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拳的起源

长拳,据说系由宋太祖赵匡胤传出,故又名“太祖拳”。

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提要》就记载:“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

赵匡胤本人是宋代最髙的军事统帅,武艺高强。《宋史•本纪》载:“太祖生于洛阳……及长,容貌雄伟……学骑射 ……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相,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宋史 •本纪》又载,宋太祖“学骑射,辄出人上……南唐节度皇 叔晖、姚凤众号十五万,塞清流关,击走之,追至城下晖日人各为其主,愿成列以决胜负。太祖笑而许之。晖整阵出,太 祖拥马项,直人,手刃晖,中脑,并姚凤擒之”。可见,《宋知史》对宋太祖武艺高强记述备详,但却只字未提他编了三十 《二式长拳。 胃太祖拳全套共八段,套路较长,有拳路对练、七拳对练、三节棍对练、单刀对枪、春秋刀单练、九节鞭、虎头双钩、六 合枪、梅花枪等。

清光绪年间,山东文登县刘明山向其护院的老长工学习太 祖拳,后在俄罗斯海参歲教拳,在那里把太祖拳曾传授给日本 人。刘明山后来到哈尔滨落户,又教太祖拳给山东黄县孟庆跃等人。

解放后,长拳的概念起了变化,即凡是姿势舒展、动作灵 活、快速有力、节奏分明并包括蹿、蹦、跳跃、闪展腾挪和起 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的拳种,都称为长拳。长拳的动作活动幅 度大,对关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对肌肉、韧带的柔韧 性、弹性要求较高。因此,久练长拳能培养速度和灵敏性等身 体素质,特别适合于青少年练习,是拳术中发展最快的拳种 之~’现代长拳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把在群众中流传广泛的查、华、 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 了长拳。

长拳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拳种,它是以套路为主的 拳法,既适合基础武术训练,又适合于进行竞赛和技术水平的 提高。这类拳术的共同特点是:动作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 奏显明,并多起伏转折。在技击上强调长击速打,主动出击, 以快制慢,以刚为主。

现代武术运动中的长拳沿用了明代长拳的称谓,将具有广 泛群众基础的查、华、炮、洪、少林等具有拳势舒展、快速有 力、节奏鲜明等共同特点的拳术统称为长拳。以这些拳种的动 作素材和基本技法为基础创编的现代长拳,以及由此衍发的长 拳类器械,如刀、枪、剑、棍套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武术教学训练与竞赛的主要内容之一。长拳的内容包括基本功 和基本动作、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单练套路又分为规定套路 和自选套路。

长拳的锻炼价值

全面增强体质

武术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不仅有各种手法、腿法、身法、 步法,而且还包括屈伸、回环、旋转动作,还有平衡、跳跃、翻腾、跌打 等较复杂及大难度的动作,人体各部位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 武术训练澍人体的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軔、协调的增长都会 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武术对精神意气有一定要求实践证明,通 过武术锻炼能利关节、强筋骨、通经络、调精神,对人体内环境的调 节、血气的蓄养和人体机能的改善均十分有益。

修养身心、调养性情

长拳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拳种,从礼仪、武 德、动作的规范化方面均有明确的界定。自接受训练之初起,就 接受诸如尊师重道、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学之有 恒、精益求精等。经常习武,可以培养和陶冶高尚的情操。长拳 运动中攻防含义的体现和人生修养的完美结合,可能令许多西 方人不可理解,但却体现了长拳运动的伦理观念。另一方面,习 练长拳必须将枯燥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贯穿始终,对人的意志 品质是很好的磨炼。武术是“终身不尽之艺”,更需要人们具有 永不自满、砥砺精进的品质。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培养人们刻 苦、坚韧、勇于进取和虚心好学等优良品质。

内外兼练、形神兼备

长拳大部分的动作都具有攻防意义,是格斗动作的艺术再 现,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因此,要求做到手到、眼 到,手眼紧密配合;手脚相随,上下协调;意领身随,以气催 力。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意识、呼吸、动作 必须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长拳的技法特点

