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翻子拳的起源

关于翻子拳拳法的渊源,传说是由南宋时期岳飞所 创,是岳家军操练士兵和在战场上与敌人徒手格斗而发展 的一种拳法。在当今《翻子拳赞》中就有“武穆留下翻子 拳”就是指南宋时岳飞所说的。

到了明朝时期,翻子拳基本逐渐成形。当时抗击倭寇 的我国著名爱国将领戚继光就博采民间武术之长,编著拳 经,对当时的各家各派武术技术都有评价。在他所著《纪 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曾提到“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 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称各有所称,而实大同 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 马,八闪番十二短比亦善之善者也”。戚继光在拳经《捷 要篇》中所提的八闪番,就是当今的翻子拳。八闪番是明 朝时期翻子拳的旧称,“八”是指翻子拳的八个招势,“闪” 是指翻子拳在运用时的身法、步法,“番”是指疾速多变拳 中套拳一系列连贯的手法。八闪番是当时明靱御敌实战 一种技击性很强的短打拳术。从以上记载可以深信,“八闪番”在明朝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拳法套路。

第二节翻子拳的形成与发展

据历史査述翻子拳到了清朝,则是19世纪30年代, 即道光年间。在我国北方河南、河北、山东等相连地区,爆 发了大规模的天理教农民起义。其中在起义军中有一个 叫冯克善的领袖人(河南人,又名赵灿意)和其部将扬景、 唐有义等都是武术高强之人。他们在率领天理教农民起 义军攻打天津时,被清朝重兵包围,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天 理教农民起义军失败,冯克善、扬景等受伤被俘,关押在大 狱之中。在他们就要问斩处死之前,唐有义带领起义军残 部里应外合,杀死看守数十人,劫冯、扬二人越狱成功。

后来,清朝派重兵围捕数月,他们只好化装成云游僧 人,四处躲藏。数月之后,他们云游到了河北饶阳一带,被 当时的好武富人段志绪、段志勇接待并隐匿其家中,段氏 兄弟敬仰冯克善的武艺,从此段氏兄弟拜冯克善为师,冯 克善在饶阳化名为赵灿意,人们尊他为赵老灿,冯克善不 仅精通翻子拳,而且又是戳脚拳的名家,他在饶阳专教段 氏兄弟习练以腿脚功夫为主的戳脚拳。在河北深县、蠡县 隐藏时收王老梓、王占鳌为徒,专教以手为主的翻子拳,数 年后两地徒¥方知师父同出一人,后来两家互教互学,最 后形成了一个较大的门派体系,即现在的戳脚翻子门,其 实是两个拳种,所以近代一些精通戳脚拳者,都均兼习练 翻子拳。

第三节翻子拳的继承与创新

在清末民初,河北深县人称为铁胳膊的王占鳌的弟 子,人称为铁罗汉的徐兆熊闯关东到了奉天(沈阳)授徒 传艺,专教翻子拳及戳脚拳,最后得翻子拳、戳脚拳精华者 只有郝明久、杨俊峰二人和另一位名为胡奉山,原习“少 林拳与形意拳”的奉天武术名人。胡奉山在与习练戳脚翻 子拳的武师比试时,深深得知戳脚拳的厉害,最后他千里 迢迢奔赴河北绕阳,拜段氏兄弟门下,专门攻习“戳脚” 拳,数年后载艺而归,结合少林形意及戳脚的精髄创立了 “胡家拳”后命名为戳脚文趙子拳。习练翻子拳戳脚拳的 郝明久、杨俊峰,把戳脚命名为戳脚武趟子拳,从此在关外 戳脚门就有了文武之分。此三人也被武林中称为“关东三 老”。 --

