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防设施与守城器械

我国最早的城防设施出现在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但 其设施只是一两道壕沟,反映了当时部落定居时间延长,所带来的更高防御 要求。到了距今4000至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定居下来的父系氏族们便 开始修筑城墙了。

初期的城墙很简陋,如河南安阳后屯遗址中墙宽仅2 ~4米的低矮夯土墙,内蒙古包头东郊阿善遗址 中残墙较高处仅为1.7米的石 墙等。因为太矮小了,这些城 墙甚至连地基也不需要。

不过千万不要轻视它们,应付原始时期部(村)落之间 械斗式的争斗已经足够了。龙 山文化中晚期,即相当于传说 中的五帝时代,随着部落的兴 盛,真正意义的城池开始出现 了。作为其中代表的平凉台古 城,形状已经采用了正方形,说明城市布局有了统一的规划,城墙总长740米,墙高6米左 右,根部厚13米,顶部宽达8 ~10米,可容纳大部队的调动 和战斗。此墙的修筑采用了先 进的板筑法,即先夯筑陡直内 墙,两侧再以护城坡加固,此 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时,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长,使城墙较为陡直难攻。而随 着这类较高大城墙的出现,为避免因土质问题造成塌陷,地基就成了工程中 必不可少的一项。

图片1

公元前21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夏建立了。但帝国的建立 并未促进夏代城防设施的发展,平凉台古城的防御水平终其历史也未被超越。 直到商代初期,墙根厚度20米左右,高度达到10米左右的城墙,才在夏代 以来面积急剧膨胀的城市四周耸立了起来。此时的城墙不但更为高大,而且 做工也更细致。护城坡经过铲削平整后,会浦上防雨水冲刷的碎石。内墙夯层间设有夯窝,使夯层嵌接,城墙更加牢固。不过直到西周,城防技术并无 新的内容。原因可以推测为攻城技术进步不大,因此防御技术自然无须提高。

直到春秋时期,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进步,攻城技术才终于进入大发展 时期。春秋发明的临车、冲车、愤辊、修橹和抛石机,第一次将守城方笼罩 在重型装备威胁之下。重型攻城器的涌现,带来了战术的大大丰富。原先单 纯的人海战术,已转变为愤辊特种作业、临车和抛石机火力压制、修橹重甲 掩护、冲车攻敌软肋、单兵钩索攀城的联合作战,等到战国时期,云梯、水 淹和地道出现,我_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术就算基本齐备了

在这种形势下,城墙开始变得愈加陡直。女墙、角楼、悬门、瓮城、单 层城楼和吊桥等新式工事也逐渐出现了。女墙可以隐蔽守军行动,遮挡临车 攻击;角楼建在城角,用以抵御可能遭受的两面夹攻;悬门吊于城门洞中部, 待敌军破门后紧急落下,可将其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瓮城是主城城门外的半 座小城,墙与主城等高,瓮城城门偏设,使主城守军也能射杀到攻门敌军, 而一旦敌军破门进人瓮城,更会陷人四面居高临下的夹击;城门之上建单层 城楼,是城门争夺日趋激烈的表现;桥身能被提离地面的吊桥则已被用于一些纯军事功能的城池。除上述之外,在吴越水乡,随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 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诞生了。

图片2

战国城防层次已经非常分明,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 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如 果必要,还会将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离城5公里处,就进人了警戒圈。沿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 高点上设3人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侦察哨之后,每隔1.5公里设 一联络哨,保持侦察哨与城池间的联络。白天的联络信号是,发现敌军举一 帜,接近警戒线举两帜,进人举三帜,向城市而来举四帜,接近城郊举五帜。 晚间则以火代帜。此外,各要道和关卡,还要设置3人一组的机动小队,负 责侦察和反间谍。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会在敌军进至城郊,即将围城时 撤回。

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 铲平,以扫清射角和视线。

在距墙根10米外是护城壕。壕内有水就在水面下10厘米交错埋插长短 不一的竹刺。城门外的护城壕上会架设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 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机关使横木缩回,桥面便 会翻转,令敌坠人壕内。

在护城壕后,有时会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墙,称为“冯垣”。冯垣后 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入护城壕范围内,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 熏烧之。再向内,是宽2. 5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守 军出入的地段,拒马带会浅埋成易于移动的状态,并在城顶加上标记。最后, 在距墙2. 5米以内,是5行高出地面0.5米的交错尖木桩,兼有阻碍敌人攀城 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

