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相信攻击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即使你坐在椅子上或躺 着。你可能会惊讶,当你被人骑压在背上,你必须从卧姿进行反 抗搏斗。
对于李小龙来说,任何自卫都是可以的,意思是你发出的拳 脚并不一定要做得那么漂亮、别致。在自卫中,抓、咬、掐等每 种方法都是可行的,只要它能使你在不受伤的情况下摆脱危险的 困境就算达到了目的。
图24-1 图24-2 图24-3
24.1坐在椅子上的防御(正面攻 击一)
李小龙坐在椅子上,进攻者向他靠近,如图24-1。进攻者在没有警告 的情况下向李小龙冲了过来,但李小龙并没有站起来,而是本能地用快速 的向前刺踢攻击对方的裆部,如图24-2和图24-3。
图24-4 图24-5
24.2坐在椅子上的防御(正面攻击二)
当李小龙坐在椅子上时,一个进攻者用两手抓住了他的衣服,使他吃 了一惊,如图24-4。李小龙迅速地进行反击,用一记右直拳打在他的裆部, 如图24-5。
注释:对付以上这些进攻,运用的反击技术一定要快速有效。因为你处 于劣势,如果对动作反应得迟钝就意味着吃亏。例如,进攻者从椅子上将 你推倒并擒住,你就不得不再用其他技法,那就不那么简单了,再想获取 自由或制服对手就要花较长的时间。
图23-6 图23-7 图23-8
24.3坐在椅子上的防御(背后攻击)
李小龙正坐在椅子上,进攻者从背后勒锁他的头,使他吃了一惊,如 图24-6。李小龙用一只手抓住进攻者的头发,用另一只手戳击进攻者的眼睛, 如图24-7和图24-8。
图24-11 图24-12
24.4倒地时的防御(头被勒锁)
进攻者将你按倒在地,并掐住你的头,按住了你的右手,如图24-9。这时, 你要用自由的左手抓住进攻者的耳朵,并向外拉到他被迫松手为止,如图
10 至图 24-12。
图24-13 图24-14 图24-15
24.5倒地时的防御(身体交叉)
虽然进攻者以与你成交叉状的姿势横压在你的身上,但你的两手是自 由的,如图24-13。你除了用右手抓住进攻者的耳朵之外,还要用左肘撞击 他的身体,如图24-14和图24-15。
图24-16 图24-17
24.6倒地时的防御(颈被勒掐)
你仰面倒在地上,被进攻者两脚岔开蹲坐在你的胸上,并掐住了你的 咽喉,如图24-16。你要用一只手抓住进攻者的手腕,以减轻对咽喉的压力, 而用另一只手戳击进攻者的眼睛,如图24-17。
注释:处于卧倒的位置进行自卫,要比直立时的自卫困难得多。首先, 你的活动能力会降低;其次,是你的拳脚技法的运用受到了限制;第三,由 于你的活动受到限制,就很容易被两个或更多的进攻者征服。
图24-18 图24-19
24.7倒地时的防御(遭遇踩踏)
你仰面躺倒在地,进攻者的两手握住你的右腕,并企图踩踏你的胸 部,如图24-18。那么你应快速地向进攻者滚动身体,将其摔倒在地,如 图24-19和图24-20。然后,用你的左勾拳捶击其裆部,如图24-21和图 24-22。
图24-20 图24-21 图24-22
A
Abdominal muscles 腹肌 Aerobic exercises 有氧运动 Air bag气袋 Alteration speed 转变速度 Ambush 伏击
Antagonistic tension 对抗的张力 Apparatus and equipment 装置和设备
air hag气袋
canvas ( wall ) bag 帆布墙钯 dummy 木人粧 Exercycle (室内)健身脚踏车 Flexibility 灵活性 heavy punching hag 重沙包 medicine ball 实心球 paper target 纸 punching pad 拳祀 rubber ball 橡皮球 shield盾粑 skipping rope 跳绳 speed bag速度球 staff ( use of )棍子 steel cylinder 钢管 weight丨raining负重训练 Arm grab 抓尹臂
Attack by combination 组合攻击 Attack by drawing 诱敌攻击 Attack entering a car上汽车前的攻击 Attack from side来自侧面的攻击 Attack,rear and frontal 前后夹击(腹 背受敌)
Attack,simple 简单攻击 attacks with kicks 腿法攻击 Awareness 意识
Axis to generate power轴心作用产生的
力量
B
Back arm lock背后锁臂
Ba ck fist punch 翻背拳(挂捶)
Backward burst 疾步后退
Backward shuffle 后滑步
Bad habits in sparring对打中的坏习惯
Balance 平衡
Bear hug 熊抱
Beating 敲打
Belt ho丨d控制腰带
Bobbing 摇闪
Boxer 拳击手
Boxing 拳击
Bridging the distance ( gap )缩短距离
(间距)
Broken rhythm破坏节奏
c