在这一时期,翻子拳在几代大师的继承与发展下,愈 演愈精,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如 同鹰爪拳的翻子拳融为一体“鹰爪翻子拳”,此拳特点为 “出手打,回手抓,拳密雨,快似鞭”。再如地功拳和翻子 拳融为一体的“地功翻子拳”,既有翻子拳快速多变的手 法,又有地功拳跌、扑、摔、剪等技艺。还有北京的吴斌楼 的“戳脚翻子拳”,此拳是翻子拳与戳脚拳融为一体的拳 种,它的特点即有翻子拳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的特色, 又有戳脚武趟子拳的开展大方,放长够远的风格。两拳融 为一体,相辅相承,相映生辉。此外还有“少林翻子”、“长 拳翻子”、“短拳翻子”、“燕青翻子”等流派。它们都是以 二种或几种拳术结合为一的混合拳术,既吸取了各家拳种 的长处,又不失翻子拳原有的风格,为我国武术宝库增添 了新的内容。

近代翻子拳、戳脚拳大师于伯谦先生,在青年时期就 投拜关东三老之一的郝明久为师,成为关门弟子。在郝明 久的亲授严^[下,于伯谦先生经过数年的刻苦练功,得以 翻子拳、戳脚拳(武趟子)的真传。后又由郝明久引见向 胡奉山(戳脚文趟子拳始祖)学习技艺,深得翻子拳,戳脚 拳文武趟子的精华,是我国近代全面继承翻子拳、戳脚拳 文武趟子的代表人物。他不但全面地继承了前人的经验, 而且对翻子拳有所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对翻子拳原始套路 进行了改革,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如在“站桩翻”、“捋 手翻”、“脆八翻”的原有套路上,又创编了 “波浪翻”和 “滚背翻”等套路,使流行于东北一带的翻子拳更加完善, 科学规范。

第四节翻子拳的特点

翻子拳是特别注重实战技击的传统拳种,相传岳家军 在教士兵打仗时,只准勇猛杀敌向前,不许畏阵退却。翻 子拳在技法中讲究的就是勇往直前,不讲退逃撤后。在套 路演练中翻子拳动作灵活,结构严紧,短小精捍,来回只有 二趟,但绝不是蛮打蛮干,猛打猛冲,它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点:

一、 劲力雄遒,气势磅礴。讲究力生涌泉,劲由背发, 打击出一拳一脚都必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合成一体。 以全身的整劲通过击打出的肢体,集中力于发出手足,其 冲劲要疾弹冷脆,其份量要沉重稳狠,让人一看就有一种 令人胆寒,望而生畏的感觉。

二、 坐如山岳,行如风雷。翻子拳讲究心神镇静,聚精 会神,坐势如山岳难撼,行动时如疾风迅雷。在套路上起 势采用腋勒势,以示森严壁垒。经过静晃摇摆,诱敌出手, 敌一出手,不为招架,则要示动作如疾风迅雷一般,见招打 招,见势打势,不给对手任何的喘息之机。一旦得手,找出 空档与时机。拳到脚到,三拳二脚,就能把对手顷刻之间 放倒在地。

三、 直出直人、拳不离中。直出直入是指拳的发力点 要落点直,它不仅仅是冲拳与穿掌,而且弧线进攻的手法 如:劈、挑、钩、翻也要直出直人。直出直人是条向前击打 的近路,它要胜过于绕圈一筹。只有直出直入才能凶猛快 速,所谓的拳不离中是指拳打出后不离中线,落要落在对 手的鼻、嘴、眼、喉、胸、腹、裆等中门,并且击打出的方向 都要直指对手的脊梁骨。这样才可以使对手发劲的根基 失去主宰,使对手被击中中门,失去重心的功效。拳谤曾 讲“直出直人打行家,拐弯抹角玩力巴。”只有这样才能在 与对手实战中减少不必要的攻击途径。

四、 有进无退、步步紧逼。翻子拳,讲究勇往直前,不 讲逃退后撤。但是攻击对手时毕竟是臂长有限,关键是在 于进步逼近,从进步中求长。拳谚曾说“一寸长,一寸强”就是这个理。如果对方来势非常凶猛,翻子拳讲究也不后 退,应该是引人落空,顺手牵羊,或者是在左右周旋,变换 角度击打对方,这就说明用翻子拳在与对手实战中,要求 步法多变。

