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抛肩扔肘”参与出拳动作,所以截拳道实践者在出拳时就 必须不断地判断自己与对手间的距离,以期在所处的实际空间内打出 最适当的拳法产生最有效力的结果。在实战中许多情况下,与对手间 的距离往往不是过近就是过远,这个时候截拳道实践者就需要通过自 我移动或是迫使对手运动来调整敌我间距。

在截拳道中,拳头的形式大体上有三类,即平拳(拳心向下)、立

拳(拳眼向上)斜拳(介于平拳 与立拳之间),如图8-5~7所示。 总体上讲,特定拳法是用与其对 应的特定形式拳头来做为肢体尖 端触点。比如,攻击人体躯干的 前手直拳就宜用平拳来打击对 手,勾拳则宜用立拳做触点攻击 对手等等。
另外在做攻击的时候,还应该遵循一个整体的松紧转换理念,即 无论是拳法还是腿法启动时须要从身体的松而不懈开始,以放松可控 的状态来运作动作的行程,只有接触到目标时才是收紧,这样能够减 少体内肌肉间的对抗,提高整体动作的速度与冲击力。对于目标的攻击,李小龙认 为不能单纯停留在对其表面的打 击上,而应该将攻击的穿透力延 伸到其表面之内二英寸,正所谓 击其表伤其内。

图片64 图片65








第一节直拳

 

前手直拳是截拳道中一种最重要的攻击手法,其主要缘于前手直 拳截击功效非凡,这也是许多截拳道实践者肯花大量时间进行直拳训 练的根本原因所在。事实上,李小龙强调的强武器前置令其攻击具备 了强大的暴力性能,而这个强武器前置理念是李小龙受西洋击剑启发 而获得的——击剑运动员总是把武器放到身前对敌,以便于更直接用 武器进行攻防对抗。

前手直拳由警戒势发出的时候,要利用前脚向前刺出一小步来桥 接攻击,以提高攻击的进程与力量。但是攻击手要先于此沿中线发拳, 其目的在于干扰对手判断。以肩扔肘最后抛射出去的拳头要在前脚刺 步落地前的瞬间攻击到位。一旦攻击到位就应该前脚反弹后收,同时 I身拉肩、肩拉肘、肘拉手地把攻击拳收回来,进而恢复到原来的警戒 姿势。图8-8-11与图8-12-15分别示范了左、右前手直拳攻击动作。

前手直拳与前手指戳攻击模式是一致的,图8-16-19与图8-20-23 分别示范了左、右前手标指攻击动作,二者区别就在攻击武器与打击 目标的不同,即前手直拳是以手握拳形式攻击对手的,打击目标范围 比较广,前手指戳则是以手指为武器针对眼、喉这样柔软的组织要害 进行攻击的。

前手直拳/前手指戳是截拳道最具标志性的攻击手法,从原位做 直线前击是其常见形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前手直拳可以在步法的配 合下或是移动到对手内门或外门,变换自己与对手之间的站位角度做 转弯攻击,这不但使得截拳道实践者能够用前手直拳更加容易截击到 对手的直线攻击,而且也能够顺利地逃避对手的止攻或是任何来自面 对面的拳击。图8-24-26与图8-27~29分别示范了同相对峙及异相对峙 时使用前手直拳做转弯攻击的战例。

后手直拳有时候被一些人叫做交叉拳,这是西洋拳击中的称呼。 然而截拳道的后手直拳确实与西洋拳击中的交叉拳有所区别。拳击中 的交叉拳是指实践者后手发拳沿对手攻击手臂上面下滑到其内侧来完 成对对手的打击,因为攻守双方两臂交错在一直,所以称之为交叉拳,

 

