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的保护面具——脸甲

脸甲位于头盔的前部,为防止冷兵器袭击将士脸部,古代使用脸甲。 脸曱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或者是活动的(可以掀起的脸甲),由钢或铁 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鱗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 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2个鼻孔、嘴孔。



弩是利用扳机发箭的一种弓。弩比弓射箭射得远,且能发射穿透力大 的箭。

弩由臂、翼和机三部分组成。臂,又叫做身,是射击时的手持部位,用 木制,上面带有放箭用的箭槽,有的还涂上漆,用以防潮。翼,是装在臂前 的弓,用韧性好的木料制成,也有用几张竹片予以加强的。机,是用来拉挂 弦的装置,安装在臂的后部,机用金属制成,就是在铁被普遍使用以后,也 常使用易于锻造和加工的青铜作材料。弦,是由涂上蜡的苎麻绳做成,也有 在苎麻上缠上鹅的羽毛之后,再涂蜡来制作成弦的。

弩的部件还有:牙是用来挂住拉开的弦的突起(即机钩)。牙上面的突 起,叫做望山,即照门,相当于瞄准用的标尺、准星。也有在上面刻上刻印

图片1

的。悬刀相当于现代枪的扳机。牛是用来支承牙落下的构件,也是由悬刀支承着。

牙、悬刀、牛,均由螺栓上的栓塞结合在一起的,都置于叫做“郭”的 金属箱内。战国时代,弩机也有不带郭的,是把上述各部件,直接埋设在弩 臂上。

弩的尺寸有多种,但是个人用的弩,以臂长50 ~70厘米的为多见。翼和 臂的比例为1 : 1.2至1 : 2.5。机的长度为9 ~15厘米。

弩的强度,是把翼固定于地面,使用带有秤钩的秤拉弦来进行测定的, 强度单位使用“石”这个重量单位。“石”这个单位,因时代不同重量也不一样。但是在后汉,出现过高达十石(约600千克)的强弩。而六石(约 360千克)的弩则是最普通的弩。

弩的拉弦(即开弩)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脚踩开弩法,是用脚踩住弩,用手拉弦的方法。

  2. 腰开弩法,即靠腰劲拉弦开弩的方法。

  3. 在脚踩弓拉弦的方法中,也有不直接用脚踩弓,而是利用插脚用的 镫把弩拉开的。


弩的射击顺序:

  1. 拉弦,用牙固定;

  2. 把箭放臂上的箭槽内;

  3. 瞄准;

  4. 拨动悬刀,发射。


瞄准,是使安装在望山上的刻印和弩的前端重合一线,瞄准目标来进行 的。也可利用瞄准操作所产生的角度,来调整射程。

当扣动悬刀时,由悬刀固定的牛即脱离,失去支承的牛推动牙,弦即把 箭弹射出去。

射程最大的弩出于战国时代,达到710米。所谓射程只是箭的飞行距离。 实际上,当达到或接近最大射程时,箭的穿透力反而下降,甚至连布也穿射 不透。“强弩之末,力不能人鲁缟”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拉弦的开度 应小于有效射程,最好在最大射程的二分之一以下。

在唐代要求弓弩手在357米距离,四发两中固定目标。由此可以认为, 这个距离就是射击固定目标的最佳有效射程。在战场上,敌人是移动的,瞄 准又只能靠自己的眼睛,所以,在射击这种活动目标时,有效射程还应该再 短一些,一般以3〇〇米左右为宜。如果超过300米,哪怕弩的射程再远,穿 透力再强,也很难击中这些活动着的小目标。在战场上,射击固定目标则和 有效射程无关,一般在敌人靠近150米左右时就开始射击了。

和弓相比,弩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射程更远,而且发射速度快,穿透力大。

弩之所以有这样强大的威力,关键在于有足够的拉弦力量。弓,在发箭 时要用一定的力来拉弦,而弩在拉开弦后,就不必再用力,并能长时、持续 地以强大的力拉住弦。此外,除了用手,还可用脚或腰劲开弩拉弦,这也是 出现神臂弩这样一种强弩的重要前提条件。

