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时期的武术训练
中老年时期的武术训练:地球上任何有生命的动、植物都有生命的目的,植物的发芽生 长,开花结果,其目的在于生命的维护与繁殖;动物的奔走争夺,求食求偶的目的也是为了生 命的维持与延续;有思想的人类生命,除了求食求偶维持生命繁衍后代的目的之外,还有超 越求生的目的。这就是人类文化促成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使人们的生命丰富多彩。例如: 武术晨练,人们为了身体健康,跑步或散步到晨练的场地,练习自己喜爱的武术动作姿势,肢 体得到了一种良好的训练,肺吸收了许多新鲜空气,眼睛观看到了美丽的自然、耳朵听到鸟 语、鼻子闻到花香,此时精神思想也会有收获。所以练武不是为练武而练武,而是人可遵循 自己的生命规律,练好身体去达到许多不同的目的。
第一节:斜山势的训练
斜山势属于鸡形拳式,雄鸡报晓是有许多生命道理的,将雄鸡抱母鸡的动作,象形于拳 式训练中。
斜山势的训练方法:身体侧身站立,左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微微翘起,左掌贴于右拳, 以静视动。
接上式,左脚尖向右点一小步,右脚向右前方蹬出一大步,左脚跟随半步,身体下蹲。同 时右手前伸、左手后拉,前后展开双手。如图(117)0
接上式,右脚尖向左点一小步,左脚向左前方蹬出一大步,右脚跟随半步,身体下蹲。同 时左手前伸、右手后拉,双手前后展开。如图(118)0
接上式,右脚向左提起后向右前方45度角上步,左脚跟随右脚前行半步,同时双手前 捕,抓拿回收。象形于雄鸡抱到母鸡。由此左右随时变换进行绕大弯的训练,象形于模仿雄鸡围绕母鸡转圈。
武术文化:明白十六种拳法之十三阴阳之法,看阴而有阳,看阳而有阴,天地阴阳交合能 下雨,拳上阴阳交合能以成其一块。
第二节:一头碎碑的训练
侵扑站:侧身站立,左肩领前,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前虚后实,左足尖微翘离地,足跟着 地,全身重心在右腿上。同时,两臂从容下垂,手指向下,两肘微弯护肋,两臂内扣,舌顶上 额,胸门含劲,心守气沉,肛门上提,浑身自然,两目向前方平视。如图(119)。
承侵扑站,右足向前进一步,同时两手向前钻出,有自下向上扑之意。如图(120)。
接上式,左接上式,左手靠右肘由上而下,左肘置于膝盖下方,右手在后右胯,头向前顶, 下须内收,肩、膝、足尖要三尖照,两眼瞳上翻,注视前方。如图(121)0
武术文化:头打去意在胸膛,两手好似虎扑羊。头打起意站中央,浑身齐到人难挡,脚踩 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肩打,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势法, 缩长二字一命亡。肘打,肘打去意在胸膛,其势好似虎扑羊,上下顶心力要猛,左右摆拨不露 形。
图(119) 图(120) 图(121)
第三节:三种步的训练
中老年时期的武术训练,练三种步。练三种步是武术象形取意的仿生动作,仿生也是一 种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进而推出它们在别的属性上也相同的方法。例 如:猫足上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走路无声音,武术训练仿猫步,以强身健体、和悦精神,但同时 模仿了猫捕鼠的能力,猫爪有捕捉之妙也同时被习武者仿生类比了。最稳的步是大象步,最 稳定自身重心的步是鸡步桩。最灵活的步是蛇行步,蛇行步形象于足球运动的抢球脚步,许 多武术练习者都缺少运动灵活的步伐。
1.蛇行步:蛇行步是很多种斜身的大脚步,是技击闪展进攻的行走,以向前后以类似 的45度的角度调节与对方的距离,角度,避对方所长,攻对方实处,以巧取胜,远击近捶,抢 拉对方重心,灭对方战斗力的好步法o蛇行步是快速灵活身法步,可滑,可钩,可绕,可闪转 腾挪,脚动身随,以圆带点,以圆化险。
从起式开始,左脚跨出与身体45度角方向的步,手似猴抢篮球,后脚跟上半步。而向左 脚点步,右脚跨出大步,左脚跟上半步,如此反复行走,似蛇拔草无所不能。如图(123) 0
