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花云剑)左脚不动,右腿伸直,脚尖点地,上身后仰,右大臂不 动,右手持剑在身前划一立圆,眼随剑动(图70)。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两手捧剑前送(图71)。

图片79

上动不停,右脚再向前上一步,屈膝前弓,两手捧剑前刺(图72)。

上动不停,两脚不动,重心移至左腿,右手持剑随身体向后,收于腰腹 前;左脚向右腿后倒插一步前刺,左手向左侧上伸展(图73)。

三十四、弓步反撩(海底捞月)

左脚向左侧迈步,膝微屈,右腿伸直成弓马步式;同时右手持剑使臂内 旋,向右侧下反腕撩剑,力达剑锋,左手屈肘上举于左上,目视剑锋(图 74)。

图片80

三十五、虚步格剑(怀中抱月)

两腿微起,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外摆;同时右手持剑向前上方带,上动不 停,右脚向左前上步,脚尖虚点地面,脚跟提起,成右虚步式;同时右手持 剑,剑尖朝上,臂外旋在右前方在一圆弧,斜立于身前,左手扶于右手背上,目视剑身(图75)。

要点:动作要连贯,圆活,上步要轻灵,剑从下向上云带时要有格挡之 意,两手捧剑环抱于胸前,要沉稳。

三十六、弓步反撩剑(海底捞月)

两腿略起,右脚外摆,重心移向右脚;同时右手持剑,臂内旋,使剑尖向 左侧、再向下划弧,左脚向前上步,屈膝微弓,同时右手持剑反腕向右后下方 撩击,目视剑尖(图76)。

图片81

三十七、叉步三点剑(流星赶月)

左脚向右腿后倒插一步,脚尖点地,脚跟提起,两腿微屈成叉步式;同 时右手持剑以肘、腕为轴,使剑从右下向左上、再向右下点击,力达剑尖,左 手在剑轮转点击的同时,在身前从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上划一圈,肘部微屈 停于左上方。目视剑尖(图77)。

接上动,右脚向右侧跨步踏实,同时两手向身前收带。上动不停,左脚 再向右腿后倒插一步,脚尖点地同前成叉步式;同时右手持剑以肘、腕为轴, 使剑从右下向左上、再向右下点击,力达剑尖,左手在剑轮转点击的同时,在 身前从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上划一圈,肘部微屈停于左上方。目视剑尖。上 动不停,再重复做一次(图78-1、78-2、79-1、79-2)。

要点:以上三个动作,插步点剑要连续完成,中间不要停顿;插步要尽量 远,与点剑同时完成。

图片84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5

三十八、马步反崩剑(蝎子撩尾)

左脚向左侧跨步,两腿屈膝略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剑以肘、腕为轴,剑 从下向上、再向左侧绕一小弧,然后反腕向右下崩击。左臂在剑绕弧的同时, 从上向右、向下、再向左侧伸展(图80)。

三十九、提膝下刺(哪吒闹海)

左脚不动,右脚略收脚跟提起、脚尖点地,两腿微屈成右虚步式;同时 右手持剑略收(图81)。

独立刺剑:上动不停,左腿独立,右腿屈膝,脚尖下垂;同时右手持剑 以腕为肘划弧,左手扶于右手腕处;左脚蹬地跳起,右脚前落独立站稳,左腿 屈膝提起成右独立式;同时右手持剑腕花下刺,左手举于左上方,目视剑尖 (图 82)。

要点:腕花提膝下刺必须一气呵成,连贯协调。独立要稳,腕花要圆、下 刺要准、快,力达剑端。

图片89 图片88 图片87

四十、歇步反刺剑

左脚向前上步,脚尖外摆,两腿屈膝略蹲成歇步;同时右手持剑臂外旋收 到胸前,然后臂内旋手心反转向后将剑向右侧下撩刺,左手顺势置于左侧,手 心向下,目视剑尖(图83)。

四十一、马步举剑(猴王坐殿)