另外,射手把弦拉开挂在机钩上,把箭装人箭槽之后就能更专心、更准 确地阻止和射杀敌人。总之,弩不但射程远、射得准,而且很容易掌握,“朝 学可以暮成”,这些都是弓所不能及的。

弩的最大缺点,是在射击过程中,需要较长的装箭时间。就是说,发射 箭的间隔时间较长。

根据有效射程(1〇〇 ~ 150米)和发射时间(10 ~ 15秒)试算,在射出第 一箭之后,到敌人进人射手有效射击位置,只能发射一次至两次。如果是训 练有素的骑兵,就会利用两支箭发射间隔这一瞬间,勇敢、迅速地冲人敌人 阵地,获得大胜。

为解决弩的这一致命弱点,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从战术上来解决 的方法。即把弓箭手组成的射击部队,按几个层次来配置,进行所谓没有射 击间隔可连续发射的“轮流射击方法”。南宋初期名将吴璘(1102—1167年) 编纂的《叠阵》,就是这种阵法的代表作。这种战斗队形,在最前列是手持长 枪(矛)的士兵组成的长枪队,第二列是手拿强弓的弓箭手,第三列则是由 强弩射手组成的强弩队,最后再配置上手持神臂弓的士兵。最后一列的神臂 弓士兵站立不动,用来狙击敌人的正面进攻。为增强两翼,还配置了骑兵。 当敌人接近150米左右距离时,先由有效射程最大的神臂弓士兵开始射击。 当敌人靠近1〇〇米时,由持强弓的士兵站起来射击,射击完毕,即蹲下,由 后边的强弩队站起进行射击。就是这样,利用配备上不同远射兵器的士兵, 轮流不断地连续射击,有效地来打击和阻止敌人的进攻。

宋朝的军队,是由发弩(射击)、进弩(传递)和上弩(开弓搭箭),计 3人组成为一组,来操纵弩的,并按一定队形布阵,以万弩胜敌。

兵器

另一种方法,是改进弩这种兵器的部分结构。这一问题,将在后面的 “连弩”中作专门介绍。

如前所述,弩机部件很多,构造复杂。所以制造成本高于弓,而且维修、 保养麻烦。

弩和用手工操作的弓相比,有很大不同。弩是靠一种机械力来杀伤敌人 的武器。所以,并不要求有很高的操作技巧。因此,既没有像弓那样有很多 传说,也没有名人高手。正因为如此,在历代古典小说中,也从来不把弩作 为象征英雄好汉的兵器来加以渲染。

目前虽然还很难确定是谁发明了弩,但是在战国时代的初期,中国军队 就已经装备了数量可观的弩。一些传说中说弩是黄帝和蚩尤发明的,而又有 的说,是南方楚国琴氏所发明。从这些传说来看,战国时代韩国的弩,就是 模仿南方蛮国溪子的弩而生产的。由此可以认为,弩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南方。

战国时代以后,弩已成为中国军队的标准装备。例如,唐朝军队,20% 的士兵装备了弩。尤其在中国西北部游牧民族的骑兵中,弩的威力得到了充 分的发挥。在战场上,用装备有弩的士兵组成射阵,可以有效地阻止骑兵的 冲击,而且能在骑兵弓箭射程以外的距离压制敌人。

西汉对强弩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 使弩拥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且随着铜弩郭取代木弩郭,弩身对拉力的承受 力也大大增强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370千克,简直到了 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效射程超过500米,可惜由于实用性不如臂张和踏张, 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了。

弩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铜弩机的发明,否则凭其较短的拉 程,是无法与弓的杀伤力一较长短的。强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 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 射击的连续性则依靠几组射手的轮番。

东汉末期到三国时代,弩的发展和普及对骑兵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在 战斗中不被弩所压制,骑兵的铠甲越发坚厚,甚至战马也披上了厚厚的马甲,