(2)鸡步的步伐是传统武术技击最灵活的步伐,其特点是提膝迈步,下踩。踩进中门的 秘诀就是鸡步的前踩、后蹬。练好了鸡步,技击进攻时的步伐就和常人不一样了,一起手就 有一个鸡步踩脚的动作,再蹬步就是整体劲的一步到位,对方因为失去重心而没有能力出 招,对方也承受不了整体劲的打击。很明显鸡步是中国传统武术最实用的保守步伐。
练踩鸡步的人好比天天跑步,足力自健粗壮有力。人老腿先老的道理人人皆知,练鸡步 之人,虽老而能健步如飞,就连打人也如走路一样轻松自然。长期训练踩鸡步可提高防守能 力,遇有不测时,可瞬间作出本能的提膝(提膝应急的作用绝对不可小看),强有力的鸡步扣 裆、护裆的反应动作消除了露裆被击的危险。鸡步非弓非马、鸡脚前撑,非常自然,不仅优 美,能支撑全身的平衡,如图(124)。鸡步盘练时力求全身放松,姿势准确,精神内守、集中, 做到静如山岳,动如山崩,有排山倒海之势,刚柔相济,缩长得宜,升合相间,浑然一体。并要 求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可日久功深。
图(123) 图(124)
(3)猫步:猫与虎同属一科的动物,初级猫步就是练虎扑步,绕圈蹬腿。象形于猫虎的 武术动作,多用弓箭步,弓是前脚,必须内扣(护裆),后脚箭直,箭备攻。虎和猫走步是一模 一样的,但是猫可能是唯一行走不会发出响声的哺乳动物,其原因是猫足底长有厚厚的肉 垫。猫步的训练也要求行走不会发出响声,猫步是中国武术最难练的步伐,行走时松髓关 节,夹股,每步脚掌前蹬如虎行生风。猫抓老鼠,这是猫的本能职责,猫有捕捉之妙,并不神 奇,狗也可拿“耗子”,猫步奇在猫爪,猫爪有肉垫,走路无声音。学成猫步自然就难了。猫 步快速迅猛,以求神形似虎。狸猫扑鼠,迅猛快疾,猫步要体现出疾、狠、快、利。
练猫步的具体训练如下:身体自然站立,从侵扑站(起势)开始往前行走时,身体微微下 蹲,抬左脚向前迈出半步,落地时以满足底均轻轻触及地面,右足相继迈到左脚前,类同左足 落地,左右足由此反复行走,如果从对战来说即为随时捕捉猎物的脚步,没有灵活的脚步是 抓不到猎物的。
图(125)
其行走方向,根据练功场地大小绕圈,走半圈或一圈、二圈后反转,顺逆时针方向不断变 换,练灵活的双脚,为了随时捕捉猎物。猫步中手起如钢铿,手落如钩杆这样的狩猎,猎物是 逃不掉的。如图(125)。三种步的训练目的是:练成脚是绊马索,足是瞄准器。右腿未起左 腿随,左腿未落右腿随,虽然两腿有前后,不胜两腿并一腿。
第四节:镜子照见练武
对着镜子练武术。镜子的作用很大,镜子能够外视自己的形体,看你怎么利用镜子了解 自己,不顺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很难在社会中安身立命。以镜子可照见自己的仪表,也 能对照个人武术训练的神态外貌做检测评定,以利优化神与貌在动作中的展示,认识自己的 形体是训练武术的一种容易产生成果的条件,对着镜子练武术可发现身体前俯后仰,左歪右 斜的毛病。以镜子照见使自己双手的拨转能力如同大象的鼻子,使脚步出入犹如鸡步一样 稳重,由此参照拳理纠正技能训练方法中的一些现象,容易更正确地通达与顺应武术训练目 标。
镜子能够内视自己的心理,人处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如果武术训练者的心里有一面明 亮的镜子经常照见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世事明如镜的照见使练武术的人明白礼仪廉耻,无 狂妄之气,骄傲之心,凡事无理自己悔,内心没有愧疚自己和社会。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反 躬自省,用内心的感悟使自己处于光明之中,明白正确与错误,自悟许多自知之明的道理,让 心被遮蔽。内视了解自己的智能,产生进取的力量和愿望,提高脑内存,升级神经元的活动 率。以正确的思想均衡阴阳变化,使技击的变化(智能)大于招式(技能加体能),由此改变 技击比赛常出现的低智能、高体能的比拼,技击打得漂亮才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特色。