Canvas ( wall ) bag 帆布墙钯 Cardiovascular system 心血管系统 Center of gravity 重心 C enterline 中心线
Chair ( defense from )椅子(坐在椅子上
的防御)
Chest grab 抓胸 Chi气
Chi s ao ( sticky-hands exercise )銷手 Choke 窒息
Clapping game合掌游戏 Classical style 传统风格 Clenching fists 紧握拳头 Climbing, stairs 爬楼梯 Close or infighting近战或格斗中 Club短棒
Compound attack 复合攻击 Counterattacking 反击 Counter-disengagement 反脱离 Counter-time反击时间 Crossing feet 交叉步 Crouching attack下蹲式攻击 Cut-off 截止
D
Decoy of false attack 佯攻诱敌 Defense against an armed assailant 又才持
械攻击者的防御 clu h短棒 gun手枪 knife匕首 staff棍子
Defense against an unarmed assailant 对
徒手攻击者的防御 crouching attack下蹲式攻击 full swing 伦拳 hook punch 勾拳 reverse punch 反手拳 tackle抱摔
Defense against choke holds and hugs
对锁喉和熊抱的防御
bear hug 熊抱
front choke 正面锁喉
front head lock 正面锁头
head lock 锁头
rear stranglehold 自后勒颈
Defense against grabbing 对抓拿的防御 arm grab抓手臂 back arm lock 背后锁臂 belt hold控制腰带 chest grab 抓胸
chest g rah and punch 抓胸与拳打 half nelson单臂扣肩压颈 high reverse wristlor k 高位反扭手腕 one-hand chest grab 单手抓胸 reverse wristlor k 反手锁腕 shou lrW grab form rear 自后抓肩 two-hand chest gra h 双手抓胸 wrist lock 锁腕
Defense against mul tip丨e assailants对多个
攻击者的防御 ambush 伏击
hear hug and frontal attack 熊抱与前面
攻击
full nelson and frontal attack 双臂扣 肩压颈与前面攻击 lying position 臣卜姿 pinned to the wa l 靠墙 rear and frontal attack 前后夹击 Defense against surprise attack 防御突 然袭击
ambush at close quarters 隐蔽的袭击 ambush form rear来自背后的袭击 attack entering a car上汽车前的攻击 attack from side来自侧面的攻击 Defense from a vulnerable position 处于 易受攻击位置的自卫 chair 椅子 lying position 臣卜姿 Defensive fighter 自卫斗士 Deflecting 变向 Disengagement 脱离 Distance 距离 close近距 far 远距 medium 中距
Double-lead前手两次连击 Drawing 诱敌 Drop shift落步转换 Ducking 闪避 Dummy 木人粧
E
Economy of motion 动作节约 Equipment ( see apparatus )设备 Endurance exercises 耐力练习 Evasive tactics 躲避战术 Exercises 练习
aerobic 有氧 cardiovascular 心血管 chi sa o ( sticky—hands exercise )竊手 climbing stairs 爬楼梯 endurance 耐力 flexibility 灵活性 forearm 前臂 isometric 等量 jogging 慢跑 leg raise仰卧举腿 led splits 劈叉 limbering 柔初 reverse curl 反向卷曲 reverse extension 反向伸展 running 跑步 sha dowhoxing 空击 sit-ups仰卧起坐 skipping rope 跳绳 trampoline 職床 warming-up热身活动 weight-training 负重训练 Exercycle健身脚踏车
F
False attack 佯攻
Faulty sparring stances错误的对打姿势 Faulty stances错误的站姿 Feinting 佯攻
