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由搏击概要

自由薄志是没有一成不变的途径和方法的,它纯靠观想、 变化、见机行寧,它时刻生生不息。

——李小龙

自由搏击是全面综合实战的搏击术,其攻防兼备,立体作 战,招法凌厉,攻击勇猛,讲究简捷直接。无论拳法、腿法、肘 法,膝法,摔法都以经济实用为主旨,进攻要求发挥最大威力. 防守要求严密.比赛时可以手足并用,自由发挥,其决胜的条 件是技艺、体能、战术和精神力量完美的统一.一切围绕实战. —切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是自由搏击的拳学依据。从其起源到 现在,经数十年的擂台锤炼,自由搏击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武坛 最强的实战武道。其实战指导原则和总体特征无不体现出现 代实战武道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整体组织,立体攻防,无所不用,全面发挥

自由搏击不同于西方传统拳击,捽跤的主要特征,在于其 建立了以全身为武器.上下兼顾、四肢齐出的立体式攻防技战 术体系,表现出•种紧凑严密、凶猛强悍、攻防兼备的整体武 道风格,显示r现代w际武坛武道实践的总体发展趋势。

攻防武器长短兼备.全面多样,以应万变,自由搏击荇

的身体就是自由搏击者的攻防武器,不同的武器有不同的攻 防效用以及与之适应的攻防状态。在T•变万化的搏击中,或远 战近搏或纠缠摔跌,战况非人所能预料,欲随机应变,控制战 局,就必须有全面丰富的攻防武器为基础。自由搏击宂分吸取 借鉴了世界武道踢、打、摔.窣全面实用技艺的精华,建立起了 “远以踢打,近加肘膝,貼身摔跌锁拿”的长短兼备、全面多样、 全能攻防的技术体系,以适应现代的向由搏击无所不用的万 变之需。自由搏击的拳法既保留了西方拳击精简高效的主要 拳法,同时又吸取了东方武道中,拳法运用不限制攻击部位和 宇富多变的技术长处,采用了如翻背拳、锤拳等实用技术•使 拳法更加丰富、细腻,战斗力更强。对于各种肘、膝、脚法,特别 是对脚法技术的高度重视和应用,是自由搏击凌厉凶狠的保 证。自由搏击脚法运用和变化很多,完全以东;T武道技艺为源 泉,择其精华为我所用。概括来说,主要是;的蹬、踹,倒线 ^的勾、扫两类脚法运用最多、成力最1畏。肘膝法作为 在现代擂台竞技中日益受到重视, 它使自由搏击者攻击更为犀利,短程,攻防水平有了实质性地 提高,是0由搏击更加成熟的标志。自由搏击肘膝法攻击凶 狠,变化莫测,短险难防,应用于近程内围搏击时能予对手极 大威胁,不论是攻击还是反击或防守,都有相3的价值和效 果,其最基本的技术有冲膝、弯膝、摆肘、逼肘等十余种。另外, 摔跌锁法更是自由搏击广采博取的结晶,别具•一格,实战性颇 强。此种技巧不仅对于近身内围决战有很大功效,对于抑制对 手腿法发挥亦效用非凡,它充分利用固锁扭缠控制关节并破 坏重心的方法施技,打中有摔.摔书有打,以柔克刚、刚柔并 济。它之昕以有效.在于它能在非常状况下为捍卫自我而迅速 制服对方,它使自由搏击者在擂台上或生活中更为自信9

2.全身皆攻.攻击路线立体多样。自由搏击乃全接胜搏 击术,比赛除禁止以任何动作击裆外,其余部位均可直接攻 击|手脚肘膝摔跌并用,使攻击路线变得多样化和立体化。在 攻击武器“势力”范围内,对手的一切部位,上至额头,低至足 踝,前至胸,后至背,均是可能的攻击点。有时自由搏击高手甚 至能同时对对手上下左右不同区域发起攻击,上打下踢、左攻 右if,立体施为,往往令对手难辨真伪,防不胜防。

