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洞察力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时,你与你的对手之间便仿佛建立起了一种潜在的联系,即对 手的每个举动、每个意图都全在你的观察和感觉之中,这样你抢在对手之前打击的机会便自然会大 大增加,如此你运用致命攻击的成功率亦有了可靠保证。在搏击中,虽然打击的时机伴随着每一次 攻防出现,但都是稍纵即逝的,常常不是单纯靠视觉去看见,而是靠长期训练出来的洞察力去把握。 另外,在实战中我方洞察对方攻击的意图之后,要及时地出拳或出腿打击。在这种练习中,你还必 须重点培养准确判断双方距离并能在适当的距离内直接发招的能力,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无限制的 自由搏击中去,练习把握时机和进行系统观察的能力。
"配合”练习法
李小龙曾告诫所有的截拳道研习者:“实战搏击中的特质并非天生具有的,每个研习者唯有不 间断地进行科学而艰苦的训练,方可获得高深的技法,并使自己的各种素质均趋于完美。”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用以训练敏锐的洞察力的方法还有,他在武馆内教学时,常会仔细地观察 徒弟们的一举一动,在他们做出举手、转头等动作前做出本能的判断和反应,并从口中发出“咄”的 声音。另外,你也可以找一个伙伴,拿一个拳耙让对手做击打练习。你站着不动,拿着拳耙让其击 打,你要在他打击时迅速移开拳脚,并发出“咄”的声音。有关洞察力训练的方法很多,在中国传统 功夫中有很多较好的练习方法,每个研习者都可借鉴并进行练习。
第五节截拳道特质训练中的感觉和知觉的训练
有关感觉和知觉的探讨,是武术界中的一个新课题。但在李小龙生前,却已将此列入了自己的 功夫训练体系之中,由此说来,截拳道的超前性是不容置疑的。
人首先通过感官接触客观事物,人的外感官有眼、耳、鼻、舌、身,外界的适宜刺激作用于相应的 感官之后,经过传人神经达到大脑,产生感知觉。
(一) 感知觉的概述
由于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不能离开整体而存在,所以我们在反映个别属性时,也就反映了事物 的整体,由此我们说感知觉不可分,简称为感知。
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在习武者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心理活动中,感觉虽只是一种 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但它却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习武者认识世界的开端。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是事物比较复杂的映象。而 且知觉与感觉同时产生,它是感觉的深人。感觉水平的反映,不能知道事物的意义,具有一定的被 动性;而知觉的反映却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点,是利用过去经验对当前刺激物 的整体所进行的“认别”过程,它包括着对事物的选择、补充和改组,因此,知觉的反应和反映比感觉 要积极和主动。
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
所谓生理机制是指一定的生理结构和机能,产生感觉的生理机制被称为分析器。
分析器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三部分,它是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感觉的产生经历着以 下历程:首先,身体内外环境的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兴奋,经由传入神经,最后传送到 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中枢,产生特定的感觉。所以,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缺少其 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可能产生感觉。分析器的活动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通过反馈作用积极地 自动进行调节的过程。
知觉的生理机制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首先,知觉是对复合刺激物各组成部分之间 的关系形成的条件反射,因此只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不变,就能产生正确的知觉。
(二) 感知觉的分类
感觉的种类
感觉同它所接受的刺激和赖以产生的分析器相适应,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型:
外部感觉
借助外部分析器的活动接受外部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叫外部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与皮肤感
觉等。
内部感觉
借助内部分析器的活动,接受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叫内部感觉。例如,运动感 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等等。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
物体知觉
是指人对物或事的知觉。任何事物都具有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及其运动变化,因此物体知觉包 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无论是何种知觉,都是习武者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多种分析器联合运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
社会知觉
这主要是指个体对人的知觉。它又包括以下三种:
对他人的知觉
这是指习武者通过对对方的外表和言语来认识这个人的心理特点和运动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的行动。
人际知觉
指习武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自我知觉
指习武者通过对自己的言行的观察来认识自己。通过自我知觉可以做到“自知之明”,认识自 己的长处和短处。
错觉
无论是物体知觉还是社会知觉,都是客体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些主观映象有的是符合客观 实际的,有的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把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称为错觉。
实践活动通过错觉的研究,可以认识错觉和利用错觉。例如,在实战搏击中,可以创造条件造 成对手的错觉,达到伪装和隐蔽自己的目的,进而可根据实际情况出招制服对手。
(三)感知觉运用特征
在搏击中,感知觉的敏锐是习武者反应快的首要因素。感觉到的信息,应迅速传递给大脑,并 经大脑的加工处理后,再做出准确的判断,然后指挥肢体去进行攻防。在实战对抗中,技击动作复 杂多变,那么对信息的感知觉是怎样获得的呢?