如图8-30所示;与之不同,截拳道后手直拳攻击对手的时候并没有出 现与对手的攻击手臂交错的现象,充其量是攻守双方两臂并行,如图 8-31所示。

后手直拳由于运动路线较前手直拳长,相对来说对手有更多时间 反应其攻击,所以后手直拳攻击容易被对手瓦解。对于此,截拳道实 践者一般以通过两种方式加以弥补。一是通过后脚蹬地驱动身体快速 “摇动”提高后手直拳本身的攻击速度,二是与前手直拳配合连用来增 加打击密度。

图片72 图片73 图片66 图片67 图片68 图片69 图片70 图片71

敌我间距制约直拳实施

如果攻守双方过于接近,这个时候截拳道实践者可以主动采用退 步拉开双方的距离,然后再做前手直拳攻击对手,如图8-32-34所示。 另外截拳道实践者也可以突然用双手猛推方式调整双方空间距离,进 而做直拳的顺势出击,如图8-35~37所示。

截拳道中的前后手直拳连击不同于泳春拳中的连环冲捶。在距离 适当的情况下,截拳道实践者的前后手连击中任何一次攻击都应该做 到“抛肩扔肘”以增加攻击距离与打击力度,如图8-38-40所示。而泳 春拳中的连环冲捶中肩与傲基本定位不动,其仅是以肘底劲来打击对

手,它的攻击距离与打击力度相对于截拳道前后直拳连击都差一些。 但在实战中截拳道实践者并非就完全抛弃泳春拳的冲捶攻击,如果双 方距离过近,这个时候就可用前手拳做泳春的冲捶发动进攻,以此拉 开敌我间距后再用截拳道的后手直拳做纵深攻击,如图8-41M3所示。

图片79 图片74 图片75 图片76 图片77 图片78图片80







第二节西洋拳击对截拳道的影响

 

截拳道的直拳同西洋拳击的直拳从表面看特别相似,因此有时候,| 一些人会把这两类技法混淆在一起,然而它们的结构却是截然不同的。S 截拳道不论是前手直拳还是后手直拳都是以腿蹬地,髓前翻,身体纵■ 向前摇,抛肩扔肘的顺序将拳打出去的。前手直拳最直接的功用就是] 大力截击对手的攻击,后手直拳则多用做以补充打击为目的的杀手重 ■ 拳。西洋拳击的刺拳即其前手直拳,几乎就是单纯用伸展肘关节来完 成的,速度比较快,但攻击力弱小。虽然西洋拳击的后手直拳也是以 腿蹬地打出去,但其最终是以髓带动身体水平转动,展肘扣腕完成攻 击动作的,西洋拳击的后手直拳在动作过程中,由躯干的水平转动使 得本来朝前移动纵向的力量有一部分在中盘被分散到左右两边,这样 就削弱了整体的后手直拳攻击力量。所以说截拳道的直拳就是截拳道 的直拳,西洋拳击直拳就是西洋拳击的直拳,二者存在着本质区别。

因为李小龙认为泳春功夫在灵活性、攻击力度、出击角度等多方 面都存在不足之处,所以他在截拳道创立之时大量地借鉴了拳击与击 剑中的先进技术与理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功夫体系。这些技理一旦 被李小龙定义后就只能是截拳道的技法与理念——其被赋于了更丰富 更科学的截击内涵。如下面所涉及的弧线形拳法都是源自拳击,但它
们却被李小龙拿做截拳道的技法 之用。

勾拳也叫平勾拳,即是把手 臂弯成钩状,在水平方向从外侧 向内侧做横向挥击。图8-44~45 示范了高位勾拳与中位勾拳攻 击,勾拳主要是依靠自身水平转 动产生的动能以及重心在前后脚 之间的变换来生成水平横向攻击 力。值得注意的是做前、后手勾 拳时,要对应地用前、后脚提踵

