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物性及其训练方法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和韧带的伸 展能力。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拉伸张,拉伸张又有动力拉伸 张和静力拉伸张两种,这两种方法又都可采用主动性和被动性 两种方式进行。

在运用拉伸张发展柔靭素质的训练中,要解决好 练习的强度和重复的次数、组数、间歇时间与动作要求

增加练习强度要循序渐进,防止拉伤。训练的强度主 要是反映在用力的大小和负重的多少两个方面,不管是主动或 被动,其用力均需逐渐加大,加大程度以运动员自我感觉为依
据,达到胀痛难以忍受时为止。负重拉伸时,重量一般在3~ 5公斤之间,动力拉伸较静力拉伸负重轻些,水平高的运动员 可多负重一点。

练习重复的次数、组数。发展不同关节柔韧性两个阶 段的练习重复次数,如表9. 1所示:

表9.1 发展各关节柔韧性两个阶段练习的重复次数表










































关节阶段
发展阶段(次数)保持阶段(次数)
脊柱90 ~ 10040 ~50
m60 ~7030 ~40
50-6030~40
30-3520-25
20 ~2520-25
20 ~2510 ~15

注:引自前苏联普拉托诺夫《教练员训练指南》

表9. 1所列各关节练习的次数可供参考。每组可做10 ~ 12 次,约在6 ~ 12秒钟之间。在静力拉伸时,可固定控制在30 秒钟或30秒钟以上,这要根据运动员的水平而定,组数也是 如此。

间歇时间。根据运动员感觉和练习的关节部位,间歇 时间的长短以运动员感到基本恢复为准,大关节的间歇要比小 关节长些。间歇中注意放松,也可做一些按摩。

动作要求。动作幅度要逐渐加大并到位,动作速度可 快慢交替进行,在保持柔韧素质训练阶段以快速方式进行练习 为宜。

由于柔韧素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取得最佳效 果,在训练过程中还应注意:

结合摔跤专项特征控制好柔初素质发展水平。

柔韧素质训练要经常进行,持之以恒。

做好热身活动和在具有适宜的外界温度条件下做好热 身活动,提高肌肉温度,防止拉伤。外界温度以18^为好。

柔韧素质练习与其他素质训练结合进行,特别是与力 量素质训练相结合,做到刚劲有力,柔而不软,軔而不僵,活

动自如。

儿童少年的关节面角度大,软骨厚,骨化没有完成. 韧带组织也比较柔軔,是发展柔軔素质的好时机。

灵敏性及其训線方法

摔跤运动员的灵活性即灵敏素质。所谓灵敏素质,是指运 动员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能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 体运动的能力。

发展摔政运动员灵敏素质采用的主要手段

让运动员在跑、跳过程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 种动作。

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体操动作。要求对身体的空 间方位变换后所处的方位非常清楚。

结合摔政专项灵敏素质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

各种变换方向的练习(反应动作速度)。在提高灵敏素 质时,应当采用下述训练方法:①灵敏素质是人体综合能力的 运用,因此,在发展灵敏素质的训练中,应从培养各种能力入 手,培养他们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观察能 力和节奏感等。②应充分利用最佳敏感期的训练,这时期的训 练效果最明显。③灵敏素质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重复次数不 宜过多。④训练的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应当不断改变。

摔跤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应根据摔跤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手段与方法,使 训练与摔跤专项要求相一致。

灵敏素质的训练,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部分,在运 动员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

女子进人青春期后灵敏性会出现一度明显下降的情 况,因此,必须加强女摔跤运动员在青春期前的灵敏素质训 练,训练负荷和强度一定要掌握准确,不能过多。

小结:

运动素质与运动技术是在一个结合体内,它们之间存在着 相互依赖的关系。要想掌握好合理的技术,必须有良好的运动 素质作基础。运动素质包括一般运动素质和专项运动素质,本 讲对摔政专项运动素质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练习方法,可作 为教练员在专项运动素质训练中的引玉之砖。

 

川儿童少年摔跤运动员 损伤的预防、处理与 伤后康复训练

摔跤损伤概述

摔跤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

皮肤损伤。

肌肉与肌腱损伤。

关节损伤。

滑囊损伤。

骨损伤。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

按伤后皮肤或黏膜完整性分 训

开放性损伤。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损篇 伤部有伤口并与外界相通,如擦伤、刺伤、裂伤及开放性骨折和脱位。

