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由换击特殊攻击技法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突破形式束薄,力求自由 无羁。
一-李小龙
所谓特殊攻击技法,是指戴拳套竞技时,无法应用或者- 般为擂台规则禁止或限制的各类技法的统称,这些技法大都 以伤害、伤残对手为目的,不易控制或留手。因此.属自由搏击 自卫术技法范畴。主要包括:掌指攻击技、倒地固锁技、倒地攻 冇技、茅招。
一、掌指攻击技
掌指攻击技厲手法,是指以内外掌侧、掌底或指尖为力点 实施攻击的技法。此类技法具有推、砍、摔、劈、托和戳等多种 攻击效能。在冲击力上,虽逊于拳肘,但在攻击距离上占有手 指伸直的优势。且化掌为刀,戳指如剑,打击面积非常集中。以 之攻击各种狭小要害目标,如眼睛,其攻击效果远较拳脚效应 强烈。因此根据压强=力量/面积公式,可以得出攻击接觖面 积越小,则攻击力越集中,攻击力亦越大。拳谚所谓“拳没掌
能,挛没指能”,即为此意。但莩指手型结构承受力较弱,攻击 时应选择对手较柔软的要害为目标,而应避免攻击对手坚硬 部位。因此在技法运用上,’掌指技尤其是指法特别强调动作速 度和准确性,以果断突发为要。平时注意加强掌指插沙、戳纸 靶.劈竹桩等硬度练习。自由搏击掌指技主要有摔掌、手刀、底 掌和戤指四大基本技法。
(1)摔掌(摔手)
摔掌是中远距离攻击对手的快招手法,
以掌背和掌指为力点(图593〉.攻击对手正面 头面部或侧面太阳穴、耳根口标(有时亦攻击 对手腹部)。击中能使对手鼻酸流泪或轻度晕 眩,杀伤力虽小但效果颊大。能为任何攻击技 法运用创造条件。可用于主动攻击或防守反 缶。
摔掌和翻背掌的技理技法相同,动作时讲 图593
究以手肘为轴心,利用手腌弹性作用.象弹簧 -•样快出快收地弹击对手。因此,具有隐蔽、突然、快速自如的 优点。摔掌前后手均可运用,可原地摔击,也可展身摔击。动 作可大可小,攻击距离可远可近,机动性强。若细分,则有手心 向内.肘尖向下、向前上方正面摔击;手心向内,肘尖向外,水 乎侧摔(抽手)两种运用形式.(图594、595)为正面前上方 摔掌攻击技术图
(二)手刀
手刀就是四指伸直并拢,拇指屈收的笮型。运用技法.因 其攻击手型形似刀刃所以得名。常用部位是:小指侧掌外沿部 分(图59S>和食指侧掌外沿部分(即背刀,运用较少)(图 597)。手刀有水平攻击(从外侧或从内侧攻击)、直线推击以及 由上向下劈;fi-三种动作路线。主要攻击目标为对手头颈部侧 面和i£面要害、肩部锁骨,背部脊椎等。手刀运动轨迹多呈弧 形,力量来源是腰部的回转和扭转手腕所产生的弹性,动作幅 度较大,攻击力强猛。准确运用能重创对方。实战中,多在其 它攻守技法配合下运用,是自由搏击主要杀伤对手的一种凌 厉技法。(图598、599)为按手挡开对手攻击,同时以外手刀打 反击对手太阳穴技术图。
(三)底掌
底掌攻击手型,是五指自然弯曲并拢竖掌,着力点在靠近 手腕的掌底根部(图600)。此处骨胳与肌肉结构厚实,所以底 掌〇1以全力攻击对手,而不须担心骨折,其攻击力之猛,时机 和打击目标准确的话,甚至能将对手腾空击出,很具实用价 值。底掌一般在中近距离.突然主动攻击或反击时运用,主要 攻击对手下颏、面部、侧面太阳穴、腮部和锁骨、心窝等目标。 在中距离,以底掌如直线般中线冲击,打击效果有过之而无不 及(图601)。近距离运用,亦可如上钩拳般,将手肘弯曲成直 龟,掌与大臂平行,由下向上短促爆发猛击对手下颏等目标. *倒对手易如反掌。底掌中距离运用时.是依靠转腰催肘之力 全力出击,或借对手前冲势能强化爆发冲力;而近距离底掌. 则以转腰挺身或搂手后拉对手合力为打击力来源。总的要领 如拳法般,要求运用时柔出刚发,讲究攻中有防和快出快收. 以及时机和距离的准确捕捉。