右脚向右侧上步,脚尖向前,两腿屈膝半蹲;同时右手持剑向右侧反腕上 刺、举剑于体侧,左手向左侧伸展,目视剑身(图84-1、84-2)。

要点:右脚上步两腿半蹲成马步时,迈步要远,左脚随右脚移动拖拉;右 手持剑反腕上击后,立即屈腕举剑于体侧,剑身要竖直。

图片91

四十二、转身蹬腿(魁星势)

左脚向右腿后撤步,身体向左后转;同时右手持剑上举,随体转向下挂 剑(图85)。

上动不停,右手持剑屈腕横剑于胸前,左手扶于剑柄处;同时左腿独 立,膝微屈,右腿向左侧蹬踏,力达脚跟,目视脚前(图86-1、86-2)。

要点:撤步转身与挂剑要配合协调,抱剑蹬腿同时进行。蹬腿要高,速度 要快,独立要稳。

图片92

四十三、马步刺剑

右脚向右侧落地,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右侧平刺,手心均向上,左手向左侧平举,目视剑尖(图87)。

四十四、弓步刺剑(拨草寻蛇)

两脚不动,右手持剑向左侧带,眼随手动(图88-1)。

上动不停,右手持剑向右平抹,收于小腹前,左手扶于右手旁(图 88-2)。

图片94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式;同时右手 持剑向前平刺,两手心均向上,目视前方(图88-3)。

四十五、上步背花(乌龙摆尾)

右脚上步右膝微屈,右手持剑,将剑从前、向下、向后、再向前舞动一 周,然后插于背后(图89-1)。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右腿屈膝上提;同时右手持剑从背后抽出, 以腕为轴使剑尖从后向下、向左、再向上划一圆弧,停于体右侧(图89-2)。

图片95

上动不停,右脚在右侧下落,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剑收于 腹前,然后再向右侧平刺,手心向上,眼看剑尖。左手在剑刺出时,向左侧平 举,以助发力(图89-3)。

要点:做背花剑时手腕需放松,剑柄不要握得太紧,握紧则不灵活;注意 左手协调配合。

四十六、弓步平刺剑(拨草寻蛇)

脚不动,右手持剑向左侧带,眼随手动(图90)。

剑向右平抹,收于体侧,左手向左侧伸展(图91)。

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式;同时右手持 剑向前平刺,两手心均向上,目视前方(图92)。

图片96

四十七、独立举剑(犀牛望月)

右脚向前上一步,踏实独立,膝部微屈;左腿屈膝上钩,脚心朝上;同时 右手持剑先舞一小腕花,再在身后上方举剑,剑身微斜,左手剑指置于左侧上 方,目视右侧(图93、94)。

图片97

要点:此式称谓望月式平衡,有回头望月之势。站立要稳,屈膝之腿尽量抬高,上身微前倾,眼向(右)后上方看;举剑之手臂不可过低,剑身可斜, 也可立直。

四十八、马步刺剑

右脚向右侧落地,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右侧平刺,手心 向上,左手向左侧平举,目视剑前(图95、96)。

图片98

四十九、弓步前刺(拨草寻蛇)

两脚不动,右手持剑向左侧带,眼随手动(图97)。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提起,右手持剑向右平抹,收于体右侧,同时左手 向左侧伸展(图98)。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上步,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式;同时右手 持剑向前平刺,两手心均向上,目视前方(图99)。

图片99

五十、独立刺剑(燕式平衡)

右脚抬起在左脚后震脚下落,左脚立即提起前落踏实,然后右脚再向前提 起,慢慢向后蹬平,同时身体前俯接近水平,两手持剑向前平刺(图100-1、100-2、 100-3)。

图片100

要点:平衡动作尽量做到抬头、挺胸,右腿尽量上跷,腿不要弯,脚尖绷 直。支撑腿尽量挺直。剑与臂前刺时要求平直,不可左右歪斜。

五十一、提膝持剑(鹞子翻身)

右腿屈膝上提,脚尖下垂,成左独立式;同时右手持剑从下向上、再向右 下劈击,臂外旋手心翻转向上屈肘收于右腰侧,剑尖指向右前方,左手举架于 头左上方,目视剑尖(图101)。

要点:由燕式平衡转到提膝独立平衡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反复的练习,久 之则能掌控;平衡要求站立要稳,时间停够一秒以上,且不得左右摇晃、跳 动。

