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太极剑,也称“十大真形剑”,是在心意拳十大 真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剑法,所谓快练是心意,慢 练是太极。
这套剑法中有鸡、马、燕、蛇、猴、龙、虎、鹰、 鹞、熊十大真形的形态和神意,体现了鸡的独立、马的善 驰、燕的轻灵、蛇的游动、猴的闪展、龙的矫旋、虎的勇 悍、鹰的抓攫、熊的沉稳等特性。这套剑法融合点、刺、 提、撩、抽、劈、截、吊、扫、云、绞、横等剑术技法在 内,是养生和击技并重的剑术。
这套剑法姿势优美,用法奥妙,是以腰腿为主蓄劲发 力的剑术。在练习中要求练剑的人要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活胯,气沉丹田,劲由脊发,由臂力 达于剑尖,演练起来寓刚于柔,寓猛于闲,对增强人的体 质有很大的益处,适合大众日常锻炼学习。
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组成部 分。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共 同财富。本人学练并研究心意拳、太极拳、八极拳、八卦掌、 南少林柔和术、太极剑等多年,在研究传统武术的过程中 充分地认识到武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实 战与养生。所谓实战,是通过练习武术增强自己的实力, 学会保护自己,而不是主动侵犯别人、攻击别人。“人 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也是 一种态度。所谓养生,是通过武术的修炼使自己身体强健,健康长寿。
心意太极剑剑法中有鸡、马、燕、蛇、猴、龙、虎、 鹰、鹞、熊十大真形的形态和神意,体现了鸡的独立、 马的善驰、燕的轻灵、蛇的游动、猴的闪展、龙的矫 旋、虎的勇悍、鹰的抓攫、熊的沉稳等特性。此套剑法 融合点、刺、提、撩、抽、劈、截、吊、扫、云、绞、 横等剑法在内,是养生和击技并重的剑术,有快练是心 意,慢练是太极的说法。练剑之人通过刻苦练习,再加 上配合内气的养练,使自身呼吸自然、内外如一、运用 自如,就可以身法轻灵、身手敏捷、精神矍铄。在具体 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忧绕其神,不要暴走其气,不能摇 动其精,不能恼怒其心,需要眼视剑尖,要让自身精、 气、神与剑合一。
这套剑法姿势优美,用法奥妙,是以腰腿为主蓄劲发 力的剑术。在练习中要求练习者要虚领顶劲,含胸拔背, 沉肩垂肘,
_、心意太极剑歌诀 |
心意剑术不乱传, |
许多奥妙在其间; |
拳中有剑剑如拳, |
唯有精通才知玄。 |
剑中内含真妙诀, |
尊师重道得真传。 |
金鸡独立剑指天, |
味食甩食紧相连。 |
金鸡展翅防左右, |
追风赶月剑向前; |
金鸡争食分胜负, |
威武神勇步法添。 |
夜马奔槽来势猛, |
野马跳涧若飞仙; |
白马亮蹄左脚悬, |
野马回头望后边。 |
燕子抄水剑飞旋, |
紫燕穿飞将帘掀; |
飞燕点水在剑尖, |
燕形灵巧舞翩翩。 |
斜形进步蛇拨草, |
穿圈吐信手臂旋; |
金蛇伏穴坐盘势, |
银蛇翻身进退连。 |
上步就是猴刺目, |
仙人指路肘后填; |
最毒莫过猴刺目, |
金猴开门把果献。 |
拨云见日龙行剑, |
返身探海斜下剪;
乌龙摆尾叉步势 猛虎出洞猛疾快 老虎抱头法无边 连环三剑剑法玄 雄鹰展翅凌空翔 鹞子入林斜飞势 黑熊入洞剑入鞘 黑熊探掌斜裹式 一剑横空寒光起 以退为进双手剑 收式还要讲风度 泱泱中华崇礼义, 歧龙游水柔如棉。 猛虎寻食剑下旋; 白虎摆尾势相连。 凶勇狠毒最当先; 登枝远望眼光尖。 钻天入地上下翻。 拔剑出鞘势无边; 横扫千军威风显。 斜形落剑斩凶顽。 双手抱拳礼为先; 先礼后兵自古传。 防险身心延寿年。 |
二、剑的历史
