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箭

袖箭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发射短箭的筒状发射器。由于能隐藏在袖内发射, 故此得名。袖箭不靠腕力,却威力甚大,有效射程可达1〇〇米,而且飞行平 稳。发射器用铜、铁所铸,为圆筒状,神箭一般长约26厘米,外径2. 6厘米 左右,筒内装有钢丝盘成的弹簧。箭杆用无节竹作料,加工成长约23厘米, 如最细的筷子粗细。前端装有梭形锐利钢箭头,长约3厘米。每次只能发一 箭的箭筒,为单筒袖箭。除此之外,还有可连发数箭多种。其中包括两筒的 双筒袖箭、三筒的三才袖箭、四筒的四象袖箭、六筒的梅花袖箭、七筒的七 星袖箭、九筒的九宫袖箭。

除单筒袖箭外,其他可连发者,均需备用相应数量的袖箭于筒内。以装 箭一次,可连发六箭的梅花袖箭为例,它不同于单筒袖箭,是集六个较细单 筒袖箭于一身,排成梅花形状。梅花袖箭以六支箭为一套,但通常持箭人, 至少身带三套,计十八支,均先人筒备用。

图片19

民国时期制作的铜袖箭

 

袖箭始出年代不详。根据武当派的《武当绝技(续集)》说,在宋真宗 时,有一道士号霞鹤,为修行而云游四海。后人川,于峨眉山发现一石屋, 那是仙人的故居所在。在石屋中,他寻得《机轮经》一书,乃三国时期诸葛 武侯所著。书中详记有木牛、流马、火炮等诸种机关制造之法,其中亦有袖 箭制法说明。霞鹤道士终归西天,也未曾揭秘此书内容于世。《机轮经》一书 亦无影无踪,未能流传于后人共享。所幸他公开了袖箭制造之法,世间方有 袖箭传至今日。


  1. 金钱镖


金钱镖又称“罗汉钱”,是把普通硬币作为武器使用的一种飞掷类暗器。 金钱镖作暗器极为合适,随身携带硬币,谁也不会生疑,练就此功,随取随 发,非但便利,且使人防不胜防。

金钱镖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经任何加工,直接使用;第二种是将硬币四 周锉薄磨锋成刃。其中,以中央有孔的大钱类硬币最为多见,其直径约3毫 米,铜钱重4 ~7克,银元约重3. 3克。

硬币重量远不及其他投掷类暗器,所以,本身并无甚大的杀伤威力。关 键在于腕力训练,加之平飞旋转,威力才会大增。

金属硬币是何时、何人将其作为武器使用,虽无从考证,但金钱镖至迟 在明代就已出现,这一点是明确的。

飞叉

飞叉是为投掷而特制的一种叉。形状按叉头分为两股、三股、五股多种, 其中,以中股挺出如枪头的三股飞叉为多见。标准飞叉,全长约29厘米,叉 头锐利,约占三分之一。两股飞叉以全长约20厘米为标准型,叉头占二分之 一。五股飞叉,尺寸与三股相同。各种飞叉皆以铁铸而成。重以600克为标 准,可视用者的力度而有所差异,但以不超过1200克为限。射程依训练程度 而异,最远可投及160米。叉将发出之前,高举过顶,向后一挫,顺其势向 前,松手,叉即飞出。飞叉以每九支为一组,叉头朝上,装于皮袋携带。

就飞叉的起源而言,作为一种兵器,恐怕不是由乡间农民所用农具之类 发展而来,大抵是渔民捕鱼用的鱼叉演变而成的。鱼叉由来已久,自古有之, 从出土文物已经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用拴绳的鱼叉捕鱼的事。

然而,究竟是何时、何人把这种鱼叉加工成飞叉这种武器的,至今虽无 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至迟在明代就有了飞叉的存在。



弹弓发射的不是箭而是弹丸。弹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弦上有一个弹射 弹丸用的皮碗。也有可藏人袖内作暗器使用的超小型弹弓。

