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合气道的礼节有“坐式礼”和“站位礼”两种。

坐式礼(跪拜礼〉:坐式礼主要用于每次练习的开始 和结束,以及需要慎重时的礼仪。具体的方法是:正坐后两手 由大腿滑至膝前地面成八字,身体前倾与地面平行,前额接近 或触及两手虎口间八字形地面。这个动作可以称之为“跪地前伏叩首”(图1—1、图1一2、图1一3)。一般在练习开始和结 束时都要面对师长同时行此大礼。通过这种礼节给人一种严肃 的感觉和相互尊重的感情。可以说是一种体现师生相互尊重、 尊重学习和感受传授的神圣性的礼节。

图片1

站位礼(鞠躬礼):站位礼主要用于练习开始时对对 手的尊重和请对手多指教的请求之意;练习结束后主要是表示 对对手的感谢以及对自己练习成功的尊重。合气道的理念认为 在对练项目中,如果没有对手的存在,自己的提高是不可能 的。正是基于对手而非敌人的存在,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 磨炼自己的技术和品德。对对手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另外,站位礼还用于进出场馆时的礼仪和对场地的感谢,这是 习练日本武道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日本武道中道德教育 的一环。对场馆这一物体的礼节,可以让练习者感受到学习现 场的神圣,也可以让练习者更加爱护自己的体育场馆。与其说 向场馆致礼,不如说是在向自己的心态,行为规范致敬。在曰 本,一堂练习课结束后,参与者会一起清扫甚至抹擦地面,因 此即使外观看上去是比较陈旧的建筑,场馆内部一般都是整洁 干净的。站位礼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直立后上体前倾约40° (图 1一4、图1—5)

图片3

合气道礼节的应用场合

练习者进人练习场地和练习之后走出场地时均应行 礼。

在开始练习前,师生应共同向道场正面所供的开祖 像、合气道标志等行礼,然后师生互相行礼。

在同伴共同练习前后,双方也应行礼。

如果迟到,迟到者应在正面行礼后,静静正坐于道场 垫的一角,等老师召唤并向老师行礼后方可进场练习。如中途 因故离场,应事先得到老师的许可。

合气道的理念认为:两个人互相学习和练习时经常以礼相 待,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之间的友谊,学会怎样尊重别人。同 时在合气道哲学理念的熏陶下,通过礼节可以培养练习者的充 满理性的品德。

在武道中特别重视礼节。对师长、前辈、对手,包括练习 的道场都要鞠躬致礼。同时,日本武道也把注重礼仪视作武道教育手段的特色之一。

二、合气道的技术等级

合气道的技术等级分为“段前级别”和“段位级别”两部

(一)段前级别

段前级别有两种模式

其一是日式五级。日式段前级“五级”最低,“~级”最 高。日式段前级在腰带颜色上没有分别,统一系白色腰带。初 段以上系黑色腰带。

其二是美式六级。美式段前级“六级”最低,“一级”最 高。段前级以不同颜色的腰带区分,一般来说,六级为白带, 五级为黄带,四级为橘带,三级为绿带,二级为蓝带,一级为 褐带。美式初段以上系黑带。

(二)段位级别

段位级别最高为十段。一般来说,达到八段已被认为是最 高的了。段位级别的九段与十段只授予对合气道有特别重大贡 献的人。

对于级别的认证,各个流派均自己进行考试,自己发证 书。流派之间的段前级别和段位级别彼此都不兼容。也就是 说,流派之间对其他流的段位级别是彼此不承认的。一般练习 某个流派,级别以自己流派的考试为准,以自己流派的证书为 准。各流派对学员考试认证的原则是差不多的。一般来说,视 学员对合气道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对合气道知识理念的了解

