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摔跤的产生与发展

    摔跤是两人直接接触、互相搂抱或抓握着,把对方摔倒的一 种对抗性运动。古代的摔跤是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生存,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条件 下,除持棍棒、石块等狩猎动物和防御野兽的伤害之外,有时在 不得已的情况下还得徒手与野兽搏斗,摔跤就此萌芽。此后随着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部落之间、国家之间战争的频繁出现,人们 愈来愈重视学习自卫和取得生存手段的各种方法,摔跤是其中重 要的一项。由于摔跤有实用、易学的特点,深受各国人民的喜 爱,各种形式的摔跤比赛应运而生,由此摔跤成为了世界最古 老、最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这里主要是介绍国际式摔跤。据文献记载,公元前708年, 第18届古代奥运会时就把摔跤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古代奥运会 所有的比赛共进行5天,摔跤比赛安排在第4天举行。比赛在沙 土地上进行,规则也比较简单,比赛不分体重级别,不受时间限 制。如果比赛时间太长,规则允许双方运动员站着或蹲下休息, 然后再继续比赛,直至决出胜负。规则还规定禁止使用拳头击打对方,每场比赛以三跤为胜,只要把对方摔倒,使其身体的某一 部分着地,就算赢一跤。为了在比赛中获胜,运动员都要进行专 门的摔跤训练。训练时先在训练场上洒一些水,然后再铺上一层 细土,以使沾上泥土的身体打滑,这样能增加抓握的难度,用以 提高双方运动员的摔跤技术,同时,运动员摔在泥土上也不至于 受伤。


比赛前,运动员要把全身涂一层橄榄油,据说目的是为了滋 润和保护皮肤,防止被烈日晒伤。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再使用金 属或骨制刮刀刮去全身的油污和沙粒、泥土。比赛中运动员经常 采用的技术有推、拉、抱、绊等,而抱腿是运动员最喜欢使用的 技术之一。比赛时光战胜对手还不够,动作还必须优美,所以当 时非常崇尚摔跤的古希腊人称摔跤是“科学和艺术”的一项运 动,那时希腊有许多著名的哲学家、诗人和军事将领都是摔跤高 手,如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 元前347年)就是当时的摔跤名将。

在奥运史上涌现出不少的摔跤名家,其中身高力大的米隆是 最享有盛名的摔跤好手。他少年时代便参加摔跤比赛,在长达 30多年的比赛生涯中,一直保持着不败的成绩,这在人类竞技 运动史上实属罕见。

随着人类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先 后形成。古典式摔跤的形成,是罗马人征服希腊后,积极发展希 腊的摔跤运动,结果形成了希腊——罗马式摔跤,即现在的古典 式摔跤。在古典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身穿背心和裤衩连在一起 的摔跤服,不允许抓对方的衣服,一般是用手臂握抱对手的头 颈、躯干和上肢。不允许握抱对方下肢和用腿使绊,也不允许使 用反关节或使对手窒息的动作。比赛由站立姿势开始,摔倒后可 以在垫子上继续角斗,若把对手摔倒并使其双肩着垫则为获胜。

1892年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古典式摔跤锦标赛。1896年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就把古典式摔跤列为正式比赛项目o

自由式摔跤,兴起于18世纪末的欧洲,19世纪定型于英 国。自由式摔跤与古典式摔跤很近似。在1904年举行的第三届 现代奥运会上,自由式摔跤也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14年成 立了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根据该会章程规定,古典式摔跤、自 由式摔跤被列为国际比赛项目。过去的摔跤比赛不论体重大小都 在一起摔,这样体重较重的选手就占有一定的优势,在比赛中常 常出现“大块头”的选手轻易战胜体重轻的选手的场面。直至 1904年奥运会上,摔跤比赛才开始按体重分级别进行。另外过 去的摔跤比赛时间没有限制,直至把对方摔倒成两肩着垫时才结 束比赛,一场比赛往往进行几个小时,有时双方运动员累得连站 都站不住了,还是不分胜负。直到1920年,在比利时举行的第 七届奥运会上,摔跤比赛才有了时间限制,从每场比赛的40分 钟逐渐减少到20、15、12、10、9分钟,现在每场比赛已减少到 了 3分钟一局,共赛两局,中间休息30秒钟。

  二、摔跤的种类和作用


    摔跤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健身、防身的 作用,是增强人民体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目前被列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国际摔跤包括古典式摔跤 和自由式摔跤两种。比赛是两名运动员在垫子上进行直接接触的 相互对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动作的部位不同:古典式摔 跤只许用手臂握抱对方的头、颈、躯干和上肢,不许握抱对方下 肢和用腿使绊;自由式就比较自由一些,不仅可以使用古典式动 作,而且可以抱腿和用腿使绊。本书各部分将着重介绍古典式摔 跤和自由式摔跤的内容,同时对在我国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中国式 摔跤作适当的介绍。