武术的心与意是显现精神世界的东西,心与意也是通过学习与训练提高的,用心练每招 一式,就是集中注意力,用阴阳、五行、易理的变化,探测招式的变化,丰富了所练招式的内 涵,这就是增长武术智能。另外广泛学习,广泛收取信息反馈,使练武术者,对武术奥妙多知 多懂,也是获取智能,这样长期坚持储存智能方能起到武艺不可不精的效果。
常用明镜照见自己练武的动作和思想,从镜中体会动作姿势和面貌,提高武术思想境 界,使自己心明眼亮的分辨事理,智察秋毫。
镜子照见练武的好处:
(1)对着镜子练武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训练效果,练就智能、体能、技能去创造健康快乐 的生活。用顺应自然的武术训练方法创造社会价值和自身生命价值,练武对得起自己的心 身,无灾患地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使本人的生命接近天年(100岁),以和为始,以和为终, 这就是练武人的福气。
(2)用自己掌握的武术学问,培养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武术人才,强国、强种为国家培养 在世界技击赛场百战百胜的技击人才。把真才实学的武术文化,武术科学训练的思想方法, 传给中华子孙后代。
(3 )道德有一面镜子照亮拳师行为准则,以高尚武德放弃传统武术的门派之见,实事求 是的谈武论艺,使练武人有宽广胸怀,崇高的武德,真才实学的本领。有能力见义勇为,并等 待国家挑选,为国争光。在世界技击上,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
(4)用科学的思想消除封建迷信。在人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讲究人体医学卫生知识,练自己的创造良好的心身环境.
(5) 中国拳师的语言行为都遵纪守法:视技击武功守如处女,在遵守道德规范文明行为 标准之中有英勇之气,刚正之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战胜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6) 为社会,为自己创造丰富的文化生活。朋友是一面镜子,使人的行为有所制约,内 心有坚决的标准。
镜子在人的武术生涯中可以给人很大的帮助,在下一节练三体式的桩法中,就有九数桩 法歌像镜子一样照见镜子照见武术训练。
第五节:练三体式桩功
桩是最好的健身方法,是拳势的基础。练三体式桩功,是象征一种钓鱼式样的桩法。三 体式是好桩,内含桩的阴阳交合,运用了天人合一的规律,在桩中运用刚柔,虚实,动静等矛 盾激发潜能,以达到强身健体、为技击蓄能、养生益智、防治疾病的功效。训练三体式方法: 掌握头、肩、臂、手、指、股、足、舌、臀的正确运动对照以九数桩法歌。如图(126)、图(127)。
身:前俯后仰,其式不劲。左侧右斜,皆身之病。正而似斜,斜而似正。
肩:头宜上顶,肩宜下垂。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 臂: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不曲,似直不直。过曲不远,过直省力。
手:右手在肋,左手齐脑。后手微榻,前者力伸。两手皆覆,用力宜匀。
指:五指各分,其形似钩。虎口圆满,似钢似柔。力须到指,不可强求。
股:左股在前,右股后撑。似直不直,似弓不弓。虽有直曲,每见鸡形。
足:左足直前,斜侧皆病。右足势斜,前踵对胫。随人距离,足趾扣定。
舌:舌为肉稍,卷则气降。目张发丛,丹田愈沉。肌容如铁,内坚脏腑。
臀:提起臀部,气贯四稍。两腿缭绕,臀部阚交。低则势散,故宜稍高。
练三体式桩功就是运用矛盾概念练拳、提高实战能力,三体式桩功是形意拳之母拳,训 练之中可将形意拳的拳理论“三体重生万物张”去产生“鸡腿、龙腰、熊膀、虎抱头”四象。 要用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的思想去思考训练过程。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 对立的两个方面,这就是阴、阳中存在着无限的可分性与和合性,它们始终对立制约,消长平 衡和相互转化。使练拳行功中的阴阳相对平衡,只有这样练习者才会练好三体式桩功。