(四)戡指(插掌)
戳指是自由搏击重要的快招技法,不仅速度最快,也是攻 击距离最远的手法。远、中、近三种距离均可运用。戥指手型 如手刀一样,手指要伸直并拢,以除拇指和小指之外的其余三 指的尖端为攻击力点(图602),适用于攻击狭窄要害或柔软 部位。主要攻击目标以眼睛为首,因为一旦模糊对方双眼,无 异于瓦解了对手续战能力,其它如咽喉部、心窝、腹部神经丛、 软肋等亦为戳指重点攻击目标。
指要诀不在力道的大小,而在准确性和速度。
——李小龙
戮指运用机动性强,快如闪电,威胁力极大,可灵活应用 于各种场合,需认真加以研究和练习。(图603)为突袭对方眼 睛的戮指技术图。
二、倒地固锁技(攩拿)
自由搏击固锁技法,頋名思义,躭是通过擒拿固定,锁住 对方身体,使对方无法动作,以获取搏击胜利的技巧.包括站 立状态下的擒锁固定技法和倒地固锁技法两类,这里仅介绍 倒地固锁技。此种技法,其原理和作用就如中国武术之擒拿 术,但又有一定区别,即倒地固锁技是在摔倒对方后连续运 用,或是在击倒对方后,相机运用的技法,以完全控制逼迫对 方认输为最终目的。因此t应将之视为摔法的延伸技术,结合 起来训练和应用。自由搏击固锁技法是中国擒拿术、日本古柔 术、柔道、合气道以及国际摔跤和东欧喿勃术的结晶。主要包 括主躯干固锒法、上肢固镇法和下肢固锁法。
(--)固锁技法基本原理
人体的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轴,以肌肉的收缩为 动力,在神经支配下所形成的,有其特定运动方式和规律。由 于人体肢体运动不是某单一关节骨杠杆的运动,而是相邻关节巧至全身的运动。因此它是以-种传递式的链运动系统出 现,整个人体运动链,主要是由(1)主躯干运动链子系统》(2) 上肢运动链子系统(左右)(3)下肢运动链子系统(左右)构成的大运动锌系统(图604)
二、主躯干固锁技
人体运动链相邻关节之相支持补允乂 相制约,依 其相互的运动关系,依次产生效应性运动,形成人体肢体的各 种复杂运动.但人体运动系统的主要关节,其运动形式、运动 幅度都是一定的,均受其所处位置和生理结构所限定。简 之,运动链系统各关节(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运动自由度。因此 当对对方运动链子系统某一关节(环节)实施固锁时,其相邻 关节(尤其是近躯干的上端关节)必会产生效应性运动(比如 以“金丝缠腕”手法将对手腕关节向内旋时,则其在小背必会 同时产生内旋和肘关节外展的效应性运动。)如此让其继续运 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即使其在一个方向上,运动到其生理结构允许的最大运动极限位置时(反关节状态),不但该关节失 去自由度,还会因连锁反应,同时限制(制约)相邻关节(环 节 >,乃至整个运动链系统的运动自由度,形成锁定效应。这里 仍以“金丝缠腕”擒锁技术为例:在对对手腕关节实施内旋时, 利用其效应性运动,可在对手腕关节极度外展同时,使其肘、 肩关节受到向下压力,井使其平屈肘,大小臂夹角在1〇(^至 140°之间。这样不但可同时锁定肘、肩关节,锁定整个上肢运 动链,而且还可通过肩关节和上肢带动锁定对手主躯干运动 链,从而造成完全擒锁。自由搏击固锁法,就是依据关节的运 动特点,运动链的自由度和锁定效应规律,采用合理技法,利 用杠杆和合力破分力的力学原理,巧妙而省力地控制对手整 个身体运动自由度和肢体运动自由度,以局部控制全身,造成 固锁状态的攻击技法。因此学习固锁法,不仅要掌握各运动链 子系统中各主要关节的生理解剖结构、薄弱环节、运动特点和 运动幅度,还必须了解掌握其运杂链系统中相邻关节的效应 性运动和锁定效应特征。