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基本动作训练
太极拳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练习过程中要细心体会、勤于练习,这样才能逐渐体悟到 太极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_、手形
1.掌五指自然伸直,大拇指与其它四指自然分开,四指自然并拢,掌心虚。(图4-1、2) 种类分立掌、侧掌、仰掌、俯掌、刁手、瓦垄掌。
(1)立掌指尖朝上,为立掌,立掌又分为正立掌和侧立掌。
正立掌指尖朝上,掌心朝前,称正立掌。(图4-3、4)
侧立掌指尖朝上,掌心侧立,称侧立掌。 (2)侧掌指尖朝前,掌心侧立,称侧掌。
(图 4-5、6) (图 4-7、8)
(3)仰掌掌心朝上称仰掌。 (图 4-9、10)
(4)俯掌掌心朝下称俯掌。 (图 4-11、12)
(5)刁手掌背向外旋转领劲称刁手。 (图 4 —13、14)
(6)瓦垄掌五指自然伸直,大小拇指有相合之
意,状若“瓦垄”,称瓦垄掌。(图4-15)
.勾手腕松舒平展,五指里曲,指肚轻轻并拢撮在一起称为勾。(图4-16至19)
3.拳四指自然并扰,指尖-•齐向掌心卷曲,大姆指贴于食指和中指中节上。
种类分立拳、仰拳、俯拳=种。
(1)立拳拳眼朝上,称立拳。 (2)仰拳拳心朝上,称仰拳。(图4-2丨、22)
(3)俯拳拳心朝下,称俯拳。(图4-23、24)
二、步形
种类分弓步、虚步、交叉步、独立步。
弓步两脚分开约两肩宽,在一直线上,双脚实踏于地,两脚尖向右(或左)前45度,弓腿 膝盖不得超过脚尖,另一腿膝盖微屈,称弓步。(图4 -25为左弓步,图4 -26为右弓步)
虚步--腿微屈支撑重心,另一腿虚足脚尖点地,称为虚步。(图4-27为左虚步,图4- 28为右虚步)
3.交叉步两腿交叉站立,微屈相互贴近,向前上步交叉为盖步,向后上步交叉为偷步,盖 步和偷步均为交叉步。(图4-29、30)
4•独立步一腿微屈,支撑重心,另一腿提起,脚尖自然下垂或朝前,称独立步。(图4-31 为右独立步,图4-32为左独立步)
三、 预备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足距离略宽于肩,脚尖朝 前,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眼向前平视,要求做 到:立身中正,沉肩坠肘,脊背要有上下对拉之 意,裆要开,周身放松,气沉丹田。(图4-33)
四、 站桩
两腿分开,屈膝下蹲,重心在两腿之间,两手抬起与肩平,肘下沉,手心相对,两 眼轻闭。分高桩(图4-34)、中桩(图4-35)、低桩(图4-36)。高桩、中桩两脚与 肩同宽,低桩两脚宽于肩
五、 缠丝劲基本训练
1.正面单手缠丝
左手正面缠丝
预备身体直,两臂下垂,然后右手叉腰,姆指在后,重心移向右腿,左脚向左开一•大步,左 手伸于腹前,掌心朝上。(图4-37至40)
s
令1左手向右上方划弧于右胸前,然后重心移向左腿,左臂外旋向左划弧于左前方,与
口令2重心移向右腿,左手内旋向右下划弧至左腹前。(图4-44、45)
练习时应,连续按口令1、2循环练习若干次。
右手正面缠丝同左手正面缠丝,动作要领相同,惟方向相反。(图4-46至51)
侧面单手缠丝 左手侧面缠丝
预备右手叉腰,拇指在后,左脚向左开一大步,重心在左,左手伸于身体左前方,指尖朝前, 掌心朝外。(图4-52)
口令1身体略向左后转,左手向左后划弧,手心斜向外,重心移至右腿,左手向后下划弧于 左膝上方。(图4-53、54)
口令2身体向右微转,重心移至左腿,左手向前上方划弧,还原成预备动作。(图4 -55、 56)
练习时,应连续按口令1、2动作循环练习若干次。
右手侧面缠丝同左手侧面缠丝,动作要领相同,惟方向相反。(图4 -57至61)
预备同侧面缠丝的预备动作。(图4-62)穿掌缠丝 左穿掌缠丝
口令1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内旋由左上方经下向右上穿掌划弧于胸前,手指 尖朝右上方。(图4-63至66)
口令2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外旋由胸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膝上方,与肩同高, 成预备动作姿势。(图4-67、68、69)