弹丸为球形。有用石头制成的石弹、用黏土干燥后制成的泥弹和烧制而 成的陶弹,还有用铁铸造而成的铁弹。用料不同,而有多种。弹丸大小,规 格不一。大的有高尔夫球那么大,小的则如同打鸟弹弓子那么大。
和箭比较,球状弹丸飞出后的弹道不稳定,射程和命中率也不如弓箭。 所以,一直未被作为战场上的兵器。弹弓原本不是以杀伤人为目的,而是打猎时使用。只是作为暗器时,才 变成了对人的一种武器。但是,射程、打击力,都远不如投掷类暗器。不过 弹丸携带方便,而且弹丸飞行的声音比箭小,不易发现,不易躲闪。这些都 是胜过普通弓箭之处,也是在所有暗器中,最危险的一'种暗器。

小说中的玉皇大帝身边的二郎真君,就是使用这种武器。他的弹弓弓体 是用金子作成,银制的弹丸,是一种神仙使用的超级兵器,实为宝物。

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势,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 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当今习此艺者极少。简 易的铁丝作架,橡筋为弦的弹弓,已成为儿童玩具。

知识链接

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影响

武器装备直接影响着对战争的发展。

在看待武器和战争的关系方面,许多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两个极端: 一是唯武器论,认为武器装备的好坏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因素;二是 轻视武器的作用,认为那无关大局。

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武器与战争的关系呢?应该说,具体到某一场战 争而言,武器装备并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战争双方处于同 等技术条件下,胜负结果更多地要看军队的训练、士气、后勤,以及指挥 员的军事素养。

但是如果具体到整个战争发展史来说,武器装备的进步,则决定着战 争方式的进步。这里所说的武器装备,并不是指单独的某一件武器,而是 多种武器装备互相配合所形成的一个整装备体系。可以说,武器装备是战 争发展史上的首要因素,当革命性的新式武器技术成熟并大量装备部队之后,战场上的战术也就会因此而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军队的训 练、编制、后勤、军事理论,甚至整个军事体制的变革。

正是因为武器装备体系决定了战争形态的演变,所以西方许多的军事 史著作,都是以武器技术的发展来划分军事史的不同阶段,比如把世界军 事史分为冷兵器时代、冷兵器与火器共用时代、火器时代等。

因此,如果武器技术进步了,但是战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变革,或者 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编制、训练、后勤等制度,那么技术进步的成果也不能 转化为战斗力。以近代中国为例,丨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之后的第二 次鸦片战争中,清朝军队完败于英法列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武器装 备上的差距造成的。可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清朝的军队也装备了先进 的西式枪炮,但是仍然在对外战争中屡战屡败,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与先 进技术相对应的军事体制仅仅给一支装备冷兵器的落后军队换上洋枪洋 炮,而不注重战术训练、不建立新式的编制体系,那么这支部队依然算不 上是新式军队。这就是中曰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清军 的武器中虽不乏新式枪炮,但却依然失败的主要原因3

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军事装备领域也能体现出来。中国不仅 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故乡,古代中国的弓、弩等抛射武器也曾经一度领先 于世界。但是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西方科技飞速进步,中国的武器则原 地踏步,最终被西方所赶超。也就是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武器技术就开 始全面落后于西方。不过明朝还有向西方学习的举动,通过各种渠道的中 西方交流,也学到并引进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但是随着清朝统治的建 立,中国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全面转为封闭、保守。清朝统治者轻视技术 进步,故步自封,盲目自大,最终在军事领域被西方远远甩开,以至于近 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用重炮敲打国门,从此陷入了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之中。

 

奇门兵器

所谓奇门兵器,就是各种特种兵器的总称。这些兵器通常无法归人“十 八般兵器”的传统分类中,一般不用于军事战阵,只在武林中个别门派使用, 练习的人极少,而且有时还有使用环境上的要求。常见的奇门兵器有如下

