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中有击打悬吊着的柠檬的方法,专门用于提高击打的准确性与灵巧性。此方法是用线绳吊柠檬10只,每 只吊起的柠檬间隔约12厘米,悬吊高度与练习者面部同,徒手 击打梓檬。练习中,可以用肘撞臂挡,全力应付被击出又荡回的 柠檬,勿使柠檬击中自己的面门。进行徒手击打时,拳手必须精 神集中,一边击打,一边估测柠檬被击冲荡的路线,要求两拳击 打要轻巧灵活,不使蛮力,出拳每发必中。如果用以悬吊的绳索 断裂脱开,要重新开始练习,否则习之无功。柠檬被击打时,常 常出现几只被击的柠檬乱摆而互相碰撞的情况,拳手置身其中, 要全力对付,直至应付裕如。
粉试。这是古代泰拳进行上路防守练习的主要考验内容。 粉试习练法是拳师让一个徒弟把香粉与水混合敷面,盘脚坐在臼 底之上,另一徒弟穿戴布缝制的露指拳套挥拳攻之,其形与缠麻 拳击相似,坐者尽力封挡躲避之。挥拳中如果擦伤坐者,会因所 戴布缝拳套接口粗糙而伤及对方皮肤,洗浴时会感到疼痛难忍,粉饰练功的要点在于封挡对方拳招,如被打倒跌下臼底,则 证明功力不足。如果拳师发现徒弟面部粉幕留有擦拭痕迹,也表 明练功效果欠佳,古泰拳法缠麻时代后期的拳招技艺之凶狠、防 守技术的严密,都与此严格的练功法密不可分。
早浴。在泰拳中,早浴练法也被称为水功,它的习练目 标是使拳手膂力强劲,全身有力。尤其是玫瑰园拳场时代京畿府 拳将乃荣,被誉为“神猴”,以擅用中角拳而闻名。乃荣练功时, 清晨入得河中,扔一椰子于水中,两手出拳轮流击打椰子,直至 椰子被击至沉入水下才罢手,因此拳臂力量和坚韧性大增。
早浴练功法在泰拳中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拳手沿着河边水深 20厘米处疾速跑步,疾跑时两脚翘足向下用力踩踏,练习日久, 可增强拳手腿劲。练习时,不仅可以沿河边疾跑,也可以从岸边 向水深处疾冲,至水深至膝关节处为止。第二种方法是拳手站在 齐腰深水中,两脚平稳站立保持重心,举掌反复下拍水面,待水 中成团的气泡上浮,即以另一手屈肘下击气泡。如此两手交换拍 击,身体顺势往后逐渐摇动。练此功法可使拳手拳、臂、腹部的 肌肉异常有力。第三种是拳手练眼功法,拳手站在水深至胸处, 两手没人水中,仰掌拨水入目。古代泰拳认为此方法可以增强眼 力,但现代泰拳已没有此练法。
以上功法是否有效,还需要科学的探讨和验证。
踢香蕉树。古代泰拳拳手练习腿功,多以香蕉树为踢击 对象,把踢香蕉树作为每日练功的重要内容。
踢香蕉树练习法是拳手选择一根直径约20厘米、长约1.5 米的香蕉树干,将其立于平地上,拳手对着香蕉树干用腿踢之, 两腿轮流发力踢击,但是不能将香蕉树干踢倒,而是用腿击的劲 力保持树干的平衡,因而在踢击时两腿要快速倒换踢击才能做到 保持树干平衡。练习熟练后,拳手可以选择更长的树干进行练 习。练习此法可以锻炼发腿的速度和柔韧性,使腿部变得更加坚拖桥。古泰拳师练步,依循罗盘的八个方位做进退练习, 称为八方运足法,拖桥也是其屮重要的练习方法。
此方法是两位拳手对面而立,一方拉住另一方的一条腿,快 速进退拉拽,或者旋转拉拽。被拖拽者须以单腿站立,要求灵活 应变消解而不能被对方拉倒,同时,两手须保持戒备姿势而不松 懈。此功法练成后,拳手可以保持单脚立地时拳架平稳,心态上 亦能保持镇静,不至于因仓皇而被对手所乘。
前面介绍了古代泰拳的一些基本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古代 泰拳的大师高手们尽管对许多事物缺乏科学的认识和了解,但在 拳艺方面却能够充分利用天然资源,选择和制作练习器械,为现 代泰拳奠定了很好的根基。古代泰拳的拳师们不仅具备了高超的 拳技,更让现代人敬佩他们那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精神,使 古老的泰拳充满了永恒的魅力,促使热爱拳术的人们努力仿效和 学习,使得泰拳的演进日益成熟、博大精深。
第三节现代泰拳
