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反击组合,顾名思义,就是在被动情况下,先进行有效的躲闪与 防御,然后在成功防御的基础上实施反击动作。这种组合攻防,在运用时 强调首先要确保自己避免遭受攻击,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发动进一步的 反击,反击动作也才有意义。反言之,如果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一味地 贸然反抗,是得不偿失的,而且在杂乱无序的反击状态下,选手的体力会 快速消耗,更容易暴露缺点,被对方抓住机会,一击取胜。
在实施反击时,要追求后发先至的效果,关键是要抓住对手出拳发腿 还来不及回收的空当,趁着对手旧力刚过、新力未发时,予以连续反击。
(一)防御剌拳—低鞭腿反击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展开格斗,彼此均以左前格斗站姿应对对手,双手防 护好自己的头部与上身(图2-6-61)。
对手率先发动进攻,以左手刺拳攻击我上盘。我迅速向右侧闪 身,躲避对手左拳的同时,伸出左手向外格挡其拳头,化解其攻势(图2- 6-62) 。
旋即,我身体猛然左转,身体重心向前过渡至左腿上,左脚独立 支撑,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内踬转,左膝关节略微弯曲,右腿随势提 起,借助腰髋的转动带动右腿横摆扫踢对手左腿大腿外侧,力达右脚脚背或者小腿胫骨(图2-6-63)。
【技术要领】
对手使用刺拳攻击的目的多是袭扰,分 散我的注意力,所以在对手拳头打过来的那 一刻,双眼切勿眨动,以免视线遭受干扰。
在躲过对手攻击的瞬间、在对手的拳头未及 收回的一刻,迅速起腿予以反击。
右腿起腿实施低鞭扫时,右脚离开地面 的瞬间,右腿膝关节要有意识地向上提起,
这样做可以确保整条腿沿弧形路线击出,使动作更加顺畅。因为鞭扫腿的 发力方式是以腰胯转动带动小腿踢击目标,在胯关节与腿脚之间有一个关 键的环节,即膝关节,只有积极地将膝关节向上提起,才能将以腰胯为主 发出的力量顺畅地传递到小腿上,才能使打击更加有力度。
(二)防御摆拳—右手h击拳—左手平勾拳反击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彼此均以左前格斗站姿应对对手,双手防护好自己的 头部与上身,严阵以待(图2-6-64)。
对手率先发动进攻,身体重心突然向前移动,挥舞右拳摆击我头 部。我迅速屈肘抬起左臂,向左上方格挡招架,以化解其凌厉攻势。几乎 同时,身体左转,借助拧腰转胯的爆发力,以肩关节为轴,带动右臂向斜前上方出击,右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勾击对方下颌(图2-6-65)。
继而,身体重心向右移动,左脚后跟 向外侧跟动,腰髋猛然右转,借助腰髋向右转 动的力量,左拳由左肩的前方向右前方沿弧线 摆出,以拳峰为力点平勾对手头部;同时,右 手随左拳的出击而自然摆动,护住头部和下领 (图 2-6-66) 。
【技术要领】
左臂向上抬起,针对摆拳进行防御时,身 ®2-6-66
体不要过于靠近对手,否则不但达不到防御的目的,反而容易被拳头击中 后脑。要用大小臂形成的三角形部位接触对手小臂位置,而非大臂部位,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实施反击的两次拳法攻击,都要利用身体转动带 动手臂出击。
(三)防御前踢腿—低鞭腿反击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展开格斗,彼此均以左前格斗站姿应对对手,双手防 护好自己的头部与上身(图2-6-67)。
手率先发动进攻,突然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并抬起右腿实施前踢。我迅速向右闪身躲避,同时迅速伸出左手,自内向外勾搂对手右脚脚 踝位置,化解其攻势(图2-6-68)。