First line of attack 攻击的第一线 Fist-and-elbow combination 拳肘组合 Five ways of attack 攻击五法
simple angle attack简单角度攻击 hand—immobilizing attack 圭t手攻击 progressive indirect attack 渐进间接 攻击
attack by combination 组合攻击 attack by drawing 诱敌攻击 Flexibility exercises 灵活性训练 Flicky kick弹踢(轻击)
Flowing energy 流动能量
Footwork 步法
Forearm exercises 前臂练习
Forward burst ( lunge )疾步快进(刺)
Forward drop 前坠
Forward ( advance ) shuffle 前滑步
Front kick 前踢
Full nelson and frontal attack 从后全锁
与前面攻击
Full swing( defense against )抡拳(反击)
G
Good from好的起点 Gun ( defense against)枪
H
Half-beat 半拍
Half nelson ( defense against)单臂被锁
(反击)
Hand-immobilizing attack 封手攻击
Hand techniques for offense 防御手法
Head lock ( defense against)锁头
Heavy punching bag 重沙袋
High hook kick高位勾踢
High side kick高位侧踢
Hips ( rotation of )髋关节(转动)
Hook kick 勾踢
Hook punch ( defense against)勾拳
Initiation speed 启动速度
Inner gate 内门
Inside high parry 内侧高位格挡
Inside kick内侧踢击
Inside丨ow parry 内侧低位格挡
Intelligent fighter 聪明的斗士
Isometric exercise 静力练习
j
J K D stance截拳道姿势
J K D delivery of punch截拳道的出拳方
式
J K D movement截拳道动作 Jogging 慢跑
K
K i
Kicks腿法
fli cky弹踢 front 前踢 high hook局位勾踢 high side高位侧踢 hook勾踢
shin or knee腔/膝关节 side侧踢 snap弹抖 spin旋踢 stop-kick 阻踢 sweep扫踢 thrust 直刺
Kinesth etic perception 运动知觉
Knife ( defense against )匕首 Knuckles ( toughening of )(指关节)
L
Lead jab前手刺拳 Lead to body 前拳击打身体 Leading finger jab 前手标指 Leading straight left 左前直拳 Leading straight punch 前手直拳 Leading straight right 右前直拳 Leather strip 皮革条 Leg raise仰卧举腿 Leg splits 劈叉 Light as feather 轻如羽毛 Limbering exercises 柔靭练习 Long-short-short rhythm 长-短-短的 节奏
Lop sao ( grabbing hand )獵手 Low-line (低线)
M
Maneuvering 机动 Martial ( meaning of )格斗 Mechanical fighter 机械的斗士 Medicine ball 实心球 M enta丨speed 精神速度 Mobility 移动性
Moving-back maneuver 向后移动演习
o
One-inch punch 寸拳 On-guard position 警戒式
Oriental martial arts tournaments (东方格斗比赛)
Orthodox fighter传统的技击手 Outside high parry外侧高位格挡 Outside丨ow parry(外侧低位格挡)
P
P a k s a o拍手 Paper target 纸耙 Parrying 格挡 Perceptual speed 感知速度 Peripheral vision 周边视觉 s a o ( trapping hand )封手 Pinned to the wall ( defense against)
被压逼靠在墙时的自卫 P oielikekick直腿蹬踢 Power kicking踢击力量 Power training 力量训练 Preparation of attack 准备攻击 Primary attack 主要攻击 Primary targets 主要目标 Progressive indirect attack 渐进间接攻击 Pulling power 拉力 Punches and jabs拳法与刺拳 leading finger jab 前手标指 leading straight left 左前直拳 leading straight punch 前手直拳 leading straight right 右前直拳 one-inch punch 寸拳 push-punch 推拳 uppercut 上勾拳 vertical—fist 立拳 Punching pad 拳耙 Punching power 出拳力量