一些。

1.峨眉刺

峨眉刺长30厘米,是铁棒两端制成锋利笔尖状的一种兵器。为防止从手 中脱落,在铁棒中央位置,设有一个插中指用的可转动的圆环。和其他兵器 一样,峨眉刺也派生有多种样式。既有两端都带尖的,也有只是一端带尖的。 还有不带手指环,前端为笔状的点穴笔和判官笔。此外,还有比峨眉刺短一 半、有三个不同方向带锋尖的子午钉。

使用峨眉刺时,中指插人环内握紧,使两端与之呈垂直状,用以刺或打

图片20

击敌人。峨眉刺中,最厉害的是专门点敌人要害穴位的点穴针。顾名思义, 这种峨眉刺不但可刺可打,还可用于点穴,使敌人苦不堪言。

峨眉刺携带方便。中指插人转动环内,使铁棒与手指相干行,使敌人难 以发现。以此状态,迅速旋转铁棒,即可变成攻击的态势。可以使用一支, 还可同时使用两支峨眉刺。

峨眉刺也可当作投掷兵器来使用。叫做飞刺的峨眉刺,则是经过特殊加 工,专作投掷使用。它比普通峨眉刺稍短,长20厘米左右,重约220 ~ 260 克。以12支为一组,装在囊袋中携带。

峨眉刺的历史并不久远,是清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暗器。但据说最早起源 于宋代,不过尚无确实的证据。

峨眉刺传到日本,被叫做“守铁”或“铁柱”等。

2.子母鸳鸯钺

子母鸳鸯钺是把两个锋利月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兵器,长度47厘米。虽 然把这种兵器冠以“钺”的名称,但是和斧并无关系,毋宁说它是一种圈类 暗器更合适。其中,鸡爪钺是子母鸳鸯钺中尺寸最大的一种。

由于这种兵器和拳合为一体使用,所以拳法高手使用,威力倍增。有了 这种兵器,在遇上带有武器的敌人时,就比赤手空拳好得多。所以,子母鸳 鸯钺是一种可攻可防的兵器。

这些戴在手上的兵器具有很大的杀伤力,而且随着拳法的发展而层出不 穷。在明代的《三才图会》中就曾记述了没有刃叫做“铁拳”的一种兵器。 关于子母鸳鸯钺的由来,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有人认为它是出自明代。

子母鸳鸯铖作为八卦掌的代表性兵器,为人们所熟知,故又有八卦锁之 称。武林高手八卦门的董海川(1796—1770年)善使这种兵器,故此得名八 卦钺。据说这种兵器是他发明的。除八卦门派外,少林等武界流派也使用子 母鸳鸯钺。

图片21

判官笔

判官笔器形似笔,笔头尖细,笔柄粗圆,也有两端均为笔头的,笔身中 间有一圆环,形状比较接近峨眉刺,环套在手指笔可以旋转,还有的只是一 端有笔头,在笔的尾部,有环也是可以让笔旋转的。主要用于取穴打位,因 此又叫判官点穴笔。

判官笔的笔长通常为二尺八寸,前端稍重于后端,多以硬木或金属制成。 主要用法有穿、点、挑、刺、戳等。动作招式有穿喉、仙女引针、白猿献果、 叶底偷桃、双蝶舞花等。

4.铁尺

铁尺即铁制的尺。最初的铁尺上面有星,既是武器,也可作量物之用。 长度1米左右,最大者和使用人的身长一般,厚1厘米以上,也有末端带柄 的。铁尺通常长172. 7厘米、宽3. 9厘米、厚1.2厘米,完全能承受敌兵器的 打击。

从外形上,铁尺可以归人棒状打击兵器一类,用法和锏相似。外形和尺 样,极易随身携带,是一种伪装性极强的防身兵器。

尺自古有之。而不受温度、湿度影响的铜尺,在周代就出现了。而把铁 尺作为武器使用,已难以考证具体年代。铁尺并非战场武器,而是一种个人 用的防身兵器。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燃灯道人,使用的就是这种武器,尺名叫乾 坤尺,是一件法术无边的宝物。

此外,航海时用以观测星位的量天尺,是一种特殊的尺。在武侠小说中, 这种尺成了少林寺的一种贴身兵器。

 