首先,当对抗的双方尚未接触到身体时,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去感觉并捕捉信息,其中视觉 最为重要。例如,对手动作的快慢、攻击的方位和移动的距离及招术的变化等,都要通过视觉。
李小龙还要求运用视觉时要针对对手的最重要的环节。比如说,对抗中整体的移动,要看重心 的变化。另外,肢体的移动则要看根部,如出拳前要看肩,踢腿时要看髋和腰。因为末梢环节的运 动,是由根节带动的。至于听觉的运用,如运用得好,则可以弥补视觉上的不足。例如,听对方呼吸 上的变化,可判断出对方的体力和发力时机;听对手动作中所发生的响声,可判断出对方速度和力 量的大小等。
在截拳道中,对抗双方身体相互接触时,拳手主要是感觉力的各种变化,而且它是通过本体感 觉来实现的。据李小龙自己讲,这也就是肌肉或神经的感觉。过去,常常听人们说是皮肤的作用, 这是一种误解。那么,什么叫本体感觉呢?李小龙的回答是,位于肌肉、肌腱和关节内的感受器,它 们分别感觉到肌肉被牵拉的程度、肌肉的张力变化,以及关节的角度变化等等。综合起来,它们能 为机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长度、速度和力量(即运动状态)提供信息,为大脑提 供精确调节肌肉活动的重要依据。通过神经元的活动,加强该肌肉的收缩力量,或调节骨骼、肌肉 随意做收缩运动。
这是本体感受器所感受的信息过程,这些信息最终都要通过大脑皮层的高度分析、判断与综 合,最后再下传给骨豁肌,做出相应的运动行为。截拳道的技击生理学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本体感 觉信息的反馈作用,任何复杂动作都无法掌握。而且想了解一下力,必须与此力接触,方能感知它。
(四)感知觉的具体训练法
李小龙说,感知受力情况在原则上有两点:首先是尽量延长受力的作用过程,以增加大脑分析 判断的时间;二是拳手需尽量增强自身对受力的敏感性,也就是提高自身的本体感觉能力。对这些 变化信息的感受,都是拳手通过本体感觉实现的,因此提高肌肉或神经的本体感觉能力是十分重要 的。在最初的训练中,本体感觉往往是不明确的,而常常被视觉、听觉以及其它一些感觉遮蔽,因此 练习中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本体感觉。只有勤学苦练,反复练习动作技能,才能使自身的感知觉 有所提高,并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在截拳道中,有关感觉训练的方法有:
预备期
这时习武者的心理具有很强的张力,并在高度警惕对方的行动,且随时准备做出快速反应动 作。在此时期,由于习武者的个性、训练、比赛经验的差异,有的在反应预备期,将感知和注意力指 向于对手,这时他的视觉中枢强烈兴奋,运动中枢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这种拳手被称为反应的感觉 型。这种类型的拳手一旦接受信号,需解除运动中枢的抑制状态,才可转人兴奋状态,做出反应。 但这要消耗多余的能量、时间,故其反应和感觉潜伏期最长。
潜伏期
这一时期是习武者的感受器到效应器这一反射弧的神经过程。其中主要从视觉中去感受到对 方的行动,然后选择一个最有利的反应动作,并通过传出神经,所采用或欲采用的动作的指令传给 相应的效应器。在这里,将注意力集中在准备反应的动作上,则运动中枢会强烈兴奋,视觉中枢相 对抑制,这种拳手被李小龙称为感觉的运动型。他一旦接受信号,则能很快将信号刺激传递到运动 中枢,故其感觉和反应的潜伏期很短。因此运用打击的成功率较高。
第六节截拳道特质训练中心理武器的训练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在研究武术搏击的心理活动中,我们可以由此发现人的特定 心理规律,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此即为李小龙极力推崇心理训练的原因所在。
截拳道是一项技术结构简捷、实用、对抗变化莫测的竞技武道。在这项运动中,人的心理活动 同样是极为复杂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意识地根据技击的特性来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就无法适应这 一竞技运动。而技击心理的研究,就是研究这种特殊状态下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倘若习武者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没有对截拳道技击术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就不知如何进行有 效的实战训练;如果对截拳道的实战特性没有一定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激发,他就不可能具有一丝不 苟的训练态度和积极主动的竞技意识;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无论是训练,还是实战搏击, 他都无法克服主观、客观上的障碍,而表现出一种奋发的行为特征。因此,截拳道技击心理的训练 和研究,对培养一个现代的优秀拳手是非常重要的。象李小龙这样的一流髙手,几乎无一例外地将 心理训练纳人自己的训练计划之中,并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训练取得非凡的效益。