的形式来协调傲胯转动与重心变化,进而使得整个动作更加流畅。

上击拳击打的实质是勾拳在竖直方向从下向上做纵向挥击,如图 8-46~47示范了以纵破横即上勾拳破解平勾拳。铲勾拳即前向45度上击 拳。图8-48~50示范了截拳道实践者从外门用铲勾拳攻击对手肾脏的情 景。应该注意的是上勾拳与铲勾拳在实施过程都需要用提踵的形式来 协调散胯转动与重心变化,以提高攻击力度。
扣杀又叫抛拳,其动作既类似于后手直拳,也与后手勾拳,但扣 杀区别于后手直拳与后手勾拳在于其动作过程中要抬肘发拳且整个运 动路线是抛物线形状,我们可以把抛拳理解为扔着后手打直拳或后手 勾拳,如图8-51-54所示。

图片81 图片82 图片83 图片84
截拳道的翻背拳从警戒势启动无须再做什么附加的准备工作,就 像前手直拳攻击那样直接出拳,如图8-55-57所示。其攻击速度相对传 统武术中的翻背拳打快得多。传统武术中的翻背拳大多是由准备即将 攻击手臂屈肘内收与攻击两个程序组成,如图8-58-60所示,这使得对第三节翻背拳

手有足够时间来应对你的攻击。

由警戒势开始,截拳道实践 者用后脚蹬地拧转这个动作将传 统的翻背拳的准备与攻击合二为 一,此时截拳道实践者的攻击拳 已经行程过半,这往往令对手始 料不及。在触及到打击目标的瞬 间手腕要轻轻抖动一下,以提高 攻击力度。传统的翻背拳用拳背 做肢体武器的尖端来打击目标。 李小龙认为如果翻背拳打到了对 手坚硬的头骨,虽然重创了对

手,但是攻击手受到损伤可能性却更大。所以他提倡用拳轮部位做尖 端攻击对手,或者把翻背拳的攻击目标直接就定位在对手的眼睛上。 另外如果有必要,翻背拳也可如同直拳一样做前后手交替连击,如图 8-61-63 所示。
图片85 图片86 图片87 图片88 图片89

 







第四节抖手攻击

 

除了直拳、拳击的一些弧线形拳法以及泳春一些打法外,在李小 龙截拳道教学中还穿插了基于鞭击原理在内的抖手攻击技法。所谓鞭 击就是如同现实生活中我们抖甩湿毛巾一样动作,这个动作能把劲力 从根节快速流畅地传导到梢节攻击从而产生出人意料的打击效果,翻 背拳中的接触攻击目标的瞬间抖腕动作同样也是基本这个鞭击原理的 应用体现。

抖手攻击类似于翻背拳攻击,如图8-64-65所示,但是其要求整个 动作更加迅捷,在手抖动的瞬间已经完成攻击恢复到了原来启动攻击 的警戒势。客观地说,这个动作路线应该说更接近鞭击轨迹。与翻背 拳一样,抖手攻击的目标也主要集中到对手头面部位的眼睛之上。

图片90

第九章

与截拳道攻击手法类似,截拳道踢技依然强调攻击动作的突发性 与穿透力。但与拳法不同的是,截拳道实践者应该把类似侧踢这样的 冲击式发力踢技的打击目标锁定在对手体表要害之下约10~15厘米内而 不是目标之下约5厘米。

1 截拳道踢技除了攻击的穿透力外,还应该注意各种腿法的启

动——都是基于前踢的初始动作——只是在最后攻击到位前的瞬间进 行最终的定型变化。这使得截拳道实践者在出腿后仍有足够的余地在 各种具体腿法间进行选择施用;而这相对于对手来说,却增加了其判 别截拳道实践者进攻的困难程度。

截拳道踢技的完美运用包括了适时出腿攻击与攻击后的恢复两个 方面的内容。每个截拳道实践者都不希望自己出腿攻击得手后却因为 收腿的不合理致使自己或失去平衡或误入背势,基于此我们在平时的 训练当中不仅要注重出腿攻击,而且更不能忽视攻击腿出击后的放置 与定位。