翻子拳的基本功法

要想成为翻子拳演练和实战技击的高手,就得在翻子 拳基本功法上下好功夫,拳谚中曾讲“练拳不练功,到老 一场空”。没有练功法的拳术,再花俏也不实用,只是给 人看个热闹。练拳容易,打拳(实战)难。所以在翻子拳 基本功法练习上必须扎扎实实地练,从最基础开始,功法 练成了,拳术的套路在演练时就会提高,技击能力也就会 更强。

第一节翻子拳的手型

翻子拳的手型有:拳、掌、爪等。

拳:凤眼拳、卷饼拳、根拳。

掌:穿梭掌、分指掌。

爪:虎爪。

-、拳


  1. 凤头拳


四指并拢握拳,拳面指节由四指并拢紧握为拳,中指 突出,大拇指伸直扣压在拇指上。(见图2—1)

图片1

要点:四指握紧,大拇指要伸直下压要紧,腕部要直。 用途:用于挑、劈、戳等手法。

  1. 卷饼拳


四指并拢紧握为拳,大拇指弯曲紧扣在食指和中指之 间。(见图2—2)

图片2

要点:手指握拳时要紧,可立拳、俯拳、仰拳。打立拳 时要直出直人,拳眼朝上。打俯拳时要用拧扭劲,拳心朝 下。打仰拳时要由下向上走弧线,拳心朝上打出。

用途:多用于直勾、鞭砸、挑、反背等手法。

  1. 根拳:四指屈指弯屈内扣,四根指根挺直,大拇指弯 曲屈贴在虎口一侧。(见图2—3)


图片3

要点:四指屈指时,由四指前两指内扣,大拇指弯屈时 要贴紧,腕部要伸直。

用途:多用于直、鞭、攉、距等手法。

二'掌 1.穿梭掌

四指并拢伸直,大拇指微屈指贴在虎口内侧。(见图 2^)

图片4

要点:四指伸展时要直,腕部伸直要充分紧张。

用途:多用于穿、插、劈、挑等手法。

2.分指掌

五指微分开张展,指根向掌心的一面伸张。(见图 2—5)

图片5

要点:五指微张时不要太紧张,腕部放松上扬。

用途:多用于推、截、堵、拍等手法。

三、爪 1.虎爪

掌心挺直,五指分拢,指端弯屈,指向前方,腕部扬腕 伸展。(见图2-^)

图片6

要点:五指分拢屈指时,指部要紧张,腕部伸展时要 用力。

用途:多用于抓、捋、扭、锁、缠等手法。

第二节翻子拳的步型

翻子拳的基本步型有:马步、弓步、虚步、歇步、插步、 跟步等。

―、马步

两脚分开于肩稍宽,全脚着地脚尖朝前,两臂屈肘,拳 心向上放在腰的两侧。两腿屈膝半蹲,身体重心落在两腿 之间。(见图2 —7)

要点:大腿面要平,上体腰背挺直,目视前方。

二、弓步

两脚前后分开(约本人脚长的四至五倍),两臂屈肘 拳心朝上放在腰的两侧处,前腿出膝半蹲,脚尖微内扣,膝 峰和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尖微内扣,前后脚要全脚 掌着地并十趾抓地。(图2-8)右腿在前为右弓步,左腿

在前为左弓步。

图片7 图片8

 

要点:两眼平视前方,双手握拳,拳心朝上,抱在腰的 两侧,挺胸,塌腰,收臀,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见图2— 8)

三、虚步

两腿前后分开,大约两脚左右距离,两臂屈肘拳心朝 上放在腰的两侧处,然后后腿屈膝半蹲,身体重心落在后 腿上,前腿向前以脚尖点地。脚面绷直,膝微屈。左脚虚 点在为左虚步,右脚虚点地为右虚步。

图片9

要点:后腿半蹲时,全脚着地,前脚虚伸时应脚尖点 地,膝部稍微向里内扣,目视前方。(见图2-9)

