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抓脸

方法一:当敌欲(正面)抢夺我包或物件时,我如果狠踢裆不便(如 穿高跟鞋自身都有些站不稳、穿一步裙提不起脚,等等),应在一手抓紧物 件的同时迅速五指由屈变伸,猛力插向敌眼睛,并顺势变爪下抓敌脸(见图 397、图398)。要求成功后应即时以膝顶击敌裆,以肘击敌头部方式连续击 打或变换其他格斗方法击打致敌完全失去反抗,然后迅速离开敌10米以上距 离或得到其他人帮助后报警,以防敌反扑或同伙向我进攻。

图片94图397.398

方法二:当敌欲(侧、后面)抢夺我包或物件时,我如果狠踢裆不便,我 顺势借助自身体转欲与敌面对的转身劲,五指呈爪型以鞭拳之势横击敌面部并 顺势斜下抓敌脸(见图399、图400)。要求成功后应即时以膝顶击敌裆,以肘 击敌头部方式连续击打或变换其他格斗方法击打致敌完全失去反抗,然后迅速 离开敌10米以上距离或得到其他人帮助后报警,以防敌反扑或同伙向我进攻。

图片99图399.400

勾踢脚

方法一:当敌抓住我包或物件与我争抢时,我如果狠踢裆不便,双手与 敌争夺又不便腾出手来时,可勾踢敌脚(见图401),或主动倒地,在主动倒 地时借助下倒之劲以侧踹击敌小腿骨(见图402),或敌提腿踹击我时,或已 被踹倒时,我借势以一脚或双脚狠力踹击敌小腿骨(见图403),然后勾扫敌 腿(见图404)。要求成功后迅速站起,然后以其他格斗方法连续击打致敌完 全失去反抗,迅速离开敌10米以上距离或得到其他人帮助后报警,以防敌反 扑或同伙向我进攻。

图片96 图片97图401.402.403.404

方法二:当敌已然得手即将快步离开时,我应迅即顺势体转勾踢敌脚致 敌摔倒(见图405、图406)。然后以其他格斗方法连续击打致敌完全失去反 抗,迅速离开敌10米以上距离或得到其他人帮助后报警,以防敌反扑或同伙 向我进攻。

图片98图405.406

四、被乘坐摩托车之敌抢的防卫方法

乘坐摩托车之敌抢劫一般是闪抢,被抢人往往还没有反应过来即已被抢 并离开了一段距离,只能髙喊和设法跟随并迅速报警,记住敌、车之特征。 预防的方法是遵守一般防抢方案,时刻提高警惕,不要一边聊天或打电话一 边不着边际的在路边随意走。如果与敌有纠缠,当以击打致敌摔倒于地为成 功,进攻部位主要是头部,以肘横击、以拳摆击、以手抓敌头发、衣领(见 图407、图408),不要采用扑击、死抓包等方法弄成两败俱伤。

图片99图407.408

五、其他条件下被抢的防卫方法

1两人抢

当我被两敌抢劫时,我处于明显的劣势,似乎并无胜算,其实不然, 只要我沉着冷静,审时度势,抓住弱小之敌猛力进攻,成功机会也大。首先 我把包往两敌中间挤推,要尽力使两敌成对抢之势,即两敌抢的用力方向相 对,不致使两敌形成合力与我对抢,随即向弱小之敌猛力进攻,连续两次的 狠顶敌裆或猛插抓敌眼脸,成功后迅即转变攻击对象,以蹬、踹腿击敌裆, 完全松手用双手或一手猛插敌眼、狠抓敌脸。

2

当我被多敌围抢时,我处于绝对的劣势,最好的办法是放弃财物,然后 采用尾随方式探明敌退走之地并设法报警。如果我有一定格斗能力和跑动能 力时可沉着冷静,审时度势,立即判明谁是弱小之敌,我稍微与之对抢后迅 即主动放弃让敌成互抢,随即抓住弱小之敌连续用狠、阴招法猛力进攻,然 后迅速离开,以求破敌一方以便警方追踪,当然要防敌疯狂反扑。同时要注 意不让敌将我围于中间,所有之敌应在我视线范围内。

