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势白蛇吐信
口令1(图6-141、142) 身体左转,同时左手向下划弧于体侧,右手向上划弧于右上方。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口令2(图6-143、144) 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上,
右手向下划弧,左手至左上方,右手至右腰间。
口令3(图6 - 145) 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跟着地。
口令4(图6-146、147) 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左手向下划弧至左侧,右手掌心
向上,内旋向前穿出(面向东)。
要点:收回左腿时,要注意身体微下蹲,沉肩坠肘,含胸塌腰,使气沉丹田、重心稳定。右掌向前穿出,是在身体左转、旋腰 转脊的同时进行的,使气从丹田发出,贯到手指;左掌在左髋旁微下按须与右掌对称,同时重心微下沉,左髋放松, 右腿后蹬
口令1 (图6 - 397、398) 右拳变掌,随即两手向两侧分开。
口令3(图6-401) 两手屈臂收于胸前。
口令4(图6 - 402) 两手下落至腹前
口令5(图6 -403) 两手向外摆于身体两侧,自然下垂。
口令6(图6 -404) 提左脚并于右脚内侧。
口令7(图6 -405) 身体直立。(面向南)
要点:此势以深吸气,又缓缓地呼气作为动作结束的调节。以呼吸为主,动作配合为辅。它要求在呼气时特别注意先将 膝盖和髋部弯曲下蹲,身体随着下降,这样才能做到细、勻、深长,呼吸与动作
口令2(图6 -304) 提左脚向左开一大步,脚跟着地,身体下蹲,同时左手向左斜下方划出,右手向右斜上方划出,位于身体两侧。
口令3(图6 -305、306) 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微左转,同时左手随身体上起,略高于肩,右手向下向前划弧与左手相合。
口令4(图6 -307、308) 重心右移,身体微右转,左手向内收于左胸前,右手向右上划弧至右肩前。
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此心、手、眼三到之说,缺一不可前。(面向西北)
要点:左腿铲出前,注意屈膝松髋,重心下沉,两掌逆缠分开与左腿缠出动作配合要协调一致。此势最后的动作.重心转 换和扭腰发劲,不要中断,必须承上启下在不停留的过程中完成。重心左移,弓左腿,蹬右腿时,右掌经胸前推出, 是一个短促的发劲。只有松腰圆裆,放松左髋,将周身调整好,才能在不中断的动作过程中突然将劲发出来。
运手
令1(图6-311、312、313) 身体右转,重心右移,同时双手由左向右运出,左手于腹前,右手于右胸前。
由右向左运出,左手于左胸前,右手于腹前。
口令3(图6-317、318、319) 身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横开一步,右掌内旋向上外旋,屈肘置于右胸前;左掌内旋向下向内至左腹前(面向北)。
口令4(图6 -320至340) 以上动作重复三次。
要点:此势的偷步动作,特別注意对圆裆的要求,只有在圆裆正确的情况下进行动作,才能使腿部产生缠丝暗劲。否则,
高站而尖裆(即人字裆),低站而荡裆(即过低使动作感到勉强),不仅练不出缠丝暗劲,反而觉得动作别扭。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第十六势闪通背
口令1 (图6 - 148、149) 身体稍右转,重心右移,左脚尖里扣,同时左掌划弧至左上方,右
掌外旋上划至右上方。
口令2(图6 - 150、151、152) 重心移至左腿,身体向右转180度,右腿提起随转体迅速后
撤一步,同时两掌随着转动,上抡下按至体前,左上右下。(面向正西)
要点:l.在转体180度时,要周身相随,节节贯串,一气呵成。右脚跟落地震脚与右掌下按、左掌向前下劈的动作要一
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
第十七势前蹚拗步
口令1 (图6 - 153) 右手内旋向上划弧,与左手相合。
口令2(图6 -154、155、156) 身体稍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膝提起,同时双手向下划弧
