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空手 基本技法
全接触实战空手道基本技术体系十分完备、系统,按照“系 统之和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整体性原则,较之拳击、跆拳 道等非完全格斗技,全接触实战空手道具有破坏力极强的全面立 体的实战功能。其踢、打、摔全能技艺构成的中、远、近距完备 战斗力,是其百变无穷、克敌致胜的保证。任何空手道流派都无 非是由上述基本技法所构成,它们是强悍空手道的基础。同样, 在擂台之上,无论那些黑带冠军们所使出的技法多么高超玄妙, 都不过是这些基本技法的自由组合与变化。简言之,欲掌握实战 空手,首先必须牢固地掌握基本技法。“万丈高楼平地起”,修习 空手道的道理也是一样。
第一节技术训练的几个基本原理
踢、打、摔(包括拿法)的基本技术将贯穿于实战空手道的 训练和实战运用的始终,它们虽然简单易学,但欲充分发挥技术 之威力的作用,技术训练和运用的原理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在 正确的技术概念指导下,遵循人体运动科学原理,明其理懂其 法,把握技术实质地加以练习,则可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9以 下基本原理对于习者修习并提高空手道基本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一、紧张和放松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练习某一新动作的时候,总 是感到很笨拙,不协调,有多余动作出现。体现在肌肉用力上, 就是不自觉地紧张,等到熟练之后,却又非常轻松自然,一气呵成。这其实就是习者控制肌肉动作的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已经 从容易紧张达到放松自如的程度。换言之,一位空手道黑带与白 带初习者动作水平之间的差异,其实就是各自控制肌肉紧张和放 松能力上的差异。
“松”和“紧”是构成实战空手道一切运动的基本矛盾;因 为诸如力量、速度、灵活、协调、耐力等运动素质,无不受到人 体肌肉松紧的制约。
从生理上看,肌肉收缩紧张的过程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 放松舒张则是一个能量合成储存的过程,因此,在肌肉收缩紧张 中消耗的能量,很大程度上需要在舒张过程中得到补充恢复,这 样方可保证肌肉运动能够持续下去。换言之,在格斗中任何一个 动作必然有肌肉的协调松紧转换方可完美的产生,只有“松”方 可保证每一次“紧”,而且“紧”应是瞬间的,“松”应是随时 的,这样方可最大限度保证体能的合理分配,以及技能的完美发 挥。此正如中国功夫之王李振藩宗师所指出的那样:“放松的状 态能使自己精神与肉体的功能趋于最大的极限,并使自由地运用 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必须能放松,无论任何时候均然。放松可 使动作更柔畅、严谨与快速”。
因此,初习空手道或练习新的高级技术动作时,应放松地慢 速地仔细模仿教练(师范)的动作进行,以体会动作劲力传递、 姿势配合与整体动作的细微处,尽量消除因无关肌群错误紧张带 来的多余动作和“刹车”效应。在训练中,你如果觉得动作不 畅,发力不顺的话,请首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放松,其次才是动 作姿势和顺序。不过,肌肉收缩是神经支配的问题,也就是说, 惟有精神上充分放松,才能做到肌肉的放松,因此,实战空手道 选手十分重视“禅坐瞑想”的心理训练,以解决由心理而生理的 放松问题。比如在训练的前、之中、之后,均穿插安排有跪坐或 站立的瞑想、深呼吸运动,来调整习者的精神和肌肉状态,促进训练的效果。另外,此种心理训练(内功修养)模式又赋予实战 空手道以传统文化的厚重韵味,令观者与选手为之肃然。可惜此 种优良传统,在中国散手运动中却不复得见,让人感叹!当然, 这是题外话了。
