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法:“踢、打、摔、拿”为技击的四大技法。截拳道摔法是在 踢、打、拿的配合下,在变化多端的实战中捕捉战机,巧妙地运用快捷迅猛的摔技,迫使对手倒地的攻击方法。拳谙云: “拳加跤,艺更高。”在截拳道摔技中,李小龙既吸取了中国 碎跤的许多技法和理论,又吸收了国际摔跤和日本柔道等摔技的一些优点和特长。因而截拳道摔法是揉合中外摔技之长的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摔法,其动作更为简捷。
截拳道摔法与柔道、摔跤等单纯摔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摔打结合。一个优秀的截拳道者,不仅要有娴熟自如的拳、腿技术,同时也要有精湛的摔法技巧,把踢、打、摔、拿等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远踢近打贴身摔”。而事实上不少初学者常 常不愿在摔法上下功夫,错误地认为只要有娴熟的拳脚技术就可以弥补摔法的不足。事实却完全相反,有了精湛的摔法技术 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拳脚技能的不足。大量实际战例表明,各种摔法在搏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一场搏击 的成败,在高水平的对抗中更是如此。
掌握娴熟的截拳道摔技能给自身带来极强的心理优势,给对手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手一旦被摔,首先就会在心理上感到沮丧与害怕,往往表现在不敢近战、不敢施高踢害怕遭摔。因而使其难以发挥正常的技战术水平。
摔法的运用能给截拳道其他技法的运用创造有力条件,是进攻的重要预备过程。就摔法本身而言,其打击效果不如以拳脚直接打在对方身体要害部位产生的效果显著,但如果从摧毁敌人战斗力的角度考虑,摔法起了很好的过渡作用。在摔法施用成功后,对方失去重心,攻防能力大失,漘洞百出,我方乘势攻击,往往一举成功。
摔技是一种综合性实战技法,必须对截拳道的基本技术有了娴熟的驾驭能力,才能有效地实施摔法,否则如果用法欠妥将会自投罗网。因使用摔法时皆需突入内围,一旦摔法失效, 将会饱尝对方肘、膝等致命武器无情的反击。故实施摔技要相机而动,切勿草率从事。
截拳道摔法训练的基本要求:
截拳道在近身缠斗中,有肘、膝作为致命的攻防武器因而必须在极短时间内摔倒敌人,以防遭受反击。所以在学习和使用摔法时,要求习者必须有快速的时间感。要求身 法、步法、手法协调配合,身体各处协调用力,上下相随。
加强基本功训练。摔法基本功练习包括功力训练和摔法专项素质的练习,即力量、柔韧、协调、灵敏、速度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和抓腕锁臂、手拉脚绊、滚翻跌扑、步法身法的 专项功力练习。对此习者必须进行长期的、系统科学的训练, 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基础,在进一步技术训练中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
要注意摔法同踢、打、拿等攻防技法的组合练习,提高摔法实效性。要在拳打脚踢膝顶肘撞中发挥摔法威力,训练 中要加强摔法和打踢等攻防技法的组合训练,使踢、打、摔、 拿融为一体。
要注意应变能力的训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截拳道摔法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应以巧劲制敌,充分依 靠自己本身之力,再借敌之力,合而为一。若强使蛮劲,以拙 对拙,流于斗力,只有在力量上占有很大的优势,才能摔倒敌人。例如对方猛向我扑来我略用力向侧面一拨就可以使对方用 力的方向改变,使之重心偏移。若能够顺力化力,见力制力, 效果就更佳。如当对方向我扑来,我再顺势一拉,对方就容易 扑倒。摔跤中讲究“四两拨千斤”,其道理就在此。