李小龙说,截拳道的实战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因为双方既要相互制约,又要相互利用,这时的心 理活动,除了对抗者自身对自己的心理影响之外,同时对抗中的双方有心理上的交锋。这就是技击 运动心理学的独到之处。象李小龙这样的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搏击者,不但可以在对抗中充分发 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心理优势去影响和控制对手,这就是技击心理学的 现实意义。另外,针对截拳道实战训练和竞技对抗中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我们可以从现代武术对 抗中个人使用技术的方式、对实战搏击的适应能力、情绪稳定的程度、技术水平的发挥、突发情况的 应变能力等现象,来分析和判断一个拳手的心理素质如何,并以此来讨论和认识自我心理状态,根 据对主要心理问题内容的分析,构成一个认识技击术心理步骤的模式。
(一)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拳手心理训练是为使拳手在搏击时,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而进行的训练活动。心理训练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拳手心理素质在现代搏击运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拳手搏 击水平能否正常发挥。
拳手心理素质的作用
拳手心理素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拳手心理素质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思想教育和强化训练,增强习武者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擂台搏 斗能力,这是传统的训练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搏击运动的需要了。
现代搏击运动的高科技性、突然性、复杂性和残酷性,会对习武者心理上产生强烈影响,会有相 当数量的拳手难以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所以很多技击家已认识到,战斗力是人与技术的结合。 从人的因素看,战斗力不仅包含思想素质、技术因素与身体因素,而且还应包含心理因素,这样才能 全面增强战斗力。
拳手心理素质是影响技战术发挥的关键因素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一些消极的心理因素,会障碍拳手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这些现象发生的原 因一般既不是技战术问题,也不是思想觉悟问题,而主要是心理素质问题。
拳手进行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习武者心理素质在战斗力构成中居有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可以培养拳手优良的心理品质
现代搏击运动要求拳手具备许多优良的心理品质,诸如勇敢、顽强、灵活性、创造性、果断、坚定 与情绪稳定等。这些心理品质仅靠思想教育是难以培养起来的,而必须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可以增强拳手的心理承受力
在处于危险或劣势的境况下,拳手会紧张,这是正常的情况。心理学研究指出,保持中等程度 的紧张,有助于提高人的活动效率。但过度紧张则对人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是由于过度紧张会使 大脑皮层有关部位形成超强兴奋灶,而导致皮层其它部位的抑制,使人注意力分散和思维停滞及行 为失控等等。而心理训练则是设法在近似处于劣势和复杂情境下,使拳手多次经受强烈刺激,从而 逐渐适应并学会克制不良心理倾向,提高心理活动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危险情境的心理承 受能力。
心理训练可以克服拳手的心理障碍
擂台搏击中的过度强烈的刺激,会使拳手心理反应异常,有的拳手还会出现身体功能疾患,这 都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尤其是一些新手在首次参加大型赛事时,更易出现此种状况。这些心理异 常只有通过心理训练才能避免发生,心理训练可以克服拳手的心理障碍,可以调节拳手的擂台心理