剑最早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距今约六千年)出现,当 时是以石或玉制成,一件保存最精美的出土玉剑就是用整 块岫岩玉磨成的。
青铜铸剑出现于商代中期(距今约三千五百 年),最初是曲柄短剑,在商代晚期演变成直柄短剑, 形状也有很大变化。青铜剑的铸造技术非常高超,剑身是 铜,而剑刃是铜、锌和铬的合金。剑上的纹饰和涂剂亦很 先进,涂剂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令青铜剑埋在土里,依 然能好好保存。青铜剑到秦汉时代,由短剑变成长剑,最 长的竟超过90厘米,况且之前冶炼的剑易折断的弱点已能 基本克服。青铜剑之后接着有铁剑,在过渡期间出现的是 铜柄铁刃剑,铸铁炼钢的技术正不断发展。
中国人懂得利用铁在商代已经开始,当时的人们利用 非常稀有的天然陨铁打制剑的锋刃。在战国时期,楚国 的冶铁业较为发达,制铁剑的数目也较多。1979—1981年在湖南益阳赫山庙战国早期墓中出土的一把长钢剑(78厘 米),经金相检测后,发觉它是以块炼铁渗碳而反复锻打 而成,这标志钢剑的出现。
到了汉代的时候,剑术得到普遍的发展。而且剑术的 名家好手辈出,铸剑的技术也在提高。三国时期,著名的 战将大多有佩剑,例如刘备就善双手使双剑,魏国的曹 丕也是击剑的好手,有人评论他说:“好击剑,善以短乘 长。”到了后来,文人也是佩剑以示儒雅,如汉代的东方 朔、司马相如等。剑不但在战争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还有 人把它用在谈判中,像我们熟知的“鸿门宴”,就是项庄 借舞剑欲杀刘邦的故事。
到了晋代的时候,不但个人舞剑,而且还发展到有集 体舞剑的情况,傅玄在《短兵篇》里这样描写集体舞剑的 情况:“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踰飞电,回旋应规,武 节齐声,或合或离,电发星鹜,若景若差,兵法攸象,军 容是仪。,,
隋唐时期,佩剑盛行。《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 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 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 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 及散郡公,开国公侯伯,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 男,五等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佩剑在唐代 最盛,被文人墨客视为饰物,借之抒以凌云壮志或表现 尚武英姿。
到了宋代的时候,中华武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了。当时的朝廷重视武学,兴科举,民众好剑,我国 著名诗人陆游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十年学剑勇成癖, 在他的诗里有“少携一剑行天下” “负琴腰剑成三友” 等,充分地体现陆游爱国忧国的思想。后来他把剑当成 恢复袓国大好山河的希望,以致到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 忘袓国的统一,他对子女们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不忘告乃翁。”
到了元明清时期,统治阶级为了自身政权的稳固,幵始禁止民间私藏武器,民间武术开始隐藏在寺庙道观中发 展。深受民众喜爱的剑,也渐渐只做强身之用了。
二、剑的结构和剑术的基本用法
(一) 釗的结絢
剑身:包括剑尖、剑刃、剑脊、剑面。
剑把:包括剑格、剑柄、剑首。
剑尖:剑身最前端的尖锐部分。
剑脊:剑身长轴隆起部分。