旧石器时代(10000年前一几百万年前)的重要军事发明

 

旧石器时代只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球等。 旧石器时代在采摘、狩猎中应用棍棒。

大约十万年前出现了原始抛石器——砲。

大约28000年前出现了弓箭。

5.铁笛

铁笛即铁制的笛子,实际上是一种护身用的打击武器。铁笛一般长约65 厘米。虽为铁笛,但是吹奏起来,如同乐器笛子一般,故有很大的伪装性。 铁笛为中间空心之管状,故体轻,但坚实不易折断,可攻可防。

笛分为七个孔的横笛和五个孔的竖笛。七孔笛乃汉武帝时丘仲所发明, 五孔笛据说是东汉时期从羌族传过来的。暗器铁笛,是指七孔横笛而言。

城防设施与守城器械

我国最早的城防设施出现在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但 其设施只是一两道壕沟,反映了当时部落定居时间延长,所带来的更高防御 要求。到了距今4000至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定居下来的父系氏族们便 开始修筑城墙了。

初期的城墙很简陋,如河南安阳后屯遗址中墙宽仅2 ~4米的低矮夯土墙,内蒙古包头东郊阿善遗址 中残墙较高处仅为1.7米的石 墙等。因为太矮小了,这些城 墙甚至连地基也不需要。

不过千万不要轻视它们,应付原始时期部(村)落之间 械斗式的争斗已经足够了。龙 山文化中晚期,即相当于传说 中的五帝时代,随着部落的兴 盛,真正意义的城池开始出现 了。作为其中代表的平凉台古 城,形状已经采用了正方形,说明城市布局有了统一的规划,城墙总长740米,墙高6米左 右,根部厚13米,顶部宽达8 〜10米,可容纳大部队的调动 和战斗。此墙的修筑采用了先进的板筑法,即先夯筑陡直内 墙,两侧再以护城坡加固,此 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时,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长,使城墙较为陡直难攻。而随 着这类较高大城墙的出现,为避免因土质问题造成塌陷,地基就成了工程中 必不可少的一项。

公元前21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夏建立了。但帝国的建立 并未促进夏代城防设施的发展,平凉台古城的防御水平终其历史也未被超越。 直到商代初期,墙根厚度20米左右,高度达到10米左右的城墙,才在夏代 以来面积急剧膨胀的城市四周耸立了起来。此时的城墙不但更为高大,而且 做工也更细致。护城坡经过铲削平整后,会浦上防雨水冲刷的碎石。内墙夯

层间设有夯窝,使夯层嵌接,城墙更加牢固。不过直到西周,城防技术并无 新的内容。原因可以推测为攻城技术进步不大,因此防御技术自然无须提高。

直到春秋时期,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进步,攻城技术才终于进入大发展 时期。春秋发明的临车、冲车、愤辊、修橹和抛石机,第一次将守城方笼罩 在重型装备威胁之下。重型攻城器的涌现,带来了战术的大大丰富。原先单 纯的人海战术,已转变为愤辊特种作业、临车和抛石机火力压制、修橹重甲 掩护、冲车攻敌软肋、单兵钩索攀城的联合作战,等到战国时期,云梯、水 淹和地道出现,我_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术就算基本齐备了

在这种形势下,城墙开始变得愈加陡直。女墙、角楼、悬门、瓮城、单 层城楼和吊桥等新式工事也逐渐出现了。女墙可以隐蔽守军行动,遮挡临车 攻击;角楼建在城角,用以抵御可能遭受的两面夹攻;悬门吊于城门洞中部, 待敌军破门后紧急落下,可将其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瓮城是主城城门外的半 座小城,墙与主城等高,瓮城城门偏设,使主城守军也能射杀到攻门敌军, 而一旦敌军破门进人瓮城,更会陷人四面居高临下的夹击;城门之上建单层 城楼,是城门争夺日趋激烈的表现;桥身能被提离地面的吊桥则已被用于一

