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拳手心理训练是为使拳手在搏击时,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而进行的训练活动。心理训练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拳手心理素质在现代搏击运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拳手搏 击水平能否正常发挥。
拳手心理素质的作用
拳手心理素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拳手心理素质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思想教育和强化训练,增强习武者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擂台搏 斗能力,这是传统的训练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搏击运动的需要了。
现代搏击运动的高科技性、突然性、复杂性和残酷性,会对习武者心理上产生强烈影响,会有相 当数量的拳手难以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所以很多技击家已认识到,战斗力是人与技术的结合。 从人的因素看,战斗力不仅包含思想素质、技术因素与身体因素,而且还应包含心理因素,这样才能 全面增强战斗力。
拳手心理素质是影响技战术发挥的关键因素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一些消极的心理因素,会障碍拳手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这些现象发生的原 因一般既不是技战术问题,也不是思想觉悟问题,而主要是心理素质问题。
拳手进行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习武者心理素质在战斗力构成中居有重要地位,这就决定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可以培养拳手优良的心理品质
现代搏击运动要求拳手具备许多优良的心理品质,诸如勇敢、顽强、灵活性、创造性、果断、坚定 与情绪稳定等。这些心理品质仅靠思想教育是难以培养起来的,而必须通过专门的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可以增强拳手的心理承受力
在处于危险或劣势的境况下,拳手会紧张,这是正常的情况。心理学研究指出,保持中等程度 的紧张,有助于提高人的活动效率。但过度紧张则对人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是由于过度紧张会使 大脑皮层有关部位形成超强兴奋灶,而导致皮层其它部位的抑制,使人注意力分散和思维停滞及行 为失控等等。而心理训练则是设法在近似处于劣势和复杂情境下,使拳手多次经受强烈刺激,从而 逐渐适应并学会克制不良心理倾向,提高心理活动水平,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危险情境的心理承 受能力。
心理训练可以克服拳手的心理障碍
擂台搏击中的过度强烈的刺激,会使拳手心理反应异常,有的拳手还会出现身体功能疾患,这 都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尤其是一些新手在首次参加大型赛事时,更易出现此种状况。这些心理异 常只有通过心理训练才能避免发生,心理训练可以克服拳手的心理障碍,可以调节拳手的擂台心理
反应。
心理训练有助于提高拳手的搏击训练水平
拳手的心理训练通常结合各专业科目的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进行。高难度、高强度的技术训 练和战术训练,能够锻炼和增强拳手的心理素质,而拳手较强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提高搏击训练的水 平。
拳手心理训练的任务
拳手心理训练的任务,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心理训练,增强拳手的心理素质,使拳手能有效地进 行训练,在搏击环境下保持心理稳定,并做出积极反应。
具体地说,拳手心理训练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使拳手经受住剧烈搏击条件下的不利影响,即能经受住危险、紧张、意外事件、突然性和伤 亡事故的影响。
提高拳手的搏击热情和积极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优化意志品质,促进有效的搏击训练, 并克服各种形式的紧张,在搏斗十分复杂和危急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使拳手能自动适应即将来临的搏斗活动,在心理上作好搏击准备。
使教练员学会,在擂台搏击条件下指挥自己的拳手做好心理准备,并能在自己的拳手处于 劣势的情况下使其恢复战斗力。
(二)心理活动的具体分析
下面我们将讨论截拳道中在心理活动所支配下发出的不同行为的方式,使我们对实战过程中 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心理活动有一个总体了解,从而为我们临场实战提供参考依据。
在截拳道的心理活动类型中,主要有进攻型、防御反击型和力量速度型等几种。
攻击型心理
该类型气质与心理的习武者通常会表现出快速、猛烈、强劲的攻击意识,其优势在于能较充分 地发挥自身对抗心理素质的优势,并在技术上敢于使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和拿手武技。其缺点是求 胜心切的心理冲动,容易造成技术实际应用的粗糙。
李小龙说,攻击型心理的运动行为,是一种快速参与,而容易忽略对手优势的主体心理亢奋的 行为。在实战搏击中,这种心理是可取的,但一定要避免盲目无效果的攻击,以免被对手利用。在 截拳道中,攻击型的心理往往能使对手在赛前精神饱满,充满自信,渴望在比赛或搏击中取得优异 成绩,故其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同时,并富有竞争意识,越战越勇,打出好成绩,夺取好名次。
防御反击型心理
在实战中,这种类型的拳手能较为冷静地应付场上发生的情况,其心理素质稳定性较好,对技 术的实施首先考虑效果的优劣性,然后才是择机付诸于实际行动。
在截拳道的对抗中,这种拳手的优势在于能较好地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其不利因素往往表现在 保守或消极现象时有发生。李小龙解释,防御反击型的心理素质是一种较好的心理素质,该类型的
拳手往往技术运用灵活多变,即以多变的技术来造成对方防守技术的失误,克制对手的技术特长, 遏制对方的攻击。
力量、速度型心理
该类型的拳手在对抗时,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实施攻击。而且在搏击中不易使自己 的心理情绪受对手影响,并能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
作为一个力量、速度型心理的拳手,必须合理的分配力量,保持首尾一致的体力和打击的准确 性。如果在最初的几个回合中确实观察和摸清了对手的底细,那才能控制住战局,可以设法诱使对 手误人圈套,然后击出有效的拿手招法。
智慧型心理
有关智慧型心理素质的拳手,总的来说,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击出恰当的拳,这是一种计谋,也是 智慧施展的结果。当然,这种准确的打击是离不开长期刻苦训练和实战练习的。
李小龙告诫拳手,不论你有多么强壮,都不要与对手使用蛮劲,而应待时机来到,即刻打出你全 部力量的重拳。同时需要注意,绝不要因为对手击中了你一拳,你就以一种报复心理急于还他一 拳,这种毫无策略的报复,是没有价值的。对手不论用多重的拳击中了你,你都要忍住疼痛,毫无痛 苦表情,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冷静而顽强的去拼搏。李小龙就是靠储存这种内在的力量, 成功地制服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浏览1,05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