四、歇步

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前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后脚

前脚掌着地,脚跟抬起,膝部紧贴前腿外侧,臀部坐在后脚 跟处,两手分开插于腰间,目视前向。(见图2—10) 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图片10

要点:挺胸.塌腰,两腿靠拢并贴紧。(见图2—10)

五、叉步

两腿左右交叉屈膝半蹲,前脚脚掌着地并外展。后腿 稍屈膝,全脚掌着地,脚尖向前,双手插于腰间。(见图 211)

左腿在前为左叉步,右腿在前为右叉步。

要点:挺胸抬头,两腿交叉时重心要平稳。(见图2—

图片11

第三节翻子拳的步法

翻子拳的基本步法有跪步、闪步、旋步、窜步、进步、转 步等。

_、跪步

前腿屈膝下蹲,大腿成水平,全脚着地,脚尖稍微内 扣。右拳直臂向前下方击出。后腿屈膝跪接地面,脚跟提 起。左腿在前为左跪步,右腿在前为右跪步。(见图2— 12)

图片12

要点:挺胸塌腰,上跪步时,把拳向斜下方打出,目随 拳动。

二、闪步

练法:向前方上右腿,成右弓步,同时右拳直臂向前方 击出。然后身体右转右脚向右侧方闪身跨上一大步,左腿 屈膝跟进跪在右脚后面成腋来势。(见图2—13)

要点:上步击拳动作要连贯同时完成,闪步要快,跪地 要稳,头往左侧后方目视。

图片13

三、旋步

练法:以右反臂锤为架势成右弓步,然后两脚同时蹬 地,身体向左后方旋转270°,成反臂锤右弓步。(见图2— 14,图 2—15)

图片14 图片15

图 2—15

要点:旋步时,要快速敏捷,腰要活,以身带步,目视正

前方。

四、窜步

练法:右腿抬起向前方跨上一大步.左脚随即跟进半 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抬起为虎爪向正前方抓出。(见 图2—丨6,图2—17)

图片16 图片17

要点:窜步要快,跟步要急,抓拍时要于上窜步时动作 一致,目视前方。

五、进步

练法:右腿向前上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拳由腰间向 前直臂冲出,拳眼朝上,右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目视前

方。(见图2—18,图2—19)

要点:上步动作要轻而快,与冲第一拳同时完成,冲拳 时要快速有力,此动作可以进行进步左右重复练习。

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六、转步

练法:以左脚掌为轴,身体向左后方转动,然后右腿以 弧线平行向后上步,同时左臂下压,右臂抡拳,由下向上再 向下正面劈出,目视劈拳。(见图2—20,图2 — 21)

要点:转身重心要稳,上步要快,抡臂劈砸要与上步同

时完成。

第四节翻子拳的手法

翻子拳的基本手法有:劈掌、穿掌、捋手、拍掌、摆拳、 鞭拳、翻拳、直拳。

一、劈掌

练法:右手为穿梭掌,由上向下劈砍,手掌外侧为力 点,练习时可上步做左右手劈掌。(见图2 — 22)

要点:劈掌时臂要伸直,肩要放松,以肩关节为轴劈成 立圆状。劈掌下落时肩要下沉。

图片22

二、穿掌

练法:右手为穿梭掌,由屈肘至伸臂向前穿出,力达掌 指尖。(见图2-23)

要点•.穿掌伸臂时要快、要直。

图片23

三、捋手

练法:右臂由屈肘开始,向前由上至下,同时右手为 爪,伸抓回收,微屈手臂为捋手(见图2 — 24)

图片24

要点:在做捋手时,双手要伸为水,然后紧握,往体内 捋带,动作要快,力达手指。

四、拍掌

练法.•左手为分指掌,由屈肘向上前方伸臂做下拍抓 动作.为拍掌。(见图2—25)