五十二、弓步刺剑

右腿向右下落,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持剑向前平刺,左手下落屈 肘停于左胸前(图102)。

图片101

五十三、提膝举剑

重心左移,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剑,臂外旋使手心向上屈 肘回收于小腹前(图103)。

上动不停,右腿蹬地直立,左腿屈膝上提;同时右手持剑,臂内旋上 提,手高过头,剑尖斜向下,左手略低向前指出(图104)。

图片102

五十四、左行步举剑(流星赶月)

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微内扣;同时右手在右肩前平举剑身,左手直臂前 指(图105)。

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进一步左脚再向前,脚尖微内扣;两手同前(图 106)。

左脚再向前行一步,脚尖微内扣;两手持剑同前(图107)。

上动不停,右脚向前进一步,脚尖微内扣;两手同前(图108)。

图片106 图片103

上动不停,之后左脚与右脚再继续向前行步,当走到第七步左脚在前 时,正好一周(图 109、110、111)。

五十五、右行步举剑(流星赶月)

盖步穿剑

上动不停,当行步走到第七步左脚在前时,右脚从后向左腿盖步,落于左 脚内侧,同时左脚随右脚盖步向左碾转,身体随之向左转体约一周;右手持剑 随体转从右上向左下挂(图112)。

图片109 图片107 图片108

上动不停,右手持剑上穿,右臂内旋屈肘、使手心向上,剑尖向右前 方,横置于肩前,左手扶于剑柄旁;同时右脚抬起向前上步,左脚随之前行; 然后两腿交替向右绕行一周,共行走八步(图113—图119)。

图片110

五十六、马步崩剑

上动不停,当行走到第七步右脚在前时,身体右转,左脚向前扣步,两腿 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持剑,在马步屈蹲时,挥剑从身前向右侧挑崩,剑 尖向上,左臂向左侧斜伸,目视右前方(图120、121)。

图片111

五十七、弓步刺剑(拨草寻蛇)

两脚不动,右手持剑向左侧带,眼随手动(图122)。

上动不停,左脚向前提起,右手持剑向右平抹,收于小腹前,左手扶于 右手旁(图123)。

上动不停,左脚向斜前方一上步,屈膝前弓,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式;同 时右手持剑向前平剌,两手心均向上,目视前方(图124)。

图片112

五十八、虚步捧剑(猿猴坐洞)

重心后坐,右腿微屈,左腿微屈,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式:同时两手捧剑收 抱于腹前,眼视前方(图125)。

图片113

五十九、腾空上刺(天马行空)

左脚蹬地起跳,右腿腾空前跃;同时右手持剑向前上方直刺,目视剑尖 (图 126、127)。

六十、歇步反撩剑(犀牛望月)

右脚落地踏实,左脚落地后向右腿后插步,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右 手持剑臂内旋,从上向下、向右、再向上反腕上撩剑,左手屈肘架于头左上 方,目视剑尖(图128、129)。

图片114

马步崩剑

右手持剑,以腕为轴,使剑从上向下、向左、再向上舞腕花一周;同时 两腿微微起立,膝微屈,身体略向左转(图130)。

身体左转约90度,两腿屈膝略蹲;同时右手持剑,以腕为轴,使剑从 下向上、向左、再向下划弧,至右下方时,右腕上挠使剑尖向上崩击,剑身竖 立,目视剑前。左臂在左侧伸展(图131)。

图片114

六十二、并步刺剑

步不动,右手持剑,臂外旋向左侧格挡(图132)。

上动不停,右脚外摆,身体随之右转90度。右手持剑,臂内旋向右侧 平抹,收于腰侧;同时左脚向右前方上一步,左手在右手持剑平抹时,向左侧 伸展,然后收回腰间(图133)。

上动不停,右脚上步与左脚并立,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右手持剑向前直刺,左手扶于右手处,目视前方(图134)。

图片116

六十二、右、左提撩剑

右脚向右前方迈步,紧接着左脚在右脚后击步,使右脚再向右前方上一 步;同时右手持剑从左侧向下、再向右前上方提撩,剑尖斜向下;左手屈臂, 扶于右小臂旁,眼随手动(图135、136、137)。