旋即,我身体猛然左转,身体重 心向前过渡至左腿上,左脚独立支撑,以 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内蹏转,左膝关节略 微弯曲,右腿随势提起,借助腰髋的转动 带动右腿横摆扫踢对手左腿大腿外侧,力 达右脚脚背或者小腿胫骨(图2-6-69)。
【技术要领】
左手向外勾搂对方右腿,不仅可以成 图2_6-69
功化解其攻势,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在对手身体重心 不稳定的瞬间,迅速起腿反击。针对对手前腿外侧的攻击,虽然不能一击 制胜,但是一旦击中目标,往往可以使对手感到双腿发软,站立不稳,肌 肉充血肿胀,立马导致其下肢攻击能力丧失,从而达到削弱敌人战斗力和 破坏其脚步移动灵活性的目的。
(四)防御良拳—右手直拳—左手直拳—冲膝反击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彼此均以左前格斗站姿应对对手,双手防护好自己的 头部与上身,严阵以待(图2-6-70)。
【技术要领】
左手向外勾搂对方右腿,不仅可以成功化解其攻势,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在对手身体重心 不稳定的瞬间,迅速起腿反击。针对对手前腿外侧的攻击,虽然不能一击 制胜,但是一旦击中目标,往往可以使对手感到双腿发软,站立不稳,肌 肉充血肿胀,立马导致其下肢攻击能力丧失,从而达到削弱敌人战斗力和 破坏其脚步移动灵活性的目的。
(四)防御良拳—右手直拳—左手直拳—冲膝反击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彼此均以左前格斗站姿应对对手,双手防护好自己的 头部与上身,严阵以待(图2-6-70)。
对手率先发动进攻,身体重心突然前移,并以右手直拳攻击我头 部。我迅速向左侧闪身躲避来拳,同时降低身体重心,身体顺势左转,带 动右手出拳攻击对手腹部(图2-6-71)。
动作不停,以左脚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外踬转,身体再朝右侧转 动,以左手直拳攻击对手右侧腰肋部位(图2-6-72)。
旋即,用双手扣按住对手后脖颈,并用力向下压制,迫使对手俯 身低头,同时右脚蹬地,右腿屈膝提起,以膝盖为力点向上冲顶对手面部 或者胸腹部,予以重创(图2-6-73)。
【技术要领】
两拳交替攻击,动作要连贯、协调。左手拳击出时,右手要迅速回 收,放置在下颌或面部的右侧,防护好自己的上盘。在运用膝盖冲顶时, 双手一定要控制住对手的头颈,并将其尽量向下压制,为提膝攻击创造合 适的动作空间,才能收到良好的打击效果。
(五)防御低鞭腿—中位鞭扫腿反击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彼此均以左前格斗站 姿应对对手,双手防护好自己的头部与上 身,严阵以待(图2-6-74)。
对手率先针对我下盘实施袭扰,突然向前窜进,以右鞭扫腿袭击我前腿。
我迅速屈膝抬起左腿,以小腿外侧肌肉为 力点向外摆动阻截对手右腿脚踝位置,以 化解其进攻势头(图2-6-75)。
旋即,左脚向前落步、踏实,身体重心随之向前过渡(图2-6-76)。
继而,我身体猛然左转,左脚独立支撑,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向 内踬转,左膝关节略微弯曲,右脚随势用力蹬地,右腿屈膝向右侧前方提 起,借助腰髋的转动带动右腿横摆扫踢对手左侧腰肋,右腿伸直一刹那, 右踝关节猛然紧张用力,力达右脚脚背或者小腿胫骨(图2-6-77)。
【技术要领】
提膝防御是针对中远距离攻击型腿法非常有效的防御技术,可以成功 地阻遏对手的攻击动作。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提腿的时机要恰当,抵挡 的部位要准确。
随后的鞭扫腿动作,要充分利用身体重心前移和旋腰转胯的动势来带 动腿脚出击。这一记针对对手中路实施的扫踢要特别强调加强攻击力量, 这是典型的中路重型扫踢腿法,仿佛一辆重型坦克驶过,横扫千军,无坚 不摧。瞬间扫过,不将对方击倒,也要给其带来 身体内部的创伤。