剑刃:剑身两侧锋利部分。
剑面:剑脊两侧的平面。
剑柄:剑把上的握柄。
剑首:剑柄后端的突出部分。
护手:又称剑格,指剑柄与剑身间相隔的突出 部分。
剑穗•又称剑袍,是系在剑首的穗子。
(11 )剑鞘•.用来盛装宝剑的囊鞘。
(二) 剑朮的基本用法名称
剑术的基本用法有劈、砍、僚、刺、点、挂、肖U、
截、吊、扫、云、绞、拨、抹、提、挡、带、插、抄、 挑、划、穿、甩等。
劈:将剑举起,用剑刃前端,或者中端,由上向 下猛烈击下为劈。
砍:用剑身由侧面斜坡形向前或者向左右击杀 为砍。
撩:用剑身由下向上、向前划弧形划起,阴手平 起的击杀为撩。
刺:用剑尖直接向前或斜向前击去为刺。
点:用剑尖从上向下移动击去,剑尖向下,犹 如鸡啄米一样,着力点在剑尖,手腕下屈,大多是用螺 把(即右手五指形呈螺壳状,握住剑柄前部,剑与臂几 乎在同一直线上)。
挂:用剑身由前猛然向外、向后斜带为挂。
肖Ij:剑刃向上下,由前向下或者向左右连续后 带为削。
截:用剑刃上下,剑身斜切为截。
吊:用剑尖从上向下刺击为吊。
扫:用剑刃左右方向横划过去,自右向前、向
左带回为扫。
云:用剑身由上向左或者向右旋转为云。
绞:用剑身斜坡,由上向左或者向右斜转为绞。
拨:剑身分上下,带有斜坡,向左右剔除为 拨,用法是从里向外划去。
抹:剑刃向前后,从左向右,平带而过均为抹。
提:从下往上挑起,用剑尖上击为提。
挡:剑尖向下,剑身垂直,用剑刃平推过去为 挡。
(17 )带:用剑从身体旁从下向上划出为带。
(18 )插:用剑尖从上向下刺击为插。
(19 )抄:用剑从下向前刺去为抄。
挑:剑刃分左右,用剑尖从下向上为挑。
划:用剑从上向下为划,太极心意剑法中的划 是带有弧形的。
穿:用剑从下向上出剑为穿。
(23 )甩:用剑从左向右划过去为甩,太极心意剑法 是从下向上的斜形甩出。
四、心意太极剑的手、眼、身、步法
(一) 手法
剑术多虚灵巧化劲,用剑多用划圆乘空,所以剑法是 否敏捷灵活,全在手腕,手腕不活,则剑无法妙用。因此 在练习剑法的过程中要多练习空手,练空手时五指要自 然揸开,要求放自然;手法也是阴阳互用,上下翻飞 的,在练习手法时有阴手、阳手,要有裹劲;左手剑指是 把食指、中指并拢,两指伸直,无名指、小指曲贴掌心, 以拇指压住无名指和小指。
(二) 眼法
心意太极剑中要求心为元帅,眼为先锋,手足为五营 四哨,因为无论何种武术或者兵器,都要求眼法活、步法 灵,即“眼要毒,手要奸”。在练习中要手到眼到,剑未 到而眼必须要先到,对方未动,眼已经事先看到,才能及 时躲闪,避幵来剑,我剑才能发挥作用。
(三)身法
剑主划动,所以在练习中要由静生动,虚而再实;身 法要如游龙、若飞凤,动静结合,虚实相兼,奇正互生, 变化无穷。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刚柔结合,前后变换,自 然和谐。
(四)步法
剑的步法最重要,能尽变化之能事。在心意太极剑中 有虚步、弓步、马步、独立步、叉步等。下面再仔细分开 介绍:
虚步:一脚落地踏实,另一脚用脚尖点地为
虚步。
弓步:又名弓箭步。左腿屈膝,右腿在后挺直; 或者右腿屈膝,左腿在后挺直均为弓步。
马步:又名马裆步或者骑马步。两脚均脚掌向 前,两脚站立的距离比肩宽,半下蹲势为马步,稍高者为 高马裆步。
独2步:一*腿站立,另~*腿屈膝提起,支撑全身 的重量是为独立步。
叉步:一腿在前,脚掌心向外,另一腿在后,脚 掌心向后,两腿交叉,臀部坐在后脚跟上是为叉步,又称 为坐盘。
跺步:不管左脚还是右脚,两脚在地时,另一脚 迅速提起再向下踩地叫踩步,也叫震步。
闯步:不管左脚还是右脚,前脚在地,后脚迅速 提起落在前脚的位置,前脚再迅速向前上一步是为闯步。
心意太极剑
套路图解
一、无极式
面向南方,立正而站;心中无思,空空洞洞;身上无 形,浑身放松;左手反握剑柄,剑立于左臂后面,剑尖向 上,剑脊不能贴靠着臂部,小臂下垂;右手下垂于右腿胯 下处,掌心向内,虎口在前,五指自然揸开向下;眼向正 前方注视(图1)。
【要点】身体要正直,要自然,不可挺劲,头顶项 竖,肩要下垂,不可挺胸;左手持剑,剑不可贴身,以防 自伤。