由此而出现了重装甲骑兵。

在历代王朝中,最重视弩的是宋 朝,弩也成为宋军的主力兵器。当时,弩禁止民间私有,而且在刑罚处理上也 比私藏其他兵器要重得多,由此可见弩 在宋代所处的重要位置D同时代的辽、西夏、金这些常和宋发生战争的北方诸 国,则把重装甲骑兵(铁骑)作为军 队的主力以此抵御宋朝的弩。为了能在更远的距离有效地射杀 这些披甲戴盔的骑兵,“神臂弓”、“克敌弓”这些威力强大的弩相继 问世。连弩有两种:一种是扣动扳机后, 《武备志》所载明诸葛弩图就能把箭连续不断射向敌人的连发式;另一种是能同时发射多支箭的多发式。

明代的诸葛弩,一次能连续发射十支箭,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连发式连 弩。该弩长约70厘米,所用的箭比较短,约25厘米。诸葛弩的上部有一个 可拆卸的“弹仓”,内装十支箭。弓是桑木料,并用三片竹予以加强。为便于 装箭,设有一个拉弦开弓的手柄,把手柄向下拉,弦即被拉开,箭同时从 “弹仓”落到箭槽内待发。只要操作手柄,就可完成拉弓、装箭、发射一系列 动作,所以就能不间断地把箭射向敌人。操作非常简便,但是威力比较小, 射程也只有35米左右。对身披铠甲之敌,不能构成威胁。宋应星在《天工开 物》里只是把这种弩作为防御盗贼(盗贼不穿铠甲)用的,而不是作为战场 使用的兵器。为了弥补威力不足,《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就改用毒箭,只要 射中,就会给敌人以致命的伤害。后来,有不少的守城军队,也普遍使用起 这种连发式连弩。

图片2

保护脖子的铠甲——颈甲

颈甲是护具的一种配件,专为保护颈部使用的。在古代和中世纪,用 以保护将士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胛骨免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 (锁子甲、铠甲)中颈甲成锁状(金属网状),固定在将士头盔边缘,垂于 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中 世纪,在马克西米利安时代,在騎士盔甲中,颈曱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 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颈曱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 颈甲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右面用暗扣联接。

明代使用的神臂床子连城弩,是一种由一个人操作能三箭齐发的多发式 连弩的典型代表。是把普通弩大型化了(弩臂和人的身长差不多),所以要把 弩固定在类似桌子的弩床上来使用。最大射程约500米。这种弩,一般是把 几台并排配置起来使用的,充分发挥远射、连发和“火力密集”的威力。缺 点是机动性差。明代的神臂弓和克敌弓,和宋代的弩不一样,多是能同时发 射二至三支箭的个人用连弩。

据考证,可同时发射几支箭的连弩,最早出自战国时代,而在西汉连弩 已用于实战。属于大型的床子弩类的,有《墨子》备高临篇记载的连弩车, 在《淮南子》泛论训中也有有关连弩的记述。带有小型“弹仓”的连发式, 已有战国时代的出土实物。

继承古代连弩的技术,制造出可个人使用的连弩,并装备军队用于实战 的,就是三国时代蜀国军师诸葛亮。诸葛亮部下研制的弩,取名为“元戎”, 能够同时(或连续)发射十支长17. 4厘米的铁箭。从箭的长度看,不属于多人操作的大型床子弩,而是由一个人操作的连弩。遗憾的是,有关这种连弩 的形状、尺寸等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诸葛亮之所以发明这种兵器,是为了 对抗处于优势的魏国骑兵。可以说,这些连弩,就是诸葛亮的“硬件”;而称 作“八阵”(八卦阵法)的军队运用方法,则是他的“软件”部分。就这样, 当时的蜀国就拥有了一支强大的弓弩部队。其中包括装备有三千个元戎连弩 和装备有五千个射程远威力大的普通弩的两支部队。

