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技术的理论基础

摔跤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摔跤比赛中所采用的各种合理动作的 总称。它应该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和人体解剖学及运动生物力学 原理,符合个人特点,并能解决比赛中的具体任务。摔跤技术是 完成战术的基础,战术的发展又促进了技术的提高。任何战术意 图和战术方法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是否掌握相应数量的熟 练而准确的技术,并能有意识地加以合理运用,以求达到摔跤战 术的要求。因此摔跤运动员必须掌握全面的技术,才能适应现代 摔跤比赛和战术发展的要求。

为了系统科学地组织摔跤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深入地研究各 类技术动作的作用、结构特点及其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技术 动作之间和技术与战术的关系,从而促进摔跤技术的发展,所以 根据动作结构和动作在比赛中的作用,将摔跤技术分为站立技术 和跪撑技术两大类。

是站立摔跤的主要方法,而跪撑摔跤则主要包括摔和翻。 使用经过躯干和肩、胸的摔法是古典式摔跤中的主要方式,自由 式摔跤则以经过手臂、躯干、腿的摔法为主。用于古典式摔跤的 摔法也可用于自由式摔跤。

在自由式摔跤比赛中,应用古典式摔跤中的摔法时一般要考 虑下面的两种情况:

①古典式摔跤中被禁止用手握抱散关节以下部位,而在自由 式摔跤中被允许使用,因此在自由式摔跤比赛中使用古典式摔跤动作时,应注意使用补充动作或握抱髓关节以下部位来增加技术 的成功率。如使用抱腰折时,可用一条腿勾绊对方的腿以辅助摔 倒对方。

②使用古典式摔跤技术时,应考虑到自由式摔跤中所特有的 防守与反攻。缓慢地使用古典式摔跤技术会造成对方使用腿的反 攻技术的机会,结果会导致进攻者的失败。如缓慢地使用过胸摔 时,对手能够用自己的腿去勾绊进攻者的腿而使进攻者的技术失 败。

在摔跤比赛中,由于攻防转换非常快,动作复杂多变,要求 双方运动员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及时做出不同的进攻和防守动作, 这就确定了在比赛中一个完整动作的结构往往是不稳定和多变 的,因此在分析具体动作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到该动作的目 的、任务,动作前处于什们状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然后采用 阶段分析法或其他方法来分析动作。

优秀摔跤运动员大都善于使用各种动作造成对手失去平衡, 他们经常采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进攻的准备动作,如引动、使用假 动作和各种引诱对手失去平衡的方法等等。


  1. 引动


为了获得有利进攻的姿势,或者是为了使对手做出便于自己 要用的方法的姿势而采取的多样化动作称为“引动”。例如,两 人互相搂抱或抓握时,对手右架站立(即右脚在前站立),自己 又要使用对方左腿在前的技术,为了达到目的,自己主动后撤, 则能使对手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自己向左移动则会使对手向左移 动。

但是在引动时,有经验的对手可能不随着自己的移动而移 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取假动作。

  1. 假动作


摔跤运动员采用并不是真进攻的动作去进攻对方,对手为了防守假动作而改变自己的姿势,向被摔的方向加大稳定角,在这 一瞬间,另一方向的稳定角变小。例如,自己背转向对手以便用 单臂背动作时,对手推测自己要使用单臂背或夹颈背而向后移动 抵抗,这样他向后的稳定程度就减小,自己则可以趁势使用勾腿 摔或向后别绊的动作。要想使假动作发生效果,即能使对手失去 平衡,就必须让假动作像真的一样,这样就能真正威胁对手,否 则对手不会有任何反应。

最好的假动作是能引起对手的防守或反攻,而这种防守或反 攻,正适合自己所采用的下一个技术方法的姿势。由此看来,假 动作必须快速并与真实的进攻技术相结合,否则假动作则失去了 意义,帝且很容易被对手反攻。