再往里就才是城墙了,这是阻止敌人攻人城池的最后屏障。战国城墙的 高度已由春秋时期的1〇 ~ 12米,增至15米以上。墙顶宽度足有7 ~ 10米,守军可在上面自如的机动和战斗。沿墙两侧有厚1米、高0.6 ~ 1.4米的女墙, 其中外侧女墙较高,开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除了在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楼 外,战时还要延墙添置大量临时楼台,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1米 的观察楼;每隔18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3米、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 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样,每隔180米,还竖有一堵3米高尖木桩连成的横 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敌军登城后封闭作为路障;最后每隔360米,再建 一座突出内侧女墙4. 6米的木楼,用来攻击人城之敌。

城墙墙根厚达20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 而只会下沉。每隔约200米,由内向外挖掘,接近外侧5~6寸时停止,即形 成一道暗门,留作突击杀出之用。暗门内侧还备有带风箱的窑灶、柴草和障 碍车,以备敌军发现从中杀人时,加以烟熏和堵塞通道之用。

城楼之下,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还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 道门都设有活动射孔。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城楼中预备水罐水盆及麻袋外, 还用间隔16厘米、突出2 ~3厘米、交错排列的圆头木桩在门外侧钉上厚泥, 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铁皮包裹法淘汰。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却是一幅畅通景象。城楼两侧和城角的宽 大登城道,连接着沿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 八达的网路。不过城内也并非长驱直人之地,必要时,环城路之后会修筑一 道称为“傅堞”的夯土矮墙,墙前再挖一道深3.5米、宽3米的壕沟,内塞 柴草。一旦敌军人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并据墙与城墙友军夹击之于环 城路上。

当时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规兵每1.84米一人,征集的百姓每2. 3米一 人。占征集百姓25%的成年男子担任兵员,占50%的成年女子负责工程作业 和运输战材,剩下的老弱担任后勤杂务。武器配发则按照每5〇 ~90米设抛石 车一座,每20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设置锅灶、水瓮及 沙土,每4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一,及一些石块和蒺藜等的原则。 人员或武器不足时举旗为号,苍鹰表示需要敢死队支援,双兔表示需要大队人马支援,狗表示需要补充远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补充格斗兵器,赤表示需 要火战器材,白表示需要滚石,等等。

知识链接 新石器时代(4000年前约1 0000年前)的重要军事发明

此时已有石刀、石矛、石斧等。

7000年前已有独木舟。

传说在5000年前,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发明了刀、剑、弓箭、甲、大约5000年前,出现了红铜刀。

大约5000年前,出现了 “石刃骨刀”及“石刃骨匕首”。

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装备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式装备,如悬脾、累 答和火檑木。悬脾中藏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从侧面刺杀爬城敌军。累答 就是粗麻绳编成的软幕,涂泥浆的悬挂在墙前充当廉价的盾牌,不涂泥浆的 可以点燃后覆盖城下敌军。火檑木是在两轮中间捆扎一束柴草,点燃后顺城 坡滚下砸烧敌军。而随着弩用于军事,城头也出现了其后很长一段时期绝迹 了的床弩,及永远绝迹了的转射机。前者在当时需1〇人操纵,有2副绞盘供 上弦,1副供顺绳拉回射出的巨箭,既能发射2. 3米长的巨箭,也可一次装填 60支普通箭,相对南北朝之后的同类,这样的床弩还是略显弱些。后者是固 定在木架上的弩,虽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射击,功能类似地中海叙拉古 的弓式弩炮,从由2人操纵判断,似乎也是绞盘上弦,可惜后来彻底失传了。

一般来说,攻还是远远难于守的。因为守方是将长期积累的人力化为城 墙保存着,攻方是一次出动所有人力,两者战场上的不平等,实际正体现了 投人力量的不平等。在战国时期,攻防双方的兵力可以悬殊到这样的程度, 假如攻方以10万之众围攻,按《墨子》中的论证,守方只需将4000余人, 按每2米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过920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敌锐气。 魏晋时期以后,城墙的修筑技术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首先是马面。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时也会增加城下死角的 范围,尽管战国时就用突出外侧城墙的木楼和竖立尖木桩带加以弥补,不过 针对这一问题的永久性墙台还是出现了。马面突出于城墙外侧,与城墙合为 一体,上设供士兵休息的战棚,战棚四周有木桩围护。