图片22

些纯军事功能的城池。除上述之外,在吴越水乡,随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 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诞生了。战国城防层次已经非常分明,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 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如 果必要,还会将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离城5公里处,就进人了警戒圈。沿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 高点上设3人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侦察哨之后,每隔1.5公里设 一联络哨,保持侦察哨与城池间的联络。白天的联络信号是,发现敌军举一 帜,接近警戒线举两帜,进人举三帜,向城市而来举四帜,接近城郊举五帜。 晚间则以火代帜。此外,各要道和关卡,还要设置3人一组的机动小队,负 责侦察和反间谍。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会在敌军进至城郊,即将围城时 撤回。

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 铲平,以扫清射角和视线。

在距墙根10米外是护城壕。壕内有水就在水面下10厘米交错埋插长短 不一的竹刺。城门外的护城壕上会架设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 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机关使横木缩回,桥面便 会翻转,令敌坠人壕内。

在护城壕后,有时会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墙,称为“冯垣”。冯垣后 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入护城壕范围内,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 熏烧之。再向内,是宽2. 5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守 军出入的地段,拒马带会浅埋成易于移动的状态,并在城顶加上标记。最后, 在距墙2. 5米以内,是5行高出地面0.5米的交错尖木桩,兼有阻碍敌人攀城 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

再往里就才是城墙了,这是阻止敌人攻人城池的最后屏障。战国城墙的 高度已由春秋时期的1〇 ~ 12米,增至15米以上。墙顶宽度足有7 ~ 10米,守军可在上面自如的机动和战斗。沿墙两侧有厚1米、高0.6 ~ 1.4米的女墙, 其中外侧女墙较高,开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除了在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楼 外,战时还要延墙添置大量临时楼台,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1米 的观察楼;每隔18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3米、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 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样,每隔180米,还竖有一堵3米高尖木桩连成的横 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敌军登城后封闭作为路障;最后每隔360米,再建 一座突出内侧女墙4. 6米的木楼,用来攻击人城之敌。

城墙墙根厚达20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 而只会下沉。每隔约200米,由内向外挖掘,接近外侧5〜6寸时停止,即形 成一道暗门,留作突击杀出之用。暗门内侧还备有带风箱的窑灶、柴草和障 碍车,以备敌军发现从中杀人时,加以烟熏和堵塞通道之用。

城楼之下,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还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 道门都设有活动射孔。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城楼中预备水罐水盆及麻袋外, 还用间隔16厘米、突出2 ~3厘米、交错排列的圆头木桩在门外侧钉上厚泥, 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铁皮包裹法淘汰。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却是一幅畅通景象。城楼两侧和城角的宽 大登城道,连接着沿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 八达的网路。不过城内也并非长驱直人之地,必要时,环城路之后会修筑一 道称为“傅堞”的夯土矮墙,墙前再挖一道深3.5米、宽3米的壕沟,内塞 柴草。一旦敌军人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并据墙与城墙友军夹击之于环 城路上。

当时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规兵每1.84米一人,征集的百姓每2. 3米一 人。占征集百姓25%的成年男子担任兵员,占50%的成年女子负责工程作业 和运输战材,剩下的老弱担任后勤杂务。武器配发则按照每5〇 ~90米设抛石 车一座,每20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设置锅灶、水瓮及 沙土,每4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一,及一些石块和蒺藜等的原则。 人员或武器不足时举旗为号,苍鹰表示需要敢死队支援,双兔表示需要大队

 

第一章冷兵器

人马支援,狗表示需要补充远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补充格斗兵器,赤表示需 要火战器材,白表示需要滚石,等等。

知识链接 新石器时代(4000年前约1 0000年前)的重要军事发明此时已有石刀、石矛、石斧等。7000年前已有独木舟。传说在5000年前,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发明了刀、剑、弓箭、甲、