(六)防御劈肘—上缶拳—冲膝反击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彼此均以左前格斗站姿应对 对手,两者距离较近(图2-6-78)。
对手突然向前移动重心,右臂屈肘,以尖为力点自上而下劈砸我头部。我迅速屈肘抬起左臂,向左上方搪架对手右小臂位置,化解其攻势(图2-6-79)。
旋即,我右脚蹬 地,身体猝然向左转动, 借拧腰转胯的爆发力,以 肩关节为轴,带动右臂向 斜前上方出击,右拳由下 向前上方弧形勾击对方下 领(图2-6-80)。
继而,用双手扣按住对手后脖颈,并用力向下压制,迫使对手俯身低 头,同时右脚蹬地,右腿屈膝提起,以膝盖为力点向上 冲顶对手面部或者胸腹部(图2-6-81)。
继而,用双手扣
按住对手后脖颈,并用力向下压制,迫使对手俯身低 头,同时右脚蹬地,右腿屈膝提起,以膝盖为力点向上 冲顶对手面部或者胸腹部(图2-6-81)。
【技术要领】
左臂向上抬起时,一定要屈肘,以大小臂形成的三 角形部位接触对手小臂位置,力点要准确。格斗过程中 要能够及时发现对方的破绽,抓住机会果断反击。上勾 拳与冲膝攻击要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右腿起膝攻击 时,左腿膝关节要略微弯曲,以保持自身重心的平衡稳定。
(七)防御低鞭腿―右上挑肘一>左横肘—冲膝反缶
【动作说明】
双方对峙,展开格斗,彼此均 以左前格斗站姿应对对手,双手防护好 自己的头部与上身(图2-6-82)。
对手率先针对我下盘实施袭 扰,突然向前窜进,以右鞭扫腿袭击我 前腿。我迅速屈膝抬起左腿,以小腿外 侧肌肉为力点向外摆动阻截对手右腿脚踝位置,以化解其进攻势头(图2-6-83)。
旋即,左脚向前落步、踏实,身体重心向前过渡。几乎同时,右 脚向后蹬地,身体略左转,右臂屈肘夹紧,随身体的转动快速向前上方扬 起,以射尖为力点挑击对手下领(图2-6-84)。
继而,以左脚前脚掌为 轴、脚跟向外跟转,身体再向右 侧转动,带动左臂屈肘,以肘尖 为力点横扫对手头部右侧(图2- 6-85)。
进一步,可以用双手扣
按住对手后脖颈,在用力向下压 制、迫使其俯身低头的前提下, 以右腿膝盖为力点向上冲顶对手头部或者胸腹部(图2-6-86)。
【技术要领】
左腿在完成防御动作后,向前落步时要尽量靠近对方,只有在彼此距 离足够近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肘击和膝击的威力。左臂实施横扫肘时, 右臂要迅速回收,右手自然置于下颌附近,保护好头部和上盘。在近距离 格斗过程中,双方都有机会击中对方,所以发动攻击的同时,一定要做好 自身的防护,必须做到攻防兼备,才能稳操胜券。
第三章MMA缠抱技艰(The Clinch)
缠抱技术是综合格斗比赛中,近距离交手时常用的格斗方式,即彼此 拉扯糾缠、贴身肉搏。在缠抱状态下,你可以施展强力有效的打击,控制 你的对手,并成功地摔倒对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缠抱还是你得以喘息 的一个机会。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缠抱状态本身也是一种战术的体现。
在传统的拳击比赛中,当双方缠抱在一起、尤其是一方挥舞拳头击打 对手后脑的时候,裁判会认为拳手是在违规玩赖,会当即指令他们拉开距 离,予以警告后重新比赛。而在MMA比赛中,俩人糾缠在一起大打出手的 那一刻却是大有看头的精彩环节所在,并且这是MMA赛事规则认可的。
格斗过程中,缠抱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控制对手的头部或者身体, 在控制中展开投摔、实施打击;二是通过靠近对方的身体来破坏对手的 攻击动作,阻碍其肢体力量的完全释放,为自己重新布置战术赢得喘息之机。
综合格斗中常见的缠抱方式比较多,来自不同的格斗体系,比如泰拳 手的泰式缠抱(箍颈)、拳击手的违规缠抱(消极缠抱)、摔跤手的身体锁 抱(熊抱),而且根据不同选手自身的特点和习惯,还会产生许多形式上的变化和衍生。