第六节:龙侧身的训练
训练龙侧身的动作,对预防腰肌劳损很有帮助。
龙侧身的训练方法如下:身体侧身站立佐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微微翘起,左掌贴于 右拳,以静视动。
接上式,左脚尖向右点一小步,右脚向右前方蹬出一大步,左脚跟随半步,身体侧身下 蹲。同时右手前伸、左手后拉,双手高过头部。如图(128)。
接上式,右脚尖向左点一小步,左脚向左前方蹬出一大步,右脚跟随半步,身体侧身下 蹲。同时左手前伸、右手后拉,双手高过头部。如图(129)0由此左右交替训练侧身动作, 对腰肌的拉伸帮助很大,该式的劲,来源于腰,轮换在膊与肘,抖绝在胯与肩膀,全身的劲都 可以横破竖。这种技法,既可以保护自己,同时又可以有效的攻击对方。不仅省时省力,而 且容易达到效果。
图(128) 图(129)
中老年时期的武术歌:[心乐为良药,神伤骨也枯。][若要身体健,除非关天练。][说 说笑笑,通道七窍。][饮食贵有节,锻炼贵有恒。][笑口常开,青春常在。][早睡早起,精 神百倍。][精力充沛,心旷神怡。][热水洗脚,胜过吃药。]
第十一章:老年时期的武术训练
老年人经过漫长的人生历程一般都在享受退休、离休的生活待遇。有条件坚持武术晨 练活动,通过集体晨练活动,自然增进人与人的情感和人们的社会关系。以武术医理练武强 壮身体、防病祛病、延年益寿,使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用人体经络运行,调气、调息及卫生习 惯相关的医理,结合武术强身健体提高老年人的房事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安抚老年人的心 怀,武术训练也可使道德修养更高尚。
老年的武术锻炼很重要,精神衰老是人体衰老的表现,人是万物生灵,“得神者昌,失神 者亡”。精神衰老比躯体衰老更应引起重视,如出现:思维活动迟缓,理解能力减退,注意力 不易集中,对外界反应的敏捷度显著降低。性格变化,情感平淡,情绪不稳。小事生怨,固执 保守,孤僻自私,易伤感。记忆减退,健忘,动作迟缓,笨拙,步履不稳,手足颤抖。武术锻炼 能缓解老年性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各种神经细胞退行性变化,增加脑血流量和脑的摄氧量。 减少老年性忧郁,适量的武术训练还缓解衰老。
老年学:人的衰老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在老年人阶层要广泛 普及医学和卫生保健知识。关爱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大事。练武术是老有所乐的体育活 动。老年人的武术锻炼要简单安全并受益。
中医认为,阴阳不仅创造了生命,而且阴阳调节得体可救护生命,科学合理的武术锻炼 可创造人体生命的再生机遇,让武术训练人群讲究科学养生,以锻炼防病达到养生长寿的效 果(这常有阴平阳秘的腹式呼吸锻炼方法),阴阳还有静功、健身操、按摩功、足疗功,这些提 倡科学的方法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机能,心血管系统,代 谢机能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老年人的武术训练:练“八段锦”,“内八段锦”是根据经络、足疗、手疗知识加强保健。 老年人练武的目的:受人尊敬的长者,无论年龄多高,都老有所乐,老年武术就是可专心玩味 的好项目,武术的哲理可帮助老年人总结人生的经验,并归纳以训后人。
老年人练武可促进智能更丰富:老当益壮,人老心不老。这里所指的心是思想和老年 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心伴随生命完成人寿命的天年后,仍要把伟大的思想留在人间,这就是 人不同与动物的,人独有的精神世界。老年人为人类做了一生的贡献,《真功夫》的武术训 练方法不舍弃老年人,武术训练帮助老年人健康长寿,回味人生。老年人的人生经验丰富, 思想无比充实,显现练武水平和武术乐趣,使老年人生活更加丰富。