由于泰拳所独具的魅力,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广泛而浓厚的 兴趣,许多研习者和专家投入了对泰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作 为一门比较精到的武艺,近年来更是获得了空前而迅速的发展, 使得泰拳日益走向表演化和竞技商业化,反过来又刺激了泰拳理 论与技术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武术的选手在上伞世纪八九十年代 与泰拳拳手开始了小范围的接触和比赛,结果双方互有胜负。但 由于当时比赛规则的限制,泰拳技艺中的肘法和膝法被禁用,因 而难以体现出泰拳的综合技法的全部风格。21世纪初,中国特
警引入泰拳作为训练课程,以求进一步提高特警的格斗技击水 平。。词一时期,在武汉体育学院举办了中国首届泰拳教练员培 训,聘请了泰国知名的拳师授课,为中国武术界全面了解泰拳打 下了基础。近几年,随着中国功夫“散打王”比赛的连续举办和 推出一系列新的比赛形式,中国散打和泰拳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 的搏击比赛,引起国人的密切关注。从中、泰武术比赛的实战技 术分析,中国散打运动员大多以抢点和摔法取胜,而泰国运动员 多以功力和招法取胜,由此可见泰拳技术的优秀性。随着中国功 夫与泰拳的不断接触,在中国武术爱好者中也出现了学习泰拳的 热潮,对于泰拳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现代泰拳简介
如前所述,泰拳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历代拳师的 反复实践、去宪存菁,将许多奇招怪式加以改造或者清除,并于 近代引进了西方拳击的竞赛方式,使得其攻防技术最终只限于 拳、肘、膝、腿几个部位。1970年8月,泰国拳击议会成立, 确立泰拳为泰国的国技。泰拳主要以两拳、两肘两膝、两腿八 个部位施用技法,故又被称为“八臂拳术”“八条腿的运动” “泰式自由搏击”
以我们的评价,现代泰拳技艺介于中国散打和国际拳击之间。现代泰拳不仅可以用拳法,也可以使用肘法、膝法、腿法、 摔技攻击对方。-
(一)现代泰拳拳法
泰拳的拳法不像拳击的拳法那么细腻,与中国武术的拳术招 式也不相同。泰拳的拳法素来以粗矿泼辣、刚劲洒脱而扬名于 世,其招法简练、直接、有效。泰拳选手的拳头过去使用纱布缠 包,熟练的拳师会把拳头包扎得形似五芯尖峰,较艺时出拳重 击,常会使对方头破血流。直到后来引进西方拳击方式,拳手才 戴上软手套,不过其在比赛中仍显得比西方拳击更为凶狠。
泰拳拳法在运用中一般是由腿踢、肘击、膝撞开路,并起到 掩护作用。职业化的拳手的拳招显得特别凶悍威猛。根据泰拳史 料记载,泰拳名师曾经战胜过无数的西方拳击名家和东洋拳桿 将,中国武术界的一些拳手也常常败在他们手下。泰拳历史上擅 长使拳的著名拳师有被誉为“狯子拳”的诺通、“常胜将军”阿 也氏、“左神拳”颂蓬、“死神星”颂狄等。其中名拳师颂蓬经 常突然发出左手直拳,命中率极高,常常一招制胜,因此大受拳 迷青睐。1946年颂蓬和菲律宾拳王斯马较艺时,他施用左手拳, 仅用26秒钟就把斯马击倒在地。
在泰拳的竞赛规则中,规定拳手不准用头撞、牙咬和击打对 方裆部,而擅长拳法的拳手则几乎不受任何规则的限制,可以用 双拳随意进行连续攻击。
(二)现代泰拳肘技
肘击技术在泰语中称之为“索”。彳在泰拳的比赛和实战中, 肘击技法的使用机会和次数仅次于膝击,因而不可轻视。泰拳的 肘击技法实际上比较简单朴实,与中国武术中的肘法技术相差无 几。泰拳的肘技多用于贴身格斗,或者与膝技相互配合运用,以 追求攻防兼备、上下连环的效用。运用肘技和膝技进行攻击时, 对方防守往往非常困难,观看泰拳的实战搏击,有时拳手忽然向 对手一阵猛烈的腿踢,紧接着发出膝、肘的招法,面对这种攻 击,即使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对手也很难防范,而且这也是使外国 选手惊诧不已而且导致失败的地方,因为他们极难判断泰拳拳手 这种上下齐攻的击打法到底哪里是真正的击打点,无法采用正确 的防守方法。
泰拳的肘技是实战运用中最高超的技术,有“摆命肘”之 称。肘击法不仅可以用来攻击对手,也可以用肘部格挡对方的拳 脚攻击,如以砸膝来消解对方的攻势等。1970年,泰拳师黎威 与素称“天将”的狄立对垒时,黎威屡进无功,战至最后一局, 黎威迫近狄立,突然挥肘,一招击中其鼻梁,顿时血流不止,比 赛结束。从中可以看出泰拳肘击技术的厉害。
浏览1,5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