李小龙一再强调截拳道手无定形、脚无定位、身无定势、 法无定法、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但此是指在截拳道技术有一定造诣之后而言的。若初人门,则必须要有方法,才能在实搏 中见机行事而获胜,这也就是截拳道中的从无法到有法,再从 有法到不拘泥于法,最后达到“能发挥自由无羁”的技击境地。为此,下面将截拳道常用摔法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罗列下 来使初学者易于领会、便于学习。
摔法举要:
敌以直拳攻我上段,我屈膝下蹲闪躲并迅速疾步向前,用左手抱对方膝部,右手抄小腿之法勾搂敌前腿,左肩贴紧敌腿根部,随即两腿迅速蹬地,两手勒抱同时左肩往前拱 顶,将敌摔倒(图483、图484)。
图484
图485
我抱住敌腿,敌企图搂夹我颈部,我即将左腿顺势插别敌支撑腿后侧,同时向右拧身转体,顶肩拉腿将敌摔倒(图 485)。
图486
图487
敌以右拳攻我头部,我左臂外挡防守,右腿进步至敌右脚内侧,同时屈膝下蹲,右臂由内插抱其右大腿,右肩顶其右腹部,随即双腿猛然蹲地发力,身体急起以右肩为支点将敌 抱起摔倒(图486、487)。
敌我格斗中,我左脚向前滑步至敌右脚内后侧,同时右手迅速从外向里圈抱住敌左膝窝,以左脚别绊敌右腿,右手提腿,左手掌猛推敌胸之合力,摔倒敌人(图488)。
敌我格斗中,敌突然以左直拳攻我上段,我迅速下蹲并疾步向前,左脚插入敌中门,右脚跟近,双手从外侧抱对方左膝上方,左肩贴紧敌腹,以肩撞敌腹和双手提拉敌腿之合力摔倒敌人(图489、490)。
敌我格斗中,敌企图出左腿攻我,我在敌欲起腿之重心在一腿之时,迅速逼人,搂抱敌双腿,摔倒敌人(图491、 492)。
(7)敌我格斗中,敌突然逼近施左拳攻我上段,我迅速向右侧俯身闪开,再迅速前切,左脚跃人敌中门,右脚跟进,屈膝下蹲,双手由外搂其双膝窝,利用其向前屈体之际,以左肩顶扛其腹,两脚蹬地,挺身和双手向后上方猛抛之合力,将敌抱起向后摔出。
敌我格斗中,敌以右扫踢攻我中段,我疾向右闪身, 双手搂抱敌攻来之右小腿。上动不停,右腿伸于敌左腿下,左转体协力向后别绊,摔倒敌人(图493、494)。
敌我对峙,敌进步以左直拳击我面部,我速身上右步,以右掌挡抓敌左腕并以左掌抵住敌下颏,同时向前迈左脚别住敌;左腿,以右手拉敌右臂,以左腿于敌左脚后向后猛力 绊扫,摔倒敌人(图495、496)。
图497
图498
敌我对峙,敌进身以右直拳攻我上段,我以左手挡抓敌右臂,随即上右步并向左旋身,用右手上举敌的上臂,猛然俯身挺臀将对手背摔倒地(图497、498)。
图500
敌我对峙,敌以右拳攻我头部,我以左手向外挡并抓敌臂腕,迅速上右步同时右臂插人敌裆并上抬,右肩顶其腹部,随即两腿蹬地,右臂挑裆,右肩顶扛,挺身立腰向左转体 之合力摔倒敌人(图499、500)。
图501
敌我对峙,敌以右直拳攻我上段,我以左手向外挡后抓敌右臂,随即上右步并向左旋身转体,右脚插上到敌身后,同时用右手搂抱敌背,以两脚蹬地、手拉敌右臂、向左抒身、臀顶其腰之合力摔倒敌人(图501)。
当敌以右直拳或右侧击拳攻我上段时,我用左手拦拿,并迅速上右脚插至敌的右侧,同时右手臂箍搂敌颈。然后以两脚蹬地、向左拧身、臀顶敌腹之合力摔倒敌人。
敌我格斗中,敌以直拳攻我上段,我迅捷切近对方,左手掏抱敌前小腿,另一手猛推击敌體,以身体前俯的冲力和手掌的推力摔倒敌人(图502、503)。
格斗中,我迅速两手抓住对方两臂向后猛拉,顺势屈膝主动后倒,同时起一脚蹬其腹或裆部,将敌由我身上向后腾空摔 过,我顺势后滚翻,骑压敌身,施重招制服敌人(图504)。
敌对我峙,敌进步以左腿踢我上段,我速以右手格挡敌腿,随即以左手从敌膝窝插过,而后双手夹抱敌小腿,以右脚为轴,身体右旋180°,随即以左肩扛其膝窝、两臂下压、向 右转体、两脚蹬地、向前屈体,用合力摔倒敌人(图505、 506) 〇
敌我格斗中,敌以右腿扫踢我中段,我迅速向左闪躲并用左手臂挡抱敌,随即上步,以右直拳猛击敌胸,使敌摔倒(图507)。
敌我对峙,敌以左直拳攻我上段,我防守同时以前勾踢迅速勾扫敌前脚踝关节处,摔倒敌人(图508)。
敌我对峙,敌以右脚横扫我中段,我立即向左旋身,用双手箍搂敌右腿,随即以右脚低扫绊敌支撑脚(图509)。
敌我对峙,敌以右直拳攻我,我顺势以右手抓住敌手腕,用左手卡住其肘关节,迅速上左步贴近敌人,在双手猛后拉敌臂的同时,以右脚猛踢敌胫部,利用上下肢的合力,击翻 敌人(图5]0)。
图510
图512