记住:初习者在技术训练中不妨时时在思想上做自我放 松暗示和提醒,首先学会在训练中的放松,以此为基,逐步 提高自己的技术训练水平,则进步指日可待。
二、速度与力量
现代化的搏击运动,高速度、高强度、高攻击力的激烈对抗 已经成为其基本特征,因此对选手在速度,力量等运动素质和技 术功力方面的要求水涨船高。
实战空手道强调攻击威力,因此,能否取胜的关键在于力量 的有效运用。在格斗中,所有的踢打技术都是通过发力瞬间最大 力量的汇集来获得最大的杀伤能量,而最大力量的集中爆发,取 决于习者完成技术动作的速度——加速度越大,攻击威力也就越 大。换言之,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增加速度,就能增加攻 击力量。因此:
实战空手道选手在发展肌力时,不是以发展肌肉块或绝对力 量为目的,而主要通过发展速度性力量,即动力性的肌肉爆发力 量,来提高选手的力量和速度素质。同时,实战空手道对选手基 本技术规格练习,把关甚严,因为追求正确的攻击姿势和技术, 远比片面追求攻击威力来得重要,只有掌握正确的技术,有效的 动作便产生出速度。基本技术越熟练,动作越放松,速度自然越 快,威力越大,正所谓:“一个极具威力的拳手,不见得是个块 头很大,强壮型的,却可能是个出招极快的人物,(李振藩)记 住,在体重一定的情况下,增加速度就是增加力量。其基本公式就是:速度就是力量,流畅等于威力,而它们的基础就是正确的 技术动力定型。
提高技术威力的因素还包括①作用方向——比如从理论上 讲,力的方向与目标成90度发生作用时,其产生的攻防力量可 以达到最大。有力的垂直踢击,甚至可以踢断对方防御的胳膊。 虽然在实战中充分运用这一原理不太现实,但注意发力的作用方 向和角度无疑有助提高攻击力量。②协调的整体动作——这是促 进出拳或踢击时,获得最大打击力量的重要方面。格斗发力不是 单纯依靠手臂和腿部肢体的伸展力量,而要依靠全身其它各部的 充分配合。即反作用原理、旋转原理、力偶原理等腰马合一原理 的有机结合。实战空手道强调选手充分运用髋部去踢,去打,去 摔,就是发挥腰髋(丹田所在位置)作为人体力的加速平台和上 下平衡一体的基础作用,来提高选手动作时保持身体上下部分运 动协调一致,减少力量传递过程损耗,最后加速并汇集全身之力 的整体动作能力。比如有力的一拳,就是从腰髋扭动到背,以脊 骨为转动轴,再到肩的层层传递,汇集全身之力,产生加速度, 最后以最大力量爆发拳面作用于目标的整体动作的过程。“用髋 的力量去击,用髓的力量去踢,用髋的力量去格挡”已经成为实 战空手道选手整体动作实现爆发合力的标志性术语。总之,科学 的训练能保证选手以正确技术动作实现力的最大合成。另外,攻 击时的稳定性,适当的时机和距离等因素均与速度和力量的发挥 和控制k息相关,习者自可在逐级地训练中加以联系体会。
三、平衡与重心
前面反复讲到实战空手道选手正确姿势的重要性,这对于完 善、提高选手的技术动作,的确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的,正 确姿势和动作主要取决于选手的重心和平衡。
在动作中,人体的重心总是在改变。通常双足间距较大时,身体重心就会降低,低重心姿势有利于发挥踢或击的动作力量, 但对于灵活性有所阻碍。如果双足间距缩小,升高重心则有利选 手移动敏捷灵巧。因此,重心高低在实战中并不固定,需要选手 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当然,为适应高速度竞技对抗要求,实战空 手道多以中等偏高的重心姿势为主。在身体重心的前后分配上, 通常以重心置于双足之间为宜。有时,则根据进攻防御变化,将 身体重心偏前或偏后。比如做旋踢动作时,要善于园滑敏捷地将 身体重量完全转移到支撑足上,否则踢击动作无法完成。又比如 实战空手道选手因个性,技战术侧重点不同,善攻者往往将重心 略偏向前足,善守者,则偏于后足,攻守兼备者,则置于双足之 间。