图片122 图片117

左脚向左前方迈步,随即右脚在右脚后击步,使左脚再向前上一步;同 时右手持剑从右向下、再向左前上方撩击,高于肩部。左手随右手移动,目视 剑尖(图 138、139、140)。

图片123

六十四、并步前刺

两手向两侧分开,两腿略蹲(图141)。

右脚上步与左脚并步直立;同时右手持剑臂外旋使手心翻转向上,向前 平剌,高于胸齐,左手扶于右手旁,目视前方(图142)。

图片124

六十五、并步持剑

右脚向右侧摆步,右手持剑向右平举,剑尖向右(图143)。

上动不停,左脚盖步内扣,身体向右转约一周;同时右手持剑臂内旋, 使手心向下,两臂侧平举(图144)。

上动不停,右脚向左脚靠拢,两腿并步直立;同时右手持剑下落于体 侧,剑尖向前,左手亦下落于体侧,目视前方(图145)。

六十六、并步亮指

右手持剑在身前竖立,左手手心向上停于右手虎口处(图146)。

右手将剑柄交给左手,左手反手持剑在身前划一圆圈,停于体侧,剑身竖立于左臂后,剑尖向上;同时右臂微屈举于头上方,手指向左,目视左前 (图 147)。

图片124

六十七、收式

左手反手持剑从身前向上,在胸前与右手会合,同时向上、至头上方时 再向两侧分开,下落于小腹前(图148)。

上动不停,两手臂外旋上提至胸部,然后臂内旋手心翻转下落,停止于 体侧。立正站稳,两眼向前平视(图149、150)。

图片126

第四节傅山剑法修炼

傅山剑法与一般剑法不同,不要求快速、勇猛,动速静定。傅山剑法要 求:动作连贯、圆活,细腻、舒展大方,既潇洒、飘逸、优美又不失沉稳,既 有技击、健身的价值又有欣赏价值。如何练好傅山剑法呢?总的来说,一句 话,就是在演练傅山剑法的过程中,要重视每个动作的手、眼、身、法、步的 要求,具体在演练中需分为初学阶段和提高阶段。

一、初学阶段

在初学阶段时要求做到姿势正确,剑法清楚,动作基本连贯。

姿势正确,剑法清楚:演练傅山剑法,首先要明白各种步型、步法,手 型、身形的基本要领,正确掌握各种剑法动作的姿势、要领以及剑法之间的区 别。初练时,最好根据动作名称来练习,熟记动作。

动作基本连贯:要做到动作基本连贯,就需要掌握剑法之间的衔接、要 求式式相连,动作与动作之间尽量不要停顿,形断意不断,劲断势不断。

二、精纯阶段

精纯阶段要求:动作协调、剑法准确;松沉自然、劲力顺达;速度适宜、 节奏明显;连绵不断、潇洒飘逸;要有攻防含意;风格突出。

1.动作协调、剑法准确

在初学阶段只要求做到姿势正确、剑法清楚,而在精纯阶段则要求不仅要 姿势正确,还要剑法清楚、纯熟,更要懂得剑法的含意,而且要明剑理。

傅山剑法动作比较复杂,对人体的协调性要求很高,协调是提高傅山剑法 境界的基础,也是提高演练技巧的重要的方法,怎样才能做到协调呢?

⑴全身放松:颈、肩、肘、腕,腰、胯、膝等全身各部位要放松,放松 了才能灵活,应用自如,便于协调。

以腰为轴:以腰为轴,通过腰、胯的转动带动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容易 协调、和顺。

剑指配台:演练时,要明白剑指的作用。一般来说,剑向前或向后 刺、劈、点、撩时,剑指要伸展向后或向上;剑收回时剑指也收回,如里挂、 穿、云、抹等动作,剑指与剑一开一合、配合默契、自然协调。

虚实分明:演练傅山剑时,还要求注意重心的变化。上步时,开始重 心先不变,先虚步上步,然后重心才慢慢变换到下一个动作,重心的变换与定 式动作同时到位,协调一致。演练时如感到不协调、发力不顺达,就要检查上 下肢动作配合是否合适;腰的转动与四肢的动作是否配合;剑法的规格与动作 的线路对不对;加速度的时机是不是得当等。