练习时,应连续按口令1、2循环练习若干次。
右穿掌缠丝同左穿掌缠丝,动作要领相同,惟方向相反。(图4 -70至77)
横开步(侧面上步)
左横开步
预备身体直立,右手叉腰,拇指在后,左手向左侧伸出与肩同高,掌心朝外,手指尖朝右上 方。(图 4-78)
口令1重心右移,左腿向左横开一大步;同时,左手内旋由上向下向内划弧于左腹前,掌心 朝上,指尖朝前。(图4-79、80)
口令2重心左移,随之收右脚与左脚并立。同时左手外旋由左腹前先向右上方,再向左划
练习时,应连续按口令1、2循环练习若干次。
右横开步同左横开步,动作要领相同,惟方向相反。(图4 -84至89)
练习时,应连续按口令1、2循环练习若干次。
右横开步同左横开步,动作要领相同,惟方向相反。(图4 -84至89)
口令1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外旋右手内旋,由右后向左前运至左腹前,掌 心朝左下;随之左手内旋右手外旋,由左下向左上划弧棚于左肩上方。(图4 -94至99)
口令2重心移至右腿成右弓步。同时双手由左肩前上方划弧棚至右肩前,随之左手外旋 右手内旋向下划弧成预备姿势动作。(图4-100至103)
练习时,按口令1、2循环练习若干次。
左侧双手缠丝同右侧双手缠丝,动作要领相同,惟方向相反。(图4 - 104至117)
陈氏太极拳十九势
动作名称
第一段
第一势预备势
第二势金刚出庙
第三势懒扎衣 第四势上步斜行
第五势上三步
第六势左掩手肱拳
第七势双推手
第一势预备势
备(图5-1) 立身中正,二目平视,唇轻闭,齿轻合。(面南背北)
第二势金刚出庙
口令 1(图 5-6) 口令 2(图 5-7)
双手缓缓抬起,与肩同高、同宽。双手随身下沉落于腹前。
口令3(图5 -8、9) 双手随身体左转向左前上方运至肩平(左手外旋,右手内旋),重心
口令4(图5-10、11、12) 身体先微左转、后右转,双手左变内旋、右变外旋向右运至身体
右侧,与肩同高,重心偏左腿。
口令5(图5-13、14) 左脚抬起向左前45度开步,脚跟先着地。
口令6(图5-15、16、17、18) 身体先微右转、后左转,同时重心左移,随之左手外旋、右手
内旋,随身体向左前方运出,左手至左前方,右手至右后方。
口令7(图5 - 19、20、21) 右腿上步至右前方,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合于右胸前,左手置于
右前臂中部。
要点:顺、逆缠丝要以腰为轴,重心由左至右,再由右至左,动作协调。
第三势懒扎衣
口令 1(图 5-22) 口令 2(图5-23)
双手先外旋后内旋,向下划弧至胸前。 右腿屈膝提起向右横开一大步,脚跟着地。
口令3(图5 -24、25、26) 重心右移,同时右手外旋经胸前向右划出,左手向下收于左腹
前。
口令4(图5-27) 身体下沉,同时右臂松肩、沉肘、立掌。左手叉腰,大拇指在后。
要点:成势时,要调整左腕,同时注意全身调整,使周身自然相合,气沉丹田,在即将形成懒扎衣、弓右腿、右掌向右逆缠展 开的同时,左膝与左髋不要蹬直。
口令3(图5 -24、25、26) 重心右移,同时右手外旋经胸前向右划出,左手向下收于左腹
前。
口令4(图5-27) 身体下沉,同时右臂松肩、沉肘、立掌。左手叉腰,大拇指在后。
要点:成势时,要调整左腕,同时注意全身调整,使周身自然相合,气沉丹田,在即将形成懒扎衣、弓右腿、右掌向右逆缠展 开的同时,左膝与左髋不要蹬直。
第四势上步斜行
口令1(图5-28、29、30) 左手内旋移至腹前,同时右手内旋由右至左、再向右划弧,置于
右侧方。
口令2(图5-31) 重心左移,同时右脚内扣
口令3(图5-32、33、34) 重心右移,身体先微右转后左转。双手由后向前划弧,左手至
左前方,右手至右耳旁,左脚尖外摆。
口令4(图5 - 35、36、37) 重心前移至左腿,随即抬起右腿向右前方30度上一大步,脚跟
着地,同时左手向下、向后划至左大腿外侧,手心朝下,右手随身体移动向右前方推出。
口令5 (图5 - 38、39、40) 重心前移于右腿,随即提起左腿向左前方30度上一大步,脚跟
着地。同时左手先外旋后内旋由下向上划弧至左前方,右手向下划弧至身体右侧。
口令6(图5-41) 重心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向下内旋收于左胸前,右手内旋,掌心朝