手要快捷

长拳对手法的要求是“拳如流星”,要快捷、有力。但不 仅仅指拳的挥动要迅速,如迅雷不及掩耳,而且掌法、肩臂、 手腕的运动也要如此。运动中要达到“拳如流星”,就必须做 到肩臂松活,节节贯穿,使肩、肘、腕关节在运动时灵活顺 畅。如冲拳动作,始于拳,起于梢节,中节(肘)随,根节 (肩)催,拳走直线,用力通达,拧腰、顺肩,急旋臂,贯于 拳面。总之,方法正确是手法快捷的基础和保障。

长拳的运动特点,一般是有动有静的,既有招,又有势。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不动则已,一动就要非常迅速。“拳 如流星”的要求,只是指活动的动作,而不是指所有的动作。 要求整个拳路快而有章,快得疾,静得稳,在运动过程中有动 有静,要突出长拳动静结合、快慢相间的特点。

眼要明锐

长拳对眼法的要求是“眼似电”,要明快、锐利。长拳中 的眼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动作密不可分的。大体可分为两 种:一种是“随视”,要求“眼随手动”;另一种是“注视”, 要求“目随势注”。要做到运动中手法如流星般快捷和眼随手 动、手到眼到,就必须有“闪电”般明快锐利的眼法变化。 眼法变化不但与动作密不可分,而且与颈部的活动关系密切。 随着动作的变化,眼法的左顾右盼、上瞻下视,颈部的灵活性及甩头变脸的快速应变能力尤为重要。注视则表现在动作意向 上。长拳的动作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攻防意识,或攻或守、或进 或退的意向不但表现在动作上,而且要体现在眼神的变化中, 即使是静止时的拳势,也都含有伺机待动的意向,给人一种虽 静犹动之感,正所谓势断劲不断,劲断意相连。

眼法是长拳动作的意向趋向传神的关键。比如:向前进攻 的动作,眼睛一定要注视着前方,如果看着旁边,这动作就失 掉了进攻的意向。在前进动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突然向后转身的 动作,这意味着回击身后的侵犯,这时就一定要先回头,目光 向后一扫,然后再迅速转身接做下面的动作。如果目光不先向 后就转身出手,这个回击动作就不会传神。静止时的拳势,也 必须使眼神向前注视,目光像“闪电”般的锐利,这样才能 把伺机待动的意向表露出来。眼法是表现动作意向和传神的关 键。因此,眼法必须做到“眼随手动”、“目随势注”、明锐 似电。

身要灵活

长拳对身法的要求是“腰如蛇行”,要柔軔、灵活、自如。 身法在长拳运动中表现为闪、转、展、缩、折、弯、俯、仰等 不同变化,这些变化多以腰为主宰。因此,身法要求“腰如蛇 行”。一方面,要求身法的变化不是程式化的东西,要像蛇行那 样蜿艇起伏,灵活多样,有曲折、有变化;另一方面,对胸椎 和腰椎的柔韧性要求较高。只有这样,动作才能显现出既柔顺 又坚韧,柔则活,坚则挺,灵活有力、挺拔舒展的动作才能体 现出长拳的风格与特点。身法主要通过胸、背、腰、腹、臀五 个部位来展现。一般由活动性动作进入静止动作时,多讲究挺 胸、直背、塌腰、敛臀。运动中则要求“体随势变”,身法灵 活。不同的动作采取不同的身法变化与手、眼、步、腿诸法的 协调配合,才能达到“腰如蛇行”。

步要稳固

长拳对步法的要求是“步赛粘”,要轻快、稳固。站定时 要像脚步粘在地上一样稳固,不掀脚、不拔跟、不动摇。不受 上肢、下肢和躯干活动的影响,还要给上、下肢和躯干活动提 供必要的稳固条件和基础保障。此外,步法还要轻快活便。 “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 慢”,生动地道出了步法在长拳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只有做 到步法稳固、轻快,才能达到下盘稳固,动而不乱。以步快催 动拳速,步到拳到,上下协调一致。

精要充沛

长拳对精神的要求是充沛、饱满、贯注。充沛如江河怒 潮,饱满如雷霆震怒,贯注如鹰视猎物。要显示出鼓荡的气势 与“怒”的气魄。然而,“怒”绝不是表现在横眉立目与龇牙 咧嘴的凶狠怒面上,而应反映到拳势上,将气吞山河的精神和 勇武的意识贯注于运动之中,将自身融人战斗的氛围之中,犹 如擒龙打虎之势,精神饱满,气宇轩昂,惊天地,泣鬼神。

