夺。同 时,宋代还有专用于攻城的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等短柄枪; 以及用于守城的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和钩竿等,其特点是枪柄较长,一般 长2 ~5丈左右,便于刺杀正在攀登云梯攻城的敌军。此外,还有用于教练的 槌枪,用于投掷的梭枪,以及捣马突枪等。
元代有一种可刺可掷的两头有锋的标枪。明军使用的枪有长枪、四角枪、 箭形枪、龙刀枪等,长枪的枪头长三至七寸,重四两,以竹或木为柄,全枪 长约1.2丈左右;铁钩枪的铁刃连钩长一尺,便于配合盾牌进攻;龙刀枪有 旁刃,可砍可叉。清军八旗和绿营兵装备的枪有长枪、火焰枪、钩镰枪、双 钩镰枪、虎牙枪、蛇镰枪、雁翎枪、十字镰枪、钉枪、矛形枪等,甚至出现 了近5米长的钉枪,已达中国长兵器长度的极限。
在武林中,枪被誉为“百器之王”。俗语说“枪扎一条线”,要求扎出平 直,即所谓“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防”。武术界的枪法以拦、拿、 扎为主,兼有劈、崩、挑、拨、带、拉、圈、架诸法。唐末名将王彦章擅使 铁枪,人称“王铁枪”。宋代名将岳飞、杨再兴均是枪术名家。南宋时,山东 潍州(今莱州市)人杨四娘以枪法纵横南北,自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 敌手”。明末清初,峨眉枪法又曾冠绝一时。清咸丰年间,江苏无锡人陶某善 枪,人称“陶家枪”,不料竟败于无锡守备蒋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蒋志 善持枪起舞,“闪闪成白光”,犹如直径数丈的车轮在飞转。蒋志善令陶某向 他泼水,谁知竟水泼不进,反弹如雨,将陶某全身淋湿,而蒋志善身上毫无 水迹。
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兵器,既能钩又可琢。据推断它应当由镰刀一类的 农用工具演化而来。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的石戈,其援和内的分界尚不明显。 进人青铜时代后,戈类兵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商周时期盛行的青铜戈,在形 制构造上已相对完整。全戈由横装的戈头、柄和铜蹲撙构成。戈头由“援”、 “内”、“胡”=部分构成。援是横出的杀伤部位,由上下两刃向前弧收成尖 锋,用以钩啄敌人。内在援的后尾,其上有穿绳缚祕(即戈的柄)用的孔, 称作“穿”。援和内之间设“阑”,并在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也有 穿,胡越长穿越多,祕和戈缚绑得也越牢固。撙蹲安在祕的尾端,可以使戈 插在地上不致偏斜。
《周礼•考工记•冶氏》规定了戈的各部构造数据:“冶氏为杀氏。刃长 寸,围寸铤十之,重三垸。戈广(宽度)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即戈的宽度为二寸,其内为四寸,胡为六寸,援为八寸。通常的戈,祕长六 尺六寸,重一斤十四两(古代十六两为一斤)。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装备步兵。
商周时代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战,而车战 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也难以在交
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 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 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 效。因此善于啄杀的戈就 成了当然的主力。
到了春秋战国之交,