第一节前踢及其变化形式

前踢与侧踢比较而言,其攻击力度不如侧踢强大。

撩踢与刺蹬是截拳道实践者应该必须掌握两种前踢技法。

擦踢

撩踢时攻击腿既可以直膝向前上兜抛,如图9-1~3所示,也可以弯

图片91 图片92

膝向前上兜抛,如图9-4〜5。这取决敌我双方距离的远近,总体上说截 拳道实践者通过对攻击腿膝关节的曲伸程度的调节完全可以把撩踢应 用于中、近距离打斗范畴之中。当用撩踢做由远及近攻击时,需在上 盘要用手法做佯攻虚击分散对手的注意力,与此同时用下盘步法偷偷 跟进收缩双方间距承接撩踢做顺势攻击,如图9-6~8所示。这一战例有 一点要强调,就是做佯攻的前手出击后不要马上就收回来,而是要尽 可能保持在自己体前给对手时间来反应。还需要说明的是撩踢发力应 该以“鞭击原理”为准则,以提高其攻击的渗透破坏性能。另外撩踢 应该把打击目标锁定在对手要害3~8厘米内。

刺蹬

截拳道刺蹬腿法多用于止攻同相对峙的对手的前手攻击,与撩踢 不同的是其遵循“水流喷射原理(详见本章第二节内容)”描述的方式 进行发力。另外刺蹬首先要把腿抬起来,似将肢体武器装入炮膛,然 后才是最终发射出击。刺蹬整个动作过程来看起来就如同一个人站着 穿裤子时的样子,图9-9〜11示范了从自然站立姿势开始实施的剌蹬攻 击。这个先弹药装膛再进行发射式的攻击流程应该算是截拳道踢技中 为数不多的一个特例。

图片94 图片93

第二节侧踢及其变化形式

侧踢可能是截拳道踢技中最具适应能力的腿法,其几乎能与其他 所有腿法连接在一起做组合攻击之用。为了提高侧踢攻击力度在完成 动作的时候,请注意以下关键要素——

踢击的速度越快,产生的攻击就越大。

通过适当的动作利用髓关节的运动产生的扭转力矩提高攻击力。

动作越协调,产生的攻击越大。

以脚跟为肢体尖端做攻击目 标接触点。

攻击到位的瞬间应该将速度 “爆发”到最大限度。

为了获得踢击的“爆发”性 能,截拳道实践者可以通过“水 流喷射原理”进行训练加以体验 与提高,这种训练类同于前边拳 法训练中手持轻质小哑铃进行 “抛肩扔肘”快出快收的练习。两 脚平放到地面上与肩同宽,用一 脚支承身体,另外那脚如同启动前踢一样地上抬,然后尽可能快速用力 下踩,在其膝关节伸直的瞬间顺势向上反弹进入到“填充”状态,如图
9-12-14所示°这种震颤动作就是对完美侧踢“爆发” 一种模拟。实践 者可以这样设想,把上抬下踩的腿脚看成是充满高压水流的管子,腿上 抬时管子是封闭的,当脚下踩到最低点时,管子下端突然爆裂水流喷射 而出,随即爆炸似地溅起做顺势反弹。图片95 图片96

1・初级侧踢与标准侧踢]

初级侧踢与标准侧踢的区别在于二者于攻击中投入的力量大小的 不同。

在截拳道中初级侧踢相对其他腿法而言,由于其攻击力度逊色的 原因一直被列位于主体腿法之外。从警戒势开始,后脚外拧身侧转, 前腿无须提臀送甑直接抬起踹出即完成了初级侧踢,如图9-15-17所 示。初级侧踢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迅恢复到原来的出击位势,从这个 角度来说初级侧踢更适宜用做引发联合攻击或防御。