气要下沉

长拳对呼吸的要求是“气宜沉”,要气沉丹田。这是因为 呼吸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 m 动,即所谓的以气催力。长拳运动结构复杂、起伏转折、快速

技 有力,这些特点决定了长拳运动强度大,对氧的需要量也较巧 大。如果不善于掌握和运用“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的方式 方法,就容易使气血上涌,使气息在胸间游动。气往上浮则内 部空虚,空虚则气促,气促则吸氧不足,吸氧不足则力短,力 短就会头晕恶心,面色发白,动作紊乱,难以持久,运动的平 衡性也就遭到破坏。所以,运动时必须运用腹式呼吸,善于 “蓄气”,这样才能使运动持久,才能保持运动的平衡。长拳 的呼吸方法,除了沉气之外,还有提、托、聚三法,合谓“提、托、聚、沉”。在一般情况下,由低动作转入高动作时, 应该运用“提”法;在高式或低式的静止性动作出现时,则 应该运用“托”法;在刚脆短促的动作出现时,就应该运用 “聚”法;在由高动作转入低动作时,又应该运用“沉”法。 这些呼吸方法要随着动作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但须始终遵循 “气宜沉”的基本要求。同时,更要注意顺其自然,不能故意 做作。

力要顺达

长拳对劲力的要求是“力要顺达”。发力顺达是动作间衔 接的必备条件,否则会使动作僵硬、呆板,出现僵劲硬力,破 坏动作结构与套路节奏。要做到用力顺达,须从明“三节”、 懂“六合”人手。三节,以上肢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 肩是根节;以下肢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跨是根节。不 同的动作有不同的用力顺序,如冲拳、推掌皆起于梢节,蹬 脚、弹踢则发于根节。比如,甩手、出手、抖手等动作,必须 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三节均动,劲力才能顺达。 又如,弹踢腿,它必须是“起于根,顺于中,达于梢”,三节 贯通,才能使力顺而不僵硬。所以一定要掌握“三节”,掌握 用力顺序,劲力才能顺达。六合,是指手、肘、肩、脚、膝、 跨六个部位的协调配合。只有掌握好“三节”的发力顺序和 “六合”的协调关系,动作才会豁达流畅。

功要纯青

长拳对技术的要求是“功宜纯”。这里的“功”,是指长 拳的技术及运用技术的技能与技巧。“功宜纯”是指要求功夫 像炉火一样纯青。虽说这是夸张式的比喻,但确实是对长拳技 术高质量的要求。拳语说“功夫不到总是迷”,“功夫是练出 来的”。要达到纯青的技术,首要的一条是在技术规范化的前 提下不断实践与探索,只有坚持习练,持之以恒,才能使体能

与技能不断提高,使技艺不断升华,功夫与日俱增,逐渐达到 理想的纯青境地。

四击合法

“四击”指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击合法指长拳中 的动作方法要符合这四种技击法则。踢、打、摔、拿自成体 系,各有各的具体内容与运动方法,踢法有蹬、踹、弹、点、 缠、摆、扫、挂等,打法有冲、撞、挤、靠、崩、劈、挑、 砸、搂、拦、抄等,摔法有踢、别、揣、拱、切、耙、豁、 掏、刀、勾等,拿法有刁、拿、锁、扣、封、闭、错、截等。 这些内容都有它们的运动方法。例如,踢法中的蹬、踹、弹、 点等,属于屈伸性腿法,然而蹬的运动方法是脚尖朝上,脚心 朝前,力点在脚跟部;踹的技法则是脚尖朝左(或右),脚心 朝前,力点在脚掌心。长拳对踢、打、摔、拿具体内容的运动 方法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即一招一式都要惜守“四击”法则, 若背离这些技击法则,就不能真实地再现不同动作的攻防意 义,也就失去了长拳技击动作的攻防意识与价值。所以,练习 长拳必须熟悉、理解和掌握各种技击动作的具体内容和运动方 法,掌握它们不同的路线、方位及力点,熟悉它们不同程度的 用劲和运动速度。

以形喻势

长拳在运动时有动势、静势、起势、落势、立势、站势、 转势、折势、轻势、重势、缓势、快势十二种态势。前人将此 十二种态势以形象的比喻方法提示人们对长拳技术的追求,俗 称“十二型”。