二、浑元式
身体不动,两眼先往前视,然后眼光从远处向近看, 全身放松,神不外驰,虚灵顶劲,呼吸自然,调息均匀以 后,再进行下势(图1、2)。
【要点】身体要正直,要自然,不可挺劲,头顶项 竖,肩要下垂,不可挺胸;左手持剑,剑不可贴身,以防
自伤。

三、起势
接前势,左脚向左开一步,两脚站立同两肩宽,两脚 掌均向前;两手在原位置不动(图3);然后双手从两胯 部向前、向上缓慢而升起。左手持剑,剑尖向后,剑脊平 放在左小臂阴面;右手掌掌心向下,虎口在左,五指自然 揸开向前(图4)。
【要点】起势之前,先深深地吸一口气,直贯丹田, 然后再吸气,向左开步,脚掌落地,正好一口气吐出。

四、抱拳行礼
接前势,两腿慢慢弯曲下蹲,成马裆步。右掌向左,左 掌向右,两掌相抱成拳;左手持剑在外;右手用掌心贴左手 上,掌心附在左拳拳背,大拇指在下,五指自然揸开向左, 虎口在下,两手抱拳行礼;两眼向正前方注视(图5)。
五、鸡形剑
(一)金鸦独立
接前势,身体重心右移,右腿直立成独立势不动;左 腿屈膝向上提,大腿要平,左脚提起,向右腿靠去,脚掌 向前,脚掌要平。右手从左手中接剑以后向右上方上刺 去,剑尖冲天,手心向左,剑刃分前后;左手剑指向前, 两眼向左前方看去(图6),自右向左演练。
【要点】左腿提膝成独立势,站立要稳,左腿向上 提膝就是贯膝;脚掌提起也要平,脚掌向前有前踢之 意。右腿要自然伸直,身体不能前俯后仰;剑刃斜向 前后。
【要点】动作要缓慢、协调、松柔;要劲从背后腰脊向 前运到两臂,身躯要正直,不能前俯后仰,保持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

五、鸡形剑
(一)金鸦独立
接前势,身体重心右移,右腿直立成独立势不动;左 腿屈膝向上提,大腿要平,左脚提起,向右腿靠去,脚掌 向前,脚掌要平。右手从左手中接剑以后向右上方上刺 去,剑尖冲天,手心向左,剑刃分前后;左手剑指向前, 两眼向左前方看去(图6),自右向左演练。
【要点】左腿提膝成独立势,站立要稳,左腿向上 提膝就是贯膝;脚掌提起也要平,脚掌向前有前踢之 意。右腿要自然伸直,身体不能前俯后仰;剑刃斜向 前后。
(三)金鸡甩食接上势,左脚站立原地不动,右脚向上提起,左腿站 立成左独立式,重心移到左腿上;右腿随右手剑向上甩 时猛然向上提膝上贯;同时,右手持剑从前下方向右 前上方甩出,剑尖向上;左手剑指附在额头左上方不 动,剑指向前;右手持剑,虎口向右;两眼向前方视 去(图8 )。
【要点】右手剑从下向上甩出,有撩拨之势,是身体 腰脊的力量而不光是手臂用力;左腿要伸直,重心在左 腿;右腿上提要贯膝。
(四)金鸡展翅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从原前方向身后转去,退步 成半马裆步,面向西南;同时,右手剑从右上方经身体、 头面、胸部前面向身体右侧划撩去,右臂伸直,剑尖向下 成垂剑式;左手剑指仍在头部左上方,然后再向左下方 按去,掌心向左下方,虎口在里;眼向前平视(图9)。
【要
点】右手反撩注意^^要划伤自己身体,右手向右 甩剑与左手向左伸出剑指要(反掌)同时进行,两肘都要 向外撑,肘尖外顶。

