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就是泰拳的武功技艺,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泰国人 从古至今都极为强调拳艺的技术。拳手不仅要将身体四肢化为攻 防的武器,还极为重视手足运用的法度。拳手必须精通泰拳的各 种招数,使四肢练就至“八臂拳术”,才有可能在实战或比赛中 获胜。拳师技艺不高,其成就也必然有限。

泰拳的技艺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历经无数代拳师的丰富扩 展,使之形成一套丰富、科学、具有民族特色的拳击艺术。精通 泰拳武艺的拳手,能够在训练中充分挖掘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自身的实战能力,最终达到应敌时挥洒自如、从容不迫的地步。

第二节泰拳的哲学理念

泰拳的哲学理念把泰拳鲜明的技击特点和泰民族朴实的民族 精神较好地表达出来,人们通过诠释拳艺的哲理观念,使之成为 泰拳的理论体系,铸就了泰拳的最高的精神产物。

泰民族进人古暹罗时期,人们认为作为泰民族的好男儿必须达到文武双全,在泰拳训练中将拳手训练成有体魄和有精神、骁 勇坚毅的战士,而在泰国人眼中的骁勇战士具备了文和武的双重 含义,只有达到这种标准的拳手才能成为泰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被称为英雄的拳师必须经过体魄、耐性、速度、智谋、武艺五要 素的严格训练。泰拳拳师为使泰拳理念更加明了和富含深意,又 将其定义为四元素之理,加上泰拳的两步相生,进而成为四象相 克,遂为泰拳的圆通之论。

—、四元素

根据古代泰国人的观点以及他们信仰佛教而形成的思想,认 为物质世界是由土、水、风、火四种元素组成。这些朴素的观点 也源于佛家的“四大论”中。泰国人以此形成的基本哲学思想为 依据,阐释世界上有关的因果和事物现象,并延续了千百年。泰 拳的尊师将四元素中的“土”视作万物之基,表示强盛壮大,以 喻体魄坚强、气力旺盛,将其作为练武之本。水活则无定形,连 绵不断,喻之为技击角斗应似流水之不固定,无形无式,机灵敏 捷。风为动力之源,缓急之因,以喻拳手进退疾速。火乃喻拳手 心性,拳手在打斗中取胜,要具备如火如焰般的热烈意志。具备 以上要素,泰拳始为武勇。

二、圆通之论

四元素定义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圆形图,此圆形图代表整个 泰拳拳“艺”,由此将泰拳拳术圆活变通。正如图中所表现的涵 义,圆形有四点,分别为拳、腿、肘、膝的招数系统和它们相互 间的关系,圆周箭头所标示的,为各系统招数之循环相克的情 形,映示出“四元素”的精妙。圈内虚线显示了各种招术技法的相连性,也就是长短两兵结合、相生和变化的圆通灵活。圆形中 四方形内的四格,分别代表土、水、风、火四要素,也是泰拳武 技的基本要求。泰拳技艺的圆通之论体现出泰拳“拳不对肘,肘 不抵膝,膝不斗腿,腿不敌拳”的相生相克圆通运用。

在泰拳的发展中,凝聚了泰拳拳师长达数百年的思想结晶和 中国东方文化的精神,把泰拳技艺由纷繁万状的招数现象归纳为 这种四元素的简单符号,使泰拳由复杂变为简单,但在简单中又 包含着千变万化的复杂内容。实际上,符号越简单,应用越广 泛,意义越深刻,越带有普遍性。

第三节泰拳的练武精神

泰拳素以“钢腿铁肘”著称于世,称霸武坛500多年,其拳 术技艺水平之高令全世界技击高手叹服。但是,拳艺的修习只是 泰拳练武问题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强调泰拳练武的精神,使拳 艺技术配合体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泰拳就是综合了独特的练武精 神和传统的练功方法,使得拳手精神集中,练就了坚毅果敢、无 所畏惧的气概,在实战格斗中具有征服对手的信心,并以超强的 毅力去克服一切困难。