敌我对峙,敌旋身以左腿后扫我中上段,我趁敌旋身时,左脚迅速插进,在敌刚转过身扫腿时,以左脚插人敌支撑脚前面绊住其脚,以肩膀挑击敌裆,并施肩撞靠敌,摔倒敌人 (图511)。
敌以高扫踢攻我上段,我迅速以双前臂格挡敌腿,顺势以左手抓敌脚騍、右手插抬其膝下,同时以低扫踢攻敌支撑脚,使敌失衡倒地(图512、513)。
敌我格斗中,敌起腿攻我,我格挡的同时以两手分别 抓握敌动腿之脚腕部与脚掌部,用劲将敌脚扭绞,同时起腿蹬击敌支撑腿之膝盖部摔倒敌人(图514 ~ 516)。
图517
图518
敌我对峙,敌以左直拳攻我上段,我稍左闪同时右手挡抓敌腕,左脚迅速进步至敌腿后并别扫敌支撑脚,同时右手下拽,左手反锁敌颈部,并用力向前下扳拧(图517、518)。
图519
敌我对峙,敌以右直拳攻我时,我迅速上步左闪身并 靠至敌体侧,然后用右脚勾住敌左腿踝关节处,同时以两手按 住敌的后背,使敌失衡向前趴下或跪下(图519)。
一、截拳道防守术
防守在截拳道基本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果防守技 术不过硬,就意味着时刻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相反,如果拳 手能机巧灵活地避开对手快速多变的进攻,必然立即挫伤进攻 者的锐气,还会变被动为主动,占据反攻和进击的最佳时机。 因而就有了“防守是积极进攻或反击的最好准备”“防守是进 攻的基础”之说。有了坚固的防御工程,才可毫无顾忌地放胆
进攻。因此,在截拳道技术体系中,防守法是其重要内容。而 防守并非目的,防守是为了反击。截拳道自始至终都把攻与守 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攻与守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区别开来,但在 实战中绝不可把二者分开。因此,初学截拳道者必须首先了解 并掌握防守基本技术,并把防守与反击技术放在一起训练。
截拳道攻击范围广泛、进攻路线多。因此准确巧妙、全面 严谨的防守术是防御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截拳道防守范围分 工很明确。
手臂的防守区域主要是上段和中段。做防守动作时,若是 防上段,大体是以肘关节为轴,以上臂向上屈起的动作来完 成。如果防守中段就可以前臂下落来完成动作。防守时使用的 部位一般是掌部、上前臂、勾手等。
腿的防守范围主要是防守来自中、下部的进攻。实搏时, 当对手以暗腿攻你下段,采用手防极不方便,这时采用腿防能 较好地解决问题。一般以大腿和膝部防守腹、裆,以小腿和脚 防守膝下部位。腿防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而且具有较 大的杀伤力。处于远距离和中距离时,各种防守法都可采用, 处于近距离时必须采用阻挡、潜避和扭抱法的防守术。
截拳道防守技术也一样应遵循截拳道的风格,以自然、简 捷、实效为原则。动作时机要准确,移动距离要适当,身法要 协调,动作转换要快。
防守技术基本要求
防御的时机要准确
有效地防御对手攻击必须时机准确。出防守动作一般是在 对方攻势已发但未到位之瞬间,不能过早,对手才不可能再改 变进击目标和方向。因此训练中要注意提高敏锐的洞察力,从对方的眼神、面部表情、双肩位移等变化,来断定对手将出何 招以及击向的目标。但同时还要防止落人对方佯攻的陷阱。
防御面要大
如果仅用身体某一肢节或较单调的技术防守,则易出现顾 此失彼、防不胜防的情况,因此要手脚配合,立体综合性地进 行防守,增大防御面。
移动灵活、适当
防守时步法移动要灵活、适当。在防守过程中,闪、避、 腾、挪都需要机巧灵活的步法移动。巧妙地运用步法,不仅可 使对手进攻屡遭击空,而且能为自己反击创造条件和时机。因 而在防守时向后或侧移距离要适当,移动距离大、与敌相距过 远,难于反击对手,移动距离太小,未脱离出对方的攻击范 围,易于受击。因此防御时避开对方进攻锋芒的距离要恰到好 处。
身法要协调
防守的效果如何,不是单纯由身体某一?^节动作决定的, 还需要全身协调一致的配合。不论是臂架膝拦,还是前俯后仰、闪转吞吐,全身各部分都要协调配合,才能使防守技术运 用得自然流畅。如下潜避开对手的拳腿攻击,就应由踝关节开 始,膝、胯、腰、颈、头等关节同时弯曲收缩,只有这样,才 能取得最佳的防御效果。
动作幅度要小