掌握身体平衡和重心对技术的掌握和发挥有着重要意义,因 此习者在技术训练中务必注意对身体重心和平衡的保持和变换, 即根据技术动作实际需要时进行姿势和站位的调整,以养成良好 的技术动作习惯。当然,严格的讲,确定姿势合适的重心,关键 还在于选手本人的身材、身高、腿部肌力和耐力水平,竞技状况 以及其所掌握的专项知识。简言之,基本原理相同,具体则因人 而异。
四、节奏
观看实战空手道高水平选手的格斗或表演就仿如观看一场精 彩的艺术演出,因为他们攻防动作之间表现出来的快慢相宜,较 重有序的动作节奏,使他们的动作具有美感。其实,在基本的技 术训练方面,动作节奏把握和控制,也是提髙技术水平的一个重 要因素,尤其是在基本的组合技术练习中,习者要想娴熟自如地 动作,对于速度的控制,上动与下动的衔接以及平稳移动都必须 充分考虑到节奏。强劲有力的攻防往往是节奏分明的攻防。
第二节基本身型站法与步法
传统空手道给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动作姿势低,姑位大弓大 马,坚如磐石,步法移动幅度较大,沉稳有余,而灵活不足。在 传统空手人士眼中,底基大、重心低的姿势平衡性好,且能使习 者身体充实有力,但却忽略了现代自由搏击最为重视的速度、灵 活性和体能的最大节省。因此,实战空手道的基本身型与步法在 此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在传统基础上,吸取了其他现代擂台格 斗技的优秀元素,形成今日重心姿势较高,站位一般不超过肩 宽,移动小巧灵便的基本身型站法和步法。
一、基本身型站法 ‘
基本身型站法是空手道选手在实战中为达到特定目的而采取 的特殊步型站位的身体姿势,一如炮台之于大炮的作用,它是选 手动用技术的“发射台”,是上体及全身动作的根据和依据,关 系到步法的全方位的灵活移动,身体位置的有效调整与技战术的 实施。因此,在进行空手道训练、比赛乃至街巷格斗时,双足的 正确站立位置,双臂以及全身各部位所保持的基本身型(站法) 就很重要。实战中,在近距范围作战时,选手多采用重心较低、 站位宽的姿势,以利于接触和对抗,而在中、远距离范围作战, 则以高重心灵活姿势为主。初习者必须要以婴儿学习走路的精神 来切实掌握它。提醒一句:本书介绍的基本身型(站法)技术动 作中,基本步型站位在各实战空手道派别中是相同的,但双臂姿 势因派别不同、个人风格不同而有差别,此需辩证认识。
(一)平行式
双足开立略宽于肩,足尖朝前,双手握拳,拳眼朝前,分置 于身体两侧,头正肩平微收腹,目视正前方。(图96)
![图片65](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14353.png)
提示:此姿势属于空手道自然站势,是适合于身体长时间保 持放松状态,用以连接其它各种空手道动作的过渡姿势3由此姿 势亦可直接做一些防御、踢打和击拳技术。
(二)虛立式
虚立式分为窄虚立式和宽虚立式两类,其势就像猫准备猛扑 时的姿势一样,因此又名“猫足立”。这里身型站位宽式与窄式 的区别,在基本姿势相似基础上,不过是双足间距和重心高度的 调整变化而已,其它各式均可做相似变化,以适应实际的需要, 因此不必过分拘泥。同样,实战空手道虚立式和传统空手虚立式 的区别,亦只是重心高度和前后分配不同。
窄虚立式
以侧身姿势站立,左足足尖点地;指向前方,后足与前足垂直,足尖指向右侧,双足站位比肩略窄,后足稍屈膝,形同直 立,右手成勾指掌(或拳)置于中线心窝下方,左臂微屈肘成勾 指掌(或拳)前伸,掌尖朝前,高与眼平,整个身体重心70% 置于后足。(图97)
宽虚立式
与前者不同的是:宽虚立式前手屈肘近90度,前掌朝前高 与额平,后膝屈度稍大,承担60%体重,双足站位同肩宽或略 宽于肩。(图98)
提示:此两类虚立式均为极真会馆基本格斗势,为大山倍达 氏所提倡之,前后足呈垂直“T型”的小虚步身型站法。实战中 此类封闭姿势能减少身体薄弱部位遭受攻击的机会(特别在近战 中可有效防护腹股沟部位),也有利于前、后足的配合踢击,以 及连接冲拳技术,是近距实战范围的常用姿势。
![图片67](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31398.png)
前弓式
双足间距同肩宽或略比肩宽,重心置于双足间或稍偏前。双 膝稍屈,上体挺直微收颏,双拳呈拳击势。(图99)