即必须了解当对某一关节实旌固锁 (擒拿)时,其相邻关节会产生怎样的效应性运动。将其控制于 何种位置时,能将其主要相邻关节全部锁定,最终实现整个运 动链系统的锁定。对此不妨以自己肢体为例,悉心体会其中固 锁机理、固锁部位和用力方向,洞悉各种基本固锁状态和效 果•以为学习基本技术,以及固锁技术与踢打摔技术的合成. 打下扎实的基础。可以这么说.搏击者掌握了运动链子系统各 主要关节的基本固锁状态及其机理,也就掌握了固锁技法(擒 拿〉的技术核心。由此再学习基本的技法,不仅能寧牟功倍地 迅速牮握,亦有助于胸有成竹.随心所欲地在自由搏击中变通 运用。
主躯干运动链子系统是由头、颈、躯干(胸腹)组成,以脊 柱相连接的人体主干。它是人体生命系统和运动系统的主体 部分,其它运动链子系统均是以它为基础,并围绕它进行生命 活动和运动。
主躯干运动链子系统本身有较大幅度运动能力的只有颈 椎和腰椎,故而对头颈和腰椎的旋拧锁扣,是自由搏击固锁法 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头颈的固锁,因手力明显强于颈 力,加上体重的配合更能直接造成对对手运动链系统的控制, 并直接危及生命。因此必须严肃看待。施技时必须注意动作 程度,以及运用场合。一般,对头颈榷锁有两种基本手段,通过 这些手段可形成基本固锁状态:其一是将对方头颈向前或向 后扳拉或左右旋拧到一定程度,迫使无法动作;其二是以单手 或双手肘臂箍锁颈部,使对手无法解脱并感到难受。具体运用 时,还必须注意用力方向,配合双脚的缠制或利用体重,限制 对方躯干自由度,以及防止对手翻身或屈膝提腿的顶踢反击, 才能成功。这就要求施技必须顺势、果断、准确、快速、有力,这 对任何固锁技都是相同的。基本头颈锁法有前扳颈固锁法(图 605)、后扳颈固锁法(图606>、左右旋拧固锁法(图607),以及 腋下箍颈锁<图6〇8>、杠杆箍颈锁(图609)、背后箍颈镄(图 610)数种基本运用形式。
(三)上肢固锁技
上肢运动链子系统是人体运动功能最多、最活跃、最灵 活、运动幅度最大的运动链子系统,是搏击中攻防主要环节。 因此,对上肢运动链子系统的控制,擒锁有决定性的作用,是 固锁法中运用技术最多且最常用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肩 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固锁术。
1_肩关节固锁技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有三个运动轴。手臂可绕之作 前后转动、左右转动及垂直旋转的动作,是人体最灵活的关 节,也是稳固性较差的一个关节。要固定住肩关节,必须同时 在肩关节两个运动轴上作擒锁。运用技法多样,手法各异,究 其机理主要是通过反别手臂的动作,使手臂反别至锁定位置, 即可控制住对手。
2.肘关节固锁技
肘关节构造相对比较复杂,属上肢中枢关节„控制了肘关 节.可最大限度地控制上肢运动自由度,因此,对上肢运动链 子系统的擒锁,多半是通过对肘部锁定实现的。其它针对肩、 腕、指的擒锁技法,也必须利用效应性运动和锁定效应,同时 锁定肘关节,才能真正形成固锁状态。由于肘关节只能敝屈伸 运动,后伸角度极小,因而肘部的内收外展,实质上是依靠肩 关节的运动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锁肘时必须同时考虑到肩 关节活动范围的支持柯补充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对肘关节 的锁定,就意味着肘、关节的共同锁定。同时,锁时还要首先 控制t肢运动链的游离端(手、'寧、腕>,使之产生效应性运动, 形成有利谀肘的姿势,故屮国擒拿有“擒必锁手,看肩锁全身”的精辟总结,这在训练时不妨认真体会。对肘关节的擒锁 固定.动作有两大类:其一为肘关节伸直时使用反别力童控制; 其二是曲肘将肘关节外拥或内旋,形成锁定。基本锁肘手法如 (图 611、612、613、164)。