这些缠抱方式各自的技术风格不同,应用目的也存在着差异,摔跤手 的缠抱目的多是为了抢占一个优势位置,破坏对方的重心平衡,以便于摔 倒对手,主要控制对手的腰背等身体躯干部位。泰式缠抱的目的则是为了 创造一个更加便于实施肘击或者膝击的机会,一般是用手肘来控制对手头 颈部位。
至于说选择哪种缠抱方式更具有优势,其实是根据选手自身的特点和 素质而决定的。如果你是一名善于投摔和地面缠斗的选手,则可以选择摔 跤手的缠抱方式。如果你是一名善于站立打斗的选手,选择泰式缠抱则更 利于你控制好双方的距离,寻找机会有效击打对方。
第一节泰式缠抱(Muay Thai Clinch)
泰式缠抱(Muay Thai Clinch) —般是用手財针对对手头颈进行扼雜, 然后通过推拉等动作来破坏对手的身体平衡,或者施展肘膝技术进行打 击,这种技术在泰拳中被称之为“箍颈” (Thai Plum)。
传统的泰拳“箍颈”在做动作时要求,双臂屈肘、两小臂夹抱住对手 的脖颈两侧,双手于其脖颈后方牢牢扣握在一起,大拇指抵顶其后脑勺。 强调上体腰背部位要保持正直,不能弯腰驼背。
虽然传统的泰拳“箍颈”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但是它并不适用于摔跤 或者柔道一类的比赛,传统的“箍颈”要求选手要尽量将背部挺直,令腰 髋贴近对手,以便于快速起膝发动攻击,这虽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策略, 但在MMA比赛中却并非最佳策略。因为,当你背部挺直、腰髋贴近对手的 时候,无形中就为其施展抱腿摔(Takedown)创造了许多机会。
综合格斗中运用的泰式缠抱,在技术层面上会略有变化。实施动作 时,要求双臂扼箍住对手的脖颈后,一定要夹紧,目的是阻遏其颈动脉供 血,但不要用蛮力下拉,而是要像猴子一样悬挂在对手的颈部上,迫使其 身体前倾。通过这种方式,利用自身的体重而不仅仅是臂部的力量来控 制、压制对手。同时可以将双臂肘部压在对方锁骨附近,这样在身体下压 时,可以针对其后脑和颈部两侧锁骨形成杠杆作用力,有利于顺利地将对 方的头颅拉下来。在双臂形成箍扼时,自己的腰髋要有意识地向后撤离, 令下肢远离对方的双手。
缠抱住对手的头颈后,头部要贴近对手头部,彼此间尽量不要留有空 隙,否则很容易遭到对手的肘击。上体必须尽量缩短间距,只有在打算发 动进攻的时候才挤出空间。进攻动作完成瞬间,要立即再次贴近对方,防止其抓住机会反击。
一、泰式缠抱的基本方法旧asic Method)
在综合格斗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基本的泰式缠抱方法:手扣手 方式(Hand-over-Hand Grip)、手扣拳方式(Hand-over-Fist Grip)、双手 抓扣方式(Palm-to-Palm Grip)。
(一)手扣手方式 【动作说明】
双方面对面站立,正面交锋(图3-1-1)。
我抬起左臂,向前伸展,屈肘置于对手脖颈右侧,掌心朝右(图1-2) 。
随即,再将右臂屈肘置于对手脖颈左侧,掌心朝左(图3-1-3、 图3-1-3A)。
然后,左手用力向内扣按住对手的后脑勺,右手顺势扣按住自己 左手手背,双臂夹紧,针对其脖颈形成夹持控制(图3-1_4)。
【技术要领】
手扣手方式(Hand-over-Hand Grip)我们也可以简称为Double head tie,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泰式缠抱手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手段。用这种 方法控制住对手的头颈后,可以朝任意方向操控对方的上体,破坏他的平 衡。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提膝或者摆肘,发动凌厉的攻击。
具体运用中,左臂伸展、置于对手脖颈右侧时,要注意用左肘抵住对 手的右肩位置,小臂紧贴其脖颈。右臂也要一样用肘部抵住对方的左肩位 置,这样对方想逃脱出去就不那么容易了。双手扣按住对手后脑勺后,双 臂要迅速收拢夹紧对方的头颈。
(二)扣拳方式