动如涛:运动之势。形容运动的气势像大海的波涛 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滔滔不绝,激荡不已,富有韵律 感。做到“动中有静”、“动要有韵”。

静如岳:静止之势。形容静止时犹如奇峰迎面,稳如山岳。

起如猿:起跳之势。腾空跳跃时要像猿猴一样轻灵、矫捷。

落如鹊:落降之势。形容由高向下落的动作要像喜 鹊落到树枝上那样轻稳。

立如鸡:单腿独立之势。形容从活动性转到静止性 独立动作时,要像鸡在奔走中突然听到什么,立刻停步屈腿甩 头,静观动态。

站如松:两脚站立之势。形容站定之态要像苍松傲 雪巍巍挺拔,静止中傲然富有生气,给人一种虽静犹动之感。

转如轮:旋转之势。形容凡轮绕的动作要像车轮绕 着轴心转动一样,既要有轴心的依托,又要有飞轮之势,达到 圆的要求。

折如弓:折叠之势。形容扭身弯腰的动作要像弓那 样,折力越大,反弹劲越大。并不刻求折叠俯仰的柔软性,而 是弓的反弹劲。同时也为即将运动的肌群加大了收缩前的 “初长度”,利于动作变化。

轻如叶:轻飘之势。形容轻盈的动作要像树叶一样 轻盈,落地毫无声响,令人难以察觉。

重如铁:沉重之势。形容动作当重之时,如钢铁下砸般夯实有力而又沉稳。

缓如鹰:缓慢之势。形容柔缓的动作要像雄鹰在空 胃 中盘旋那样缓中有势,神情专注,毫无呆懈之虞。

快如风:快速之势。形容动作迅速如疾风骤雨,势 不可挡。但“快而忌毛”、“快易生爆”,一味求快会使动作杂 乱无章,过快易火暴,火暴可藏拙,须在动作规范准确的前提 下求速度、求节奏。

长拳的基本技术



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梢节屈压于食指中节上;拳心朝上 (下)为平拳;拳眼朝上(下)为立拳(图3.1)。

图片110

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四指伸直并拢,拇指梢节屈扣于虎口处;手腕伸直为直 掌;向拇指侧伸,掌指朝上为立掌(图3. 2)。

要点:掌心开展,竖指。



五指尖捏拢在一起,屈腕(图3. 3)。

要点:五指不要过屈。

步型

弓步

两脚并步站立,两手握拳分别抱于腰侧,拳心向上,左脚向 前迈出一步(约本人脚长的4 ~5倍),屈膝半蹲,大腿呈水平, 脚尖微内扣,膝与脚尖垂直;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向斜前(约 45°),两脚全脚着地,上体正对前方;目视前方(图3. 4)。

要点:挺胸、塌腰、沉髋,前脚与后脚跟内侧成一直线。

马步

两脚平行开立(约本人脚长的3倍),脚跟外蹬,屈膝半蹲,大腿呈水平,膝部不超过脚尖,两手握拳分别抱于腰间; 目视前方(图3. 5)。

要点:挺胸、塌腰、直背,膝微内扣。

图片112 图片110

腿靠紧,臀部接近小腿,脚尖和膝关节稍外展;左腿挺 膝伸直平仆于地面,脚尖内扣,两脚全脚掌着地,两手握拳分 别抱于腰侧;目视左前方(图3_ 6)。

图片113

虚步

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外展45°,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 平;左脚脚跟离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并虚点地面,膝微 屈,重心落于右腿,两拳分抱于腰侧;目视前方(图3. 7)。

要点: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图片114

歇步

两腿交叉全蹲,左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前脚掌 着地,膝部贴近左膝外侧,臀部坐于右腿接近脚跟处;两手抱 拳于两腰侧;目视左前方(图3. 8)。