如果对手没有因假动作而失去平衡,那就采用能够引诱对手 失去平衡的专门方法,即使用引诱的方法。

3.引诱

引诱对手失去平衡的基础是通过使对手移位的方法来减小摔 的方向上的稳定角◎引诱对手失去平衡的专门方法有:拉、推、 扭、按等。

(1)拉

以快速的动作向自己方向拉对手。由于这个动作使对手身体 重心投影点接近支撑面的边缘,甚至超出支撑面,多数情况下对 手会可这个方向移动脚以恢复平衡。假如此时自己使用的技术动 作的蠢度能超过对手的移脚的动作,则可以顺利完成摔倒对手的 过程。例如:用单臂背动作时,先向自己侧面拉,使对手向前 扑,再转背使用单臂背动作。

为了增加拉的力量,有时只用两臂的力量,有时则要用全身 的力量,拉的动作要有爆发力,并且在拉的同时移动或调整好自 己的身体重心。

(2)推

与拉的动作相反的动作。它包括身体的任何一部分与对手接 触时的有力而迅速的推或顶、挤对手。如在古典式摔跤中,要使 用下把背动作,先用肩胸部向前推顶对手,对手为保持平衡和防 止被罚消极而反顶自己,此时则可以使用下把背动作。

(3)扭

使对手沿垂直轴转动躯干,改变其稳定程度。一般在扭对手 时,大都采用一手拉,一手推,就是两臂向相反的两个方向用 力。例如:对手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站立时,自己用右手拉,左 手推,同时自己身体向右侧转动,迫使对手左脚上前一步而使两 脚在一条线上,甚至两脚交叉,这时对手左脚的稳定角最小,绊 踢其左脚则很容易摔倒对手。

(4)按

使对手身体重心投影点接近支撑面前沿。这种动作是由自己 的身体重量加在对手的臂上、头部、前腿或肩上而产生的,这样 对手的移动就受到限制,对手通过前腿使身体重心向别的方向移 动就困难了。这时对手会急于摆脱这种受限制的局面,可以很好 地利用这种时机迅速向对手稳定角小的方向攻击。

一般来说,采用拉、推、扭、按引诱对手失去平衡的目的主 要是:先使对手向一个方向移动脚,或使其重心向一侧移位而减 小稳定角。对手想通过增大稳定角来保持身体平衡,就要采用向 前顶、向后挣、向被拉的方向移脚等方法。自己则向对手移动的 方向使用技术。

摔跤基本姿势、抓握方式及步法移动

(一)站立姿

摔跤运动员的站立姿势是各种各样的,一般来说,基本姿势 (也称实战姿势)是:运动员站立,一脚站于另一脚的斜前方, 两脚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脚宽,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两肘贴紧 肋部,前臂向前伸出,尽量使身体重心平均分配在两腿上(图 4)。这个姿势能使运动员保持较大的稳定性,并且可以迅速地向 任何一个方向移动。

  1. 根据运动员双脚放置的位置,把实战姿势分为平行站立、 左式站立、右式站立三种


(1) 平行站立 、

两脚在一条直线上开立,这种站立姿势一般不被运动员所采 用(图5)。

(2) 左式站立

从平行站立开始把左脚向前迈一步,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通常也称为左架或左实战姿势(图6)。

图片1

(3)右式站立

从平行站立开始把右脚向前迈一步,即右脚在前左脚在后, 通常也称为右架或右实战姿势(图7)。

  1. 根据重心的高低,将实战姿势分为高站立和低站立


(1) 高站立

运动员站立时,重心较高,两腿几乎伸直(图8)。

(2) 低站立

运动员站立时,膝关节屈曲,重心较低(图7)。

图片2

图8                                                  图7

(二) 跪撑姿势

运动员两膝跪在垫子上,两手撑垫,两膝间距离大约与肩同 宽,足尖撑地,两手间距离略宽于肩,手与膝肩的距离不得小于 20厘米,两脚不得交叉(图9)。在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在掌握 了跪撑姿势后,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如何从跪撑姿势迅速站起来成 站立姿势或从跪撑姿势迅速摆脱对方的控制O