在泰国的城镇乡村,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把椰子吊成一排,拳 手们以脚踢、膝冲、肘顶和拳击,训练拳手的手脚硬度和灵敏 性,并逐渐融合其他训练法,增强拳手的训练意识和实战功能, 使得看上去M桿残酷的攻击却能被拳手们化解为无形,其中就有 一种修拳习艺的驱动力在激励拳手们参与,这种驱动力其实就是 现代运动心理学指出的动机问题。动机问题涉及到拳手活动的方 向和强度,它阐释出为什么拳手们会把艰苦的训练当成他们的乐 趣和日常需要?为什么拳手会不顾生命危险使自己置身于异常激。

一、 习练泰拳的动机

习练泰拳的动机是推动泰拳拳手进行训练的心理动因或者是 内动力,也就是泰拳拳手引起并维持自身活力,将此活力导向一 定目标,以满足自己的念头、愿望和理想等。修习泰拳的动机一 般有两种: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拳手以社会性需要 为基础,通过打擂比赛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以满足自己的社会 性需要。汲取外部力量的动机,是拳手从外部对自我行为的驱 动,体现在拳手参加比赛取胜对手可能是为了获取赞扬和公众的 承认,或是为了获取奖牌和奖金,或是为了参加泰拳训练来满足 自己的归属需要等,都表现出拳手行为的动力一部分来自外部的 动员力量。内部动机是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泰拳拳手可以通 过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应付挑战,实现其价值,去体验莫大的满 足感和效能感,这是汲取内部力量的动机。拳手参与训练可能完 全是为了内部奖励,也为了外部奖励,这样看,拳手修习泰拳的 动机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受两种因素共同影响。

二、 练武精神

泰拳的最高层次的修习是将自我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行为 倾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自己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练习泰拳会觉得它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这和中国武 术相似,能使身心融为一体。练习泰拳是快乐的,但同时又是一项艰苦的运动。泰拳要求练武精神应该从追求乐趣的学习逐步转 为工作式的训练,才能使训练能天天保持趣味性,使得这种貌似 单调无味的训练成为追求人生乐趣的需要。

弟三章表奉的基本功

第一节泰拳拳桩

泰拳的拳桩即泰拳的搏击戒备姿势。这种戒备姿势是拳手进 攻和防守最有利的开始姿势。正确的拳桩姿势可使拳手起动灵 活,出击快速有力,身体重心稳固,暴露面积较少,有利于防守 和反击。戒备姿势是拳手在发动进攻之前和结束后必须保持的姿 态(图3-1、图3-2、图3-3)。它在泰拳中又叫“拳桩”。

图片1 图片2

一、拳粧的基本姿势

两拳一前一后,高与肩平,拳手擅用右手时使左手在前, 谓之“左先锋手”;相反,则谓之“右先锋手”。肘屈,与身体距 离约10厘米,上身直且腹部稍内收,头略低下,下颌内收,有 保护咽喉要害之意。

两脚适度并立,间距约比肩宽,左脚前踏半步,使身体 略侧偏,右脚置后横放,形成一定角度,两膝微屈。

身体重量平均分于两脚,以前脚掌触动,迎击或发招时 应迅速调动身体重心于两脚。

目光注视对手的眼睛和前胸,视野还需兼顾对方的全身上下以上是拳桩姿势的基本要求,也是练习泰拳必须了解的基本 知识。

二、拳桩的实战要素

头颈姿势

头稍向下低,紧收下领,合唇闭齿,两眼注视对手,面部表 情要沉静自若。颈部舒展,自然竖直,精神集中,用鼻呼吸。

两手置于胸前中线

双方拳手相对,无论姿势如何,两手要尽量置放于胸前所 虚设的中线上。这样摆放的优点有两个:一是拳手摆放两手于 身体中线上等于设置了障碍,对方要想用直拳或腿踢进攻,便 增加了攻击的难度;另一优点是对手要想攻击有效,进攻时必 须要绕过拳手的手臂,经过上方、下方或者左右侧,如果出现 这种情况,拳手就能较容易地判断对手的进攻意图,瞬间采取 有效的防御或反击策略。故而两手摆放于胸前中线既有利于进 攻也有利于防守。

两手要能弯曲一定的角度

搏击中两手是进攻和防守的主要武器。手臂必先弯曲,才能 伸直。拳手在实战中手臂的弯曲是绝对的,而瞬间的伸直则是相对的。拳师们认为手臂伸出后必须快速弯曲收回,以利于再次出 击和防守。两臂弯曲最好的角度应在90。左右。保持这种角度可 以借劲于出击的拳臂,并且利于收回防守对手的突袭。拳桩的摆 放,切忌两手乱摆或放下,以免暴露空当。一手发招出击,另一 手在做好防守的同时还要做好攻击的准备,以求左右两手交替使 用,攻不露形,守不露式。

