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国皇帝和萧太后统帅大军南下入侵 河北。辽军受到宋军的顽强抵抗,迟迟不能攻占重要据点。十一月中旬, 辽军到达澶州(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宋朝宰相寇准受命出征,两军主力在 澶州形成对峙状态。辽军先锋官:萧太后最信赖的将军萧达兰在外出侦察 时,被宋军用床子弩射死。他的战死对战局产生了极大影响,使双方最终 签订了停战和约,即“澶渊之盟”。

床子弩在宋代达到最高峰,但是到了南宋末期,由于蒙古人改制的砲 (抛石机)和火器的出现,床子弩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一个人操作的个人用弩或弓之中,威力最大的就是神臂弓及其由它改良而成的弩。神臂弓虽然名称为弓,其实是弩。

神臂弓有明确的尺寸规格,即臂长97厘米,弓长140厘米,弦长约77厘 米。臂为木制,挂弦的弭亦为木制(檀,又称街矛L监为铁制,发射机构的 机是用铜制,弦用麻绳制成。射程约370米,箭可“人木三分”,即使在460 米射程,也能穿透两层铠甲鱗片,威力很大。当然,实际的有效射程要小得 多,由于是目视瞄准,所以一般有效射程在150米左右。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述,神臂弓系宋熙宁年间(1067—1077年)西夏 人李定(《宋史》中称李宏)所发明,是作为贡品献给宋朝的。由于能穿透 铁制铠甲,又可一个人使用,深得皇帝赏识,并立即决定把这种神臂弓作为 正规兵器武装军队,由政府工厂负责生产。这种兵器所具有的威力,就连敌 人也不得不承认。金国的完颜兀术就说:“宋军的装备,可怕的只有两个,但 是最可怕的还是神臂弓。”

克敌弓,就是由神臂弓改良而成的。它是宋绍兴五年(1135年)抗金名 将韩世忠(1079—1150年)发明的,这种克敌弓也是由一个人操作的,最大 射程约553米,有效射程应该是它的五分之三左右,但是,实际上还是在150 米以内距离上使用。装甲骑兵进入这个范围,只需一箭就能把敌人射中。

以后,又出现了神劲弓,威力胜过神臂弓。但是缺点是,两箭的发射间 隔时间长,大约为神臂弓的三倍。所以,在平原地带使用神臂弓,而在不适 合骑兵冲锋的山岳地带则使用神劲弓。

据说,宋朝灭亡后,在元明两代,继承了这种兵器的制造方法,并大量 生产。但是,从明朝神臂弓的制造图来看,这种用脚踏发射的神臂弓,实际 上是可同时发射二至三支箭的一种小型床子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 的性能对力量的发挥有相当影响。设计成熟的箭,平均长度约为7〇~90厘米,通常分为箭头(旧称镞)、箭杆(旧称笥)、箭羽和箭尾(旧称矢害)部 分,箭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

图片6

箭头长5厘米左右,形状各异。但是不论采用什么形状,重点考虑的只 有一点,即射入敌人身体后,不能轻易拔出,最好使之留于敌人体内。为提 高箭头的穿透力,都用钢制成。训练使用的箭头,前端多作成圆形或进行刨 缠以免刺人箭靶。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三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 的倒刺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蝙蝠般抽出敌人的血 液。时至战国,新兴的三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 应的血槽增至六个。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 一样,先进表面氧化铬技术也使箭头历久常锋。

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 样式的惨毒,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 的缺点是浇铸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 造,但优点更为显著,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 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 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发展路 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 骨骼。

箭镞种类的细化始于宋代。这一时期箭的样式更加精细化,像铁脊箭、 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

对于箭杆而言,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在盛产竹子的 南方,当然是以竹为料。在北方,则使用柳、桦等木料。竹制箭杆,是破竹 削细,后把三至四根为一股,用胶黏合成杆状,然后缠上丝线,再涂上漆而 制成。也有不经黏接,直接用竹做的箭杆。木制箭杆,制作简单。打去枝杈, 稍加修整后,即可作箭杆使用。箭的末端刻削成带槽状的箭尾,用来挂弦。 竹制箭杆,即使经过干燥处理也难免弯曲。木制箭杆千燥就会出现弯曲,所 以必须进行特殊加工处理。箭头射入敌人体内,很难拔出。所以,不论用哪 种材料,箭杆必须坚硬,不易折断。在整支箭的重量分配上,重心在前五分 之二(从箭头算起)处,即为最理想的箭- 在箭的末端,用胶黏有3 ~ 12厘 米长的三枚羽毛。箭羽的作用是使箭 的飞行和下落都遵循正确角度,从而 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一般使用 鸟的羽毛,其中以鹫和鹰的最好,称 为“雕翎”;雁、鹅羽为最差。在没 有鹫、鹰的中国南方,常使用鹅的羽 毛,当然性能远不及前两种。我国工匠在东周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箭羽的安装长度了。