腕关节固锁技
腕关节由桡腕关节与腕骨间关节组成,能完成腕部屈、 伸、内收外展和环转活动。因腕关节属上肢关节链游离端,它 的运动幅度和范围,得到上肢运动链其它关节的支持,因此其 活动范围最大。根据上肢运动链玫应性运动和锁定效应原理, 锁腕同时必须锁肘,进而锁定肩关节方能真正造成擒锁。因此锁腕动作常常配合其它关节擒锁技法运用,形成组合固锁动作。基本手法如(图615、616、617)。
(四)下肢固锁技
人体下肢运动链子系统有髋、膝、踝三大关节,是搏击者 人体转移变化,保持运动稳定平*的基础,具有骨胳粗大、肌 肉发达、力量大,稳定性大于灵活性的结构特征。因此直接对 下肢运动链子系统*用固锁技法难度较大,可运用技法亦相 对较少。其中,髋关节和膝关节,特别是髋关节,瘥人体最坚固 关节之一,力量大,关节韧性强。欲直接旛力于髋、臃关节,进 行固锁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下肢固锁技£赛针对处于整个下肢运动链子系统末端,韧带脆弱,只有一个运动轴,足的运动 范围小的踝关节,实施肘臂腋夹反别,利用力臂原理和效应性 运动及锁定规律,造成整个下肢运动链子系统乃至全身运动 链的锁定。因此,下肢固锁技法主要有踝关节固锁技和踝、膝 关节组合固锁技两大类。基本手法动作如(图618、619、620、 621,622)
三、倒地攻击技
倒地攻击技,就是在摔倒或击倒对方后,对对手继续施以 踢打攻击的技法,其目的旨在彻底解除对手战斗力。此种技法 同其它特殊技法一样,是完全着眼实战的自由搏击整体攻击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速战速决的对敌斗争中最具实际意义。因 此,平时训练就要结合摔法使此种攻击成为一种本能。自由搏 击倒地攻击技包括两种形式:其是在对手倒地后,立即根据 对手倒地方向,位置,顺势以拳、肘、脚、膝之任一攻击手>,在 站立或半蹲情况下,紧随击打对手身体要害的技法》其二是在 摔倒或击倒对手后,顺势倒下或顺势下倒,借助体重压打或同 时辅以肘、膝、矣击攻击的技法。倒地攻击杀伤力很强,运用成 功可以结束战斗。但这些危险动作在训练或比赛中只能点到 为止。
(一)第一种形式典型技巧
拳打
实战中,甲以勾踢摔将乙向侧前仰面摔出。同时,甲速跪 步向"F直拳栽击乙头面、心窝、腹肋等目标。(图623,624)
头击
实战中,甲挟腰别摔将乙仰面从侧面摔出,不停,甲借势 跪地,以头部前额部,猛击对手头面目标。(图625、626)必 要时,可随势采取固锁控制。
(二)第二种形式典型技法
前倒肘击
实战中,甲接腿后扫将乙仰面朝侧前摔跌。不停,甲顺势 跟随乙向前倒,同时横肘砸击乙头颈各部要害(图627、628), 必要时可顺势予以固锁制服。
前倒膝
实战中,甲接腿抬转将乙仰面从侧方摔出。不停.甲顺势 俯卧前倒,屈膝顶撞乙头面、躯干各要害目标(图629、630)
有必要可继续固锁制脤。
四、茅招 自由搏击茅招是指为战胜对手,除常规的擊打脚踢之外
的任何攻击手段。运用一切手段(或方法)为制胜脤务是茅招 的运用原则,因此茅招厲自由搏击防身自卫术技法范畴。主要 包括:头击法、掐抓法、其它应急招术。
(-)头击法