上。
口令7(图5-42、43) 右手收于右耳旁,左臂随身前移由上向下划弧于左膝前。
口令8(图5_44、45) 左手变勾向左上方划弧提起至于左前方,右手微内旋,身体抬起。
口令9 (图5 - 46、47 ) 身体向右转45度,同时右手外旋向右划出,身体下沉,松肩、沉肘、
立掌。
要点:t步时,注意两腿虚实分明,以身领手,身体不要上耸,动作顺随。成斜形时,注意屈膝松髋,保持身体中正,虚领顶 劲。
第五势上三步
口令1(图5-48、49) 身体微向右转,重心右移、同时左勾手变掌外旋收于左胸前,右手
先内、后外旋转一周。
口令2(图5 -50) 双手外旋向上划出,同时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尖外摆。
口令3(图5 -51 ) 重心前移,左脚踏实,同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由后向前收于右耳旁。
口令4(图5 -52、53) 抬右腿向右前方40度开步,脚跟着地,同时左手向左后划至身体
左侧,右手继续划至身前。
口令5(图5 - 54、55、56) 重心移至右腿,抬左腿向左前方30度开步,脚跟着地,同时左
手由下向后划弧至左前方,右手向右后划至身体右侧。
口令6(图 5-57、58、59) 同口令3、4。
动作要点:动作应在连续上步中完成,在上右腿时,要把重心控制在左腿上,反之亦然。
第六势左掩手肱拳
口令1(图5-60) 左掌变拳收于腹前,右手内旋掌心朝上。
口令2(图5-61)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80度,左脚蹬地发力,同时左拳向左前方用力发
出,拳心向下;右掌掌心朝里收于右胸前,左臂和右肩在一条直线上。
要点:左腿后蹬,腰脊迅速右转将左拳发出,使气达于左拳。
第七势双推手
口令1(图5-62) 左拳变掌内旋,身体微向左转。
口令2(图5-63) 右手向前伸出,掌心向外。
口令4(图5_66、67、68) 双手继续向左上划弧(左手先外旋后内旋,右手先内旋后外
旋)收于左肩外侧。
口令5(图5-69、70) 重心右移,随即左腿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两脚与肩同宽,同
时双手经左耳旁随身体右转向前推至胸前,双手与肩平。
要点:右髋放松下沉,避免左肩上抬,保持不丢不顶。向前推手时,不要耸肩,要沉肩坠肘,含胸塌腰,松髋下沉,
第二段
第十势右掩手肱拳 第十一势六封四闭
双手微内旋,右手向后下划至右侧后方。抬左腿向左后方撤一大步,脚掌着地,同时右手经后向上收于右 重
心左移,同时左手向后下划弧至身体左侧,右手向前推出。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
口令5(图5 -79、80) 抬右腿向右后撤一大步,脚掌着地
口令6(图5-81、82) 重心右移,同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下划弧至身体右侧。
口令7(图5 -83、84) 左手内旋微收,右手由下经后向上合于右耳旁。
口令 8(图 5-85、86) 同口令2。
口令丨〇(图 5 -89、90) 同口令4。
口令 11(图 5-91、92) 同口令5。
图 5 -87口令 9(图 5 -87、88) 同口令3。
口令丨2(图 5-93、94) 口令 13(图 5-95、96) 口令 14(图 5-97、98)
同口令6。 同口令7。 同口令2。
要点:在后退中伴随着微小的顺逆缠丝,做到圆转顺随,在后撤步时,重心要控制在前腿,转体时,将重心移于后腿
第九势闪通背
口令1(图5-99、100) 重心左移,同时双手向左下划出,左手置于左膝外侧,右手置于
裆前。
口令2(图5 - 101、丨02、103) 重心右移,右脚外摆,两臂随身体右转80度,同时左手内
旋,右手外旋上抬至胸前。
口令3(图5 - 104) 身体继续右转90度,同时左脚收于右脚内侧,两脚距离与肩同宽。
口令4 (图5-105、106) 身体继续右转180度,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向左脚后方滑出,同
时双手由左下向上划弧,至胸腹前,掌心朝上。
第十势右掩手肱拳