要点:在左脚向前跃进一大步落地时,注意重心要跟上,腰要弯曲,紧接着右转身时,要放松髋部,重心下沉,以身领手,双 手自然与身体配合,保持身体平衡。
第二十七势懒扎衣
口令1 (图6 -263、264、265) 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
左上右下划弧交叉合于胸前。
在后;右手向右划弧于右侧,略高于肩。
要点:懒扎衣成势时,要调整左髋,同时注意全身调整,使周身自然相合,气沉丹田。在即将形成懶扎衣时弓右腿,右掌向
右逆缠展开的同时.左膝与左髋不要蹬直。
第二十八势六封四闭
口令1(图6-271、272) 左手向右上划弧与右手相合。
口令2(图6 -273、274、275) 重心左移,双手由右向下划弧分别运于身体两侧,略高于肩,左手腕内旋,右掌上托。
口令4(图6 -278) 身体右转,提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向右下推出。
要点:两掌置于耳下时吸气,然后合劲向下按时,深长悠缓地呼出一口气,呼气结束时,两掌也恰好按到底。此势以呼气 为主,动作配合为辅。两掌由合转开或由开转合,都要以腰脊为轴来带动,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保持直立,不要前俯 后仰,两掌下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要气贴脊背,裆要圆虚
第二十九势单鞭
口令1 (图6 - 279、280) 身体微右转,两手内旋,收于胸前。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斜向内。
口令2(图6 -281、282) 右手变勾经左掌向右上方划出,略高于肩,左手收于左腹前。
口令4(图6 -285、286、287) 左手向右上划弧至右侧,重心左移,左手外旋,向左划弧至
左侧。
第十七势前蹚拗步
口令1 (图6 - 153) 右手内旋向上划弧,与左手相合。
口令2(图6 -154、155、156) 身体稍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膝提起,同时双手向下划弧
口令3(图6-157至160) 身体左转,左脚向前开步,脚跟着地,脚尖外摆,同时左手内
旋,右手向上划弧,与左手交叉于体前,右手在上,掌心向上。
运行至身体右侧。
口令5(图6 -209至212) 身体左转,同时左拳由上向下收于腹前,右拳由下向上置于头
部右侧,再由上向下屈臂下沉与左拳相合,拳眼向上。
要点:此势要求里外缠丝,节节贯串,周身一致。裆口要圆而低,两腿虚实变换要分清,才易感知会阴之气上冲尾闾。右 拳上举,左拳外旋向下时,注意左肩放松下沉,成扩胸的动作。
第二十二势前口令2(图6-216、217) 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经下口令1(图6-213、214、215) 重心左移,同时两拳变掌由右向左划弧运至左胸前。
向右划弧,置于体前。
口令3(图6-218) 左脚向左前方开步,脚内侧着地。
口令4(图6-219、220、221) 重心左移,提右脚收于左脚右前方,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向
下向左划弧运至身体前。左手置于左胸前,右手置于右腹前。(面向北)
第二+三势后招
口令(图6 - 222、223、224) 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点地,同时双手由左向下、向右划弧运
出至体前。左手置于左腹前,右手置于右胸前。(面向北)
要点:前招、后招主要是左右旋腰转背和旋踝转膝。在上下左右旋转时,必须周身相随,节节贯串,一动全动。在“前招” 身体向左旋转时,注意松左髋,沉右肩,左膝与右膝相合;“后招”身体向右旋转时,注意松右髋,沉左肩,两膝相合。
雀地龙
上步七星 第三十二势小擒打 第三十三势运手 第三十四势高探马
双摆莲 第三十六势当头炮 第三十七势金刚捣碓 第三十八势收势
势雀地龙
口令1 (图6 - 289、290) 两手变拳,身体左转,左拳向左侧外旋,右拳向下划弧于胸前
口令2(图6-291、292) 重心右移,身体微左转,再右转,左拳内旋下落于左膝上,右拳向