战争规模日益升级,战场 也不再局限于平原。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标志,骑兵开始大规模介入战争,战术谋略因而大为丰富; 同时,铜弩的出现使得远射兵器的性能大幅度提升,战车几乎成了弩兵最佳 的靶子,战车的末日也就来到了。尽管有一些战车增加了更多的马匹、披上 了更厚更多的盾甲,连两侧轴头都装了驱杀步兵的扁矛,戈也发生了变化, 头部变成弧形,内刃加长像镰刀,外刃增强了推的杀伤力,用推来对付步兵 的围攻,可惜这一切还是无法挽回战车时代的终结。没有了战车作为载体, 戈也就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而且,戈自身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击缓慢等。 所以后来戈通用的装头方法只有绑缚,看起来简陋,但是便于重新捆紧。不 过挥击缓慢的毛病无法克服,而且杆部由于抗力方向问题还更易折断;推乂 不如刺灵巧锋利。同时随着战车的衰落,步兵也摆脱了最大的侧面威胁。这 样,而且也逐渐被步兵弃用,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战国晚期至秦以 后开始淘汰,两汉以后,戈便在兵器行列中绝迹了。
但由于戈使用最普遍的时代也正是汉字文明蓬勃兴起的时代,因此“戈” 字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字,它不但与防护装具“干(盾)”连 在一起使用,成为“战争”一词的别称——“干戈”,而且还与其他汉字组 成与战争有关的战、伐、武等字。作为一个重要的汉子部首,一直流传到 今天。
戟
戟是中国古代将矛和戈合为一体的长柄格斗兵器。戟由长柄和戟头构成, 可刺、可钩、可啄、可割,是一身四用的兵器。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制, 战国末年出现钢铁制品。戟柄为竹木质,其长度按不同使用情况有所差别: 车兵用戟柄最长,骑兵用戟柄稍短,步兵用戟柄更短,称为“短戟”。
戟最早出现于商代。河北省藁城市出土的一柄戟,是在矛柄前端联结矛 銎处横安一个戈头构成的,也就等同于加了矛尖的戈。西周时期开始出现把刺、胡、援、内合铸在一起的“十”字戟。这种戟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矛头为主体,侧面出援,构 成以刺为主的戟。另一种是以戈为主体,把上阑延 长并加宽,构成以钩琢为主的戟。不过这种戟的战 斗效能并不突出,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绝迹。春秋时 期还出现了一种把长胡多穿的青铜戈和青铜矛联装 在一起的戟,成为车战中使用的重要格斗兵器。据 《考工记》记载,戟同戈、殳、夷矛、酋矛一起被 称为“车之五兵”,是车战的主要格斗兵器。
战国晚期出现了一种刺、援合体的“卜”字 戟。这是一种刺、援合铸的钢铁戟头。由于取消了 青铜戈类兵器传统的后内,故成为“卜”字形。到 了西汉,“卜”字形钢铁戟是步骑兵装备的主要格 戟
斗兵器。到西汉末,“卜”字形戟的形制又发生了变化,侧出的小枝渐次向上 弯曲,东汉以后则变为硬折向上,从而更增强了前刺的功能。至于原有的勾、 琢功能,则随着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消失。
同时在中国南方的吴、越、楚地区,还流行一种独特类型的联装戟,即 在一根长柄上联装二三个无内的戈头,人们把它们称为“多戈戟”。其中较为 常见的是“二戈戟”和“三戈戟”。
不过在车战为主的时代,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
到了秦汉,随着战争方式的转变,既有矛的作用,又保留戈的特点的戟 流行起来。特别是从东汉末到三国时期,戟的使用相当普遍。汉朝还出现一 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 戟”。但戟也存在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由此还产生了专门针对戟的战法。 比如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 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 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遗传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因此到了东汉,
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也就是越来越像叉了。