向老年时期的武术训练者介绍养生方法。宋代陈直保全元气法,供读者参考,全文为: “一者少言语,养内心;二者辟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 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壮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
第一节:象形的大象动作训练
大象是很强壮,又是很善良的哺乳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武术象形于象是最文明吉祥的 象形。好心之人学习大象的优点既常用孝顺之心,常存公道之心,不别三意,可训练象形于 大象的武术动作,大象的重心和步伐是动物中最稳的,大象是四平八稳的动物,象形大象的 能力而训练武术可提高技击水平和调治百病。
单把(象鼻手)的训练方法如下:身体侧身站立,左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微微向前半 步,左掌贴于右拳向右后转动,右脚向右前方蹬出一大步,同时左掌贴于右掌,以右掌根向正 前方出击。如图(130)、图(131)。
接上式,左脚和右脚分别退回起点。如图(132)。由此左右交替训练侧身动作,体会大 象的威力。
大象步的训练方法:此步模仿大象四平八稳的步伐,前奔、后退的挤撞步。大象步是象 形与大象的前后走动步伐,训练目的是强壮身体,调理阴阳平衡,引浊气下行,能通经、活络, 增强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并可预防脑部疾病。具体练习方式如下:
一、准备功:前式,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练习者眉喜、眼笑、不动唇、松项、松肩、松 腰、松腿、松踝关节。后式,下肢开始用力伸直,双足跟部蹬力明显,踝关节上翘,足趾用力下 钩,上肢用力平伸,手掌用力上翻下按,在此状态下做腹式深呼吸,将腹部鼓起时吸气,以自 然稍慢为主,共做6~7次。
图(130) 图(131) 图(132)
二、 行走功:接准备功后式,双足略宽于肩,四肢自然伸直,先由双手握拳拧转,拳背贴于 大腿外则,双肩下沉,双手往下使劲,左右手交替耸动双肩各九次,双傲关节放松,双膝盖绷 直,足趾扣地,在此状态下抬起一腿,把整个重心移到另一腿上加压,双腿变换重心,直腿前 三后一,或一步一步向前的行走,足踩实地,挺胸起腹以助壮腰力。如图(133)。
三、 收功:收功是指训练告一段落时,放松肢体。双手带肩摇摆,易筋。双腿下蹲后放 松,直立、易神。随后全身自由松展,即本次训练结束。大象步的训练方法简单易学,年高行 动不便者,病后肢体关节力量不够或功能不全者,行步时需有人看护或可双手按扶桌子,进 行保护性训练。训练中启发式口语指导完成训练。
象鼻手(撩阴手):人的双手在武术运动中不断前后、上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可出现许多 象鼻手形,如图(134)。由下向上、先撩阴后望眉,由上向下先打单把后塌意。象鼻手、上可 抱拉对手的头或打咽喉、击心,一上一下打出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的恨劲。
第二节:多练几套养生功
多练几套养生功,例如以下练功方法:
床上呼吸功:睡前或睡醒可根据身体状况选择练习。(1)全身放松,自眉喜、眼笑、不动 唇、松项、松肩、松腰、松腿、松踝关节。(2)下肢伸直,双足跟部蹬力明显,踝关节上翘,足趾 下钩,上肢平伸,手掌上翻下按,在此状态下做腹式深呼吸,将腹部鼓起时吸气,以自然稍慢 为主,共做6 ~7次,均可睡觉或起床运动。
八段锦是民间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武术功夫,在训练过程中把身体的训练部 位形象与织锦,也因为习练者喜爱所以称为八段锦。坐八段锦:(1)手抱昆仑;(2)天柱微 震;(3)托天按顶;(4)手击脚心;⑸臂转车轮;⑹左右开弓;(7)交替出掌;(8)叩击全身。 坐式,也可卧或立训练,并在练习中随意安排运动量。
八段锦徒手操:八段锦徒手操流派很多,做法不一,仅就口诀略加说明。各派就各诀演 化附加的各类琐碎动作与呼吸法均略而不提。
浏览1,024次