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李小龙在世界武术史上的地位

当李小龙去世后,香港曾有报纸报道说:“当巨人的脚步走过历史的大地时,我们总能听到隆隆 的脚步声。”

李小龙,这一武术史上的巨人,以其全部的智慧和胆识,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并 竖起了一座功夫与功夫片的丰碑。

李小龙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强壮的人”,他的功夫出神入化,打遍天下无敌手,并造就了西方的 中国功夫热,同时亦影响了世界技击运动的发展。李小龙的一生虽然是极短暂的,但他却给世人留 下了很深的印象。李小龙的挚友依诺山度曾唏嘘道:“世间再难找到这样伟大的武术家,他的去世 将是世界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同时,他又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其心灵深处有一道门,从来不对 任何人开放。”另一位美国泰德艾斯利(华纳公司总裁)则说:“在李小龙的面前仿佛放着一本只有他 自己才能辨认的、看懂的,用神秘的符号写成的武道书。”根据这本书,他教育周围的人,为他们指明

成功之道,阐明他们将如何达到目的。没有人反对他的意见,他的思想具有神学般的威力。尤其是 他的武学思想,已灌输给了全球上的功夫爱好者。

第三十六节李小龙的挑战观

伟大的人物往往被神秘化,伟人都是神秘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人们赋予了他神秘,还是因为他 自身就神秘——具有深不可测的气质。这完全取决于他的博学多才和超越常人的智慧,使他给以 人们这样的印象:他象大海一样广博深厚,既咆哮难近,却又平静如镜。他这种恢弘磅礴的矛盾统 一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个性,不能不令常人感到神秘。

现在,也可以说是历史选择了他,当然历史亦不得不接受他的挑战,他的血一直是火热的,他注 定了要向一切挑战。其最大的个性与特点也就是:挑战,迎接挑战。

创业初期,他盼望挑战,想借此证实自己,他的一生不曾停止过挑战。李小龙一旦把什么认作 了对手,他是永远不会服输的,那是必须决一雌雄的。要求生存,就得与人斗争。他的好斗表现了 他君临一切的气度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李小龙的这一切都是站在民 族的根基上的,而且一个民族的伟人永远属于他的民族自身。同样,也只有他的民族的一切精神才 铸造了他自己,不然他就不属于这个民族。作为一个功夫超人,不遇挑战是难以充分显示他的英雄 本色的。李小龙那与生俱来,又在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锤炼而成的个性、气质、决心和意志,在历 史上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和影响。

第三十七节截拳道的武道释义

李小龙是个典型的学者化的武术家,他的武学、哲学造诣都很深,但他的气质毫无书卷之气,这 往往会使人忽视他的知识内涵。他那深奥的武学理论已被人们捧若致宝,而纷纷效仿与研习。现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与爱好者的要求,将有关在国内尚没有介绍过的一些拳理披露如下,供参考、研究、借鉴、学习之用。

欲能由武术中有所启发,意味着能破除“真知”与“真命”之障碍。同时,并能发展无限的自我, 无限的扩展自我。

倘内心无任何固守僵结,则外在的事物自会敞开出现,且移动之似流水般,静止时犹如镜子,反 应时却恰似回声般。

单凭自己的偏好与欲求而能一无色彩地观察事情,可谓能以其纯朴单纯的本性来仔细观察事 物。

一无自我意识时,艺至其最高之境界。一个人一旦能超乎其所做事物成败之关键,则必可发现 “自由”为何。

完美的道路只对那些又挑又选的人,方是困难重重的。无所好亦无所憎,如此心方可证明,一 发之差犹如天地之别。

抛却一切暧昧不明的意念,方可成为大师。

技击家即使具有高深之技巧,亦不意味着完美,仍只能算是在不止的进步与心灵的反应,及发 展中的中间阶段罢了。因为完美是无法以外貌、形式来求的,而系由人类内心心灵深处散发而出。

欲于截拳道中有所精进,必先对意志有控制锻炼的意念,并忘却成败与胜负,忘却骄傲与痛苦。 让对方因挑战而遭受更严厉地反击。

截拳道避免一切的肤浅、不实,而系直接贯入复杂问题的核心处。

真正实战的功夫并不虚张声势,它也并不迂回地走着,而系一直线朝向目的的。因为简捷的一 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