【动作说明】
双方面对面 站立,正面交锋(图 3—1—5) 。
我抬起左臂, 向前伸展,屈肘置于 对手脖颈右侧,掌心 朝右(图3-1-6)。
随即,再将右臂屈肘置于对手脖颈左侧,掌心朝左上方;同时左 臂屈肘,左手握拳攥紧,以虎口部位抵顶对手后脑勺位置(图3-1-7)。
紧接着,右手扣抱住左手拳轮与拳背位置,双臂同时收拢,双手 一并发力,用力向怀中揽抱对方头颈,令其额头抵顶在我胸前(图3-1-8)。
【技术要领】
手扣拳(Hand-over-Fist Grip)的缠抱方式较前一种,更易于将对手 的头部向下拉得更低。更便于起膝攻击,但在控制力度上明显要差一些。 在实战中,这只是一种过渡手段,在瞬间将对手的头拉低后,迅速发动攻 击。随后,不论攻击成功与否,都应该立即还原为手扣手方式(Hand-over-Hand Grip) , 这样才能时刻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双手抱拳扣抵住对方后脑时,双臂要用力收拢、夹紧其脖颈,双臂肘 尖部位要抵住对方双肩前端,一定要将对方的额头牢牢抵在自己胸前,将 主动权始终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三)双手抓扣方式
【动作说明】
双方面对面站立,正面交锋(图 3-1 -9)。
我抬起左臂,向前伸展,屈肘置于对手脖颈右侧,掌心朝下,以小臂勾住 对方后脖颈(图3-1-10)。
随即,再将右臂屈肘置于对手脖颈左侧,掌心朝左(图3-1-11)。
紧接着,右手外旋,令掌心向上,左手扣握住右手(图3-1-12)。
动作不停,双臂收紧,双手勒扯对方脖颈,令其额头抵顶在我胸 前,并用双肘顶住其双肩前位置(图3-1-13)。
【技术要领】
如果你面对的选手脖颈足够坚挺,你用前面两种方式都无法将他的头 拉低下来,就可以使用双手抓扣方式(Palm-to-PalmGrip)。这种方法,较 前两种对头颈的控制更有力度,一旦脖颈被夹持住,逃脱起来是比较困 儀难的。
双手抓扣方式与前面介绍的两种缠抱方式的区别在于,左臂抬起勾住 对方脖颈时,左肘不是抵顶其右肩前,而是将肘部向上抬起,悬于其右肩 ^ 上方,目的是能够使左手顺畅地扣握住右手。在双手扣紧、双臂收拢后,再将双肘抵住对方双肩前部,以防对方逃脱。
二、由泰式缠抱展开的攻击技术(Attack from Muay Thai Clinch)
泰式缠抱状态下展开攻击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起腿以膝盖攻击对方的 头部或者上体,这在泰拳比赛中是最常见的。在MMA比赛中,不仅泰拳手 出身的格斗选手善于运用缠抱膝击,其他格斗体系出身的选手也乐此不 疲,足见其威力的巨大、效果的显著程度。
下文将着重详细介绍泰式缠抱状态下展开的各种膝盖攻击技术。
(一)尜式缠抱—正面直接膝盖攻击
【动作说明】
格斗双方正面交锋,彼此缠抱,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用双臂 由对方双臂内侧以手扣手的方式缠抱住其头颈(图3-1-14)。
发动攻击时,双手用力向怀中拉扯对方的 头颈,身体重心向前移动,过渡至左腿上,右腿随 势屈膝向前上方提起,以膝盖为力点直接冲顶对方 腹部,予以重创(图3-1-15、图3-1-16)。
【技术要领】
一旦你取得了泰式缠抱的优势,直接起腿用膝 盖攻击对手是最简捷、最有效的攻击手段,但是前 提是你的双臂与双手一定要牢牢钳制住对方的头颈,并且用力将其向下、向怀中拉扯、压制,这样才能确保膝盖撞击具有 足够的力道。右膝出击时,腰髋要配合朝左转动,尽量将右臀前送,以延 长右膝的攻击距离,增强打击力度。
(二)尜式缠抱—侧摆膝盖撺忐
【动作说明】
格斗双方正面交锋,彼此缠抱,我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用双臂 由对方双臂内侧以双手抓扣方式缠抱住其头颈(图3-1-17)。
我突然屈膝抬起左腿,将膝盖提高至与臀齐(图3-1-18、图3-1 -19)。
旋即,腰髋沿顺时针方向右转,带动左腿自外向内摆动,以膝盖 为力点狠狠撞击对方右侧腰肋部位,破坏其身体平衡的同时,予以重创(图3-卜 20)。