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指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它是人体内脏器官 功能的直接表现。如心肺功能、肌肉功能等是人体机体的能力,它通过人体 的基本活动及运动形式反映。身体素质基本上不带有技术因素,而只是具有 可比性,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对掌握徒手格斗与防卫技术、技能,提高防卫 水平和增强体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收缩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徒手格斗与 防卫术的基础,力量素质对速度和灵敏素质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对心理 状态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力量素质包括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 量和力量耐力。最大力量是指排除体重因素、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克服最大 阻力的能力。相对力量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是 指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力量与速度有机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如 爆发力,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力量。力量耐力是指长 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耐力训练是调控身心适应能力的训练方法。

力量素质训练形式:

1负重抗阻力练习:站立推举杠铃,卧推举杠铃,肩负杠铃深蹲,负 重仰卧起坐,持哑铃仰举、扩胸(见图409、图410、图411、图412、图413、 图414、图415)。其他还有负重跳台阶,扎捆沙袋跳,持哑铃前、侧、上 举,抛抓沙袋、实心球,负重搬运等。


  • 图片100 图片102图409.410.412.413.414.415

  • 2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使用拉力器练习,拉橡皮条练习等,这是依 靠弹性物体变形而产生的阻力来锻炼并提高力量素质(见图419、图420)

  • 图片103 图片114图419.4203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俯卧 撑,悬垂举腿,引体向上,跳跃练习(见 图421、图422、图423、图424、图425、 图426)。这种练习是由四肢的远端支撑 完成的练习,迫使机体局部克服自身体 重,使机体局部部位的力量得到发展。其 他还有双臂屈伸,倒立推起等。

  • 图片104 图片105 图片106图421.422.423.424.425.426

    专门的力量训练器械练习:利用专门力量训练器械可使身体处于不 同的姿势(坐、卧、立)进行练习,这可直接发展所需要的肌肉力量,使训 练更具有针对性。使用专门力量训练器械,还可以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伤害 事故的发生。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在沙地或草地上做各种跳跃练习、沙滩 跑、上坡跑等。做这种练习所用的力量往往在动作结束阶段较大。练习要求 无须用全力,动作要轻。
    二、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完成某一动 作或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速度素质对人体有较大的影响,可以提高大脑皮 层兴奋、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能更快地动员呼 吸和循环系统活动的能力,尤其对掌握和运用徒手格斗与防卫实战技术、快 速克敌制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速度素质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 度。反应速度是指人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快 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移动速度是指在周期性运动中,在单位时间内人体 快速位移的能力。

    速度素质训练形式:

    • 反应速度的练习:利用突然发出信号提高训练者对信号作出反应的 能力,如亮灯出拳或听枪声快跑,起跑、慢跑中亮灯突然加速,听信号快速起 腿、出拳等。移动目标练习,如快速躲闪、身体快速做某一反应动作等。

    • 动作速度的练习:利用外界助力、阻力提高运动速度,如打沙包、 快速闪身练习,上、下坡跑,负重高抬腿,利用跑步机加快跑速,用速度球 加快出拳速度,用皮条训练出腿、收腿速度,反复练同一技术动作等。

    • 移动速度的练习:原地的快速跑(20 - 30秒),原地快速高抬腿 跑(20 ~ 30秒),斜撑横杠的快速后蹬跑(20 ~ 30秒),行进间小步跑转加 速跑(30 ~ 50米),高抬腿跑转加速跑(30 ~ 50米),单足跳、跳绳、负重 屈伸、仰卧挺身、卧推、下蹲蛙跳、肩负杠铃跳、短跑、中长距离跑、变速 跑、间歇跑和计时跑、游泳、下潜、快速变换步法、交叉步等。

    • 提高爆发力的练习:速度基本上是一种爆发力的运动,通过提高爆 发力来提高速度。发展爆发力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力量,特别是腿部的爆发力 量。如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立定多级跳、行进间的单双足跳、中短距离 的后蹬跑、半蹲起、负重深蹲跳起、小重量的快速推举和各种负重原地跨步 跳等。