闭合性损伤。伤后皮肤和黏膜仍保持完整,损伤处与 外界不相通,如挫伤、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闭合性骨折和脱位。

按伤情轻重分

轻伤。运动员不丧失活动能力,伤后能按原计划训 练,如轻度擦伤和扭伤。

中等伤。伤后短时间内(一般为1 ~ 2月)不能按原计划 训练,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如肌肉拉伤、小关节 扭伤。

重伤。完全不能训练,如各部位骨折、关节脱位、肌 腱完全断裂。

按损伤病程分

急性损伤。指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的损伤, 如在摔歧比赛时倒地姿势不正确,可造成^•、肩关节的脱位或 锁骨的骨折。

慢性损伤。指局部过度负荷、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 的劳损,或由于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化来的陈旧性损伤,如髌 骨劳损、腰肌劳损等。

摔跤损伤的特点

摔跤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与其专项技术动作有密切关系。 在古典跤运动中,损伤主要发生在腰背和胸肋,其次为肘关 节、膝关节和耳部。这是由于在古典跤的专项动作中,占相当 大比例的动作是抱提和滚桥,这些动作都要靠腰部和胸部来完 成,因此,容易造成腰背和胸肋部的损伤。

在自由跤运动中,损伤主要发生在膝和腰,其次为肩、 踝、肘关节和颈部。这是由于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使膝关节经 常处于屈伸扭转状态,腰椎处于屈曲姿势或过伸(做桥)状态而 易受伤。

摔跤损伤的康因

根据摔跤运动的特点——两人徒手直接激烈对抗,并且强度大,产生这些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局部负荷 过重;第二,技术动作错误;第三,场地设备不良;第四,违 反竞赛规则;第五,思想麻搏大意;第六,缺乏自我保护;第 七,生理、心理状态不良。

在上述受伤原因中,局部负荷过重和技术动作不正确是主 要原因。另外,由于摔跤运动对肌肉力量要求很高,因此,由 于其部分肌肉力量不足引起的运动损伤,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

常见的摔跤损伤

在摔跋训练、比赛中一般容易出现以下损伤:

耳廓损伤。一般出现在小级别较多,由于挟颈动作(正 反挟颈摔)压挤、碰撞等原因造成的耳廓红肿、充血,如不注 意适当休息,会导致耳廓软骨化,出现耳廓变形。

皮肤擦伤。摔跤垫上的盖单是人造革缝制而成的,在 两人站立或跪撑角斗时用手臂撑地或用头部做桥,常接触到人 造革的接缝边口导致皮肤擦伤。

嘴、鼻的撞伤。这是由于双方争斗时头部互撞所致。

关节损伤。关节损伤,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本身的特 点;另一方面由于被摔的运动员倒地姿势不正确,造成肘关节 脱臼、钿带扭伤等损伤。此外,某些犯规动作,如两人对抗, 当对方把手臂插人腋下时,用反关节解脱以及夹双臂过胸时, 不是夹在对方上臂而是夹在前臂等,也可导致肘关节的损伤。

在摔跤运动中,脚是运动员发力支撑、进攻及被进攻的主 要部位,因此,踝关节韧带损伤也是摔跋运动中较常见的一种 损伤。在踝关节韧带损伤中,以踝外侧副韧带扭伤更多见,当 足过度内翻时,容易造成踝外侧副軔带损伤。

胸肋挫伤。由于摔跤技术和规则变化后,抱腰滚桥翻 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被滚桥运动员太紧张造成胸肋挫伤。

如滚桥过程中,攻方队员搓揉及滚桥过程中双臂发力,造成守 方队员肋骨的挤压伤;提抱过胸过程中,攻方队员提抱守方队 员做过胸动作时造成肋骨的急剧扭错,使肋软骨损伤;跪撑对 抗中,攻守双方对峙时,胸部互相挤压,导致肋骨骨折和(或) 软组织损伤。

腰背肌的损伤。在古典跤中,抱提动作主要靠腰部肌 群用力,特别是骶棘肌始终处于强直收缩状态。如果训练或比 赛时抱提动作过多,而又得不到充分放松,久而久之,就会造 成腰肌劳损。此外,在古典跋的滚桥和提抱动作中,腰背主要 发力的肌肉是紙棘肌,在做动作时,突然发力可造成慨棘肌及 腰背其他肌肉的急性损伤。

浏览2,2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