隋唐以后,戟逐渐退出兵器行列而成为专门的仪仗用品了。明代民族英 雄于谦的《漫题屋壁》诗末两句曰:“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说明到了 这一时期,列戟已经成为官爵的象征。明清时期富户条案上的瓶中也常插银 戟,或者墙壁上挂有戟图,上画之戟,中为双月牙青龙戟,两旁斜插有单月 牙青龙戟。这都是取戟与“给”谐音,象征富贵、自给自足。
防弹背心的祖先——铠甲
铠甲是一种护身的防护甲,形似短袖衬衫和背心,最初是把一些皮带 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外部罩上件丝绒外衣,饰以压制花 纹和雕刻图案。11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鱗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 细密的铠甲所代替。
武术界对戟还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 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有青龙探爪、黑龙 人洞、懒龙翻身、乌龙摆尾等招式。
戟分为长杆单戟和短柄双戟。长戟分为方天戟(戟头两侧各有一个月牙, 杆上有戟形,如画字,朱漆为饰,故名画戟。还悬有彩绸,上系金钱,叫金 钱五色幡)、青龙戟(单侧月牙,杆上画有盘龙,朱漆为饰,悬系彩钺叫金钱 豹尾子)、蛇龙戟(戟刺为蛇形,余同青龙戟)、月牙戟、东方戟、护神戟和 戟镰、常胜戟等。短柄双戟分单月牙(练者多)、双月牙。也系有彩缨球,今
第-章冷兵器
皆系红缨。东汉末年,吕布是使戟的能手,曹操善于使短戟。目前武林中仍 有演练者。
戟的套路分马上和步下两种。马上套路一般双手执杆,还可一手握杆, 另一手握于月牙内的铁梁上。长戟杆长于大刀,舞起来花样翻飞,谚称“剑 无缠头戟无花。”长杆单戟可左右手前后换把使用,其出之势如同戳棍,故叫 “戟扎戳势”。各派戟法差异较多,以六路戟法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贴、 靠、剁、片、钩、搂刁、提等。
斧钺
斧、钺二者形制相似,区别不大,都是用来劈砍的长兵器。但由于其杀 伤力不如戈矛,在先秦时期,其实战价值就已大大降低,已多用于仪仗、装 饰之需,作为军营中统帅权威的象征,并用于刑杀。作为仪仗用的钺,则一 直沿用到清朝末年。由于斧钺之间的实际区别并不大,经常互相混同,例如 北宋《武经总要》一书中收录的“大斧”的图像,也是弧曲阔刃而两角上 翘,看来是沿袭古代钺的形制。
如果一定要将两者相区别,那么从尺寸和用途上看,钺应该算作一种大 斧,重量也较斧更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但因形制沉重, 灵活不足,后代更多地用作礼兵器,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象征。斧则是一种 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形制上的区别是,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状铍 头者,即为钺。铍头尖锋直刃、扁茎,长约六寸,穿透力很强。且其刃部宽 阔,两角上翘,呈半月形。
就来源而言,钺就是由作为生产工具的斧演化而来。石斧的历史大约可 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 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 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象形文字的“王”字即作斧钺的形状,象形文 字“兵”字即为双手持有斧钺的形状,证明这种兵器是古代最早使用的兵器和权力象征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种磨制精细的石钺,它们体态 扁平,比普通石斧的刃阔而弧度大,两角微上翘。在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 的陶缸上,有这种石钺的图像。从其形体特征看,不适于砍伐林木或用于农 作,应是专门制造的原始兵器。由于氏族的军事领袖拥有石钺,因此后来就 成为其权威的象征。比如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这种材质的 铖在当时只可能具有神圣的象征作用,不可能充当实用器物。