(五)追冈赶月
接上势,右手持剑从上向下翻滚,眼向右前方视(图
10) 〇
接着身体左转,左脚掉步成脚掌向前;右脚随转身在 后不动;同时,右手持剑随转身从身后向正前方(东)从 下往上撩出,剑在身体右侧划一大弧形,剑尖向上,剑刃 成上下之势,眼看前方(图11)。
【要点】此式要身随脚走,剑随手转;身势要顺,不 得有违逆之意。

(六)金鸦争食
紧接上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继续向左转 去,身体成螺旋状;左手剑指从头部左上方向身体左后落 下;同时,右手剑也向身体左面刷下(图12)。
然后身体右转,左脚向前上一步,屈膝成虚步;右腿 在后支撑。右手剑再从身体左侧从下向上划一大弧形, 再向前上方撩去,随撩剑左脚向前上步,剑在头部上 方,剑尖向前,剑刃分上下;左手剑指置身体左前方,形 成剑在上,剑指在下,剑尖向前方,两眼视剑尖前方(图 13) 〇
【要点】剑划到前方是反手剑,手心向前,剑刃向上 下,然后,剑成向前刺剑;臂部要尽量向上伸直。此剑在 运转的过程中反复转身,剑也是有螺旋,中间不可有停滞 状态,提腿上步都要和剑的动作协调一致,而且脚步和步
法要轻便灵活。

六、马形剑
(一)夜马闯螬
- 接前势,右脚在后不动,身体重心向左移,身体 右转;同时,右手剑在身体右侧从上向下划一大圆后向右前 方劈下,剑尖向身前,剑刃分左右;左手剑指在身体的左上 方,虎口在下,剑指指向右方,两眼向右看(图14)。
【要
点】此剑随身体左右螺旋,剑要随身体而动,剑 向前刺,剑要平。
- 接上势,身体右转,右脚向前上一步,脚落地后 屈膝成弓步,左腿在后屈膝成虚步。同时随转身右手剑从 身体右侧向前方刺去,左手剑指附在右手剑柄处,两眼向 剑尖前方视去(图15 )。
【要
点】转身要疾快,剑在身体右侧划一大弧线,从 下向上撩起。

接上势,身体重心后移,右腿弯曲,重心在左腿。 右腿向上提起,右脚用脚尖点地成虚步,胸部正面向前 方,右手持剑从前后带,落在身体右侧,左手下落在身 体左侧,剑尖向前,然后右脚落地,左脚向前一步。落 地后,右脚再向前上一步,脚落地后屈膝成弓步,左 腿在后挺直成箭步。同时,双手分别从身体两侧从上向 下落下后双手抱剑,然后右手持剑再向前刺出,剑尖向 前,剑刃分左右,眼向前看(图16)。
【要点】这个动作是跳跃势,但当跳起时不能太高, 否则身体会失去重心。两手一齐握剑从自己的胸口出剑, 剑要平,剑尖直对前方。
(三)白马亮蹄接上势,左脚向上提起,左膝盖向上顶击。右腿挺直成 独立势,重心在右腿。右手剑从前方竖起,然后再反手向 身体左下方刺剑,剑尖向下,剑刃分前后,护在身体左侧 部。左手成剑指,两眼向右前方看去(图17)。
【要点】如果上剑是主动攻击对方的话,此剑是防守 剑,是防止对方的剑突然从我的左面击来,正好我提膝让 对方的剑走空,而我的剑又从前向左下插去,以格挡对方 的来剑。
(四)野马回头接上势,以右脚为支持,重心在右腿,提起的左脚向 前一步落地,落地后屈膝成左弓步,左腿挺直成箭步。 右手剑由身体左侧向上,高过头部再经过身体前面向右 后划去,反身后撩成顺势剑,剑尖向上,剑刃分前后, 头面向后,成转头之势,眼睛向右后视去(向西)(图 18 ) 〇
【要
点】此剑势是从身体的左侧突然向身体的右面转 去,动作要快,手法要轻灵,但格挡要有力,要剑随身 走,眼随剑转,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灵性。此式为 回身反刺剑,但剑要成顺身倾斜式。