两手沉于两肋侧

两手肘自然下垂,沉于两肋侧,注意不能贴靠肋部,这样可 以保证两手动作始终灵活。两手下沉的同时,肘关节略微后引, 上臂自然垂下,两拳就迎着相对了,有利于进攻和防守^

非到万不得已时,两肘始终沉于两肋侧旁。如果抬起两肘,会暴露两肋破绽,令对方乘虚而入。如果两肘张开,会使打出的 拳力减小,发劲也不顺畅。两肘置放正确,可使身体力量贯注上 肢,周身劲力完整。

躯干自然含蓄

躯干即身体姿势,是以两手两腿的位置来确定的。如果两脚 平行站立,身体就是正对着前方的。若是两脚前后站立,身体则 是侧身站立的。

搏击之前,躯干姿势始终保持侧身,胸部稍含,收腹,敛臀。 处于这种姿势,在承受击打时可以减轻些痛觉,或者含胸成为防 御姿势时,可使对方击打落空。含胸收腹的姿势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在运用高超的技术时随动作变化而灵活伸缩,以助拳势劲力。 腰部松展自然,随动作变化而富有弹性,主宰上下肢动作。

两脚距离适宜平稳

20~25厘米,两腿稍屈,两脚稍内扣,全脚掌着地。这种站立姿 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可以使左右腿法在搏击中灵活变 通,并且使对手无法判断我方腿脚的变化。

两脚姿势正确合理,动作就会敏捷,落脚稳固,促进胯、 膝、脚的紧密配合,利于下肢沉实稳定。移位变势时,周身进退 腾挪完整一致,膝关节松活自然,加大或缩小步幅落势稳健,拳 招富有弹性。

泰拳拳粧姿势正确与否,决定着发招攻击动作的灵活性,并 常常关系到战局的成败。掌握正确的拳粧姿势,尤其是能够圆通 运用,对于提高泰拳的技艺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拳桩的圆通运用

泰拳的圆通运用,是在熟练掌握拳桩的基础上,依据拳手自 身的个性和特点灵活地变通拳桩的应用方法。泰拳中的“三宫 步”也称为马步,这种三宫步法是拳手以拳桩配合步法的整体的 运行技术;^ 19世纪后期,泰南名拳师銮库玛即精于三宫步技术。 到后来的“玫瑰园”时代的拳师麥威讪努那功所授三宫步法堪称 正宗,其功架、法理与銮库玛相同,以致后人认为三宫步法可能 同出一个门派。过去的拳师极为重视马步的功法运用,马步练至 一定功夫时,可使拳师的精神与气劲达到合一境界。

在实战中,拳手发招要击中对手而又不被对手击中,就必须 依靠拳桩变势来控制自己,同时又能控制对手。基本的拳桩变化 的协调能使拳手有效避开对手攻击并适时进行反击。处于拳桩时, 脚要能在移动中轻轻着地,这样可以自然地放松自己身体的有关 关节和肌肉,脚跟也得以放松,从脚部的关节传至臀部和腰部。 只有在变换动作转体或摆动时,才能中断放松动作。拳手不管选训练读,本用哪种拳桩,都应能较好地保持自身平衡,使自己尽量处于随时可以进攻和防守的状态,尽量不让自己的薄弱之处暴露在外。

以下是部分泰拳拳桩圆通运用姿势。

拳桩标准姿势

亦即戒备姿势(图3-4),是初习泰拳者必须练习的姿势, 上一节已作介绍,此处不赘述。

图片3

三宫步单足吊马式

三宫步单足吊马式(图3-5 )为泰拳的精妙独特之技艺。此 式可攻可守,它是从基本拳桩姿势提膝所持的一种攻防兼备的姿 势。对方进攻时,单足提膝可以施以脚踹或踏踢对方前脚,遏制 对方进攻,紧接着复以后腿攻击。此法在泰语中称之为“制军” 招术。凭单足吊马式主动进攻,虚足可以快速磴踢对方腹部丹 田,接着追以拳和脚连续攻击,谓之“冲杀”技。