图片115

要点:挺胸、塌腰、两腿靠拢贴紧。

手法

拳法

冲拳

预备姿势:两脚并步站立,两手握拳分别抱于腰侧,拳心 向上,肘尖向后;目视前方(图3. 9)。

图片116

动作说明:左拳从腰间向前推出,当肘关节离开身体一侧 时,左前臂内旋并加速用力,力达于拳面,臂伸直高与肩平; 同时右肘向后牵拉;目视前方(图3. 10)。

要点:挺胸、收腹、拧腰、顺肩、快速有力。

劈拳

预备姿势:’两脚并步站立,两手握拳分别抱于腰侧,拳心 向上,肘尖向后;目视前方(图3. 11)。

图片119 图片117 图片118

动作说明:右拳向左、向上经头上方向右下快速挥落,臂 伸直,高与肩平;目视右拳(图3. 12)。

图片120

要点:松肩、直臂、臂抡成圆,力达拳轮。

预备姿势: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拳抱于腰间,拳 心向上,肘尖向后(图3. 13)。

动作说明: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画弧架 起,拳眼向下,眼看左方。练习时,左右可交替进行(图 3.14)0

要点:松肩,肘微屈,前臂内旋。

掌法

推掌

预备姿势:与冲拳同(图3. 15)。

动作说明:左拳变掌,由腰间向前立掌推出(当肘关节 离开身体一侧时,前臂内旋并加速前伸),臂伸直,髙与肩 平;同时右肘向后牵拉;目视前方(图3. 16)。

要点:挺胸、收腹、立腰;拧腰、顺肩,出掌快速有力, 力达掌外缘。

图片121

亮掌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图3. 17)。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由腰间向右、向上划弧至头部右上 方,前臂内旋,肘微屈,臂成弧形,虎口朝下,掌指朝左,掌心朝前上方;目视前方(图3. 18)。 要点:挺胸、收腹、立腰、抖腕。

图片122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自腰间向左经腹前、面前向头上方 旋臂架起,臂微屈,虎口朝下,掌心朝前上方;目视前方 (图 3. 20)。

要点:架掌时前臂内旋,松肩,上架以掌外沿为力点。

挑掌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与冲拳相同(图3. 21)。

动作说明:右拳变掌,自腰间经右向上弧形摆起,当摆至 将近水平时,使掌抖腕竖起成立掌,掌指朝上,掌外沿朝右; 目视右侧(图3. 22)。

要点:沉腕要快速有力,力达掌指。

图片123

腿法

直摆

正踢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步站立,两臂成侧平举,立掌;目视前 方(图 3.23)。

动作说明:左腿支撑,右腿挺膝,脚尖勾起向前额处快速 摆起;目视前方(图3. 24)。

要点:挺胸、收腹、立腰;腿上摆过腰后加速用力,收 腹、收髋,上体正直。

侧踢腿

预备姿势:与正踢腿相同。

动作说明:右脚向前上半步,脚尖外展,左脚脚跟稍提 起,身体略右转,左臂前伸,右臂后举(图3. 25)。

图片124 图片125

随即,左脚尖勾紧向左耳侧踢起,同时右臂屈肘上举亮 掌,左臂屈肘立掌于右肩前或垂于裆前,眼向前平视;踢左腿 为左侧踢,踢右腿为右侧踢(图3. 26)。

图片126

要点:挺胸、直腰、开髓、侧身、猛收腹。

里合腿

预备姿势:与正踢腿同。

动作说明: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右脚尖勾起里扣并向左 上方踢起,经面前向右侧上方直腿摆动,落于左脚外侧。左手 掌可在左侧上方迎击右脚掌(击响),也可不做击响动作。眼 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图3. 27)。

要点:挺胸、直腰、松髋、合髋。里合幅度要大,成 扇形。

外摆腿

预备姿势:与正踢腿同。

动作说明: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右脚脚尖勾紧向左侧上 方踢起,经面前向右侧上方摆动,直腿落在左腿旁。右掌可在 右侧上方击响,也可不做击响,眼向前平视。练习时左右腿交 替进行(图3. 28)。