提示:①前弓式为实战空手道常用的最基本身型站法之一,灵活性和稳定性兼备,特别有利于应付来自前方或后方的攻击。 从此势运用各类手法和踢法也很方便。(图99)为实战空手道常 见之基本格斗势。②有的实战空手道派别前与式动作中,前足略 向内裹,后足跟如拳击手般微微踮起(图100)目的是增加后足 的“活塞”作用。
![图片68](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33949-300x135.png)
后弓式基本步型站位同前弓式,唯后足尖侧对右侧方,双足 线形成“T型”,重心置双足间或稍偏后(图101)。
提示:①此式前后方向的灵活性很大,利于发挥各种近、远 距前踢、侧踢、旋踢等踢法,在近距范围内,也有助于拳、肘法 的运用。②从此式后足尖向右后斜转45度,可形成“L字式” 步型,向内侧转45度,则形成如(图〗00)的变化,习者不必拘 泥。
高四股式
双足前后成一直线,间距同肩宽或稍宽于肩,重心置双足 间,双足尖各外撇45度,上身侧对前方,双手呈拳击势。(图 102)
![图片69](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403100-300x187.png)
提示:此式稳定势较好,是连接各类攻防动作的过渡姿势, 也可由此式直接做直线踢击。
侧弓式
双足间距等同高四股式,唯双足平行,足尖指向侧方。(图103)
提示:此式适用于需侧身攻防时。从此式采用手的上下盘防 御效果较好,防御后从此式接做侧踢或旋踢反击,以及与短促的 冲拳攻击结合起来运用非常有效。
- 交叉式
从平行式开始,将一腿向另一腿前侧或后侧跨出一步,足尖 点地即形成与支撑足的交叉。重心90%落于支撑足上(图104)。
提示:此式稳定性不佳,但灵活性可以,有助于习者快速地 迈向各个方向接近对手,或者利用此式过渡隐蔽地踢出前腿。
- 基本身型站位练习方法
习者首先了解各类基本身型站位的要领,然后练习每类基本 身型站位的固定姿势,熟练掌握后,可从基本格斗势,进行活步 的各种身型站位的变换连接练习。练习时,必须注意体会各个步侧弓式型相互变换关系,保持重心的平衡。高级阶段,则需在技战术训 练中,注意各类步型在其中的正确运用。
![图片70](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50838-300x173.png)
二、基本格斗势
任何格斗技,都有自己具有独特风格,与自身技战术整体要 求相适应的基本格斗势,以作为比赛和自卫中一切攻击与防御的 基础。实战空手道基本格斗势对于习者修习空手道技术、发挥空 手道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与联系,可以说,要学好实战空手 道,首先必须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基本格斗势,作为实战中最常 用、最实效、最简单易行的基本站立姿势。其作用有三:
能使选手身体和精神保持最佳的舒适的“警觉”状态, 便于选手随时根据实战需要,及时迅速地向前、后、左、右全方 位的自如起动和移动,准确调整距离,以利于选手顺利完成一系 列攻防、反击技术动作,实施战术意图,占据格斗的主动地位。
保证身体平衡,重心稳固又不失灵活性。最大限度减少 身体暴露面,以利于有效的防御,降低要害部位遭受直接打击的 机率。严格的讲,实战空手道基本格斗势本身就是最基本的实用防御动作,务必时刻保持或恢复。
与选手本人及战况相适应,最大限度地保证选手动作自 然,协调有力,攻防反击运用自如,以最小消耗取得最大效果。