图片4

西洋拳击姿势

西洋拳击姿势(图3-6) 是擅用拳肘招术的拳手所习 姿势,它与拳桩标准姿势相 似,唯后脚抬离地面,两脚 横向距离稍宽些。拳击时头 部略下含低些,两手经常握 成拳。

高三体式

高三体式拳桩(图3-7),以左肩侧身向前方,两脚间距同 肩宽,左脚内扣约45°,两腿稍屈,全脚掌着地,身体重心稍偏 于右脚,两臂弯曲向左侧前伸,左手前臂弯曲大于90°,右手前 臂弯曲小于90°,两手半握拳或自然张开,右手在前,左手在 后,含胸蓄腰,下颌内收,目视前方。

图片5

虚步合掌式

和任何一种拳粧一样,善于左腿攻击者以左脚在前站立; 相反,则以右脚在前站立。虚步合掌式左肢在前时(图3-8、 图3-9),重心偏于右脚,左脚虚点触地,两臂腋下交叉成合抱 状;左臂自然伸直下坠于左大腿内侧,右臂弯曲于胸前,右手 成掌顺势自然斜立在左肩前;左手护裆、腹,右手护面、胸部。

图片7 图片6

自由格斗式

自由格斗式(图3-10)是 泰拳拳师比较推崇的一种格斗 式,它是在拳师苦练拳桩技术 后,熟练地自由发挥拳艺于搏 击中的有效手段。采用这种拳 桩时,两脚前后站立,左右距 离适当,两腿微屈,放松肌 肉,把握身体敏锐的弹性,下 颌内收,前手高举至前额处, 后手屈举至头侧太阳穴部位, 侧身向前方,重心落在两腿之 间。

泰拳拳桩确有其精妙独到之处,拳手熟练掌握后,可以有效 地从拳桩发起进攻或进行防守。两脚马步站立,精神与气力融为 一体,加上自信的态度,使得拳手可以高效发挥拳技的搏击技 巧。拳粧姿势除了以上介绍的以外,还有一些如蹲据型的虎踞式 (图3-11),或以自然站立准备随时发动攻击的进攻型格斗式 (图3-12)等等。

图片8

第三节泰拳的步法

泰拳拳手在掌握拳桩姿势时,希望做到以拳桩向前或向后移 动而不失平衡,使自己具有能够在自如的进攻或防守中运送身体 的技能,则要牵涉到步法的运用。

拳手在学习和训练中能够熟练地运用适合自己的基本泰拳姿势,需要做到在两脚不动时身体却可以做向前、向后、向左、向 右、向上、向下等方向的各种原地攻击和防守技术,同时又不能 失去平衡,这就突出了泰拳技艺的两脚位置运用的能力。具备了 两脚运用步法的能力,意味着拳手已经获得了控制身体平衡的基 本能力,达到这一水平,拳手可以进一步学习新的泰拳技术,包 括各种攻击和防守动作、前后的直线运动、左右迂回运动的步法。

步法是泰拳中非常重要的运动技术,实战中双方的距离是不 断变化的,拳手唯有以快速的步伐移动才有可能抓住战机,占据 优势。同时,为了避开对手的攻击,也必须运用快速的脚步移动 来摆脱对手。

泰拳的步法强调拳手在掌握基本步法的基础上的个人发挥。 许多著名拳师都有自己的个人特性和风格,还在基本步法的基础 上创造出很多移动技巧。这些著名的步法有疾冲步-跳跃步、闪 步等。但初学者一开始不必模仿这些步法技巧,因为任何类型的 新式步法和基本的步伐运转及平衡能力大体相似。拳手在掌握了 几种基本的步法后,随着练习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在实 践中形成自己的风格。泰拳步法在基本运足法的技术上分为前进 步、后退步、侧移步、旋绕步、换步等。

基本运足方法

基本运足路线在泰拳中是以拳桩向四个方向移动的路线。这 四个方向是前移、后移、左侧移和右侧移。无论拳粧向何方向移 动,均应在打算移动的方向线上先动前脚,另一脚紧随着完成动 作,恢复马步。