Q
Quick advance (lunge )快进步(刺) Quick retreat (快撤步)
R
Reaction time反应时间 Renewed attack 重新攻击 reverse cur 反向卷曲 reverse extension 反向伸展 Reverse punch ( defense against)反手拳 (防御)
Roll-and-trap maneuver 滚动与诱捕的
策略
Rolling 旋转 Rubber ball 橡皮球 Running 跑步
s
Science of fighting 技击的科学 Shield盾靶
Shin or knee kick腔/膝关节踢 Short-long-short rhythm 短-长-短的
节奏
Short-range sparring 短距离对打 Shorten the gap ( distance )缩小间距(距离)
Shoulder grab ( defense against )肩部 被抓的自卫 Shuffle 拖步 Side stepping 侧步 Simple angle attack 简单角度攻击 Sit-ups仰卧起坐 Skill in movement 移动技巧
Skipping rope 跳绳 Slipping (滑动)
Snap kick快踢(快出快收,其声如打 响指)
Southpaw stance ( see also unorthodox stance ) 左撇子站姿(详见左侧站姿) Sparring 对打 Speed速度 Speed bag速度球 Speed in kicking 踢打速度 Speed in punching 出拳速度 Speed training 速度训练 Spin kick 旋踢
Staff ( defense against )对持长
防御
Staff ( use of)棍子(使用)
Steel cylinder (钢管)
Step-in and step-out maneuvers 踏进和 踏出的演练 Stop-hit 阻击 Stop-kick (阻踢)
Stranglehold ( rear, d e f e a s e against) 勒 颈(后方,防御)
Sweeping hand 扫手
Sweep ( reverse ) hook kick 扫踢(逆钩踢)
T
Tackle ( defense against )抱摔(防御)
Tactics 战术
Targets 目标
Thrust kick 刺踢
Timed hit 对抗动打
Timing时机
Trampoline exercises 職床练习
Trapping of immobilizing 封手
u
Unorthodox stance ( see also southpaw stance)左侧站姿(详见左撇子站姿) Uppercut 上勾拳
w
Warming-up exercises( 热身活动练习)
Weaving (摇闪)
Weight-training (负重训练)
Wing Ch u n (咏春)
Winning attitude (获胜心态)
Wrist丨o ck(锁腕)
Wrist lock ( reverse )(反锁腕)
v
Vertical-fist punch 立拳击打 Vulnerable sports易受攻击的运动
跋
这仅仅只是一本书,却是一本深刻地影响了国际武术界及全球武术爱 好者的一■本书。
自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版以来,它曾以九种语言的版本风行世界, 也是美国《黑带》出版公司几十年来一直高居畅销书榜首的李小龙截拳道 经典原著。这本书,就是李小龙的弟子、《黑带》创办人水户上原编辑整理 的《李小龙技击法》。
1988年2月,历经曲折,差点因为讲“打架”而导致出版夭折的这本书 的第十种语言版本——中文简体字版,由于译者,现任中国截拳道国际联 盟(CJIF)主席、著名武术家钟海明先生的不懈坚持,以及得益于当年出版 社领导的开明,终于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付梓发行。从此,这本书深刻地影 响了中国武术界以及几代的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特别是截拳道爱好者们。 可以说,这本书的发行,为国内那些对李小龙和截拳道早已充满浓厚兴趣 的专业的和业余的武术人士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权威资料。钟海明先生亦由 此成为将李小龙原本的截拳道体系推介、引人到国内的第一人。