(三) 抓握方式

摔跤运动员在抓握对手时,除单手的正常抓握外,两手的联 合(搭扣)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两手掌心相对,手指相对并互握(图10);二是一手握住另一手腕处或小臂(图11);三是一 手放在另一手上,掌心相接触(图12)。不采用两手手指相交错 的联合(图13),是因为这种握抱不能及时地迅速分开,且容易 使手指受伤,尤其是在由站立倒下时更易受伤。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四)步法移动

在摔跤比赛中,双方运动员攻防动作变化很快,这种变化使 摔跤运动员不可能保持静止姿势,他必须不停地进行步法移动, 随时调整与对手的距离,捕捉和寻找适宜的进攻机会及阻止对手 的进攻。

1 .在向前、后、左、右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

  • 以滑步为主,即先移动要移动方向的腿,向左移动,先 动左腿,向右移动,先动右腿,向前移动,先动前腿,向后移 动.先动后腿。

  • 尽量不使用交叉步。

  • 两脚的距离不能过宽或过窄,身体不要过于前倾或后 仰。

  • 移动时不要抬脚过高。


2.基本的移动步法

(1)上步和跟步

运动员平行站立,左(右)脚先向前迈出一步,为上步;右 (左)脚立即再上一步,称为跟步。在使用抱单腿、抱双腿、抱 折等技术时常采用这种步法。(图14、15)

图片6图片7

(2)后撤步

运动员平行站立,左(右)脚向后撤一步(图16)或双脚 同时后撤一步(图17)。在防守对方进攻时,尤其在自由式摔跤 中防对方抱单腿或抱双腿时用此步法。

图片8图16图片9图17

(3)背步

双方均平行站立,一方右脚先上步至对方右脚前,然后左脚从自己右脚跟后上步至对方左脚前,同时身体左后转,背对对 方,重心保持平稳或下降,左脚即为背步(图18)。背步常与上 步结合使用,在使用揣、夹颈背等技术时常用此步法。

图片10图18

三、转移

转移是摔跤比赛中运动员常用的站立和跪撑技术之一,一般 是指得分分值小,动作幅度不大,改变身体位置,移动到对手身 后把持对方的技术。

(-)接臂转移

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甲左手抓乙右手腕处,用右手从里 抓握乙右上臂,并向自己右下方用力拉,同时右脚上步于乙右脚 内侧,以右脚为轴,上左步于乙右脚后,左手换抱乙腰部,右手 迅速与左手搭扣环抱乙腰,准备使用抱腰过胸摔等其他动作;或 是右手继续向右后下方用力拉,整个身体向右后方倒,迫使乙成 跪撑状态,甲在乙上面把持住。(图19)

【易犯错误】

  • 甲用右手从里没有抓握乙左上臂,而是抓住其前臂,致使 自己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过大。

  • 左手抱乙腰部的速度太慢,使乙有逃脱的机会。


【纠正错误方法】

  • 甲主要用右手拉乙上臂,而用左手控制乙转体的方向。

  • 拉的同时快速转体,左手抱腰要快。

  • 力量型的运动员对付技术型的运动员时,使用此技术优势 明显。

  • 诱导动作应先使对方重心向后,然后乘对方前顶的时机时 使用接臂转移。


【防守与反攻】甲使用接臂转移时,乙背左步,左手握住甲 手腕处,右肩插入甲右腋下,降低重心,变成“单臂背”,格甲 从背上摔出。(参见“单臂背”)

图片19a

图片19       图片19d

(二)推臂潜入转移

双方以右实战姿势组合。乘乙向前顶的时机甲身体突然下 降,同时左手推乙右上臂,右手抱乙左侧腰部向自己身体方向 拉,头潜入到乙右腋下,同时上左步于乙右脚后,左手换抱乙腰 部,从后面将乙把持住。迫使乙成跪撑状态。(图20)

【易犯错误】

  • 甲伸头“钻”乙腋下,使乙能够夹颈并用身体下压甲。

  • 甲右手没有配合拉乙腰部。


【纠正错误方法】

  • 身体尽量垂直下降避免伸头“钻”乙腋下。

  • 甲右手拉乙腰部,让乙重心向前移。

  • 甲左手抱腰要快。图片20图20

  • 使用时机应是先推顶对方,让对方反抗前顶,重心向前时 然后乘机使用此技术。【防守与反攻】甲使用此技术时,乙迅速降低重心,下压被 推起的臂阻止甲的进攻。(三)握颈潜入转移

