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动作
双拳放在小腹部,拳心向内,拳和拳的距离是一拳。
丹田和拳的距离为一立掌。
a.拳的高度与上格挡同高。
格挡动作完成后,左右臂形成左右45°角。
拳和拳相距是一掌距离,双拳和前额相距是一拳距
离。
格挡完成后,形成犹如把牛角左右撕开的动作。
扣分事项
格挡过程中肘关节向外翘起时。
拳和拳的宽度,拳和前额的宽度不标准时。
格挡完成后,格挡手臂的角度过大或过小时。
(十二)双拳上位侧格挡
®始动彳乍
左侧格挡时,右臂放在右髋关节处,拳心向上。
左臂放在胸□右侧,拳心向下。
规定动作
格挡的手臂经过面部,腕部伸直,高度与耳部同高, 拳心向耳部。
辅助手与胸口同高,拳心向下,腕部在胸□的左侧。
扣分事项
格挡的拳在耳部以上或以下时。
辅助的手臂比胸口过高或过低时。
起始动作
双拳从髋关节两侧开始,交叉形成“X”态。
拳心向下,肘关节轻微弯曲。
规定动作 jifll
格挡时,双臂交叉经过面部。
格挡动作完成后,双臂的腕部与耳部同高、拳心向内。
肘关节放松下垂
严扣分事项
格挡时。
双臂的腕部比耳部过高或过低时。
肘关节向外翘起时。
起始动作
右侧格挡时右臂放在左髋关节处,掌心向下。
左臂放松伸直展开,掌心向上,腕部伸直与肩部同高。
规定动作
格挡的手臂经过肩部时开始格挡,高度与肩部同高。
格挡完成后辅助的手臂与胸口同高,掌心向下,掌 和胸□相距一立掌距离。
格挡完成后手比肩部过高或过低时。
辅助手臂的腕部比胸口过高或过低时。
品势训练方案
一、 跆拳道品势修炼的重要性
品势是攻击和防守技术按规定的形式修炼的技术体系。在跆拳道修炼中,品势是精 神和技术的精髓,是直接或间接表现身心修养和攻防原理的行动方式。
构成跆拳道的三大内容包括:品势、抗和击破。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品势。
品势是跆拳道基本动作组成的攻防技术体系,经常进行品势练习,可以培养和提 高竞技跆拳道的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通过跆拳道品势的演练水平得知练习者的修炼 程度。
二、 品势修炼的目的
通过品势修炼提高跆拳道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品势技术的发展。
三、 品势比赛评分标准
品势比赛评分标准是通过动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以及演练水平来评价的。
规定基本动作当中的手、腿法为标准打分。
按照品势动作的技术规则和完成动作时的准确性来评分。
按照动作的自然、熟练程度和动作的平衡(重心移动)、速度和力量的分配来 打分。
品势通过一定时间的反复修炼才能完成,评分时要对动作的刚柔、缓急等节奏 进行评判。
不同素质、不同体形的修炼者做出的动作不同,评分时结合演练者的身体条 件、特点、以及完成品势动作的完美性来判断。
四、 执教品势的要领和重点
首先要正确理解品势的构成原理,其次要熟知品势的动作和动作路线及方向。
修炼品势的注意事项:
动作和姿势的准确性。
动作的正确性。
平衡(重心移动)。
速度的缓急。
动作力度(强弱)。
熟练性。
视线,呼吸,精神状态。
气的表现(武道、武学的原理)。
品势最终环节——表演性。
五、 品势训练方法
修炼品势的重点为基础体力训练、基本动作和腿法,最终达到能理解品势整体的流 程来进行修炼。
临近比赛前一个月开始进行针对性训练,重点提高比赛所要求动作的完整性。通 过反复的测试与练习,不断找出问题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个别指导,迅速提高动作 的演练质量,充分做好备战准备。
六、 品势训练过程
第一阶段(准确性训练)
主抓基础动作训练,以熟练、规范基本动作和腿法作为重点。充分理解世界跆拳道 联盟品势比赛规则和技术动作的要求,针对裁判员评价内容和标准进行训练。
第二阶段(熟练性训练)
通过反复的准确性训练达到正确理解品势的动作,进人熟练性训练阶段。熟练性训 练的重要核心是修炼时动作幅度大一点,所有动作保持均衡(重心移动要稳),最后速 度和力量达到最高境界。此阶段训练虽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在品势修炼过程当中是 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第三阶段(表演性训练)