松沉自然、劲力顺达

要求松腰沉胯、动作沉稳;剑法的劲力准确、协调;力从腰出,贯至臂腕。

速度适宜、节奏明显

速度不宜过快,动作熟练后可加快速度,但还要注意连贯圆活、连绵不 断;同时注意剑法的节奏,这种节奏就是动作的刚柔相济、忽高忽低,劲力的 轻重缓急、有大有小,速度的快慢相间所表现出的一种韵律。演练傅山太极剑 时尤其要注意快慢相间。

连绵不断、潇洒飘逸

在初学阶段要求动作基本连贯,在精纯阶段则要求连绵不断、潇洒飘逸。 这就需要精心研究每个动作之间的衔接,其要领是用好腰劲,注意启承开合的 微小动作。

要有攻防含意

剑是百兵之君,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攻防含义,所以,每个动作所用的剑 法的技击作用是什么?都要搞清楚、深研究,平时虽然是单人演练,但也要体 会其攻防含意,此时无人似有人。

风格突出

傅山太极剑的特点是,养生健身与技击相结合,以意领气,以气运身,运 气走脉,自然通达。非常强调以腰为轴、沉肩垂肘、运肩转腕的螺旋运动,开 合伸缩,轻盈潇洒。其动作似鹤飞鹰翔、龙飞凤舞,连绵不断,形成神态、气 质、风格的有机结合。

三、练习傅山太极剑时注意几点

剑法清楚

有些剑法区分不开,要注意以下容易混淆的剑法:如点剑与劈剑(点剑时 屈腕上提,剑尖向下,力达剑尖;劈剑时剑身平直,力达剑身);拦剑与扫剑 (拦剑,剑身竖立或斜立,一般是向左侧移动叫拦剑;扫剑,剑身平直,向下、向左右平移为扫);撩剑与提剑(撩剑,臂内旋使剑从下向上弧形移动,力达 剑中前部,向左叫左撩,向右叫右撩,向后叫后撩;提剑,与撩剑相似,只是 剑不走弧形,剑尖斜下直接从下向上移动叫提剑);刺剑与捧剑(刺剑,剑身 平直,直臂直腕向前或后移动,力贯剑端;捧剑:一手持剑在身前不动,剑身 或平直或斜竖立,另一手掌护于右手背上,剑不出击,叫捧剑)。

剑走立圆

练剑时,凡是挂剑和撩剑应贴身走立圆,云剑要走平圆。

剑指要协调配合

初学傅山太极剑,剑指不知道放在哪里,走的路线不对,其原因是对剑指 的作用和走的路线不清楚。剑指一般用于催劲、领劲或与剑一开一合协调相 配。一般是剑出而伸、剑收而合。

协调、连贯

协调和连贯是演练傅山太极剑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身械协调,手眼相随, 挂剑、云剑、提、撩、穿剑等尽量贴近身体,眼随手动、剑随身走。

握剑勿太紧

演练傅山太极剑时,握剑要松,运行中主要用大拇指和中、食三个指头握 住,其余手指灵活掌握,随机应用,手腕才灵活,才便于很好地完成各种剑法 的动作。

四、对手眼身法步的要求

手型

剑指:中指和食指伸直并扰上翅,拇指压在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上。

眼法

定势时,眼看前方或看剑尖、身型要求

头部:虚领顶劲,上顶颏收, 颈部:肌肉放松,不可紧张, 肩部:沉肩垂肘,保持松沉, 肘部:自然下垂,不可僵直, 胸部:含胸拔背,舒松自然, 背部:舒展拔伸,不可紧张, 腰部:松腰松胯,自然放松,剑指,动作变化时随身体转动。