其次是南北朝时的夏统万城。统万城墙身由“三合土”夯筑而成,这种 组成分为石灰、沙粒和黏土的混凝土,至今仍是建筑良材。苍白色的墙体经 过“锥人一寸,即杀作者”这般严酷的工程验收,以至“紧密如石,凿之则火出”。角楼被强化为巨型建筑,结构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层,外面 蒙以生牛皮,就连当时的皇帝赫连勃勃曾也赞其“高隅隐日,崇墉际云”。马 面内建有仓库,既利于迅速补充军需,也开创了明代在城墙内侧修筑藏兵洞 的先河。

图片3

是唐代时,城墙技术又有多项新发展。

工事方面,大多是基于战国已有技术的加强,像傅堞演变而来的重城, 即城中之城,冯垣演变而来的碉堡式工事——羊马城,以及为对抗床弩攻击 而在城门、城角直至整堵墙表面砌砖的砖城等,只有弩台是个例外。弩台为 方形,根部边长14米,高15米,顶部边长7米,四周围有夯土墙。台底开 门,守军可通过天井的绳梯爬上台顶^台顶架有毡帐,内藏5名弩手及各种 军需。将弩台在距城墙150米之外,间隔150米设置一圈,就形成了城墙与 弩台、弩台与邻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装备方面,战国时出现的累答,已经改为荆条编制或用布缝制,火擂木 则改为韦草灌油蜡制成,形状如同燕尾,称为“燕尾炬”。此外,还有新出现 的铁鸱角、叉竿和钩竿。“鸱”是鹞子之意,铁鸱角自然就是铁鹰爪了,专门 从城上抛下钩砸敌军。叉竿能够将云梯向下推,用横刃切断敌人手足。钩竿 可以钩住云梯向外推,使敌军上下不能,眼睁睁摔下去。

两宋时代,为了对抗北方游牧民族,特别是金兵的大规模使用抛石机毁 城的战术,南宋初年一位叫陈规的文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城防思想。其 所撰写的《守城录》,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

陈规的城防思想涉及工事设计与防御战术两方面。其理想中的城池应具 备如下改进:护城壕之后,距城墙6 米外,是一道高4米、根厚3米的羊 马墙,墙上设有三个一组的“品”字形射击孔。羊马墙后有一道壕沟。之后 又是一道墙。形成两壕三墙的障碍带。

城墙宽顶缩窄至5 ~6米,以降低被石弹击中的机会。用较能承受石弹轰 击的平头墙取代有齿垛的女墙,墙上交错开设两排孔口,供射击和刺杀之用。 在马面上修筑平头墙,以取代经不起石弹攻击的战棚。

城角由从前较易被石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并且废除容易成 为轰击目标的角楼。御敌性能较弱的单层城楼被双层城楼取代,下层近战, 上层射箭。性价比较低的瓮城也被废除,改为在城门外15米和城门内6米各 筑一道根厚5米的10米高墙,墙宽以遮住城门两头6 ~9米,使城外无法侦察 城门情况为宜。

敌军攻门时以外墙与城门之间木寨据守,并从城头攻击其侧,敌军破门 人城后,则在内墙与城门间的夹道展开两面夹击,同时从城头攻击其侧。

而防御战术方面,他除了倡导守中有攻的防御和灵活周密的部署外,更 提出了以砲对砲的理论。

所谓以砲对砲,就是以射程5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地,以射程4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工程作业部队阵地,最后以射程300 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的前线攻城器阵地。同时,为了防止遭到反击,以及减 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不设置在城头,而是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 的指挥员指挥射击。

遗憾的是,陈规的城防思想由于南宋的黯弱,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以至 到了南宋末年元军入侵时,抛石车集群轰击仍旧屡试不爽。如攻打京师的龙 德宫城时,元军仅攻打一个城角就设置13梢抛石车100余座,昼夜连发,几 天之内石弹就堆起城墙高度。宋朝况且如此,至于后代,对于陈规的城防思 想就更是置若罔闻了。