七、燕形剑
(一)燕子抄水接前势,左腿膝部弯曲成弓步,右腿挺直成箭步, 身体微微左转,右手持剑向左腋下穿去,剑成竖剑,剑 尖向斜上方,剑刃分前后。左手剑指在身体左方,掌心 向外,虎口在下(图19)。然后身体右转,右手持剑再 从上向右下方刺去,成扑步型;右手剑再顺右腿内侧向 右前方向上刺,剑尖向下,剑刃分上下(图20)。
【要点】此势先高后低,身体起落的幅度很大,因 此,高不能太高,而低下时又不能太低;总要起落有度, 快慢相间,不然身体变化就慢。
(二)起身抄水接上势,身体前起,然后向右转,右手剑从面部向左 前方平刺去,剑刃分上下,左臂屈臂,左手剑指靠向右, 剑指指向后方,两眼向左前方视去。
(三)燕子穿帘接上势,身体向左上方前起,然后向左转,左脚向下 向后退一步,此时练习者仍然面向西方。右脚向前,身体 随重心朝前倾,然后右腿在前屈成弓步,左腿在后成箭 步,成右弓左箭势。右手持剑,手臂向前伸直,右手剑向 身体前方刺去,剑尖向前,剑刃分左右,左臂也伸直,左 手剑指顺左身向左后方指去,眼向前视(图22)。
【要点】身体转旋,要顺要自然,不能有逆拗别扭之 势^右手剑要平,剑尖稍向上,左臂伸直,剑指指向身后 下方。
【要
点】身体由高而低,再由低下又突然高起,这个 动作的起落幅度也是很大的,对于练习剑法的人身体承受 的能力也要逐渐增强,因此在练习时要该快就快、该慢一 定要慢,这样才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
(四)1燕点水接上势,身体前移,右腿成独立势,左腿提膝,大腿 要平,脚掌也要平,站立姿势不变。右手剑向身体右后点 翻滚,剑尖向前,剑刃分上下,眼向右前方看,左手臂向 左上伸搭在右前臂手腕处助力,剑指向右,眼睛向右前方 看(图23 )。
【要点】此势为点剑,点后即翻滚,用的是腰劲;剑 尖要一点即起。

八、蛇形剑
(一)蛇拨草
接前势,身体左转,右手持剑从前方随身体转去,然 后由上向下再向左前方划去,在身体右面划一大圆,剑向 左前(西北)上方刺出,剑尖向前方,剑刃分上下。左手 剑指随身体转动也在身体左面划一大圆后,再向头部上方 高举,剑指向右,两眼向剑尖前视(图24)。
【要
点】此势看似腿在运动,实际仍是腰部带动身体 在旋转,是腰部的力量在起作用。

(二)蛇窜圈
接上势,左脚落地后,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脚掌 落地后五趾抓地,膝盖屈曲成弓步,左腿在后挺直,成右 弓左箭步。右手持剑在身体的右面划一小圆圈以后再向右 前方刺去,剑尖向前,剑要平,剑刃分两边。左手剑指在 身体左面划一'小圆再向右手腕靠去,剑指向右,虎口在 右,两眼向右前方看去(图25 )。
【要点】此势看似劲在右手腕部,实际仍是腰部发力 从背脊向两肩,劲在从两肩向肘部摧动,然后肘再摧腕, 劲力到手,剑刺出时臂部要直,劲到剑尖。

(三)白蛇吐芯
接上势,右脚不动,腿部微弯曲;左脚从后向前 点成虚步。同时,右手持剑从前后带,然后再向右前方吐 出,剑尖微向上,剑刃分左右,左手剑指向前抉在右手虎 口处,两眼向右手剑尖前上方看去(图26)。
【要点】此剑是从剑尖向前而改为剑尖微微向上,是 提剑防守的意思,此时右臂弯曲,两肩下垂,胸部要含, 背部要拔,臀部似坐非坐,但不得凸臀。
接上势不停,左脚向前进步,落地后屈膝,与右 脚成并步。同时,两手握剑由身旁继续向前刺去,剑尖向 前,剑刃分左右,眼向前看(图27)。
【要点】要双手握剑,剑尖向前上方;要含胸拔脊, 两腿要并,裆部要含。