不可僵挺,不可偏歪,不可摇晃。 不可前伸,不可歪斜。

不可耸肩,不可外张,不可内扣。 不可外翻,不可扬起。

不可外挺,不可内缩,不可僵直。 不可弓背。

不可僵硬,不可前挺,不可后弓。

胯部:松沉正直,不可突胯,不可歪斜,不可晃摇。

臀部:收臀开膝,收敛缩正,不可突臀,不可歪斜,不可摇摆。

膝部:自然开活,不可僵直,不过脚尖,不可歪斜。

身法要求

要端正自然,不偏不倚,舒展大方,旋转松活,不忽高忽低,动作要以腰 为轴,带动四肢,节节贯串。

步型及要求

弓步:前腿屈膝半蹲,脚尖微内扣,另一腿伸直脚尖尽量内扣,斜向前 方,全脚着地,不可掀跟。

马步:两腿屈膝半蹲,脚尖向前平行,两脚距约三脚宽,膝盖不要超越脚 尖。

虚步:一腿屈膝半蹲,全脚着地,另一腿屈膝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虚 点地面。

仆步:一腿屈膝全蹲,脚尖外展,另一腿伸直平铺,两脚均全脚着地,不 可掀跟。

歇步:两腿交叉屈膝半蹲,后膝贴近前腿膝窝,前脚外展,全脚掌着地, 后脚以脚前掌着地,脚跟提起。

独立步:一腿直立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脚尖自然下垂。

叉步:两腿平行或交叉站立,略宽于肩,膝稍微屈。

步法及要求

上步:后脚经过前脚向前迈步。

退步:前脚经过后脚向后退步。

撤步:前脚收回半步,但不越过后脚。

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面,横向落步,两腿成交叉状。

插步:一腿向另一腿后横向落步,两腿交叉,两膝微屈。

跳步:一脚踏地腾空离地,另一脚向前落地。

行步:两脚依次向前或弧形移动,两腿微屈。

摆步:一脚提起,脚尖外展落下。

扣步:一脚提起,脚尖内扣落下。

碾步:用脚跟或脚掌向左(或右)拧转,谓碾步。

要求转换进退,虚实分明,轻灵稳健;前进时,脚跟先着地,后退时,前脚掌先着地,不可重滞突然,重心移动平稳、均匀,两脚距离和跨度要适当, 脚掌和脚跟碾转要合度,膝部要松活自然,不可僵挺。

腿法:

蹬:一腿独立,另一腿屈膝提起,脚尖上翘,用脚向前蹬踹,力达脚跟。 燕式平衡:一腿独立,另一腿向后抬起,略高于水平;同时上体前俯,成 水平状,抬头挺胸;两臂向前伸或侧平举。

望月平衡:一腿独立,膝微屈;另一腿尽量屈膝上撩,身体前倾。

提膝独立:一腿独立支撑,膝关节不可僵挺,另一腿屈膝上提,膝高过 腰,上体维持中正,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歪斜。

剑法要求

要求剑法清楚,劲力顺达,力点准确,身剑协调,方法正确。演练傅山剑 法时要求懂剑法、明剑理,做动作要明白剑法和剑法之间的区别,也要明白每 个剑法的攻防含意,练习起来有的放矢。

五、剑法术语

点剑:腕部放松,突然屈腕上提,力达剑尖。

刺剑:臂由屈而伸,与剑成一直线,用力直刺,力达剑锋。

劈剑:剑与臂成一直线,从上向下快速移动,力达剑前部。

挂剑:剑尖向下,屈腕,使剑由前向左下或右下运动,力在剑的前端。

撩剑:右手握剑,臂外旋使剑由下向上弧形运动,向前为前撩,向后为 后撩。

云剑:剑由右向左在头前或上方平行旋转一周为云剑。

崩剑:剑尖向前,突然屈腕使剑尖向上或横向运动,力达剑端。

举剑:(架剑)剑身要平,横举于头上方。

截剑:横持剑,用剑身快速向下急停,意在堵截对方之进攻。

穿剑:剑身持平,经腰间向前或向后刺出。

提剑:臂外旋使手心向上,使剑从下向上移动,剑尖向下,手高不过头。

扫剑:剑身平直,向左或右平行移动。

拦剑:立剑向左移动为拦截。

削剑:平剑,自异侧下方经胸向同侧前上方移,剑尖略高于头。

腕花剑:手腕放松,以腕为轴使剑在臂的内侧或外侧绕立圆。

太极篇

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物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沧于 空寂,而不能为万物之根。理只是以象二仪之妙,气方是二仪之实。天人之 蕴,一*气而已。泰太异乎不异也。天为一*大太为大一*。一*即天一*生水之一*。一* 水也气也。泰上从大下从水,水即一也。中加卄而泰,老子所谓抱一也。卄有 反卄之义,不敢失其一也。于太之不用卄者,有天人之分耳。取子午升降之 机,演太极于斗室,刚柔随体,上拨下沉,右左逆顺,变化无常,归之由一。