图片7

据说,在宋代,三人两天可做150根箭。当然也可由一个人来完成全部 制作工作。在官办的兵工厂,生产弓、箭,都有专门分工,生产效率很高。

装备弓箭的士兵或箭手,除了随身携带足够的箭以外,还必须带上用以 应付断弦应急使用的备用弓弦。关于一个士兵配备一把弓时,究竟应该带上 多少备用弦和箭这个问题,根据唐代李筌的《太白阴经》规定,唐朝士兵应 以装备三根备用弓弦和36支箭为标准,而且不能是一种箭。具体装备比例 是,30支用以射穿坚甲的透甲箭,四支生钢箭和两支长垛箭。

为防雨雪,士兵还要佩带装弓的弓袋和叫做胡禄或矢菔的箭袋。如前所 述,弓和箭都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弓袋和箭袋就是起保护作用的一种必要 装备。弓袋和胡禄,必须使用不透水的皮革或木料制造。

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述了许多有趣的矢菔的用途。例如,在晚上 或野外宿营时,可用牛革做的矢菔当枕头使用。依靠这种圆筒状的矢菔,还 能听见十里以内人马的声音,是一种很好的测音器。

镝箭是一种特殊的箭。这是一种在飞行时能发出种声响的箭,故俗称 “鸣箭”或“响箭”。用来通知和传递敌人来偷袭,以及偷袭和重点攻击方向 等情报。这种有声响的镝箭,有的是通过对箭杆进行特殊加工,也有的是在 箭头上作特殊加工,使之飞行时发出声响。

战马的钢铁盛装——马铠

古代骑战中,战马是古战场上十分重要的一支生力军,所以保护战马 的安全,也是防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用于保护战马的专用铠甲称为“马甲”或“马铠”。

早在商周时期,车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马甲主要用来保护驾车的辕 马。秦汉以后,骑兵成为军队中的重要兵种,马甲又用于保护骑兵的乘马。

这两个时期的马甲在用料、制作工艺和形制上都不相同。商周时期用 来保护辕马的马甲,主要是皮质的,面上涂漆,并画有精美的图案。整副 马甲分为保护马头及躯干两个部分。秦汉以后,用于保护骑兵乘马的马甲, 开始时还有皮质的,主要是用皮革制成的“当胸”。三国以后,就出现了全 副铁质的马铠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重甲骑兵——“甲骑具装”,至此马铠 的结构日趋完善,并从此称为“具装”。这种“具装”一般由保护马头的 “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躯干的“马身 甲”和保护马臀的“搭后” “寄生” 6个部分组成,使得战马除了耳朵、眼 睛、鼻子、嘴以及四肢尾巴暴露以外,全身都受到铠甲的保护。当时这样 一领具装铠接近90斤重。隋唐以后,重甲骑兵日渐减少,但马铠仍是军队 中较多使用的防护装具,一直到明清时期,骑兵的战马才不再披这种笨重 的马铠。

铠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也是最基本的一种防护装具,又称 甲、介、函。胄是古代将士用于防护头部的装具。其形如帽,又称盔、兜鍪、 头鍪等。

先秦甲冑

原始的铠甲是用藤条和兽皮制成的。

商周时期已开始将整片皮革制成可以部分活动的皮甲。其制法是根据防 护部位的不同,将皮革裁成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皮革片,并把两层或多层 的皮革片合在一起,尔后用绳将革片编联成甲。

原始的胄用藤条、兽皮制成。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胄说明,我国大约在 公元前14世纪已经开始使用青铜胄。

春秋战国时期,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战国皮甲,多以犀牛、鲨鱼等 皮革制成,上施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由表 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甲身甲片为大块长方形,甲片编缀时,横向均左片 压右片,纵向均下排压上排。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于臂
部活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铁甲,但数量 很少,皮甲仍是主要的装备。《荀子•议 兵》中说“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表 明战国末期楚军仍以皮甲为主。