图片25

要点:掌心朝前,拍掌时肩部腕部要放松,拍掌下落时 肩要下沉。

五、摆拳

练法:右臂屈肘握拳,向体外右侧抬起,由体右侧平行 经胸部横向摆击为摆拳。(见图2—26)

图片26

要点:做摆拳时,右肘不能抬得过高,左臂要求屈肘护 在左胸和左肋部,发力要突然有力,以腰为轴随拳出方向 做出腰胯之力。

六、鞭拳

练法:右臂伸直,握立拳转身横向以鞭打之力,向身体 右后方打击出去。(见图2 —27)

图片27

要点:握立拳力达拳面,以腰为轴借扭转之力,手臂摆 动时以鞭打之状击出。

七、翻拳

练法:右臂小臂内旋,握拳由下向上,向前划立圆翻 出,力达拳背,同时左掌向下按压再收至右肘下,掌心朝 下,目视前方。(见图2—28)

要点:右手做翻拳时发力要突然,右掌下按时要与翻 拳动作同时配合。

图片28

八、直拳

练法:右臂握拳向正前方直线打击出去,打俯拳时(拳 心朝下)肘应有缠丝劲,力达掌峰,打立拳时(拳眼朝上)。 要直出直人(见图2 — 29)

图片29

要点:直拳打出时,要拧腰顺肩,快速有力,力达拳面。

 

第五节翻子拳的腿法

翻子拳的腿法基本有穿丁腿、托点腿、侧点腿、正蹬 腿、铲腿、拦腿等。

一、穿丁腿

练法:垫步向前左腿微屈膝下蹲,右腿脚掌勾起经左 腿内侧,擦地向前踢出。同时,右手变穿梭掌直臂向前穿 出。(见图2 — 30)

要点:垫步向前时要快,力点在于脚掌,手脚必须同时 协调一致,同时完成丁踢动作

图片30

二、托点腿

练法:右腿膝部稍微屈,左腿抬起伸膝,用脚掌绷直向 前点戳,同时左臂和右臂,以仰掌由下向上前后托起。 (见图2 — 31)

图片31

要点:右腿屈膝不要过大,右腿点戳时要快速有力,托

手时要有送抬意识。

三、侧点腿

练法:左腿直立为支撑腿,重心完全在左腿上,然后右 腿屈膝提膝,脚掌绷直向右侧前方点击出去,力点在脚尖。

(见旧2—32)

图片32

要点:出腿要充分展髋、伸直,支撑腿要重心稳固。

四、正蹬腿

练法:以正面向前方,右腿支撑身体重心,膝部微屈, 随即左腿屈膝抬起,脚尖勾起向前蹬出。同时,左拳直臂 向前方击出,拳眼朝上,右拳屈肘放至胸右前方。(见图 2—33)

图片33

要点:蹬腿时动作要快速有力,上体正直,蹬腿与击拳 动作同时完成。

24

 

五、铲腿

练法:以右腿为支撑重心腿,左侧身向前方,左腿屈膝 上抬。然后快速以左脚外侧为力点,向前下方铲出。同时 两拳屈肘前后放在胸前。(见图2 — 34)

要点:右腿支撑重心时身体要稳,左脚铲出时要快,收 腿时要急。

图片34

 

六、拦腿

练法:以左腿微屈膝为支撑腿,右腿屈膝上抬,脚掌外 展。然后向前下方拦踹出去。两拳屈肘放在胸前。(见图 2—35)

图片35

要点:左腿支撑重心时要稳,右腿拦截时要快速有力, 力点达于脚心内侧。

 

第六节翻子拳的功法

要想练好翻子拳,必须在功法上下功夫。拳谚中曾讲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也就是讲,拳术的套路演练 的再好,也只不过是给人看的,只有在技击实战中与人的 搏杀,才能看出拳术真正的实用价值。中国近代史上不少 武术名家,他们不仅在拳术的套路演练上气势刚健,劲力 雄遒。而且在功法练习中更加是刚柔相济,明里暗藏。

