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技艺之所以高超,还在于拳手平日的超负荷训练。拳手 与训练同伴两人手中各握一对1~2公斤重的哑铃做假想的搏击练 习,两人在练习中不得相接触,以手法、步法作一进一退、一攻 一防的发劲和防守动作。这是一种超强度练习,即使拳手练到两 手酸痛、已无力握住哑铃时,依然得坚持练下去。通过这种方式 的长期练习,拳手的力量迅速增加到参加比赛时,去掉负重, 身手便显得格外轻松灵活,实战能力便会大为增强。
(五) 烈日下实战
在烈日下进行实战,这种泰拳特有的训练法是近乎残酷的, 也是超出拳手能量的,对于一般的拳手来讲绝对是一种毅力的考 验,意志不坚强者常常会在这种训练法面前落荒而逃。而对于那些意志坚定、决心要成为著名拳师的拳手来说,要练就超人的耐 力和技术,这是必须去承受的练功法,他们会以非凡的毅力闯过 这一关。
这种练法是让拳手处在烈日曝晒下,坚持进行实战搏击练 习。他们每激战一个回合,大约需要4.5分钟,中间休息30秒 钟,接着进行下一个回合的实战。有时为了增强训练的密度和强 度,拳手们还要进行轮番交战训练,或者坚持进行数十个回合的 搏击。这种独特的练功法,练就了拳手的超人的毅力,并从中学 会克服不可想象的困难,最终能够承受起大赛的考验。
二、 泰拳的全方位的攻防技术
泰拳素以朴实简练、攻防力极强而享誉武坛I3其技法主要由 拳招、腿技、肘击、膝撞、摔打五部分组成。在实战中,泰拳是 招招都凶猛异常,这种暴风骤雨似的立体式打法常令其他拳派的 对手防守无措,疲于奔命,最后被击败认输。
泰拳拳法简练直接,出招攻击时发力刚劲洒脱。拳招可以为 腿技、肘击、膝撞引招或作掩护。j肘击法攻防兼备,狠辣刁钻, 发招可以封拳、架踢、挡膝。膝击则是泰拳致命的杀手锏,泰拳 拳手之所以在国际大赛上屡屡获胜,其膝击发挥起到了决定性的 作用。腿技运用时快速简练,刚劲凶猛,拳手发腿常常在一瞬间 击中对手,1招制敌。摔法运用达到高水平时,会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拳手施用摔法时机得宜,常会决定一场比赛的输贏。
三、 泰拳出色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训练可以调节和支配拳手的心理状态,通过训练使 其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泰拳拳手拳击水平能力的髙低依赖于自己心理过程的机能水平和发展水平,这种机能水平和发展水平能够把拳手自我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行为倾向,最终实现个人 的理想和抱负,使自己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
泰拳拳手经过多次心理训练和擂台实践,都精于情绪的自我 调节,他们不相信什么权威名流,只要上了擂台,不管三七二十 一,倾全力进行搏击,从不被场上强大的对手吓倒。在搏斗中若 是被对方击中,也表现出毫不在乎的表情,让对手无法判断我方 的实力究竟如何。泰拳的拳手们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出色的心理 调节能力、良好的战术意识和高超的技艺,才使得泰拳近乎无坚 不摧。,
泰王国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微笑之邦”,泰族人又大多信奉 佛教,这种信仰更利于拳手们的精神寄托。在进行拳赛前,拳手 都要进行宗教祈祷。这时,拳手面对赛台边的神龛,表情严肃, 双手合十。有时两派的宗师不同,祈祷形式也各不相同,有些拳 手是伏地不动进行祈祷,有些则是对天祈祷。在做这些祈祷时, 往往配上古老而独特的音乐,使拳手们的精神祈祷显得更加神秘 玄乎!传说泰拳拳师们完成了这些精神祈祷,可以使他们不怕 死,敢于强拼硬搏,无所畏惧,大有即使战死也在所不惜的架 势。拳师们认为,就是战死了也可以荣归乐土,灵魂将会升华到 极乐世界。过去泰拳赛上常有击死拳手的情况出现,伤残的更是 为数不少,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拳手们前赴后继的决心,也没 有影响拳細瞒雜迷細崇拜。
第一节泰拳的组成要素
泰国民族由于笃信佛教,人与人之间交往比较温和友善。泰 拳发源于泰民族这块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土壤上,形成了极具民 族特色的拳艺风格。其间经过上百年的磨炼,基本上形成了以体 魄、耐性、速度、智谋、武艺五大要素组成的武技,这五大基本 要素也是世界上一切武技都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一、体魄