口令1 (图5-107) 重心右移,提左腿向左前开一大步,脚跟着地,左手微内旋,右手变
拳收于右腹前。
口令2 (图5-108) 重心左移,身体左转,右脚蹬地发力,同时左掌掌心朝里收于左肋,
第+—势六封四闭右拳向右前方用力发出。
口令1(图5-109) 左手向左上方划出,同时右拳变掌。
口令2 (图5-110、111) 重心右移,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左手内旋右手外旋,向右后方运
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口令3 (图5-112、113、114) 左脚外摆,随即重心左移,抬右腿,同时双手随身体左转向
左划至身体两侧与肩平。
口令4 (图5 -115) 右脚向右上一大步,脚跟着地。
图 5-115
口令5 (图5&116、117) 左手外旋右手内旋,向左侧方划出,随即左手内旋,右手外旋于
左肩外侧。
向右前方按出。
要点:两掌置于耳下时吸气,然后合劲往下按时,深长悠缓地呼出一口气,呼气完止时,两掌也按到底。开合皆由腰脊为
轴来带动,气贴脊背,裆要圆虚
第十二势运手 第十四势右蹬一跟
第十三势高探马 第十五势左蹬一跟 第十二势运手
口令1 (图5-120) 双手向左划至胸前(左手外旋,右手内旋),身体微向左转。
口令2 (图5-121、122) 抬左腿向左开一大步,同时双手由左向右划弧于体前(左手内
旋,右手外旋)。
口令3 (图5-丨23、124、125) 重心移至左腿,随即收右脚于左脚内侧,同时,双手向左运
于体前(左手外旋,右手内旋)。
口令 8 (图 5 -138、139、140) 同口令 2。
口令9 (图 5-141、142、143、144) 同口令 3。
第十三势
口令 10 (图 5 -145、146、147) 同口令 2。
口令 10 (图 5 -145、146、147) 同口令 2。
第十三势
第十三势高探马
口令1 (图5-148、149、150) 身体微向左转,左脚尖外摆,同时双手由右向左划出(左手
外旋划于左侧,右手内旋收于右肩上方)。
口令2 (图5-151、152) 重心左移,身体左转90度,提右脚向右侧上步,随之重心右移,
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同时左手收于右肘下。
口令3 (图153) 右手向右侧划出,左手收于左腹前。
要点:屈膝松髋.重心下沉,掌、腿配合协调一致,重心转换和发劲同步、不要中断
第十四势右蹬一跟
口令1 (图5-154、155) 左手向右上方划出,置于右胸前。
口令3 (图5-158、159) 左手由下向上与右手合于胸前,同时提左腿向右侧跨半步落于
右腿前侧方。
口令4 (图5 _160) 重心移向左腿,同时抬右腿。
口令5 (图5-161) 右脚向右侧用力蹬出,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发力。
要点:蹬弹劲是在双合中产生的双开劲,在蹬跟时,注意腰髋放松,不要弯腰,蹬跟与两掌发劲要一致。
第十五势左蹬一跟
口令1 (图5-162、丨63) 右脚下落,脚跟着地,身体右转幻度,同时双手合于胸前。
口令2 (图5-164)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45度
口令3 (图5-165、166) 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腿向左侧用力蹬出,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
口令3 (图5-170) 右脚向右开一大步,脚跟着地。
口令4 (图5 - 171) 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双手微内合。
口令8 (图5-178) 左脚向左开一大步,脚跟着地
上,右掌心向右)。
要点:气达四梢,如野马不受约束地奔腾一样。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第十七势玉女穿梭
口令1 (图5-181、182) 重心右移,左手由左向右划弧于右肩前,右手内旋微收。
口令2 (图 5 -183)
重心左移,双手合于胸前。
口令3 (图 5 -184、185).
