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截拳道的美学表现形式

李小龙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形象和精神却仍然活在人们的心底。截拳道发展到了今天之所 以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技击对抗的实用价值,而且还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能给 人以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激发人们美的情操。再说,截拳道的全部内容也倾注着中华民族的 气质、民族的心理,以及民族的美感和民族精神。

健与美的结合

因拳家拳手都强调心静和沉着,以调节人体各部的协调运动。在搏斗 中,双方为了保护自己,击败对方,必想方设法扰敌之心,从而达到乱其身的目的。而发声就是一种 较有效的扰乱敌心的方法。另外,功力深厚者在攻击中发出的声音本身便具有技击作用。截拳道的美首先体现在一个“健”字上。所谓“健”是指李小龙那矫健的体型,及那兼具阳刚之 力与阴柔之美的打斗风格,这一切均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威风凛凛的英雄好汉的高大形象。其次,是 指截拳道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按其自身的要求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完成的运动造型,表现着人 的内在情感与外部形象的统一,表现了自身的灵巧、迅速、舒展、刚健、优美,这都是健和美在时间和 空间中的统一。

(二) 刚与柔的相济

所谓刚柔相济是指技击动作在速度和力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们的视觉上形成了形象有 差异,即刚与柔的显现。这种变化不仅是表现在外部形态上,同时也表现在人的内在情感在力度上 的变化,因为内在情感变化是外在形态变化的基础。

截拳道的刚柔相济,贯穿在全部搏斗动作之中,便形成了特有的层次分明、虚实相间、动静结合 及起伏跌宕的风格。而且柔者刚之极,刚者柔之至,两者相济为用,而不可分离。因为如过刚则折, 过柔则软,皆非柔中之刚,刚中之柔。在对抗中,用柔者防,用刚者打。刚柔相济,方能取胜。

(三) 虚与实的变化

截拳道中的“虚”是指动作的变化过程实”是指变化的终点和结果。李小龙认为,人的情感和 力量均蕴藏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其中,“实”是情感的飞跃和高潮,也是技击中速度和力量的最高 点;“虚”是情感和力量的积累。所以说,没有虚也就无所谓实,没有实也就无所谓虚。一个动作的 完成就是虚实互相转化的过程,截拳道中的虚实实际上便是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据李小龙说, 技击的虚实变化,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变化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情感和意念的变化上。不过这 个过程瞬息万变,常人往往难以捉摸。因为有时看起来是虚,实际上是实;有时看起来象实,实际上 却是虚。如此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令敌防不胜防。当然,这也是李小龙生前所最拿手的战法之一。

(四) 动与静的相间

“动迅静定”这是任何运动项目所共有的鲜明特点,截拳道也不例外。根据李小龙在其专著中 的见解动”是指自身的情感与力量的外部运动;“静”是指情感和力量的内部运用。在实战搏击 中,静一般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静动是相对和绝对的对立统一。截拳道中的动,可表现为激烈的 攻击形式,也可表现为巧妙的防御形式。截拳道中的静,则具体表现为以静制动,或寻机待发,给人 以恬静与柔中见刚的舒适之美。若动静互相交换,则能反复构成圈套,布好阵势,诱敌陷人我战法 之中。故动静即是截拳道的基本原理。


  1. 起与落的配合


在截拳道中,起落是身体运动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上升为起,下降为落,亦要紧密结合身 法、手法、步法的变化,来体现出动作的起伏升降。技击术中的龙腾虎跃之势及豹窜燕飞之能,均以 增强对敌的打击力量,保护自身的安全,表现优美之体态为最终目的。

(六) 进退的衔接

李小龙认为,进退在技击中或在用兵中,都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进为攻,退为守,有利时进,不 利时退。在截拳道的对抗中,亦提倡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故进退之时机关系到胜负。若当进不进 会失机敌遁,当退不退则陷于敌手。因此应当以意识为主帅,当机立断,指挥躯肢,进退连环不断, 使敌无隙可乘,以达到技击之妙用。