胄是一种在战场上保护头部的用具, 在此前并不见于记载,也未见出土实物^ 但春秋战国时代一定已经有了,最初也是 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古人戴胄时并 不摘冠,而是连冠一并扣在胄下;但是见 到尊者必须摘下,露出冠来,这种礼节称 为“免胄”。就算是在战场上,如果己方 是由臣下领兵,而对方是由国君领兵,也 要向对方国君“免胄”致敬。

图片8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为我们全面、 系统地了解秦代军服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东侧约 1500米处的东门大道北侧。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

无意中发现。1974至1977年,考古工作者陆续发现三座兵马俑坑,分别编 号为一号、二号、三号。三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 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厅 内整齐有序地埋藏着由210件武士俑组成的3列横队,面朝东方,象征军 阵的前锋。其后的丨1条坑道,埋藏着由数千件武士俑和多辆驷马战车组成 的40路纵队,除位于边沿、担负侧翼与后卫的武士分别面向南、北、西方 外,其余38路武士及战车一律面朝东方。按已发掘部分的排列密度推算, 1号坑埋藏兵马俑总数达6000余件。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 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 条坑道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南半部八条坑道内并排着八列战 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中部三条 坑道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 混合军阵。北部三条坑道,每条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 列,为骑兵阵。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 个阵列中。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 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表明它是秦军阵的指挥 中心。

据文献记载,在战国末期,秦朝军队就已经大量装备坚实精密的金属盔 甲。这也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相比之下,秦统一天下以后 的军事装备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秦俑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 皮革和金属札叶结合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 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均由正方形 或长方形的甲片编缀而成,铠甲里面要衬以战 袍,防止擦伤身体,且因兵种、身份、战斗需 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

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甲的胸、背、 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 札叶;前胸下摆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背 下摆平直齐腰。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 何形彩色花纹,似乎是由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 制成,也可能是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

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 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即驾车人)的臂、 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在结构上更加复杂, 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 盆领。

图片9

步兵铠甲是普通战士的装束,属于贯头 型,衣身较长,穿的时候从上套下,再用带钩 扣住固定。由于步兵是作战的主力,最容易受 伤害,故此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这类铠甲有如下特 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 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 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 有甲钉,但数量不等,或二或三或四,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 等,下摆一般为圆形。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更加普及,并逐渐成为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在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发现了两千 八百多块甲片组成的全副铠甲的兵马俑。当时的铁甲,每副至少几百片,分 领叶、身叶、分心叶和腋窝叶等。甲片的形状已不是单一形状,有方形、长 方形、扁方形,还有加以修饰的鱼鳞状或龟纹状。

值得指出的是,汉代还是我国武官和军阶制度初步形成的时期。春秋以 后,军队规模日益扩大,军、兵种和战略战术也不断复杂,于是出现了一些 专门的军事家,形成了实际上的专职武官。区别官兵身份的不仅是服饰,还 有军服上的徽识。军服上标出徽识在先秦时代已有制度。汉代的徽识,主要 有章、幡和负羽三种。章的级别较低,主要为士卒所佩带,章上一般要注明 佩带者的身份、姓名和所属部队,以便作战牺牲后识别。幡为武官所佩带, 为右肩上斜披着帛做成的类似披肩的饰物。负羽则军官和士卒都可使用。

魏晋南北朝甲胄

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争,虽然 促使战略战术得到发展,但给社会经济 生产造成的破坏却极其巨大,因此在武 器装备方面与汉代相比并没有明显的 进步。

魏晋时期出现了铁制筒袖铠。这是 一种胸背相连、短袖的铠甲,用鱼鱗形 甲片编缀而成,外形与西汉的铁铠很相 似,穿着时要从头上套穿。这种筒袖铠 坚硬无比。

魏晋时期的胄基本沿袭东汉的形制,胄顶高高地竖起,配有缨饰。

铠甲方面流行布制或革制的两裆铠。

这种铠甲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 用带系束。这种铠甲一直使用到唐代。另有保护头部的兜鍪、胄、盔等。戎 服和铠甲外均束带。

图片10

除两裆铠之外,还有“明光铠”。这是一种十分威武的军服,其特点是在 铠甲的胸背的两侧装放两块圆形或椭圆形金属护镜,与其相配,必极穿宽体 缚裤,并束宽革带。这种铠用外形完整,使用效果极好,久而久之便取代了 两裆铠。

唐代甲冑

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甲、山文、鸟锤、 白布、皂娟、布背、布备、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十三种。其中明光、光 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鱗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 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 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