    甲乙互相搭扣锁颈,或甲右手握乙颈部,左手插捧,乙用右 臂锁甲左肩时,甲用左臂上架住乙右臂,右手向右下方拉乙颈 部,同时上左脚于乙右脚后,头从乙右腋下潜入,左手握抱乙腰 部,迫使乙成跪撑,转移到乙身后把持住。(图21)图片21图21

    【易犯错误与纠正】

    • 甲伸头“钻”乙腋下,使乙能够夹颈并用身体下压甲。

    • 甲右手没有配合拉乙颈部。


    【纠正错误方法】

    • 握颈潜入转移和推臂潜入转移是类似的技术。区别在一个 动作是握颈拉,另一个动作是抱腰拉。

    • 身体尽量垂直下降。

    • 甲右手握颈向自己方向拉,让乙重心前移。

    • 使用时机应是先推顶对方,让对方反抗前顶,重心向前时 然后乘机使用此技术。


    【防守与反攻】甲使用此技术时,乙用力搭扣锁甲颈部,使 乙不能下潜或尽量避免与甲互相搭扣。

    (四)后倒背转移

    甲乙互相插捧,甲用左臂夹住乙右前臂于左腋下,上左步于 乙右脚外侧,同时右脚上步于乙右脚外侧(位于自己左脚内侧* 右手从乙右腋下插入并环抱乙右上臂,身体向后倒(挺胸)并向 左转体,迫使乙成跪撑。甲左手换抱乙腰部,头从乙右腋下抽 出,把持住乙。(图22)

    图片2222

    【易犯错误】

    1、甲左臂没有夹紧对手右臂,使乙逃脱。                                                                                                                                                                                                             2、身体后倒时,转体过晚,反被乙压在身下。【纠正错误方法】

    • 左臂夹紧对手右臂,不要滑脱。

    • 身体后倒时,抱紧对手,将全身重量压在对方右臂上,同 时转体带动对方身体重心向下成俯撑状态。

    • 要在控制住乙右臂的前提下,左手快速换抱乙腰部。


    【防守与反攻】当甲后倒时,乙右臂用力下压甲胸部,倒地 后尽力抽臂并移动身体,阻止甲的抱腰动作。

    (五)抱单腿转移(自由式摔跤动作)

    甲乙右势站立,甲上右步于乙两脚之间,头部紧贴乙右腹 部,双手抱住乙右大腿,右脚上步于乙右腿外侧,同时向右甩头 并向右转体,右手换抱乙腰部,将乙转移成俯撑状态并在后把持 住。(图23)

    【易犯错误】

    • 甲双手抱住对方大腿后,头部没有贴紧对方右腹部或上体 没有贴紧对方腿部。

    • 转体时没有用右脚绊住或挡住对方的右腿。


    图片23图23

    【纠正错误方法】

    • 双手抱住对方大腿处,同时头部要贴紧对方右腹部。上体 也尽量贴紧对方腿。使双方之间没有距离,不容易被对方反攻。

    • 对方一般会向后蹬腿反抗,可乘机转移把持。

    • 将右脚上步于对手两脚之间,转体时可用此右脚绊住或挡 住对方的右腿。


    【防守与反攻】

    当甲抱腿时一一

    • 乙向后蹬右腿,身体下压或用右腋下压甲头颈迫使甲放弃 进攻。

    • 乙用右腋下压甲头颈并转移至甲身后把持。

    • 乙采用抱肩颈滚或向后翻技术。

    • 乙转体使用腿挑动作。


    (六)绊腿接臂转移(自由式摔跤动作)

    双方右势站立,甲左手抓乙右手腕处,用右手抓乙左上臂内 侧,并向自己右下方用力,同时右脚上步于乙两脚之间靠近乙右 脚内侧,以右脚为轴,身体右转,上左步于乙右脚后,左手换抱 乙腰部,右手继续向右后下方用力拉,整个身体向右后方下倒, 右腿绊住乙右腿,迫使乙成跪撑状态。甲在乙身后把持住。(图 24)