(四)金蛇伏穴
接上势,左腿向右腿后叉步成坐盘势,右手剑 向怀中带回,左手剑指抉在右手腕旁,剑身平剑尖仍向 右前方,剑刃分左右,头面向右前方,两眼向右前方看
(图28 )。
【要点】此剑为回身带剑势,可以收放自如,进退有 方,进退有序,运剑自如。
接上势,身体坐盘不变,右手刺剑向前方刺去, 左手臂也向后伸直,右手剑尖向前,剑刃分上下,左手剑 指向后,头面向左斜方,两眼向前看(图29)。
【要点】两腿坐盘,两臂向前后展开伸直。

(五)锒蛇翻身
接上势,身体左转,左腿向左方撤去,脚掌落 地后屈膝,右腿在右挺直,成左弓右箭步,随转身右手 持剑向左方划去,剑尖向左方,左手剑指在面前,两眼 向前看(图
3〇)。
【要点】此时只是腰部带动,身体向左转去,剑向后
甩。
接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右腿屈膝成弓 步,左腿在后挺直成箭步。问时,右手持剑从身体左侧向 右上方翻滚撩起,剑尖向右前方,剑刃分上下,左手剑指 向前,眼向前看(图31)。
【要点】身体在腰部带动下向右转身,是右弓左箭 步。右手剑向右上翻滚,上撩剑。

九、猴形剑
(_)仙人指路
接前势,两腿站立的姿势不变,右手剑从上向下翻滚
斩下,剑尖向前,剑刃分上下,左手剑指向前方,脸向西 方,眼向前看(图32)。
(二)金猴刺目
接上势,身体重心前移,右腿后移,然后再向后 撤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剑从下向前向上刺出,左 手剑指向右手近处靠去,头脸向前方,眼向前看(图 33 ) 〇
【要点】这是用滚下的剑再向前上方戳出,步法是以 退为进,如果对方离我近,我则可用右手剑指拨开对方的
手或拳。
【要点】右手剑从上向下滚翻斩下,剑尖仍向前,左 手剑指向丨刊指戰出去。
(三)金猴开门接上势,身体重心后移,右腿提起贯膝,膝要平,脚 掌要平,成左独立势。同时,右手持剑从上向左下划,到 身体右侧停止,左手左摆,剑指在身体前方,两眼向正前 方看(图34 )。
【要
点】此式是以退为进的式子。身体向后坐,成 左独立势,右手剑从上向下拨格,可以划开对方的来 剑。
(四)白猿献果
接上势,左脚再向前上半步,脚掌落地,五趾抓地, 与右脚一起成并步;然后右膝提起上贯成左独立势。右手 剑向前方斜刺去,剑尖微向前上方,剑刃分左右;左手剑 指向HU,与右手放在一*起,剑指扶在右手腕处;眼向右手 剑尖前视(图35 )。
【要点】两腿成独立势状态,腰部挺力。手部出剑形 成肩力催肘、肘力催手,劲力一定要直到剑尖。
(四)猛虎摆尾接上势,左脚在前不动,右腿向后伸,脚在身体 背后落地,落地后脚前掌前勾,五趾抓地。同时,右手 剑向身体右后方扫去,剑尖向下,剑刃分前后,左手剑 指向左上方挥去,掌心向下,剑指向左上方,眼向右下 方视去。
然后右脚原地不动,左脚向身后插去,脚掌落地 后成叉步,右手剑从后向前再从面前向后下方划去,剑尖 向下,剑刃分前后,左手剑指从怀中向左上方划出,置于 头部左方,眼向右前方看。
右脚再向身旁叉去,在身体旁边落地,落地后脚 前掌前勾,五趾抓地。同时,右手剑向身体右后方扫去, 剑尖向下,剑刃分前后,左手剑指向左上方挥去,掌心向 下,剑指向左上方,眼向右下方看。
【要
点】此势也是连环三剑,与前龙形三剑相对称, 只是龙形三剑是向前,而猛虎摆尾三剑是向后退而已。不
管哪一腿屈膝成弓步,另一腿要下刺成箭步,重心都要在 两腿之间,右臂要伸直,剑尖向下,左臂也伸直,剑指向 上,两臂形成对称性发力。