(二)连消带打,攻防合壁,简捷直接,进1如一

有攻必有防,有防必有攻,能否把握与处理好攻与防这对 矛盾,是衡量一种实战武道的攻防效率和整体技战术水平的 重要标准和主要因索。现代实战武道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就 是“攻守合一,偏重进攻”,所以自由搏击攻防基本指导原则就 是“攻即为防,防也要攻,攻防合壁,进退如一”。

1■防中寓攻,连消带打,讲究攻防转换效牢。现代自由搏 击自由奔放,技战术实施始终以攻击取胜为目的。因此在自由 搏击中,搏击者的每一防御动作必然同时伴随反攻动作。即使 是在暂时不利作战术性后撤或变角度闪躲的情况下,亦得保 留随时反攻的余地,甚至在后撤或闪躲中依然反攻。因为,其 在对抗中“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单纯的消极的技术性防 御,只能助长对气势,以致被^挨打。只有防中寓攻、连消 带打,积极主动地反客为主,方可迅速地实现攻防转换,提高 防御实效;其二,对方进攻之时或者攻击受挫瞬间,必伴随相 应的空当出现,即是“旧力已过,新力未发”防御最薄弱之时, 抢抓这些有利时机反攻,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并可将战闻牢 牢控制在手中。如(图1)即为一手护身,一珅贴身前蹬.反电 拳攻的战例。(图2>则为在对手追击时,突起后蹬脚反击的战 例。

图片1

2•硬挡反击,以小损获大利。搏击中面对对手威胁不大 的攻击,不招不架,硬挡一击,而直接还以更凌厉反击的战术 打法,在抗打能力强的选手中是屡见不鲜的。因为即使对手击 中反攻者,对反攻者影响不大.而反攻者强猛的反击非但令对 手措手不及,甚至有一击致胜的可能。此种以小损换大利的打 法体现了积极主攻的思想,且易掌握主动权。如(图3、4)即为 前腿肌肉紧张,用力下压,承受对手割踢攻击,同时进步前手 直拳、后手上勾拳组合反击对方。

3.以攻为守,攻防融为一体。在自由搏击中,对手攻击的 当时即为最易受攻之时,在对方开始进攻到攻击结束这段时 间里,不招不架,以攻止攻,可谓是自由搏击中最具主动性和 积极性、攻击效果最佳、技术难度亦高的高级打法。因为攻击 状态中的对手毫无回旋余地,无法迅速改变动作进行防御。当 然.这要求搏击者必须有强烈的以攻止攻的截击意识、良好的 体能素质和高度的洞察力,后发先至以及娴熟的对付各种进 攻的阻止打击技巧。.如(图5、6)即为搏击者分别以中段侧踹 破横扫踢和上段前手直拳破对手砸肘攻击的战例。

图片2 图片3

(三) 功力为本,技艺为用,有机结合

现代自由搏击,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高速度、强对抗,在紧 张激烈的擂台上踢、打、顶、撞,攻势十分凶猛灵活,稍一不慎. 瞬间就会挨打。因此它对自由搏击者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有高 超的技术,更要求搏击者有坚韧雄厚的功力与之相适应。泰拳 师能纵横武坛罕遇敌手,即在于其针对实战很好地解决了功 力与技术相结合的问题。虽然李小龙宗师早就指出“身体的锻 练比形式是更重要的”,并在自由搏击界具■有广泛影响和共 识,但自由搏击界在认识和实战上仍然不够重视。

(四) 有我无敌的必胜信心,全力以赴的果敢意志

自由搏击不仅是体力的较M,亦是心力的角逐。职ik化的 国际自由搏击同于一般的体育竞技运动,习者不仅要承受 肉体上的痛苫,更需忍受心理上的挫折,始终保持有我无敌的 必胜信心,具备在任何时候均能全力以赴,舍命战胜对手的果 敢强韧的战斗意志,简言之,0由搏击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精 神力量_它是习者克敌制胜的无形武器和重要的支柱。在自由 搏击中,决胜的要素是习者的技艺、体能、战术和精神力量完 整和完美的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互助互进的关 系.其屮尤以精神力童起着主导和关键性的作用。有关专家指 出:在当前国际武坛上,自由搏击者之间在体能和技战术能力 的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具备了良好精神力t的搏击者在 对抗中常能占据优势,即便是陷入困境,这类搏缶者仍能-往 直前,无所畏惧,反畋为胜《