【技术要领】
上肢缠抱住对手上体时,对方为了避免头部遭受攻击, 势必会挺身直背,于是其侧肋便会暴露空当,此刻即便对 手没有俯身弯腰,我也可以很方便地用侧摆膝撞击对方的 腹部,对其形成威胁。侧摆撞膝的动作要由腰髋的转动带 动发力。
(三)泰式缠抱—破坏平衡—膝击
【动作说明】
⑴双方面对面站立,都以左前势示人,展开格斗(图3-1-21)。
对方突然进身,伸出双手意欲控制我头颈,我迅速由对方右臂内 侧向前伸展左臂,抢先用左手勾抱住对方的后脑勺部位(图3-1-22)。
继而,再由对方左臂内侧向前伸展右臂,用右手扣按住自己左手手背,双臂收紧,形成泰式缠抱(图3-1-23)。
旋即,在对方双臂前伸、缠抱我头颈、其上体前探、重心前 移的瞬间,我双臂夹紧收拢的同 时,右脚向右后方滑撤一步,身体 沿顺时针方向猛然向右拧转,破坏 对方身体的平衡,令其身体朝左前 方倾斜(图3-1-24、图3-1-24A)。
趁对方身体重心颠簸不稳之际,我双手 用力向怀中揽抱对方头颈,同时迅速屈膝抬起右 腿,以膝盖为力点向上冲顶对方头部或者胸部, 予以重创(图3-1-25)。
【技术要领】
双手伸出时,要抢先由对方双臂内侧前伸至 对方脑后。双臂缠抱住对方头颈后,要迅速移动 脚步、拧转身体,上下肢动作要配合协调,双臂 夹紧对方头颈随身体一并转动、下拉,就像搬转汽车方向盘一般,瞬间颠 覆对手的身体平衡。只有成功破坏了对方的身体平衡,才能够趁其上体前 倾的机会,起腿顶膝。右腿起膝时,左腿要略微弯曲,以保持自己身体重 心的平稳。
(四)泰式缠抱—向下的短膝攻击^前冲膝攻击
【动作说明】
格斗双方正面交锋,彼此都以左前势示人(图3-1-26)。
对方突然进身,伸出双手意欲控制我头颈,我迅速由对方右臂内 侧向前伸展左臂,抢先用左手勾抱住对方的后脑勺部位(图3-1-27)。
随即,再将右臂屈肘置于对手脖颈左侧;同时左臂屈肘、左手握 拳攥紧,以虎口部位抵顶对手后脑勺位置;右手顺势扣抱住左手拳轮与拳 背位置,双臂同时收拢,双手一并发力,用力向怀中揽抱对方头颈(图3-)
然后,右膝猛然向前下方落下,以膝盖为力点狠狠磕撞对方左大 腿前方,以破坏其根基的稳定(图3-1-30)。
在对方下肢遭受撞击,不由自如俯身低头的 一刹那,迅速再次屈膝抬起右腿,以前冲膝攻击对方 腹部,予以重创(图3-1-31、图3-1-32)。
【技术要领】
格斗中要想成功地用膝盖攻击到对手的上体,有 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先迫使其向前俯身弯腰。实 际情况是,要让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格斗选手弯腰俯 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你用双臂缠抱住他 的头颈时,对方立即就会意识到危险的存在,他会刻意抬头、保持背部挺 直,这是一名MMA选手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一势里介绍的是,在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先不急于用膝盖攻击 对方的上体,而是用低位的短膝去袭扰对方的下盘,破坏他身体的平衡, 摧毁他的根基,创造出进一步攻击的机会,然后发动更猛烈的攻击。
(五)泰式缠抱—后腿短膝搐击—冲顶膝攻击
【动作说明】
格斗双方正面交锋,彼此缠抱,我用双臂由对方双臂内侧以手扣拳的方式缠抱住其头颈。我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对方左脚在前,右脚在 后(图3-1-33)。
攻击时,身体重心先向前过渡至右腿,腰髋沿顺时针方向朝右拧 转,带动左腿顺势向前屈膝提起,以膝盖为力点向右前方冲撞对方左大腿 内侧,迫使其左腿向外翻展(图3-1-34)。
对手前腿遭受撞击后,上体会很自然地向 右前方倾斜,我抓住战机,迅速再次以左腿膝盖向 上冲顶对方右腹部(图3-1-35、图3-1-36)。
【技术要领】