进人青铜时代,青铜铸造的钺仍是用于劈砍的兵器,其刃部保持石钺的 特征——弧曲宽阔,两角略微上翘;但钺身较薄,多饰有雷纹,并且花纹非 常精致美观;装柄的方式与短柄戈类似,为内安秘,并在阑侧设有穿孔。商 周时代斧钺类型很多,且质料优良。如《考工记》所载的同代青铜斧内含锡 量约20%。形体较小的钺是实战用的。一些形体巨大而且花纹精美的钺,则 是军中统帅的权威象征物,可以算作礼器而非兵器。例如在河南省安阳市殷 墟妇好墓中,出土两件大型青铜钺,刃宽达37.3 ~38. 5厘米,重达8.5 ~9千 克,铸有铭文“妇好”。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之一,生前多次领兵出征,是 著名的女统帅,这两件大钺正是她的权威的象征。
周代有一种空头斧,大多是管形銎,上有孔,以安装斧柄。斧头中含有 天然铜、铅、铁、锡、金等多种金属,质地坚韧,做工精良。据《六韬》记 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名曰“天 铖”。另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誓于牧野时,“武王左杖黄钺,右秉 白旄,以麾”。命将出征时也常赐钺,如著名的“虢季子白盘”中的铭文有 “赐用戊(钺),用政(征)……'
此外,斧钺还被用作刑具。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攻克商王王 宫后,“黄钺斩纣头,悬大白之旗。”直到汉代仍以斧钺为斩首的刑具。由于 斧钺是一种斩杀罪人的刑器,所以历史上有“斧钺之诛”的说法。
在钢铁兵器中,钺从来不是大量 装备部队的主要兵器。汉朝有一种把 铁钺和铁矛结合在一起的兵器,称为 “钺戟”。三国时,斧钺的制作受到兵 家重视。据说诸葛亮亲自督造质地优 良的,他还为此写下一篇《作斧教》
告诫诸将战斧质量好坏:“非小事也,
若临敌,败人军事矣!”视斧与刀同等 重要。晋代以后,斧钺的形制有了新 变化,其刃部加宽,柄减短,便于操 持,砍杀能力有所提高,依式样不同 有长柄斧、凤头斧等。唐宋时期,斧 钺流行军中,成千上万的军士持长斧 作战。唐朝天宝年间,大将李嗣业与 安禄山交战于香积寺,李嗣业率步卒 三千持长柄斧、陌刀阻击敌军,打败 了安禄山统率的剽悍的北方骑兵。
宋朝军队的主要敌人是西夏、契丹、女真的骑兵。宋军在骑战中常处于 劣势,主要靠步战取胜。所以宋兵多持斧钺来抗击辽金铁骑的冲击,以临敌 制胜,南宋大将王德在一次对金将兀术的战斗中,兀术以铁骑排成强大阵营, 王看到敌人右面阵营坚固,便决定先打左面。行近敌阵时,一金将横刀跃马 而来,王德引弓射箭,一击毙敌。王德乘胜指挥兵马手持长斧排山倒海般冲 向金兵,金兵大败。由此可见长斧在对抗敌骑兵队的战斗中的巨大威力。在 古代战场上,斧作为一种实战工具一直多在城市防御战、水战中运用,用它 来砍斫敌人的攻城器具,斩截敌舰帆缆等,发挥了巨大作用。
小说演义中讲到的使用大斧出名者,有唐初的程咬金,水浒传中的急先 锋索超,皆使用长柄大斧。
斧是利用杠杆原理和冲量等于动量的改变量原理来运作的,舞动起来姿 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勇猛,可以显出劈山开岭的威武雄姿。斧的主要 用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片、砍、削、撞等。带刺、带钩的钺 法则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另多刺、钩、拨、点、追五法。由于斧和钺 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
另一种短柄斧,俗称“板斧”,通常成对使用。即《水浒传》中李逵所 用之物。清代时,江西九江某公子精于此术,曾以双板斧震慑群盗。至今香 港仍有山东螳螂派的旋风双板斧套路传世,以抡劈为主。钺也有短杆的,如 八卦掌拳派所用的子午鸳鸯钺,就是一种短双器械。
最后附带说一下戚。这是一种形体较小的斧钺形兵器,故又称小钺。新 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曾出土过石制和玉制的戚。河南堰师二里头早商文化遗 址曾出土过青铜戚。这种兵器在晚商和西周前期使用较多,秦汉以后便从实 战兵器中消失。
长刀