里向上划弧于头右侧。
向下划弧合于胸前。
口令4(图6 -296、297、298) 重心移至右腿,下蹲,左拳向外旋前伸至小腿内侧,右拳向
上开至右后方。(面向西)
要点:此势是三十八势套路中惟一的下铺大身法动作,如果韧带和体力较好,可以将左腿全铺在地上,但要逐步地适应, 不可猛一下子铺下,以免受伤。在重心右移、铺步蹲下时,注意放松腰髋,身体旋转,气要下沉,身法是随着气沉而 下,不可挺胸或带僵劲往下蹲
向下划弧合于胸前。
口令4(图6 -296、297、298) 重心移至右腿,下蹲,左拳向外旋前伸至小腿内侧,右拳向
上开至右后方。(面向西)
要点:此势是三十八势套路中惟一的下铺大身法动作,如果韧带和体力较好,可以将左腿全铺在地上,但要逐步地适应, 不可猛一下子铺下,以免受伤。在重心右移、铺步蹲下时,注意放松腰髋,身体旋转,气要下沉,身法是随着气沉而 下,不可挺胸或带僵劲往下蹲
口令2(图6 -300) 提右脚向前上步,脚尖点地,同时右拳向前经左腕外侧冲起,两拳以
腕部交叉于胸前。(面向西)
要点:i.左拳上冲成左弓步时,注意蹬右腿,同时左髋放松,身体要螺旋上升,不要上拔。
“上步七星”,意指两脚、两膝、两拳及头像“北斗七星”各有所用。行拳可击对方胸、咽、喉,提膝可撞腹,脚可踢 其裆或臁骨。
势小擒打
二口令1 (图6 - 301、302、303) 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提起,身体微右转,两拳变掌,外旋于右胸前。
口令5(图6-164、165、丨66) 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双手外旋向上划弧分至身体两侧前,
掌心向外
口令6(图6-167) 松肩沉肘,气沉丹田。(面向西南)
要点:同第七势。
第十八势青龙出水
口令1(图6-168、169) 身体左转,重心右移,同时双手内旋相合于胸前,左上右下,掌心
口令2(图6 - 170、171) 身体向右转,重心快速移至左腿,同时左掌变拳,快速向左侧发
力,右肘后振。(面向西南)
要点:此势的发劲是一种短距离的击打,发劲时,注意重心下降,气沉丹田,蓄而后发,以身带手,左臂与右肘动作一致,形 成对称。
操演时面前如有人,对敌时有人如无人。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 |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第十九势击地捶
口令1(图6-172) 身体稍左转,同时左拳变掌外旋与肩同高,右手内旋至左胸前。
口令2(图6-173、174、175) 身体右转,重心左移,右脚尖外摆,同时双手由身体左侧运
至右侧。
口令3(图6-176、177) 身体继续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向左侧45度开一大步,
同时双手随身转动至体右侧与肩平/
提至左肩上方,右掌变拳外旋由右上方向体前下击。(面向西北)
要点:身体左转前,“两掌变拳,身体先右转”,是“欲前先后”之意。在左拳上提,右拳下击时,注意侧身顺膀。
第二十势 二起脚
第二十一势护心拳 第二十二势前招 第二十三势后招 第二十四势右蹬一跟
第二十五势左蹬一跟 第二十六势玉女穿梭 第二十七势懒扎衣 第二十八势六封四闭 第二十九势单鞭
第二十势二起脚
口令1(图6-182、183) 重心右移,同时左拳向下外旋于左膝旁,右臂屈肘向上外旋提于
胸前。
势白蛇吐信
口令1(图6-141、142) 身体左转,同时左手向下划弧于体侧,右手向上划弧于右上方。
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口令2(图6-143、144) 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脚尖点地,同时左手向上,
右手向下划弧,左手至左上方,右手至右腰间。
口令3(图6 - 145) 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跟着地。
口令4(图6-146、147) 身体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左手向下划弧至左侧,右手掌心
向上,内旋向前穿出(面向东)。