后腿膝盖短促冲撞,我们用专业的叫法,称之 为“十字交叉膝盖攻击”。实施的前提是,双方的站 架是相反的,即如果我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对方 则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攻击时,用我的后腿去攻击对方的前腿,因攻击路线形成十字交叉形式,故此命名。用我的后腿膝 盖冲撞对手前腿的目的,是破坏其身体重心的平衡,令其因下盘不稳而被 迫向前倾斜上体,为进一步的以膝盖攻击其中上盘奠定基础。两次起腿用 膝盖冲击的过程中,双手要始终牢牢缠抱住对方的头颈,并有意识地用力 向下拉扯、扣压,尤其是在第二次用膝盖攻击对方腹部时,一定要做到上 下肢协调动作。
(六)尜式缠抱—右腿撺膝—破坏甲衡―左腿冲膝
【动作说明】
格斗双方正面交锋,彼此缠抱,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用双臂由对方双臂内侧以手扣手的方式缠抱住其头颈(图3-1-37)。
在双手牢牢控制住对方头颈的前提下,我将右脚向前滑动,使右腿尽量靠近对方左腿(图3-1-38)。
旋即,臀髋前送,身体重心下沉,以右腿膝盖向前下方挤撞对方 左腿膝关节,迫使其向前弯腰(图3-1-39)。
继而,我右脚向身体右后方滑动一步,身体沿顺时针方向朝右拧 转,带动双手夹紧对方头颈用力向下压制、旋转,从而进一步破坏对方的 身体平衡(图3-1-40)。
动作不停,右脚再快速向前滑动一步,双脚站稳(图3-1-41)。
紧接着,双手用力向下扣压对方头颈,同时左腿迅速屈膝向上抬 起,以膝盖为力点猛然冲顶对方面部,予以重创(图3-1-42)。
【技术要领】
用右腿膝盖向前下方挤撞对方左腿膝关节的目的是破坏其根基,令其 身体重心不稳,导致身体失衡,动作要求短促突然。右脚向右后方滑动, 配合双手的拉扯动作,可以进一步破坏对方的身体平衡。但是在对方重心 颠覆的一刹那,右脚要立即再向前滑动,以确保自己身体重心的稳定。左 腿向上冲顶时,右腿要略微屈膝,以保证自身重心的稳定平衡。
(七)泰式缠抱—踩踢—膝击
【动作说明】
格斗双方正面交锋,彼此缠抱,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用双由对方双臂内侧以手扣手的方式缠抱住其头颈(图3-1 -43)。
在双手扣压住对方头颈的前提下,将自己的身体向对方左侧移动,令我右脚置于对方左脚外侧前方旋即,我身体重心移至左 腿,右腿屈膝抬起,膝盖高与腰齐 (图3-1-45)。
动作不停,右脚猛然由外向 内、自上而下使劲踩踏对方左腿膝关 节外侧位置,迫使其身体重心不稳, 上体前倾(图3-1-46、图3-1-46A)。
接下来,我身体沿逆时针方向左转,左脚 向身体左后方落步,双臂伸直;双手按住对方后脑 用力向外、向下推送,以侧面缠抱的形式令其放松 双手对我头颈的缠抱,被迫俯身低头(图3-1-49)。
随即,在双手下按对方头部的同时,腰髋 猛然左转,提起左腿,屈膝以膝盖为力点向前上方 冲顶对方面部,予以重创(图3-】-50)。
【技术要领】
在缠抱状态下用脚踩踏对方前腿膝关节外侧,是一种非常有效地破坏 对方身体平衡性的方法,尤其是在近距离的格斗中,动作完成起来也比较 容易。我身体向对方身体左侧移动的目的,是为进一步采取攻击措施创造 一个有利条件,只有与对手站位角度合理,右脚的踩踏才能发挥出其应有 的威力。两次起腿膝击的时候,支撑腿都要略微弯曲,切勿挺膝,否则会 影响自身的重心平稳,同时也会令打击力度削弱。
另外,动作说明中提及的侧面缠抱(Side Clinch),其实就是用双手由 对方身体侧面扣按其后脑勺。目的主要是将对方的头部推开或者压低,以 便后续攻击动作的顺利实施。具体是推开对方还是向下按压,取决于双臂 的伸展程度,根据需求而定。侧面缠抱一般都是由正面缠抱转换过来的,也可以用来破解、逃脱对手的缠抱。
泰式缠抱—侧撺膝—冲顶膝攻击
【动作说明】
格斗双方正面交锋,彼此缠抱,我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用双臂 由对方双臂内侧以手扣拳的方式缠抱住其头颈(图3-1-51)。
浏览1,6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