 摔跤的种类

由于世界各国地区差异、民族特点不同以及摔法不一,使得 摔跤的种类也比较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在世界各民族中开展的 摔跤活动有30多种。根据运动员身穿的比赛服装、允许使用的 动作、决定胜负的标准等特点,大体上把摔跤分为6大类:

  1. 只准用手抱对方腰以上部分,但不准用腿使绊、不准抓 握下肢的站立和跪撑式摔跤,如古典式摔跤。

  2. 手脚使绊的站立和跪撑式摔跤,如自由式摔跤、中国云 南撒尼族摔跤和伊朗摔跤。

  3. 手脚使绊的站立摔跤,如中国式摔跤、日本相扑。

  4. 用腿使绊,不准抓握下肢的站立摔跤,如蒙古摔跤。

  5. 不准用腿使绊、不准抓握下肢的站立摔跤,如中国的藏 族摔跤。

  6. 手脚使绊和运用反关节技术的站立以及跪撑摔跤,如日 本柔道、前苏联桑搏。                                                                                                                                                                                                                                                         摔跤的作用



  1. 提高机体素质,强身健体


摔跤比赛是两个人的直接对抗,既较力较技、又斗智斗勇, 深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它对提高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 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内脏器官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特别是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本体感觉,有较大的帮助和明 显的作用。

  1. 培养良好品质,锻炼意志


摔跤要求运动员要有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为国 家为集体荣誉而拼搏的精神。尤其在比赛时比分落后的情况下, 更要求运动员要有顽强的毅力坚持到底,争取主动。在平时练习中,强调队员之间要互相配合、团结友爱,以此培养运动员各方 面的良好品质。

  1. 提高防身和自卫的能力


摔跤的技术就是使用各种方法摔倒对手,具有很高的实用 性,通过长时间的摔跤练习,不仅可以提高机体素质、强身健 体,还可以形成一定的摔跤技能,具备防身自卫、克敌制胜的能 力。

三、我国摔跤运动的开展

(-)国际式摔跤

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在我国开展的较晚,我国从1955年开 始在体育学院研究和练习古典式、自由式摔跤(为与中国式摔跤 区别,又因为这两种摔跤是当时国际上正式比赛的摔跤,故简称 “国际式摔跤”)。1958年4月,国家体委在北京体育学院举办古 典式、自由式摔跤教练员训练班,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古典式、 自由式摔跤的教练员,从此古典式、自由式摔跤在我国广泛地开 展起来。同年10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体育学院古典式、自由 式摔跤比赛。1959年4月,在上海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古典式、 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参赛的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295名运 动员。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被列为表 演项目。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古典式、自由式摔跤被迫终止,直 到1977年底才得以恢复。1979年在第四届全运会上,古典式、 自由式摔跤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0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 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摔跤运动员宝玉、呼日嘎分别获得古典式 摔跤100公斤级和130公斤级的冠军,实现了我国摔跤项目在亚 运会上零的突破。

(二)中国摔跤

中国摔跤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摔跤活动。1975年在 湖北江陵县凤凰山一座秦墓出土的木篦上绘有古代摔跤的画面 (图1),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公元前208年)有关古代 摔跤的实物资料。在河南省密县汉墓出土的西汉时的壁画上也绘 有摔跤的图画(图2)。由此充分证明由秦到西汉虽经过种种变 乱,而摔跤却依然在不断发展着。陕西省长安客省庄汉墓出土的 铜牌上面也隽刻有摔跤图(图3),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两位农 民打扮的男子在树下休息时对摔起来,田间地头也

图片2图片3

图1                                                   图2

成了竞技场 所,这足以证明当时的摔跤已开展得较为普遍。

图片1

图3

在清乾隆至嘉庆年间整理古书时,吴翌凤曾整理过调露子 (笔名)所著的《角力记》一书。整理人认为该书作者为五代宋 初人。这部《角力记》是目前所发现的仅有的一部古代有关摔跤 历史的记录,书中内容断续地概括了中国战国时代到唐、宋有关 摔跤的史略。

到了清朝,各代皇帝均大力提倡摔跤,在领侍卫府设有“相 寸厝”(后改为善扑营),是宫廷的专业摔跤队,跤手称为“布库”。中国跤术至清末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食俸薪(钱粮) 的布库叫官跤,民间自嬉消遣的个人摔跤称私跤或私练。那时这 项活动的名称也较为繁多,如称作损跤、争跤、撩跤、摔跤等。

辛亥革命以后,相扑营随清廷而瓦解。摔跤运动也随军阀混 战而逐渐衰落,再加上跤营布库和私跤名家相继死亡,因而摔跤 运动几近于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和重 视,中国传统的摔跤获得了新生。为了促进摔跤运动的发展,国 家体委曾多次举办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 此项运动并被列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 目。

浏览5,3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