与初级侧踢相比较,标准侧踢(图9-18-20)由于提臀送髓的参与 令其攻击力远远超过初级侧踢,但是标准侧踢的复位时间相对要长点。 如果敌我之间的距离过于大,对此可以通过采用相应前垫步、冲刺步 或疾步等步法来拉近双方站位,然后借势做侧踢攻击。,(图9-21~24) 为李小龙与其弟子黄锦铭所示范从远距离实施侧踢战例。然而这里需 要指出的是,由远及近实施侧踢几乎都躲避不开敌人视觉捕捉,这种 情况下截拳道实践者就应该用前手的佯攻虚击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 如同前踢一样仍有一点要强调即做佯攻虚击的手在身体移动过程不要 马上收回来,而要一直保持在身前给对手时间来反应。

图片97 图片98 图片99 图片100 图片101 图片102 图片103

2・变角度侧踢

与前手直拳做转弯攻击一样, 侧踢也可以在左、右移步或是快 步配合下做位势变化后,顺势承 接侧踢对对手做变角度攻击,即 在变换自己与对手之间的站位角 度后寻隙对敌人的防守空当发动 攻击。图9-25-27示范了截拳道 实践者用左移步移形变位后用侧 踢攻击对手的战例。

图片104 图片105 图片106

  1. 下侧踢与跺踩


下侧踢与跺踩是用于近距离打斗时侧踢的两种变化形式。如果对 手向前移动想缩近与截拳道实践者的距离,这个时候截拳道实践者只 须如同做前踢一样抬起腿来然后向对手的下盘要害做侧踢即能制止对 手的前进。二者的区别在于下侧踢攻击的目标是对手前腿膝关节,如 图9-28-30所示;跺踩则是针对对手的前脚脚面发动的攻击,如图9- 31~33与9-34~36分别示范了前脚合傲与展散时跺踩动作。

图片107 图片108 图片109 图片110 图片111

斜踢也是一种用于近距离打斗时的侧踢变化形式。由于后脚做斜 踢时所紧过的行程相对长些,产生的破坏力要大一些,一般来说斜踢 多从警M势直接起后腿攻击对手的膝关节。斜踢与后脚展髓跺踩不同。 斜踢时攻击足由后由下向上向前沿下凹弧线做攻击,如图9-37~39所 示;后脚跺踩时攻击足则是由后由下向上再向前向下沿上凸弧线做攻 击,图9-40~42所示为后脚展髓跺踩对手前胫骨或毛胫部位。

第三节勾踢及其变化

.李小龙借用拳击的理念把横扫腿纳入到截拳道踢技之中并称之为 勾踢,因为这种腿法运动轨迹与拳击中勾拳运行路线相一致,所以李 小龙称其为“勾”踢。勾踢与截拳道大多数腿法一样,即在无须填充 的准备状态下如同前踢一样起脚朝目标做“径直”奔袭,然后瞬时变 化攻击轨迹最终定位形成个性踢法,所以这种腿法也极具欺骗性。

勾踢的攻击力来自躯干向内的扭转与攻击腿的横向挥摆。扭髓与 转身动作如同棒球运动中手球棒击球那样旋转,攻击腿的挥摆要遵循 “鞭击原理”,另外攻击到位时膝关节应该穿越到目标外最少5~1。厘米 远,如此才能使攻击力达到最大值,如图9-43-45所示。勾踢可以把人 体任何敏感部位作为目标进行攻击。由于出击的角度、位势、距离与 攻击目标的不同,导致了勾踢攻对手要害时接触发力点可能是毛胫、 脚外沿、脚内侧、脚面甚至是脚趾的不同。

在与对手异相对峙时,截拳道实践者可以用逆向勾踢,如图9-46~ 48所示,即可很顺利地攻击到对手最为薄弱的要害裆部。做逆向勾踢 时候,通过手的假动作吸引对手的注意力,同时移步向前接近对手; 然后前脚仍然是前踢般地出腿,接下来由内向外横向挥摆攻击;在接 触发力瞬间应确保攻击腿的膝、甑关节朝向目标,而且膝关节也要穿 越到目标外至少5~10厘米远。