以左锋手为例,从拳桩开始运足(图3-13)。前进时必须以 左先右后,如果后退则以右先左后。侧向移动时,向左移时左先 右后,向右移时则右先左后。泰拳的基本运足法是学习泰拳步法时的最基本的进步运足方法,只有首先熟练了基本运足法,才能 运足做各种步法移动。

掌握了基本的运足方法,拳手就可以学会调校拳粧马步的幅 度和角度,而为其他步法的疾进、急退、斜进、斜退等打好基 础,之后拳手就可以做连续的运足法以适应复杂的移步动作。

图片9

前进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前进步动作。左脚先向前踏出一步,右脚紧跟,以前脚掌蹬地向前迈出一步,随后保持原拳桩姿势,两眼注 视前方。(图3,|-〇)~图3-14-③)

图片10 图片11

【练习】

前进步是步法中最基本的移动技术,一般用来配合拳法和腿 法的前进打踢,在与对手对峙时保持适宜的距离,让自己处于有 利地位。

从基本拳桩姿势练习前进步,左脚前移,右脚跟上,两脚要 保持原来拳桩的姿势和距离。身体重心在移动;I落于两腿之间。

前进步作为主动进攻对方的步法,在练习中要控制步伐的大 小,可以练习连续的进步。

拳手可在两脚上系一根橡皮筋协助练习,以促进两脚移动轻 灵敏捷。

【要点】

两脚擦地向前踏滑而出;

以拳桩姿势保持防守姿态;

适度的身体放松;

始终保持脚的弹性。

后退步

【动作】

右拳桩开始做后退步动作。左脚前掌蹬地,右脚擦地向后退 一步,左脚随之后退,随即恢复拳粧防守姿势。(图3-15-(D~ 图3-15-③)

图片12 图片13

【练习】

从基本步法动作开始练习,应学会动作做完后迅速恢复原来的拳桩防守姿势。

做动作时身体姿势不能忽高忽低,这样会破坏身体重心,有 违于身体平衡的保持。要注意不要使用跳跃移动的步法。

【要点】

后滑时右脚略提起;

左脚短促地弹劲;

退后防守;

两眼注视前方;

保持紧接着再做动作的意识。

左右侧上步

由拳桩开始做左侧上步动作。左脚向左侧前方横向擦地上 步,右脚蹬地随即跟上,并保持拳桩防守姿势,两眼注视前方。 (图 3-16-〇)~图 3-16-③)

图片14

由拳桩开始做右侧上步动作。右脚提起向右侧前方横向擦地 踏滑而出,并利用左脚踏地的弹力推动右脚向右侧滑动,完成之 后保持拳粧姿势。(图3-17-①-图3-17-③)

图片15 图片16

练习

左右侧上步实际上分为左侧上步和右侧上步两种。左右侧上 步是在前进步的基础上的灵活变化的步法。这种步法的变化很 多,需要脚步灵活善变,以适应实战之需。

和其他步法一样,左右侧上步也是从单独的步法练习开始, 由拳桩防守结束。

练习中,向左侧上步时先提起左脚,向右侧上步时先移动右 脚,并须用另一脚的弹力促使动作快速完成。

【要点】

左、右滑步时控制身体重心;

以先移动脚的脚掌外缘着地;

尽量避免幅度过大的移动;

横向向前使身体重心平稳的移动。

冲刺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冲刺步动作。左脚稍微提起,右脚用短而快的 弹劲向后蹬地,紧接着左脚向前冲刺前进一步,右脚立即跟进, 保持原来的距离防守。(图3-18-〇)~图3-18-③)

图片18 图片17

【练习】

冲剌步是借鉴西方拳击长距离出拳攻击的一种步法。泰拳中 这种步法主要用于发拳攻击对手,用冲刺步法以蹬地快速向前滑 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

用冲刺步法可使身体向前滑动50-70厘米。

练习这种步法,在滑进时身体重心是向前微移的,以增加冲 击急进的速度。

初练这种步法,先做正确的移动动作g不要过多考虑速度, 待动作熟练后,再做加快速度的练习。

【要点】

做动作时,先以在前的脚稍微提起;

利用疾冲的惯性急进;

右脚应随时处于待发状态;