明代发明了瓮城箭楼、多重瓮城和藏兵洞。

箭楼又叫“万人敌”,代表之一就是前门楼子,一层层射击孔密密麻麻, 确实雄伟。多重瓮城实际上是针对城墙中最薄弱的环节——城门所做的加强, 就是一道门接一道门,使攻方无法一攻到底,不如直接强攻翻越城墙。藏兵 洞一般设在城墙内侧,用砖石加固,既提供了预备兵力的就近安置,又能作 为掩蔽和休息的场所。

图片4

夏代(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16世纪)的重要军事发明

夏初已开始车战。

出现夯土城墙。

在战争中使用铜矛。

在防守中使用“拒马”,阻止对方战马行动。

攻城器械

攻城器械的发展与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频繁,出现了最早期的攻城器械,有以下 几种。

临车及其上悬吊的箭屋,伸人空中可达10米以上,能居高临下射击守城 方。冲车将一捆大木装在车架上,专门撞击城门。轅韫顶部蒙以生牛皮,可 推至护城壕甚至城脚,进行填埋或挖掘作业。修橹与轅韫相似,但职责在于 掩护部队接近城下。还有带有轮子的壕桥,用以缩短打通护城壕的时间。这 一时期,早期的抛石机也已经产生并开始发挥威力。在攻城战术上,强攻、 压制、地道和水淹四类传统的攻城战术均已出现。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在城防日趋森严的情况下,攻城技术自然就要向强 化威力的方向发展。唐代时,床弩和抛石机被重新启用,其威力也大为加强, 唐初李世民围攻洛阳时,使用的床弩由8张弩连成,所用之箭粗如车条,箭 镞大如巨斧;抛石车所用的石块,更是重达30千克。

北宋末年一场由抛石机导致的攻守变革终于爆发了。

据史料记载,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机5000 余座,以汴京长达50里的外墙,每里就要面对100座抛石机的轰击。金军为 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 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 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楼“展开登城战”。大量抛石 车的运用促发了全新战术的诞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击令戒备森严的城防 士兵完全无力招架。

明清两代,最值得一提的攻城战术就是太平军的爆破战术了。太平军攻城很有一套,专门找了数千矿工挖地道,等到接近城墙时,就把用棉被、布 袋,甚至棺材装着的火药安装好,拖出一条两三公里长的引信,远远引爆。 霎时间闷声巨响,城墙坍塌,太平军便趁乱杀进城中。为了掩人耳目,太平 军起初把人口选择在城外的空房子里,后来清军学精了,他们又改在隐蔽地 形后面挖,而且还擂鼓掩盖地下的挖掘声,以至清军唯有无可奈何地称其 “至为险毒”,又评价太平军“掀翻巨城,如揭纸片”。

 

抛石机在古代又称为“砲”,其结构包括称作“梢”的杠杆部分,作为 支点的木轴和支承轴的木制脚柱。梢的一端拴有麻制的拽索,另一端为带钉 刺的皮窝,用以装填石弹。

在宋代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砲,其中有手砲、合砲、单梢砲、双梢砲、旋 风砲、虎蹲砲、五梢砲、七梢砲、十三梢砲等。七梢砲有四根脚柱,高度约 6.5米。砲梢由七根合成,其中四根长为7.6米,另外三根长度为7.7米。一 门砲共需操作士兵252人,每根拽索用两人,瞄准和发射两人。发射54 ~ 60 千克石弹,射程77米以上,也有达到400米射程的。

抛石机基本是固定在地面上来使用的。为此,要挖开地面,把脚柱深埋 其内,加以稳固,所以移动和调换发射方向很费时间。为解决这个问题,就 出现了装载在车上的车砲。

由于砲没有机动力,主要用于攻打城池,或守城之用。不是以杀伤单个 敌人为目的,主要用于破坏城墙、角楼等防御设施、大型防御兵器以及城内 房屋等方面。作为防御使用时,是用来压制和摧毁敌人的大砲、大型攻城兵 器和攻城设施。作护城使用时,砲位不一定都设置在城墙上面,还可以把砲 安设在城墙的墙壁之中,由城墙上的观测手瞄准进行发射。