踵勾踢是勾踢另类变化形式,其攻击着力点在脚后跟。在电影中 这种踢技经常以高位攻击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其实这是一种误导, 因为高位踵勾踢容易致使跟腱及小腿肚子受到严重损伤。但是低位踵 勾踢却绝对是一类行之有效的挥扫类踢技,其既可以做屈膝逆向勾踢 (图9-49~51),也可以做直膝逆向勾踢(图9-52~54),二者的具体选择 实施全由截拳道实践者自己的喜好决定0

图片112 图片113 图片114 图片115 图片116







第四节新月踢

 

截拳道的新月踢大体上可以分为由内向外的前腿新月踢(图9-55~ 57)与由外向内的后腿新月踢(图9-58^60)两类°新月踢从表面上看 似乎没有大多的攻击力,但是,据李小龙的学生鲍勃•布里默回忆,他 曾持靶接受过李小龙一记极具暴力性的新月踢,结果让他的那只持靶 手臂酸疼了一周。之所以像李小龙这样的高手能把这种腿法威力发挥 到如此惊人地步,关键就在于转腰摆髓与充分利用攻击腿的自身重量。 新月踢的攻击目标有些特殊,一般情况下其常以对手前面的手臂为攻 击对象,当然也可以突袭对手没有保护好的头面。

图片117 图片118 图片119 图片120

与李小龙同生活在20世纪中叶的武术家普遍认为防御就是格挡对 手的攻击,反击就是在格挡住对手进攻后攻击对手,如图10-1-3示范 了格挡后再攻击的反击模式。尽管这个理念深深植根于大多数传统武 术流派之中,但是其攻防效率却被自身所固有“防御与反击间的时差” 问题所左右。无论一个武术家具有什么样的技巧,在实战对抗中他只 要技术来实践这种先格挡再攻击的理念,那么就肯定在格挡与攻击之 间存在着空当,即这个空当一定会提供给对手反击你的时机。

截拳道体系并非完全摒弃这种先格挡再攻击的理念,但是相对而 言,这绝对不是让对手终止攻击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虽然泳春功夫 中的攻防同动,如图10-4-6所示,较此先挡后攻理念进步许多,但是 攻防同动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及截拳道的“止攻”理念的高效能动 性。截拳道的“止攻”理念缘于李小龙对西洋击剑的研究——在击剑 比赛对抗中,击剑运动员总是想方设法用自己的攻击来截击或偏置对 手的攻击,这一理念用击剑体系中的专业术语“止攻”来表达。李小 龙在研究中发现“止攻”由于动作精简、速度迅捷要较“先挡后攻” 与“攻防同动”更具实际效力。从根本上说,截拳道实践者对抗对手 攻击的理想方案就是用自己的攻击制止住对手进攻即止攻。然而,« 拳道实践者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抗对手的攻击,其关键还是在于 截击。因为截击成功既意味自己避免了被对手攻击到,又意味着对手 的攻击在到达目标之前被终止住甚至还可能重创了对手。截拳道体系 截击最为理想的方式当属止攻与攻防同动,因为止攻与攻防同动要比 先挡后攻更加强调首次出击的攻击时机与效力。

图片121 图片122 图片123 图片124 图片125 图片126 图片127 图片128 图片129 图片130

为了成功地实施截击战术,截拳道实践者就一定要洞察到对手的 攻击意图,最好在对手还没有发起攻击之前,用自己攻击制止对手的 攻击启动,在击剑中把这种对应的止打定位为“攻击正在准备的攻 击”。一般来说通过对对手眼神、肩膀手臂收缩等细微动作的变化观察 可以断定对手攻击意图。相类似截拳道实践者可以“攻击正在运行中 的攻击”,当然这就须要其用直觉来判断对手的攻击,而且自己的攻击 作动应该具备相当的速度。毋庸置疑,此种直觉能力的获得须要大量 的训练Q