实战空手道基本格斗势有“左架”与“右架”姿势之分。所 谓“右架”格斗势,是指身体正面45度侧向右边,左拳左足置 前,右拳右足置后的架势。而“左架”即俗称之“左撇子”格斗 势,也就是右拳右足置前的架势。实战空手道强调选手有力的拳 足置后,因此,一般选手均采用“右架”格斗势,在本书技术讲 解中,亦以右架为主。左撇子选手,有“先天型”和“后天型” 两种。前者在实战空手道选手中比较少见,而后者在振藩截拳道 中则属惯用格斗姿势,因为武圣李振藩强调习者应将重型武器置 前;以利于发动连击强攻。换言之,选手采用何种格斗势,与其 本身格斗技战术风格有很大关系。但无论空手抑或截拳,俱认为 一个真正优秀的格斗者,应左右架运用自如,以适应任何情况。 综合来看,实战空手道格斗势主要取决于选手双足的站立位置 (步型)和双臂及全身各部所持姿势(身型)两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任何武道基本格斗势在实际运用阶段,都是受选手本人的 身型特征、技战术风格和比赛经验影响的。换言之,基本格斗势 并非固定不变的,在很多实战场合,选手往往因地制宜地变换使 用自己的独特的姿势,或者根据比赛战略而产生的特定姿势,使 格斗势呈现出千姿百态。比如在前一节基本身型站位技术中,有 些技术本身,就是实战空手道选手常用的格斗势。然而,不管如 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根据人体身体力学、生物学特性而创造 的基本格斗势,其基本原理、原则和动作具有普遍指导性和适应 性,因此初学者必须首先掌握正确科学的基本格斗势,而自我创 造发挥,可留待入门深造之后进行。
记住•.严格掌握基本格斗势,是空手道初学人门第一课。
这里以大道塾东孝格斗空手道和极真会空手(大山派)基本 格斗势为例,介绍实战空手道的基本格斗势。
(一)东孝格斗空手道基本格斗势
从双足平行势开始,选手双手成拳体前头部上交叉;左足斜 前方跨出一自然步,足尖微内裹约89度,右足尖外转45度或90 度(与前足成“T型”),髋关节放松,双膝微屈,双足前后间距 与肩同宽,重心平均置于双足之间。同时,双手握拳下降,身体 由左侧向右内转约45度,以左胸、肩侧对对手,收腹、含胸、 沉肩(双肩同高),左拳前伸拳面斜朝前方,拳略高于肩,防护 左额,肘屈约90度,自然下垂护左肋,右拳肘臂度稍小于90 度,置于肩前肋部附近防护右腮面,肘部自然下沉护右肋。(图 105、 106)
![图片71](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55130.png)
提示:①头形:头略低收下颏,颈部保持适宜的紧张状态, 合齿、舌贴上腭,双眼平视对方眼睛或头、面、胸三角形部位、 面无表情、自然呼吸。②身形:双肩勿上耸。身体左右扭动时,
须以身体为转动纵轴转动腰髋部。③手形:双手自然虚握半拳, 保持一定紧张度,双臂自然弯屈放松,沉肘,肘臂自然离开身侧 约一拳距离。双手拳、腕、小臂成一直线。④步型:双足不要站 成前后一条直线,左右横距一般保持20〜30厘米,(或前足尖与 后足足跟在同一直线上,见图100)。以舒适,富有弹性为度, 以利于保持全方位之平衡支撑,不论移动或站立时,双足前后间 距以肩宽为宜,重心应尽量保持于双足之间,切记不可过宽或过 窄,或者过分偏前或偏后。⑤记住:在格斗中只要能保持好基本 格斗势功架,对方就无法轻易击中要害部位。请时时注意!⑥东 孝格斗势双拳架势采用拳击势,开放度大,属主攻型架势。
(二) 极真会空手道基本格斗势
从平行势开始,左足跨出,前后间距约同肩宽,前足略内侧 转89度,后足与前足呈“T”型,前足足尖与后足足跟在同一直 线上,双膝微屈,左手微屈肘呈掌(指尖朝前)从中线前伸,与 鼻同高,防御体前,右手屈肘约90度,成掌(指尖朝前),微微 贴体置于中线胸窝之前,防御侧下及体前正位目标。(图107)
提示:①双足以前足掌着地,足跟平浮地面。也可采取小虚 步之步型对敌。②极真空手格斗势类似于中国形意拳的“三体 式”,属上下遮护严密的“封闭型”格斗势,在防御反击方面有 优势,其整个防御和反击动作均以肩肘关节为轴,以髋关节发力 带动攻防技术动作。③双手可成掌或虚握成拳。④其余要领可参 考东孝格斗势。
(三) 格斗势的基本训练方法
习者要在领会格斗势基本要领和作用的前提下,反复练习, 体会正确的动作姿势和状态感觉,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然后多加 进行快速的解散与形成格斗势的练习,并学会在跑、跳运动过程练习格斗势,以及在攻防技术战术训练中随时保持与恢复格斗 势。初练习时,可在地上画出“十”或者“井”字符号练习格斗 势。镜子在单人练习中更是最佳的自我观察工具。