扫本合气道

程度不同、对合气道的贡献不同而定高低。合气道升级、升段 考试还要看练习者的练习时间,时间长者级别相对较高。

三、日本合气道的攻击目标

合气道技术的攻击目标主要是对方的下颌、下腹部、腕关 节、肘关节等身体部位。通过对这些部位的攻击来破坏对方的 身体平衡,从而达到控制对方而不是伤害对方的目的。

在生死攸关的实战格斗和冷兵器战争中,是以尽快伤害对 手为目的的。眼睛、咽喉、后脑、裆部等人体最薄弱的身体部 位,无疑是最为有效的攻击目标。因为对手的这些部位往往一 击就可以致以重伤或致命。所以这些人体的薄弱部位都是古代 或近代实战武术中的重要攻击目标和重点守护位置。在日本武 道中,把人体的这些薄弱部位称为“急所”。当战斗手段以竞 技体育的形式开始发挥体育功能的时候,人体的要害部位就不 能再成为主要的攻击目标。因为体育性质的格斗对抗必须在保 证练习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如在现代拳击、散打等对抗 性项目中,上述人体要害部位是禁止击打的。另外,肘攻或膝 击这些极具杀伤力的攻击手段也要受到限制。

合气道基于“和为贵”的基本理念,作为一种攻防练习和 身体运动的教育手段,把武术中原来用于对致人于死地或重伤 的要害部位的攻击,改变为主要对下颌、腕关节和肘关节等有 效部位的进攻。主要是使对方失去平衡或制服对方,在对抗中 一般不使用技术方法直接攻击对方的要害部位。当然,即使攻 击这些有效部位时,如果使用技术不当或用力过度,也有可能 造成对方的韧带损伤或骨折等伤害,因此在练习合气道的过程 中,一定要注意“心存善念”(与自己对练者是练习的对手而

不是生死相拼的对手),避免对手或自己受伤。

四、日本合气道对“劲力”的基本认识

劲力是所有武术和武道追求的核心内容。日本合气道对用 劲力的方式也是有多种认识的,主要有“呼吸力”和“中心 力”两种表述方式。

(一)呼吸力

早稻田大学教授志田文明认为:合气道的“呼吸力”实际 上就是通过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来达到一种合理的、整合了全身 力量的“统一力”。这与中国武术中要求上下协调、内外合一 以达到“整劲”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呼吸力”不仅 限于合气道,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动作也是与呼吸相配合 的。如我们在劈柴、举起重物时的习惯发声一样伴随呼气的 发声其实就是在便于用劲。再如跑步等体育运动中,呼吸方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跑步的质量。在合气道等与人格斗的武 道或武术中,呼吸方法与发力时机等的配合更是密不可分。一 般来说,人体在吸气时便于肌肉放松,呼气时便于肌肉紧张。 在武术对抗比赛或格斗拼杀时的发声,也都基于此。

合气道虽然不要求在进攻中发声,但同样要求通过吸气以 达到化开对方、通过呼气以达到运用一种最合理的劲力以制服 对方的用力方式。其实武道中追求对攻防有效的那种呼吸方 法,也只不过是从属于攻防动作的,重要的是通过四肢与躯干 的合理运用以达到一种统一的、最佳的用力效果。

(二)中心力

以盐田刚三等为主的合气道流派比较常见地运用“中心 力”这一词汇。在“中心力”的认识中,把呼吸和对身体中心 的同时运用作为主干内容。练习合气道时,不管人体运动如何 变化,重心的位移都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前面所说的“身 体的统一”最后也应该归结到重心这一点上来。当然,由于人 体不是物体,在瞬息万变的攻防中,对我们自己身体起指导作 用的还是意识、是意念。所以,大概正是基于这一点,在合气 道对力量的运用中,用一个叫“身体中心的感觉”来代替“重 心”这一机械的力学原理名词。因为攻防是自由的运用而不是 呆板的物理计测。所以说,合气道“中心力”的这一说法,既 是因为呼吸方法和重心的存在而靠近了生理学、物理学的科学 认识,同时也保存了意念这一较为自由的意识形态。

不论是运用“呼吸力”还是“中心力”,都是以身体为原 点,以追求一种对全身体最合理、最有效的用力方法。因此, 我们在学习合气道的时候,应该把合理地运用四肢与躯干作为 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然后才是辅之以呼吸、意念等从属因 素。

我国武术中的“丹田”,其实其位置与人力在物理学意义 上的重心位置非常相近。在我们练习中国武术或气功时,如果 把丹田作为一种身体力学(重心)意义上、生理学(呼吸、意 念)意义上的东西来看的话,也许会有新的发现。从这一点上 来说,中国武术中的“丹田发力”与日本合气道中的“呼吸 力"“中心力”或“统一力”,其实是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 面、不同用语上去追求和解释武术或武道的“内功”修炼。

浏览2,43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