    三、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重要素 质之一,也是衡量身体机能与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疲劳是训练后的必 然结果,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但由于疲劳又必然会使机体工作能力下降或 限制了机体的工作时间,因而疲劳又是训练的障碍,必须克服。训练者克服 疲劳的能力,反映了他所具有的耐力素质水平。耐力素质分为心血管耐力和 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通常又称为一般耐力。它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 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有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训练者机体输送 氧气的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为今后提高运动负荷提供前提条件。 无氧耐力通常又称为速度耐力。它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坚 持较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无氧耐力工作是在机体长时间处于供氧不足的状态 下进行工作,必然产生“氧债”。机体所欠的“氧债”,到运动结束后要加 以偿还。所以,无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训练者机体负氧债的能力。

    耐力素质训练形式:

    • 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中长跑、长距离越野跑、长时间变速跑、人 造障碍跑、间歇跑、登山跑等。

    • 长时间活动(除跑以外的)其他周期性运动:游泳、滑冰、骑自行


    车、划船等。

    • 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排球训练中经常做的滚动救球练 习、篮球训练中的各种不规则滑动、跑的练习,不规则的步法、拳法、膝法和 腿法的组合练习等。

    • 各种长时间的游戏和球类项目竞赛:足球、篮球、网球等。

    • 力量练习法:由于耐力与肌肉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用发展肌 肉力量,特别是发展肌肉耐力的方法来发展耐力,效果更佳,但要减少重量, 增加反复练习的次数和时间,练习若千组,每次练习都应以出现疲劳感为止。


    四、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关节活动的幅度和范围以及肌肉、肌腱、籾带等软 组织的伸展性和弹性。即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柔钿素质的好坏,取决于 骨的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韧带肌腱、肌肉与皮肤的伸展性。柔籾素 质的提高,对在各种复杂、困难条件下运用各种实战技术,以及在实战练习 中预防关节损伤和肌肉、韧带拉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柔韧素质训练按动静 分,可分为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按主动被动分,可分主动训练和被动 训练。在训练中要把各种柔韧练习法结合起来进行,即在拉伸练习时有动有 静,动静结合;有主动有被动,主动被动结合。

    柔韧素质训练形式:

    • 动力性练习,也称积极性牵拉,就是利用人体自身或他人的力量, 迫使关节、軔带、肌肉达到最大的伸展状态,而后即刻恢复原状。对提高关 节、肌肉的灵活性和伸展性的作用都非常大,而且停止练习后其效果也可以 保持很长时间。但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牵拉的幅度和力度不易掌握准确, 有用力过大导致拉伤的危险。因此,在采用这种练习时,要根据自身的具体 情况用力,牵拉用力应由小到大,逐步加大力度和幅度。有拉肩,压肩,转 肩,握杆过肩,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后撩腿等(见图427、图 428、图429、图430、图431、图432、图433、图434、图435)。

    • 图片107 图片108 图片109图427.428.429.430.431.432.433.434.435

      • 静力性练习,也称消极性牵拉。就是将关节置于使肌肉和軔带达 到最大伸展状态的位置,并持续一定的时间,重复2 ~ 4次。这种练习超越关 节伸展限度的危险性小,不易引起肌肉拉伤和疼痛,并能有意识地放松对抗 肌,使肌肉慢慢拉长。若与动力性练习交替进行,效果更佳。正压、侧压 腿,吊肩,正、侧高架压腿,搬腿,弓、仆步压腿,纵劈叉,横劈叉等(见 图436、图437、图438、图439、图440、图441、图442、图443、图444、图 445)。

      • 腰部的练习。如体前屈,体转,体后屈等,主要用来发展腰部的肌 肉和韧带(见图446、图447、图448)。

      • 图片110 图片111 图片112图436.437.438.439.440.441.442.443.444.445.446.447.449





浏览1,17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