十三、鹞形剑
(一)鹞子入地接前势,右脚向前落地,脚掌踏实后。再上左脚,脚 掌落地后脚趾抓地,右脚支撑,腿部稍微弯曲。左手剑指 从下向上抬起,右手持剑从右上方向右外运转去,再从右 外向身体右侧正好划一圆圈以后,再向左前方刺去,剑尖 向前,剑刃分上下,眼向剑尖前看(图47)
6【要
点】此式多练化劲,双臂互动,腰部带动,双肩 运转,双臂缠绕。出剑要迅猛、疾快。
接上势,左脚原地不动,脚趾抓地抓牢以后,右脚跟 上与左脚并齐,两脚掌均向前成并步。同时,左手从上往 下按下,掌心向下,虎口在里,五指自然揸开向右,右手 剑向前成竖剑向上刺去,剑尖向上,剑刃分左右,眼看右 手剑尖(图48 )。
【要点】左手下按要有力度,右手剑上刺,手腕要有 螺旋劲。两肩垂下,两臂内裹,两手抱剑,手臂微微下 垂,持剑尖向上,身体成蹲猴状态。
(三)鹞子入地接上势,左脚先向后退半步,落地后脚趾抓地抓牢 后,右脚也从前向后退半步,与左脚并齐,两脚掌均向前 成并步。然后左手剑指搭在右手上,掌心向下,虎口在 右,右手剑由原剑尖向上,翻转右手腕成剑尖向下刺,持 剑的右手虎口在下,反手刺剑,剑尖向地,眼看右手(图 49 )。
【要
点】两手上下翻转要对称,左肘尖下垂要贴在左胸 部,右手反手持剑,右小臂由外向里梓裹,肘尖外翻。
十二、鹰形剑
(一)苍鹰展翅接前势,身体重心前移,右脚向前方提起,膝部上 贯,脚掌要平,成左独立式。右臂从后向前、向上运 去,右手剑在外,左臂也从左前上方向胸前回运,左手 在里。当两手相交后再分别向左右展开,两手略高于两 肩,左手剑指平举,掌心向前,虎口在内,右手伸直 剑尖向右外,虎口也向前,手心向上,眼向前看(图 45) 〇
【要
点】此势由前式的合式又转为展式,一定要开合 有度,伸缩自然,两臂展开要舒展、开放,当肘尖有微微 下垂之意。
抱剑还礼
接前势,身体蹲成马裆步不变;左手从右手中把剑接 过去。然后,两手分别从前向下、向身后划去,左手持剑 洛在左膀旁,剑尖向左上方,右手洛在右膀旁,掌心向 里,虎口向前,眼向正前方看去。然后身体姿势不变,两 手分别再从身体两旁向后划圈,再向身体前面一齐抱去, 左手握剑在外,右手在里,用掌抱住左拳拳面,虎口向
左,眼向正前方看去(图55)。
【要点】两臂相环形成半圆,臂部要平,胸部要含。

收势还原
接前势,上身姿势不动,双手分别从身前分开,然后 再从身体左右两侧向下、向后,向上、向前在身体两侧划 一大圆后向前抱去。同时,左腿向右腿靠去,左脚与右脚 并齐,成立正姿势。然后,两手分别从上向下按下,左手 持剑,虎口在下,剑脊贴在左小臂阴面,剑尖向上;右手 收掌,虎口在前,掌心向里,五指自然揸开贴在胯部,眼 视正前方(图56 )。
【要
点】凝神守息,待气息平稳以后再结束。
浏览4,6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