     

    图片2424

     

    【易犯错误】

    • 用左手从里没有抓握乙左上臂,而是抓住其前臂,致使自 己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过大。

    • 右手没有继续向右后下方用力拉或右腿没有绊住乙右腿。


    【纠正错误方法】

    • 绊腿接臂转移与接臂转移基本相同,只是自由式摔跤规则 允许绊或挡乙的腿,摔倒对方的机会更大一些。

    • 右手拉住乙的上臂以尽快带动其身体转动。不要拉其前 臂,否则乙转动半径大,留给乙较多的反攻时机,则动作不易成 功。

    • 若甲转移到乙身后时,乙还没有倒地,甲可用左手向后拉 乙的左小腿,同时身体向前压而使乙倒地。


    【防守与反攻】甲使用绊腿接臂转移时,乙用右手反抓握甲 右臂,同时身体尽量不左转,借甲后倒之势,身体向下压,并用 腿勾绊甲右腿,使甲后倒失分。

    四、过背摔

    过背摔技术是指利用自己的腰部为支点,将对方从背上摔过 的技术。动作幅度大,得分分值较高。利用腰作为支点,就如同 杠杆原理一样。根据力学原理,在一定的支点上能够转动的刚体 称作杠杆,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称为动力臂,动力臂越长就越 省力。例如:拔钉子的时候,垂直用力的工具非常费劲,但在支 点的下面垫上一个小物体,用很小的力量就比较容易拔掉了。进 腰的动作就是用力使对方的身体向前失去平衡,自己转体与对方 平行贴紧,降低身体重心,用腰背作为支点作用在对方的下腹 部,两手或两臂配合作动作,就可以使对方在支点的作用下向前 失去平衡并大幅度滚倒。在一定范围内,支点越高越费力,支点 越低越省力。其它摔法的原理大致如此,只是支点不是用腰,而 是用腿、用脚、用手法上的变换等。

    (-)握颈和臂过背摔(夹颈背)

    甲乙右势站立,甲左臂将乙右臂夹在腋下(或用左手握乙右臂),右手(臂)握乙颈部,上左步于乙左脚前,左脚背步于乙 左脚前,转体填腰,降低身体重心,屈膝将乙背在腰上,伸膝蹬 双腿、提腰,背起对方,同时左手向下夹压乙颈部,左手拉,向 左甩脸,将乙从背上摔出,并控制住乙于垫上。(图25)图片25图片25.1图25

  • 【易犯错误】


转体后背部没有贴紧对方的腹部,中间空隙过大。

转体后两膝伸直,不能充分利用蹬腿的力量。

  • 【纠正错误方法】

    (1)转体后背部要贴紧对方的腹部,中间不要有空隙。


(2)利用蹬腿的力量,两手臂配合用力(一手臂夹压、一手臂 拉),转腰将对方摔倒。

(3)实战中,左手不用先握对方颈部,可利用转体填腰的同时,再用左臂用力下压对方颈部。

【防守与反攻】当甲转体时,乙身体下沉,抬头挺甑,同时 两手抱甲腰部,蹬腿将甲抱起并向侧或向后摔倒。

(二)握臂和躯干过背摔(后把背、下把背)

甲乙右势站立。甲左手握抱乙右臂(或用左臂将乙右臂夹在 腋下),上右脚于乙右脚前,背左步于乙左脚前,同时右手从乙 左腋下穿出扶在乙的后背部,转体填腰,降低身体重心,屈膝将 乙背在腰上,同时发力蹬双腿(伸膝、提腰),左手拉,右手向 上捧,上体前倾,向左甩脸,将乙从背上摔出并控制乙于垫上。 (图 26)图片26图26

【易犯错误】

(1) 左手握抱乙右臂不紧。

(2) 上步右转体后背部没有贴紧对方的腹部,中间空隙过大。

(3)转体后两膝伸直,不能充分利用蹬腿的力量。

【纠正错误方法】

(1)后把背与夹颈背动作基本相同,只是把位不同(一个从腋 下向上捧,一个是夹颈)。

(2)后把背转体有一定困难,可先向右方引移对方,再转体填 腰.