![图片73](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61898-202x300.png)
三、基本步法
基本步法是实战空手道基本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烈的 全接触格斗中,轻巧、稳健的步法,可以保证身体重心的平衡, 选择时机、距离和角度,及时迅速地移动身体,使自己随时处在 攻击防御最佳位置上,促进攻防顺利完成。因此,基本步法蕴含 着攻击、防御和反击的多重格斗任务,被视为实战空手道“威力 武器”之一。毫不夸张的说:只有具备了灵便自如、迅速敏捷、 及时到位的步法技术,方才具备了在格斗中争胜夺冠的资本。
实战空手道基本步法是按照空手道现代竞技特点兼容并蓄拳 击、泰拳、自由搏击等现代武技步法精华所形成,并符合其技战 术要求的一种专门性身体移动技术方法。步法的重要,无论在直 接对抗运动项目,如拳击、柔道等,还是在非直接对抗运动项目 中,比如乒乓球、羽毛球、棒球等,都无可替代。实战空手道较之传统空手道,在速度、灵活性上有很大更动,其更加强调步法 在实战中之决定作用,因为比赛中瞬息万变,快速的格斗距离, 运动方向的改变和调整,使得实战空手道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 战术上,对于步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初习者必须将基本步法 视同攻击技术般扎实地掌握。之后,则应尽量与各种攻击技术结 合起来练习。基本步法的实战作用有三:
全方位战术性地移动以对付来自各方向的可能的攻击。
迅速、及时、准确地接近或远离对手,为进攻或防御、 反击提供最佳距离。
利用步法,促进攻击威力。
实战空手道基本步法之移动是全方位的,因此最理想的步法 移动应该是移动速度快、距离判断准,动态平衡保持良好的移 动,其普遍要领是•.①身体处在移动或站立状态时,重心尽量置 双足之间,着力点分布于双足前半足掌上,双足跟平浮地面,以 提高起动移动之速度。②攻击完成的瞬间,双足必须稳扎地面, 重心要略沉,重心移动方向要与攻击方向保持一致,以打出“必 倒”之拳,“必杀”之踢。③无论如何移动,基本格斗势不可散 架,如此可保证重心平稳,不易被对方轻易击中或击倒。④双足 不可站在一条直线上移动,也不可双足同时离地或滑动。
空战空手道基本步法主要有:滑步、前刺步、侧步、并步、 上步、撤步、闪步七种步法,以下介绍均从右架基本格斗势幵 始:
(一)滑步
滑步是实战空手道轻灵稳健的短小步法,作用在于调整间 距、逼近或与对方保持适当距离。也可用于逼迫对方,诱对方攻 击,以造成攻击之虚隙。滑步可分为前、后滑步两种步法。在实 际运用中,向斜前或斜后方前滑或后滑,即形成斜进步。
前滑步
左足先动,浮在地面向前平稳地滑进半步,右足随即跟 进半步,与前足移距相同。(图108)
完成动作后,恢复格斗势,重心保持在双足之间。
提示.•运用前滑步时,需做好对方突然猛攻的准备。
后滑步
动作刚好与前滑步相反。
先移右足,平稳后滑半步,左足随即后移半步(图 109)。
恢复格斗势;重心回复双足之间,预备下动。
提示:①基本要领同前。②前滑和后滑相结合,可形成踏进 踏出之“半步走”步法。
![图片74](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64954-300x170.png)
(二)前刺步
前刺步是实战空手道中快速而突然的步法,多配合进攻手法 或后足之踢击而实施,一般在对方防御上出现空当时运用,强调 爆发前冲的突然性和敏捷性。
(1)先以右足的前半足掌用力蹬地,左足疾速向前滑进--大 步(大约30~40厘米),右足随即跟上相同距离。(图110)
![图片75](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7089.png)