(七)智与勇的相衬

在截拳道的拳理中,智与勇也是相对而相成的。有智者,方是真勇,不是匹夫之勇。有勇者,方 能使智发挥作用,产生物质力量。所以,李小龙的技击原则是:斗智而不斗力,重智而不重勇,以智 取不以力胜。上述要诀关系至巨,学者必须要特别注意。

近几年来,截拳道正逐步走向全世界,这一具有中华民族气质与特色的技击运动,不仅以其超 人的美的技艺受到世人的瞩目,更以其内在的特有的精神气质而受到世人的赞赏。截拳道,必将以 其内在气质美与外在技艺美相统一的,这一中华民族的独特风格与特色的武术运动而跻身于世界 武坛。

第二十九节截拳道的艺术观

截拳道作为一种竞技活动和文化现象,它所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最为简练、实用、朴实、美观的 防身健体的运动形式。截拳道的实用价值是显而易见和人所共识的,它的作用首先是服务于人们 的实战搏击、防身自卫和强身健体等实用目的。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截拳道也具 有强烈而鲜明的精神表现性和艺术审美价值。

李小龙的功夫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的核心实质是它所具有的技击性、健身性与艺 术性三位一体的综合特征,此“三性”高度的凝聚着创始人李小龙的那深刻的社会实践及生活体验、 精神情感和人生智慧。此外,千百年来武术不仅是民族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而且更是民族的一种 文化娱乐活动,它是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创造成果。武术之所以长久不衰地生存繁衍在中华大地 及世界各民族的民众之中,长期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得以极广泛地流传、继承和发展,正是因为 武术具有技击、健身和艺术性的这种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统一的根本特性,正是由于武术的这一 根本特性,才使得武术具有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各独具特色的各种武术流派和体 系,而这些流派与体系又为李小龙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李小龙所独创的功夫乃是各流派 的精华之大成。所以,不认真研究和探讨武术的艺术特性,便不能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与洞悉截拳道 这种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所在。

第三十节截拳道的艺术表现形式

李小龙曾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时曾谈过:以往,人们对我所独创的功夫的技击性及实用功能,认 识和重视程度比较明确而强烈,而对我所表现出的表演艺术性则比较淡化,这是一种极偏颇的思想 认识。殊不知,具有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截拳道,绝非是一个技击性特征就能够完全包容了的, 更不能以弘扬技击或以恢复武术的本来面目为理由,进而排斥或否定截拳道的表演艺术性和审美 功能。

为了使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截拳道的内涵与艺术性,现将李小龙生前在授武时常用的一些有 关艺术与截拳道的关系及作用的言论、见解转载如下,供有志于研究者参考。

截拳道系极致之路,亦系人生活中不可缺的调剂与倾泄。而截拳道之艺术性的目的并非单单自私与只升华了自己一边的灵魂与意识,而是该开启凡民之心智、思想与意志,以应合着协调美满 的自然世界,进而使自己的技击水平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艺术的活动并非全是在艺术本身,它深入一更深邃的世界,与其中各形各式的艺术汇流在一 起,尤其是与拳道的融合,则更能显示出其生命力,而心灵的和谐与空灵中的联系也均由此得以实 现。再者,人类为了完善自己,进而争相修习各种艺术,但是有一部分人却由于观念上的差异,而将 无限的灵活变化转变成了僵化的或说是限定住的传统形式。因此,欲深解李小龙所独创的功夫,必 须能舍弃一切理想、形式与派别,甚而也尤需抛却何者是与何者不是截拳道的理念。否则的话,你 |将很难体见截拳道的艺术性。艺术借技击术吐露了内在心灵对事物了解之情形,艺术也由此变得更可解、更易接受与更易欣赏,当然这一切应归功于富有创新意识与表现欲望的革新者一李小龙。截拳道这种艺术形式的 |表现目的系将内在的视觉投影于世界上,以描述人类最深入的心灵与经验的唯美创造。当然,也由 I:此向世人证实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在文化的光圈中延续下来的强者之族。

浏览47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