唐初,由于阶级矛盾比较缓和,国家的统治比较稳固,社会经济恢复和 发展较快,因为战事减少,用于实战的铠甲和戎服基本保持着隋代的样式和 形制。到唐武德中期,在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军服逐渐变 得具有唐代的鲜明特色。此时唐军戎服仍以皮甲和铁甲为主,除了传统的皮 甲仍发挥着作用以外,在铁甲中又细分为两裆铠、明光铠、细鱗铠和锁子铠 等,制作十分精良。

两裆铠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原来仅覆盖前 胸的鱼鱗状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 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 下的防御。明光铠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 代戎服为圆领长袍。唐代编缀甲片的方法也有所发展,更多地采用皮条穿连 或铆钉固定的方法。

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 太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 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奢 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特别是出现了为 武将们仪仗检阅或平时穿用的絹布甲,这种以 纺织原料制作的轻巧精美的黑色甲衣(有称 “皂衣”),外观十分美观,但无实际的防御意 义。此甲形制的出现,反映了唐代太平盛世的 时代特点。“安史之乱”后,重又恢复到金戈 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特别是 铠甲,晚唐时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

在唐宣宗时期,有一位官吏发明了以纸做 甲,“纸甲用无性柔之纸,加以垂软,叠厚三 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纸 甲极为奇特,是应急之物,由于质轻容易携带,故便于推广。

图片11

五代时期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铠基本 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 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 之上。另外,五代时期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

宋代甲冑

宋代的铠甲有皮制和铁制的两种。开始的铠甲只有表皮没有衬里,穿用 时与皮肤接触容易磨伤,后用绸做衬里。宋铠比隋唐铠又增加了许多名称, 比如钢铁锁子甲、连锁铠甲、明光细网甲、金装甲、长短齐头甲、黑漆濒水 山泉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据《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铠甲的 总重量达45斤至50斤,甲叶有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 近60斤,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 为此,皇帝还亲自赐命,规定了步兵各兵种的铠甲重量。但尽管如此,单以 重量而言,宋代步兵铠甲还是中国历代铠甲中最重的。

此外,根据《梦溪笔谈》记载,北宋年间,西北青堂羌族还善于制造一 种瘊子铁甲,铁色青黑,甲面平亮,可以照见毛发,在五十步之外,以弩箭 射击,铁甲面不会有一点损伤。

南渡之后,南宋小朝廷一直处于孱弱状态,根本无心顾及军备生产,铠 甲制造技术开始进人停滞状态。当然,造成铠甲停滞的另一原因是火药的发 明。南宋时火药的杀伤力已有很大的提高,铠中在战争中的防御作用越来越 小,尽管以后还使用了数百年,但已不像以前那样受到重视了。

厢军是地方州县军,军服和铠甲的装备都比较差。他们的军服衣身长短 不一,紧身窄袖。所着的甲胄是仿战将的样式,不用皮或铁做甲片,而用粗 布做面,细布做里,然后在甲面上用青、绿颜色画出甲片形状。

辽金夏元甲冑

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 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 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 代的特点。铠甲护腹似乎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 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镜,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 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 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 这两种都可作戎服。

金代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 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 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 袍穿在铠甲外面。

西夏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

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 像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 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 地区落后一些。

蒙古主力军全部是骑兵,组织 严密、装备精良,而且还配有火器, 尤为突出的是甲胄。元代铠甲的种 类有柳叶甲、铁罗圈甲等。其中铁 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用铜 铁丝缀满铁网甲片,甲片相连如鱼鳞, 有皮甲、布面甲等。

图片12

明朝建立之初就重视发展军工生产,提高火器和铠甲制造的水平,不断 加强国防力量。

明军戎服大体与宋、元时期相同。只是盔、甲、护臂等全副武装,质地 上大多采用了钢铁,技术十分先进,种类繁多因此比较前代又进一步。

史料记载,明式军衣上衣是直领对襟式,也有圆领形式,制作比较精致, 以衣身长短和甲片形制取名,如鱼鳞甲、圆领甲、长身甲、齐腰甲等。头盔 的名目繁多,大体分为。便帽式小盔、可插羽翎较高的体体式和尖顶形三种 类型。明代兵士着罩甲,是一种对称的“号衣”,头上包扎五色布扎巾,这种 形制在明初时只限骑兵穿用。

明代军士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 穿锁子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明代军人在穿戎服时,既可戴盔甲,又可戴巾、帽、冠。帽为红笠军帽。 冠有忠静冠、小冠等.