要点:收回左腿时,要注意身体微下蹲,沉肩坠肘,含胸塌腰,使气沉丹田、重心稳定。右掌向前穿出,是在身体左转、旋腰 转脊的同时进行的,使气从丹田发出,贯到手指;左掌在左髋旁微下按须与右掌对称,同时重心微下沉,左髋放松, 右腿后蹬
第二十势二起脚
口令1(图6-182、183) 重心右移,同时左拳向下外旋于左膝旁,右臂屈肘向上外旋提于
胸前。
口令2(图6-184至187) 身体右转,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于左脚右前侧,右脚尖点地,
同时左拳向上向前屈肘于左肩前上方,右拳向前下方置于身体右侧。
口令3(图6-188、189) 身体微右转,左拳外旋变掌微下落于左肩前,同时右臂向后划弧
屈肘于右肩上。
口令4(图6 -190至195) 右脚踏实,左腿向上抬起,随即下落,右脚迅速蹬地跃起,伸平
脚面向上踢起,同时右拳变掌由后向前、向上与右脚面迎击,左拳变掌向下划弧经身后至左侧,右 脚下落至左脚内侧。(面向东)
要点:两足虚实转换要分清,胸腰折叠和踢腿要协调一致。
第二+—势护心拳
口令1 (图6 - 196至199) 重心右移,提左脚向左侧后方横开一步,同时身体先左转再右
转,左掌向上、向前内旋;右掌向下、向后、向上外旋,与左手合于右胸前。
口令2(图’6-200、201、202) 重心左移,提右脚收于左脚内侧,右脚尖点地,同时双手运
口令3(图6-203、204、205) 提右脚向右前方开出,身体左转,双掌变拳向左上发力,左于胸前。 4
拳于左侧上方略高于肩,右拳于右胸前,拳心向里。
口令4(图6 -206、207、208) 重心右移,左拳内旋收于左前方,右拳向下向外内旋置于右
口令5(图6 -209至212) 身体左转,同时左拳由上向下收于腹前,右拳由下向上置于头
部右侧,再由上向下屈臂下沉与左拳相合,拳眼向上。
要点:此势要求里外缠丝,节节贯串,周身一致。裆口要圆而低,两腿虚实变换要分清,才易感知会阴之气上冲尾闾。右 拳上举,左拳外旋向下时,注意左肩放松下沉,成扩胸的动作。
第二十二势前口令2(图6-216、217) 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经下口令1(图6-213、214、215) 重心左移,同时两拳变掌由右向左划弧运至左胸前。
向右划弧,置于体前。
口令3(图6-218) 左脚向左前方开步,脚内侧着地。
口令4(图6-219、220、221) 重心左移,提右脚收于左脚右前方,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向
下向左划弧运至身体前。左手置于左胸前,右手置于右腹前。(面向北)
第二+三势后招
口令(图6 - 222、223、224) 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点地,同时双手由左向下、向右划弧运
出至体前。左手置于左腹前,右手置于右胸前。(面向北)
要点:前招、后招主要是左右旋腰转背和旋踝转膝。在上下左右旋转时,必须周身相随,节节贯串,一动全动。在“前招” 身体向左旋转时,注意松左髋,沉右肩,左膝与右膝相合;“后招”身体向右旋转时,注意松右髋,沉左肩,两膝相合。
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第二十四势右蹬一跟
口令1 (图6 - 225、226、227) 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腿向右横开一步,脚跟着地,同时双手
左上右下划弧运出。左手置于左上方,与头同高,右手置于右膝上方。
口令2(图6 -228) 身体略左转,右手先向内、向上划弧于胸前。
向上外旋分于两侧,略高于肩。
口令4(图6-231、232) 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向内
合于腹前。
口令5(图6 -233、234) 提右腿,向右侧蹬出,同时双手向两侧发出(面向北)。
第二十五势左蹬一跟
口令1(图6 -235) 右脚下落,脚跟着地。
口令2(图6-236至240) 重心移至右腿,转体180度,提左脚向左开一大步,同时左手
由左向下划弧运至左膝上方,右手外旋至头右侧。
口令3(图6 -241、242) 重心左移,左手由内向上划弧于胸前。
口令4(图6 -243) 双手同时向外分于身体两侧,略高于肩。
口令5(图6-244、245) 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收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向内