(3)在古典式摔跤的实战中,可在互相插捧中突然使用。

【防守与反攻】当甲转体时,乙身体下沉,抬头挺髓,同时 两手抱甲腰部,蹬腿将甲抱起并向后或向侧摔倒。

(三)抱肩颈过背摔

甲乙右势站立,甲左手从乙右腋下插入,右手从乙颈部左侧 圈住乙头颈并与左手搭扣,甲双手向右后方向引移乙,上右脚于 乙右脚前,背左步于乙左脚前,转体填腰,降低身体重心,屈膝 将乙背在腰上,同时发力蹬腿,双手向下压,向左甩脸,上体前 倾并向左转,将乙从背上摔倒成压桥姿势。(图27)图片27

 

27

 

【易犯错误】

  • 搭扣时两臂没有夹紧,没有控制住乙右臂和颈部,致使对


 

方逃脱。

  • 转体时没有降低身体重心,不能先屈膝后蹬腿发力。

  • 与对方互抱肩颈后,没有控制住对方,反被对方先使用了 此技术。


【纠正错误方法】

  • 搭扣时两手要抓紧,不能脱掉。

  • 此技术适合力量型运动员对付力量小的运动员,即先经插 捧锁住对方肩颈,再用此动作。

  • 因为同样是抱肩颈搭扣,要防止对方先使用此动作。

  • 转体有一定困难,可先向右后方引移对方,再转体填腰。


【防守与反攻】在甲要作动作前,乙先抢先一步转体使用抱 肩颈过背摔,迫使甲防守并放弃抱肩颈搭扣。

(四)握向名臂和躯干过背摔(自己左手握对方左臂)

甲乙右势站立。甲开始时先用右手握乙的右手腕向自己的右 侧拉,并快速换左手握乙的左前臂继续向自己的右侧拉,同时上 右步于乙的右脚前,背右脚于乙的右脚前,用右手抱乙的腰,转 体填腰,降低身体重心,屈膝将乙背在腰上,伸膝蹬双腿、•提 腰,背起对方,左手拉,向右甩脸,将乙从背上摔出,并控制住 乙于垫上。(图28)图片28图片28.1图片28.2

【易犯错误】

  • 左手拉力太小,使对手向后挣脱掉。

  • 转体填腰时没有迅速降低身体重心和屈膝。


【纠正错误方法】

  • 换手要快,也可直接用右手握乙右手腕向自己的右侧拉。

  • 转体填腰时要降低身体重心,屈膝,否则很难将乙背起 来。


【防守与反攻】在甲拉时右手阻抗向回拉或解脱抓握。

五、过肩摔

过肩摔是指以腰为支点,将对方从肩上摔过的技术,是摔跤 中常用的动作之一。

(-)握臂过肩摔(单臂背、揣)

甲乙右势站立,甲用右臂将乙右臂夹在自己右腋下(或右手 握住乙左上臂),上右步于乙右脚前,背右步于乙右脚前(或乙 的两脚之间),同时转体屈膝,降低身体重心,右肩插于乙右腋 下,将身体贴紧对方,上体前倾,双臂向下拉,向右甩脸,发力 蹬双腿,将乙从肩上摔过成压桥状态。(图29)图片29图29

【易犯错误】

  • 右臂没有夹紧乙右臂,使乙挣脱掉。

  • 甲的肩背与乙的身体没有贴紧,中间有空隙,容易被乙反 攻。


【纠正错误方法】

  • 用右臂插入乙右腋下,右臂一定要夹紧其右臂,甲的肩背 与乙的身体要贴紧,中间不要有空隙。

  • 在摔的时候,可单膝跪地,或双膝都跪地。


【防守与反攻】

  • 当甲插肩时乙可使用接臂转移或身体下沉,阻止甲插肩并 向右下方压,迫使乙放弃单臂背。

  • 使用侧面抱躯干摔来反攻:即当甲将右肩插于乙右腋下 时,乙用力阻抗并用右手抱住甲腰,与右手搭扣将甲抱起向后 摔。


(~)抱单臀挡K (自由式摔跤动作)