(五)突破形式束缚,追求自由无羁,强调个性风格

自由搏击是综合性的徒手攻防撙击术,它没有固定的套 路,只有基本功和基本技法,训练和对抗讲究全面良好的体能 素质、娴熟的技巧、合理的战术、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等要素。

-切从实战出发,注重简炼、直接、隐蔽、实用、整体全面。拳学 体系开放,不限门派,广采博取,在共性基础上加以个性的修 炼及自由地发挥,更是自由搏击所强调的,其最高境界就是突 硖形式束缚,追求自由无羁、无所限制地运用身体四肢充分地 表达自我。

自由搏击是个人实践的科学和艺术,因此非常强调和注 重个人风格的培养和建立,对此李小龙曾指出:“我们每个人 的体质和思想都不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适应自己 的正确拳法。我所说的正确拳法,意思是某人所适应的最有效 的技术。我们只要找出他的专长,便可改进这些技术。”李小龙 此种因材施教的武道思想.加上西方注重个人自我完赛和表 现的哲学理念,形成了自由搏击的武道实践理想:即要求刀者 以搏击致用为基本原则,突破形式束缚,从世界武道中吸取任 何有用的技法,配合自身专长,在共性基础上加以个人修炼. 以求探索和创造真正适于自己的,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质的武

第二章 自由接击基本势

S思的技巧还必须有良好的基本功相E合方可谓完美。

—李小龙^

自由搏击技法,是指利用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实现搏击 攻防目的的专门动作技术方法。科学的搏击技法体系,是由手 型、脚型、步型、身法以及戒备势、基本进攻技法和防御技法等 基本要素构成的完备复杂的动作系统。自由搏击技法是世界 各种武道交流融汇综合的结果。是在“充分运用身体可资利用 的各个部位,加入战斗行列”的原則指导下.以简练.实效为要 求,建立起来的体现了武道精华、全面立体、综合多样化的技 法体系,其深度与广度,随着自由搏击实践的发展和宏观形势 的变化,还会不断地自我充实与完善。自由搏击的技法训练是 在体能训练基础_h的搏击实战能力训练的核心内容。尽管自 由搏击千变万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在有限的基本技 法基础上,不断地组合转换与综合运用而已,因此掌握娴熟、 规范的自由搏击技法,是发挥人体各部机能于实战,提高攻防 动作效率,争取搏击胜利的保证。中国功夫之王、截拳道宗师 李小龙认为正确的¥术有益于实战能力的提高。”

为适应全面立体化的自由搏击,学习自由搏击既要求掌

握扎实、全面的搏击技术,为提高自身技战术整体水平打下基 础。同时,自由搏击在技术发展上又特别强调搏击者个人风格 恃点的培养。在共性的技术基础上加以个性的训练与发挥.可 谓是现代自由搏击的一大法则。所以,真正的自由搏击高手均 有其显著的个人风格。个人风格特色的确立与强调,使搏击者 既有充分自由发挥个人优势的环境,又有自由选择与发展的 余地,同时亦体现了自由撙击“自由”精义的所在与发展活力。 具体来讲.在全面掌握基础技能.正确地分析自身特点〈体型、 气质等〉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他人以及其它武道类型的成功之 处,尽量征求有经验的前辈和教练的意见,来选择适合自我的 技法,重点训练并到实践中去锤炼运用,然后不断修正、充实 与完善,是形成自我绝招技能与最终形成个性搏击风格的有 效途径。当然,在自由搏击学习过程中*初习者必须注意的是: (1>不可过分着重技术,而忽视其它实战能力的培养》(2)不可 W目模仿或追求名家高手所谓的“绝招”技艺,而不顾自身特 点与实际功力。(3)技术训练不可过分求全求多,而应求相。全 面与多样化并不代表具体的技术数量掌握的多少,而在于技 法整体结构上的全面与多样化。(4)学习搏击技术不可只知其 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换言之,学习任一技法均箱对其原理、方 法、运用要诀等基本概念有确实的了解与理解,以提高学习效 率,学会自我分析。对以上要求,初学者在训练中务必要有高 度认识,如此方能避免走弯路。