做完动作随即恢复防守状态。

后滑并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后滑并步动作。右脚先向后滑出一步,左脚紧 接着向后回撤靠拢,脚一触地即用力蹬踏,右脚快速向后滑步, 左脚再跟上,两眼注视前方〇 (图3-19-〇)~图3-19-③)

图片19 图片20

【练习】

西方拳击中有类似的步法。这种步法可以从较远的距离采用 直拳攻击对手,或在对方扑过来的时候快速地后退并步,配合左 手直拳迎击对方。

练习时先以右脚滑退一步,左脚再跟上。每次练习完毕都要 保持拳桩防守的习惯。

此步法熟练后,泰拳强调实战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灵活性。

初练这种步法拳手多会感到不那么得心应手,动作也较迟 缓,但一定要有耐心,习练日久,情况自会有所不同。

【要点】

右脚滑退第一步时,步幅不能过大;

左脚滑退第一步的落地动作也是第二步的蹬地动作,要连 贯,不可分为两步做;

移动时保持自身平衡;

随时做好预防各种意外情况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方法;

切不可两脚全脚掌着地移动;

使脚掌能做出灵巧的动作。

撤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撤步 动作。左脚由拳桩姿势 经右脚内侧后撤一步,

变换成右手在前的拳桩 防守姿势,两眼注视前 方。(图3-20-①、图 3-20-②)

【练习】

步法的练习要符合 实战的需要,并力求简 捷、高效,从难从严进 行训练。

图片22 图片21

步法训练一般都由拳手单独进行,或者在教练的指导下,掌 握正确的步法技术。熟练后,即可向实用方向努力。

练习时,除了进行一般步法练习,拳手还可以选择跑步、跳 绳、闪躲等训练方式,以提高步法移动的耐久力和灵敏性。 训练时间可自行安排,也可按教练要求去做。

撤步的运用技巧体现在当拳手采用一种左手在前的拳桩时突 然改变方式,以¥手在前迎击对手,这种方法有防守上的意义。

【要点】

移位变势时两腿要微屈;

适度放松身体,以利快速动作;

为减少身体动作的迟缓,前脚稍展开;

两脚不能死板地踏在地上;

无论使用左式还是右式,均要随时保持谨慎和警觉。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左闪步动作。以右脚掌为轴时,左脚向左移动 一步,身体突然向左转并改变方向,右脚迅速向右后移动,恢复 拳桩防守姿势。(图3-21-①、图3-21-②)

图片23

由拳桩开始做右闪步动作。右闪步与左闪步姿势相反。右脚 向右侧方移跨一步,身体右转,左脚迅速向右跟上成拳桩防守姿 势。(图3-22-①、图3-22-②)

图片25 图片24

【练习】

左右闪步分为左闪步动作和右闪步动作y是泰拳向左、向右 侧躲闪的步法,是在左右闪步的基础上准备还击的步法。闪步动 作是向横迈步,运用灵活的话,在实战中可作为假动作便于攻击 敌手。

初练这种步法,拳手的动作不宜太快,待熟练掌握并能保持 身体的平稳移动时,再逐渐加快动作。

单向的左右闪步熟练以后,可以做左右闪步的交换练习,若 干次为一组。

可以请助手配合练习。助手戴拳套,拳击拳手的面部,拳手 做左右闪步避开助手的攻击。

结合其他练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左右闪步的训练水平。

【要点】

脚步的移动要善用腰胯的力量;

移步一动,身体就拧转;

动作要有突然性;

重心控制于两腿之间;

随时保持防守意识。

斜进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斜进步动 作。左脚略微提起,右脚蹬 地,左脚斜向左前方移出一 步,右脚紧跟向侧前方。(图 3-23-〇)~图 3-23-@)

【练习】

 

侧前方移动的步法。主要用来引诱对手的注意力,分散对手的正 面进攻力量,摆脱对方的侧击重招,或削弱对方的攻势。斜进步 配合后腿采取踢击进攻。它又可以分为左斜进步和右斜进步两斜进步是一种向对方的种。注意在运用左斜进步时应以右脚攻击;运用右斜进步时,则 意味着用左腿攻击。

图片29 图片28

如果用右斜进步跨出右脚时,应是右手在前的防卫姿势。此 外,还吋以做从拳桩开始的斜退步动作。斜退步是左脚向左斜后 方退一步,右脚随着后退,恢复右手在前的拳桩防守姿势;如果 以右脚向右斜后方退一步,左脚跟着后退,则变成左手在前的原 拳桩防守姿势。