原始的长刀除了刃平些、体窄些外,与斧钺没有多少差别。今天我们所 见到的长刀实际上是从宽体短刀再度发展而来的,就是将刀身后装上长柄。 这点可以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得到证明。不过当时的宽体 长刀只能算是一种偶然的创新,还不能算作正式兵器。到了南北朝后期,长 刀才开始流行开来。
陌刀是一种长柄两刃刀,也就是俗称的“三尖两刃刀”,为盛唐以后流行 的兵器,主要供步兵使用。这是一种极长的刀。一般的刀,其正常长度在2~ 3米之间,而陌刀往往可达3米以上。当时一些善于使用陌刀的将领所用的 刀,有的重达15斤。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当时军中专门组建有陌刀 队。通常陌刀队列阵于前端呈横向排列。进攻时通常采用密集冲锋阵形,大 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能毙伤数人,故而所向无前。
著一看冷
但是,过长往往意味着攻击缓慢、不便挥舞,而且作为砍击兵器,双刃 与单刃的作用区别并不大,所以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此外,这种刀 至今仍未见实物,只是从其宋代的继承者——掉刀那里,还依稀可辨其三尖 两刃的特征的。
宋官方编修的《武经总要》中列举的长柄刀有多种式样。除了掉刀以外, 还有屈刀、手刀等。与宋代人文发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 于华丽而失之实用,但这并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宋代为长刀创立 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 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 难再有新样式。
武林中所用大刀皆是一面有刃。另有一种朴刀,其刀柄比大刀的短些, 刀身窄长,也是双手使用。朴刀套路目前仍有流传。
棍棒
棍棒是使用最早的打击兵器,取材容易,制作方便。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们对自然的棍棒已能进行各种简单的加工,或削尖其一端以便刺击,或在 其一端嵌以蚌壳、石片以便剖割,或在其一端安上石头以便锤击。唐代以后 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棍棒。从形制上分,有长棍、齐眉棍、三节棍、梢子棍等; 从质地上分,有木棍、铁棍、铜棍等,以木棍最常见。
早期的木棍多以枣木制成,取其坚实沉重。后来改用白蜡杆,取其有韧 性,较轻便。
宋太祖赵匡胤是善用棍棒的开国皇帝,有人说他靠“一条杆棒打出四百 座军州'在他的推动下,宋代出现了多种棍棒,仅《武经总要》就记有七 种,棒端大多安有锋刃头部。如柯黎棒安有裹铁的头部,钩棒安有附带两个 倒钩的夹刃,抓子棒安有鸡爪形钩头,狼牙棒安有一个扎上许多狼牙钉的纺 锤形的头部。明代戚家军还曾使用过安有刀刃的棍棒。清军多使用虎头棒。
武术界的棍法以威猛快速为上,多有旋扫及舞花动作,打击空间较大, 故称“棍打一大片”。少林棍、昆吾棍都是比较著名的棍法。
殳是最早由棍棒演变而来的长柄打击兵器,又称杵、杖、掊、投、投。 殳首多用青铜制造。有无尖锋和有尖锋两大类。无尖锋殳首呈平顶圆筒形, 有的在顶上还带有一个铜钮。有尖锋殳首的顶端呈三棱矛状,锋部后面连接 一个铜刺球或铜箍,柄的尾端也安有一个铜刺球或铜箍,可刺可砸。商代尚 无用殳的记载。周代已将殳列为“车之五兵”之一,长约1.2丈,有的安有 金属头。战国时期,殳又被列为“步卒五兵”之一。秦始皇三号兵马俑坑出 土的殳为铜头圆筒形,筒长4. 2寸,直径6分,壁厚1分,头为多角锥体。汉 代以后,殳被淘汰。
镋属于罕见兵器。其形制如叉,末端正中有尖头,坚锐如枪,称为正锋, 长约0.5米。正锋靠后处横一月牙,月牙朝外,月牙上嵌着一排利刃,有三 齿、五齿和九齿几两种。镋柄长达2. 5米,尾端装有棱状铁钻,称为“蹲”。 可将柄端插于地上,以其旁侧的两股作为发射架,燃放火箭。
镋是攻防兼备的长柄兵器,既可用于击刺,又可用于架格。由于这种兵 器过于长大,分量又重,所以只有身高力大者才能使用。
《武备志》中说它镋制于明代后期,在闽、粤、云、贵、川、湘等地都有 使用。明代戚继光编练的步兵营都装备了长柄镋。但近年来浙江厚安县出土 的一件三齿镋说明,北宋宣和年间(1119一 1125年),方腊所率领的农民起 义军已经使用镋作兵器了。
浏览11,89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