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击技术在泰拳中称为“求”。近距离实战时,膝技便成为

常用招法。膝技的实用价值在泰拳中与腿技不相上下。泰拳拳手 一旦贴近对方近战,便会发挥其膝技攻击的优势,令对手因胸部 或头部遭受重创而败下阵来。在实战中对手如果以双手进行阻 挡,也会被膝技顶撞使手肘发麻而乱了方寸。因而膝技是习练泰 拳者必须掌握的技法之一。美国的自由搏击冠军宾尼,有“喷射 机”之称,但在与泰拳名师巴育的较量中,就败在其膝技之下。 泰拳名师中擅用膝技者,有绰号“膝虎”的乃汪、“通天膝”狄 西莲、“缺膝师王”汝眉等。 ~ f k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泰拳技艺中有一著名招术“拉颈撞膝”。 此招既可在进攻时运用,也可在防守时发招,非常机动灵活。使 用此招,如果对方处于防守状态,我方首先以垫步向前,发直拳 击打对方面部,对方拨格,我方迅即两手抢抱对方颈部,紧接着 以左膝冲撞对方胸部。对方中招而剧痛无力。接着我方两手用力 压按对方颈部,动作不停,跳起用右膝冲撞对方面部。如果对方 进攻而我方处于防守状态时,面对对方的猛扑,我迅速向左侧躲 闪,紧接着在移动中用两手按压对方颈部,然后跳起,以左膝冲 撞对方面部。

(四)现代泰拳腿技

脚踢技术在泰语中称为“笛”。泰拳的脚上功夫是其主要的 技术。腿技适用于中距离或远距离攻击。腿技是所有泰拳拳手都 酷爱的技法,其特点是简练快速,异常灵活刁钻,发招凶猛刚 烈,故素有“铁脚”之称。在泰拳实战中,一旦某方拳手被对手 腿脚踢中,常常是胜负立分。

在泰拳拳师中擅长以腿技战胜对手的当首推称为“旋风腿” 的亚披勒。亚披勒在与“左神拳”颂蓬的交手中,不到三个回 合,亚披勒抓住一个机会迅速挥腿,将颂蓬的臂部踢折,这一战 成为泰拳史上的经典比赛战例。1986年9月在曼谷擂台赛上, 泰拳王大卫以一记左腿高侧腿击断日本名将的手臂,从而使日本 拳手尝到了泰拳脚上功夫的非同一般。

(五〉现代泰拳摔技

摔法在泰拳实战中一般多用于防守反击,其招法也较直接简 练,例如常用的绊扫腿摔、托脚摔、搂腿摔等,都是较实用的摔 法。在泰拳的历史沿革中,摔法也成为一种较高级的泰拳综合性 打斗技术。实践表明,拳手若能成功地施用摔技,不仅在实战中 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会决定-•场比赛的胜负。泰拳的摔法 常常令很多对手感到害怕。

泰拳拳手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身体用于攻击的部位锻炼得 坚硬异常,特别是膝、腿和肘部更加有力、凶猛。在紧张激烈的 打斗中,拳手总是踢、打、撞、顶、砸、肘、膝并用,场面上总 是拳脚交加,招式连贯,动作凶猛,对手稍有疏忽,瞬间便会招 致重创,此等情景往往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应当说,泰拳已经具 备了完整高效的实战技巧和拳手所具有的独特的民族精神、旺盛 的斗志,这都使得古老的泰拳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拳迷。

霜雜雜

前些年日本国创造了一种新的武技一-踢拳道,试图粉碎泰 拳“五.百年无敌I的神话。但后来在香港举办的拳手无佩具的 “王者之战”擂台赛,可算得上世界最高水平的徒手搏击,结果日 本踢拳道培训的高手均战败而归。比赛进行到最后,由荷兰名将 德加文与泰拳拳手沙玛来争夺“傅声纪念杯'而德加文本人又是 泰拳弟子,所以这场决赛实际上就成了泰拳选手之间的较量了。

从泰拳的实战战术中看,泰拳的招法似乎很粗植,然而事实 并非如此%—名好的拳手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训练与多次考验, 并通过多次擂台赛的实战经历才可能逐渐成熟起来。现今的泰国 把泰拳作为学校的体育课程教授,学生一般从十四五岁甚至更小 的年龄就开始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初期以奔跑、跳绳、游泳开 始,接着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当身体素质、体力和柔韧性具备一 定基础后,老师才开始进行拳术动作的教学。在泰国的乡村里, 经常能看见人们把椰子吊成一排,老师让学生脚踢、膝冲、肘 顶、拳击,训练学生手脚的硬度和灵活性,同时辅以模拟实战训 练,进行进退闪避攻防练习。学生要想成为泰拳的高手,光是脚 上的功夫训练就需要多年。过去,泰国拳师就地取材,用香蕉树 干代替沙袋训练脚胫的硬度。因为香蕉树干外软内坚,拳手脚踢 香蕉树干,腿脚的皮肤在猛烈的撞击和摩擦下却鲜有磨损,反而 觉得很舒服。由于选择香蕉树干可长可短,腿击时可以做或高或 低的踢击,随着练习次数增多,香蕉树干最后被踢断,这又激励 了拳手的习拳耐性,保持了较高的训练兴趣。现在,在大城市的 泰拳拳馆中不再采用此种方法训练了,多以沙袋代替香蕉树干进 行踢打练习。