使用一门砲,各种物资器材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安装和修理用的斧、 锹、镐等工具,以及绳、木料、袋、布匹、麻布,还有防御敌人火攻用的毯 子、消火水桶以防敌人袭击,保护砲的防护工具等等。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得到确认的 最早用砲战例,就是在东汉末年曹操 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当时袁绍军的兵 力强于曹操军队,曹操命兵士构筑阵 地坚守,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急于进 攻曹营的袁绍,命士兵挖地筑山,在 山上修建高台,居高临下,用弩射曹 军。无计可施的曹操,采纳了部下的 建议,制造了发石车,摧毁了袁绍的 全部高台,获得大胜。这种发石车威 力甚大,故而冠以“霹雳车”之称。

图片5

到了隋、唐时期,攻城战中使用 砲已相当普遍。宋代,继承了这种传 统,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砲。蒙古族的 元军,不仅接受了这种技术,还采用 了西域伊斯兰教徒的特殊技巧,制成

了叫做“襄阳砲”这种使用“重砣”的抛石机。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军 队,虽然善于野战,但是,攻城战却常常束手无策。通过砲的使用,尝到了 甜头,甚至还组编了专门的砲兵队。

从宋代到元朝,是砲发展最快的时期,在元朝进而出现了使用火药来发 射弹丸的砲。笨重的抛石机,终于由于火炮的出现,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说,早在元代末年,朱元璋军队包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时候, 就使用了大量的火炮,其中还掺配使用了许多七梢砲、襄阳砲等重砲。此次 战斗之所以使用了这种古老而笨重的抛石机,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火炮性能还 不稳定,而且受气候影响很大的缘故。正因为抛石机性能稳定,又与天气好 坏无关,砲弹可随地取用,这才使抛石机久盛不衰,被继续在古战场使用。

抛石机发射的弹丸,主要使用有一定重量的球形石弹。还有专为杀伤密集人群用的散弹,这就是可同时发射许多颗石子的撒星石。这些数不清的小 石子发射出去,恰似满天星,故得此名。

当然,弹丸也不只是石弹类。例如金国就使用叫做震天雷的利用火药的 炸裂弹和火药毒气弹,把发射这类弹丸的炮,特称之为火炮。

此外,还有许多特殊的弹丸。粪砲罐和金水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0 獎砲罐,就是把干燥了的人粪、石灰,甚至砒霜这些剧毒混合物,装填在一 个薄壁容器里的一种特殊弹丸。命中敌人时,薄罐破裂,里面的毒气弥散在 空中,或损害眼睛,或吸人体内,或黏附在伤口上造成感染,来伤杀敌人。

金水罐是向麻布制成的容器里灌进高热的铁水再用泥封盖制造而成。制 容器的麻布上涂泥,再涂上用水熬制的小麦粉,后涂上厚厚一层掺有猪毛的 泥浆。命中目标时,容器碎裂,滚烫的铁水飞溉,杀伤敌人。但是,金水罐 必须在灌入铁水后,立即使用。否则铁水就会冷却而凝固,失去了原有的杀伤力。

图片6

下面专门介绍两种典型的抛石机。

(1)旋风砲。和其他砲一样,也 是靠人力来发射石弹的一种抛石机。

特点是,这种砲的支承脚柱可以旋转,

能射向任何方向的目标。宋代《武经 总要》中绘制的一种旋风砲是其基本 形态。

被称做“冲天柱”的中央支柱,

高5. 2米,而支承冲天柱的支柱长约 2. 6米,梢长5. 5米左右。拽索40根,

长约12. 3米。梢在支承轴上可自由地 上下转动。操作士兵共50人,其中每 根拽索用1人。发射2千克重石弹,冲天柱(1/3)和支柱(1/2)埋人地下,加以稳固。

以往的抛石机砲架是固定的,所以不能迅速改变射击方向,捕捉新出现 的目标。为解决这个问题,旋风砲就应运而生了。据说是北宋时期发明的。 在当时,因为转轴强度有限,所以还制造不了重型砲。只能制造属于中型砲 的旋风砲,而重型旋风砲依然为固定式。

旋风砲也有多种变体。独脚旋风砲就是其中之一。用四根支柱把砲固定 在地上,冲天柱是可旋转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动部分的强度是比较稳定 的。旋风车砲,也是从旋风砲演变而来的,把旋风砲装载在车上,以提高砲 的机动能力。旋风五砲,是把五门旋风砲集中在一起来使用的,五门砲相互 独立,扩大了射击方位,甚至可以同时进行“全方位”射击。