防守也是为还击,因此,防守动作的幅度不宜过大。初练者,一见对方攻击,由于紧张,往往惟恐格不开对手的拳脚, 而用力地大幅度拨挡,这样既暴露防守的间隙,容易被对手击 中要害部位,又对反击不利,白费力量。防守动作幅度应尽量 小,既省力又有利于保持稳定平衡的姿势,快速反击。
动作变换要快
动作变换快即可做到攻守合一。防上打下、防下打上、护左击右或护右击左,格拳施踢、防肘撞膝,在防守的同时又能威胁对手。这种动作既瓦解了对手的进攻,又占据了主动。
防守基本技法
⑴格挡
用前臂格挡对方肘关节、攻来的小腿关节等部位,可避免对方拳、脚的攻击,使其拳脚难以奏效。格挡时要快捷有力, 动作不要过大(图520)。
拍挡
右(左)臂屈肘,右(左)手以拳心或手掌为力点,从右(左) 向左(右),从外向里拍挡。拍挡动作不宜过大,要以肘为支点,充分利用手臂短促爆发力和略转体抖动力动作(图521)。
图522
拍压
左(右)臂屈肘,左(右)手以拳心或掌根,从上向下拍压。 消解对手攻击力,并创造反击机会(图522)。
搂抓
在格挡的基础上顺势刁抓对手手腕,也可在对手拳攻来时直接搂抓(图523)。
勾搂
运用前臂与地面平行从内向下的动作,在触及对手动臂时突然屈腕发力,弯臂成勾手向侧面拨格,使其拳脚偏离(图 524)。
膝阻挡
提起膝关节,小腿和前肩正对着对手,同时以体侧来对着对手,以此来阻止对手的低位腿攻(图525)。
图527
截腿
当敌人企图提腿攻击的瞬间,用脚掌去截击对方的小腿部位(图526)。
后仰
后脚向后方退步同时后仰身收缩躲闪(图527)。
左右摇闪
重心下压,待对方重拳由头顶穿过之际,跨步至对方无防范的侧面施技进攻。对手用右手,则闪至其右侧。对手用 左手,则闪至其左侧(图528)。
下潜避
对方直拳攻来,我重心下降至敌拳之下,使其拳再头顶空过(图529)。
移步闪躲
拳手根据场上情况向左右或向后移动脚步,以避开对手的打击,但步子切忌过大,以免失去反击机会。
图529
防守技术的训练方法
模仿练习
依据教练讲解示范或教材中的动作,进行模仿练习。
假设敌练习
设想对手以何招进攻,自己以相应的防守动作相匹配。
攻防不接触的练习
两人一组进行长距离不接触的攻防练习。此法可消除习者惧怕心理,又能提高反应能力。
(4}接触的攻防练习
两人一组,确定进攻者,按规定的进攻技法由慢到快练习防守动作。由原地练习过渡到结合步法练习,同时进攻者按规 定有条件进攻逐渐转到运用各种技法的无限制的进攻。
(5)进攻与防守反击练习
截拳道始终主张攻防不可分割。因而掌握基本动作以后,应尽量把防守反击结合起来,避免单纯消极的防守而被动打法。在练习中使习者养成每做防守动作同时伴有反击动作的良好习惯。
―、截拳道训练康则及应注意的仰题
在讲截拳道训练法之前,应该提出来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是目前在我国习练搏击者中,存在错误倾向,常常不愿在身体素质锻炼方面下功夫,而只专注技术和技巧的训练。技术的形成、发展、提高、巩固都离不开一定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素质。综合素质好是发展技术、运用技术、提高技术的先决条件。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是相辅相成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不能分割开来。
截拳道是集世界功夫流派精华之大成。在其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李小龙、伊诺山度、泰德王等搏击家不断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训练体系。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发展,使截拳道训练方法也更为科学。截拳道训练独具特点,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讲究实效