这本书曾影响了中国散打界的很多人。中国散打王赵子龙在他16岁时 得到了那本中文版《李小龙技击法》,自此,他一直随身珍藏,经常翻阅学 习和研究,同时,以其专业的散打训练,结合自己对于截拳道的研修心得, 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散打风格。2011年,通过那本早已翻破了封面的 《李小龙技击法》的结缘,找到钟先生,并在湖南娄底潇湘职业学院,钟先 生和我们俩正式接受了赵子龙的拜师。随后,他代表中国截拳道先后征战
“紫禁之颠”和“锐武”综合格斗大赛,并于2013年2月,成功加冕中国首 批MMA全国93kg级冠军,夺得百万奖金。这只是围绕这部《李小龙技击法》 发生的众多耐人寻味故事中的其中一个。事实上,今日中国李小龙截拳道 的第一代、第二代的修行者、研究者、传播者乃至爱好者们,无不阅读过此书, 无不受到其深刻影响,他们的故事,同样也精彩纷呈。
2010年,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举办了第二届截拳道国际导师长沙讲习 会,在交流中发现,和我们一样,在来自英国的讲习会导师汤米•克鲁瑟斯 的截拳道修行生涯中,《李小龙技击法》对他的影响,也曾是举足轻重,无 可替代,区别仅仅是各自阅读的语言版本不同。
截止到199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版《李小龙技击法》发行量达到近 30万册,可以说创下了今日武术类单本图书发行难以企及的纪录,亦是 今日图书市场上,绝大多数所谓畅销书也会为之惊叹的发行记录。遗憾 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限,到2013年,中文版《李小龙技击法》绝版至 今已经是第17个年头,无疑也是全体中国截拳道人心中的一大憾事。多 年来,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同仁曾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获得美国版权方 《李小龙技击法》的中文版正式授权,但由于版权复杂,机缘交错,一直 未能如愿。
让人钦敬的是,北京后浪出版公司的出版人,凭借他们专业人士的 独具慧眼和特有渠道,以长达七年的坚持,在今年终于成功的拿到了《李 小龙技击法》的中文版权,并决定与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合作,以2008 年出版的精装完全版《李小龙技击法》为蓝本,通过多轮次的原中文译 稿再修订,按照中文精装版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再次面向全国隆重出 版发行。可以预见,此书必将在中国图书市场上,在中国武术人之中重 演洛阳纸贵的发行盛况,进而再次掀起新一轮李小龙截拳道的修习和研 读热潮。
《李小龙技击法》是一部图文并茂,通过科学细致的连续技术图解,为 您展示截拳道技击原理及其技战术细节的教学参考书,是一部由一代宗师 李小龙亲自带领他的两大亲传弟子丹•伊鲁山度、黄锦铭演示截拳道技击法 的世界级的武术经典专著。鉴于此书在李小龙早期截拳道体系介绍方面的 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决定将此书列为联盟和旗下截拳道道馆及其修行者们的指定教材,并向全国读者们热烈推荐。
这只是一本书,但《李小龙技击法》是一本值得您珍藏,并一读再读 的经典专书。
郝钢朱建华
2013年6月于古城长沙岳麓山下
注:两位作者分别为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的共同主席和秘书长
译后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缘因翻译李小龙的原著《李小龙技击法》而 开始逐步了解和认识李小龙。回想当年把《李小龙技击法》一书和截拳道 引入中国之事,乃是三十多年前一段令人十分感慨的往事。
1980年我在北邮院念研究生时,由于多年习武的经历被泄露后,时 常有前来切磋的习武者和希望拜师及学拳者来访。其中一位非洲留学生 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当时十分“特殊化”的留学生小院的帐篷中吊起 了沙袋等各类器械,墙上挂了一幅相貌十分英俊的中国人的巨幅照片, 这给我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走进他的宿舍,满墙都是这位英俊武 生的练功照和杂志画版,我第一次从这位留学生的口中了解到这就是
Bruce Lee 李小龙。从这位非洲男孩的神情和言语中透射出对这位中
国人的无比敬佩。他告诉我,“世界上他知道的中国人只有两个,一位是 毛泽东,另一位就是Bmce Lee (李小龙),甚至后者的知名度还会高于 前者。”对于我们从毛泽东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来说,这一比喻确实太让 我震惊了。然而,那时李小龙这位世界武坛巨星离我们而去已有七八年了, 而国人却对这位让外国人彻底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形象的伟人还一 无所知,这实在太可悲了。