连发式的诸葛弩,虽然冠以“诸葛”二字,但并非是诸葛亮的“元戎” 连弩。而是在考证明代连弩时,借用了元戎连弩这个名称。

床子弩是把普通弩予以大型化,装在发射台(床子)或车辆上,来发射 箭的一种装置。

北宋使用的“次三弓弩”,为了获得更大的反弹力,不是用1个弓,而是 把3个大弓合并起来使用。拉这样的弓,需要很大的力量,一般需要30个人 才能把弓拉开。拉弓时,不是用人直接拉弓弦,而是使用带铁钩的绳和装有 操作杆的绞车这种“卷绕机”来完成的。弓弦拉开,挂在牙上,然后搭箭。 发射箭的时候,用木棒敲打拉弦的牙,即可“一敲即发”。

床子弩的缺点有两个:一是发箭间隔时间长;二是多为固定式,所以调

图片3

转方向麻烦。也就是说,用这种床子弩,射击灵活的移动目标比较困难。所 以,这种大型弩,不是以射杀个人为目的,多用来攻击和破坏敌人战船、战 车或城墙、望楼这些大目标。在攻击敌军士兵时,也不是瞄准某一个人,而 是用来对付密集的人群。

这种弩主要用来射击比较大的固定目标,射程很远,很难用眼睛瞄准。 所以,最大射程应该和有效射程基本相等更才实用一些。次三弓弩的射程约 300 米0

床子弩作为一种大型的特殊弩,自然有它的特殊用途。所以,它用的箭 也不是普通使用的箭。与其说是箭,倒不如说它是近似于又长又粗的枪更合 适。这连箭翎都是用木头或铁制作的。普通弓和弩用的箭,以易折的为好箭, 而床子弩用的箭,则是越硬越好。

床子弩使用的一种叫做“踏蹶箭”的特殊的箭,是攻城时专用。这种箭, 不是以射杀敌兵为目的,而是以扎进敌人城墙为目的,作为攻城士兵登墙的 脚手架来使用。

床子弩使用的箭,是装在一种叫做“钭”的铁箱里,使用床子弩把箭集 中理顺,然后进行发射。所以,又把所使用的床子弩称作“斟子弩”,而把箭 叫做“酙子箭”。由于发射的箭很多,如同遮天蔽地的乌鸦群一般,故又有 “寒鸦箭”之称,对攻击密集的敌人很有威力。

安装在发射台上的大型弩,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在《墨子》备高临篇 中,对守城用的这种连弩车就有具体的记述。即是把大型弩安装在一台两轴 四轮的箱型车上,车身长度可根据城墙宽度自由调节,弩机是放在铜制的 “郭”内。和床子弩一样,拉弓也是使用带手柄的卷扬机。此外,这种车载连 弩车,还装备有用来改变瞄准器和发射角度的高度调节机构。连弩车使用的 箭,长约2米。为了能再次使用,箭上拴有绳子,发射后,可用卷扬机收回。 主要操作人员至少10人。

在南朝,出现了一种叫做神弩的巨型弩,现已发掘出可以证实这种弩存 在的出土实物。根据推算,这种神弩“臂长至少丨7〇 厘米,弓的长度430 ~540厘米”。像这样大的弩,只有装在车上或发射台上才能使用。

唐朝的车弩,是把约760千克强度的弩装载在车上,可同时发射7支箭, 中央这支箭特别大,箭镞长22厘米左右,箭杆粗5厘米,长约93厘米,箭全 长达一米多。两侧的另外六支箭比较小一些。其最大射程约丨公里,是攻城使 用的一种兵器。

到宋代,床子弩发展到了顶点。从《武经总要》中就能看到当时制造的 各种类型的弩。宋朝制造的弩,其特点是装有用来拉弓的绞车,而且是将几 把弓组合起来,用以提高反弹力。