太极拳经(附注)

一举动:举动者,举手动足也。太极拳以动为用,一动无有不动。又一为 数之始,虽微动、略动,皆谓之一举动,胥宜合乎规矩,不得以小而忽之也。

周身倶要轻灵:周身,全体也;倶,皆也;轻灵,指不重滞而言。拳式开 始后,由一举动以至于无穷动作法式,全体皆毫不重滞,舒畅自然也。

尤须贯串:尤,更也。贯串,连接不断也。言练习拳式,既要全体无滞, 更须连接不断,则始终轻灵,无丝毫重滞间断参于其间。一式如此,式式作如 此观也。

 

气宜鼓荡:鼓荡,震动也。气由呼吸之压提升缩,以运动脏腑,使之与体 外各式动作合拍,则内外一致,可以助长体力及内劲,故曰气宜鼓荡也。但如 着意努力为之,而离乎轻灵自然之规矩,则不徒无益,反生大害矣。

神宜内敛:神,精神之现于外者也,如兴奋则趾高气扬,萎靡则垂头丧 气,皆神现于外之表示。练拳式时,多有昂首张胸,以示勇武,或心驰外物, 而不专一。敛,收也。言外驰之神,宜收敛于内,犹求其放心之意。

毋使有缺陷处:毋,勿也。缺陷,破损不完整也。轻灵贯串,智慧之敏捷 使然,鼓荡为气之充,内敛乃神之用。凡此所指,皆勿使有破缺损陷之处,不 仅以姿势为言也。

毋使有凸凹处:凸凹,不平之貌。太极拳之运动,如环无端,如有凸凹之 处,则失之矣。

毋使有断续处:断续者,断而复续也。太极拳无一式停止断绝,而再接下 式之处。各式脉络互通,一气呵成,故取象乎太极一图。如有断续,义既无 取,更何所象乎?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此言意、气、劲三者运行之路 线也。根,本也。脚,足底也。语云:“至人息以踵。”由踵而生,上发于腿 也。主宰于腰者,以腰脊为全体之主宰也,人体之栋柱,厥惟脊骨,四肢附 焉,起落进退,俯仰转折,全赖于腰。脊骨之附着,上实下虚,实者为心胸, 虚者为腰腹,以虚灵之故,乃能主宰全体而运用之也。形于手指者,循腰脊至 于肩,至于肘,而腕,而掌,达于手指也。太极拳之运动,以虚灵为本,然若 漫然为之,无所主宰,势必浮靡散涣,丧其本真。故必有物以提其纲领,竖其 线路,由脚至手指,其内联系贯通,如响斯应,有澈上澈下一贯到底之妙,乃 能周身轻灵,运用自如。否则下停于胯膝,中滞于腰脊,上阻于肩肘,则全无 是处矣。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完整,无阻滞无断续也。人体之全重,悉 支于两腿,重则不易移动,不能轻灵,今欲使举重如轻,舍此道而无由。然由 脚至腰,如有阻滞有断续,其内劲不完整一气者,仍无由达,仍不能支配身体 使之自如。故曰:“总须完整一气。”此要言不烦之秘诀也。