我们曾听前辈们讲过“铁腿”王占鳌,“铁罗汉”徐兆 熊,“神腿”郝明久,“铁掌”于伯谦的秩事,他们都以各自 所习的功法,与武林名人以武比试而得美名的。

翻子拳的功法练习过去为武林不传之秘,可练成“铁 掌”、“铁拳”,其练习方法也与其它门派练习截然不同。 它以击、拍、捋、劈、戳等五种手法为主,以中草药方熬制成 液浸泡为辅。在夜深人静之处进行秘法修炼。

此功法练习百日可成,初练时,每日先由慢至快,由轻 至重逐渐操练15分钟,一个月之后,可增加至30至40分 钟,刚练时因用药浸手,手为乌色,百日功成之后,可不必 再用药浸手,此时两手柔细、白嫩、灵活,毫无别家粗糙之 弊。随意挥拳劈掌,即可断砖碎石。与敌交手时,用阳劲 可使其皮破骨断,用阴劲可使其体表面没有伤迹,但身体 内脏已破碎。

翻子拳的功法始于清代,是上乘的硬功,易学简练,不 伤身不伤手,不出任何偏差。是武功真传,过去秘不外传。

26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抢救我医武术遗产,我特此把翻 子拳功法练习与配制药方贡献出来,编人书中,供练习者 学习采用。

翻子拳洗药秘方

狼毒四钱、大青盐四两、生山甲四片、乳香三钱、没药 三钱、透骨草五钱、三七三钱、血竭三钱、铜绿三钱、橡碗六 个等等。上述药品装人纱布袋中封紧,放人煎药壶中,再 将陈醋半斤、黄酒半斤、井水三斤放人,浸泡一天以后,再 放炉上用慢火煎开,大约两个小时之后,自然冷凉就可洗 手练功。此洗药可反复使用百日,待洗药液体变少可再添 加水重新煎用。

翻子拳功法练习时的注意事项

一、 练功最好选在夜深人静时练习,或者选在屋内,但 必须空气清新,没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进行练功。

二、 练功时必须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精神饱满,练功 前还须把大小便解净。

二、练功期间(100天内)必须节制房事,如有遗精,千 万不能马上练功,最少也要间隔12小时后再练。

四、 练习结束后一小时内禁止喝凉水、冷饮,千万不能 用凉水冲身,要想冲洗也必须得在汗全消之后,半小时后 用温水洗涮。

五、 练功期间应适当增加营养,多吃些牛肉、水果、牛 奶、维生素C、维生素E、白糖水及牛骨头汤。并且一定要 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六、 练功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开始时要由小到中

27

 

用力,半月后由中到大逐步用力,千万不要开始就用蛮力 随意乱打,以防手部受伤。

一、击打铁沙包

练法:成左弓步或右弓步,面对沙包,用左拳或右拳直 线向前击打沙包。(见图2 — 36)

要点:先由轻至重,由慢至快进行,击打时要拳面接触 沙包,切忌翘腕,以免腕关节受伤。

图片36 图片37

练法成右或左弓步,身体正面对着沙包台,然后两臂 左右由上至下平掌分开成分指掌,拍打沙包。(见图2— 37)

要点:先由轻至重,由慢至快进行,平掌触击沙包时要

气下沉,口发声。

三、摔打铁沙包

练法:成左或右弓步身体面对沙包台,然后两臂左右 交叉由上向下,手背为力点,摔劈沙包。(见图2—38)

图片38

要点:先由轻至重,由慢至快,气力下沉,目视手掌,触 击沙包时要发声助力。

四、劈砍铁沙包

练法:成左或右弓步,身体面对沙包台,然后两臂左右 交叉由上向下以手掌外侧为力点砍击沙包。(见图2— 39)

图片39

要点:先由轻至重,由慢至快,气力下沉,砍击时要发

声助力。

 

五、戳击铁沙包

练法:成左或右虚步,不断交换,同时手臂伸直,左右 交换用手掌尖向铁沙包戳击。(见图2>^0)