在历史上充分发挥床子弩的战例,就是北宋的“澶州之战”。

‘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国皇帝和萧太后统帅大军南下入侵 河北。辽军受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迟迟不能攻占重要据点。十一月中旬, 辽军到达澶州(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宋朝宰相寇准受命出征,两军主力在 澶州形成对峙状态。辽军先锋官:萧太后最信赖的将军萧达兰在外出侦察 时,被宋军用床子弩射死。他的战死对战局产生了极大影响,使双方最终 签订了停战和约,即“澶渊之盟”。

床子弩在宋代达到最高峰,但是到了南宋末期,由于蒙古人改制的砲 (抛石机)和火器的出现,床子弩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一个人操作的个人用弩或弓之中,威力最大的就是神臂弓及其由它改良而成的弩。神臂弓虽然名称为弓,其实是弩。

神臂弓有明确的尺寸规格,即臂长97厘米,弓长140厘米,弦长约77厘 米。臂为木制,挂弦的弭亦为木制(檀,又称街矛L监为铁制,发射机构的 机是用铜制,弦用麻绳制成。射程约370米,箭可“人木三分”,即使在460 米射程,也能穿透两层铠甲鱗片,威力很大。当然,实际的有效射程要小得 多,由于是目视瞄准,所以一般有效射程在150米左右。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述,神臂弓系宋熙宁年间(1067—1077年)西夏 人李定(《宋史》中称李宏)所发明,是作为贡品献给宋朝的。由于能穿透 铁制铠甲,又可一个人使用,深得皇帝赏识,并立即决定把这种神臂弓作为 正规兵器武装军队,由政府工厂负责生产。这种兵器所具有的威力,就连敌 人也不得不承认。金国的完颜兀术就说:“宋军的装备,可怕的只有两个,但 是最可怕的还是神臂弓。”

克敌弓,就是由神臂弓改良而成的。它是宋绍兴五年(1135年)抗金名 将韩世忠(1079—1150年)发明的,这种克敌弓也是由一个人操作的,最大 射程约553米,有效射程应该是它的五分之三左右,但是,实际上还是在150 米以内距离上使用。装甲骑兵进入这个范围,只需一箭就能把敌人射中。

以后,又出现了神劲弓,威力胜过神臂弓。但是缺点是,两箭的发射间 隔时间长,大约为神臂弓的三倍。所以,在平原地带使用神臂弓,而在不适 合骑兵冲锋的山岳地带则使用神劲弓。

据说,宋朝灭亡后,在元明两代,继承了这种兵器的制造方法,并大量 生产。但是,从明朝神臂弓的制造图来看,这种用脚踏发射的神臂弓,实际 上是可同时发射二至三支箭的一种小型床子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 的性能对力量的发挥有相当影响。设计成熟的箭,平均长度约为7〇~90厘图片4

米,通常分为箭头(旧称镞)、箭杆(旧称笥)、箭羽和箭尾(旧称矢害)部 分,箭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

箭头长5厘米左右,形状各异。但是不论采用什么形状,重点考虑的只 有一点,即射入敌人身体后,不能轻易拔出,最好使之留于敌人体内。为提 高箭头的穿透力,都用钢制成。训练使用的箭头,前端多作成圆形或进行刨 缠以免刺人箭靶。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三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 的倒刺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蝙蝠般抽出敌人的血 液。时至战国,新兴的三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 应的血槽增至六个。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 一样,先进表面氧化铬技术也使箭头历久常锋。

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 样式的惨毒,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 的缺点是浇铸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 造,但优点更为显著,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 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 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发展路 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 骨骼。

箭镞种类的细化始于宋代。这一时期箭的样式更加精细化,像铁脊箭、 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