一、自由搏击戒备势

无论观赏何种对抗性运动项目的竞赛.我们都可看到从 一开始,双方都会摆出某种特定的应战姿势来,并会贯彻于竞 赛的始

终。在自由撙击中,此种基本的应战姿势.即为自由搏 击的戒备势(又称拳粧、实战势等)。自由搏击戒备势的功用. 在于提供给搏击者一个正确合理的预备(应战)姿势,为在搏

的功架动作和最基本的技能,是自由 搏击一切攻防技能的基础。搏击中. 搏击者无论是在准备攻防或是在- 连串的攻防之后,都必须保持或迅速 恢复戒备势,因此,学习自由搏击技 能当首先由最基本的技能--戒备 势学起。这将在其后的技能训练和实 战中.被广泛运用到。

世界上搏击术类型比较繁杂.因 流派与类型不同,存在许多形式和名 称各异的戒备势,但万法归一,均以 便利“进则能攻,退则能守”为基本原 则,以符合生理、生物力学原理为基 本要求,现代自由搏击戒备势便是适

图片4

由搏击实践中逐渐被提炼固定V来的一坤全面技能型的最佳 姿势。它是以西方拳击姿势为基础(某些欧美自由搏击家完辛 采用拳击戒备势).吸取东方揎长腿击的武道实战姿势的优 点,综合而成的戒备势。(图7)

其优点是身体目标暴露面小、立体攻防全面兼頋,能适应 现代自由搏击灵活多变的战术要求。一般来说,自由搏击戒备 势因左脚或右脚在前的区别有左戒备势或右戒备势两种,而 一个优秀的自由搏击者无论左右均能灵活发挥效用。下面,我 们以左戒备势(与右戒备势动作要领相同,唯动作相反)为例, 介绍其要领。

(_)自由搏击基本戒备势

1•头(颈)部姿势

在自由搏击中,头部是对搏双方最易遭受攻击且易受重 创的重点目标。在自由搏击中最忌讳被对方击中的致命要害, 如咽喉、太阳穴、下颏以及颈部左右动脉,均集中于头颈部。自 由搏击者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这几个部位在搏击攻防中的严 重性。实践表明:无论是拳击肘打或者是猛踢头颈部位,往往 能立竿见影地重创对手^在自由搏击擂台上对手因此被击倒、 击昏的战例不胜枚举。所以.实战中对上体头部(颈项 > 和上身 重点要害部位,必须要重点遮护和防范(尤其是在貼身近战 时〉。

正确的头部姿势是:头部微顶略向前低(头正项顶),下颏 向内收紧靠近锁骨,闭口合齿藏于左肩后,面部表情自然,双 眼上翻,通过双眉监察对手的肩部或者眼睹或者进攻部位(特 别是近战时〉,余光则挂视对方全身。此种以下颏遮护咽喉,以 前肩护住F领的头部姿势,最低限度是不让对手有直接击中 W标的机会。不过,初习时要特别注意身体不可因此扭曲或不 白然。同时,因偏头收颏动作容易造成前肩、前臂和颈肌紧张 fli疲劳,所以训练要注意以舒适、自然、放松、协调为原则,左 tf势交替练刃.在实战中,加能适时微微晃动头部,亦可起到 迷惑对手与自我调节的效果。但最重要的还是:随时耸肩收 颏。

躯干和上肢姿势

整个人体中,以躯干目标最大,且闪避最不灵活。躯干和 上肢姿势IE确与否,决定了整个戒备势自护与攻防的科学实 用性。

正确的躯干姿势是:含脚拔背,左肩在前侧身偏对对手. 放松沉肩,提肛、裹臀、实腹,并以髋部为轴上体略前倾,从而 使躯干处于适度的生理屈曲内收状态。这种躯千姿势不仅可 以大大缩小被攻击面,且符合蓄势、聚劲的基本要求,其道理 同中国传统武术的“一身备五弓”和截拳道的“猫势”。同时,弹 性屈蓠状的躯干姿势,既有利于实现灵活巧变的身法,更有助 于展身爆发式的无预动出击。