图片40

要点:先轻至重,由慢至快进行,力点在指尖,戳击时 手指千万不能放松,以免挫伤。

翻子拳的套路

中国武术历来就有长拳短打之分。翻子拳属于短打 之类,现在有把它列为长拳类,这是不对的。翻子拳的功 架、功力、技法和套路结构、节奏、风格与长拳相比,都有明

显的差异。

长拳在套路层次上错落有致,攻防含义清晰明了,动 作衔接上起承转合。套路在开始时是一段引人注目的起 势,结束时也有一组神情饱满的收势。拳组之间,大多穿 插一些过渡、转折等配伍动作。而且趟次较多,每个趟次 都有一定的高潮,它的高潮是由大幅度的旋转、起伏动作 由快慢动静的时间节奏配合而成。其动作多是几次的转 折跳跃和骤然落地的定势、平衡,并且特别强调动作的造 型高难和动静之间的对比,特别讲究定势的静态美。

翻子拳的套路是开门见山,首先由腋来势拉开准备实 战的架势。腋来势是翻子拳每个套路的固定上势,也是每 个套路的惟一定势。套路中只要腋来势完毕,便是势如破 竹,一气呵成,不间断地开打。直到收势遏然而止,没有简 单的过渡和转折动作。每路趟次只是一去一回,短小精 桿,不作铺张。每个拳组动作都表现出招险节短,前后连 贯,出手往来不空,行步里外紧逼。动作一个催促一个,伕 中有快,疾上加疾。前一个动作招法即为后一个招法动作 做出准备,有明有暗,有密有藏,这和长拳截然不同。

翻子拳突出的是动态美,它除了上势和收势讲究坐如 山岳,表现出那种坚定,冷静的静态美外,整个套路的运动 没有静止的定势。都是处在动态运行之中,给人以感觉攻 防内容激烈,扣人心弦,有如暴风骤雨,气势磅礴的动态表 现。在攻架与动作幅度上略小于长拳,讲究动作严密紧 凑,刚柔相济。翻子拳在步型上也讲弓马仆歇虚,但在实 战中不常用。非弓非马的坐步较多,这种步型比较牢固机 动,便于近战快战随机应变.这也是区别长拳的另一特点。 翻子拳共计四套,每套都各具特色

一、 站桩翻子是原始套路,它不讲走趟子,只是据卧牛 之地。主要是锻练手法变化和身体步法的转换,可称为上 下翻子。

二、 捋手翻子,多以刁拿、扣带、抓衣,捋的手法为主, 结合步法的移动转换,进行左打右,右打左,可称为左右

翻子。

三、 脆八翻子,多以直出直入,结合步法的转换攻前打 后,可称为是前后翻子。

四、 拨浪翻子,它主要是以拧扭、崩挑、横竖拦截为主。 多攻里打外,可称为是里外翻子。

翻子拳赞歌

武穆留下翻子拳,直出直入妙含玄。

忽进忽闪应机变,变刚亦柔巧连环U 动作迅雷难掩耳,静如大岳稳如山。

虚虚实实难招架,指上打下手飞翻。 旱地行舟是桩法,一步三拳是根源。 车轮功练铁罗汉,铁臂功练无遮拦。 三取五节是要诀,周身气力外涌泉。 内有七拳成绝艺,直劈横崩摔捋缠。 直拳打法最简便,不招不架直向前。 泰山压顶用猛劈,连劈带挑是截拦。 横能破竖竖破横,横出直入暗舒肩。 崩拳就是挑打势,连崩带砸防护严。 摔拳本是翻拳变,上提下滚左右旋。 捋手本是顺手带,一收一放紧相连。 缠法要用缠化劲,缠劲发出是粘连。 遇敌应知稳准狠,心慌意乱败之源。 最忌一处即深入,出手等于非真传。 拳打架势招打快,练到无拳是真拳。

第一节站桩翻子

站桩翻子拳赞

出拳打鼻梁,缩手打胸膛。

解身迎面肘,挑袍双上手。

铁翻杆,顺手捋。

外上打,双裹手。

动作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步站,身体正直,目视前方.两臂伸直自然下 垂,两手为掌,手心朝向身体两侧。(见图3—1)