二、现代泰拳的拳场

泰拳从民族艺术演变成职业体育,经历了玫瑰园——国柱庙——檠厂——是乐园——萱昭策直至现代的“叻喃隆”六个拳 场时代。“叨喃隆拳场”于1945年建成,随后在1956年建成 “仑披尼拳场”。“肋喃隆”和“仑披尼”两个拳场的建立,为众 多的泰拳拳师提供了用武之地,也为泰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1984年,据泰国官方统计,全泰国71府共有固定拳场 84个,这个数目还不包括各种小型的临时拳场。已经注册的拳 馆6105间,拳师人数达到65650人。如果连同一些半职业化或 者非正式拳师,总人数约为10万人。今天的统计,全泰国的拳 场、拳馆已达7000余间,习拳人数约达230万人,这其中包括 业余拳手和职业拳师。

现在的泰国首府曼谷几乎天天都有拳赛,每到周日的比赛还 要进行电视转播。泰国国家军队的士兵都要接受泰拳训练,中等 学校把泰拳列为体育运动。泰拳在泰国的这种蓬勃景象,使其成 为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体育运动。由于连续战胜了自由搏击、拳 击、空手道、泰拳道、摔政等其他武技的髙手,泰拳日益威名远 扬。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掀起了学习泰拳的热潮,在荷兰的泰 拳拳馆已经超过1000家,法国巴黎仅在一个地区即约有泰拳拳 馆2000家,并由此演变出法国的“腿击术”。日本创立了将泰拳 进行改编的新武技“踢拳道”。还有很多国家不惜重金聘请泰拳 拳师去本国传授泰拳。

三、现代泰拳的拳馆

泰国的泰拳拳馆一般有拳手5~10人。拳馆的监护人多为昔 日的拳师,他们在管理拳馆的同时又兼任教练员,训练新一批泰 拳拳手。大多数拳师从运动员退役后,都将培训拳手和传授泰拳 作为他们新的职业和嗜好,乐此不疲。教授泰拳的馆长训练拳手 多数是分文不收的,因为只要能参加搏击比赛就有利可图。馆长拳师只要能训练出技术高超的拳手,拳手就可以从比赛所得的分 账去支付拳馆经费,因而馆长在训练拳手时不惜气力,将自己的 经验和技术和盘托出,毫无保留地把绝招绝技授与弟子。

拳手们在传授弟子技术时,常让他们相互之间的对打近似于 实干硬拼,.拳手在训练中的攻防转换基本上都是模拟擂台实战, 这样练习会使拳手们的技术运用效果越来越精。这种看似凶桿的 泰拳训练方式,能够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培养出拳手的意识反应 能力,快速掌握泰拳的实战技术本领。

四、现代泰拳的拳手

由于泰拳比赛的激烈程度超过许多其他武技比赛,对拳手 的体能和基本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而拳坛规定拳手的年龄应 在17~40岁之间。泰国拳手一般每年出赛8~10次^由于年龄 限制,泰国首府曼谷的拳场也限制拳师出场年龄至少18岁。 但是为了成为一名好拳师,拳手多从幼年起便开始接受泰拳训 练了。 1:

一个拳手参加擂台赛的黄金时期在5年左右,最多8年。拳 手精力最旺盛的年龄在23〜28岁之间。此后便因生理和伤病等方 面的原因,体能逐年下降,技术水平也开始处于下滑状态,因而 到35岁左右,大多数拳师就已经退出擂台,还能够坚持比赛的 为数极少。

职业的泰拳拳师的拳坛生活是十分清苦和近乎残忍的。由于 拳赛薪酬较高,拳师们为了生计也愿意为此而拼命努力。因为拳 赛可以使他们名利双收,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初上擂台的泰拳 拳手,每场比赛仅可获得100~300铢泰币的报酬,如果是名噪一 时正在走红的拳师,每场比赛则可获得不下10万泰铢,如果是 全国的顶尖嵩手,其身价可以涨到每场比赛不论输贏均获20~30万泰铢之多。如此高报酬的吸引力,使得几乎每一个拳手都全力 以赴地投入艰苦的训练,在播台上竭尽全力地展现自己的技术水 平,以求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一步步提高桥获得的报酬。九乎 所有的泰拳拳手为了保持自己的技术水平,都过着单身生活,他 们认为,一旦亲近女色,自己的拳坛生涯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他 们大多数都要等到退役以后才成家。

浏览1,01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