合于腹前。
口令6(图6 -246、247) 提左腿,向左侧蹬出,同时双手向两侧发出。(面向南)
要点:此势的蹬弹劲是在双合中产生的双开劲。在蹬跟时,注意腰髋放松,不要弯腰,踏跟与两掌发劲要一致。
第二十六势玉女穿梭
口令1(图6 -248) 左脚下落,脚跟着地。
口令2(图6 - 249、250、251) 重心左移,提右腿于体前半步,脚尖点地,同时上体左转90
度。右手由右向上划弧,与左手合于胸前。
口令5 (图6 - 256、257、258) 右腿提起向前开步,左臂后收,
腿。(面向北)
要点:在左脚向前跃进一大步落地时,注意重心要跟上,腰要弯曲,紧接着右转身时,要放松髋部,重心下沉,以身领手,双 手自然与身体配合,保持身体平衡。
第二十七势懒扎衣
口令1 (图6 -263、264、265) 重心移至左腿,提右脚收于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双手
左上右下划弧交叉合于胸前。
在后;右手向右划弧于右侧,略高于肩。
要点:懒扎衣成势时,要调整左髋,同时注意全身调整,使周身自然相合,气沉丹田。在即将形成懶扎衣时弓右腿,右掌向
右逆缠展开的同时.左膝与左髋不要蹬直。
第二十八势六封四闭
口令1(图6-271、272) 左手向右上划弧与右手相合。
口令2(图6 -273、274、275) 重心左移,双手由右向下划弧分别运于身体两侧,略高于肩,左手腕内旋,右掌上托。
口令4(图6 -278) 身体右转,提左脚收于右脚旁,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向右下推出。
要点:两掌置于耳下时吸气,然后合劲向下按时,深长悠缓地呼出一口气,呼气结束时,两掌也恰好按到底。此势以呼气 为主,动作配合为辅。两掌由合转开或由开转合,都要以腰脊为轴来带动,在左右转动时上体保持直立,不要前俯 后仰,两掌下按时以右掌为主,左掌为辅,要气贴脊背,裆要圆虚
第二十九势单鞭
口令1 (图6 - 279、280) 身体微右转,两手内旋,收于胸前。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斜向内。
口令2(图6 -281、282) 右手变勾经左掌向右上方划出,略高于肩,左手收于左腹前。
口令4(图6 -285、286、287) 左手向右上划弧至右侧,重心左移,左手外旋,向左划弧至
左侧。
口令5(图6 -288) 沉肩坠肘,气沉丹田。
要点:在身体转动时,须以腰脊为轴来带动,才能做得圆劲洒脱,并要使该动作表现出劲是从丹田发出到右脚跟,再利用 地下的反作用力,通过右腿、脊背上升而行于左手指,然后松开右髋,身体转正。
第四段
第三十势 雀地龙
第三十一势上步七星 第三十二势小擒打 第三十三势运手 第三十四势高探马
第三十五势双摆莲 第三十六势当头炮 第三十七势金刚捣碓 第三十八势收势
第三+势雀地龙
口令1 (图6 - 289、290) 两手变拳,身体左转,左拳向左侧外旋,右拳向下划弧于胸前
口令2(图6-291、292) 重心右移,身体微左转,再右转,左拳内旋下落于左膝上,右拳向
里向上划弧于头右侧。
向下划弧合于胸前。
口令4(图6 -296、297、298) 重心移至右腿,下蹲,左拳向外旋前伸至小腿内侧,右拳向
上开至右后方。(面向西)
要点:此势是三十八势套路中惟一的下铺大身法动作,如果韧带和体力较好,可以将左腿全铺在地上,但要逐步地适应, 不可猛一下子铺下,以免受伤。在重心右移、铺步蹲下时,注意放松腰髋,身体旋转,气要下沉,身法是随着气沉而 下,不可挺胸或带僵劲往下蹲
向下划弧合于胸前。
口令4(图6 -296、297、298) 重心移至右腿,下蹲,左拳向外旋前伸至小腿内侧,右拳向
上开至右后方。(面向西)
要点:此势是三十八势套路中惟一的下铺大身法动作,如果韧带和体力较好,可以将左腿全铺在地上,但要逐步地适应, 不可猛一下子铺下,以免受伤。在重心右移、铺步蹲下时,注意放松腰髋,身体旋转,气要下沉,身法是随着气沉而 下,不可挺胸或带僵劲往下蹲
口令2(图6 -300) 提右脚向前上步,脚尖点地,同时右拳向前经左腕外侧冲起,两拳以
腕部交叉于胸前。(面向西)
要点:i.左拳上冲成左弓步时,注意蹬右腿,同时左髋放松,身体要螺旋上升,不要上拔。
浏览1,10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