基本的步法是上斜进和斜退动作练习。可进行数米的斜进和 斜退动作,中途可稍休息一下,继续进行练习t 配合其他步法进行训练。

【要点】

斜进或斜退中均应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固;

两脚要轻巧地滑动;

腿膝稍微弯曲;

运用腰髋产生变化;

动作应快速地完成。

垫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垫步动 作。后脚向前脚位置垫脚,

前脚在后脚落地时向前一步 踏出落地,然后迅速恢复拳 桩防守。(图3-24-©~图 3-24-® )

【练习】

垫步比疾步前滑的动作 稍慢些,它以后脚擦地向前蹿的方式促使自己前进。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垫步提膝动作,这个 动作与三宫步单足吊马式相同,能为腿击进攻或防守创造条件。

做垫步时步伐的大小可以根据与对方距离的远近来决定,熟 练运用后,以右脚前蹿的动作既可落在左脚的前方,也可落在左 脚的后方。

图片30 图片31

在进攻中垫步提膝动作的运用一定要果断,提膝要尽量上 抬,落脚要轻稳。

单独练垫步时,可以做左右脚交替连续向前的训练。

配合其他步法练习,提高各种步法相互转换的能力。

可以在小腿上绑缚小沙袋做塾步或垫步提膝练习。

【要点】

保持自身平衡和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的能力;

脚前掌要能够灵活地做出动作;

提膝要快速直接;

收脚要流畅完成。

旋绕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旋绕步动作。旋绕步分向左旋绕和向右旋绕动 作。移动时,上身保持基本的拳桩姿势,做向左或向右的绕环动 作。(图3-25-①-图3-25-③)

图片33 图片32

【练习】

旋绕步法与中国武术的圈步和绕环步相似,在泰拳中属于一 种互相旋绕、寻机而动的运足之法。这种步法虽然一直在移动之 中,但拳手所持的拳桩防守姿势应保持不变。

此步法一般以一脚为轴,另一脚围绕其旋转移动,所以才称之为旋绕步。

采用旋绕步法可使自己绕到对手的两侧,突然寻机进攻;或 者当对手采取直线攻击方式,拳手则可用旋绕步避开其正面攻 击,然后从两侧攻击对手。进攻中拳手最好采取一肩在前的侧身 方式移动。

单独练习基本的旋绕步法,无数次重复,直至熟练掌握。

在地上画一个点作为轴心,围绕此点做旋绕步法动作,数次 为一组围绕香蕉树做旋绕步动作,反复练习。

与助手进行模拟练习,让助手出拳攻击,拳手做旋绕步躲闪 动作。

配合其他步法进行练习。

【要点】

可单脚或双脚做此动作;

步法应轻灵自如;

把握动作的节奏,有快有慢。

旋绕的步法可大可小;

善于利用避实就虚的策略; ;

尽量不要正面攻击;

与其他步法变换运用时要灵活谨慎。

左右横跨步

【动作】

由拳桩开始做左右横跨步动作。该动作分为向左跨步和向右 跨步两种(图3-26-①②、图3-27-①②)。向右与向左动作方 向相反,拳桩开始的移位姿势同样随着变化。

图片34 图片35

在中国武术中也有类似的跨步法。作为泰拳的步法技术之 一,主要用于向左或向右侧躲闪对手的进攻,并且在躲闪中随时 准备向对手发起反击,即在搏击中通过移步调整自己的进攻方 式,为腿和膝的发招做好准备。

练习时,可先做向左的跨步练习,再做向右的跨步练习,反复练习。

单一方向的跨步动作熟练后,可以进行左右换步的交换练 习,以左右均做一次为一组。

助手协助练习。让助手做拳击或腿击,拳手做跨步躲闪动 作,若干次为一组。

配合其他步法练习,并由拳桩姿势开始和结束。

【要点】

跨步动作要迅速、轻灵;

尽量避免因身体重心的移动而失去平衡的问题发生;

随时关注距离的突然变化;

体会髋部的拧摆和肩部的变化;

保持拳桩的防守意;

根据距离的远近调整跨步的大小。

浏览3,70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