正确的上肢姿势是:左手轻握拳(或半握拳〉,手腕放松稍 内扣,拳心向内,置于体前稍髙于肩,左肘关节自然弯曲约 W下垂。右手轻握拳(或半握拳,或张开成掌型,掌型省力,变 化快多.且防守时接酏面宽,易控制,这在李小龙截拳道中可 常见到人拳心向内,手豌放松稍内扣,置于下颏与鼻下沿之 间,拳与下颏间保持横距4厘米,右肘关节自然弯曲小于90° 下垂。此种上肢姿势,可形成手、肘、背一前一后、一上一^的 儿道防线。这样,手不动则护中,向上则防至头,向下则护住小

腹.前手漏防,后手可补防,绵密紧凑。两肘屈蓄,则有护腋、护 肋之势,易于下护左右两侧要害。实战时,双拳要保持放松,如 压缩的弹簧般,随时准备弹射而出“在李小龙截拳道中,还要 求搏击者前拳或者双拳如蛇吐信般晃动,以迷惑、威胁对手并 有利惯性出手。这点,在日本踢拳道中亦有吸收和体现。)双肘 要自然下垂,不可偏离身体。同时,前臂与手要尽量减少急剧 的移动,以减少紧张,保持双手的灵活与防护的严密。

3•下肢姿势

在自由搏击戒备势中,下肢的位置和姿势至关重要,它能 决定躯干姿势的自然和正确。同时,对于维持身体平衡、机动 移步与出脚攻防以及各种发力均具有关键性作用。下肢正确 姿势是:两脚同肩宽平行站立的姿势上,左脚向前跨出一自然 步,左髋稍侧对前方,左膝微屈,左脚尖稍内扣30»£右,脚掌 前内侧紧贴地面,脚跟轻轻着地,减缓紧张。右脚脚尖内扣 45°左右.指向右侧斜前方,前掌着地,脚后跟稍提起约4厘 米,右膝弯曲,屈度大于左膝屈度。整个身体的重心位于两腿 之间或稍偏于右脚。左右脚之间的左右距离保持10—15厘米. 左右(参见图7)„切记:两膝的弹性屈膝状态与躯f的屈曲内:爹 收状可使人体构成一种整体的蓄势、聚劲状态,在肌肉放松并 适当拉长的情况下,既有助于加强肌肉收缩的爆发劲力,有利 1 于前进、后退、屈收的变化与活力.也有利于缓解遭受重击时 的冲力。这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的。保持左右脚的横距,> 是搏击攻防时保持侧向平稳的至关重要的要点。后脚跟提起 则可以减轻摩擦力,轻巧转换重心,如活塞般有助进退如一,

灵活敏捷地攻防与发力(这在截拳道中是特别强调的,但#战 中,后脚跟抬起或放平要根据战況而定)。前脚要如双拳續朝 向对手,脚跟与左肩的端部要形成一条直线。同时,前脚尖内 扣,两膝微内裹,可遮护裆部要害。身体重心靠近两脚中间或 稍偏后,则四周稳定角相近,易于维持平■衡,当两脚移动时,可 快速向任一方向移动。

4•初习者戒备势常见铑误

自由搏击基本戒备势动作要领是个性化戒备势变化的基 础。实践中,有的初习#不注意或不耐烦进行基本戒备势的规 格训练,不知不觉中养成了错误定型,以致在实战中吃亏。对 此,初习者必须注意。通常,初习者戒备势常犯错误有:

(1>欠缺耆觉心,姿势紧张。戒备势动作是技术性与机械 性的统-••只有具备敏锐的蓍觉,高度放松并弹性协调,方可 充分发挥其效用。但有的初习者训练时没有实战意念与警觉, 戒备势动作紧张、不协调、缺乏机动性。这就要求训练时要有 “尤人胜有人”的意念.将警觉心与放松协调作为戒备势关键 部分来练习。