对于箭杆而言,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在盛产竹子的 南方,当然是以竹为料。在北方,则使用柳、桦等木料。竹制箭杆,是破竹 削细,后把三至四根为一股,用胶黏合成杆状,然后缠上丝线,再涂上漆而 制成。也有不经黏接,直接用竹做的箭杆。木制箭杆,制作简单。打去枝杈, 稍加修整后,即可作箭杆使用。箭的末端刻削成带槽状的箭尾,用来挂弦。 竹制箭杆,即使经过干燥处理也难免弯曲。木制箭杆千燥就会出现弯曲,所 以必须进行特殊加工处理。箭头射入敌人体内,很难拔出。所以,不论用哪 种材料,箭杆必须坚硬,不易折断。在整支箭的重量分配上,重心在前五分 之二(从箭头算起)处,即为最理想的箭- 在箭的末端,用胶黏有3 ~ 12厘 米长的三枚羽毛。箭羽的作用是使箭 的飞行和下落都遵循正确角度,从而 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一般使用 鸟的羽毛,其中以鹫和鹰的最好,称 为“雕翎”;雁、鹅羽为最差。在没 有鹫、鹰的中国南方,常使用鹅的羽 毛,当然性能远不及前两种。我国工

图片5

匠在东周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箭羽的安装长度了。

据说,在宋代,三人两天可做150根箭。当然也可由一个人来完成全部 制作工作。在官办的兵工厂,生产弓、箭,都有专门分工,生产效率很高。

装备弓箭的士兵或箭手,除了随身携带足够的箭以外,还必须带上用以 应付断弦应急使用的备用弓弦。关于一个士兵配备一把弓时,究竟应该带上 多少备用弦和箭这个问题,根据唐代李筌的《太白阴经》规定,唐朝士兵应 以装备三根备用弓弦和36支箭为标准,而且不能是一种箭。具体装备比例 是,30支用以射穿坚甲的透甲箭,四支生钢箭和两支长垛箭。

为防雨雪,士兵还要佩带装弓的弓袋和叫做胡禄或矢菔的箭袋。如前所 述,弓和箭都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弓袋和箭袋就是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必要 装备。弓袋和胡禄,必须使用不透水的皮革或木料制造。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述了许多有趣的矢菔的用途。例如,在晚上 或野外宿营时,可用牛革做的矢菔当枕头使用。依靠这种圆筒状的矢菔,还 能听见十里以内人马的声音,是一种很好的测音器。

镝箭是一种特殊的箭。这是一种在飞行时能发出种声响的箭,故俗称 “鸣箭”或“响箭”。用来通知和传递敌人来偷袭,以及偷袭和重点攻击方向 等情报。这种有声响的镝箭,有的是通过对箭杆进行特殊加工,也有的是在 箭头上作特殊加工,使之飞行时发出声响。

战马的钢铁盛装——马铠
古代骑战中,战马是古战场上十分重要的一支生力军,所以保护战马 的安全,

也是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铠甲称

为“马甲”或“马铠”。

早在商周时期,车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马甲主要用来保护驾车的辕 马。秦汉以后,骑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马甲又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

这两个时期的马甲在用料、制作工艺和形制上都不相同。商周时期用 来保护辕马的马甲,主要是皮质的,面上涂漆,并画有精美的图案。整副 马甲分为保护马头及躯干两个部分。秦汉以后,用于保护骑兵乘马的马甲, 开始时还有皮质的,主要是用皮革制成的“当胸”。三国以后,就出现了全 副铁质的马铠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重甲骑兵——“甲骑具装”,至此马铠 的结构日趋完善,并从此称为“具装”。这种“具装”一般由保护马头的 “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躯干的“马身 甲”和保护马臀的“搭后” “寄生” 6个部分组成,使得战马除了耳朵、眼 睛、鼻子、嘴以及四肢尾巴暴露以外,全身都受到铠甲的保护。当时这样 一领具装铠接近90斤重。隋唐以后,重甲骑兵日渐减少,但马铠仍是军队 中较多使用的防护装具,一直到明清时期,骑兵的战马才不再披这种笨重 的马铠。

甲胄

铠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也是最基本的一种防护装具,又称 甲、介、函。胄是古代将士用于防护头部的装具。其形如帽,又称盔、兜鍪、 头鍪等。