第一节止打

对于截拳道来说,止打应该是最好的截击形式。需要注意,止打 是用单一只手完成的,而不是双手参与的攻击动作,其唯一目标就是 在对手所发出的攻击没有到达目标之前击中对手。止打既可以非常有 效地对抗正在进行攻击准备的对手,也可对抗使用佯攻虚击的对手, 还可以对抗使用大幅度挥摆类拳法的对手。因为许多武术流派都把格 挡做为防御攻击的第一线应对动作,所以一些聪明的拳手可能会借用 佯攻虚击引诱对手进行格挡,进而令对手暴露出空当加以重击。但是 如果运用止打来对付使用佯攻虚击的对手,那么对手的这些伎俩就不 会起到任何作用。因为无论对手做什么样攻击,截拳道实践者的第一 线应对的动作都是攻击而不是什么格挡。至于止打用于对抗挥摆类拳 法,则是完全利用了攻防的时差,可以相当简单地出拳击中正在进行 攻击的对手。

要想在实战自卫中用止打做到完美截击对手,就必须要通过大量 训练逐步获得瞬时洞察与识别对手攻防意图的能力。另外止打运用也 须要用步法调控对抗双方之间的距离,以维持打斗尺度为宜Q如果双 方距离过近,那么截拳道实践者几乎就没有时间来反应对手的攻击; 如果双方距离过远,那么截拳道实践能攻击到的对手的要害目标就会 减少,如此使得止打实施起来相当困难。

在维系合适距离与攻击动作速度的同时,截拳道实践者必须知晓 在打斗中什么时候实施止打,这里我们进行一下全面汇总。

 

当对手做攻击准备时候, 也即对手发出攻击前的任何时 刻,如图10-7-9所示。截拳道 实践者可以通过观察到对手向 前的刺步、前手回收甚至是眼 神的细微变化,可以判断对手 即将发出攻击。

当对手的攻击处于行进中 的时候,也即对手发出攻后与 到达攻击目标前的任何时刻, 如图10-10-12所示,此时的止 打力度相当大,因为对手是撞向你的攻击的。

当对手的攻击结束的瞬间,也即对手做为攻击武器的肢体伸展到 最大限度的时候,如图10-13-15所示,此刻对手攻击手臂的内侧与下 方都会出现空当。

当然止打也适用于攻击对手联合攻击中出现的时差的情况,但是, 需要牢记的是止打是识别判断力、速度、步法与攻击力度等多方面搏 击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某一方面特持突出并不代表止打就能够 顺利实施。所以,这就要求截拳道实践者在训练止打的时候,应该尽 可能把这些元素放到一起做合理配合训练。另外在训练的时候,还要从警戒势左右站位与自然站立启动止打做以全面训练,以期找到最适 合于自己的止打形式。

第二节四门原理

不论截拳道实践者采用什么样的截击方式,在对抗对手攻击过程 中都应该时刻注意保护自身,保护自身在截拳道中被理性归纳为保护 “四门”。四门原理最早出自李小龙原始所学的泳春拳,如图10-16-17 所示Q

  • 高位内门,指的是前手内侧肘关节上面的区域。

  • 高位外门,指的是前手外侧肘关节上面的区域。

  • 低位内门,指的是前手内侧肘关节下面的区域。

  • 低位外门,指的是前手外侧肘关节下面的区域。

  • 图片131

  • 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传统泳春拳家保护四门都是针对直拳攻击 而言的,然而李小龙认为这样局限性太大。特别是他用传统泳春拳技 与白鹤拳师黄泽民的比武较量之后,更是用自己对拳击研究所得的知 识实践了对这个理念的内涵改进,使得他能够很方便应对与处理弧线 形拳法以及变角度攻击。由于李小龙的改进,也使得众多的截拳道者 只要防护自己的四门区域就能更容易做到识别对手的攻击意图。因为
    截拳道的警戒势对自身中线保护相当严密,对手直接用直线拳法攻击 不可能获得什么效果,所以其只能采用弧线形拳法或变角度攻击。而 弧线形拳法或变角度攻击相对与直接启动的直线拳法而言,其动作复 杂极易识别。