甲乙右势站立互相插捧,甲先用左臂将乙右臂夹在自己左腋 下,上左步于乙右脚外侧,同时用右臂从乙右腋下插入并上夹住 乙右上臂,上右腿从外侧别在乙的右大腿后面,身体向右前下方 用力,向左侧转体甩脸,右腿向后上方挑腿,使整身体向下压 乙单臂,使乙向后摔倒成仰卧姿势。(图30)图片30图片30.1图片30.2

左臂没有夹紧乙右上臂,使乙向后挣脱掉。

身体右侧距离乙身体右侧太远,发力不充分。

【纠正错误方法】

  • 抱单臂挑摔与抱单臂折的动作基本相同,只是抱单臂挑摔 是用腿向后上方挑对方腿。


 

  • 右臂一定要夹紧乙右上臂,并用右肩顶撞甲右肩处。

  • 右腿向后上方挑腿要挑到对方摔倒,中途不要放松,否则 动作不易成功。

  • 身体右侧与对方右侧身体贴紧,使对方身体随着自己向右 侧转体甩脸而转动。


【防守与反攻】当甲出腿别乙时,乙先用力转散回顶,缓解 甲的力量,再使用抱单臂挑摔反攻甲。

(三)钻扛向侧摔

甲左势站立,乙右势站立。甲快速用右手抓握住乙右手腕从 胸前拉向自己的右侧,用左臂圈住乙右上臂,并用右侧脸部贴紧 乙右胸部,身体先右转,用胸部压挤乙右臂,乙为了不随自己转 动,往往会向后挣,甲趁机降低身体重心,右膝跪地,头部潜入 乙右腋下,身体快速向左侧方向倒下,用头部紧紧顶住乙右胸 部,将乙摔倒在自己身体左侧并控制住乙。(图31)图片31

【易犯错误】甲两手臂没有抱紧乙右臂,被乙挣脱掉。

【纠正错误方法】

  • 甲两手臂一定要抱紧乙右臂,使乙觉得很难受而极力想挣 脱,甲可利用这种机会使用此动作。

  • 身体下潜动作一定要快,不要去“钻”,要将乙身体拉向 自己Q

  • 在身体向左侧倒下的时候,头部要上顶,否则乙很容易逃 脱。


【防守与反攻】

  • 甲潜入时,乙快速下降身体重心,同时向后下方夹臂而阻 止甲的进攻。

  • 甲潜入腋下时乙双腿后撤,右腋向下压迫甲头颈变前抱肩 颈滚桥或转移。


(四)钻扛向后摔

甲左势站立,乙右势站立。甲快速用右手抓握住乙右手腕从 胸前拉向自己的右侧,用左臂圈住乙右上臂,并用右侧脸部贴紧 乙右胸部,身体先右转,用胸部压挤乙右臂。乙为了不随甲转 动,往往会向后挣,甲趁机降低身体重心,右膝跪地,头部潜入 乙右腋下,用右臂抱住乙腰,身体先向上再向左后方倒下,将乙 摔倒在自己身后并控制住乙。(图32)图片32

【易犯错误】甲两手臂没有抱紧乙右臂,被乙挣脱掉。

【纠正错误方法】

  • 甲两手臂一定要抱紧乙右臂,使乙觉得很难受而极力想挣 脱,甲可利用这种机会使用此动作。

  • 身体下潜动作一定要快,不要去“钻气要将乙身体拉向 自已。

  • 开始的动作与钻扛向侧摔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向侧摔,一个是向后摔。【防守与反攻】