胄等

大约5000年前,出现了红铜刀。大约5000年前,出现了 “石刃骨刀”及“石刃骨匕首”。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装备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式装备,如悬脾、累 答和火檑木。悬脾中藏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从侧面刺杀爬城敌军。累答 就是粗麻绳编成的软幕,涂泥浆的悬挂在墙前充当廉价的盾牌,不涂泥浆的 可以点燃后覆盖城下敌军。火檑木是在两轮中间捆扎一束柴草,点燃后顺城 坡滚下砸烧敌军。而随着弩用于军事,城头也出现了其后很长一段时期绝迹 了的床弩,及永远绝迹了的转射机。前者在当时需1〇人操纵,有2副绞盘供 上弦,1副供顺绳拉回射出的巨箭,既能发射2. 3米长的巨箭,也可一次装填 60支普通箭,相对南北朝之后的同类,这样的床弩还是略显弱些。后者是固 定在木架上的弩,虽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射击,功能类似地中海叙拉古 的弓式弩炮,从由2人操纵判断,似乎也是绞盘上弦,可惜后来彻底失传了。

一般来说,攻还是远远难于守的。因为守方是将长期积累的人力化为城 墙保存着,攻方是一次出动所有人力,两者战场上的不平等,实际正体现了 投人力量的不平等。在战国时期,攻防双方的兵力可以悬殊到这样的程度, 假如攻方以10万之众围攻,按《墨子》中的论证,守方只需将4000余人, 按每2米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过920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敌锐气。 魏晋时期以后,城墙的修筑技术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马面。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时也会增加城下死角的 范围,尽管战国时就用突出外侧城墙的木楼和竖立尖木桩带加以弥补,不过 针对这一问题的永久性墙台还是出现了。马面突出于城墙外侧,与城墙合为 一体,上设供士兵休息的战棚,战棚四周有木桩围护。

其次是南北朝时的夏统万城。统万城墙身由“三合土”夯筑而成,这种 组成分为石灰、沙粒和黏土的混凝土,至今仍是建筑良材。苍白色的墙体经 过“锥人一寸,即杀作者”这般严酷的工程验收,以至“紧密如石,凿之则

图片23

火出”。角楼被强化为巨型建筑,结构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层,外面 蒙以生牛皮,就连当时的皇帝赫连勃勃曾也赞其“高隅隐日,崇墉际云”。马 面内建有仓库,既利于迅速补充军需,也开创了明代在城墙内侧修筑藏兵洞 的先河。

是唐代时,城墙技术又有多项新发展。

工事方面,大多是基于战国已有技术的加强,像傅堞演变而来的重城, 即城中之城,冯垣演变而来的碉堡式工事——羊马城,以及为对抗床弩攻击 而在城门、城角直至整堵墙表面砌砖的砖城等,只有弩台是个例外。弩台为 方形,根部边长14米,高15米,顶部边长7米,四周围有夯土墙。台底开 门,守军可通过天井的绳梯爬上台顶^台顶架有毡帐,内藏5名弩手及各种 军需。将弩台在距城墙150米之外,间隔150米设置一圈,就形成了城墙与 弩台、弩台与邻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装备方面,战国时出现的累答,已经改为荆条编制或用布缝制,火擂木 则改为韦草灌油蜡制成,形状如同燕尾,称为“燕尾炬”。此外,还有新出现 的铁鸱角、叉竿和钩竿。“鸱”是鹞子之意,铁鸱角自然就是铁鹰爪了,专门 从城上抛下钩砸敌军。叉竿能够将云梯向下推,用横刃切断敌人手足。钩竿 可以钩住云梯向外推,使敌军上下不能,眼睁睁摔下去。

两宋时代,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金兵的大规模使用抛石机毁 城的战术,南宋初年一位叫陈规的文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城防思想。其 所撰写的《守城录》,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

陈规的城防思想涉及工事设计与防御战术两方面。其理想中的城池应具 备如下改进:护城壕之后,距城墙6 米外,是一道高4米、根厚3米的羊 马墙,墙上设有三个一组的“品”字形射击孔。羊马墙后有一道壕沟。之后 又是一道墙。形成两壕三墙的障碍带。
城墙宽顶缩窄至5 ~6米,以降低被石弹击中的机会。用较能承受石弹轰 击的平头墙取代有齿垛的女墙,墙上交错开设两排孔口,供射击和刺杀之用。 在马面上修筑平头墙,以取代经不起石弹攻击的战棚。