(2>前脚尖卟摞,前膝外展。此动作不仅影响躯干的正确 姿势,也易暴露身体,特别是挡部要害。同时,还影响移步平衡

与蓄势发力。

(3)两腿直立。“直则易折”,直立的双腿肌肉既无伸展余 地,又缺乏灵活的弹性。直立的双腿动作时,必先屈膝,动作 慢.预兆大,变换不灵,平衡不佳。所以.随时保持适当的屈膝. 是搏击者最安全与灵活机动的保障。

(4>»拳位置过低。自由搏击对头部防护趋于严密,时时 保持双手高抬,可谓是限制对方攻击企图与自护的最佳姿势。 假若双手位置过低(与高手的战术性低放不同),将不利于快 速与随时的防护头胸等上段目标,何况由搏击立体式攻防, 若一处被动则处处被动,主动权易失。如回防不及,被对手重 拳或者高段猛踢击中,后果不堪设想。且过低的双拳出击,动 作路线长,易暴露,攻击手段也受限制。

肘上括。肘抬则两側空虚,腋、肋要害暴露无遗。所以, 无论是戒备势或以拳攻防,切记不要让肘上抬,要保持肋底 劲,恰当地动作。

抬下頦。下颏上抬,则意味着下颏和咽喉两个要害的 同时暴露,这是必须注意的。

(7>步幅不适中„步幅大小应与搏击者高矮和腿力大小成 正比。戒备势基本步幅一般以本人前跨一自然步为适宜。若 步幅不适中,过小,则重心髙,虽省力,利移动,但平衡易遭破 坏,暴露面大,也不利出拳发力》反之步幅过大,虽稳定,暴露 面小,易防守,但移动不灵,速度慢不利出腿,不能充分发挥腰 髋旋转加速的聚力作用,且动作时预兆大,前腿和档部易被攻 击,

(8>重心分K不均。李小龙认为:“平衡是对敌姿势中最重 要的考虑因素。”所谓平衡(主要是指运动中的平衡),就是重 心控制适中的一种状态。重心掌握不好,既影响平衡,又影响 到攻防的灵动。如有些人戒备势重心过分偏后,则前进困难, 预动大,影响出拳之力度;有的重心偏前,使前腿吃重,不利前 腿攻击与灵活移动,且前腿易遭对方勾扫、蹺踢,易倾跌,也易 受创,影响战斗力。

述各点,初习戒备势时,务必引起重视。

(二)自由_击个性化戒备势

自由搏击戒备势的变化取决于两大因素:(1>搏击者本人 体型、技能、心理素质的差异“2〉撙击实战战况的不同。

在世界自由搏击武坛,每个自由搏击家都有适合自己的 独特风格的戒备势。此种个人风格可以促进搏击者把本人的 体能、技能和意志品质运用到自由搏击中去。个人风格的戒备 势与基本戒备势的不同,在于搏击者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实战 笛要,合理地调整双手高低K*以及步型与重心。换言之,K 是双手封闭或开放的区别以及高、中、低三种桩式的变化.切 记:无论如何变化均应符合攻防两便的原则。

自由搏击中常见的风格独特的戒备势有:

自由势

与基本戒备势动作要领基本一致,不同处仅在于前手放 松下垂低置于前下方(垂于腰以下,成拳或放松握拳 >。此势双 手一上一下遮盖住全身重点®害(前手盖住了裆部前方,前臂 遮住了胸肋瞋部。至于左面颊的空位可以缩颈耸肩防护>.这 综合了中国武术“单排前置低手”戒备桩势的特点。(图8) 不仅具有基本戒备势移步机动灵敏的特点,双手自护性更强. 前后上下防线层次较合理、严密,后护手护住上段,可补前手 之漏,而前手处中段,对上下左右的进攻都能以最短距离快速 拦截。在进攻上,前手低置,可分散对方注意,并可借以轻快、 隐蔽、有力地出拳。同时,前手放松下垂,整体自然协调,可以 减少体力消耗,便于持久作战。它的缺点就是限制了某些手法 的运用,但如善用欺诱假动作,则此缺陷可以弥补.此势较适 合反应敏捷,动作劲疾的搏击者运用•如截拳道宗师李小龙、