清代甲冑

清代的甲胄与前代均有所不同,虽也按上衣下裳分开,总的来说仍依传 统形制,但其配置与满族旗装紧密相连。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铁或皮革 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 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

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 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

铠甲分甲衣和围裳。军中将领的 服饰是,上身甲衣以马褂为基本式 样,衣身宽肥,袖端是马蹄袖,甲衣 肩上设有左右两块用带联系的护肩, 腋下有护腋,胸前后背各有一块金属 护心镜,镜下前襟底边有一块梯形的 护腹“前裆”,左边缝上同样的一块 “左裆”。右侧不佩裆,留作佩弓箭囊 等用。

军服的下身是“裳”,此“裳” 由于不是筒形,而是左右两片,故用 围穿形式,称为“围裳”。围裳分为相同、绣有虎头的蔽膝。此外镶边还代表了八旗各自的标志。这种八旗甲胄, 用皮革制成。后来这种甲胄仅供大阅兵时穿用,平时则收藏起来。清代除满 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

图片13

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年),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 人。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很年轻的时候就加入了耶稣会。在他 二十多岁的时候(1714年,即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渡重洋, 到达当时被葡萄牙占领的澳门。上岸后,朱塞佩开始学习中国礼仪、熟悉 中国的文化,并取了中国名字——郎世宁。不久,他从澳门转到广州。当 时的广东巡抚知道来华的欧洲人中有位画家,就上奏康熙皇帝,康熙皇帝 很高兴,下旨请他到北京来。郎世宁到了北京之后很快进入宫廷,成为一 名很重要的宫廷画家。直至去世,他的后半辈子都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为 康、雍、乾三代清朝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历史事件的画作,以及众 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 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并曾参加圆明园 西洋楼的设计工作,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代表人物。1766年 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安葬在北京欧洲传教士墓地。

盾牌

盾是古代士兵手持的防护装具,用以抵御敌人射来的矢石,使其锋刃的 杀伤力加以消耗或使之产生偏导;此外还可以作为助攻武器。在我国古代, 盾又称干、牌、盾牌、彭牌、旁牌等。

原始的盾牌相当简陋,大抵是用自然生成的藤条、木条和坚钿的兽皮, 经过简单编缀而成,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 潮腐,便逐渐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

在安阳殷墟曾发现有商代盾的残物,呈梯形,盾面微凸,高度不超过1 米,宽约60 ~ 80厘米,内以木框为骨干,表面蒙覆多层织物和皮革,并在其 上涂漆绘纹。西周步兵使用盾面蒙皮的狭长盾,可以连锁竖盾组成防御屏障, 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兵使用盾面蒙皮的窄短盾,又称车盾。

对于盾来说,防护最大的威胁是正面刺击。因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 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 起来,弧形盾有利于分解刺 的力量。春秋战国时使用圆 形旁牌,牌面中央外凸,背 面有握把。

秦汉时期开始使用铁盾。 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还出 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 单手举着抵御攻击。但到了 魏晋南北朝,由于骑兵的人 马均披甲上阵,所以一般不 用盾。这段时期是盾发展历史上的低谷。但步盾经过改革和发展,到东晋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长的六边 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作战 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解放士兵的双手, 增强防御的机动性。

图片14

唐代军队把盾称作彭排。据《唐六典》记载,唐军使用的盾有膝排、团 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合称“唐六排”。宋代称盾为旁牌,它们都 用坚木制成,牌面蒙有皮革。步兵旁牌较长大,上尖下平,中间有几道横档, 背面安有戗木,可用它支立于地上。骑兵旁牌为圆形,面积较小,背面有套 环,作战时将其套在左臂上并绑住,用以抵御矢石。西夏军和蒙古军也创制 了几种名盾。西夏军使用的毡盾,盾面蒙有毛毡,防御性能较好,在野战和 攻守城战中都能使用。元世祖忽必烈曾组织人员制造一种折叠盾,用时张开, 行军时折叠易带。

明代以后,盾的演变仅限于形状上略微的改变。只有明代的火牌较为新 颖。所谓火牌就是同火器配合使用的盾牌。它在盾牌背面可藏燃烧性火器、 神机箭与火枪,兵盾结合,攻防兼备。其战法一般是步兵小组跟随火牌徐徐 推进,猛然间火器齐发,随即冲出盾牌,一拥而上制服敌人。清代仍沿用明代步兵盾牌,直到清末才最后弃用。

浏览2,15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