截拳道以实战为本,其训练要讲究效果,反对“花拳绣 腿”。无论是打沙袋,还是击靶或者对练都要像和真正的敌人对搏一样,真打实拼,不能囫囵吞枣,防止走过场流于形式。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截拳道训练过程中,必须遵循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循序渐进地训练;不要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易使拳手过早地形成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和错误的动力定型,造成继续 提高技术水平的困难,甚至对自身造成伤害。同时必须持之以恒,在训练内容和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方面力求连续性和系统性。习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一定的程序,每天进行空击、跳绳、打沙袋、打手靶、实战等练习,常年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身体组织和机能不斯变作,辑好地掌握技术,达葆持良好的搏击状态。
不畏艰苦
截拳道训练要求习者刻苦努力,每天一到训练时间就应自 觉地去训练。把自己精雕细刻成搏击高手是一种艰难的过程,汗水和辛勤才是最坚实的基础,坚韧不拔、刻苦训练是走向成功的保证。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一曝十寒”的训练 绝难步入截拳道高级殿堂。正如李小龙所说的那样:“想超乎常人,惟有随时准备把最艰苦、最乏味的训练当做最大的乐趣。越是乐意接受此等折磨的人,其成功的可能就越大。”
就地取材、随机练功
截拳道训练手段丰富多彩。尽管现代健身器材有极大的进 步和普及,但就地取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及机会进行训练,如踢树、劈柴、挑水、爬楼梯、跳台阶等训练手段和方法在广大截拳道爱好者中仍然被采用。自学截拳道均可“土 法”自制训练器械和利用身边物件,如可利用石头、砖头、皮条、双杠、单杠、桌椅,加上徒手训练,一样可以练得像李小龙那么健美有力。假如你是业余拳手,因没有充裕的时间训 练,更不可能整天泡在训练馆里,也不要因此使自己找到“偷 懶”的借口。如果把时间合理安排一下,将练功融人生活中,也可不断提高或保持身手。例如,尽量以步行代替汽车或电 梯。站立闲谈或等人时.,可略提起单足,进行单足平衡练习。 步行时则可以翅起脚趾以增强其力量……上述方法是李小龙经常强调的强化武技、保持身手的方法一“日常练功法”。习者视当时的环境和条件可自创许多练功方法。
对自身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能力,以及健康状况要有清醒的了解。
事实表明,即使在同一个年龄的群体中,也会存在体质、体能基础以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因此进行截拳道训练要从自己的身体状况出发,训练中应十分注意针对性、实效性以 及季节性、全面性。避免副作用或伤害事故的出现。
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安排训练时间。
不要因练武占用学习和工作时间,影响7工作,荒废了学业而得不偿失。
要有必要的训练器械。
起码应配有哑铃、沙袋、墙靶、拳击手套、跳绳等器械。 一般说来业余训练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有些器械自己可以制作,如木人桩、沙袋、速度球、拳靶、棉花袋、二节棍等, 经济实用即可,李小龙家庭训练用的器械大多数是自己设计的,如伸腿机、索连棍、三节棍、扭身滚子和健强前臂使用的主体训练器等。
要有训练计划。
制定训练计划是截拳道习练不可缺少的环节。切实可行的 训练计划,可以保证训练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做到有的放矢,使训练获得预期的效果,还能提高训练积极性。训练要采 取由易到雄、从简到繁、逐渐提高的原则,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训练时间逐渐延长。
浏览3,46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