    不可否认,针对拐弯抹角攻击,防护四门的最好方式仍当属止攻, 缘于这种方式动作的快速与流畅。在截拳道中,李小龙过去常用“点 数”这个由他自创的截拳道术语来描述动作的速度与流畅性能。我们 可以通过观看李小龙当年技术动作示范的录像,就会明了李小龙是如 何把许多张可以定格的照片串联成一整个动作流畅速度迅捷的攻防技 术的。李小龙当年把每张照片都叫做一个“点数”,并声称截拳道技术 最大的特征就是消除动作这些点数。这就是止攻优于“先挡后攻”与 “攻防同动”的原因所在。

    滑动杠杆原理也能够帮助截拳道者减少技术动作形成过程中出现 的“点数”,进而有助于四门防御。这个时候,截拳道实践者要用肢体 武器以滑动的方式契入对手攻击手臂一侧,然后再顺势做对手的攻击。 滑动杠杆原理不同于直接以攻对攻的止打或止踢,其首先要让自己的 肢体武器移动到或制造对手的空当然后再对敌人实施攻击,无疑这要 求动作保持整体上的流畅性。例如对抗对手攻击截拳道实践者的高位 内门区域时,截拳道实践者只要用前手从外侧面契入到对手的攻击中,1 这样既令了对手的攻击路线发生变化,又制造了对手进攻中的空当, 然后前手再顺势沿着对手的攻击手臂滑动寻隙攻击对手即可全面完成 对敌人的截击,如图10-18-20所示。如果对手攻击的是截拳道实践者 的高位外门区域,此时截拳道实践者只需把自己的前手从内侧面契入 到对手的攻击中,然后再做顺势滑动攻入到对手的空当。图10-21-23 示范了以滑动杠杆原理的运用对抗对手外门直拳的战例。图片132 图片133

  • 第三节格挡

    尽管李小龙认为纯粹的格挡技术对有备打斗的防反没有什么太大 的意义,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就完全否定了格挡技术施用。因为截拳道 实践者一旦遭遇伏击即在自身什么没有心理与生理准备的前提下受到 敌人的突袭,于此以格挡技术应对即能够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在截 拳道中许多格挡技术源于西洋拳击,它们也被用于对抗拳击。另外一 些截拳道师傅也趋向用“格挡”技术于初级教学之中,这是因为格挡 与反击间存在着时间差,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实战练习的新手来说,针 对格挡后的再反击他就会有更多有时间来识别与判断,这样更有利于 截拳道技法的教与学。当然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这种保留了格挡教 学训练内容将逐渐被取缔。

    遮挡与拍打源于西洋拳击是截拳道中最有用处的格挡技术。

    遮挡能够使防御者在中线不失的情况下令对手的攻击发生中断。 遮挡技术特别适用于“当对手的攻击伸展到最大限度”的情况,以此 来“应答”对手的打击,进而搭建起了一个实施截击对手的平台。图 10-24-26)示范了遮挡与反击同时而动的情形。

    拍打是一相当古老的拳击技术,几乎在今天拳击教学中已经看不 到它的影子了。但是对于任何一个想格挡住对手拳法进攻且欲从低位 空间还击对手的人来说,拍打可能是极具欺骗性的格挡技法,合理实 施往往对手感到始料不及。图10-27-29所示范为拍打运用,既挡开了 来拳,又吸引了对手的注意力,从而为潜接近对手创造了时机。

    截拳道实践者在运用这两种格挡方式对敌时,是先挡后攻还是攻 防同动,完全依赖于自己对实际打斗的事前准备程度。图片134


浏览1,27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