究竟是什么让世界各地无数的外国人对这位年轻的中国人佩服得五体 投地呢?我与他达成了默契,我指导他一些练功的技法。他把珍藏的全套 练功教材《李小龙技击法》(四册)借给我一阅。
我一气读完了四册全书。对于仅看过老版武术书和五六十年代体育
类书籍的我来说,真可谓是耳目一新,该书从基本功、拳法、腿法、步 法到组合实用和实战技巧,都十分系统而实用,是一部实战武技的经典 之作。
于是,我译写了该书的简介,又将全书复印件一起送到同住在楼下的 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武协主席徐才同志手上,并介绍了该书的背景情况, 希望能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来出。然而,当时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出版社 竟然认为“这是本介绍打架的书”,担心在社会上容易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 响,需要慎重考虑,一拖便是两三年。
由于当时正值读研,研究课题任务很紧,为早日完成译稿,便邀请即将 出国担任驻外武官的好友徐海潮联手翻译,最后再由我来统稿。历时半年 多译稿终于脱稿了,我再次将书稿送到了出版社。然而,审稿一拖便是四 年多。由于此前从来没有翻译出版过英文的搏击对抗类书籍,甚至也无同 类的中文书籍借鉴。于是在名词术语和动作过程的描述上也时有分歧。仅 仅书名一项,最终排除了 “李小龙武打技法”和李小龙实战技法”等众议, 坚持了《李小龙技击法》的译名。对其中截拳道相当于“门户”的基本动作(on guard position) —词,坚持定为警戒式,而非“预备式”、“戒备式”等。屈 指一算,在出版社众多编辑和编审的共同努力下,从1982年交稿到1988年 正式出版竟然用了近六年的时间。
此后,《李小龙技击法》一直是出版社的一本专业畅销书,发行达数 十万之多,然而至加人国际版权组织后就停止出版了。二十多年来,虽然 关于李小龙和截拳道的书出了不少,但多数是习练者抄来抄去的多,其中 也不乏“职业”抄手以此谋生。若出于对广大爱好者和习练者负责的话,还 是应当让广大初习者能多看到一些原始的东西,系统地去学习和了解李小 龙及其所创立的截拳道的武道哲学和技法。
此次,后浪出版公司历经艰难,在吴兴元总经理的坚持和努力下, 终于正式引进了该书的中文出版权。在这次重新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各 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年轻一代的截拳道传播者史旭光参与了新版第 16章(由黄锦铭撰文)和前言(由李香凝撰文)、索引的翻译。由于新版 《李小龙技击法》增补了一些内容,责编王頓也对新版全文作了详细认真
的校审工作。无疑,新版中文《李小龙技击法》能赶在李小龙逝世40周 年之际发行,将对李小龙及截拳道在全球华人中的传播再次起到极大的 推动作用。
钟海明
2013年6月于武医书院
出版后记
李小龙是战无不胜的功夫之王,是万人景仰的武学宗师,他在武术上的 成就震古烁今,堪为后世所有习武者之楷模。然而他却在32岁时猝然离世,留 下了无数惋惜与悲叹,也让他独创的截拳道训练和技击体系从此失传于世间。
李小龙生前曾计划出版一本截拳道专著,他系统地拍摄了一些动作 示范照片,并为之增写说明文字,但书的出版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搁置。 1966年至1976年,李小龙遗孀琳达女士和《黑带》杂志原主编水户上原 根据李小龙生前拍摄的动作照片和手稿,终于将本书整理出版以獪读者, 也了却了李小龙的生前夙愿。作为李小龙最经典的武学名著,本书一经出 版,就在全球武术爱好者中掀起了畅销风暴。本着要将李小龙武学经典带 回国内的心情,我们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本书的正式中文授权, 进而有机会让这部截拳道经典教材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本版解决了中文旧版图片和文字分离、图片清晰度低、印刷质量不高等 问题,力求将一代功夫之王的技击艺术完美再现于读者面前。感谢译者钟海 明、徐海潮先生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劳,他们精准的翻译和细致的修订让本 版增色不少。截拳道传播者史旭光先生也参与了新版的部分翻译(第16章、 前言、重要词汇)和校对工作,特此感谢。除已出版的《生活的艺术家》《李 小龙技击法》之外,我们还将引进出版李小龙其他经典原著,敬请期待。
浏览2,78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