体魄练习是拳手必须进行并持之以恒的一项训练。经过体魄 练习,可以强化身体肌肉的活动能力,为提高拳手的运动技能和 承受剧烈的运动量打好基础。泰拳的体魄练习不仅只是对身体肌 肉、劲力的训练,它的训练内容分为气力和心力两部分,对二者 进行训练的意义是不同的。
1.气力。是指以长跑和其他方式进行的力量训练,使得拳 手经过此类训练能够积累擂台比赛所需的搏击能量,简言之,就 是完成交战回合次数的能力。但拳手即使训练得能够一口气跑好 几公里,也不一定代表他在五个回合的交战中能够坚持到底,因 而必须与其他素质相互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拳手的训练成果,这心力。心力练习可以使拳手能够承受在搏击中被对手击 打的痛苦和心理上所遭受的折磨,能够创造在逆境中转败为胜的 应变能力,这些都需要拳手具备坚强的意志力,也是拳手本性的 高度体现。心力也n丨以称为意志力这种心力练习在泰拳中被称 为“斗心”,为了达到“斗心”的目的,泰拳有许多特殊的修炼 方法可供选择。
泰拳的心力练习与现今所说的心理训练非常相似。古代泰拳 拳师为了培养“44”.先要静坐默思,修炼I神,让意念贯通 全身,使自已进人禅定境界,集中精神使心志坚强r有些拳师以 想象前代的宗师、英雄等人物形象的勇力和神威气质,让自己内 心发动意念,使得自身和神明合而为一,这样做往往能使拳师产 生出超常的能量。有些拳师以一些奇特的方式,去求助于神道、 巫术、禅功等修心方法,以保佑自己在搏击中勇猛无敌。讲到 “斗心”的修炼法,在泰国还有一些让人十分费解的以颂咒语的 修行方式,这种泰国人独有的方式,多以善战的传说人物或神话 人物为主题,事实上这么做也常常使拳手得到很大的启迪。
二、耐性
泰拳拳手在实战中需要强健的体魄,但是在每一个回合的交 手中并非自己屡屡占优,在进攻和退守时也经常会遭到对手的猛 烈打击,此时拳手必须在坚强的体魄的支撑下能够经受住这种打 击,并随时准备发起反攻。在这个过程中,拳师的耐性好或差就 成为决定性因素。具备较好的耐性的拳手意志比较坚强,能够屈 忍一时,承受各种压力,并在这种忍耐中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 外。当拳手有了足够的体魄和劲力,能够有效抵抗对手的攻击之 后,拳师的意志力就起到主导的因素,此时要特别强调拳手的理
性进攻和防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交战中能够沉着应变, 不会因惊慌失措而遭对手打击。
拳手在遭受强劲对手猛烈击打时,往往首先退避,或者只能 侧重防守;两位水平相近的拳手相遇所形成的格斗场面常常非常 激烈,多为硬碰硬的比拼;进攻对手时暴露了自己的破绽,被对 手乘势进攻、:穷追猛打而疲于招架,遇到以上种种情况,就要看 拳手的耐力和承受能力了。一句话,当处于被动境地或者双方处 于势均力敌、你死我活的状态下,只有依靠拳手的良好的耐性, 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技术与对方周旋。坚靭的耐性可能会使拳手承 受一定的痛苦,但却为拳手蓄机图谋、抓住战机反击对手埋下了 伏笔。
三、 速度
在泰拳的诸要素中,速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在拳赛 中,拳手利用快速的技术动作,抢先把握比赛的主动权,及时观 察对手的意图和破绽,随即做出相应决策,配合多变战术控制对方。
拳手的速度素质,有一部分是先天具有的,大多依靠训练而 使自己达到一定的速度水平。泰拳的速度练习首先要求拳手体格 健壮结实,在练习中要求拳手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身体四肢最大限 度的发招和收手,在练习任何招式时都突出速度的重要性。
四、 智谋
智谋作为泰拳的要素之一,也是泰拳杰出的技击思想精华。 智谋的格斗理论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训练中要求拳 手积极发挥智谋的主观能动作用。泰拳的智谋和中国古代兵法中的攻守、强弱、劳逸、奇正、虚实、远近等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互为利害的理论有诸多相通之处。
泰拳理论认为,拳艺之道如果想以技术取胜,需要追求智谋 的奇巧。两拳手相斗,须以己之长制服对手,同时也要避其锋 芒,使其无法呈强,无论对手使用何种武功或招数,都能够从容 面对和应付,进而破之。正所谓“以正合,以奇胜,非善也;正 变为奇,奇变为正,非善之善也;即奇为正,即正为奇,善之善也。
浏览8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