身体左转90度,提右脚置于右前方,脚尖点地。
口令4 (图 5 -186、187、188)
双手先微外旋下沉后内旋上提,指尖与眼平。
口令5 (图5-189、190、191、192) 身体微右转下蹲,双手先向下沉,右腿同时再上提,随 即下
口令6 (图5-193) 右掌前推,左掌微后收。
口令7 (图5-194) 重心右移,身体右转,同时提起左腿,双手收于胸前。
口令8 (图5-195) 左腿向左侧上一大步,同时左掌向左侧推出,右手收于额前。
要点:左脚向前跃步落地时,注意重心要跟上,腰要放松;紧接着右转身时,要放松髋部,重心下沉,以身领手,两手自然地 与身体配合,保持身体平衡。口令9(图5-196、197、198) 重心移至左腿,随即提右腿随身体右转180度,向右开步。
第+八势金刚捣碓
口令1(图5-1") 重心移至右腿。
口令2 (图5 -200、201) 重心左移,右手内旋向下,左手内旋向上。
口令3 (图5 -202) 右脚收于左脚内侧置于右前方,脚尖点地,同时双手内旋,随身体向
左前方运出,左手合于右小臂中部。
口令4 (图5 -203、204) 左手内旋向下落于腹前,同时右手变拳由上向下放于左掌心。
口令5 (图5 -205) 右腿与右臂同时上提。
口令6 (图5 -206) 右脚落地下震,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内。
要点:两手顺、逆缠丝要以腰为轴.重心转换自然,身法协调,震脚时,左掌、右拳动作协调一致。
第+九势收势
口令1 (图5 -207、208、209) 右拳变掌,双手同时由两侧向上分开,与肩同高,掌心朝
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
口令2 (图 5 -210、211) 口令 3 (图 5 -212)
口令4 (图5 -213)
口令5 (图 5 -214)
口令 6 (图 5 -215)
双手下按于腹前。
双手外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提左脚收于右脚内侧。
身体缓缓站起,恢复为预备势
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
第一势预备势
预备(图6-1)
口令 2(图6-3) 左脚跟抬起。
口令 4(图6-5)
左脚踏实,重心位于两腿之间。
第二势金刚捣碓立身中正,二目平视,唇轻闭,齿轻合。(面南背北)身体缓缓下沉。
口令 1(图6-6) 口令 2(图 6-7)
双手缓缓抬起,与肩同高、同宽。 双手随身下沉,落于腹前。
口令3(图6 - 8、9) 身体微左转,左手外旋,右手内旋,运至与左肩平,重心偏右。
口令4(图6-10、11、12) 身体右转,重心左移,右脚尖外摆,左手内旋,右手外旋向右运
至身体右侧,移至与右肩同高。
口令5(图6-13、14) 重心右移,左脚抬起,向左前45度开步,脚跟着地,目视前方。
口令6(图6-15、16、17) 身体先微右转随即左转,左手外旋,右手内旋,随身体向左前方
运出,左手至左前方,右手至右后方,同时重心左移,左脚尖朝前。
口令7 (图6 - 18、19、20) 左手继续上领,然后双手相合于右胸前,左手合于右小臂中部,
同时右腿上步至右前方,脚尖点地。
口令8(图6 -21) 重心下沉,同时左手内旋,双手随重心下沉至腹前。
口令9(图6-22) 右膝抬起与腹平,脚尖向下,同时左手向下于腹前,右手握拳、屈肘上
抬至肩高。
口令10(图6 -23) 右脚震脚落地,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
要点:左脚向前方贴地轻轻铲出,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轻而不浮(以下开步皆如此);右拳落于左掌心内与震脚要协 调一致,劲整、气下沉。