以头部作为武器攻击,可谓是人类最原始的攻击方法。虽 然在自由搏击擂台上看不到此种攻击技术,但是在规则放开 或自卫时突然运用,其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地好。因为:其一头 部额骨很硬,且能配合蹬腿、直腰的顶撞力发动,威力很大。如 果同时以双手抓住对手两肩,或攀住对手脖颈头击则威力更 大。其二是头击最适宜近距离运用,在双方隔得很近,而一般 注意力又不在其上的情形下,发动头击就显得非常隐蔽和怏 速,对手常常反应不及。但头部本身属要害部位,不适宜进行 极端的训练。在攻击时,就必须讲究攻击部位,头击最有效的 攻击目标是对手面部和太阳穴。若攻击其他部位,如腹部,头 击动作幅度就显得较大,亦难以自护,对于时机的选择就非常 严格。另外,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头部四周都能用于攻击,但 一般人不要用头顶去撞击;二是运用头击时,舌头要抵住上 顎,以免动作时合齿误伤。自卫场合,头击运用最多的情况,是 对手从后缠抱时,直接低头后摆反击对手面部的头击法。在面 对面的较量时,则多是在近距离,溥击者主动上前进身运用头 击,或在被动不利情况下,在突然的防守反击中用上。可分为 前、后、左、右四种头击动作,常见基本用法如拉肩前下头击法 (图631)、侧斜上头击法(图632)
(二)摇抓法
就是以手指力量,掐、插、抓、拿对手关节筋脉经穴,神经 密集点,如眼窝、咽喉.牙腮、头发、肘窝、裆部等要害,使对手 因剧烈疼痛而受制的方法。是搏击者在近距离的防身自卫中, 以小胜大,解围脱困或控制对手的妙法。运用时,要求动作果 断.掐抓部位要准确,某些掐抓法若要成功,手指还需相当力 置才行。在掐抓住对手同时,亦可配合其它攻击来加强效果。 不过,掐抓法一般伤害性较大,运用时必须有分寸,必须明了 施招后果,区分运用场合,这是必须重视的。掐抓法基本方法 如:掐喉攻击(图633)、抓发顶膝(图634)等。
(三)貝它应急招法
也就是不择手段法,除前述之方法外,还要能充分运用人 体可利用部位来反击、解脱,以使危险之境得以缓解。比如嘴 咬法,在与敌手扭斗不支时,顺势咬住对方的耳朵、手指等,或 最靠近嘴的部位,能咬就咬,通过咬来寻求一切机会。其实际 含义就是,当人处在危急状态时,应不颃一切去战斗,而不能 囿于某-固定模式,以使求生制胜之本能<手段)发:挥到极至。 这亦是广义上的自由搏击的根本要求和象征,也是自由搏击 产生于人类的最原始的动机。
第五章自由换击攻防实战
一、主动攻击技法
(_)单一直接攻击法
单一直接攻击法,是指运用单招直接攻击目标的战术方 式。单一直接攻击是广泛被采用的、最基本的攻击战术打法, 通常是采取自己最习愼的手法或脚法快招,选准目标,以最直 接最接近的路径来*打对手.
单一直接攻击包括决定-进入攻击距离—攻击,其间没 有任何虚招掩护,是一种在对手反应之前攻击对手的快招攻 击打法。共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1)隐齩地进入最理想的攻 击位置“2)选准时机!(3)选准攻击目标,快速直接地出招攻 击。
甲乙中距离对峙(甲表情自然,身体放松,拳头微微晃 动着).乙注意力分散(图635);甲拳先于脚出,傷发起势猛进 步,前手长直拳无预示直接攻击乙上段.(图636)
甲乙远距对峙(图637),甲前脚滑出一步,成侧向戒备 势对敌(同时表情自然.身体放松,观察对手反应),乙后脚后 撤一步(图638);甲趁机疾步逼近,前膝抬起。此时乙继续后 撤(图639);甲在乙后撤中放髋侧蹐击中乙中段。(图640)
浏览1,90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