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向前退后,拳法自具之动作也。机,要也,时会 也。势,形势也。拳式之向前退后,为全体之动作,移动全体之重量,而不背 上述之道,乃能得其要而不失时会,获得制胜之形势也。反衬不由此道者,其 意志为身体状态所支配,而不能支配身体之动作,则绝不能得机得势,即无以 达成功之域也。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散乱者,不完整也。在 习者自身感觉不能轻灵如意,而失机失势,则谓之散乱也。凡此散乱之病,皆 发于腰腿。发于腰,则上体笨滞,运用辄乖;发于腿,则两脚痴重,进退无方,故曰“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也。此言散乱之病,因于不得机得势,以呼应 上文完整之利,可以得机得势。一利一病,全系手腰腿,反复叮咛,示人以真 诀,习者其亦知所重矣。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前文书得机得势,指向前退后,犹未足以尽也。须知 无论若何动作,皆关于腰腿内劲之如何。内劲连贯完整,则处处得机得势;其 不连贯完整,腰腿各自为政者,则全身散乱,向前退后及上下左右之动作,皆 不能得机得势矣,所谓一着错则全盘输,故曰:“上下前后左右皆然,以明关 系之重也。”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此承上文所列习太极拳之真诀而总括之,恐习者 之误会也。凡上文所言,如周身轻灵贯串、荡气敛神,意为之也;毋使有缺陷 凸凹断续之处,意为之也;由脚而腿而腰而指,以内劲一线贯串,皆意为之 也,必存此意,守此法,念兹在兹。意之所至,气劲随之,内舒畅而外自然, 非敷陈于体外,有形可见,有迹可征也。若误认为外,势必专习腰腿,用力将 事。世有此拳法,而此太极拳则非是也。故郑重言之曰:“凡此皆是意,不在 外面”也。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上文言习太极拳之体,自此以次,兼言太极拳之用矣。拳式为法既繁,为意至夥,言其用,则变化万千,非 可指数,然得其要者,一言而终。兹示其纲领曰:动作之向上者,上之极则必 下;向前者,前之极则必后;向左者,左之极则必右,千变万化,皆不离此原 则,是名之曰开合劲、往复劲,为各项应用法所必具,故不厌其烦而列举之 也。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 坏之速而无疑:寓,寄也,存也;掀,揭也,提也。意要向上者,泛言拳式拳 法之任何向上之一动也。即寓下意者,于向上之动作时,即寄存向下之意,不 待向上之劲完毕,而始向下也。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者,言犹振衣者之 掀提衣领,而挫折震动;又如策驷者之举鞭挫折,而生声响,其用劲可比譬也。于是因挫折之故,其根自断,乃坏之极速,而无可疑焉。在拳法之往复折 叠劲,寓折叠于一往一复之中间,无一式一动无之,盖其要全在于意要向上 时,已存下意,则蓄劲厚而挫折迅速。若向上之劲毕,始转而向下,则劲薄散 不蓄,虽欲掀挫而无从,此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之意也。无论上下左右 前后,其意皆同。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实所在,有以力 之有无分之者,误也。太极拳法,全在用意,用意久而渐成自然,称之为懂 劲。凡一动作,有虚有实,先须分析清楚。如上者为虚,则下者为实;左者为 实,则右者为虚,此对待之虚实也。或腕实而肘虚,或掌虚而臂实,此一处自 有之虚实也。若此式之运用为虚,彼式之运用为实;或先虚后买,或先实后 虚,或虚实相间,以至当虚则虚,当实则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意之所 向,捷若影响,所谓处处总此一虚实也。然非有纯功,何能运用适当哉。

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言周身者,非枝节为之可以成功也。乃 混元一气,毛发无遗,若徒练一手一足之能,而得此失彼,如盲者之尚能履, 跛者之尚能视者,不足以话此。是必节节贯串,如臂之使掌,掌之使指,万窍 毕开,百骸倶通,无使有丝毫间断之处也。此承上文虚实宜分清楚之意而言, 一言分析,则枝节为之,失贯串之旨,故再以节节贯串,提醒耳目,丝毫之间 断尚不可,况枝节分析而为之乎。

此论以周身起,以周身终,深得行文照应之法。而全篇以贯串及用意两大 手眼示人,如“尤贯贯串”、“须完整一气”、“周身节节贯串”,反复指示, 如“凡此皆是意”、“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 意”,郑重叮咛,体用悉备,即此是法。

长拳(太极拳亦名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十三式者,棚、 (搌)、挤、按、采、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 定,此五行也;棚、(搌)、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捌、 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火、水、木、 金、土也。

此节在旧谱即附于前论之后,兹仍之以存其真,文极明浅,毋庸赘注。

浏览2,62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