自由搏击冠军安德森、宾尼等都较常应用此势。

ft向势

这种姿势是基本戒备势的侧向变化。即双脚互相平行,与 前拳所指方向呈垂直状态(图9)。此种戒备势使身体完全侧 向对手,暴露面更小,既有利于移动的灵活与机动性,也有利 于进行侧向的脚踢攻击。缺点是侧向平衡不佳。适于在搏击 过程中灵活

图片5

点滴势

此势基本动作类似中国武术的“寒鸡势”,属高桩姿势。特 点是:前脚脚尖点地,稍内扣屈膝。后脚与前拳指向将近成垂 直角度。前后脚纵距稍窄于肩,重心靠后,后脚微屈膝。前手 高置或向前伸出(成拳或松握拳•微微晃动可迷惑对手)。(图 10)此势进退灵便,有利于发动连续重击和立体攻守反击, 攻守转换较灵活。较适合攻击型选手运用,在踢拳道和泰拳拳 师中应用较多。

图片6

内围(近战)势

厲低桩姿势。在基本戒备势的基础上,双膝弯曲较大,全 身紧缩,双脚步幅稍比肩宽,双拳高举置面颊左右两侧,合齿 闭嘴,双肘垂护两侧,身体正面适当转向对手的姿势。(图11) 适用于内围近战和善摔法的选手。此种封闭姿势,对上段和身 体的防护较严,有助于应付貼身内围战直接面临的攻击威胁, 亦有助于近身施招,发出重击。整个姿势重心稳健.有利平衡。

其缺点是:移动不便,体力消耗相对要大,不利于出腿攻击,亦 难向对方上段直接发招。

“水无常态,兵无常势”。无论搏击者揎长何种风格的戒备 势,在实战中,都必须根据不同风格对手的技能特长和战术打 法,灵活地调整站位或侧重选择某种戒备势,以发挥主动性, 采取多变的战术打法,以长制短,克敌制胜。因此,平时必须练 习与掌握各种戒备势的变化要领。久之,则随机应变,莫不合 理合度。

(三)自由搏击戒备势的训练方法

为了在训练和比赛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能保持准确的戒 备势,充分发挥其效用,初学者必须重视基本戒备势的训练, 特别是要重视在变化的条件下保持正确戒备势的训练,以培 养出巩固的动力定型和时刻保持基本戒备势的习惯。其基本 训练步*是:首先掌握静止状态下正确的基本戒备姿势,然后 在此基础上练习移动中保持基本戒备势,进而要求在跑步过 程中迅速摆出基本戒备势,最后练习在攻击、防御以及反击过 程中能保持基本戒备势。这就要求在整个训练中都要重视基 本戒备势,在思想上绝对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其主要训 练方法有:

定桩练习

首先正确理解基本戒备势的要领,明确双手、双脚攻 守分工与心体一致的关系。对镜调整试作各部位正确姿势(要 求表情自然)。以形成动作概念,体会肌肉(姿势>本体感觉.

在地上画“十”或“井”的图形,明确戒备势的方向和位 置,按正确戒备势要领做静桩练习。静站时默想动作姿势(身

体放松,表情自然),或保持实战攻防联想和意志。一般以2- 5分钟练习为宜(与传统站桩不同)。左、右戒备势要互换进 行。

2•活粧练习(即条件变化下的训练)

(1>反复进行快速解散和恢复戒备势的练习。

(2)反复进行左右戒备势的快速变换练习。

(3>在跑步过程中迅速摆出基本戒备势。

(4>在步法移动和各种技能技巧训练中,始终保持(或迅 速恢复〉戒备势,要在思想上形成重视与自觉。

强化练习

对训练或实战中易出现的严重戒备势错误进行重点纠正 强化训练:

为强化耸肩收颏垂肘姿势,可以下颏夹拳套(或小皮 球),肘部夹书练习基本戒备势。

为强化双手高抬和一手出、一手护的习惯,可用一条 布带缚双手搭在后颈上练习左右拳。


  1. 二、自由赙击实战身法

  2. 自由搏击身法,是指在自由搏击攻防过程中,搏击者的身 型变化方法。即在戒备势身型(静态躯干姿势)的基础上,以腰 为中心,以躯干为主,结合攻防,臀、肩、胸、腹、背各个部位随 之活动产生的攻击、躲闪的身塑变化方法以及全身相应的协 调配合。

  3. 拳谚曰:“练拳容易练身难”。身法不是单纯的上体活动. 而是符合自由搏击攻防特点,与整个搏击攻防动作以及全身

  4. 的动紧密相连的。攻防动作目的不同,身法也不同。灵巧自 然的身法动作能带动和制约四肢和头项的动转,是联系贯通 人体上下肢的纽带;是协调搏击者上下攻防配合,自如发挥搏 击技能的关键。对于自由搏击调整间距、控制重心、保持平衡、 劲力蓄发和互换以及协调全身、协调攻防均具有重要价值。而 且,某些身法动作还能以自身运动为主构成攻防动作,如潜闪 与近身挤靠等。因此,能否恰到好处地运用身法.是自由搏击 者技艺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5. 在自由搏击中,任何整体动作变化均取决于腰部的变化。 同样,身法的变化亦以“睡为主宰”,依靠脊柱的胸椎和腰椎来 完成折转,扭拧的动作变化。因此,学习身法时,需注意腰部作 用的发挥,并要加强腰部柔韧性和力量的辅助练习。而在学 其它的自由搏击技法时,在领会技术要领和动作攻防目的的 基础上,还必须学会充分利用相应的身法和腰轴作用,来促进 技法的掌握与攻防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对此,自由搏击者必 须当作重要的课题来加以研习,以求达到动作时“身法自然, 粳马合一”的境界,从而使每一搏击动作均能做到稳、准、快、 拫、巧。

  6. 自由搏击的主要身法有:

  7. 1•正身:身体正面对敌。

  8. 恻身:以躯干侧面对敌方向的身法。实战中多依靠 步法摆扣、踢转完成侧身。一般多用于戒备势与敌对峙、观察 和自护。

  9. 转身:凡在变化躯干方向时,下肢随之位移的身法 动作,均属转身。其方向和动幅,以左转或右转度数表示。

  10. 前俯:躯干向前弯曲的身法。主守,用以化势解招„

  11. 5-后仰:躯十向后伸展的身法。用于化势解招,

  12. fi•拧身:亦称拧腰。双脚不动,以躯干向任一方向扭转 的身法。其要点在松腰松胯。主攻,以助腰发劲、得势进招。

  13. 7•晃身:类似拧身,是以腰胯的短促转旋侧身完成的 身法动作。亦称“闪身”,可以迷惑对手,灵巧地化势解招。

  14. 8.缩身:在身体重心下降同时.快速完成的躯干下缩 潜避身法。多用以应付上段攻击。

  15. 9•进身:双脚不动,躯f向前的身法。主攻,用于得势 进招.

  16. 退身:双脚不动,躯干后撤冋缩身法。主守,以化势 解招,

  17. 挤靠:躯干着力倾倚对手,迫其倾倒或离开的身 法.多以背靠、肩挤。是进攻性身法。类似的有“貼身”、“抖 撞”身法.

  18. 腾跃:依靠双脚弹跳跃起,軀干h提的身法。主守. 以避幵上盘腿攻和中盘拳击等.

  19. 13•跌扑:向后或向侧主动缩身下跌的身法。主守,以 避急锰攻势。

  20. 在多数情况下,自由搏击身法是在中、高桩基础上实施。 动作小巧、圆滑、短促,以适应机动灵活、变化快速的擂台攻 防。而某些传统低桩或过分前俯后仰的身法,在现代攻防转换 极快.高强度、立体化的擂台对抗中己不适用。

  21. 切记:自由搏击身法以腰为主宰,以协调.灵活、自然为 要旨。

浏览68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