反应。
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拳手的搏击训练水平
拳手的心理训练通常结合各专业科目的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进行。高难度、高强度的技术训 练和战术训练,能够锻炼和增强拳手的心理素质,而拳手较强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搏击训练的水 平。
拳手心理训练的任务
拳手心理训练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心理训练,增强拳手的心理素质,使拳手能有效地进 行训练,在搏击环境下保持心理稳定,并做出积极反应。
具体地说,拳手心理训练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使拳手经受住剧烈搏击条件下的不利影响,即能经受住危险、紧张、意外事件、突然性和伤 亡事故的影响。
提高拳手的搏击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优化意志品质,促进有效的搏击训练, 并克服各种形式的紧张,在搏斗十分复杂和危急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使拳手能自动适应即将来临的搏斗活动,在心理上作好搏击准备。
使教练员学会,在擂台搏击条件下指挥自己的拳手做好心理准备,并能在自己的拳手处于 劣势的情况下使其恢复战斗力。
(二)心理活动的具体分析
下面我们将讨论截拳道中在心理活动所支配下发出的不同行为的方式,使我们对实战过程中 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心理活动有一个总体了解,从而为我们临场实战提供参考依据。
在截拳道的心理活动类型中,主要有进攻型、防御反击型和力量速度型等几种。
攻击型心理
该类型气质与心理的习武者通常会表现出快速、猛烈、强劲的攻击意识,其优势在于能较充分 地发挥自身对抗心理素质的优势,并在技术上敢于使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和拿手武技。其缺点是求 胜心切的心理冲动,容易造成技术实际应用的粗糙。
李小龙说,攻击型心理的运动行为,是一种快速参与,而容易忽略对手优势的主体心理亢奋的 行为。在实战搏击中,这种心理是可取的,但一定要避免盲目无效果的攻击,以免被对手利用。在 截拳道中,攻击型的心理往往能使对手在赛前精神饱满,充满自信,渴望在比赛或搏击中取得优异 成绩,故其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同时,并富有竞争意识,越战越勇,打出好成绩,夺取好名次。
防御反击型心理
在实战中,这种类型的拳手能较为冷静地应付场上发生的情况,其心理素质稳定性较好,对技 术的实施首先考虑效果的优劣性,然后才是择机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截拳道的对抗中,这种拳手的优势在于能较好地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其不利因素往往表现在 保守或消极现象时有发生。李小龙解释,防御反击型的心理素质是一种较好的心理素质,该类型的
拳手往往技术运用灵活多变,即以多变的技术来造成对方防守技术的失误,克制对手的技术特长, 遏制对方的攻击。
力量、速度型心理
该类型的拳手在对抗时,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实施攻击。而且在搏击中不易使自己 的心理情绪受对手影响,并能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
作为一个力量、速度型心理的拳手,必须合理的分配力量,保持首尾一致的体力和打击的准确 性。如果在最初的几个回合中确实观察和摸清了对手的底细,那才能控制住战局,可以设法诱使对 手误人圈套,然后击出有效的拿手招法。
智慧型心理
有关智慧型心理素质的拳手,总的来说,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击出恰当的拳,这是一种计谋,也是 智慧施展的结果。当然,这种准确的打击是离不开长期刻苦训练和实战练习的。
李小龙告诫拳手,不论你有多么强壮,都不要与对手使用蛮劲,而应待时机来到,即刻打出你全 部力量的重拳。同时需要注意,绝不要因为对手击中了你一拳,你就以一种报复心理急于还他一 拳,这种毫无策略的报复,是没有价值的。对手不论用多重的拳击中了你,你都要忍住疼痛,毫无痛 苦表情,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冷静而顽强的去拼搏。李小龙就是靠储存这种内在的力量, 成功地制服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浏览9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