图片128 图片127

要点:挺胸、塌腰、松髋、展髋。外摆幅度要大,成 扇形。

弹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

动作说明:左腿支撑,右腿屈膝提起呈接近水平,两拳抱 于两腰侧;目视前方(图3. 29)。

上个动作不停,小腿猛力向前甩摆、挺膝、力达脚尖。大 小腿水平成一条线;目视前方(图3. 30)。

要点:挺胸、立腰、收髋;弹踢要有寸劲。

蹬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

动作说明:左腿支撑,右腿屈膝提起,膝部过腰,两拳抱 于两腰侧;目视前方(图3. 31)。

上个动作不停,以脚跟为力点向前猛力蹬出,挺膝,大小 腿成一条线,脚高过腰;目视前方(图3. 32)。

图片129

要点:挺胸、立腰、脚尖勾紧;蹬出要脆、快、有力。

侧踹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

动作说明:右腿支撑,左腿屈膝提起,脚内扣,脚尖勾起;两手掌在胸前交叉成十字,身体微向右倾;目视左前方 (图 3_33)。

图片130

上个动作不停,以脚跟为力点,向左上方横脚伸出,脚高 过肩,上体右倾,两掌顺势向两侧撑开;目视左脚(图 3.34)0

要点:挺膝、展髋;踹腿要脆、快、有力。

2扫转

扫腿是旋转性的一类腿法,分前、后扫腿两种。

前扫腿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臂垂于体侧。

动作说明:左脚向右腿后插步,同时两手由下向左、向 上、向右做弧形摆掌,右臂伸直,高与肩平,右掌侧立;左掌 附于右上臂内侧,掌指向上;头部右转,目视右方(图 3. 35)。

上体左后转180°,左臂随体转向左后方平搂至身体左侧, 稍高于肩;右臂随体转自然平移至体右侧,掌心朝前,掌指朝 右下方(图3. 36)。

图片131 图片132

上体继续左转,左脚尖外展。右掌从后向上、向前屈肘降 落。同时,左臂屈肘,左掌掌指朝上从右臂内侧向上穿出,变 横掌架于头部左上方,拇指一侧向下。随即右掌下降并摆向身 后变勾手,勾尖朝上。在左脚尖外展的同时,左腿屈膝,左脚跟抬起,以左脚前掌踬地;右腿平铺,脚尖内扣,脚掌着地, 直腿向前扫转一周半(图3. 37)。

图片133

要点:头部上顶,眼睛随转体平视前方,上体正直。在扫 转时,始终保持右仆步姿势,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右膝不要 弯曲。

后扫腿

预备姿势:两腿并立,两臂垂于体侧。

动作说明:左脚向前上步,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伸 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掌从两腰侧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 掌心朝前。眼看两掌尖(图3. 38)。

左脚尖内扣,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姿势,同时上体右 转并前俯。两掌随身体右转在右腿内侧扶地,右手在前。随着 两手撑地与上体向右后拧转的惯性力量,以左脚前掌为轴,右 脚贴地向后扫转一周(图3. 39、图3. 40)。

要点:转体、俯身、撑地用力要连贯紧凑、一气呵成,上 下肢动作不要脱节。

图片134

击响

单拍脚

动作说明:两脚前后站立,左手握拳于腰间,右掌在头右 前上方举起,掌心朝前;目视前方(图3. 41)。

左腿支撑,右腿挺膝,脚尖绷直,向前上方快速摆起,当 脚摆踢至面前时,右掌迎击脚面;目视前方(图3. 42)。

要点:收腹、立腰;击拍脚要脆、快、响。

步法

击步

预备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同肩宽。两手叉腰(图 3.43)。

动作说明:上体前倾,后脚离地提起,前脚随即蹬地前 纵。在空中时,后脚向前碰击前脚(图3. 44)。

落地时,后脚先落,前脚后落。眼向前平视(图3. 45)。

图片135

要点:跳起在空中时,要保持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

垫步

预备姿势:与击步同。

动作说明:后脚离地提起,脚掌向前脚处落步,前脚立即 以脚掌蹬地向前上提起,将位置让与后脚,然后再屈膝提腿向 前落步;眼向前平视(图3.46、图3.47)。

要点:与击步同。

弧形步

预备姿势:与击步同。

动作说明:两腿略屈,两脚迅速连续向侧前方行步。每步大小略比肩宽,走弧形路线;眼向前平视(图3. 48、图3. 49)。

要点:挺胸、塌腰,保持半蹲姿势,身体重心移动要平 稳,不要有起伏现象。落地时,由脚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注意转腰。

其他

跳跃

腾空飞脚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

 

图片136

在空中,右腿向前上方弹踢,脚面绷直,右手迎击右脚面; 同时左腿屈膝,左脚收控于右腿侧,脚面绷直,脚尖向下;左 手在击响的同时摆至左侧上方,上体微前倾;两眼平视前方 (图 3.52)。

要点:

右腿在空中踢摆时,脚高必须过腰;左腿在击响的一瞬 间,屈膝收控于右腿侧。

在腾空的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拍击动作必须连续、准 确、响亮。

在空中,上体正直而微向前倾,不要坐臀。

旋风脚

预备姿势:开步站立(图3. 53)。

图片137 图片138

动作说明:

高虚步亮掌:右臂向前上方弧形摆掌,掌心向斜上方; 同时左臂屈肘,左掌压于左腰间,掌心向下,上体微左转。目 随右掌(图 54)。右掌经体前向左、向下向右、向头上抖腕 亮掌,掌心向上,掌指朝左;同时左掌从右臂内穿出,经胸前 向上向左摆至左侧,掌指朝上,高与肩平。左脚在右臂抖腕亮 掌的同时收于体前,脚尖虚,成高虚步;头部左转,两眼随右 长 掌抖腕亮掌转视左侧(图3. 55)。

②旋风脚:左脚向左上步,身体随之左转。同时左手向前推出,右臂伸直向后、向下摆动(图3. 56)。右腿随即上步, 脚尖内扣,准备蹬地踏跳。左臂向下摆动并屈肘收至右胸前, 同时右臂向上、向前抡摆,上体向左旋转前俯(图3. 57)。

重心右移,右腿屈膝蹬地跳起,左腿提起向左上方摆动, 上体向左上方翻转,同时两臂向下、向左上方抡摆。身体向左 旋转一周,右腿在空中完成里合腿,左手在面前迎击右脚掌, 左腿自然下垂(图3.58、图3.59)。

图片139

要点:

右腿做里合腿时,要贴近身体。摆动时,膝挺直,由外向里成扇形。

击响点要靠近面前。左腿外摆要舒展,并在击响的一瞬 间离地腾空。初学时,左腿可自然下垂。当能够较熟练地完成 腾空动作时,左腿逐步高摆,屈膝或直腿收控于身体左侧。

图片140 图片141

抡臂、踏跳、转体、里合右腿等环节要协调一致。身体 的旋转不少于270°。

腾空摆莲

预备姿势:并步站立(图3. 60)。

动作说明:

高虚步挑掌:右脚后撤一大步,同时右臂向前、向上挑 掌,左臂后摆至体后(图 61)。

重心后移,左脚回收至身前虚点地面,成高虚步。同时右 臂向上、向后、向下、向前绕环一周于身前掌,高与肩平, 掌指朝上;左臂向前、向上、向后绕环抡摆至身后与肩齐平的 部位,掌指上挑。两肩随两臂转动,上体挺胸、直腰、顺肩, 两眼随右掌转视前方(图3. 62、图3. 63)。

图片143 图片142

弧形步上跳:左脚向前进半步(图64);右脚随之向前进一大步,脚尖外展,屈膝略蹲。在上右步的同时,右掌 弧形回收至腰间,左臂由后经上摆至头前上方(图3. 65)。

图片144 图片145

右腿蹬伸上跳,左腿屈膝提起,左脚收扣于身前,身体腾 空。右臂在跳起的同时经左臂内侧向上弧形斜上举,左臂顺势 摆向身后,两眼随右掌转视左侧,头左转,右肩前顺(图 3.66)。

右脚落地,左脚随之在身前落步,右脚再进一步,脚尖外 展。身体右转,同时右臂顺势下落,左臂前摆(图3. 67、图 3.68)。

腾空摆莲:右脚蹬地跳起,同时左腿向右上方里合踢 摆,两手于头上击响,上体向右旋转,身体腾空(图69); 右腿外摆,两手先左后右地拍击右脚面,左腿屈膝收控于右腿 侧;上体微前倾,两眼随视两手(图3. 70)。

要点:

上步要成弧形。右脚踏跳时,注意脚尖外展和屈膝 微蹲。

图片147 图片148 图片146

跳起时,左腿注意里合扣踢。

右腿外摆要成扇形,上体微前倾,要靠近面前击掌。两手先左后右拍击右脚面。击响要准确响亮。

在击响的一瞬间,左腿屈膝收控于右腿内侧,或伸膝外展置于身体左侧。

图片150

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要注意起跳、拧腰、转体、里合左 腿与外摆右腿等动作的紧密协调。

浏览11,3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