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以影视为主要职业的技击家,以其短暂 的一生给世界带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李小龙对世界的影响却不仅限于“功 夫片”本身,他让世界看到的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具有的“武道精神”。 他使人们看到了一种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和骨气,这正是习武之人所追求的 “浩然之气”。李小龙通过他一系列的中国“功夫片”,以及在世界武坛中的 强悍形象,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形象。从而使“Bruce Lee” 成为在世界各地都路人皆知的大英雄。

李小龙对世界武坛的影响,也不仅限于他创建的“截拳道”(J e e t K u n e Do)武技本身,还有一种对当代世界武术的启迪。故而,现代搏击运动中 的M MA和U F C等搏击形式均推崇李小龙为创始人。

然而,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首次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并为此做 出突出贡献的李小龙,当初却是以中国传统武术的叛逆者的形象开辟国际 武坛的。李小龙首次打破了传统武术的门户之见,摒弃了武术中许多华而 不实的技法与套式,直取传统武术技击之精华。特别是将传统武术中长期 蕴含的哲学思想——武道哲理提升了出来。创建了“以无法为有法”与“以 无限为有限”两句名言为代表的截拳道,从而为中国武术拉开了开创性改 革的序幕。

四十年的时间转眼即逝,后人却还在困扰截拳道究竟是什么。其实正 如李小龙自己所解释的“我只能说是国术,一个没有门派之分的国术,是 反对让武术流人形式化的国术,是从传统中解救出来的国术” 。李小龙提

出“国术应当有一套完整的道理才对,我希望用哲学精神,融化到国术里 面去”的思想。无疑这将对中国武术各门派之间的整合,以及中华武道体 系的建立起到深远的影响。其实早在李小龙去世前两年(即1971年)就曾 声称,要收回载拳道的名称,改称为“Ta o of Ch i n es e G u n g F u”(中国功夫道 或中华武道)。可以说李小龙是中华武道理念的第一位倡导者。

随着李小龙文化现象的兴起,在国际上出现了许多李小龙文化研究的 学者,开始对李小龙功夫片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系统而深人的研究。

从“死亡之迷”到“王者之路”,从“一代巨星”到“一代宗师”,从“成 功之道”到“对生命的感悟”,人们在不断地探解着其中之谜和他的人生之道。 在随之形成的李小龙文化现象中,更是把这种探解引向了对中华文化与生 命的探讨。但大部分人却依然很少了解这位“一代武学宗师”更加深层的 一面。

李小龙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的武道体系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理 念。他不是一名普通的武师,而是一位武术哲人,一位武道学者。他的武 学体系有着鲜明的武道合一的特征。

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正徘徊于十字路口。李小龙倡导的是“大武道” 的理念,中华文化的修行都是由“艺”人“道”的。无疑,他的武道思想 和理念对于抛弃“竞技”、回归“传统”,以及中国武术各门派之间的整合, 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同时,对中华民族武道体系的建立将起到十分深远 的影响。

李小龙把中国功夫推向了世界,他的武道理念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具有 深远的意义。他在传统武道理念上第一次提出了开放的理念,也就是在技 法上无门无派,以人为本,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前行、向上,不断自我完 善的精神,这正是一种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的心境。

李小龙是一位勇敢的践行者,他在不断挑战许多传统观点和理念的同 时,也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从而使传统武术在变革中走向世界。他对世界 武坛的影响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而且仍然在不断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李小龙由“武道”中悟出的哲理思想之影响也已超越了他对武术本身的诠释。

李小龙的一生是璀燦的一生,也是成功的一生。对其成功之路的解读, 会给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十分重要的启示,也会给中年人带来许多人生之 道的感悟。纵观中华文化和中华武术数千年的历史,李小龙是中华民族近 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武道思想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李小龙技击法》和《截拳道之道》正是进入其武道体系的敲门砖,李 小龙以他的武道理念与体系为人们打开了通往中华武道的殿堂之门。

钟海明2013年5月

本书写于1966年,书中的大部分图片是当时拍摄的。出版这本书,是 李小龙的生前宿愿。但是,当他听说武术界有人要利用他的名声来抬高他 们自己时,就决定不出版此书了。那时常常听到这样的言谈:“我教过李小 龙武术”,或是“李小龙教过我截拳道”。其实,李小龙从未见过或根本不 知道这些人。

李小龙不愿意让人们盗用他的名义,来抬高他们自己或他们举办的学 校。他更不愿意他们用这种方法吸引学生,特别是年轻人。

但是李小龙死后,他的遗孀琳达感到李小龙在武术方面作出了极大的 贡献,如果让李小龙的武术知识也随他一起消失,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虽然此书不能代替实际的教学和李小龙曾拥有的全部武术知识,但还是能 够帮助武术工作者们在训练中提高技击技巧的。

李小龙始终相信所有勤奋训练的技击运动员,不论他们从事柔道、空 手道还是其他功夫,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应付任何意外的情况。为达到这一 目的,就必须认真地进行训练,必须集中全力踢打沙袋。李小龙常常这样说: “进行训练时如果没有实战观念的话,那么只能是欺骗自己。当踢打沙袋时, 你必须确定你是在同对手真实较量,集中百分之百的力量去踢打,这是取 得成功的唯一方法。”

如果你没有读过李小龙的《截拳道之道》(me K u n e Do ) —书 的话,不妨一读,那本书可作为本书的补充。这两部书中谈到的知识将会 给你一个李小龙武道艺术的完整形象。

浏览1,65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