(2)随即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提示:①初练剌步需注意避免前足凌空,身体重心虚浮不稳 或双足间距过大之错误。②以相同要领,左足蹬地,右足后撤一 大步之步法为后刺步。其作用在于迅速拉开间距防御或脱离战 圈。③在实战中,应避免在对方追击时,连续直线的后撤。
(三)侧步
侧步在实战空手道中属变角度步法,是对方攻击时,迅速跨 向对方攻击拳脚外侧有利防御和反击的位置,或直接逼入对方侧 面,实施变角度攻击的实效步法。无论是攻守反击,均易造成我 顺敌背的态势。侧步可分为左侧步和右侧步两种。
- 左侧步
(1)右足足掌内侧用力侧蹬,左足先动,向左侧擦地横滑一 小步(约25〜45厘米),右足随即跟上相同距离。(图111)
(:2)恢复基本格斗势,预备下动。
2.右侧步
方法刚好与左侧步相反。(图112)
提示:无论左滑或右滑,滑动距离不可过大,过大不利于及 时反击或攻击,一般可根据个人身高不同,采取自己最适宜的侧 移距离。
![图片76](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72827.png)
(四)并步
并步是实战空手道最常用之步法。其通常可隐蔽地缩短双方 间距,以助前足侧踢、前踢、蹬踢和各类旋踢、后踢的实施C
右足直线向前垫进一步约与左足平行,重心随之大部分 落于右足(图113)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提示:①并步之后,左足亦可提膝。②完成动作后,左足前 滑或右足撤步,恢复格斗势。
ffi)上步
上步动作通常配合拳肘打或者膝腿的攻击动作,是迅速跨人对方内围或逼近对方攻击的有力步法,也是变换格斗势左右拳架 的步法。
右足蹬地从左足内侧向前跨出一大步,同时左足足尖外 转约45度,双拳随身而转形成相反的格斗势。(图114)恢复原格斗势,预备下动。
(六)撤步
撤步是实战空手道选手常用之防御性步法,用以拉开与对手 距离,寻找反击之机,也可用来变换格斗势。
(1)左足蹬地从右足内侧向后直线撤出一大步,同时右足足尖内扣45度,双拳随身而转,形成相反格斗势。(图115) (2)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图片77](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75864-300x148.png)
(七)闪步
闪步所走路线呈弧形,系擂台比赛中转移进攻方向,调整呼 吸,恢复体力,以及观察对手寻机攻击的战术性步法。闪步系以 对方为中心实施,可连续迂回,也可或左或右环绕闪转,分为左闪步和右闪步两种。
左闪步
左足先动,借助右足足掌内侧蹬力,向左侧前方呈弧形 移动,同时身体突然向后侧转体。随之右足迅速跟上,向左大幅 度移动。(图116)
恢复格斗势,预备下动。
提示:①闪步完成后,应完全改变原来位置,将对方闪在自 己身体侧面,因此动作时需注意双拳姿势的保持,以及转身闪步 的协调连贯。②动作完成,应迅速恢复格斗势,重心回复双足之 间。
右闪步
动作要领同左闪步,唯方向相反(图117)。
![图片78](http://www.wushupeixunb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11/2020112515083034-207x300.png)
(八)实战空手道基本步法的训练方法
初习者先应进行单个步法技术动作的由慢到快的反复练习, 此练习可在教练口令指挥下进行,也可自行对镜练习。每个基本 步法可按次数练习,也可分别规定出移动的时间和距离进行练习,初学重点在于体会重心平衡的把握,身步的协调。熟练后, 可进行各种基本步法前、后、左、右的综合练习,形式可以多 样。之后应尽量与同伴进行双人配合的彼进我退,我左彼右等类 似的,即我之步法动作与同伴相反,双方却始终保持适当距离的 步法练习,同时在攻防技术训练中尽量结合步法做移动练习,以 求掌握符合实战要求的实战性技能。比如用上步或垫步练习踢 技,每种足技在道场上做20米的往返等等。而高水平选手的击 影练习,则是步法与技术、战术相结合的最佳练习方法之一。
浏览3,2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