使用旋风砲最盛的,不是宋军,而是宋的敌人,即党项人的西夏军队, 甚至装备有专门的旋风砲部队。

(2)襄阳砲。是利用重砲来发射 弹丸的一种抛石机。它和历来的砲不 同,是靠提起来的重砣(或装有许多 砂袋、石块的重物)落下时产生的位 能把石弹抛射出去。所以,就省去了 许多拉牵拽索的人员。当发射重量大 的弹丸时,只要增加重砣的重量就行 了。以往的砲,由于是靠人力拉牵拽 索,所以射程很难控制。而襄阳砲可 以通过重砣的变化,自由地调整射程,

使射程稳定。提升重砣的瞬间,也不 需要很大的力,只需少数几个操作熟 练的人就能发射很重的弹丸。

图片7

超过七梢。据说,在襄阳(湖北省)攻城战中所用的襄阳砲,发射的石弹重 达90千克,石弹射出后,人地2米多深。虽然能发射这样重的石弹,但是石 弹的制造和运输等后勤供给方面却是很难的。

这种使用重砣发射石弹的抛石机,是由西亚伊斯兰教徒发明的,而后传 到世界各国的。我国最早使用这种抛石机,是在1293年南宋和元最后决战性 的襄阳攻城战中。抛石机在这次战役中建立了功勋,从此,襄阳砲的美名就 名扬天下了。又由于这种抛石机是伊斯兰教徒(回教徒)技术人员制造的, 所以又有回回砲之称。

商及殷代(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1世纪)的重要军事发明早期已有铜戈、铜戟、铜斧等。

殷商已有青铜胄出土。

出现铁刃铜钺,铁刃是卩员铁做的。

商代已有环城的壕沟

商代已有船只,船只在商末用于战争。

火器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这种危险 品的发展很快就偏离了炼丹士们最初追求长生不老 的初衷,成为改变世界军事史的重要武器。在火药的 使用方面,中国发明的各种火药武器独树一帜,并曾 经大量装备于军队。直到17世纪,中国的军事技术 依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国军事史上,由火 药而研制的各种武器被统称为火器。

火药发明以前的火攻战术

火攻战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重要的兵家著作《孙子兵法》 中的《火攻篇》就已精辟地阐述了火攻的战术和作用。史载战国时齐国的田 单用火牛破燕,三国时吴国的周瑜在赤壁火烧曹军战船等,就是以火攻取胜 的著名战例。传统的火攻器具主要是带燃烧油脂的火箭,以弓弩发射;也使 用火兽、火禽和火船。这些火攻器具,都取自天然可燃物,易受气候影响, 局限性很大。

火药的发明

在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汉朝,火药的主 要成分硝石、硫黄已被人们当作药物使用。

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到 了两晋、隋唐时期,炼丹家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混合物 的燃烧性能,并采用“伏火法”炼丹。

所谓“伏火法”,是指炼丹家们对于硫黄、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先用烧灼的办法“降伏”一下,使毒性失去或减低,因此这种手 段称为“伏火”。

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黄法”中记有:硫黄、硝石 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 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人锅里, 硫黄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炭消去三 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出混合物。

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炼丹家,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方子: “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 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所 叫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炭起燃烧作用。

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炭素,而且伏硫黄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黄。这说 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

炼丹家发明火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炭混合点 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控制其反应速度,但是因伏火失控 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 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 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 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 丹书也谈到用硫黄、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 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诫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 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炭=种物 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

火药在发明之后曾被长期当做药类。直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提 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道家《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记载有硝、 硫、炭3个组分的配方。这就是早期火药配方的记录。最终,由于火药不能 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它逐渐失去了兴趣。火药配方 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色火药。

至迟到10世纪,我国古人已开始用火药来制造纵火器具,并创造出一种 全新的兵器——火药兵器(简称火器),使传统的火攻战术有了新的发展。原 始的火药兵器开始装备军队,从此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步人了新的时代。

北宋《武经总要》中,已经分别总结了三种不同的火药配方,即“火球 火药方”、“蒺藜火球火药方”和“毒药烟球火药方”。这也是世界上最早记 录的军用火药配方。到了明代,发射弹丸、浸泡火绳等专用的火药配方都已 经定型了。

浏览1,77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