要点:挺胸拔背,呼吸自然,头要端正,目要平视,内含 精神,外示安逸。

图片41

二、腋来势 图3—1

].两臂由下向左上方划弧形抬起至左肩前时两掌交 叉(掌心朝外)。右腿屈膝向上提起,同时,上体微左转, 目视两掌。(见图3—2)

图片42

图3—2

2.两掌继续经头部上方成弧形摆至右肩前,同时,身

体稍向右转,眼随掌走,目视两掌。(见图3 — 3)

图片43

3•身体向左转,左脚向左侧方下落一步,然后两腿屈 膝下蹲成半弓步。同时,两掌变拳由右肩前向下再向左上 方摆动至胸前。左拳在前,右拳后臂贴于右肋部。双小臂 略向前弯曲,目视前方。(见图3-^)

图片44

要点:以上三个动作,必须协调连贯,一气呵成,两臂 摆动时要成立圆,眼随手动。腋来势(半马步)要求含胸 拔背,上体挺直,做到三扣两护,脚扣、肘扣、膝扣、肘护 肋、手护心,全神贯注,目视前方。

起势包括站桩翻、脆入翻、捋手翻、波浪翻。

第一段

一、出拳打鼻梁

左拳直臂向前击打出去,拳眼朝上,同时右拳变掌,收 到左肋前,掌指朝前,目视前方。(见图3 —5)

图片45

要点:出拳时,要快速有力。

用途:主要击打对方鼻梁。

二、缩手打胸膛

1.把击打出去的左拳收回腹前,拳眼朝上,同时右掌 向前微伸下按。(见图3-6)

图片46

2.身体重心微向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拳再次向前 方直臂击打出去,拳眼朝上;右掌收至右胸前,掌指朝前, 目视前方。(见图3 —7)

s图片47

 

要点:以上动作必须协调、连贯,左右手动作同时

完成。

用途:当对方向我击打右直拳时,快迅用右手捋或按 对方打出的右拳手腕,同时快速把左直拳击出,打对方

胸膛。

三、解身迎面肘

  1. 上体稍向右侧转动,重心稍后移。同时左臂屈肘立 抱至左胸前,拳眼朝外,目视前方。(见图3-8)


图片48

 

  1.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上体稍前倾,同时左臂屈肘向 上前方顶出。右手按握左拳拳面上,目视前方。(见图 3—9)


图片49

要点:顶肘时要快、狠,力达肘尖,同时用右脚后蹬

助力。

用途:当对方用右直拳击我面部,我以右臂屈肘格横 格其拳腕,然后再迅速进身以左肘顶撞对方面部。

四、挑袍双上手

1.右腿向前跟近半步,以左脚全掌和右脚前掌为轴, 上体向左稍转。同时,左臂屈肘向上前方架挑,左手为拳, 拳眼朝下,右掌变拳向上前方屈肘弧形勾击出去,拳心朝 上,目视右拳。(见图3 —10

图片50

2.以两脚脚掌为轴,身体向右转成左半弓步。同时右 臂屈肘向上前方架挑,右手为拳,拳眼朝下。左拳向上前 方屈肘弧形勾击出去。拳心朝上目视左拳。(见图3— 38

图片51

图 3—11

要点:转体时要快,上架挑与勾击时必须同时完成,要 以拧腰发出勾拳之力。

用途:当对方用右直拳或右摆拳击我头部,我用左臂 屈肘架挑,同时勾击对方下额,对方退一步再用左拳横摆 我时,我再用右臂屈肘向上架挑,同时用左直拳击打对方 面部。

五、铁翻杆

右腿向上进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拳以肘为轴由下 向上前方划立圆翻出,拳心朝上。左拳变掌经右臂内侧向 下按,与胸平行,掌心朝下,目视前方。(见图3 —12)

图片52

 

浏览15,31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