    • 甲潜入时,乙快速下降身体重心,同时向后下方夹臂而阻 止甲的进攻。

    • 甲潜入腋下时乙双腿后撤,右腋向下压迫甲头颈变前抱肩 颈滚桥或转移。


    六、过胸(桥)摔

    过胸摔是指搂抱对方,将其从胸上摔过的技术。一般来说过 胸摔与过桥摔非常相似,只是过桥摔是成桥向后摔倒对方,动作 幅度更大一些。摔跤中常将二者合称为过胸摔。是分值较高的技 术,一般用在古典式摔跤中。

    (-)正抱躯干过胸(桥)摔

    甲乙右势站立,甲乙互相搂抱对方肩颈,甲上右步于乙两脚 之间,左脚跟步(或左脚上步于乙右脚外侧),两膝微屈,两臂

    勒紧乙上体并将乙的左臂抱住,然后甲主动后倒,同时两腿蹬地 发力,用腹部撞击乙腹部,抬头后仰挺胸,当甲后脑部快要着地 时,向左转体将乙摔倒在垫上并控制住。(图33)图片3333

     

    【易犯错误】

    • 抱住对方向后摔时,双臂没有勒紧乙的上体。

    • 后倒时,挺胸挺腹不充分或转体过早,容易被反攻。


    【纠正错误方法】

    • 抱紧对手,让其身体与自己的身体贴紧。

    • 后倒时,挺胸挺腹要充分,转体不要过早,否则很容易被 反攻。

    • 当甲后脑部快要着地时,若不转体则为正抱躯干过桥摔。


    【防守与反攻】

    ①当甲要使用此技术时,乙也可提前使用正抱躯干过胸摔进 行反攻。

    第二童捧睽技术

    ②甲主动后倒时,乙身体迅速下沉,顺势变抱腰折反攻。

    (二)后抱腰过胸(桥)摔

    甲利用接臂转移或潜入转移之机转到乙身后抱住乙腰,两膝 微屈,降低身体重心,两臂勒紧乙腰部,甲主动后倒,同时两腿 蹬地发力,用腹部撞击乙臀部,后仰抬头挺胸挺腹,将乙仰面摔 倒。(图34)图片34.1图片34.134

    【易犯错误】

    • 两臂没有抱紧对方。

    • 后倒时,挺胸挺腹不充分。


    【纠正错误方法】

    • 两手搭扣要快,抱紧对手,让其身体与自己的身体贴紧。

    • 抱在对方腰部,不要抱其胸部,否则动作不易成功。

    • 后倒时,挺胸挺腹要充分。

      • 当甲后脑部快要着地时,若不转体则为后抱腰过桥摔。


      【防守与反攻】

      • 当甲要利用接臂转移或潜入转移时,破坏甲的动作使甲不 能绕到乙的身后。

      • 甲绕到乙的身后时,乙要快速降低身体重心,趴在垫上。


      (三)捧臂过胸(桥)摔

      甲乙右势互相插捧,甲用左臂将乙的右臂夹在左腋下,用右 臂从乙左腋下插出并向上捧,同时甲上右步于乙两脚之间,左脚 上步于乙右脚外侧,两膝微屈,右臂猛力向上捧,同时甲主动后 倒,两腿蹬地发力,用右侧腹部撞击乙腹部,抬头向左侧后仰挺 甑挺胸甩脸,发力将乙两脚捧离地面时向右过胸将乙摔倒。(图 35)3535.135.2

      【易犯错误】

      • 右臂的上捧没有突然性或左臂没有夹紧乙的右臂。

      • 左脚没有上步挡在乙右脚外侧,使乙容易迈步反攻。

      • 过早转体,后仰挺髓挺胸不充分。


      【纠正错误方法】

      • 右臂的上捧要有突然性,左臂一定要夹紧。

      • 后倒时,挺胸挺腹要充分,在开始发力时头部稍右转。

      • 左脚上步于乙右脚外侧,用以挡住乙的右腿向右侧移动。

      • 不要急于转体,后仰挺髓挺胸、两腿蹬地发力要充分。


      【防守与反攻】

      • 乙重心下降,身体向后挣脱甲的捧臂。

      • 乙双手环抱甲腰,乘甲主动后倒时,乙身体迅速下沉,顺 势变抱腰折反攻。


       



浏览5,62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