抛弃思想教条之偏颇,在思想中不为思想所左右,不为外物所诱。

将心灵专注于焦点使之警觉着,使之能瞬间即知觉真理,而真理是各处无所不在的。心灵需可 由旧传统习惯、偏见、限制的思想过程中解脱出来。

很多“功夫大师”并不是真正面对实际的搏击,他们均与真正的功夫相去甚远,而实际的搏击是 简捷且直接的,他们不是曲解了它,便是空想。他们并不会直接直入真正的核心、关键,妄凭花巧的 招式与人工化的技巧,欲求符合实际的搏击情况是不可能的。

固定的形式,非将无法适应真实情况与变化,那只不过是在制造障碍与槛笼罢了。而真理是在 牢笼之外的。

传统的武术家只可谓之是传统的观念,照不变的例行工作去做者,他的动作均是承习旧有的而 无创新。

在功夫的锻炼中,须抱有自由之意识。因为一限定的心灵绝非是自由的,所以习武者应勿为任 何门派传统所限,武术该是自由的。

欲深信自由的可贵,心灵必须学习正视生命,而且是不受时空所限之生命。自由是存在于知觉 意识内的,注视中切勿停止悟解,欲深悟与生活于现在,昨日的一切均需抛却。

了解的产生是经由感觉的,在某一瞬间由关系的明镜前映出。

知心何以空,何以静;以空灵之心,无形、无法来面对敌人。

初始的心原本是无活动的,而道是需无思以行的。

自我的表达是整体的,是立即而无暇思考的,惟有肉体与心灵能完全自由时,方可能完整地表 达自我。

武术的至高境界必是趋向简捷,以不变应万变。而境界不高者,惟有流于花拳绣腿罢了。

欲求身体的不实的夸大与强己所难,自会偏离正道,救求心智的虚幻的理想,当会无法见到实 际之真象。

中国的武术系经过五千多年的演变、流传与进化的武术。

第三十八节李小龙谈“悟”

真理变成一种法律或一种信念,阻碍于知识之途上,而手段又将真理局限在内。如何打破这种 局限,求真之道?

功夫是一种特殊的技巧,是一种精巧的艺术,而不是一种体力活动。它可以使人独立自主,可 以使人奋发的了解自我,可以使人由此证明自己的存在之价值。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功夫的真谛 呢?在这里,“悟”将是求真之道的关键因素,因为功夫或武道是一种必须使智慧与技巧配合的一种 精妙艺术,其原理不是可以很简单就可以学得到的,这就象一种科学,需要寻求实证而由实证中推 (悟)得。当然,还必须顺其自然,象花朵一样,由摆脱了感情与欲望的思想中绽发出来。而且,功夫 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发性。

道,是阴和阳两极的和谐配合,是两种暗藏在万物之后的无形的、完美的力量。在中国古典哲 学中,阴阳亦可称为太极,是一切武术的基本结构与核心理论。太极的主旨就是:事物不会永恒不 变。换言之,即一切事实乃是动的、循回轮转的,当活动量至极点时,就转而为静,再由静化为阴,而 至极静时亦会再转而为动,再转化为阳。两者圆通流转,循环不息。当我们深入研究问题时,必会 发觉真理之所在,而问题是永不会与答案相离的。

阴阳两极在武术中是调和互用的,绝对没有相抗之现象。故此,假若一方采取主动,而另一方 却处于完全被动的话,那是极不自然的,重点是千万别固执于任何形式,也就是勿使自己的注意力 受限。此外,轮子惟有不过于附着于轮轴上时方可运转自如,一旦心灵是紧密地固守着,此种感觉 将存在于每个动作之中,无法瞬间有效地发挥。

以上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另一个相关的法则:不可违反自然。以一个习武者来说,首先必须忘 我,继而随迁而变,不与对手硬碰而是顺其来势,引其入围,然后借机制敌。十分重要的一点,如何 借力使力,使自己的反击的威力更大。当然,一个人除非消除他自己精神上与技术上的一切障碍, 否则是无法进步的。

在武术中的一切活动,是与意志中的活动有着连带关系的。向来意志带动身体,身体随着意志 的指挥去活动。既然身体五肢受制于意志或思维,因此意志或思维的锻炼是很重要的,但却要说 明,意识、意志或思维的训练并非易事,所以说,一般人也很难达到“悟”的境界。也可以这样说,截 拳道不单纯是在技巧上的,更重要的是它对心灵的探究与锻炼。

截拳道在阴与阳合一时即已存在。

(注:本文是李小龙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时撰写的一篇论文,在这里略有增删。)

浏览49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