先秦甲冑

原始的铠甲是用藤条和兽皮制成的。

商周时期已开始将整片皮革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其制法是根据防 护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成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 的皮革片合在一起,尔后用绳将革片编联成甲。

原始的胄用藤条、兽皮制成。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胄说明,我国大约在 公元前14世纪已经开始使用青铜胄。

春秋战国时期,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战国皮甲,多以犀牛、鲨鱼等 皮革制成,上施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由表 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甲身甲片为大块长方形,甲片编缀时,横向均左片 压右片,纵向均下排压上排。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于臂

部活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铁甲,但数量 很少,皮甲仍是主要的装备。《荀子•议 兵》中说“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表 明战国末期楚军仍以皮甲为主。

胄是一种在战场上保护头部的用具, 在此前并不见于记载,也未见出土实物^ 但春秋战国时代一定已经有了,最初也是 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古人戴胄时并 不摘冠,而是连冠一并扣在胄下;但是见 到尊者必须摘下,露出冠来,这种礼节称 为“免胄”。就算是在战场上,如果己方 是由臣下领兵,而对方是由国君领兵,也 要向对方国君“免胄”致敬。

图片6

秦的甲冑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我们全面、 系统地了解秦代军服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东侧约 1500米处的东门大道北侧。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无意中发现。1974至1977年,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三座兵马俑坑,分别编 号为一号、二号、三号。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 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厅 内整齐有序地埋藏着由210件武士俑组成的3列横队,面朝东方,象征军 阵的前锋。其后的丨1条坑道,埋藏着由数千件武士俑和多辆驷马战车组成 的40路纵队,除位于边沿、担负侧翼与后卫的武士分别面向南、北、西方 外,其余38路武士及战车一律面朝东方。按已发掘部分的排列密度推算, 1号坑埋藏兵马俑总数达6000余件。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 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 条坑道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南半部八条坑道内并排着八列战 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中部三条 坑道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 混合军阵。北部三条坑道,每条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 列,为骑兵阵。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 个阵列中。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 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表明它是秦军阵的指挥 中心。

据文献记载,在战国末期,秦朝军队就已经大量装备坚实精密的金属盔 甲。这也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之下,秦统一天下以后 的军事装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秦俑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 皮革和金属札叶结合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 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

图片7

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均由正方形 或长方形的甲片编缀而成,铠甲里面要衬以战 袍,防止擦伤身体,且因兵种、身份、战斗需 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甲的胸、背、 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 札叶;前胸下摆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背 下摆平直齐腰。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 何形彩色花纹,似乎是由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 制成,也可能是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

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 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即驾车人)的臂、 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在结构上更加复杂, 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 盆领。

步兵铠甲是普通战士的装束,属于贯头 型,衣身较长,穿的时候从上套下,再用带钩 扣住固定。由于步兵是作战的主力,最容易受 伤害,故此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这类铠甲有如下特 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 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 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 有甲钉,但数量不等,或二或三或四,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 等,下摆一般为圆形。

两汉甲冑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更加普及,并逐渐成为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在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发现了两千 八百多块甲片组成的全副铠甲的兵马俑。当时的铁甲,每副至少几百片,分 领叶、身叶、分心叶和腋窝叶等。甲片的形状已不是单一形状,有方形、长 方形、扁方形,还有加以修饰的鱼鳞状或龟纹状。

值得指出的是,汉代还是我国武官和军阶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春秋以 后,军队规模日益扩大,军、兵种和战略战术也不断复杂,于是出现了一些 专门的军事家,形成了实际上的专职武官。区别官兵身份的不仅是服饰,还 有军服上的徽识。军服上标出徽识在先秦时代已有制度。汉代的徽识,主要 有章、幡和负羽三种。章的级别较低,主要为士卒所佩带,章上一般要注明 佩带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属部队,以便作战牺牲后识别。幡为武官所佩带, 为右肩上斜披着帛做成的类似披肩的饰物。负羽则军官和士卒都可使用。

 

浏览2,75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