第三势白鹤亮翅
口令1 (图6 - 24至27) 身体微左转,重心右移,同时双手外旋,左下右上分开,掌心向
口令2 (图6 - 28 ) 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左脚跟着地,脚尖外摆,同时双手继续外分。
口令3 (图6 - 29、30、31) 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提起,向右前方45度开步,脚跟
着地,同时双手内旋,合于胸前,左手在上。(面向东南)s
口令4(图6 - 32、33、34) 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收于体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
外旋,左下右上划弧分开,掌心向外。(面向东)
要点:此势为典型的大开大合动作。上肢的开合要配合两腿的虚实转换,手合足开,手开足收。右肘两次抬起不得有架 肘之意。转体时要以身领手,使动作圆满顺随。在即将形成定势时,重心完全控制到右腿。
第四势上三步
口令1(图6-35、36、37) 身体先左转,后右转,左膝提起,同时双手划弧,左手内旋向上
划弧至左膝上方,右手外旋下划至身体右侧。
口令2(图6 -38) 左腿向左前30度开一步,脚跟着地,同时左臂稍下沉。
口令3(图6-39、4〇) 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膝提起,同时左手向下划弧于体侧,
右手经后向上划弧于右膝上方。
口令4(图6 -41) 右脚向右前方30度开一步,脚跟着地,同时右臂稍下沉。
口令5 (图6 - 42、43) 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膝提起,同时左手经后向上划弧于左
膝上方,右手向下划弧于体侧。
口令6(图6-44) 左脚向左前30度开•步,脚跟着地,同时左臂稍下沉。(面向东南)
要点:动作应在连续上步中完成。在上右腿时,要把重心控制在左腿.上左腿时,要把重心控制在右腿,注意两腿虚实分 清,以身领手。上步时身体不要上耸,要做到圆满顺随,使无凹凸缺陷之处和内劲的中断
第五势斜行
口令1(图6-45、46) 身体右转,重心左移,同时左手内旋至左胸前,右手至右耳旁。
口令3(图6-49、50) 身体稍左转,右掌从左胸前经左臂内侧划弧分开至身体右侧,掌
心向外。
口令4(图6-51) 松肩沉肘,气沉丹田。(面向东)
要点:注意屈膝松髋,虚领顶劲。斜行成势时应做到:内外相合.既要外形舒展,又要周身上下相合,达到八面支撑。
口令3(图6-55、56) 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脚尖下垂,同时双手外旋,掌心向下,收
于腹前。
第七势前蹚拗步
口令1(图6 -58、59) 双手向右下方划弧,运行至身体右侧与肩平
口令2(图6-60、61、62) 左脚向前开步,脚跟着地,脚尖外摆,同时双手内旋,右手向上
划弧与左手交叉于体前,右手在内。
口令3(图6-63、64、65) 重心移至左腿,收右腿向右前方上步。(面向东北)
口令4(图6-66、67、68) 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双手外旋,两臂向上划弧分至身体两侧
前,掌心向外。
要点:左膝上提时,重心微下沉.两掌向右侧下缠要与左膝上提相对应,以保持身体平衡=两掌落于身体右侧接着缠至胸 前,要做到内劲不断;两臂交叉时须合住劲.然后分向左右,意贯拇指上,同时重心微下降,气沉丹田。
第八势掩手肱拳
口令1(图6-70) 重心左转,双手内旋微下沉。
口令2(图6-71) 身体右转,重心左移,外摆右脚尖,同时左手收于左胸前,右手握拳,
收于右肋(面向东)。