品势修炼的最终阶段是演练完整的品势动作。通过反复的练习,动作达到刚柔、缓 急,节奏挥洒自如。达到一定境界后,重要修炼部分是“气与力”的配合,以及正确而 自然的表现能力。
七、 训练a划
(—)年度计划
3〜4月基础体力训练。
5~7月基本动作和腿法训练。
8〜10月整体了解品势流程的训练。
11~12月动作反复训练和品势的完整演练,备战赛事。
(二)月计划
第1周基本动作和腿法训练为主。
第2周把一个整体品势动作分段反复练习。
第3周了解品势的整体流程,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品势。
第4周通过不断的测试发现问题点,进行个人训练和个别执教。 (三)周计划 星期一基础体力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基础力量训练。
星期二基本动作和腿法训练,练习品势的基本姿势、走势。 星期三基础体能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基础力量训练。
星期四品势基本动作和腿法训练,以手的攻防动作为主。 星期五用“局部-整体”的方法训练品势动作。
星期六个人训练和个别教学。
跆拳道品势
第一节太級一章(乾)
太极一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乾”,指天、父 (阳),“乾”象征是万物的根源,意味着初始,因 此是跆拳道品势当中的第一套品势。特点是以站势和 简单的走步为主,动作由基础动作下格挡、中内格 挡、上格挡、直拳、前踢组成,适合跆拳道8级修炼 者练习。
注意事项:左右移动或旋转时以前脚掌为 轴,上格挡前踢与直拳要同步进行,弓步移动的 路线是直线。
太极一章的进行线路最终形成一个“王” 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面向A方向,双脚开立 形成并排步,双手握拳置于 腹前形成准备姿势。
要领:拳和拳的间隔 为一拳的距离,拳和道带的 间隔为一拳的距离。脚尖向 正前方,双脚间隔为一脚长 的距离。
转向C1方向,左脚向 左移步,带动身体向左旋 转90° ;同时,形成左走 步,左下格挡。
右脚上步形成右走步, 右手直拳。(上步与直拳要 同步进行)
向D1方向,左脚上步
形成左走步,左手直拳。
(走步与直拳要同步进
行)
转向D1方向,以左前 脚掌为轴,右脚向后移步, 带动身体向后旋转180。形 成右走步;同时,做右下格
挡。
转向A方向,左脚向左 步法不变,右手直
移步,带动身体向左旋转 拳。
90°形成左弓步;同时,做 左下格挡。
转向D2方向,右脚向 前跟步,身体同时向右旋转 90°形成右走步;同时,做 左中内格挡
向D2方向,左脚上步 形成左走步;同时,右手 直拳。(走步与直拳要同 步进行)
转向C2方向,左脚向 后移步,带动身体向后旋转 180°形成左走步;同时, 右中内格挡。
右脚上步形成右走 步;同时,左手直拳。
向,右脚向右 移步,带动身体向右旋转 90°形成右弓步;同时, 右下格挡。
转向C3方向,左脚向 前跟步,身体向左旋转90° 形成左走步;同时,做左上 格挡。
向C3方向,右脚前踢
(双拳放到胸前)。
前踢的右脚向前落地
形成右走步;.同时,右手直
拳。
前踢的左脚向前落地 形成左走步;同时,左手直 拳。
向D3方向,左脚前 踢。
转向D3方向,右脚向 后移步,带动身体向后旋转
180°形成右走步;同时, 做右上格挡。
向B方向,右脚向前移 形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直 拳并配合发声。
移步,带动身体向右旋转 90°形成左弓步;同时,左 手下格挡。
以右前脚掌为轴,带动身体向后旋转180。,左脚回收形 成还原姿势(脚内侧平行,两脚间隔是一脚长的距离)。
注意事项:前踢与直拳要同步进行,中内格 挡左右各一次时,以前脚掌为轴旋转。
太极二章的进行线路最终形成一个“王” 字,从起点开始,最终回到起点,共18个动作。
太极二章的含义是八卦中的“兑”,指外柔内 刚。修炼太极二章可以完成基本挡和踢的动作。新的 动作包括上位直拳和前踢。修炼太极二章是以进一步 锻炼身体协调性为目标,特别是对身体重心的起伏有 较为严格的要求。适合跆拳道7级修炼者练习。
浏览3,1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