图片24

城角由从前较易被石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并且废除容易成 为轰击目标的角楼。御敌性能较弱的单层城楼被双层城楼取代,下层近战, 上层射箭。性价比较低的瓮城也被废除,改为在城门外15米和城门内6米各 筑一道根厚5米的10米高墙,墙宽以遮住城门两头6 ~9米,使城外无法侦察 城门情况为宜。

敌军攻门时以外墙与城门之间木寨据守,并从城头攻击其侧,敌军破门 人城后,则在内墙与城门间的夹道展开两面夹击,同时从城头攻击其侧。

而防御战术方面,他除了倡导守中有攻的防御和灵活周密的部署外,更 提出了以砲对砲的理论。

所谓以砲对砲,就是以射程5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

地,以射程4〇〇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工程作业部队阵地,最后以射程300 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的前线攻城器阵地。同时,为了防止遭到反击,以及减 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不设置在城头,而是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 的指挥员指挥射击。

遗憾的是,陈规的城防思想由于南宋的黯弱,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以至 到了南宋末年元军入侵时,抛石车集群轰击仍旧屡试不爽。如攻打京师的龙 德宫城时,元军仅攻打一个城角就设置13梢抛石车100余座,昼夜连发,几 天之内石弹就堆起城墙高度。宋朝况且如此,至于后代,对于陈规的城防思 想就更是置若罔闻了。

明代发明了瓮城箭楼、多重瓮城和藏兵洞。

箭楼又叫“万人敌”,代表之一就是前门楼子,一层层射击孔密密麻麻, 确实雄伟。多重瓮城实际上是针对城墙中最薄弱的环节——城门所做的加强, 就是一道门接一道门,使攻方无法一攻到底,不如直接强攻翻越城墙。藏兵 洞一般设在城墙内侧,用砖石加固,既提供了预备兵力的就近安置,又能作 为掩蔽和休息的场所。

.攻城器械的发展与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频繁,出现了最早期的攻城器械,有以下 几种。

临车及其上悬吊的箭屋,伸人空中可达10米以上,能居高临下射击守城 方。冲车将一捆大木装在车架上,专门撞击城门。轅韫顶部蒙以生牛皮,可 推至护城壕甚至城脚,进行填埋或挖掘作业。修橹与轅韫相似,但职责在于 掩护部队接近城下。还有带有轮子的壕桥,用以缩短打通护城壕的时间。这 一时期,早期的抛石机也已经产生并开始发挥威力。在攻城战术上,强攻、 压制、地道和水淹四类传统的攻城战术均已出现。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在城防日趋森严的情况下,攻城技术自然就要向强 化威力的方向发展。唐代时,床弩和抛石机被重新启用,其威力也大为加强, 唐初李世民围攻洛阳时,使用的床弩由8张弩连成,所用之箭粗如车条,箭 镞大如巨斧;抛石车所用的石块,更是重达30千克。

北宋末年一场由抛石机导致的攻守变革终于爆发了。

据史料记载,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机5000 余座,以汴京长达50里的外墙,每里就要面对100座抛石机的轰击。金军为 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 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 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楼“展开登城战”。大量抛石 车的运用促发了全新战术的诞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击令戒备森严的城防 士兵完全无力招架。

明清两代,最值得一提的攻城战术就是太平军的爆破战术了。太平军攻城很有一套,专门找了数千矿工挖地道,等到接近城墙时,就把用棉被、布 袋,甚至棺材装着的火药安装好,拖出一条两三公里长的引信,远远引爆。 霎时间闷声巨响,城墙坍塌,太平军便趁乱杀进城中。为了掩人耳目,太平 军起初把人口选择在城外的空房子里,后来清军学精了,他们又改在隐蔽地 形后面挖,而且还擂鼓掩盖地下的挖掘声,以至清军唯有无可奈何地称其 “至为险毒”,又评价太平军“掀翻巨城,如揭纸片”。

浏览2,15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