口令3 (图6 - 72、73) 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向左前方45度开步,左脚跟着地,左手合
于胸前,右拳蓄劲,拳心向上。
冲。(面向东南)
要点:动作要求顶劲领起、右膝微屈.重心下沉、气沉丹田、左膝上提与右膝形成上下对称,左掌与右拳相合。重心向左 移,右腿后蹬,腰脊迅速左转将右拳发出,使气达于右拳。
第九势撇身拳
口令1(图6-75) 身体左转,左掌变拳微内收,右拳上领。
口令2(图6 - 76、77、78) 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同时左拳向上划弧至左胸前,右拳向下划
弧至身体右侧,拳心相对。
口令3(图6 -79至82) 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左拳经体前向下划弧至腰间,右
拳经体前向上划弧至身体右前方与肩平,拳心向上。
口令4(图6 - 83、84、85) 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左拳微外旋收于腰间,左肘略
向内,拳心向后,右拳外旋,屈肘收于太阳穴上方。
要点: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注意以腰为轴,右臂随腰扭,自然转折。
口令2(图6-88、89、90) 身体左转,左脚尖外摆,同时双手向下划弧至身体左侧,与肩
平。
口令3(图6 -91、92) 重心移至左腿,右腿提起向右侧30度开步,脚跟着地,两手随身体
转动。
口令5(图6-96) 左脚收于体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向前推,掌心向前。
要点:动作过渡时注意右髋放松下沉.避免左肩上抬,保持不丢不顶的身法;向前推手时,注意不要耸肩,要沉肩坠肘,含 胸塌腰,松髋下沉,气贯指尖。
第十六势闪通背 第十七势前蹚拗步 第十八势青龙出水 第十九势击地捶
第十一势三换掌 第十二势肘底捶 第十三势倒卷肱 第十四势退步压肘 第十五势白蛇吐信
第H—势三换掌
口令1(图6 -97、98) 左掌内旋向前,掌心向内,同时右掌收于胸前,掌心向上。
口令2(图6 -99、100) 左掌下划收回,掌心向上,同时右掌外旋上划发力,掌心向外
口令3(图6 - 101、102) 左掌外旋向前发力,掌心朝前,右掌收于胸前。
要点:此势注意以身带手,“用力在腕,机关在腰”。换掌时,注意身法的协调配合,使内气贯通不断。
第十二势肘底捶
口令1 (图6 - 103、104、105 ) 两掌同时外旋,左下右上划弧分开。
口令2(图6-106至109) 两臂继续划弧,左上右下,左臂屈肘,右掌变拳合于左肘下,重
心下沉。
要点:左掌屈肘下沉,右掌变拳合于肘下,左肘有下沉、右拳有微往上托之意,使之形成合劲。
口令2(图6-112、113) 提左腿向左后退一步,重心在右腿,同时左手向下、右手向上划
弧分开,掌心向下。
口令3(图6-114、115) 重心移至左腿,同时两掌向上,左手收至左耳旁,右手微内旋
口令5(图6-119、120) 重心移至右腿,同时两掌心向上,左手微内旋,右手收至右耳旁。
口令6(图6-121、122、123) 提左腿向左后方退一步,同时左手向下、右手向上划弧分
开。
要点:在后退中伴随着微小的顺、逆缠丝,并要做到圆转顺随。
口令7(图6 -137) 身体微右转,右腿收于左脚内侧,右脚尖点地,双手交叉于胸前,左
里右外。
口令8(图6-138、139、丨40) 身体右转,右腿迅速撤步后震,同时左掌前推,右肘后振,重
心在左腿。
要点:右脚在右后方震脚,右肘向后发劲,左掌向前方发劲,三者同时完成。
浏览2,2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